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描写使作文细腻生动起来
作文训练指导:用描写使我们的作文细腻生动起来
授课老师李世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作文修改,让学生认识到描写对文章内容充实生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经验总结法;“三主、一点、一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情感与态度充分调动学生交流、合作和互动,激发学生写作训练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描写训练,增强文章的细腻生动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屏导入,引入主题。
二、例文诊断多媒体展示某一学生作文,大家诊断其“得”“与“失”。
心事
那是一个晚上,吃完饭后,我心里还想着那个连续剧,正演到了精彩的地方了,今天这一集我说什么也不能错过呀!可是怎样能让爸爸、妈妈同意呢?
坐在写字台前,我想了许多。这时候时间快到了,我走出来,看见妈妈正忙着收拾衣服,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报纸。我的心理被爸爸察觉了,他明显表示出不高兴的样子。
我找了个理由跑到我的同学家,一进门,他妈妈热情地把我让到同学的房间,并且说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的话。看来他的处境也比我强不了多少。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多么失望,多么伤心呀!
三、作文修改学生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描写,加入怎样的描写会使文章更细腻生动。每个同学选择一个或几个修改的点进行修改。不要重写文章。
四、组内交流评价精彩展示
先把自己修改的在组内交流,互相评价,看谁修改得好。最后各小组在全班交流,看哪些组修改得更精彩!
五、范文展示,师生赏析
六、学习经验交流与小结如何用描写使我们的作文细腻生动起来?
七、课外练笔运用描写,以“心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篇:“用描写使我们的作文细腻起来”作文训练指导课课堂实录
育星教育网 http://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用描写使我们的作文细腻起来”作文训练指导课课堂实录
李文飙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正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感受着浓浓的春意。老师也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个个生命的春天。春天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春天、美好的人生、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一节作文训练指导课,我希望大家尽情展露自己蓬勃的朝气和百倍的自信,多多总结写作中的规律和方法。
二、课前热身
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生:(齐声)喜欢!
师: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
生:电视剧,枪战片,武打片„„
师:你们每天晚上都能看电视吗?
生:(齐声)不能!
师:我想也是不能,你们一定会遇到许多阻力,许多同学是有切身体会的。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和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心事》。请看大屏幕。
三、例文展示
(课件展示例文)
心事
那是一个晚上,吃完饭后,我心里还想着那个连续剧,正演到了精彩的地方了,今天这一集我说什么也不能错过呀!可是怎样能让爸爸、妈妈同意呢?
坐在写字台前,我想了许多。这时候时间快到了,我走出来,看见妈妈正忙着收拾衣服,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报纸。我的心理被爸爸察觉了,他明显表示出不高兴的样子。
我找了个理由跑到我的同学家,一进门,他妈妈热情地把我让到同学的房间,并且说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的话。看来他的处境也比我强不了多少。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多么失望,多么伤心呀!
四、例文诊治
(一)诊
师:好,同学们看完了,那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选材比较新颖,比较符合我们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在有些方面没有拓展写下去,比较单薄。
师:从两方面来评价,特别是用了“单薄”一词,很好。
生:没有写出自己的心事是什么,写的不具体。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描写不丰富,看完一遍后并不会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也没有突出“心事”这一题目,比较一般。
师:同学们评价的不错,如果把这篇文章用人来形容,以人喻文,那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生:这个人非常简单。(同学笑)
生:这个人比较瘦骨嶙峋,不怎么丰满。(同学笑)
师:大家看,是象我这样的吧?(同学大笑)既然大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这篇文章单薄、不具体、不丰满,我们今天就用自己的笔,让这篇文章不单薄,让它充实起来,我们的任务是:用描写使我们的作文细腻起来!提到描写,我想问大家,描写都有哪些类型啊?
