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
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
商志晓
2013-2-26 7:30:24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6日 11 版)内容提要
作风是生活态度,是行为风格,是处事方式,是价值追求,展示的是作风主体的形象、素养、心态和责任担当。作风关系党风、学风、政风、社风、民风。
八项规定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既及时又给力,展现出我们党执政的新姿态。
作风是成为干好工作、成就事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干好工作、完成任务的方法,是我们过河不可缺少的桥或船。大凡事业有成者,必是作风扎实、处事严谨、工作认真、为人可靠。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即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致力于“实、真、勤、廉”,下决心“减、简、戒、控”,一股强劲的执政为民的清新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转变作风的重要性。在中央政治局示范带动下,各省市、各行业、各系统纷纷出台作风建设的具体实施细则,一曲声势浩大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大合唱在神州大地回响,人民同心期待,群众拍手称快。
作风很重要,容不得半点慢待与轻视
人们都记得这样一段历史史实:1941年,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在重庆,国民党蒋介石花巨资隆重接待;到延安,毛
泽东则用自己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来宴请。陈嘉庚通过对重庆和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和对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认为国民党“虚浮乏实”,共产党则勤俭诚朴,由此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判断。是奢侈浪费、虚浮铺张,还是勤劳节俭、戒奢倡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派。陈嘉庚从共产党的清苦及乐观中看到了蕴涵其中的志向、真诚、扎实与希望;从“历鉴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名训中,预见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这个故事再次警醒我们:作风很重要,在作风问题上,容不得半点慢待与轻视。
作风是什么?作风是生活态度,是行为风格,是处事方式,是价值追求,展示的是作风主体的形象、素养、心态和责任担当。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罢,都要在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与其他个人或群体打交道,都要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一愿望去行动、去作为。而怎样行动、如何作为?总要呈现出一种样式、一种特征,这就涉及到作风问题了。比如,是热情还是冷淡,是亲切还是孤僻,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动还是被动,就是不同的作风及其表现形式,并由此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作风优良而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恰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好的作风,能够彰显出孟子所讲的“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和文天祥所说的“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正气”。
作风关系党风、学风、政风、社风、民风,尤其是执政党及其干部群体的作风,影响至大至重至深。虽然人人基于性格特点和愿望追求而具有某种作风,但备受关注的还是处于社会核心地位的执政党及其干部队伍的作风。他们的作风,本身就体现为党风、学风、政风,并由此影响到社风、民风。他们有什么样的作
风,倡导和形成的作风优劣好坏,其影响和功效决不限于他们自身,而是扩展到全社会、各层面和全体民众。全社会、各层面和全体民众正是从执政党及其干部群体的作风表现中,作出评价,采取行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优良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浸润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向好向优。相反,不良风气的泛滥,则会误导社会,造成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态势,会严重侵蚀社会的健康机体,成为社会“大患”。正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说:“天下之患,莫患于知其不可,而群趋于不得不然之势。”可见,作风及其密切关联的风气,关乎社会治乱。对执政党而言,则关乎民心向背,关乎执政成败。
抓作风很及时,需要上下联动、持之以恒
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明确调研轻车简从、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文风、出访不搞迎送、减少交通管制、压缩报道内容、严格文稿发表、严守廉洁规定,每一项都具体细致、明白清晰,每一条都言简意赅、操作性强。八项规定从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显示出新一届领导集体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显示出我们党对人民期待的尊重和回应。
八项规定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抓好自身作风建设开局,意在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在作风问题上的表率作用,胜过千万句口头说教。人民群众从八项规定中,感受到了真诚,感受到了力量,看到了新的气象,看到了新的希望。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古训,必须牢记。《中庸》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
得其名、必得其寿。”历史的警示不可不察。
