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当前教学实践论述我国同一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结合当前教学实践论述我国同一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更新观念
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
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只有更新了教育观念,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
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体化、社会化和
系统化。
(二)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借鉴国外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时间,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走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
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
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三)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目标将
被打破,适应社会发展和反映时代精神的目标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也将更加突出。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也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必将呈现一定的开放性。
(五)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必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实施多样
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仅是局限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可持续发展。
(六)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在评价指标多样化、评价维度多样化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体育
课程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如果要使体育课程改革获得成功,就必须更新体育课程评价理念,完善评价体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让每一个学生学会
自我评价,学习比较和竞争,使得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
步完善。
第二篇:结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货币政策
结合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论述货币政策
针对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通货膨胀),国家提出要防止经济发展由过快转为过热,以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上涨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央银行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做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日益开放,所以任何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下面对此做简单讨论。
一、提高准备金率。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存款准备金达到了创记录的16%,这一罕见的数字,体现了央行减少流动性的决心,特别是对冲顺差带来的流动性激增的问题。这一措施的正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直接减少货币投放量,从而起到抑制投资,避免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作用。但其负面效果也比较多,首先这是一种被动措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特别是顺差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该项政策已失去自主性,随时可能失灵,效果也会减弱;其次这种措施有一刀切问题,既抑制了过度投资,也抑制了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目前的过度投资大都有政府背景,所以有限的资金又几乎全被政府性项目占用,这种情况在实践中问题已日益明显,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负面影响很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好,回过头来又直接影响就业问题。
二、提高利息。加息的目标和提高准备率是一致的,但相比提高准备金率更温和一些。单从国内来看,加息对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胀的效
果是有限的,特别是政府背景的投资项目,对利率不太敏感,对通胀的影响有限,主要由于本轮通胀的成本推动性很明显。但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抑制中小企业发展,这有点类似于存款准备金的影响;二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息过高,极易导致热钱流入进行套利,又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效果适得其反,这种情况事实上已经存在;三是造成地下融资活动泛滥,民间融资成本极高,也给金融带来不稳定,这里有内资和外资的共同作用。
三是加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减少顺差,从而减少流动性,抑制投资过度,减轻通胀压力;二是可以部分抵消进口成本上升的压力,对输入型通胀有缓解作用。负面因素主要有,一是提高中国产品成本,在对外依存度极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不稳定;二是对通胀的缓解有限,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不升反降;三是在目前升值预期不明的情况下,渐进升值造成热钱大量流入。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的货币政策是有利有弊,没有一个可以真正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经济过热,但会使得中国经济中冷的一面更冷。人民升值从长远来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短期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小视。
出现上述情况,既有货币政策本身不可能几头兼顾,任何政策都有两面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是属于非经济性问题,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个体制问题。例如,经济过热问题,主要是政府背景的过度投资造成的,而中小企业投资是偏冷的,根本不存在过热的问题;价格问题,除国际背景外,更多是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的,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房地产等快速致富行业,以致对关系民生的投资委缩,这也是产业结构问题;顺差问题,更主要是这些年过度引进外资造成的,盲目追求“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主动沦为别人的加工厂,等等。
