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成长课堂作文演绎生活
青春成长课堂作文演绎生活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毕小义
在当下的中学课堂里,即使初三高三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或周记,大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很不乐意,于是生搬硬套,东拼西凑,文章亦毫无真情可言。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的回答是没什么可写。果真如此吗?是学生的生活太平淡了,还是学生的观察力不够强,感悟不够深,很多可写的材料,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并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其中,我针对学生在老师前面和后面不一致的情况,精心策划了这样一堂作文课。
星期一作文课,我拿着书本满脸倦容地走进教室,清清嗓子说:‚秋天真困,感觉真累,你们呢?‛有的说‚累‛,有的说‚不累‛,‚那就顺应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伏案休息五分钟吧。‛同学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但一个个听从我意,静静地伏在课桌上,闭目养神。正巧,有位学生生病没来,座位空着,我就坐上去,环顾四周后,也静静地伏下去,闭上眼睛……
五分钟过去了,我伏在那里纹丝不动,仿佛已是睡着,学生中有一些骚动和诧异。‚今天,毕老师怎么啦?‛‚这样睡着会着凉的,给他披一件衣服。‛‚别喊醒他,可能真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我们自己看书。‛诸如此类的话不时在耳边响起,我装得更像了。也有一些嘈杂声,嬉笑声传入耳中;离我相对远一些的,似乎更放肆了。我依然装作不知。
就这样十几分钟过去了,教室里已没有了先前的宁静,感觉到有的同学在闲聊,有的同学在胡闹,也有的同学在默默的注视着我……芸芸众生,我看到了一幅真实的画面。我想把这个情景设计地曲折一些,灵机一动,猛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出乎意料,像得到什么命令似的,‚咚‛地伏了下去,我心中暗暗好笑。我用迷糊的双眼环视四周片刻伏下,‚睡‛了过去。‚咦!‛学生更吃惊了。我为了把戏演得更像,眼睛闭得更紧,仿佛已沉醉在甜蜜的梦乡,让同学们尽情地表演吧
二十分钟过去了,我觉得‚戏‛该结束了,课该开始了!在学生疑惑的目光中,我终于登上了讲台,清了清嗓音:‚同学们,刚才那一幕你能把它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些同学呀!‛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当老师的趣味。我首先跟孩子们一起回顾了那‚精彩‛的一幕,提问:这一课中哪些人物,哪些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这样几种学生:一种学生关心老师。有关怀的语言,有给老师加盖衣服的动作和无声的表情。一种学生学习刻苦,表里如一。老师在‚休息‛,他们津津有味地看书,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还有一种学生调皮捣蛋,趁老师‚睡着‛的机会,大闹天宫,‚展现‛自我。
我沉思片刻,觉得讨论到这些还不够,还可以再挖掘一些。于是启发学生从其它角度思考:还能想到些什么?比如说这是一堂怎样的课,如果这堂课是毕老师精心策划的,毕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跟大家一起演绎了那一幕,你有何感慨?而且,老师的工作确实很累,今天,毕老师真累睡着了,你又想到些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大开,谈锋更锋。于是水到渠成布置了作文,并且提出作文要求:明确中心,精心选材,巧妙构思,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写一篇真实而又具体的文章。学生个个欣然领命。
这篇作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文章中心鲜明而不拘泥。有赞扬老师的反应机智,对老师工作辛劳的感恩;有表扬同学关心老师或勤奋好学;也有批评同学不守纪律,不体谅老师……文章感情真实而不做作,心理活动刻画细腻,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文章题目更是取胜,有《累,并快乐着》,《老师睡着了》,《语文课乱象》,《记忆中的作文课》等等。老师和同学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后来,我还从立意、文采、选材等方面进行了讲评。
从这堂精心策划的作文课中,我得到了这样一些启发:
作文教学的目标切忌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尽管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以及升学考试,作文竞赛的阅卷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拔高了
要求,一味追求所谓的 ‚主题明‛、‚表达巧‛、‚构思新‛、‚语言美‛等等。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说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文学创作上的不少术语,如‘主题’、‘题材’、‘技巧’之类,被不知不觉地引进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课堂。语文老师套用这些术语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就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见《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钱先生的话击中了时弊,以文学创作的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也背离了初中作文训练应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的根本目标。
我们要千方百计诱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欲望,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让青春成长于课堂,让作文演绎好生活,放视眼于大千世界。这堂理想的作文课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希望他们透过这扇窗将得到的是一片蓝天。
个人有效联系方式:qq403942761 电话3557505 ***刊物邮寄地址:翠屏区江北敬业路学府花园7栋1单元 毕小义
第二篇:青春演绎中国梦
青春演绎中国梦