八项规定的出台及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既及时又给力,展现出我们党执政的新姿态,同时也给一些不良作风甚至个别人的恶习顽疾以迎头痛击。我们党及广大干部的作风总体上虽说是好的,但确有人民群众很不满意、与事业发展要求很不适宜的问题存在,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传、教条八股,形式主义、官僚习气,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漠视群众、脱离实际,铺张浪费、贪图享受,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软弱涣散、得过且过。像官僚主义这样一种坏作风,毛泽东1960年写的《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五多五少”》中历数官僚主义的“五多五少”:即“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强调“官僚主义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作风,一年不用扫帚扫一次,就会春风吹又生了。”种种不良作风,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的事业,严重背离群众意愿,严重破坏党群关系。对此,党员不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如果不能抓紧解决和及时纠正,必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问题。轻则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重则失去民心支持、甚至导致政权旁落。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当年苏共一夜之间垮台散伙,根本原因是长期官僚主义、背离群众、腐败成风、治国不力,其结果是在存亡之际,人民群众没有给予支持、冷漠待之。
对八项规定和中央领导的言谈举止,人民群众深为关注并大加褒扬,但同时也还有“能否落实”的观望甚或“能否持久”的疑问,观望和疑问的背后则是切切的期待。一是期待落到实处,即不只把作风要求和行为规范写在文字中、讲在嘴上,而是说到做到、有令必行、一诺千金、掷地有声,真正是说了算、定了办。二是期待上下联动,即从中央到地方、从高级领导到普通干部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上下形成共识同心,形成强大
合力。不能只是“上面干,下面看”或“上面喊,下面办”。三是期待持之以恒,即不刮风、不忽悠,不是风来一阵雨、雨过地皮湿,不是热闹一通、赚几声喝彩,没多久,酒照喝、舞照跳,再把架子端起,而是持久扎实,经得起长久的评判与检验,能够做到慎独慎微,“暗室不欺”。
作风建设很关键,务必用以推动工作成就事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上,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主心骨,不重视作风建设是不行的,对作风问题不常抓不懈是不行的。因为作风容易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积偶然成必然、积偶尔成习惯。好的作风由此会使我们受益无穷,而坏的作风则会遗患无尽。鲁迅1930年在一篇名为《习惯与改革》的短文中说:对风俗习惯,须“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不然,“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否则,“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听众的。”作风亦如这种风俗习惯,关系当前,关系长远。我们必须通过作风建设,倡树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塑造美好形象,增强执政力量,切实做到以优良作风推动实践、以优良作风促进工作、以优良作风成就事业。作风与实践相联,作风与工作相关,作风建设对事业发展作用明显,关系极大,不可替代,不可或缺。大凡事业有成者,必是作风扎实、处事严谨、工作认真、为人可靠。个人如此,单位如此,政党也如此。
无论是学风,还是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都是通过某种行为呈现
于外的;即便是思想作风,也不是停留在精神层面或观念范畴,也要以某种做派展示于人的。因此可以说,作风联结着人的观念与行为,沟通着人的思维与实践。就人们干工作、干事业而言,作风可谓是使意图变成现实、由意愿达至实效的中介或桥梁。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完成任何一项工程,首先要有目标、计划、设计、规划等属于“意愿”范畴的东西,然后就是努力使“意愿”实现出来,使之物化或对象化,在实体、实物中呈现为“实效”。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需要行动、实施、奋斗。而主体是实事求是还是主观臆断,是脚踏实地还是松懈漂浮,是开拓进取还是束手裹足,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应付,就是一个作风问题。主体的作风怎样,以什么样的作风参与到工作和事业之中,结果将会大不一样,甚至直接关系到成败得失。如此来看,作风就成为干好工作、成就事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干好工作、完成任务的方法,是我们过河不可缺少的桥或船。作风于工作、事业的这种非凡作用和重大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作风是人如何看待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上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的是作风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然如此,作风于个体,就既是行为风格的呈现,又是能否被信赖倚用的判断依据;作风于各级党的组织,就既是团队形象的展示,又是能否干事有为的评价标准。作风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作风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至关重要;作风不是只抓一阵子,而是须臾不可忽视。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第二篇:作风是窗口和形象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忠实履行职责
-----第十一个党风廉政教育月党课讲稿
何忠明
