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

时间:2019-05-12 13:3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

第一篇: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

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

“让真实的作文在学生心田安营扎寨”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回顾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的实践,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很不够。在以往的作文指导和作文的评判中,我往往注重文章选材,中心的提炼,谋篇布局,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上的体检。为此,我对自己的作文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过于强调中心的挖掘;

二、过于强调作文的模式,把学生的思维都框住了,因此很难见到个性化极强的好文章;

三、过于强调应试作文,缺少了作文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学生的作文缺少了生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出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专门向学生大讲作文技法,而且要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新课程改革后的作文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一先进理念。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圈子,带领学生多接触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健康的人格。

作文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应是让学生爱作文,会作文。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是学生的重要人生需要。作文应是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写。著名作家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知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在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深刻反思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适合于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课改的实践经验使笔者深深认识到: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就能开放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在习作中无拘无束、无羁无绊,写出个性鲜明突出、感情自然真挚的习作来。

一、诱导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最近听了金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觉得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确实值得借鉴。金老师这堂作文课的内容是写《妈妈》,题目不见得有多新颖。可是,金老师在一开始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妈妈出差好多天了,今天要回家了,你想妈妈吗?请你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叫一声“妈妈”,学生的情感马上就激发出来了。在引导写作的过程中,金老师又让学生说一说妈妈最喜欢的事,你最喜欢妈妈的地方,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自己的妈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许多的材料,没有因为是写作文而觉得上课枯燥乏味。最后,学生笔下的妈妈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爱。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

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三、鼓励学生写随笔、写读后感、写生活体验。

鼓励他们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言语便是雨季心情,青春乐章;便是梦想独自,书生意气。写作便是发展思维,关心心灵;便是汇聚激情,歌舞生命。于是,随笔写作成了学生们抒发思想感情、思考社会人生、表现个性风采的必然方式。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写心里话,写青春萌生的情思,写自己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随笔写作能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以“我笔写我心”的痛快。因为随笔写作紧密地联系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因此随笔教学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内驱力。在充满热情的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发展了思维,美化了心灵,丰富了生命,同时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知不觉,愉快顺利地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同时也给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它使写作成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需要”。

四、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态度对习作的影响,突出强调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珍视”一词用得很恰当,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珍视”一词也向我们暗示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是充满灵性的,不多见的,有可能一闪即逝。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可贵的瞬间,并加以鼓励引导,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要在心理上“屈就”学生,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甚至把自己当作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感受生活。在写作《父(母)亲》,我给学生两用时间,让学生去采访父母、亲戚、邻居,观察爸爸(妈妈)上班(或劳动)时的情形,以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为自己的习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自然有话可说,自然情深意切。所以我们应该开放学生的习作时空,让他们去感知整个世界,在自由的时空里捕捉作文的生命活力。

在习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予以以放大、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不足要婉转指出,并加上安慰鼓励的话语,这样学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写作的热情也会更高。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引写作训练。

当代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有3个仓库: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

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收集人民的语言的仓库。”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夯实基础,健康起步的活动。“启迪孩子们为文的细切眼光,引导他们树立真实、诚恳、朴素的作风”,应该是尤其重要的教学内容。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她能启迪心智,抑郁狭隘、匡扶正义、破除陈旧、歌颂情义、鞭笞邪恶,能让读者发自由内心的流泪、拍案、扼腕、气定、惊叹、跃动,能使人公正、严格、开阔、善良、执著,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从头到脚的沐浴。

课外阅读对写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在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的。在“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引写作训练”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一定的作文训练体系,设置作文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写作意向、作文范围、作文命题方式、作文要求等,设计安排教学过程。按照本次作文训练目标和作文需要,让学生准备指导作文所必需的阅读文本。其次,就是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提出作文目标、作文要求和作文范围、作文训练方式等,要求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指导阅读文本“,并提出一定的阅读目标、阅读要求和相应的参考阅读建议,以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充分发挥对写作的导引作用。最后就是学生围绕本次作文,以按作文要求完成本次作文为目标展开阅读。在阅读中凭借阅读文本的“指导”和启示及提供的“帮助”积极构思自己的作文。“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引写作训练"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和阅读个性,从而确保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阅读便于学生写作中出现较强的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避免了写作千篇一律的空洞虚假的“八股文”,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了学生作文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思维的习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写作视点的选择余地更大,更利于学生在写作中扬长避短。

总之,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走出课堂学习语文,生活趣事走进课堂,给课堂带来生命气息。学生在书本与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习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一定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作品来。