-鄂东职院首届话剧艺术节圆满落幕 本报讯(记者 邵妮 骆效强)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大学生的才艺能力。我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于4月9日在学术报告厅举办首届话剧艺术节。本次活动出场嘉宾有科技处处长李茂林,公共课部部长徐建南,院团委书记陈扬,辅导老师邓军及五系团总支书记。
下午2:00,比赛拉开了帷幕,由陈扬老师为活动致辞。首先她代表院团委对到场领导、老师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同学能将大学生丰富多姿的生活展示出来。最后,她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紧接著,主持人宣读了比赛评分规则并宣布活动开始。12个话剧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出学生对话剧的热爱,展现了大学生的风采。经贸系英文版的《孔雀东南飞》充满了现代版搞笑元素,展现了不同于历史的精彩故事。话剧社的《只因为爱》用生活化的场景、简单的台词讲述了一个失足少年在父母之爱中感悟并考取大学的故事,其温馨平淡的情节赢得在场好评。话剧《雷雨》更以其经典剧情在场重演。其中以信艺系更胜一筹,10号话剧《唐伯虎点秋香》以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张弛有度的动作颠覆了人们对古装话剧呆木无趣的印象,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最后,由科技处处长李茂林为活动点评。他肯定了众位表演者的能力并表示对同学们展现出的团队精神的赞扬。此
外,他希望同学们通过表演话剧更加了解话剧,并从中体会角色对人生的态度。
5:30,本次活动在各获奖选手的合影留恋中圆满落幕。据悉,由话剧社表演的《只因为爱》以9.65分摘得桂冠,经典剧目《雷雨》及《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获得三等奖。
第三篇:“跟进”演绎课堂精彩
“跟进”演绎课堂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涌现出来的各种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适时进行调控,采取有效的跟进策略,演绎课堂精彩。
1.顺水推舟――顺着跟进。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与见解,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但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教师不妨以此为切入口,顺应地进行跟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鸡兔同笼”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问题:“鸡兔共有头35个,脚94只,问鸡兔各有几只?”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之后,让学生用“列表推理法”进行分析,大部分学生拿着笔不停地画、写、算,可皱眉苦想的居多!
忽然听到一男生埋怨道:“怎么不全是鸡呢?如果兔也是两只脚就好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乘势而入,用赞赏的眼光看着这个男生说:“你说得真好!下面请所有的兔子听令,把你们的两只前脚‘抬’起来,配合你们的主人!”
学生哈哈大笑后,数出了共有70只站着的脚,少了24只脚。师:为什么少了24只脚?每只兔子抬了几只脚?笼中有几只兔子在“抬”脚?生:有24/2=12只。师: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答案跃然纸上,一切都在情理中,在这道题的解法上,大部分学生都感觉无从下手或思维碰壁。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埋怨”这个契机,顺水推舟,顺着跟进,在“兔子抬起脚”这个美丽情境中找到了“鸡兔同笼”的计算方法。
2.见风使舵――随即跟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活动。面临这样一个个思维不一的鲜活个体,教学时的尴尬可能就会不期而至。面对教学中突如其来的尴尬问题,教师不应逃避,而要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这样就能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1/2,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用不同的折法表现着图形的1/2,再贴在黑板上。突然有一个学生喊了一声:“我能折出圆的1/4!”同学们投去惊奇的目光。教师也显得格外惊讶: “什么?你折出了圆形的1/4?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同学们吗?”这位学生举起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圆形的1/4。”教师表扬他有创意,并追问: “那你能说说1/4是什么意思吗?”这位学生兴致勃勃地讲出了1/4表示的意思,全班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教师趁机给了一句:“你们还有别的折法吗?试试看!”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学生认真地折着、说着,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3.欲擒故纵――有效跟进。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来进行教学,不要随意下结论,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智慧生成,才能水到渠成,达到预期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节课时,师:学习了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谁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生:个位是3、6、9 的数能被3整除。师:赞同的请举手!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小手表示认同!
教师故作疑惑地说:“是这样吗?我也不知道!谁能解释一下?”教室里沸腾了,学生反复尝试,不停地举例、画图、计算、比较,思维的涟漪此起彼伏。
生1:我觉得能!如369就能被3整除。
生2:不对!个位是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我可以举例证明!613就不能被3整除。
生3:个位不是3、6、9的数也有可能被3整除,如135、780等都能被3整除。
生4:哦!能被3整除的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生5:我可以画个图给你看!
生5随即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我们书上不常见的集合图,边画还边解说给大家听。
生6:哇!你太聪明了!
