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命题作文的回归
作者:汪国旺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3期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是“时间在流逝”,属命题作文。这是安徽省自2006年高考语文自主命卷以来的6年中,第三次出现命题作文。2011年高考作文题型同是命题作文的省市还有江苏、浙江、天津、广东、山东、湖北、四川,在当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卷中,命题作文的比例接近一半。
众所周知,高考之于平常教学无疑是有着“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的。在新一轮课改已走过整整10年历程的今天,面对传统的命题作文在高考中大面积“回归”的现象,不少教学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甚至无所适从,这给开展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和指导高考作文备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么,高考作文的命题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嬗变;热闹纷乱的表象背后,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究竟呈现出怎样规律性的脉动;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坚定课改信念,扎扎实实搞好作文训练、科学指导考生备考: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些探究。
一.繁华落尽 几度转身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考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格局基本不变。素有语文“半壁江山”之谓的高考作文,也往往成为一道令广大考生头痛不已的“紧箍咒”——考生普遍担心的便是怕作文“跑偏”。因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命题作文多是要求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来立意,带有浓厚的政治说教与道德拷问色彩,写作更像是千篇一律的思想汇报,如“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年全国卷),“读巴甫洛夫《给青年一封信》有感”(1980年全国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全国卷)等。此类命题作文,考生能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为了获取高分,往往只能背离个人内心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个性体验,一味去拔高和“升华”。当年那些充斥“高、大、全”人物形象和“假、大、空”思想情感的所谓高分作文,如今看来着实令人难以卒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渐入深水期,在经济大变革的宏观背景下,社会生活日益多彩斑斓,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激烈冲突振荡,各种新旧思潮尖锐对立;很多传统的思想观念急需重新审视与定位,落后的思维方式也亟待转变。这些复杂多元的社会因素投映在高考作文中,便是讲求全面分析语料、重视逻辑思辨的材料类作文开始大行其道,如日中天。本世纪初,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与之相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日渐深入人心;而那种以应试为唯一教育目标,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的应试教育,俨然成了众矢之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及时颁布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揭开帷幕并
紧锣密鼓地推行开来。语文教改更是备受关注——审题、立意宽泛,行文不拘一格甚至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话题类作文,此时闪亮登场,并一度被视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法宝、对抗“应试教育”的利器而备受追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的一道靓丽风景。
但话题作文并未能因此而兴盛多久:题材过于宽泛,淡化审题,不限文体,可随意为文……话题作文的这些优点,也成了它的致命缺陷。因为话题作文在鼓励学生自由、有个性表达的同时,却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忽视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异化了作文评价的标准,大大弱化了高考作文的甄别、选拔、激励、指导功能。比如2002年全国秋季高考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2003年上海秋季高考话题作文“杂”,2004年安徽北京春招卷话题作文“寻找”,2004年上海秋季高考话题作文“忙”……有人说,此类高考话题作文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能写,而且得分未必会比高中生低——此说并非戏言。
事实说明,少加或不加限制的话题类作文,的确很难反映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作文训练的真实状况。这种考试与训练“两张皮”的做法,其后果便是直接导致高中作文的训练陷于停顿——考生只需考前“临时抱佛脚”,凭借宿构、套作这些“三脚猫”的功夫来应付足够。于是,一种介于收敛与开放之间的作文样式——新材料作文又再度兴盛,花开遍地;而与此同时,久违了的命题作文也出现渐趋回暖的迹象。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个课改省份仍在持续不断地努力探索高考作文的命题样式,但总体态势是话题作文日渐衰落,呈“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势;而命题作文又异军突起,与正大行其道的材料作文形成抗衡的格局,让人颇生“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慨叹。
二.精准把脉 掌握律动
就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新材料作文)三类主要的高考作文题型而言,这三者究竟在沿着怎样的轨迹进行演进,看似芜杂的现象背后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静止、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这种运动和变化又总是遵循其内在规律而进行。高考作文的命题变化自然也不能例外。纵观高考制度恢复后30多年来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作文命题的状况,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再到如今命题作文的回归,作文题型的稳定同样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虽然几经变迁,或轮转迂回,或相持共存,但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这种变化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首先,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则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最重要手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凡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事件或发生的重大变