这些因政策失当造成的宏观经济失衡问题,只能靠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调整政府行为的办法来解决,靠纯粹的经济政策是不会有太好效果的。这也是近几年宏观调控效果始终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国家领导层似乎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 达 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这里所说的学科本位论的主要表现,一是过分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二是只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各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三是只强调学科的课程、学科教学,而忽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的作用。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未来教育越来越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将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一方面,智能发展有赖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另一方面,知识必须转化、升华为智能,才可能最迅速最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应当是“知识经济”的正确含义。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总之,学生发展的内涵同素质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门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仅仅坚持双基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权威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杂题为《学习棗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一是学会求知的能力,二是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处的能力,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尤其是理想与道德观念,纪律与法制观念,民主与参与意识,使命与责任意识,等等。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四基”。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也应当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知识是力量,而在一定情况下,道德与人格更是力量。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如何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道德教育决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概莫能外。在合作中竞争,这是一条相辅相成的必由之路。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囫囵吞枣地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应该发生整合的作用。再则,知识的发展和增长不仅是迅猛的,而且是无限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则是个常数,它是短暂而有限的。如何处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如何既减少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育的质量?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是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结构,改进教育方法。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分科深化的课程体现出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普通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普通高中的综合课程应是在分科基础上的综合,应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当然,随着普及教育结业点的升高,综合课程是否应延伸,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试图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我们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五、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生活当做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劳动、技术、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如何结合才算“适度”是最难把握的,历史证明,普通中小学总是在这个“适度”的左和右来回徘徊折腾,有时甚至滑向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方向。对于过分强调通识教育或劳动、技术、职业教育对普通中小学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早在1989年,笔者之一参加原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赴英考察团,回国后写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就提出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十年后的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显然,中央的决定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这说明,即使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政策或措施,也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经过反复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才有可能化为现实。这里,既要考虑国情的条件,又要有时间的准备作为保证;而全盘照搬或立即照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地自主地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世界各国的教育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也必然有共同的规律可以探寻、可以遵循。异中有同,殊途同归,正是我国与美英等国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看似相反、实则相成的态势,即都在致力于寻找集中统一有分散多样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旨趣。
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是适应学生差异性的需要,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需要。基础教育教材的改革必须要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对于教材的多样化应有正确的理解。首先应当坚持统一的基本要求这个前提,明确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的目的;其次,多样化不等同于地方化,也不等同于数量化,多样化教材必须与差异性、层次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在编制的风格和适应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第三,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独立的、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教材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八、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教育领域应用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前景如何?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