作风是窗口和形象,是衡量我们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是否接轨的“尺子”,其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关系到全团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忠实履行职责”的主题,结合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的要求,针对我团实际,我着重围绕“五风”问题讲五个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着力解决思想作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端正思想作风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当前,关于思想作风问题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形势变化越来越快,新的思维方式不断产生且相互激荡,思想认识难以高度统一;二是情况复杂多样,有时甚至难以辩识正误,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危险泥潭。面对复杂形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情况、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今时代,形势的变化是必然的,认识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目前,全团干部当中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认识滞后,观念淡薄,思想不够解放。要么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小进则满;要么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好高鹜远,短期行为,甚至劳民伤财。这两种倾向,对事业都是非常有害的。解放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实事求是,是我们客观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观今宜鉴古。“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强大,这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但由于未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所以最终导致了失败,商鞅也被五马分尸。“康乾盛世”是封建中国的一个鼎盛时期,但后来衰落下去,除了其阶级性所决定外,固步自封、坐井观天、闭关锁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实际出发,二者有机结合,才会发挥最大作用,取得最佳效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每一个重大理论的突破,每一项重大政策的调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我团取得改革大推进、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的历史性成就,同样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高举的旗臶,是我们最应珍视的经验。
近年来,我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取到一批大的项目建设,尽管这些工程还遗留一些问题待逐步解决,但毕竟使我团基础设施功能得到了完善,形象得到了改善,品味得到了 提升,这是全团上下解放思想的结果。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无法争取到上千万元的建设资金,工作还将在原地不动,各种基础设施将无显著的变化。没有思想的解放,结果只能是守株待兔,坐失良机。但我们也决不能满足于己取得的成绩,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团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的拓展才刚刚起步,我们还面临建设的严峻考验。紧要关头,不进则退,小进亦退,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困难和考验,需要的是合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的是思想作风的根本性转变。切忌一讲解放思想,就什么规距都不要,既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也不按规章制度行事;一讲实事求是,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四平八稳,怕担风险,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往往是“怀疑多于接受,责难多于分析,消极等待多于大胆实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说到底是马列主义的理论功底差,是对党的方针政 策理解不到位,是因循守旧无成本、解放思想有代价的观念在作怪,时左时右,摇摆不定。邓小平同志讲“左”容易披上革命的外衣,单讲原则性,不讲灵活性,可能会向“左”发展;反之,则可能会向“右”发展。我们要倡导有“左”反“左”、有“右”反“右”。防“左”,要求我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防“右”,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稳步向前。当然,不管是防“左”还是纠“右”,都不能随意上纲上线。
二、着力解决学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毛泽东同志说:“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由此可见,端正学风极其重要。我们机关的现状怎样呢?是学风不盛,玩风不减。讲到学习,则表现欠佳。一种是应付差事,缺乏自觉性。视学习为负担,甚至把学习与工作对立起来,不因工作而学习,而是抱着交差了事心态学习。一种是实用主义,缺乏系统性。不是全面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而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没有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真正统一。一种是装点门面,缺乏真实性。不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而是粉饰脸面,标榜自己,故作高深之态,其实就好似蜡杆银枪头,中看不中用。一种是囫囵吞枣,缺乏科学性。稀里糊涂,生吞活剥,哪里黑哪里息,“吃什么拉什么”,食洋不化。学了半天,一无所获,到头来什么事也干不好,什么事也干不成。一种是浅尝辄止,缺乏持久性。学习不深入,一知半解。其结果是导致理论上的肤浅,带来实践中的动摇。一种是借势压人,缺乏实践性。一味地照搬别人的理论,照套别人的经验。扯虎皮做大旗,既无针对性,又无操作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不加强学习,就会导致自身的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眼界不宽,腹中空虚,就成了毛泽东同志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从而也就不会有成熟的理论素养,工作起来就会底气不足,当然也就难以熟练地驾驭局面。