化,都会或快或慢、或直接或间接地投影在语文中,自然也会影响到高考作文的命题。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作文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作文题型样式的变化上。
社会生活对于高考作文题材内容的影响表现得更为直接、快速,如2008年一年里,我国发生了年初南方雪灾、5月汶川地震、8月北京奥运等诸多重大事件,当年的高考作文中便有全国Ⅰ卷(“抗震救灾”材料作文)、四川卷(命题作文“坚强”)、安徽卷(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等多个省市高考作文题材迅速与之呼应。相对说来,社会生活对于高考作文题型变化的影响则不是那么迅速直接,它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缓冲期,经过一定的沉积与累聚后才可能显现,如前文所述话题作文冲击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又取代话题作文等,皆是如此。
其次,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必须契合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遵循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是实施一切教学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具体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过渡,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本成熟;同时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迅速。这使得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都明显增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中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既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原点基点,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所在。
同时,高中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单篇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结体,还是整个高中阶段作文的序列训练,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和基本要求。2000-2005年前后话题作文的兴起,虽然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巨大空间,但却忽视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只能是昙花一现;而淡化作文的审题、立意,天马行空,随意为文,显然也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因此也注定了衰落的命运。
高考作文题型的变化,深层的其实是理念的碰撞与修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高考命题作文的趋热回暖,既不是一种简单的循环轮替,也不是一种有限度的“复古”,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理性回归。
三.扎实训练 科学备考
既然高考命题作文大面积“回归”,其实质是对课改理念的正确领悟与践行,是对作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自觉找寻与尊崇,那么,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来正确开展高中作文教学,科学指导高考作文备考呢?我觉得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课改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新课程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自觉更新观念,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尽快走出迷茫与误区,使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其次,教师在开展高中作文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研究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只有深入了解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熟悉和把握教学对象思维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教师才能针对性地设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陷入诸如“为文造情”的尴尬境地。教师还应自觉研究和遵循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围绕作文教学的各个基础环节展开认真而踏实的训练。
第三,教师应端正态度,有的放矢,科学指导备考。作文既然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就绝不应成为高考备考的盲区,但教师如果指导不得法,亦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教师自身一定要端正态度,坚决摒弃那种直接猜题押赌的侥幸心理和危险做法,遵循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规律,仔细研究考纲,确定好备考的大方向。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整理和储备作文素材,充分涵养写作“底气”;同时,根据考场作文的特点,侧重在审题立意的“准确、深刻”上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考生自信的心态和“控场”能力,以求高考中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平时作文训练的真实水平。
汪国旺,语文教师,现居安徽祁门。责任编校:王 玲
第二篇:理性回归 本真语文
理性回归
本真语文
东阿实验小学
侯淑民
从教二十几年来,共
参与了两次大的课改,其间还有领导们外出学习带回来的先进经验指导下的一次次小的课改。站在别人成功的背后,看着他人台上华丽的展示,学习了很多年,也追随了很多年。每每参与课改,接受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冲击与洗礼,享受着成功与失败,也觉得在慢慢成长。
所有教过高年级的老师一定不会忘记《师恩难忘》中刘绍棠对老师的一段描述:“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到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谈及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高巧玲——我的初中数学老师,是她让我爱上了数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致使升学考试荣获114的高分。