第二篇: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 浅谈

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 浅谈

笔者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学生要写好文章,须走真实作文、生活作文之路。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生活,感受人生,品悟成长体验,同时丰富书面语言。其途径可以来自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也可以来自阅读和语文活动等。因此,作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做实、做好作文前的“积累”——努力提高对事物、自然、社会、人生的思想认识,积极培养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真切情感,不断丰富知识经验和文化语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坚定地去“生活——观察——体悟”,把每一次写作当成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在成长中,感恩、责任、独立、执着、忧郁、善感„„甚至懵懂的情愫,都尘封在岁月的流逝中。学生在生活中一旦产生了某种触动,不应让它随时光推移淡化消失,而应捕捉灵感,及时记录。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当学生习惯于有意撷取平凡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素材时,再引导他们进行体悟和思考。写作活动中,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产生真实作文的土壤。情感产生于客观生活中,但它还要在主观意识中发酵、酝酿、改造,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生活”。比如有个学生篮球打得很棒,但从没以此为素材写过作文。笔者就引导他思索对篮球运动的认识,感受球场上激情四溢的奔跑,享受篮球入筐时候的曼妙„„然后鼓励他大胆地将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

再次,教师要走近学生,多创设一些趣味性浓,可操作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兴趣。有浓厚的兴趣,身心陶醉其中,决不会思路枯竭,更不会无话可说。学生以我口诉我情、以我手写我心,内容丰富,情感真实,这样的性情之作,非那些矫揉造作的文章所能及。如果教师能试着走近学生,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兴趣,将简单的喜欢,变成理性的追求,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思维判断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就为写作提供了真实而直接的素材。

最后,教师的作文教学评价要对又真情实感的作文给予大加赞扬,对矫揉造作的文章给予一定的批评,让学生明白,教师希望看到的是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今后的作文中就会有意识的注意这些。

第三篇:作文要写出真实

作文要写出真实(演讲稿)

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让真实的作文在孩子的心灵里安营扎寨。说起真实,实际上就是我们新课标里所要求的,让我们作文的架子放下来。让我们原来总是美声唱法,像曹丕所说的,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也。包括孔子也说了一个格言一字都可以兴国也可以亡国。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怎么降下来,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从美声唱法进入流行歌曲、通俗唱法。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样让孩子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就是我怎么想就怎么写,我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只是当老师的不把技巧放在第一位,生活放在第二位。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拿起笔来,在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导写作技巧的前提下,让孩子总是感到作文不是多情总被无情恼,而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所以老师们,我今天的发言,不想像专家一样,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专家,专家是围绕一个专题使劲的、一个劲地研究研究,研究到大家都听不懂了就是专家。我从实践中来,我是一线的老师,尽管我当了一年的业务校长,但是,我还依然给孩子们上课,研究教学。我是吃什么饭长大的,我知道我依靠的东西是什么,所以我依然没有离开我的一线。那么,我作为一线的教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谈几个东西,不想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我想从几个案例谈起,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案例。

我先讲几个妈妈的故事。我们走进这几个妈妈的故事,来反思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语文到底怎么了?我们看这样一位妈妈。这个故事是九十年代初发生的。北师大一位研究生叫卢迪到山海关旅游,听到这样一段母子的对话。妈妈问儿子,那长城好不好看?儿子说,好看。妈妈又问,你看那长城像什么?妈妈循循善诱,孩子心不在焉。孩子想了半天,说,妈,你说啥呀?看不出来?妈妈说,儿子,你真笨啦!你看这长城多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多么雄伟,多有气势!卢迪听了心里直起鸡皮疙瘩。因为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他怎么知道,什么叫蜿蜒,什么气势。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龙,还愣说是蜿蜒的巨龙。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妈妈就这样灌输着。卢迪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师不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吗。比如,写秋天的稻田,老师就在结尾加一句,充满丰收的喜悦。要写我武夷山的景象,结尾就加上,祖国大好河山,我爱你!如此,卢迪从小学到初中,作文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难怪他后来留学到了加拿大故宫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肚子里装的这些词、那些句没法形容眼前这大自然的造化。