我们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倡导马克思主义的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三种精神”,改造和加强我们的学习。一要发扬“钉子”精神。要有一股钻劲,挤时间学习,学多一点,学实一点,学系统一点。当前除了对业务要学精学透外,要抓紧学习有关知识、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以及法律和市场经济常识等等。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一定能够滴水穿石,汇流成海。二要发扬“竹子”精神。竹子的特性是踏实、虚心。要脚踏实地,联系实际,抓紧抓牢,决不放松。虚心向师者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三是要发扬“蚯蚓”精神。荀子《幼学篇》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虽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就告诫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少一点玩乐之风,多一点读书之趣;少一些照搬教条,多一些理论武装;少臵一点物质财富,多备一点精神食粮。切忌胀了肚子,空了脑子。
因此,在工作中认真考察,对有学历、有理论知识而缺乏 实践经验的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要分期分批送到一线锻炼;对有一定实践经验而理论素养不够高的同志,实行分批离岗学习,打牢理论功底;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同志,要创造条件进行多学历、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培训。总之,要认真总结干部培训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干部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更强。
三、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践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进一步走好群众路线,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我们现在的工作作风有很多方面老百姓是不满意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形式主义。集中体现“八个多”:文件多、会议多、讲话多、评比多、考察多、报刊多、陪同多、吃请多。我们一些部门自己堆文山、掘会海,习惯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发的文毫不管用,开的会毫无效果。开会还非叫主要领导参加不可,造成主要领导“大会三六九,小会天天有”。另外就是刻意要求到会领导都讲话,名为重视,实为浪费大家的时间。有的领导同志讲话,由于准备不充分,讲话言之无物,听起来都有道理,仔细推敲废话连篇。我讲这些,并非不要形式,主要是强调形式与内容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有好的形式,更要有好的内容。比如到 基层调 查研究、协调指导工作,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要下去走一遭,吃几顿饭,喝几杯酒,讲几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便打道回府。而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无人过问,老百姓长期上访的问题视而不见。还有的部门,一年四季都在对基层进行考核评比,以致基层不堪重负。必要的检查是要的,但为什么不搞明查暗访,硬要前呼后拥。升级达标可以促进工作,但劳民伤财的事千万不能干。今后,对那种“认认真真走过场”、不干实事、欺骗组织、蒙蔽职工的干部,组织部门一律不能提拔任用。纪检监察部门要继续对团里出台的所有制度进行清理,废止不管用的制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东西,同时要规范完善管用的制度。制度一旦出台,必须遵守,确保政令畅通,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二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总结概括为九种类型:一是空谈阔论型;二是懒惰懈怠型;三是软弱涣散型;四是细枝末叶型;五是好好先生型;六是轻浮虚漂型;七是贪功好利型;八是照本宣科型;九是钻营作派型。其具体表现是:空洞理论头头是道,业务情况知之甚少;上班开会不守时效,不是早退就是迟到;工作失职班子内耗,原则立场全部丢掉;大事湖涂小事哆嗦,角色错位本末颠倒;明哲保身是非不分,点头哈腰凡事都好;作风不实办事不牢,说起展劲干得糟糕;遇到矛盾推诿躲逃,见了成绩争功抢劳;讲话发言照念文稿,不切实际生搬硬套;装腔作势吃拿卡要,小题大作耍尽花招。还有一些被职工称为“上班品茶水,下班喝酒水,到基层捞油水”的“三水干部”和“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步三回头的“走读干部”也值得注意。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是“孪生姐妹”,两者形影相随,须臾不离。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助推器”,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保护伞”,官僚主义导致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都对党的事业的发展危害无穷,请大家认真对照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着力解决领导作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我们党由一个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变成了执政党,由一个搞革命的党变成了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党。执政党的党风关系人心向背,这是世界上所有执政党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得人心者得天下”,是一条古训。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王朝的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强大帝国的崩溃,都是与人心向背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就会影响人心向背,甚至失去民心,丧失政权。