王腾飞——我校秦广军老师生病我带班时仅仅教过三个月的一个学生。他也是升入初中后回来看我时唯一拥抱我的大男孩。他的一句“侯老师没有你我考不上文轩!”仍萦绕在耳畔。
聊到这,我们不得不深思: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和孩子们之间某些显性或隐性的相关联的关系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孩子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诱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乃至惠及他们一生。
那么,课改走到了今天,站在这“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美丽转身的十字路口,我校又承接了省级课题(诵读
写字
育人一体化研究),怎样以此为契机,摒弃对“教”的过渡钻营,实现由“教”到“学”的颠覆,即从儿童的发展需要,求知欲望以及情趣出发,实现真正的理性回归,让本真语文焕发活力与光彩呢?我们实验小学低年级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尝试,效果很好,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先谈“读好书”
“读好书”的第一步是会认。即要认识常用的汉字。纵观十二册语文书,每篇其安排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词串识字、还是韵文、阅读短文,其间都有一个版块,即注音汉字,也就是一类字和二类字。这是每课对学生识字量的纲性要求,应该必须掌握。为落实好这一目标我们分两步走,即前后对照圈画,留下读书的痕迹。也就是把注音汉字从前文里找出来。这一环节看似平常,但不可小视,它需要孩子们 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既要认真观察看准、记准,又要到文中去捕捉相关的信息,分析、辨别后才能准确地找出来,而且还要一字不差地找全。通过比赛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的方式激励学生乐于参与,培养时间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当学生的速度参差不齐时,便引导标画快的学生先试着拼读,给足一定的标画、拼读的时间后,及时表扬鼓励表现很棒的学生,让学生享受自主识字的成功感。紧接着第二步便是认读,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采取了很多办法,如:卡片识字、或课件演示„„最常用的是猜想法,那气氛是相当热烈。比如:“原 ”,当我刚写完“厂”,学生便争先恐后猜是什么字,有时也让学生猜老师可能会写什么字或他还记住了哪个字,学生猜的兴味盎然,神气十足。这样通过一笔一画的板书,要求孩子们仔细认真地观察,其实是给了孩子们最好的示范,无论笔顺,还是结构,孩子们在专注的观察,积极的思考中落实会认的硬性目标。二类字也应在激发兴趣,落实会认上下工夫。这一步,我们舍得花时间,给足学生练读、认读的时间,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认准每个字,为读好书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阅读、习文、沟通交流夯实了第一步。
“读好书”的第二步是能读。
此环节之所以要求这么低,是为了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每一篇课文除了必认会写的生字以外,还螺旋式地增加了一些新的不需要识记的生字,新的词汇、词组、句型等等,当学生认识了一、二类生字后便让学生试着自主读书,享受识字带来的阅读兴趣。这一环节中,更舍得花时间,不操之过急,鼓励学生多次试着进行语言实践,力争把课文或韵文读通,读顺,读的语气自然,有适当的停顿等。学生历练之后渐渐地由生到熟,逐步达到丰富语言,培养语感。
“读好书”的第三步是会读。
自读后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其享受多次朗读之后收获的快乐。这一环节遵循广撒网的原则,让多名学生参与其中,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会读书。读书时要求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既要发现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还要发现他人不足及时帮助,指正。此时老师努力做好下面几件事:一是听。音准不准,停顿是否恰当,语速是否适中、贴切,语气是否合理等。二是看。看同学们表情的变化,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投入状态。三是想。想激励性的语言。或常规引导,或方法引导。四是思。思接下来依据学生出现的学习情况怎样调整思路,以学定教。比如:哪里需要教?教哪些学生?怎样教?五是指导朗读。这是落实读好书 的最关键的一环。老师们在课前深入钻研文本,集体教研时做好各种预设,课堂上再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游刃有余地朗读指导。比如《春笋》共有2个自然段,引读时便抓住词语“冲破”“掀翻”等读出坚强的小竹笋,不怕困难、不放弃的小竹笋!其次“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要通过联系学生的成长经历,尽管努力,但成长也是一种磨砺,需要时间,因此,读时要把逗号读好,和以前的停顿俨然不一样,应放慢速度,用力,才能读出努力成长的韵味。再联系自己长大、长高的心情读好“向上,向上,再向上。”学生读到这里基本上是文通句顺,有了自己的感受。
“读好书”的第四步是善思。
作为低年级学生来说年龄尚小,因此应培养一种问题意识,所以老师可借助几个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学会边读边思考,学会到短文中去找相关语句,即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春笋》一课,便可设计这样三个问题:①在什么时间能看到春笋?②春笋长得什么样?③它们怎样呀?这三个问题涵盖了全文内容,在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从文中找相应的句子时,再指导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再次留下读书的痕迹。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意在引导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也是一种写作提纲的暗示,使语文更具生活性,也让阅读为习文服务。长此以往,学生留心观察,读书思考,批注便可三位一体,语文素养自然提升。
紧接着引导发散思维,即创设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探究。“竹笋和我们哪里像呀!”这一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跃跃欲试,一幅迫不及待的样子,争着回答“都想长高!”“长大!”“都可爱!”“都不怕困难!”“是呀!王衍龙尽管牙疼得很厉害仍然坚持读书!”“陈妍希尽管手疼仍然把字写工整、漂亮!” “孙瑞旺生病了仍然坚持来上课!”我学滑板车时摔倒了也没哭,爬起来再练!”学生们徜徉在成长经历中,育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成功!下面再来谈“写好字”。
学生在充分地读书、交流之后,汉字字形已深深烙进脑海,此时若静心写字印象会更深,更加牢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分散识字、写字
低年级每节课的识字量不宜太多,千万不要把汉字都板书出来一股脑的学完,这样学生会厌倦,会失去学习兴趣,效果也不佳。一节课安排5、6个汉字比较适 宜,读准音、记准行,并能熟练组词就相当不简单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心急喝不了热粥的!