接下来,卢迪就当了一名家教。一天,卢迪看到了孩子的一篇作文。卢迪就问,孩子,你的作文是不是抄来的?孩子生气了,说,根本就不是,那是我自己写的。然后,卢迪就问他说,我问你,你热爱你的家乡吗?孩子看了看卢迪的表情,再转身发现他妈妈没在,他就说,你想听真的?卢迪说,对。他刚想说,妈妈端着水果进来了,他一伸舌头不说了。卢迪说,这样咱俩就用英语说吧。于是孩子说,我根本就不爱我的家乡,这里污染特别严重,经济非常落后,这里的人我都不喜欢。说句心里话,叔叔,我就想像你那样出国留学,最后到北京、到上海这些大城市。卢迪说,既然你心里这样想的,为啥不这样写?孩子说,这是我的心里话,这不叫作文。作文一定要写健康的,一定要写向上的。我们这样写,老师就给我们没影儿。卢迪心想,这可怎么办?说,孩子,你别怕,你就这样写,你要做个真实的人,不能虚伪。你怎么想,就怎么写,难道你写家乡不好就等于不爱家乡吗?不一定,说明你爱家乡,你有这样的感受,你一定会改变你的家乡。如果爱家乡就是说好好好,那家乡就不需要建设了。聊得忘了形,俩人用汉语开始说了,他妈妈早就在旁边听见了,便故意咳嗽了两声。孩子一听明白了,妈妈在旁边。于是卢迪就这样继续辅导孩子,完了,走到门口系鞋带的时候,就看见孩子的妈妈用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孩子,你作文千万不能听刚才卢叔叔说的话,听见没有?他留学这么多年了,不了解中国的国情,知道不?儿子说,我明白了。卢迪没法再解释,只好走了,但他心里非常的痛苦。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上两位母亲不是典型的中国语文教师,但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老师。他们的引导与教诲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教学方式。由此,我,大家在反思语文的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心灵语言和灵魂的委缩,都表现在以下几点:我们国家使用统一的教材,虽然现在是一纲多本,但大多数教材还是统一的,几亿的孩子学的大体一样的文章。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但选来选去总停留在那有数的几篇上。我们的眼光完全一致,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框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视野扯住了我们本来应该放眼世界,纵横古今的目光。全国认同一种精神言语方式,用这统一的语言方式去统一我们不同的大脑,老师们,这是我们的妈妈的故事。下面,我再讲几个学生的故事。首先,看发生在江苏的一次作文大赛,作文题目叫《值得庆幸的一次失误》。评委们批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自己参加学校八百米运动会的比赛,他知道共有七位选手参加,取前六名。这时他的朋友小兰告诉他一个招,只要你在比赛的时候,绊倒一个选手,你就能稳拿前六名。既能给班级加分,还能给奖品。于是作者我在比赛的时候奋力冲在最前面,他在事先打好埋伏的地方蹲了下来。于是开始反复的解鞋带系鞋带,系鞋带解鞋带。等到第一个跑过去,第二个跑过去……因为他算准了要绊倒第四个。第四个跑过来的时候,他伸出右腿就想给第四个一个腿弯儿。但他灵魂的左腿给了他一个大耳光,说,唉呀,你怎么这样没良心,这么不象话呀!于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我就开始折磨起自己,我这是干什么呢?高尚的我就否定了荒唐的、自私的我。最后,我就把我的脚收回了,继续向前跑,就这样,我成全了一次值得庆幸的美好时刻。

专家们看了这篇文章,哭笑不得。在硝烟弥漫、分秒必争的八百米长跑的竞赛场上,有谁跑着跑着蹲下去反复地解鞋带系鞋带,有谁又可能想那么多的想法。想我绊不绊,绊完了又不绊,还用手去打自己的耳光,最后又不绊,终于跑了上去,那是不可能的。老师们,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扭曲了,这可都是小学生,咱们孩子扭曲到什么程度。

大家都知道98年的高考题目叫做《战胜脆弱》。《南方周末》报道了安徽省高考作文事件。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话》栏目崔永元知道后想办一期节目,结果安徽怕在全国影响太大,多方周旋,才不了了之。《战胜脆弱》这篇作文在安徽省的考场上35%的考生都是写在高考前夕不是父母双亡,就是家里着了大火,不是家里着了大火,就是发生了洪灾。因为98年抗洪。当时,安徽省没那么严重,只是有些地方受了点小灾。可是一百个学生竟然有三十五个写成这样。写的真是惨不忍睹,评卷的老师都掉着眼泪评卷,太可怜了!判一个又太可怜了!但可惜的是判着判着发现不对。中午,评卷老师正好和安徽省招办主任一起吃饭。于是,就聊了起来。一位女老师说,唉呀!你们这,今年还有一个用脚答题的考生啊!没有手那孩子的作文写得真漂亮啊!这孩子真惨哪!招办主任当时脸就白了,没有啊,我们全安徽考生没有一个用脚答卷的呀!这个老师说,唉哟,我的天!这个孩子撒谎了,用手写的,他说自己没有手,战胜脆弱嘛,用脚写,我还给了他最高分。完了,大家都议论,你们这安徽呀,经济太落后了,生活怎么这么可怕呢?35%的孩子不是没爸就是没妈,不是家里着了火,就是发洪灾了。招办主任一脸茫然,没有啊!你说这怎么查?当然,给这个用脚答卷的孩子降了一等,这孩子倒霉了,其余的孩子怎么查?你得查报考时的档案,查他爸爸在不在,他妈妈在不在,因为那档案是五份月登的,父母怎么怎么的。可别人七月份考的,万一中间他爸爸妈妈死了呢?你也没法说,你说你怎么查?最后,这个事没办法,弄来弄去,只好顺水推舟了。但是从这件事引发了整个教育界、整个社会深刻的思考,教育都假了,你说还有什么好,所以打假要从教育开始。以上是我们学生的故事。