20世纪最后10多年,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共产党、台湾国民党、南期拉夫社会党等政党失去政权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是党内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脱离了人民群众,导致了人心向 背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决不 能有铁打江山的安全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决不能对依不依靠群众、研究不研究人心向背没有紧迫感。要居安思危,忧党忧国忧民,切实解决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解决领导作风问题,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要在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上养成良好作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整顿领导作风必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民主是为了倾听民声,集中民智。集中是为了统一意志,统一行为。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要么太民主,要么太集中。一讲民主则越俎代庖,事无巨细;一谈集中,则老子天下第一,我行我素,喜欢搞“一锤定音”。另一方面,要么民主不够,要么集中不力。有些带全局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少数几个人在没有认真调查研究、没有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盲目定夺,仓促上阵,甚至不切实际造势,搞轰动效益,结果是得不偿失,劳民伤财。由此可见,该民主不民主容易滋生独断专行,该集中不集中容易造成软弱涣散,两种现象我们都要坚决避免。
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就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坚持个别酝酿与集体决策结合,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只有广开 言路,虚心听取意见,我们才能发现不足,才能找出差距,才能更好地集中。那种批评别人隔靴搔痒,自我批评避重就轻的现象,是不负责任的一团和气,有害无益。个别酝酿与集体决策,既是原则和纪律,又是方法和程序,各级各部门都必须按规定进行操作。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是为了把事管住、管好、管牢。重大问题要集体领导,一般问题应分工负责。有了总的原则,有了明确分工,应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总之,既要克服主要领导包揽一切的行为,又要避免一个班子一盘散沙的现象,真正做到民主与集中的高度统一。
五、着力解决干部生活作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克已奉公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都在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的收入逐年提高,我们都是直接受益者。在加薪晋爵的同时,我们的干部是不是都发扬了艰苦朴素的作风,是不是都保持了勤俭节约的美德,是不是都体现了勤政为民的素质,是不是都遵守了廉洁自律的规定?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有的干部经不住金钱、权力的诱惑,热衷于行贿受贿,跑官要官。别人送个红包,来者不拒,一律笑纳。想要升官发财,又去拱手相送,拉拉扯扯,丢了原则,忘了党性。还有的干部,经不起美色的考验,沉醉于灯红酒绿,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中午 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深夜围着骰子转。转去转来,腐化堕落,工作出差错,家庭闹分离。希望我们的干部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讲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我们常说要过好金钱关、权力关、地位关、美色关、爱好关、亲情关。如何过好这“六关”呢?我认为要“六管齐下”,我们姑且称之为“器官疗法”。一是要管好自己的脑。脑要保持清醒,不能昏昏糊糊;脑要思考正事,不能想入非非;脑要梳理现实,不要做黄梁美梦。二是要管好自己的眼。眼要分清是非,辨明黑白。三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吃别人的嘴软,莫好吃、贪吃、乱吃。四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心要不躁、不偏、不花。五是要管好自己的手。拿别人的手短,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六是要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官清才能民顺,官勤才能民富,要使我们的机关作风有明显的变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必须努力做到“十改十加强”。即:因循守旧要改,开拓创新要加强;不思进取要改,勤于学习要加强;拖拉疲沓要改,雷厉风行要加强;贪财好色要改,清正廉洁要加强;官派作风要改,为民服务要加强;部门主义要改,大局意识要加强;软弱涣散要改,团结奋斗要加强;独断专行要改,民主决策要加强;虚报浮夸要改,求真务实要加强;文山会海要改,调查研究要加强。如何改,如何加 强,一句话,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规定来改来加强。针对我团实际,强调两点:一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自己服务的对象,敞开大门,不回避矛盾,抓住要害边整边改,真正把群众需要我们改进的作风改好,改出成效。二是请组织人事部门提出方案,在一些重要的部门中,通过轮岗、竞岗、交流一批中层干部,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我们改进作风、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的需要。大家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新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把心思凝聚在干事上,把精力投入到做工作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确保全团经济社会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实现文明、富裕、秀美、安宁一六八团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节俭是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条条反映民意,句句激荡民心。在笔者看来,其中的“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尤其能够引起民众的强烈共鸣,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央作出的崇俭戒奢庄重承诺的信心。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更是党凝聚民心民力、成就事业的一种強大力量。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先生采访延安,写下了闻名于世的《西行漫记》。斯诺先生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批革命家住窑洞、吃小米、穿补丁衣的俭朴生活中,发现了一种非常伟大的力量—— “东方魔力”。他断言,这种力量是胜利之本。