②有侧重点
在教学汉字时不平均用力,老师要选准量、选准字。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即:哪些字的笔顺易颠倒,哪些字的结构不易合理安排,哪些字的笔画容易写错等,选好后再一笔一画工整地指导书写。
③用足课本资源
课本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凭借,最好的例子,也最易保存。因此,丰富的词汇让孩子工整地记在课本相应的汉字旁,以便日后复习或遗忘时备用。利用课本做好描红这项艰巨的任务,这里舍得花时间。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样子,各笔画所占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描红。当然易错笔顺的字可以先按笔顺描红。描红的顺序不拘先后,依字而定。关键是引导并给足学生练字的时间,才能把字真正地写好。
④激励评价方法引导
要想写一手好字,就要下大力气苦练。“实践出真知!”没有哪一项技能是听会或者说会或者想会的。当然写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应讲究方法,必要时也需要有人指点迷津。这一环节应注意,千万不要大放羊后再抱怨孩子们为什么没写好字,怎么有的跟不上趟,要想办法,既要写好,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均衡发展。听记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即要求孩子认真听,再去找,然后再看,记准后再写。老师及时提醒坐姿,笔顺、笔画所占的位置,占的空间的大小,以及相关的写字规律。如:春字写好,日字要小,注意有的笔画间的穿插,避让等等。对孩子写的字也应及时引导与评价。如“你写的字太胖啦!”“笔画抢人家的地方啦!”等等。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受到家长们的啧啧赞叹!
总之,本真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读书、写字的热情,真正落实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篇:理性看待日本核泄漏
理性看待日本核泄漏
在发生300年一遇的地震之后,日本在混乱中保持冷静,组织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总体上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真希望美国的反应也能如此。在美国,日本核反应堆遇到的麻烦引发了对现代生活和技术潜在风险的过度反应。问题的部分症结在于媒体对灾难本身的报道力度不够。此次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了近千人甚至可能上万人死亡,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大约3.36亿吨TNT炸药的威力,比去年智利大地震还多出1亿多吨,强度堪比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几千倍。惨烈程度史无前例。
日本核反应堆在地震中遇到的麻烦引发了过度反应,人们应该从日本核危机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使之造成核能问题上的政治恐慌。
然而美国媒体的绝大部分报道却集中在到目前为止破坏仍控制在核电站所在地的一起核事故上。仅就人类而言,地球和海洋受到的自然破坏远远超过人为的错误。
鉴于新闻报道不全面,我们不可能断定这次核事故的后果会糟糕到什么程度。与前苏联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处理不同,日本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比如撤离核电站附近民众和发放并不一定用得上的碘药片。这些预防措施加剧了公众的不安,但即使事后证明多此一举也还是应当采取的。
我们会有充足的时间剖析这次核反应堆事件和今后应吸取的安全教训。核问题专家威廉·塔克介绍了一些有用的相关背景,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反应堆的安全壳壁似乎未毁坏。这些安全壳壁是为承受地震与爆炸冲击而设计的,如果它们真的承受住了,那是好事。危机似乎起因于在反应堆停止运转后为冷却系统供电的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塔克解释说,这一缺陷在新的核电站设计中已经得到纠正。
我们没有特殊理由认为核能优于其他能源。每一种能源都有其风险和经济外部性,有的会产生噪音和危害鸟类(风能),有的会占用大量土地(太阳能),有的会发生油井爆炸和油轮泄漏(石油),还有的会带来矿井事故(煤炭)。
但核电站比其他能源形式更多地因人为的政治阻碍和拖延而增加成本。美国自1979年三哩岛核灾难后就没有再建造新的核电站,尽管过去建造的核电站仍供应着全国20%的用电量。经过多年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再过一两年将在沃茨巴建成一个核电站。
其实更重要的并不在于核能,而在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如何应对无法避免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我们并没有因为一架飞机失事就停止飞行,并没有因为墨西哥湾的油井爆炸就停止(至少不应该停止)钻探石油,也并没有因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就停止航天飞行。我们应该从日本核危机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使之造成核能问题上的政治恐慌。
物质和技术进步的悖论是,它们越让我们安全,我们似乎就越害怕风险。我们的生活越舒适,就越不想冒险,但风险是通往未来进步的唯一道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之所以能在这次灾难性事件中幸存,就是因为其拥有显著的物质发展成果和社会财富。
现代文明每一天都在评估和减少风险,但文明的进步要求我们继续冒险。如果美国人从日本的悲剧中领悟到的是我们应该追求消除一切风险这一虚幻而适得其反的目标,则将是更大的悲剧。
(来源:美国《华尔街日报》
第四篇:理性看待赵本山小品
理性看待赵本山小品
朱悦