接下来,我再讲讲咱们老师的故事,咱们老师真的不容易,为什么?你们是武夷山的,别看你们是旅游区,也许工资不一定高到哪儿去?我原来老家在吉林,工资也很低,现在到北京了,还可以。我们真的不容易,现在啊,我们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压力,校长给你压力,主任给你压力,就是不给你魅力,所以你也很痛苦。工资不高的前提下,丈夫还要爱,孩子还要爱,今天校长瞪了你一眼,你一惊,怎么着?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但我们还得同新课程一同成长,不成长也得成长,要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说我们很难。尤其是现在的作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我们降下来,习作不叫作文,低年段叫写话,高年级叫习作。这些我不想多多赘述,因为新课标大家都很熟了。新课程降下来了,可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专家制订了那么多好的理念,但是我们生活中的作文根本没降下来,我自依旧,我们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因为我们的脑子像酸菜缸都锈上了,怎么洗也洗不净。我们还是要求孩子的作文重心要突出。虽然叫写话了,我们作文教学还是要求孩子达到几百字,几百字。我们的专家光在理论的天空打雷,不在实践的土壤上下雨,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没变。我理解老师们都很难,但是新课标下来了,我们就得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用白岩松的一句话就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作文,快快乐乐的学作文。

接着,我再给大家讲讲我女儿的故事。我女儿今年在清华附中读初一,她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叫《冷眼看作文》,给小学作文一顿批判,说六年来作文的训练,除了难忘的事就是有教训的事,有意义的事最后变成万能的事。要不半命题作文就是记一件××的事,还是那件事。总之,俗、俗、俗,苍白、苍白加苍白。我女儿很有主见,写作文总是写自己的感受。但六年来,一写作文她就偏题。六年级有道作文题叫《闲不住的××》,作文要求写人,我孩子写的是《闲不住的声音》,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但老师告诉她,你别这么写,跑题!我女儿给我谈了。我说,姑娘,坚持,没事!当然,也有我的原因,在纵容她,她爱写我也爱看。她有时也含沙射影的批评我。有一次,她评价这样一次作文,六年来没有谁不写的,叫《我的妈妈》。一般这样的作文,老师铁定的要求我们开头从妈妈的外貌入手,而妈妈的外貌描写大多聚焦于斑白的花发、眼角的鱼尾纹、布满皱纹的双手,弄不好就模仿《春蚕》里老舍妈妈一手的茧子。于是,一位上了年纪更年期的大妈却有着一位读着小学的孩子。可见我们国家的晚婚晚育工作做的是多么的充分和彻底。根据剧情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老师从来只让我们写正面的,不许写反面的。写妈妈怎么爱我、怎么爱工作、怎么省吃俭用,怎么辛苦不睡觉,就是不写妈妈脾气不好啊、不讲卫生啊。奇怪,中国孩子的妈妈都千篇一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写一位工作繁忙的敬业女性,日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拼命工作。这时候,老师又告诉我们,记事文章要有起因、经过、发展、高潮,一定要有高潮,还要有经过,经过要突出重点,结尾要扣住中心。在这样的要求下,主角先行定好,就是一名小学生,搞不好的话这个小学生的妈妈就是他的班主任。可他感觉妈妈对别人的孩子比对自己还要好,难免心理不平衡,气得内分泌失调,但也无可奈何。主角的妈妈工作繁重,经常给学生补课,难免有时晚回家。于是,主角对自己的妈妈就会生很大的埋怨。(这是老师要求写的,要形成强烈的对比)后面接着写妈妈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接下来赶紧进入故事的高潮,那就是主角非得生病,不生病也得出事。这个时候,生病了之后,妈妈总是用那耶稣式的,用耶稣看世人充满怜悯的眼神居高临下地看了自己一眼就出门工作去了。然后,主角就很伤心似的林妹妹似的怜花爱玉一番不被重视的一颗破碎的冰冷的十岁儿童的心,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这时候,就必须要让读者在这儿为老师捏一把鼻涕捏一把泪。最后妈妈深夜才回家,去叫主角,主角就是不理她。……