生: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
3描写、心理描写。
师:说的太好了!非常全面。既然我们掌握了这么到描写的类型,我们不妨运用这些描写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文章修改一下,使它充实起来。同学们要仔细考虑,看文章哪些地方需要描写,加入怎样的描写会使得文章更具体生动。每个同学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修改的点,进行扩展性的修改,并写在老师下发的稿纸上。
(二)治(同学扩展修改)
师:同学们写的很快,已经写了比少了,现在我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示一下自己修改的内容,互相评价,看谁的更精彩。
五、精彩展示
师: 好,我们现在就来一个精彩展示,希望同学们踊跃把自己写作的内容展示出来。生:我改的是“坐在写字台前”这个地方,加上“看着表针一点一点地移动着,我着实很着急”。
师:很好!除了看到表针的移动,大概也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用一个特定的事物“钟表”更能突出急迫之情,生:“我找了个理由后”改为“我找了个理由,飞一般向同学家跑去。”
师:用一个“飞”字,动作,再次突出想看电视的急迫之情。
生:在时间快到了后面,我改为:我走出来,天已经很晚了,我看见妈妈正在忙碌着为我收拾明天的衣服,爸爸一边喝着浓茶,一边在报纸上为我搜寻升学的信息。
师:多好描写呀!我还感觉到,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时刻在为我们操劳。
生:我在结尾处加上“回家的路上,月光是那样的皎洁,仿佛对我微笑。”
师:是嘲笑吗?(生笑)那同学们想一想,回家的路上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生:皎洁的月光„„还有电视的声音
师:那个电视剧的片尾曲吧?(生笑)这位同学想象的很好,我们应该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描写下来,用带有伤感的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一定回使失望伤心的感受更加突出,使文章更生动。
生:我觉得他要是非常想看那个电视剧,他脑海里一定出现电视画面,所以我在这里加上:我一边吃,一边想着电视里的那个人,他逃出来了吗?他的伤怎么样了?我心不在焉地把好好的一碗凉粉夹成一段一段的,爸爸狠很瞪了我一眼。
师:多么精彩的描写呀!有心理,有动作,有神态,有细节。
生:我改的是“我找了个理由”这里,我觉得这样写不具体,我改成:我走出来,对妈妈说,这个题我不会做,我去问问小明可以吗?
师:很好,加入了语言描写,也只有这个理由会让家长相信的。
生:我还想在“他妈妈热情的把我让到同学的房间”这个地方加上他妈妈的话,她说:“你来了,小明在书房学习,听小明说你的成绩不错,去和他一起学习吧。”
师:不错,如果再能写得象大人说的话,那就更好了。家长的那种絮叨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话了。那他走到小明的房间后,两人会是什么表情,会说什么话?
生:他们可能不会再说话了,也没有心思学习,只是唉声叹气地互相看着对方。
师: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新奇,非常有创意。
可能还有不少同学还有不少很好的想法,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现在我们把同学们改动的这些内容都加进去,从新来看这篇文章:开头时用神态描写写自己吃饭时的心不在焉,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对看电视的渴望,通过钟表的滴答抵达声渲染急迫的心情,接着描写妈妈、爸爸的的一脸严肃,对我的唠叨,在无奈之下我撒谎说要向同学请教问题,飞一般地向同学家冲去,可听到的依然是大人的唠叨和同学哭丧的脸。回家的路上,皎洁的月光照着自己孤
独的身影,人家的窗户中传来电视片尾曲的声音撩拨着我的心,谁能理解我呢?
那大家看,经过这样的修改,这篇文章有什么变化?
生:比以前充实了,更加具体生动了。
师:如果我们还用人来形容的话,这个人变成什么样了?
生:有血有肉,是个胖乎乎的人。(同学笑)
师:太胖了不行,应该是苗条、匀称、美观。
六、教学总结
师:通过这次写作实践,我们发现描写可以使我们是文章细腻起来,那这样进行描写呢?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小组研讨一下好吗?
生:我认为应该把各种描写结合起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描写方法。
生:描写要抓住特点,写人物是要突出他的性格。
生:要多观察,多体会。
师:大家都说的有道理。尤其是提到要多观察,多体会,但是,在写作文时我们不可能边观察体会边写,那怎么办?
生:要借助想象。
师:对,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内容在脑海中在先出来。那如果我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这样一组组的画面,我在描绘它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要用比喻。
师:只有比喻吗?
