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1、不注意观察积累,感觉无物可写,无事可写。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造成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但有些同学经历的事也不少,在家里家外,课上课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事情经历了,可到作文的时候,一片朦胧,没有鲜明的印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老师们抱怨学生“一写作文就满脑子都是空白,半天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也就是这种原因。
2、教师重形式和技能,忽视素材的指导。
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花比较多的力量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布置一篇篇的练习,让学生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无奈之下,拿出一大叠作文选,按要求改头换面,抄抄写写,或者是把以前写过的材料搬来炒炒冷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命题作文的内容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很少或忽视如何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启发。很多学生会自如地写一篇很好的日记,但却不会写也很害怕写教师命题的作文。学生经常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学生作文兴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写作的主动性了。
3、内容思想性要求过高,成了“千篇一律”。
以往的作文教学,我们教师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是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题材可以挖掘。于是“让位子、推车子、抱孩子、捡票子、收谷子”等“五子”现象屡见不鲜,成了“千篇一律”的作文。更有甚者,构建“空中楼阁”,借助优秀作文来完成。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老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4、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要使作文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首先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初学作文感到无话可说,兴趣索然,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的材料。其实,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有让人高兴的,有令人难忘的,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
学生和家长上公园时会看到许多吸引人的,奇异的植物和动物,每天上学的路上,都可以观察到周围丰富多彩的景色。还有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类活动等等,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我们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学生以后写作时就会有平有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特意带领学生到小溪边、田野里、果园里等去“找春天”,让学生去观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于是,“小溪边的柳树发芽了,柔软的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欢迎我们„„”、“田野里一片嫩绿的麦苗,像绿色的地毯一样„„”、“我完全沉浸在这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中„„”也从三年级学生的笔下悄然出现了。教师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5、以教材内容为媒介,读写结合,提高兴趣。
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读写结合,达到练笔的目的。让学生学完文章后,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教学环节中,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乐趣。比如,在学完《不合群的小蝌蚪》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青蛙蝌蚪的特点,引导学生以青蛙妈妈的名义写一则“寻儿启示”,这即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达到了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再如,在学完《黄山奇石》一课后,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收集有关的材料,写导游词。也可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介绍黄山的另外几绝,学生的兴趣较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古人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见解,把写作与阅读、积累结合起来,实际上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
6、加强课外练笔,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为。”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作文多半为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课外练笔则相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爱憎、好恶,陈述自己的观点。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方式的限制,因而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它的范围很广,方式很多,如观察笔记、读书笔记、生活札记、随笔、随感,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练习,这样就能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
7、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进步提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是例行公事地在总评时写上“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想象丰富”等类似的苍白无力的评语,对于学生而言,则一点收获也没有。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作文中一两个形象的词语,一两句鲜活的句子,给予表扬和肯定。与其写一些毫无用处的评语,还不如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在进步非常快!”、“写得棒极了,如果多看课外书,会有更大的提高!”、“看到你写的作文,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以上,只是从几个方面谈了改变现状的策略。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方法,如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等等,使写作成为学生心灵的乐园。
第二篇:浅谈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策略
浅谈语感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发展策略
所谓语感,顾名思义,即个体对语言文字的感觉。
至于其标准定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权威的论述。李珊林认为:“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文文字的能力。”王尚文认为:“语感是基于他的直觉语言知识,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杨炳辉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韦志成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言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以上分别从教学论、心理学、语言学等角度描述、分析、探讨了语感,尽管提法迵异,侧重不同,但是我认为依旧可以将其归结为: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夏沔尊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的确,语感能力强的人总能很快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及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然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中的种种妙处。
其实语感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根植于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和语文教学有着不解之缘。它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培养,我以为最要紧的是培养语感,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吕叔湘先生更加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尤其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语言文字敏锐感受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语言文字良好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更是提高其认知能力,促进人格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感培养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课程目标也提到: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这三个方面入手,当然无论哪一方面又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字。首先,从语言学习角度看,我认为听、读是基础,也是关键。
听,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语言和课文范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向师性”,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示范作用的直接性与有效性。倘若教师的课堂语言生动优美,富有文采,绘声绘色,能将所表达的人、事、物、景具体而真切地展现出来,吸引人,感染人,那么就是给学生以一种正面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感。范读同样如此,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将课文的音韵、节奏、意境、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真的感染、美的熏陶,从中也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语感也在渐渐形成。
至于读,则更涉及语感培养的核心问题。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课堂上的读,主要包括朗读、默读以及背诵。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遣词造句、脉络结构,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中国古代文人素