还有这样一篇看图写话,叫《雨中送伞》。此类作文老师非得告诉我们有以下步骤,开头必须是我的老师一头短发,精神抖擞、中等身材,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有时候像母夜叉),但是写作文必须要这样写。由于作文要过老师那一关,一般写我的老师要写语文老师,因为那是最理想的选择,说得她高兴,上天没有地下也没有,诺贝尔奖不给她简直是有眼无珠。案发现场就在学校门口,根据剧情需要,天气描写必须要写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主角没带雨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百鸟归巢各自飞,窗外雨哗哗,主角心慌慌,带着一颗不被同情的没有温暖的破碎的冰冷的心站在门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会像奥运使者那样举着神圣的火炬,举着一把从地摊上买来的十块钱一把的降价雨伞出现在主角前(当然,我要这么写,就不美了)我一定要这样描绘,这时远方出现了一个身影,举着一把好看的小雨伞,带着神奇而又可爱的笑容。啊,那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吗?于是,一个崇高老师的形象就被我给勾勒出来了。根据剧情的安排,老师一定不会带两把雨伞,也不会拿三块钱让主角坐人力车回家,更不会给他钱让他打车回家,非得要拿一把伞护送主角回家,这样才能感人,老师的形象才会高大。一路上,师生二人相依为命,风雨同舟。在崇高老师的带领下,他为了不让主角淋湿,愣是把雨伞往主角这边靠,自己的半个身子露在风雨中。于是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头也湿了,裤子也湿了,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于是,我还得要这样描绘一笔,风依然地吹着,雨哗哗地下着,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转身一看,呀,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多感人的一幕雨中情啊!到了主角家中,崇高老师顾不了一切,不喝一口水,也不进屋,肯定站在门口,用手擦擦脸上的雨水转身消失在风雨中,而且还非常酷的帅呆了的一甩头。这时,主角就目送老师离去。原来我写的是省略号。我们的语文老师把省略号给我加了一句,我的眼睛渐渐地湿润了。第二天,主角上课,发现老师的鼻子红得像克林顿,崇高老师昨天被雨淋了,得了感冒了。这时候,主角还要发一通感慨,哇,多好的老师啊!为了爱我,为我们付出了这样多,而且今天还坚持上课,我一定要报答老师的爱,长大了为祖国作贡献。这样才能把老师的爱和为祖国作贡献紧密地结合起来。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一定在感慨万千,议论纷纷。我知道,我举的这些例子偏激了些。但是,存在就是真理。我们都得反思自己,我们的作文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就带着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走向中学、走向高中,会怎么样?我们今天还要把技巧放在第一位去教学生写作文?我出了四本书,我都是情动辞发,都是自己感受的就拿起笔来表达它。我不会把技巧放在最前面。技巧重要,但不是学习作文的法宝。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捕捉语文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比如说,有两个人同时骑自行车下山,都不知道前面有个大坑。第一个骑下去倒了,站起来骂道,今天真倒霉!谁这么缺德?然后,拍拍腿走了。第二个人也倒了,但是他一边拍腿一边想,唉,为什么会有个坑呢,我怎么栽了呢?……这些经历写出来就是一篇作文。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睛。再有,我们的饿写作技巧研究可以说是成绩卓著,上新华书店看看,什么快速什么法……但是,快速什么法你得肚子里有啊!有的前提下才能谈快速什么法。你没有怎么能像女人生出孩子呢?我们要讲技巧,但是,我们该怎么把技巧于无形中教给孩子。比如观察,作文的观察与生物、化学上的观察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就该弄清楚。要说的太多太多。今天我就说下面的一段话。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的作文以平民的意识走进孩子。君不见,孩子们惟恐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登不上作文的大雅之堂,他们正以一只生花妙笔对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涂脂抹粉,非得把笔下的人物变成重工作、不重家庭的公众人物。因为不懂得作文的本质,在选材立意要精要新的劝导下,孩子们不再童言无忌。于是,他们的作文远离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思想、平凡的情感,留下的只有东拼西凑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我们不少的乡村小学生,很少有人能写出散发泥土芬芳的作文。一群群质朴的乡下孩子,只会用陌生的语言描写那遥远的城市生活。我不明白,那孩子们为什么不看看那沉默的远山、沉寂的池塘、广袤的原野,为什么不写写屋前的那棵大樟树、路边的马尾巴花。一个乡下的孩子失去了乡里的童趣,这是不是城市文化颠覆的一种可悲呢?老师们,我们该怎么办?作文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他们想说时,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觉往往被公众的言辞所淹没。因此,我想对各位老师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着,我们就要活得最美丽。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巴金说得多好啊,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深情地,一直横亘到底地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我们回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师横空出世,他们的作文功底从哪里来?当然,书是他们的生活,那是间接的。读书也是学习作文的一个法宝,但是,生活更是学习作文的法宝。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而已。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今天突然明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谈创新、谈新作文,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返朴归真。我们的创新作文不是游戏作文,创新作文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生活,还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在我们今天还不知道创新怎么办的情况下,在我这个年轻的中年妇女还在困惑的前提下,我想起了《红高粱》中的一句歌词: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千万别回头!深一脚、浅一脚,想尽办法别崴脚。我想用这样一句歌词来回答我们的作文究竟怎么走?就在这句歌词里: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

最后,我用一首歌唱出作文教学的落脚点,那就是《篱笆女人和狗》里的一段:星星啊还是那个星星,月亮啊还是那个月亮,山啊还是那座山哟,梁啊还是那道梁……

第四篇:作文写出真实感情

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2012-06-04 21:28:44)[编辑][删除]

标签:

分类: 语文课堂 作文

在大家动笔以前,我再一次强调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突然,一个同学举起右手,满脸疑惑又郑重严肃地问道:老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我一时语塞,是啊,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回答这个问题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教育需要契机,我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不可以搪塞而过,那叫失职。看着大家的眼神,我知道,对这个问题他们同样心存疑惑。解惑——此时正佳!