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无疑将日益突显。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渠道,或者说,课程、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开发利用课程和教学资源,是课程教材编制面临的新的重大的课题。在资源的选取上,古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课程教材改革的法制化
最后,还有两个趋势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一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进一步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也就是说,无论机构变化如何,也无论人事更迭如何,都将致力于探寻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处理好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的体制必将更加健全,队伍必将更加巩固,机制必将更加合理。既有领导、管理机构,又有研究、开发机构,又有审议、评价机构。既有国家队,又有地方队。既有专业人员,又有兼职人员。既有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的投身,又有社会各领域专家和各界人士的参与。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量才录用。这样一支队伍,既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适时调整,及时更新;既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第四篇:当前我国气象观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当前我国气象观测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何春燕
摘 要:文章对我国当前气象观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新观点和新理论。关键词:气象观测;发展趋势;现状 1 气象观测的基本概念
传统的概念是指借助仪器和目力对气象要素进行的测量和判定。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对象的扩充,气象观测已逐步发展为大气探测。《战略研究》对气象观测的概念予以了全新的解释:气象观测是对地球大气圈及其密切相关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气象观测是人们认识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手段,其观测数据和信息是开展气象预报、预测、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前沿。2 当前气象观测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2.1 成绩
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气象及其他相关部门先后建立了约46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初步实施了大气观测、海洋观测和陆地观测,观测对象涉及大气、海洋、水文、冰雪、陆地、生态等多个方面。卫星和雷达观测具有世界水平。我国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双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少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数国家之一;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波段探空雷达网、全球定位系统(GPS)探空站、飞机探测、风廓线仪和三维闪电定位仪等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我国气象综合探测的现代化水平。2.2 不足的地方
我国现有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还存在不足,基础研究、探测技术、探测仪器和装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离现代气象观测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些台站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被迫搬迁,破坏了观测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严重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比较性、代表性。有些观测数据采集手段和信息传输设备落后,能够获取的数据在时空分辨率、观测精度、观测项目及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系统监测与研究的需要。3 我国气象观测趋势展望
依靠科技进步,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探测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门类较齐全、站网密度适宜、布局合理的地基、空基气象观测网。在未来系列卫星上合理搭载大气化学、大气物理结构等探测仪器;逐步构成极轨、静止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小卫星等天基对地气象观测体系,开展对天气、气候系统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全天候、长期持续稳定的监测。实现对全球进行全天候的定量观测;对常规气象要素,大气化学成分及过程,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综合监测。
3.1天基观测系统
是由传感器在中层大气之上的以低轨(极轨)和高轨(静止)卫星为观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测平台和与其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组成的天基遥感探测系统。卫星的遥感仪器向卫星探测的“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辐射测量精度以及全球、全天候、多波段观测”发展。3.2空基观测系统
传感器在地球表面以上、中层大气以下,并以飞机、漂浮气球及系留气球、火箭为观测平台的称空基遥感探测系统,以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观测对象。根据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规范和常规高空观测规范要求,高空观测站网密度达到200km;加快国内商业航空器气象观测业务体系建设,开展航空器气象资料下传(AMDAR)的业务应用工作,开发气象火箭下投探空仪系统,建立火箭探测试验、开发和应用系统。3.3地基观测系统
地基气象观测是以地面为传感器设置平台,以整个大气圈和相关圈层为观测对象,采用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性观测系统,既是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气候系统观测的主要部分,是气象观测真实性检验和天基遥感探测校准的基础。地基观测系统可分为地面常规观测系统、地基高空观测系统、地基特种观测系统、地基移动观测系统。3.3.1地面常规观测系统
全部建成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主要建设内容是调整站网布局,完善“三站四网”,形成260个左右的国家气候观象台、2400个左右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其中一级站约900个,二级站含约1500个)、30000个左右区域天气观测站,构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本文来自中国月期刊网(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到月期刊网进行查询。
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天气观测网;逐步向多功能综合观测平台和多圈层观测系统转变;建设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冰川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使地面常规观测系统中的基本地面天气站网密度不超过150 km,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 km,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2010年前建成S波段和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的全国天气雷达网, 2020年建成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开展雷达综合探测业务。积极推进激光雷达的业务化应用,发展微波辐射计和毫米波雷达。3.3.2地基高空观测系统