近日,《羊城晚报》上发表的一篇名为《赵本山小品已“老者生厌”、“少儿不宜”》的评论,并被多家报纸转载。这篇评论对赵本山的小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赵本山的小品已是“老者生厌”、“少儿不宜”。评论指出“赵本山和支持他的春晚老总们共同坚持的娱乐逻辑,是‘非低俗无娱乐’”,赵本山的小品在评论作者眼里俨然成了“低俗”的代名词;作者还相当犀利地指出“三年来,赵本山为什么‘带病坚持’把他的徒弟成批带上春晚?难道除了不惜性命地要为赵氏企业霸住这个具有商业暴利价值的‘星工场’,还有别的企图吗?”在评论的最后,作者还指出“‘春晚败在赵本山’已是不争的事实”。
诚然,近些年来赵本山的小品是越来越差强人意了,但我们并不能将其完全否决掉。就因为作者朋友一家在看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时,看到“走进一个苞米地,省略多少个字”时大家都在笑,他的小女儿也坐在一边跟着笑;就因为一位老者写信给作者说对赵本山的小品到了“厌恶”和“作呕”的地步,作者便“由此可见,赵本山的小品已经是‘老者生厌’和‘少儿不宜’了。”这个结论下得未免太过牵强。《同桌的你》主要是想通过一位农民收养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的故事,来表现人间的至善至美。小品中读信的那一段只是小品中的一种表现幽默的手法,为了让观众开怀一笑而已,而孩子们觉得好笑或许只是因为小品演员的表情和语气,若硬要从这里说明赵本山小品低俗,那么同时也是把孩子的思想想得不健康了。
赵本山带病还坚持上春晚为什么作者只能看到所谓的“利益驱使”。但若是一个普通人,即使是带病也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人人都会称赞他。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作者的观点就有点“欲加之罪”的味道了。做同样性质的事,赵本山和普通人却会得到不同的看待。也许赵本山是有点私心,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够大红大紫,但毋庸置疑的是小沈阳他们的确能给观众带来快乐,换言之,他有演小品的才能。想要在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尽量帮着徒弟走红,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作者一个“暴力星工场”的帽子扣下来,叫赵本山情何以堪呐,难道他还不能收徒弟喽。
评论的最后一点是问“赵家班还要世袭到何时”,作者认为赵本山连续上了21届春晚成就了一个“赵氏企业”,在线下推销低俗娱乐产业。赵本山既然能上那么多届春晚,自然是说明还有很多观众喜欢他的小品。说赵本山的小品低俗,也许是有一点,但是,正因为是春节联欢晚会,正是因为几乎整个中国的人都在看,所以更需要适度的低俗,毕竟中国农民的数量占压倒性的优势。而作者所提到的不喜欢甚至是厌恶赵本山的人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部分人不喜欢就去全盘否定掉赵本山的小品,难道春晚的每一个节目都是让每个人都喜欢的吗?我可以肯定的说,其他的一些节目更加不受观众的喜爱。说“春晚败在赵本山”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如果春晚真的败了,那便是败在所有的节目,若有一两个亮色的节目,春晚便是不会败的,就像去年的春晚,整体节目不怎么样,却因为小虎队、王菲等的演出而让人回味无穷。
所以,一味地批判赵本山的小品是不可取的,更不能为批判而批判。若是将其与春晚联系在一起,认为它就是春晚低俗的根源,那就更加不可取了。若是想改善春晚的低俗之风,那就要所有的节目入手,甚至是要让国家重视社会风气的改善,毕竟,低俗的风气,不是赵氏一家可以成就的。
第五篇:高考命题作文
高考命题作文题目
要求:1.题目
2.专家审题(题目分析也可以)
(例:2009年高考北京市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特歌外,体裁不限。专家审题
考生在审题立意和构思行文的时候,要抓住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我”、“隐形”和“翅膀”。1.何谓“我”
“我”是这双具有领跑和导航的神奇力量的翅膀的主人,“我”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而非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意象。
首先,“大我”与“小我”均可。这里的“我”可以是中华五千年沧桑历史之“我”,也可以是历经磨砺的婉约之“我”;可以是发展创新、宏大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我”,也可以是活力四射、平凡普通和微小个人之我”„„
其次,“实我”与“虚我”均可。考生可以写实“我”——考生自身的经历、感受、故事等,围绕十八载青春岁月中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内容取材。如林则徐的一心为公、执著奋斗的精神给予“我”的诸多启发;如古典诗歌对“我”心灵的开启和文学世界对“我”灵魂的引导等。考生可以写虚“我”——“我”可以是黄土高原、经济特区、北京城等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地域的代称,也可以是司马迁、李白、杜甫、贝多芬、居里夫人、菲尔普斯、周杰伦等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名人的自叙,甚至可以是一块石头、一盏路灯、一条胡同等意象的代言„„简言之,“我”可以是一切,一切皆可以成为“我”。
上述关于“我”的诸多意象都可以成立,关键是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第一人称“我”来构思选材,选择推动“我”成长、激励“我”发展、鞭策“我”进步的“翅膀”,着重写出“翅膀”于“我”的价值和作用。2.何谓“隐形”
“隐形”说明它是抽象的或者是不易察觉的,需要用心品味、感悟的,精神的、意志品质层面的,“隐形”的不应是实体,如果是实体,也应回归到隐形上来。如欲说毛笔是隐形的翅膀,则应落实到书法艺术是隐形的翅膀。3.何谓“翅膀”
“翅膀”是一个比喻或者说是象征,翅膀,是行为的动力,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翅膀要真正能起到动力的作用。“翅膀”的意义或作用可以与任何事物产生关联。“翅膀”要能够为“我”发现,为“我”发展,为“我”实现超越,为“我”获得自由等,担当工具、提供保护、提供动力。例如理想、梦想、追求、信念、亲情、关爱、良知、责任、勇气、文学、艺术等。选择“翅膀”一定要合理、新颖,应写出翅膀的内涵和特征,而不是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