生:(齐声)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师:也就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注意恰当的用词,特别是传神的动词和形容词。归结大家总结的规律,有这么几个方面:一要注意观察,体会、捕捉精彩而细致的生活场景、画面,二要运用想象和联想,让情景再现并感受其中饱含的深意,三要大胆使用修饰语和各种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起来。(板书)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应用这些规律,力争使我们的文章细腻起来。
七、写作任务布置
师:这位同学不能看电视成为他的心事,那你们还有什么样的心事呢?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事。
生:我有一门课学的不是很好,我有一些问题不明白,我想问老师,但他很严肃,我又不敢。
生:我和我小学时的一些同学关系很好,我们是那么的亲密,我们相信我们的友谊会地久天长,可自从上了中学以后,由于不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总觉得变的很陌生,再找不回过去的那种亲密感了。
生:我喜欢听音乐,这可以让我在紧张的学习后放松一下,可是学校的规定和家长的反对,我的这个愿望总是实现不了。
生:我的爸爸和妈妈在家里总是吵个没完没了,我夹在中间很难受,我太希望我的家也能和和睦睦。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自己的心事,有学习中的苦恼,也有对消逝的童年友谊的困惑,有对兴趣受到压抑的不满,也有对家庭和睦温馨的渴望。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事,我们今天不妨就以“心事”为题,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写作技巧,完成一篇作文,看哪位同学的描写更生动细腻、更与众不同、更具有创新精神。
同学们,经过这节作文指导课,我发现大家具有很大的写作潜能,只要我们肯动脑、勤动手、多观察、多体验,把写作中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一定会写出出色的文章。下课。
第三篇:课堂实录:用细腻的描写扮靓的作文
用细腻的描写扮靓的作文
师:同学们,满分作文可能是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的渴望,我们都想找到满分作文的成功秘诀,以求在考场上斗战考林,独占鳌头。今天,我们就以叙事类的作文为例,掀起满分作文的盖头来,揭开考场满分作文的神秘面纱。现在同学们手里都有两篇满分作文,请大家就选材和描写两个方面(师板书:选材、描写)来谈你的发现。请注意,我们就以中间为界,分成两组,第一组分析第一篇,第二组分析第二篇,现在开始。(学生阅读及讨论10分钟)附两篇作文:
(一)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我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泌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岁月流逝,我渐渐发现,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二)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
夕阳的一缕余辉斜射在墙上,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恬静,雪白的墙壁映出点点淡红,真美!
家中静静的,家人的心被爷爷的病情牵着,脸上笼着一丝愁云。突然听到爷爷房中有轻微的响声,紧接着是穿鞋下地的声音。我忙跑进房里,是爷爷!都几个星期没起床的爷爷今天怎么……我满脸疑惑,忙去搀爷爷。刚走几步,就听到妈妈房中也有了轻轻的响声(奶奶因中风搬到隔壁妈妈房中)。爷爷一点点也移动脚步,手扶着墙。奶奶在妈妈的搀扶下也挪动着步子,慢慢地向爷爷这边走来,只见爷保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眼角的皱纹像鱼尾似的向两边舒展开来,两脚移动得更快了,无奈力不从心,身子向前一倾,差点摔倒,我一把搀住,爷爷脱开我的手,扶着墙喘着气,仍不停地向前挪动着脚步。
奶奶苍白的头发已稀疏无几,中了风的身子也在颤抖着,她望着爷爷,眼里噙着泪花,嘴唇在不停地微微颤抖着,轻声念着:“老头子,老头子……”奶奶双手用力向前伸着,爷爷也伸出那双苍老的饱经风霜的手,依旧挪着步子。
近了,更近了……两双手终于握到了一起,此时此刻一切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一世的深情都浸在这牵手之中。妈妈背过身拭去了泪水,我也泪流满面。
微风中,夕阳余辉映照下的墙壁更加美丽。爷爷和奶奶只是紧握着手,任泪水在流淌。远处飘来清晰的歌声:“因为牵了手,来世还要一起走……”
夕阳无限好,尽管近黄昏。
师:好,使见到。下面请同学们发言。(学生自由发言10分钟)第一组生甲:《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这篇作文选材很小,只写了父母为自己换枕头的事情但是却表现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师板书:选材小)生乙:《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这篇文章运用了细腻的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如“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了口袋。”就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现母亲对“我”的爱。(师板书:动作描写)