来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也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作为教师,在朗读训练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挑选适合朗读的课文、段落。其次,正确示范,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以是多媒体音频资源,亦或学生范读。针对低段学生,示范性的指导显得尤为关键。第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可以运用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将文字形象化,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也可以通过配乐,引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情意,从而获得语感的发展。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段,在读者面前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观景象。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场景,就需要激起学生头脑中丰富的想象。这时,即可通过图片这一“表象”来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第四,重视读后评议。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朗读水平。评议即要充分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还应提出改进的方法,从而实现更有意识的练好朗读,培养语感。
默读是不出声的朗读,是更高要求的阅读方式。一方面,默读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增加积累;另一方面,默读有助于思考,边读边思,读中有悟,语感获得不断地发展。
背诵实际上便是“背”着诵读,它也是强化语感,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既能起到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文字情感和内涵的作用,还能积累贮存语言。其中集体背诵,有气势,利于协调,可以促进语感较差的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配乐背诵,声情并茂,便于抒情、感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通过多种方式的背诵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从语言积累角度看,语感的发展仍离不开“多读”。
除了课内阅读,教师还应引导孩子在课外去书海遨游,广泛阅读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积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鼓励他的学生,“要么成为一个作家,要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苏霍姆林斯基则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不难发现,但凡阅读量丰富的学生,语感都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精准。小语教材中,每学期所有的语言材料也只有近四十篇,因此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为必然。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一方面也可以直接推荐孩子一些适合读的儿童文学经典。比如:《小王子》、《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等等。在课外阅读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对学生的语感产生质的飞跃。
当然,除了多读,学生也可以通过收听广播,少儿节目等方式,耳濡目染,从而促进语感的提升。
最后,谈谈语言实践。
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靠灌输而生成,其归根结底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感之“感”只能产生于个体亲身经历的实践体验,旁人无法替代。感知“自己的实践”更是“语感”得以生成和升华的唯一条件。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
得出:语感的发展离不开真实的体验与积淀。因此,作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感悟生活,不断汲取有价值的语言信息。
此外,培养语感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关注:第一:在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说话训练,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谈谈“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让学生独立阅读,做到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和提高语言运用和组织能力。第二:开展精彩纷呈,形式各异的课堂、校园实践活动。比如:课前一分钟演讲,班级新闻发布会,情景剧表演,演讲、朗诵、讲故事比赛等等,使学生在不断的口语表达中完善语感。第三:读写结合,勤于练笔。如果说读是积累知识,那么写无疑就是运用和内化。一次课堂小练笔,一篇单元作文,一则周记,甚至时下流行的微博„„诸如此类,当你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便第一时间将它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灵活性与敏锐性。对于教师而言,除了文字运用的指导,也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意形式的新颖与多变。比如:创作小诗、座右铭,制作手抄报,写采访稿等等。总而言之,教师应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重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研究,通过听、说、读、写、唱、演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语感训练无处不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第三篇:浅论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浅论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人格教育在提升人的人格品质、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阐释了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进而分析了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格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地位
人格是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价值体系,以致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格危机等现象,因此加强人格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人格教育,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正是强调了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人格教育。本文阐释了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进而分析了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
人格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同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传统教育目的,它的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人格教育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旨在从知、情、意、行多个方面来提升学习者的道德、心理以及精神品质,引导学习者逐步建立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系统,进而推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格教育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等多个方面培养人、塑造人,力求满足教育对象寻求发展、寻求完善的需要。
二、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人格教育可以提升素质教育 我国目前人才培养的指导理念是开展“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提升离不开人格教育。人格与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那么他的智力、道德、心理等众多方面的素质也难以发展到理想水平,正如成功学大家所言:“一个人的成功有20%是由他的学识和技能决定的,而有80%是由他的人格心理素质决定”,因此人格在素质中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人格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建立健全的人格系统,对人的情商、意志以及精神品质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将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因此说人格教育可以提升素质教育。
2.人格教育可以推动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以及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随之涌入,对人的道德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日益恶化,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广东小悦悦惨遭碾压18人路过无人问津事件”、“某企业女高管倒地求救无人施救事件”等都令人痛心。面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加强道德教育成为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当务之急。人格教育关注人格的提升,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努力培养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并注重个人道德行为的落实,从而使之逐渐养成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这将有助于推动道德教育。
3.人格教育可以辅助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社会压力的增加,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一项针对全国16所高校五千多名学生的统计显示:测试对象中有22.4%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检出率竟然高达3.4%,而且贫困地区学生、新生等群体表现的尤为突出。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格教育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自己、调控自己以及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勇敢的面对社会的压力和竞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说人格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实施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
1.重视人格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裕,但是并没有带来人际关系的改善以及社会、家庭的和谐,反而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格危机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当前,人格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也将教育研究的重点从“发展智力”转向了“人格培养”。因此,我国也要重视人格教育,让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一起营造出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为此,国家要以学校为人格教育的主要平台,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人格教育;社会则要充当起“空气清新剂”的作用,积极为学生树立正面典型,及时清除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的负面因素;此外,家庭也要注重对子女人格品质的教育,引导子女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2.重视师德示范,实施典型教育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发挥师德示范作用、利用先进典型进行人格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教师首先要努力提升自身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榜样,同时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懂得关心人、帮助人,切实为学生做出表率,切实引导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其次,教师要注重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多向学生讲述“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形成向上人格。