所谓“东方魔力”,笔者以为,就是民心之力。得民心者聚民力,聚民力者得胜利。节俭,是对人民汗水和心血的爱惜,民众自当鼎力支持和拥护,也就可以成就伟业。倘若民之膏脂,任尔挥霍,民岂无怨?怨则失去民心,存危亡之险。秦始皇大造阿房宫,导致二世而亡;唐明皇声色犬马,带来安史之乱。史可鉴之。
在艰苦卓绝、物质匮乏的年代,广大党员干部对“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铭记于心,十分爱惜民脂,带头勤俭节约,坚持与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凝聚了民心民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党员干部中的奢靡之风开始日益盛行,花起公款大手大脚,“崽花爷钱心不疼”,突出表现在“六超”上——超标准建设楼堂会所,超豪华装修办公室,超编制、超等级购买、配置公务用车,超规格迎来送往和宴请,超范围组团到境内外考察(有些实为旅游)。对此,广大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每年的全国“两会”,遏制“三公”消费、制止奢侈浪费都成为代表、委员抨击的话题。
造成上述奢靡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节俭意识淡化、认识步入误区。总以为,现在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财政收入年年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吃点、喝点、玩点、用点,不过是“牛身上拔根毛”,关系不大,但你一根我一根,再壮的“牛”也有被拔光的时候。“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无论是在物质短缺的过去,还是初步富裕的现在,都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仍然要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来传承,作为一种作风来锤炼,作为一种责任来践行。有关部门要压降行政开支,节约日常用度,将纳税人的钱真正用到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中央的号召、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要求。
第四篇:是幸运,更是责任
是幸运,更是责任
时代召唤青年,青年创造未来。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给与青年如此广阔的舞台,时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召唤着青年肩负起崇高的使命。财税事业为青年创造了实现抱负的大好机遇,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而我们,每一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都应该认真想一想:是勤奋学习,还是虚度年华?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建树?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做一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我对工作拥有一份热爱。税务工作的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真正要做好税收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我心中拥有一份热爱。因为这份热爱,我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因为这份热爱,我愿意直面人生的挑战;因为这份热爱,我愿意坚持不懈的追求超越。我所在的征收岗位处在税收工作第一线,在这里,不仅要攻克业务上的难关,应对工作中的麻烦,还要承受“刁顽”人的唇枪舌剑。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看到身边的同事一丝不苟打印税票的时候,看到大家为业务问题积极探讨的时候,我感动了,我们都是普通的财税人,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这平凡的点点滴滴,我想,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做一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我坚持学习,锐意创新。青年干部学历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新知识比较敏感,素来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更应成为学习的先锋。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努力做一个理论深厚、学识丰富、学有专长的现代干部。我们要经常从全新的角度,更深层次的去探索问题,寻找对策,善于在工作实践、岗位锻炼中把握一切学习机会,并在归纳、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创工作新局面。
做一名新时代的财税青年,我拥有一份坚韧,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我时刻谨记着,当税收工作需要我时,我必须能站出来;当工作环境变化时,我必须能适应;当重任交给我时,我必须能胜任。只有拥有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才能勇敢的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挑战。在未来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即使最微弱也能战胜最大的艰难险阻。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别人放弃时,他还在坚持。在别人放弃的时候,我们仍要坚持,不向困难低头。
年轻的我们,不害怕失败;年轻的我们激情四射;年轻的我们愿意用青春谱写财税的新篇章。满载着历史的辉煌,承载着时代的重托,让我们在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开创更新的业绩,续写更大的辉煌!