生丙:《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这篇文章还运用了生动形象的修辞,如“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的按摩着我的头部,我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以及“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等,这三处都借助修辞把抽象地感受形象化了。(师板书:运用生动形象的修辞,把抽象地感受形象化)
第二组生甲:《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这篇文章选材也很小,只写了病重的爷爷奶奶为对方担忧、互相惦记的事情,但却表现出了爷爷奶奶之间深沉的爱。
生乙:《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这篇文章也运用了细腻的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如“爷爷一点点也移动脚步,手扶着墙。奶奶在妈妈的搀扶下也挪动着步子,慢慢地向爷爷这边走来,只见爷爷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眼角的皱纹像鱼尾似的向两边舒展开来,两脚移动得更快了,无奈力不从心,身子向前一倾,差点摔倒,我一把搀住,爷爷脱开我的手,扶着墙喘着气,仍不停地向前挪动着脚步。”运用了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写出了爷爷奶奶之间深沉的爱。
生丙:《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还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如“她望着爷爷,眼里噙着泪花,嘴唇在不停地微微颤抖着,轻声念着:“老头子,老头子„„””
生丁:《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还运用了环境描写。如“夕阳的一缕余辉斜射在墙上,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恬静,雪白的墙壁映出点点淡红,真美!”“微风中,夕阳余辉映照下的墙壁更加美丽。”这样既创设了一种意境,又首尾照应,点明了主题,照应了题目。
生戊:《我发现夕阳是如此美丽》还运用了侧面描写。如“家人的心被爷爷的病情牵着,脸上笼着一丝愁云。”“妈妈背过身拭去了泪水,我也泪流满面。”等侧面烘托了爷爷病情严重以及爷爷奶奶之间深沉的爱。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叙事类文章选材要小,如何把小事写好,就需要用细腻的描写,包括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的等,还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修辞,把抽象地感受形象化。只有这样,内容才能具体形象,主题才能突出。下面我们来看一篇文章,请你就选材和描写两个方面来谈谈你的看法。(5分钟)
附作文:
温馨
温馨是火,点燃希望的灯;温馨是灯,照亮前方的路;温馨是路,引你走出灰暗。
——题记 问:温馨是什么?
回答:忽然,我的房间里多了一个人,哇,吓死我了,原来是妈妈。妈妈说:“盖好被子啊”。谢谢妈妈,虽然只是一句话,却让我的心里充满了许多的暖意。
问:温馨是什么?
回答:早上好!嗨,早上好!虽然只是一句问候语,但里面隐藏了多少的感情啊!
问:温馨是什么?
回答:“下午我们一块走吧!”“好啊!下午放学我等你” 温馨是点滴小事中感受到的温暖。
——后记
师:好!时间到。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就选材和描写两个方面来谈谈你的看法(5分钟)
生甲:这篇文章结构完整。选材也很小,都是从生活中选的材料。说明了作者很用心。
生乙:这篇文章选材很小,都是从生活中选的材料不假,但是第二个与第三个材料重复,可以在从另一方面如陌生人之间发生的小事来表现主题。师:谈得真好!
生丙:这篇文章选材很小,但缺少细腻的描写,因此文章显得只有骨架,少有血肉。从而文章的主题也就不太突出了。
师:你们太有才了。(生满意地笑了)既然我们找到了这篇文章选材和描写两个方面的毛病,那么我们就各显神通,看谁能妙笔生花,使本文起死回生。你们可以就其中一段进行改写。(6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就互相交流一下。(4分钟)生甲:老师,我改写第一个材料。我的改写是这样的: 温馨是什么?
打开灯,书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把小小的房间点缀着,此时的我正为另一件事而烦恼。
曾经,我可以挥笔如行云流水,开卷成文。可如今,小小一篇《母爱》却让我的思绪停滞不前,心中莫名地产生了一种可怕的空白。
“是生活中缺少温馨吗?”“不,不是。”“是家中没有温暖吗?”“不,也不是。”“那为什么你却偏偏表达不出温馨呢?……
我不住地问自己,终是把头弄得胀痛无比也没有答案。招手间,我碰到了奶茶,香气四溢的奶茶,一仰脖,奶茶倾刻入肚,一股暧流立即自下而上升起,我浑身一颤,立扫所有烦恼,抛之于九霄云外。母亲知道我需要的一切。
轻轻地,我听见门被开启,一回头,妈妈抱着一床被子走了进来。棉被满是阳光的味道,似乎在这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间内,又升起了一轮小小的太阳。就在妈妈出门的那个瞬间,我突然灵光一闪:难道这不就是温馨吗?我笑了,终于明白了:温馨就是平凡而又伟大母爱啊!
(热烈的掌声)
生乙:老师,我改写第二个材料。我改写的是这样的: 温馨是什么?