在大家的注视下,我翻开了一个同学的作文本,“请大家注意听这样几句话”:

“我想我应该可以活到80岁吧。如果真的可以把我的生命分出去一部分,我愿意将我生命中的40年给他们一人分20年。他们费了那么多心血抚育我长大,那把我的生命给他们又有何妨呢?有40年的光阴我已经足够了。”

这是小王同学在“其实,我不想让姥姥姥爷老去”题目下的一段文字。小王打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现在,它看到两位老人渐渐老了,他们的头上长出了花白的头发,皱纹多了,吃饭少了,走路也不像前些年那么利索。这一切小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有了上面的这样的文字。试想,有谁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拿出一半来分给他人啊!值得我们拿生命相抵的一定是对我们付出过相当于生命的人,而我们也一定对他们怀有深刻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字就足以具有真情实感了。

要想写出真情实感,那我们必须对写作对象充满感情。

我注意到,连同举手的那个同学在内,大家都若有所思有所明白了。在大家动笔写作的时候,我又翻阅了其他同学的作文。

“由由是一条陪伴了我三年的小狗。还记得刚把它抱来的时候连眼还没有张开呢,走路时一摇一摆像要摔倒一样。后来稍大一点了,总是在我的身边跑来跑去。我看电视的时候,它就趴在我的脚上睡觉。它的胆子很小,连我当时养的一只小鸡都怕。我从不担心它会被由由吃掉,因为由由一见它就跑。早晨我去散步,它们一左一右地跟着,从不乱跑。我小跑起来,它们也一起跑;我突然停下来,由由也可以不慌不忙地停下,而小鸡达达总会因惯性而摔倒。这时候,达达会表现地像很生气的样子,我在一旁哈哈大笑,由由也吐出舌头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

这样的文字算不算具有真情实感呢?在我看来,算。在作者的笔下,由由和达达已经成了他的两个朋友,他们之间具有了感情,和谐、默契而富有生趣。有了这个基础,作者笔下的文字也就从心里流淌出来了。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朴实而流畅,有如临其境之感。

我曾多次这样说,如果你写出来的文字可以用来拍电视剧,那就是好文字,因为它们活起来了。放心,凡是活起来了文字都具有真情实感。

请再看下面的文字: “小学就像春天,给让一种舒畅的感觉。可以在课间去踢球,休息的时候不由做那些令人苦恼的作业。那时候的我,像一只在蓝天自由飞翔的小鸟,像一条在海洋里无比快活的小鱼,像一匹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的骏马。

“如果说小学好比春天,那么中学就一定是夏天喽。

“在夏天般的中学生活中,我好像变成了荒漠中的人,抬眼看不到绿色,生命的权利已不在自己手中。自由的小鸟变成了猎人手下的战利品,快活的小鱼变成了干枯在沙滩上的鱼片,奔驰的骏马成了人们的奴隶。夏天让我感受到的只有劳累。”

这是小毛同学在“我不想长大”中的一段文字。他刚刚上初一,小学的功课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进入初中,功课一下子增加到了7门,随之作业也增加许多。两相比较,自然有了切身的感受。将感受具体化,就有了春天、夏天等那些生动的比喻。这些文字当然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现在,我试着来回答刚才那位举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

(一)所写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真、善、美的顺序不可颠倒,善和美是建筑在真的基础之上的,唯有真实,才会产生美感。虚假的东西只会让人心生厌恶。

那天,兴致勃勃跟老伴去逛花卉市场,各种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花卉扑面而来,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静了。我们逐个欣赏,老远就看到了一盆盆鲜艳美丽的花儿,绿绿的叶子红红的花朵,还有那可人的造型。我不由自主地被它们吸引停下脚步,凑近了细细观赏,发现是塑料做的,一下子兴致全无,再看,怎么也没有了刚才的感觉,仿佛是被欺骗了,赶紧离开。

赏花如此,作文亦如此。生编乱造,内容虚假的作文让人看了只会心生厌恶,何谈什么感染力和艺术性呢?