容易出现的不足:(1)全篇不写“我”,而写奥巴马、霍金、普京等旁人;(2)不止写“一双翅膀”,而是写了多双翅膀,如分别论述了理想是“我”隐形的翅膀,乐观是“我”隐形的翅膀,智慧是“我”隐形的翅膀。)
1.【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必须挖掘题目中“这道坎”的深层含义,只有把它的含义具体化、明确化,才能审题清楚;我们可以将其寓意(比喻义)理解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甚至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考生既可以从小处(个人或家庭)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社会或国家民族)着眼,同时可联系古圣先贤的人生经历,如屈原的放逐、司马迁的宫刑、陈子昂的怀才不遇、苏轼的屡遭贬谪、文天祥的逃亡、蒲松林的落第、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汶川地震灾难、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受阻、666农药发明的665次失败、诺贝尔实验炸药导致实验室爆炸等等;明确之后,选择其一,即可成文。
2.【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也是一道典型的比喻型的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挖掘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的深层含义:一是“春光”,二是“妈妈”,三是“看妈妈”,三点缺一不可。首先,“春光”可实可虚,实指春天的美好事物(如淡香的康乃馨、甜美的巧克力),虚指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顽强的拼搏、美好的情感等;其次,“妈妈”也是可实可虚,实指赐予生命的妈妈、谆谆教诲的良师、临危济困的路人,虚指山水灵动的自然、亲情弥漫的故乡、欣欣向荣的祖国;第三就是“看妈妈”,关键是如何理解“看”字,题目中的“看”有“回报、感恩、反哺、报效”之意,而不仅仅是“看望”。因此,只有将整个题目的深层含义都发掘出来,才能够全面准确地审清题意。
3.【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道题中的“隐形的翅膀”就是一个比喻或象征,先必须弄清楚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根据题目给出的歌词材料:“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我们基本可以判断“隐形的翅膀”可以比喻为“理想、信念、梦想、自信、执着、坚守、勇敢、无畏、毅力、恒心、智慧„„”,也可以理解为“父母的关爱、良师的教导、朋友的警醒、他人的帮助、社会的宽容、国家的强盛„„”,也可以是“真善美的力量、偶像的榜样作用、曾经许下的诺言„„”,还可以实指个人的特长,如“绘画、音乐、舞蹈、运动技能„„”,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引领我“飞翔”的“翅膀”,助推我前行成长的力量。
4.【2008天津】《人之常情》,可以通过两个问题将一个宽泛无边的“人之常情”具体化、精确化,第一个是“哪些情感属于人之常情?” 如亲情、友情、恋情、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忧乐情、同情之心、趋利之心、护短之心、向亲之心等等,都是人之常情;但这道作文题决不仅仅是要你告诉阅卷老师“人之常情有哪些”就可以得分;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一些所谓的‘人之常情’?”,这就是第二点,如:中学生想穿好一点时尚一点,是人之常情;想上网聊聊天,或玩玩电子游戏等,是人之常情;对异性有些好感,想谈情说爱,是人之常情。还有人都不想得罪他人、愿做好好先生,这是人之常情;面对金钱,面对权力,人都有趋利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亲朋好友或乱了纪,或犯了罪,你有庇护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自己有了弱点短处,不太愿意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面对这些“人之常情”,我们应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知晓利弊,坚持原则,决不因为是“人之常情”而扭曲了对事物的认知,甚至走入歧路。
5.【20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添加语素法”,增补新的信息,将这个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6.【2006辽宁】《肩膀》,“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参照朱自清的《背影》)如果“肩膀”虚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联想,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①依靠。如我们平时说“借你的肩膀靠一靠”,这里指可以依赖和信任的对象,从这个角度向友情、亲情挖掘也未尝不可。②基础,外力,前人的成就。我们平时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意思是在他人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由此可联想到荀子的名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说,要实现“志”,除了有“志”与“力”以外,还必须借助外力。还有《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都体现了借助外在客观条件、充分发挥内在优势的智慧。还可从“并肩作战”(团结协作)、“身肩重任”(承担责任)等角度进行联想与想象。