“真倒霉,轮到我值日,天公偏偏不做美,下起了雷阵雨。我回家可就很晚了。”想到这儿,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因为我最怕走夜路。
“喂,发什么呆,下雨了,我帮你值日,我们一起回家。” “别,天太晚了……”
“不用客气,你忘了,我是虎胆英雄啊!”
看看他那憨厚的笑容,我明白了:温馨就是平常而又不可缺的友情啊!
(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改写非常成功。第三个材料从另一方面如陌生人之间发生的小事你们下去做细腻的描写,然后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今天,我们一同交流了在记叙文中穿插细腻的描写,知道了描写的方法与选材的技巧,小事从生活中来,描写因观察才精彩,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用心品味生活。用细腻的描写扮靓我们的作文,我们一样可以打造满分作文。(热烈的掌声)(完)
附板书:
用细腻的描写扮靓你的作文 选材小:内容具体
描写细:生动形象——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 生动形象的修辞
——把抽象地感受形象化 ——环境描写
——侧面描写
第四篇: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高二王国祥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语文就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语文课本来应该是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授课,不知什么候开始,语文课成了枯燥的文言语法讲解课,单调的文章肢解阅读课,机械的应试解题技巧传授课。于是,语文课失去了魅力,学生的语文课兴趣日渐消失。今天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开启生动语文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
怎样让语文课生动起来呢?任何东西要想吸引人,必须打动人心,如何打动学生年轻活跃的心,点燃学生的激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才是最关键的。要做到这些,必须让语文课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生活,让抒发学生真情实感,师生合理定位。
紧跟时代步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期积累下来的精华,语文课本有义务也必须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精华的火炬,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我们优秀民族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学的责任,但是,我们语文课本拘泥于文传统优秀文章,编入语文课本的课文,几乎是古代或现代早期的优秀文章,基本上没有与学生生活同时代的文章。课本中这些文章虽然文采、思想兼优,但是,对于年少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古文或者是过去时的文章。由于时代的相隔,背景的陌生,远离学生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下降,课本文以载道的功能难以实现。青少年学生风华正茂,作为追风少年的中学生,追随时代潮流是他们的本性和爱好,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不能把青少年 1
学生与当今时代文化隔离,让学生只欣赏过时的文章。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紧跟时代,了解时代,把时代的新鲜空气引入语文课堂,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可以灵活机动地根据课本单元的特点,适时穿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时文或视频。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进行道德熏陶。在对当今社会潮流思考讨论时,我们选取了刘强东与奶茶妹的恋爱事件、内地小孩在香港街头小便事件、特斯拉电动车等等热点新闻事件,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动态,把握时代脉搏;我们还转载一些热点时评,如:《刘强东还需向王石学习“谈恋爱”》、《造神运动:马斯克成功解救乔布斯》等,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励志教育,我们选取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开讲啦》部分视频播放,如:李昌钰的《不可能的可能》、林清玄的《不怕人生的转弯》、阿信的《当我和世界不一样》等等。让学生在欣赏观看中得到道德情操的升华,激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语文课堂的取材广泛,带来课堂的多彩。紧跟学生所处时代,消除了陌生感和疏远感,自然排斥、抵制情绪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兴趣。
抒发真情实感
情感虚假,胡编乱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学生写作文的痼疾,帮助学生找回表达真情,说真心话,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避免学生滑入假丑恶泥潭。为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这个平台,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心声。我们每个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每节课都要进行课前演讲,对网络、社会、身边的事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演讲完后,教师进行评点。虽然,学生刚开始时,演讲稿写得粗糙、幼稚,上讲台害羞、不自然,讲话声音微小、语速像打机关枪,甚至说话紧张得结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学生演讲逐渐熟练,动作、语速逐渐老练,课前三分钟,成为学生最快乐、热闹的时光,学生演讲热情高涨。期中、期末考试前,老师想停下来,学生都不愿意了。课前演讲也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大好机会。每一次演讲都成为学生自己生活真情实感和阶段最高写作水平的展示。这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真情表达,自然,学生的写作语言特色逐渐显现,周记、议论文水平也迅速提高。
主客换位
中学课堂历来有教师演主角,学生当观众看客的习惯,语文课也不例外。语文教师长年累月当演员,演技再优秀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学生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要让学生保持激情和兴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反客为主,师生主客换位,让学生扮演主角,教师充当引导和观众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探讨问题。这样课堂才会活跃起来,生动起来。当然,最好让学生最大限度全员参与互动,使所有学生得到锻炼学习的机会。《先秦诸子选读》由于是空的跨越度大,又加上先秦文言文的跳跃性大,往往被学生认为最枯燥无味的文本,我们改变以往学生阅读教师讲解的习惯,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探讨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时讨论翻译原文,有时探讨对原文的理解,有时联系现实思考古代文化经典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活动期间,以学生探讨发言为主,教师只是偶尔点评,提问。这种主客换位的方式,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甚至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急不可耐参与发言。原来那种,鸦雀无声的课堂模式教学模式被彻底颠覆,学生对文本思考的深度,理解的到位程度都得到极大改善。课堂的生动活泼,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课堂不生动,不联系实际,不与学生互动,不倾听学生见解,这种“四不会”的语文教师一定不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所以,语文教师有义务把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感受的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学习探究的激情,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第五篇: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不能把全部希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学科内外紧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要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能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观”,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就一定能很好地推进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动鲜活起来。