主要负责对高空气象要素进行三维空间的定时与连续观测。布设覆盖全国的云地和云间闪电定位系统,建设国家级闪电资料处理系统,对全国闪电资料进行及时收集和综合处理,开展雷电防护及相关应用服务。
第五篇:我国当前分销渠道问题与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经济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二十年基本完成了发达国家百年的历程,市场秩序混乱,商规不够健全,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4p之一,还承载着更多的使命和职能。
有人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做过这样的概括:“中国市场有四大特点,一是大:市场容量大,市场发展空间大,区域差异性大,消费者需求变化大;二是乱:市场秩序乱,商业规范不健全,假冒商品多;三是躁:短期行为导向严重,大起大落,过度竞争,浮躁心理,短视惯性,销售唯量论;四是快:市场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程快,消费增长快,消费者需求变化快,营销模式和营销理论变化快。
中国,这个博大、混乱、高速、持续的市场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市场,世界史上以前没有产生过,以后也不会再出现。
目前中国营销渠道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来自经销商,由于受几千年小农意识的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鼓舞个体经营,广大经商户化整为零,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普遍存在经营意识落后,管理差,虽然近年来大有进步,但总体成分还是参差不齐;第二方面来自终端形势的变革,大型连锁、商超占据了主要终端和市场话语权,许多新营销渠道的诞生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渠道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第三方面来自企业,由于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调整和把握能力,理论指导和管理控制体系,导致许多企业的营销渠道是脆弱的,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处
渠道存在的问题很多,各种表象纷繁复杂,归纳总结起来有: 1.企业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
企业身为制造商,却缺乏对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许多企业不知如何进行合理的统筹设计,认为作为厂家就应该依照经销商——批发商——销售终端这样的传统渠道,只着重于对经销商的招商即可,可事实证明这样做销售额很难和产品质量成正比。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不同的资源投入,不同的目标市场,应采取不同的渠道营销模式,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传统的惯性,缩短销售渠道,直接在销售终端下功夫,使销售终端得到更大的利润,同时也可直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缺乏对分销渠道的调整和把握能力
企业不愿意改变已经建成的渠道,因循守旧,该调整时不进行调整,结果使得经营越来越被动,问题也日积月累,越积越多。3.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理论指导和管理控制体系
企业缺乏对分销渠道先进有效的理论指导,使分销渠道过分依靠经验而缺乏正确的引导;同时对分销渠道的管理缺少系统的控制,过于放任自由,疏于规划。
4.经销商普遍经营意识落后、管理差 作为影响,普遍存在经营意识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对渠道的控制管理能力,给市场的运营也带来了极大的阻碍。5.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马后
经销商习惯于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马后,宁可少赢利也不愿意受他人支配或与其他经销商协同经营。6.由于渠道促销和返利带来的窜货问题
企业为了长期保持与渠道成员的业务关系,往往会使用促销和返利等各种手段,但当这些手段使用不当或是使用过多时,就很容易引发窜货等相关问题,常常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使企业的利润受损。7.经销商不具备对品牌的运作能力和市场的控盘能力
许多经销商目光比较短浅,只顾及销售产品产生的利润而不重视在其代理区域内对其经销产品的品牌进行推广和运作,使得渠道建设不系统和对整个区域的控制乏力。
8.经销商开发市场的运营能力不足、推广新产品缺乏积极性
经销商对产品的运营,包括对新产品的推广往往缺乏积极性。很多企业的新产品,都是自己组织力量去推广,经销商在这方面的配合往往是不够的,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通过大量广告和自身的推广运营才愿意花费精力去推销,因为此时才能保证赢利。9.渠道成员对厂家的忠诚度下降
许多经销商不能按照厂家的规范操作,甚至货销完了也不还贷款;而一些品牌厂家又不能以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待经销商,经销商政策由强势的品牌企业说了算,经销商没有话语权。
10.大型超市、连锁化发展带来复杂的零售终端管理问题。
有些大型超市、卖场“店大欺人”,产品的进店费,堆头费高得离谱,交易谈判条件不平等,目前还没有行业规范来约束。11.电子商务、网络团购、电视购物等新型的营销渠道应运而生,终端业态和营销模式的复杂性加大了渠道的管理难度。
我们不仅要看见我国营销渠道现有的主要问题还要把握中国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它有助于我们对营销渠道的系统理解,特别是要做好渠道的合理设计,有效管理与创新,就必须高瞻远瞩。
1.横向趋宽。即有多少传播渠道就有多少销售渠道。比如医药保健品,其渠道就远远不止医院、药店、商超、美容院、专卖店等,近几年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议营销(单层次直销)就把渠道做到了会场、目标消费者家中和炕头;以安利为代表的多层次直销公司更是把渠道做消费者的家中和消费中的心中,消费者已经成为利润分配中的一份子。
2.纵向趋扁。降低渠道成本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渠道层次,因为,渠道层次越多,渠道费用就相对越高,甚至会发生不该发生的费用。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在为一家企业做营销诊断时就发现,该企业的湖北省分销商在向襄樊发货时由于托运时的包装原因,多次造成了商品的破损,给生产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未来的渠道趋势,近期内,一级分销将会逐渐淡出,二、三级分销成为主流,然后也将淡出,最终将以终端渠道、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替代其他所有中间商,成为“企业—消费者”多对一或一对一式直销渠道。具体操作手法如:电话营销、电子商务、直接邮购、人员直销、社区直销、服务直销等。如药品和保健品企业的社区小型健康咨询活动,公园、广场中型免费检查活动,宾馆会议室健康讲座,专家全国巡回报告会,康复明星座谈会,康复明星趣味运动会,康复明星旅游度假活动等。这种渠道就是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的沟通现场,没有任何的中间通路环节,不会出现货款积压和窜货问题。
3.向着多元化发展。即不仅采用一种途径,而是多种渠道并用,多条渠道并行。比如,我们曾服务的几家做企业品牌的制药企业就在建立分销渠道的同时,已开始开设自己的专卖店,并且在进行招商,有的还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开辟了网上购物渠道。4.向着细分化和个性化发展。直销就是一对一式个性化营销渠道,如安利、如新、中脉、天年等,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细分,已经把渠道做到了不同目标消费者的炕头,甚至,销售人员已经成为了目标消费者家中的一名兼职成员,产品就在消费者家中、在会议现场、在街道、在饭馆等场所直接销售,只要是两个人可以交流的地方,都可成为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