7.【2006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8.【2007天津】《有句话常挂嘴边》,“有句话”最为重要。1.可以从本人的感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自己的话。2.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3.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9.【2007湖南】《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的眼睛
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10.【2008重庆】《在自然中生活》,如何解读?题眼在“自然”一词,可以联想当今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而“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论点的反映。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生活”等既有时代意识,又有现代环保观念的主题范围。
11.【2006江苏】《人与路》,“人与路”是一个思辩性话题,考生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抓住第一条启发语(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考生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可以谈筚路蓝缕,以开荒荆;可以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抓住第二条启发语(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考生可以谈人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亦步亦趋、盲目模仿;而应该开拓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人与路的关系还有另外几个“版本”: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也还是没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这两个推理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般说来伟大的道路大都需要人的合力开拓,单打独斗力量毕竟有限,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学会通力合作,使路越走越宽,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拟虚想象是抓住“路” 比喻义,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等。“退路”和“出路”,提醒人们“人在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失意时给自己出路”;智慧的考生会发现 “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比如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
12.上海卷:高考命题作文《他们》
“他们”可写的对象十分宽泛,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他们”。“他们”可以是不同的辈份,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可以是不同的职业,如教师、医生、解放军、护土、农民工;可以是不同的时代,如"80后”一代、“90后”一代;可以是不同的类型,如古今中外的伟人、英雄,当今活跃在各种媒体上的文艺、体育、学术明星等等。写作的角度丰富多彩,命题开放而有张力。但开放之中又隐含一定限制,题目有一段说明:“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这段说明既是一种提示,又是一种限制。它暗示我们,在集中笔墨写“他们”的同时,不能丢失“我”或“我们”,而应该通过“我们”的眼来观察“他们”,认识“他们”,这样才吻合题目中“把视线转向‘他们”’的要求。
13.高考命题作文《认识自我》
这是一个极具思辨性和启发性的话题作文材料。首先必须理解“自我”与“认识自我”的具体含义和区别。其次要在实际生活中撷取“自我”与“认识自我”的具体现象或事例。写作的重点在于辨证地阐释“认识自我”的命题含义。正如材料所说,“认识自我”,就是与自己对话,就是自我评介、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认识另一个自己,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认识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认识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像力和独特的个性。一个人多多少少是分裂的,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正是一个人内省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正如真理越辩越明,人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解释、劝慰乃至激烈的辩论的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人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就有可能浮出水面。认知自我的话题,最好写记叙文。可直接写由一事一物触发的反省,也可写由回忆引发的反思。可写一段思想斗争,也可写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写议论文忌泛泛而谈。要能列举出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认知自我的方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