(一)整合课本资源,变有限文本生为无限资源
我们的语文课本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的文本,洋溢着作者的生活热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展现着作者别具一格的话语表达方式;蕴藏着作者用智慧的笔凝成的空白点与悬念处;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美不胜收的大观园,是一个个鲜活精彩的世界。还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各个学习提示环节,精美的插图,充满智慧色彩的学习引子和殷切期待话语。这使课本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文本。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需要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才能发挥它的巨大育人能量。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序的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它为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包含着人的欲望、情感、意志、理想,既是人发展的内驱
力,又是人发展的有意识的目标。
1、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合理地整合利用教材。
细读课本,我们发现精读课文之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变通性。横向比较,如学习老舍先生《林海》,可以联系他的《我们家的猫》《养花》《草原》;学习巴金的《海上日出》,可以联系他的《繁星》《 鸟的天堂 》,感悟其语言的魅力以及文本内容蕴藏的自然美和生活美;抓住写法一致的特点,联系比较学习略读课《索溪峪的“野”》与精读课《桂林山水》,《颐和园》与《记金华双龙洞》等。内容近似的课文,可以进行纵向合并,同时教学。学习《琥珀》一文,联系《黄河象》比较,寻求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古诗《题临安邸》时,与本册教材后面安排的古诗《示儿》一起教学;略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知识可作为学习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资料。这样相互联系、相互贯穿,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也为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难句作铺垫。
2、感悟升华、拓展延伸——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巧用插图、注释能使学生的探究立体化,使学生的人格特性和个性思维获得生长的广阔空间。如教学郑燮的《竹石》分三步走:第一步,借助注释反复诵读,合作探究诗的大意,把握诗的两个意象——竹与石,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第二步,细看插图,驰骋想象,使画面动起来,或给意象赋予生命,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设想种种情景,扮演角色,挖掘诗的深层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
性。第三步,从品诗到体味生命意义,达到认知与情感的融合,生命与人生在感悟中律动,使学生获得了
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生命体验,情感不断丰厚起来,价值观的品位不断得到提升。
此外,挖掘文本中的创新增长点灵活地引导学生改编或续写故事,编写隐藏情节,给文中人物写信,编写广告词等,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鸟的天堂》,设计了虚拟“我是小导
游”环节,开辟了口语交际的空间。
(二)整合学科资源,变孤立学科为互动资源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科际资源,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不拘一格地展开教学,就能让学生在充满个性的学习过程中活学、乐学,培养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乐园”。
1、唱一唱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能让人产生共鸣,产生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性情。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音乐,品悟文本,能打开学生形象思维的闸门,收到很好效果。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以《丹顶鹤的故事》作为主题曲,在唱中诵,感受丹顶鹤美丽、高雅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学唱《感恩的心》,学习《真情的回报》;教学《长征》,在高唱《长征》歌曲中感悟红军的豪情壮志。
2、演一演
喜欢表演是孩子的天性。课堂表演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他们的表演天赋,使他们愉悦地投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如《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合作创作潜台词进行表演,体会周瑜的笑里藏刀和诸葛亮的大智若愚,身临其境地感受扣人心弦的斗智场面;创造性表演《奴隶英雄》剧本,感受奴隶命运的悲惨和斯巴达克的英勇。在表演中,学生感情投入,创造力泉涌。
3、画一画
画画是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把静态的文字化为鲜活的画面。学习《海底世界》《长城》《草原》等课文,让学生自由选择片段画一画,从形状的描绘、色彩的运用等方面领略事物的美。
4、找一找,编一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渗透现代信息资源,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改进师生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利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确定信息的能力。其次,教会学生寻找搜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翻阅家庭藏书;到书店查阅;从报刊杂志上了解;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向别人咨询;参加各种活动;利用网络查询等。第三是整理吸收信息。我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库,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建筑(众星拱月效果图、亭台楼阁、“买卖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等);圆明园的珍贵文物(青铜礼器、瓷器书画等);有关圆明园的史料;《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这样的整合学习,让学生对圆明园的历史和今天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他们充分地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挥了创新精神,培养了实践能力,改进了学习方法,升华了民族情感、提升
了价值观,这正是语文学科深刻内涵和广阔外延所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也整合校园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制作网页,设置了“黄河小史”、“治理黄河”等栏目。