第五篇:是育人,更是度人
是育人,更是度人 ——曹竹贤老师的教育故事
潍坊广文中学 闫洪亮
她顾全大局,服从工作安排,从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在初三中考研讨会上,她分享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她认为“教育工作既是教学更是度人”,让老师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贴近孩子们的心灵
这一届初三,曹老师是半路接班。面对班里整体上积极性不高、不够活跃的问题,曹老师决定:抓住一切机会贴近孩子们的心灵,当是第一要务。曹老师说:“我们采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主题班会。事实证明,这一方式效益更高。”
恰巧,班上彭威同学在餐厅捡了100元。曹老师思考了一下,觉得这正是激发正能量、贴近学生心灵的绝好机会。充分准备后,曹老师召开了以“如何守住心中的美好”为主题的班会。曹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什么是美好,如何守住美好以及守住美好需要什么等系列问题。曹老师当时讲得很生动,学生们听得很专注,大家的发言也很积极。最后曹老师又拿出准备好的奖品,一个本子,上面有曹老师亲手写的话:彭威,感谢你带给大家的美好。并且签名:班主任曹竹贤。彭威同学上台领奖的那一刻,他深深地给曹老师鞠了一躬,与此同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类似的主题班会在不定期地召开着,学生们的心灵确实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曹老师明显感到,同学们跟她走得越来越近了。经常会有人主动来找曹老师谈心,或者给曹老师写个纸条放在桌子上。教她们班数学的孙秀杰老师,有一次上课不小心在教室里滑到了,好几个孩子关切地问她:老师,你没事吧,你真的没事儿吧。这让孙老师很感动。老师们都觉出了孩子们的变化和进步。
班里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是正常的。抓住时机,借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去讨论分析,思考问题解决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及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心灵不断成长,融洽了师生关系,更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让计划先行 一般说,在考试完后的寒暑假之前,曹老师会安排学生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她认识到,两假之前,大型考试结束,学业成绩出来了,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果已经大体了然。“这时候,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实现阶段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曹老师说。
做法是:拿出一节课,让学生对照着自己的各科试卷,结合日常学情,拟定日后学习计划。要求:计划越详细越好,尽可能落实到每一天干什么。放假不等于完全放下和放松,只是学习模式的转换罢了;更何况对一部分孩子来说寒暑假就是用来逆袭的。
孩子们统一收交上来的学习计划,曹老师抓紧时间批阅完毕。稍后,开家长会的时候,曹老师把计划和成绩条发给学生家长。要求家长把它带回家,按照计划去督促孩子落实。这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每一份学习计划上,曹老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做批注,具体到人。班上有个孩子比较浮躁,一学就会却深不下去。曹老师给他的学习计划上加上如此批注:“所谓坚持,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夕夕,希望你能坚持落实自己的学习计划。”
这种做法,多年以来,曹老师一直坚持。
从计划的拟定,到曹老师的批注,我们分明体察到曹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切、瞩目和热情激励,感受到了曹老师对孩子成长进步的点滴付出与幸福收获。家长们对这一做法表示认同和感激,觉得它不仅仅能够实现阶段性提高和发展,实际上,计划先行,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得以全盘激活。
发挥家长的正能量 一次考试完后,英语老师把曹老师班里需要提高的同学的具体情况发给曹老师,曹老师把这条信息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结果只有两个家长有反应。恰好历史老师也说有十个孩子课堂检查不过关。这次曹老师换了个方式,把原本打算群发的信息变为单个去发,开头统一都是:家长您好,您的孩子今天历史当堂检测不过关,请您及时督促。结果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所有的家长都回复了,并且保证一定会加强督促落实。通过这件事,曹老师明白了,个别交流更能调动家长积极配合,否则老师们的付出往往不能落实到位。
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曹老师班家校联系更紧密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文化课成绩及家长满意度都提高很大,整个班级建设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年前期末考试体育成绩不但实现了0的突破,更是实现了14个A的飞跃。寒假家长会后的第一天开始,班级微信群里坚持锻炼接龙的同学每天都在20个左右。这种热情和坚持同比去年的时候要好很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走到了今天,内容与过程都变得多元和复杂。教育已经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了,家长不可能置身事外。我们必须跟家长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家长也必须与孩子们共同走过、共同成长,一起肩负起教育的重任。
陈其兰主任称赞曹老师是“天生做班主任的材料”。因为她的大爱、从容、耐心,一直在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难怪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学校里的妈妈”、“第二个妈妈”。她开智启蒙,精心规划,育人为本,在立德树人方面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