摄影作品有时候比文字更能吸引人,除了欣赏兴趣不同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真实地再现了事物的原貌。摄影者精心选择摄影角度,调整焦距,把拍摄对象的最精华的部分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同样,写文章也要真实地反映写作对象,真实地表达感情。为了达到引人瞩目,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这样的文字也就能像摄影作品那样让人赏心悦目了——它包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二)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钱理群先生说过:“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作文如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一个对社会充满敌意对生活冷眼相向的人,能够写出感动人的作品。要想写出好作品,那就必须热爱生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对事物和一切人都充满感情,从中发现契机触动灵感。诚如是,写出的东西自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老舍有篇散文叫《养花》,写的就是自己在家里养花的事,内容具体,文风朴实,字里行间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老舍对生活的热爱。谁家也有几盆花,有的还很珍贵,但我们没有写出来,除去水平因素以外,是我们缺少老舍那样热爱生活的情怀。让我们欣赏其中两个片段: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三)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做到了以上两点,那你就会理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句话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有懂得了描写真实的生活,那你就会发现身边的花草树木虫鸟飞禽都可以收入笔下。这时候,就有讲究取舍,选取那些最感动人的素材来写。一般说来,只有感动作者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又一次批阅作文,发现一个平时得分并不太高的女孩写得特别感人,具体内容记不得了,大致是写自己的姥爷在她小时候对她的关心,一个个具体的事例都浸透着老人对她的关爱。姥爷已经去世,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把我感动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全文宣读了她的那篇作文。

她的名字叫程艾佳,现在该已经大学毕业了。当时我问过她这篇作文怎么写得这么好,她说:“老师,你没有发现吗?写作文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眼泪都把纸弄湿了。”你想,和着泪写出的文字能没有真情实感吗? 我写过纪念我的爷爷的一篇文章,给老伴读的时候泣不成声。在行文的过程中,爷爷的影子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文字也就自然流于笔端。以下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县城工作,责任田还没有收回,但因为工作回家不便,自然不能很好地照料,责任田间杂草丛生,庄稼成色也比两边的差了好多。休息时间一到,我就匆匆地往回赶。远远地看到我的责任田里有个人影在弯着腰移动,一时间,我疑是有人在偷玉米,不对,玉米还没长成呀。走近一看大吃一惊,是我那病重的爷爷在锄草,老人家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仍在边干边自言自语:

“„草都这么多了,孩子也不回来,这会影响收成的。‟

那一刻,我内心百感交集,鼻子一酸,泪就不由得流了下来,不禁失声地叫了一声:

“„爷爷!‟”

第五篇:写作中的真实情感

写作中的真实情感

娄豪进 力洋初中 31560

2摘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字是来自心灵的东西,写文章犹如抽茧剥丝,没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没有丰实的积淀和收藏,就不必强求!但是,应试作文只能在考场中短时间内完成,给学生的创作带来巨大的牵制力,造作、矫情、滥调陈词者更是比比皆是。学生不想写,阅卷老师看不下去,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应该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情感。

关键字:语文教学作文情感

学生年代,写作文时经常有老师们给我们附加条件——“感情真挚”。那个时候的自己似乎也云里雾里,不知所丛,只是信手拈来,随意任性。教学至今,方知感情表露在作文写作的重要性。何谓“感情真挚”?“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教学中,我渐渐的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情感流露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喊口号,情感空泛

在写作中,如果要写出人物之间的情感,没有具体的事例是无法做到的。在平时的教学写作中,学生们普遍存在切入角度太大的问题。在以“我与奥运”为话题的作文中,不少同学只是空喊口号,强调要“关注奥运”、“热爱奥运”,却没有选取一些细小的事情来写开,那又怎能表达自己与奥运的情结呢?

二、滥调陈词,情感普通

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作文也是这个道理。内容平平淡淡,人云亦云,会缺少吸引力。如在以《感动》为话题的月考作文中,大部分同学写的是生病时,同学、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照顾。千篇一律的题材,自然难以写出情感,即使写出了情感,也难以写出新意。

三、材料贪多,情感平淡

人物的情感往往要通过言语、动作、肖像、心理等来表现,我们不对事件详细地记叙,不对人物进行入微地刻划,是无法写出人物的情感的。但是如果对材料贪多求全,只会造成内容平淡、主旨分散。如在以《感动》为话题的月考作文中,个别篇目虽然写了妈妈等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对自己的关心,从表面上看似乎内容充实,其实每一件事都是浮光掠影,根本没有交代感动的原因,没写出自己对母爱的真切感受。

四、胡编乱造,情感造作

作文贵在情真,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一些同学不从生活中去仔细地思考,细心地回忆,选取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展开,却随意胡编乱造,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如在以《感动》为话题的月考作文中:教室里传来一阵敲打桌子的声音。这么晚了,谁还在教室里呢?我怀着好奇心走进去,只见班长满头大汗,修理着破桌子。啊!我的心在激动地跳荡,热泪也涌出来了!多好的班长啊,你那么爱护公物,关心集体,你为了教育损坏公物的同学,以身作则,埋头苦干,你的心灵是最美的!你是我们班里的活雷锋!对做好事的班长抒发赞美之情,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段文字小题大做,感情过火。毕竟只是修修桌子,又何至于“心在激动地跳荡,热泪也涌出来了”,更何至于用“你的心灵是最美的”、“你是我们班里的活雷锋”这种溢美之词来形容。感情失度,就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在作文创作中,作文风格可以多种多样,文采风流者,可以气吞山河,谈笑风生,也可以多愁善感,幽默风趣„„但能打动人心的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真切、诚恳。“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碰撞出读者心灵火花的电石。学生只有在自己的作文中用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获得共鸣,才能打动读者溢出眼眶中的泪水。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写出真情实感呢?