(三)整合生本资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从儿童的独立人格、独立的精神生命,以及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无不证明: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差异的个性、主动获取知识的需求、有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强烈的表现欲,更有得到自我实现时的高峰体验。因此,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是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的能力只有在自身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找准切入点,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依托学生资源进行教学,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互动,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即兴创造,勇于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处理好“预设”与“非预设”的关系,开放教学过程,将教学中生成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教学《放弃射门》,学生质疑:“福勒放弃射门是偶然性的举动吗?”这是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巧妙地抛回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描写
细细研读课文,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福勒的人性美,让学生品尝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这些潜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如教学《从现在开始》《骄傲的孔雀》等童话故事时,让学生自选角色演读课文。对于《草船借箭》《穷人》《放弃射门》等课文,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性阅读。这样的探究过程为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获得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能获得展示,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里游刃有余,这样的课堂就是学
生津津乐道的学堂。
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关注学生发展的心理需要,创造性地利用学校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资源整合的创新性学习的平台中不断探究
实践,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
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一、精心备课,提高有效性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其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我认为提高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要从优化备课开始。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要求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备课首先就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个别差异。还要备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的性质和教学特点,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培养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使每个教学环节连接的自然紧凑,每种教
学方法运用得有效,从而为课堂教学时间有效性的发挥提供必要的保证。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走进文本,感悟课文。
(二)从学情出发,确定重难点,设计有效的突破方法。
(三)收集资料,充实课堂,增大课堂信息容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上四十分钟,往往包含了课外的四百、四千乃至四万分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地
备好每一节课!
二、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有效性的第一个途径。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就是求知欲,来源于知识本身。间接动机来源于与学习相关的外部,教学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动机。如:在作文教学中,同学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没什么可写,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视作文是一件无用的苦差事。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息。”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我们生活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我带学生野外踏青,让学生用眼晴观察春天的美景,用耳朵去倾听大自然和谐的乐章,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不仅踏青的过程叙述完整,而且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春天美景进行了描写,也有情可抒,或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或感慨此次踏青的收获,乐此不疲。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认识到:作文是记录生活、交流生活的重要手段,只要认真体会,用心去写,没什么难的。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提高有效性的第二个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矛与盾》这一课时,我在班上组织了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寓意。像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学习获得了理解,在兴趣中掌握了知识,效果很好。
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如:在教学《穷人》时,针对课文的内容制作了课件创设了情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和词语,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时很投入,一节课下来,每位学生都能有感情地读课文了,比以往一遍一遍的教读
效果好多了,真可谓是事半功倍。
四、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提高师生友好互动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一些亲切鼓励、催人奋进的课堂用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班赵超特别贪玩,有时课堂作业都不能完成,但他很聪明。有一次课堂上别人回答不上的问题他能回答,我说:“赵超真了不起,是学习的天才。”说来也怪,从那以后,他表现非常突出,课堂上爱思考,经常举手发言,课堂作业也不拖欠了,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了。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五、课后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另一途径。
“反思”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教师教育思想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写反思日记、自传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等做出评价,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我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了吗? ”“怎样的教学才会使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我该怎样做来改进教学?”……才会将先进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才会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
(二)考试反馈的信息。
(三)阅读、观摩触发的灵感。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们应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