3.重视课堂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实施人格教育也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将人格教育的与常规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努力把人格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从各科中挖掘人格教育的素材,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让学生在提升文化修养的同时人格品质也得到提升,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例如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当讲授南宋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讲授孟子的思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浩然正气”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到人格教育。
4.重视寓教于行,开展社会实践 人格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它讲求“知、情、意、行”四者的统一,因此要重视寓教于行,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人格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基层调研、青年志愿者服务等众多活动,将人格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逐渐形成健全人格。如一些中小学开展的“手拉手”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格教育方式,通过“手拉手”活动让城市与农村的学生、不同学校或不同班级的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心、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树立健全人格。
四、结语
总之,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重视和加强人格教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风圳.现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2]伊影秋,许良.论人格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J].新西部,2006(24)
(作者单位:广东省廉江市第二中学524400)
第四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发言稿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美良中心校龙田小学 王达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朗读是什么?很多人说:“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这样的定义不全对,但还不足以表明朗读的真正魅力。特级语文教师余映潮先生这样为朗读下定义:
朗读,是讲求语言准确、语流顺畅的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
朗读,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活动。
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
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
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就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所以才流传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最后终成大家。悦耳动听的琅琅读书声也曾经是我们中小学校园里最最令人陶醉的晨曲。
所以我根据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谈一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朗读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朗读习惯。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二、朗读有利于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概括中心思想”等重点训练项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抓住课文的题材、人物或事件;概括中心思想,就是要掌握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就是透过词、句、段,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也是要知道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它们相联系的一面。但它们之间又不能等同,因为“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所要求的,是要能够动心动情,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它要求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摆进去,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并与有感情地朗读结合起来。因此,它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个新境界,是比“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更深入一步的理解能力,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当然,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无法用条条框框来列举全的,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要靠日积月累,要勤读、多思、不断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能力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
四、诵读是词串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教师总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字的目的。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静态的,不具有生动性的传统教法显得单调和枯燥无味,没有生趣。学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吸引过来,经常是事倍功半,达不到识字最佳效果。而词串识字则摒弃了这种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形式,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进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去诵读这合辙押韵的词串、大胆的表述词串描写的景色、愉快书写需要识记的生字,发挥了识字教学的认识功能、铺垫功能和审美功能。充分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
五、从诵读中体会韵律。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古诗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谈诵读的重要性》中说道:“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我们现在倡导的儿童智慧开发就是诵读,诵读的作用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还会让头脑更细腻、更精祥!”可见,诵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领悟。
总之,“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切入点。
第五篇:“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根本地位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阅读。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贯穿到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能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读中感知、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应用。古今名家下笔得心应手之乐,得力于“读”的可谓数不胜数。韩愈的《师学论》、《答李翊书》,柳宗元的《与韦中立论师道书》均语重心长地历数了“读”对“写”的作用。有人曾向欧阳修询以为文之法,回答是“唯岁读而勤之,自工”;有人向鲁迅问作文秘诀,回答是“多读,多看而已”。我们很多教师苦于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那不妨从“读”开始,让学生多读以积累语言,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课标版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第一题为“朗读课文”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连“积累运用”里也都有“读读、背背”。“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好的文章,有声音节奏之美,光是看,很难得其情味。放声读一读,其情味往往就在轻重徐疾之中。例如:
1 这句话老师说过多遍。
2 这句话老师说过多遍。
3 这句话老师说过多遍。
这三句话的意思,如果用心读一读,便可看出,即便是字面完全相同的句子,其意思未必是完全相同的,甚至是大不相同。读例1,重音落在“话”字上,意思便是“这句话已经说过多遍”;读例2,重音落在“老师”上,意思便是“老师”说过多遍;读例3,重音落在“说过”上,意思便是“说过的遍数很多”。至于课文和课文以外的文章,篇篇都有个语言环境,其中的句子、段落,无不为整篇文章的主导思想或感情基调所浸润。粗粗一看,不解其中味,细细一读,拍手大为称奇,这样的体验和实践多了,好些语言就会内化为自我语言的一部分。当有了这个內在的语言建构,再去接触新的言语对象时,自会有一触即明。
现在,教改春风早已吹遍神州大地,但我们有些教师的语文课堂仍然是教师“包打包唱”,一篇课文,讲了几个课时,似乎面面俱到,巨细无遗了,期间除点缀式地以“喊叫”方式出现的齐读或轮读以外,真正用于教学生读、引导学生读的时间究竟占了多少呢?事实上,往往花了几个课时讲一篇课文,学生获得的不过是大概的內容和故事情节,根本谈不上“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美国教育家哈罗德,泰勒说得好:“教师的存在只是为学生做好读书的准备,而书要靠他们自己去读。”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从语言方面来说,是炉火纯青,各具风格的,只因老师讲得太多,又不曾讲出味道来,只因为学生用口、用心读得太少,或者只停留于形式化的齐读,结果正如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盘又一盘的山珍海味,却不知道那山珍海味究竟是什么滋味。
读课文必须抓住课文的关键。读,不能盲目地读,不能无所用心地读,要有收获。要不断提高读的效果。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须选择有助于词句训练的。有助于挖掘文章主旨的,有利于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读。读的方式要多样,或教师引读、范读,或学生自读。学生的读,又有集体读、分组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特别要多采用默读、小声读,要尽量扩大学生读的面,使学生课文读得熟,读出感情。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时的停顿、重音、语调、语势、节奏等技巧,不断提高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