首先,学生应该了解感情的触发点

动情点:感人 感染 感伤 感愤 感召 感化 感奋 感恩 感谢 感激 感念 感触 感悟 感慨 感喟 感叹 感怀

非动情点::感觉 感受 感知 感想 感应

其次,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动情点。例如:

奶奶念慈求佛保佑一家平安的虔诚态度

爷爷修油纸伞寄托对奶奶的深深怀念

外婆照料中风的外公喂饭时的感人镜头

看不同时期的相片回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妈妈不时打开我的房门似是监督实是想要我早点睡的矛盾心情

抢在妈妈前为自己整理被子时的满足喜悦

陪妈妈看病挂水时自己的成熟举动

重新和疏远已久的父亲并排走在街上时的亲切

由街头那替孩子乞讨的父亲想到自己的父亲时的感动

陪害怕孤独的奶奶过夜时心情的变化

父母闹意见时我用计调解了矛盾后的窃喜

奶奶因经济困难拒绝父亲为其治病后产生的矛盾及互相体贴之情

春节团聚被逼干杯后产生亲情如酒的感慨

在新房装修寻求和谐中感受到家人和谐的重要

发现父母为不影响我的学习将电视音量调小甚至静音时的感动

不善表达感情的爷爷为有情调的奶奶放烟火时的情景描写

妈妈为有怨气的我到校送早餐的情景

爷爷三十晚上认真包饺子寄托对家人关爱

„„„„

最后,学生应该在写作中注意感情流露的真实点

如何做到在文章的写作中情感的表述真实准确呢。首先,必须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对人事景物淡然漠然的人,或不热爱生活的人,他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要写好文章,必须关心时代,投身社会,热爱生活,调动自己的真情对待身边的一切。同时,要注意调动起多种心理功能。观察外物时,注意体验;深入感受时,展开联想。把感情充分激发起来,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其次,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要高度提炼浓缩。只有生活味的情感,才能打动人,但决不意味着生活原生态的情感一定能打动人。一篇只是表达肤浅的、粗糙的、庸俗的情感作文,是无法打动人的。情感生活味应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富有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情感。它是有原则的,一是不夸张。写作时对情节不夸大或缩小而导致内容变形失真;二是不失实。内容要经得起推敲,即使细节也应合乎情理,给人真实感;三是不矫情。感情自然流露,合乎生活之情,人之常情,而不是牵强和外加的。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又说:“与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也。”说的就是以情动人这个道理。

第三,文章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作文连自己都不能打动,要打动别人,肯定是自欺欺人的。我们中学阶段学过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文章除了讲述当前形势之外,就是把一腔对江南风景的热爱化为“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区区十六个字便将一派江南春景的勃勃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悠然神往,起到了很强的艺术效果,感情的清泉滋润自己同时也感染了别人。

总之,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作文写作中情感流露的真实性,感情真挚。不论文章中的情感是汹涌澎湃的大江瀑布,还是细腻深沉的涓涓细流,只要文章中洋溢着一片真诚,再加上有助于情感抒发的句式,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对于学生来说,即使是在考场里,写出千古绝唱也是不难的。

参考文献:

1、《邓泽棠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理论》邓泽棠、戴汝潜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2、《创新作文大课堂》曹韧、师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下载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真实的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实的写作”中悖论(定稿)

    “真实的写作”中的悖论 目前,关于“真实的写作”有两个研究角度,一个是从写作行为的真实性角度研究,比如李海林老师的《论真实的写作》,另一个是从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角度研究,这......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文教学设计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文章没有感情就没有深度,更谈不上感染力......

    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大全)

    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 长城实验学校唐俊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各种问......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写起作文来就在那里咬笔尖、抓耳挠腮呢?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句不成型、言不达意?到了小学高年级要他写一篇4......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素材单一。不注意观察生活,一到写作文,就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例如写事,翻来覆去就哪些内容,故事常常雷同。第二,空话和口号式的......

    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精选5篇)

    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 时间的沉积和世事的经历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感恩,中国传统的理论灌输基本不起作用,但是如果真正放开让孩子去实践,有可能有很多不可......

    谈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难写,这成了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普遍问题,每当语文教师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看着题目发呆,过了半节课还在“望题兴叹”。 在写作文时......

    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三次作业 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写起作文来就在那里咬笔尖、抓耳挠腮呢?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句不成型、言不达意?到了小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