由于教师给学生腾出了探索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以绽放,潜能得以开发,才能掀起课堂的小高潮;正因为教师没有以权威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一切不符常规的举动变得那么坦荡自然。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惊讶”声中,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入与积淀,他们既有观念受到挑战,也有思维定势受到冲击,他们在自觉修正着原来的认识,思想也丰富起来!一切超乎想象!“欲擒故纵”显示了它特有的魅力,它是一种高超的手段,也是一种永恒的艺术。
4.“以毒攻毒”――纠正跟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或思维误区,有意识地设计陷阱,让学生碰壁,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在自查自纠中纠正错误,强化刺激学生思维,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 这节课时,教学“一根钢管长4.8米,李明想把它锯成长为0.9米的小段,最多可以锯多少段?余下的钢管还有多少米”这道题时,意外发现许多学生列算式:4.8÷0.9,得到商为5余数是3,这时教师问道:“你们同意这种想法吗?”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错在哪里?”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探索,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很快找到了两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1)余数3与除数0.9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
(2)验算:5×0.9+3≠4.8,说明余数是错误的。
接着,教师再让全班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很快就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在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3缩小到原来的1/10,得到0.3。
当学生出现意料之外的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给予否定,应该紧扣这一错误的认识,采取“以毒攻毒” 的跟进策略,许多学生茅塞顿开。这样的错误促进了认知的良性循环,暴露了学生的错误,使错误独显魅力,从而呈现精彩的课堂教学。
5.煽风点火――适时跟进。激励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永恒的艺术。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给以尊重、信任、宽容、表扬与鼓励,常常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力量。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锥体积”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观看电脑演示情景:一个圆柱的一个底面不断缩小成一个点后变成圆锥。
师:原来的圆柱变成了圆锥,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我知道!高不变,一个底面没变!师:有没有不同发现?生:圆锥体积与原来圆柱体积相比,变小了!师:你太聪明了!有没有人比他说得更好的?
生:体积变小了,削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的比是2∶1。
师:你说得太棒了!我们为她鼓掌!谁能向她挑战,比她说得更好?
生:圆柱变成圆锥后底面积没变,高没变,V圆柱:V圆锥=3∶1。
师:同学们觉得他说得怎样?谁说得更好?
学生都被“激怒”了,个个跃跃欲试,课堂“火”了!
师:来一个更难的问题,你们肯定不知道!圆锥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它到底等于圆柱体积的多少?
师:看谁有火眼金睛!圆锥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1/3吗?看谁聪明?
教师不停地煽风点火,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在关键处设疑,在易错处反问,在重点处故弄玄虚,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通过观察、推理、交流,学生的知识由操作层面的感知转向思考内化后的理解,每个小小的成功都不断激励着他们追求新的目标、新的高度;成功与追求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种连续性的快速积累、心灵震撼与智慧引领是一个静态课堂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课堂教学的精彩就是这样在偶然中悄然生成。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并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即时“跟进”,善于捕捉,随机应变,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生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第四篇:细读文本,演绎精彩课堂
细读文本,演绎精彩课堂
——探究“文本细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晋江市灵源街道英塘小学 蔡秋兰
【摘要】文本细读,是近两三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倡导与研讨,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结合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文本细读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文本细读 阅读 解读 有效 课堂
什么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就是要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文本。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文本细读”,不仅仅是“走过文本”,还要“走进文本”,要“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要“沉入词语”(南帆),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读出自己的感悟,嚼出文本的味道,引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十读”。
一、读懂文本内容,读活人物形象
名师沈大安说过,“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其中文本解读是基础。”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细读文本,就是透过语言身临其境,就是使文本情景再现。如《爱如茉莉》一文,一家人表达的爱在—句句话里,在—个个动作里,在一个个表情里。一句话,爱就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这串起来的细节背后又告诉我们什么?于是我深度读文,又读懂了一个个细节的内涵。至此,我心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在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潜心会文,披文入情,既读懂了一家人的爱,读懂了作者,又留下了语言,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告诉学生知道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什么,体悟什么。细读文本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于永正老师说过,“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如《船长》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哈尔威船长一生都
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当我读到一位伟大的灵魂就在我眼前的时候,当学生都深情地凝视那尊黑色雕像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告诉学生船长与船共生死忠于职守的英勇吗?还需要我们告诉学生,哈尔威船长具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吗?再听听同学们学文后的感言,就知道他们早已融入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到了船长的崇高品质。
二、读亮思想情感,读明语言形象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细读文本的时候,不要把一个字轻易地放过去──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要去细细地体会它的神韵所在。这样,语文教学就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说教的东西。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句话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敢”。敢还是不敢?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又为什么?这么一个字,如果你真抓住了,可以引出一连串对这个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叶老讲的这个方法,我觉得应当作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
叶圣陶先生又说,阅读要“潜心会本文,入境始与亲”。就是要通过入情入境的阅读,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再借助于读者的想象、联想等,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感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心理图像”,即阅读还原,它是有别于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这一抽象思维的又一思维方式,即形象思维。它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通道,其前提仍然是文本细读。例如,名师窦桂梅在教学《丑小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鸭妈妈对丑小鸭那份爱怜的情感,抓住“于是鸭妈妈在丑小鸭的颈上啄了一下,把它的羽毛理了一理”一句,让学生想象鸭妈妈是怎样“啄”的,并借助于“狠狠地啄”与“轻轻地啄”的不同动作来形象直观地感受“啄”的滋味。这样的引导就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鸭妈妈对丑小鸭的那份爱怜、关切,即一个“啄”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三、读通教师教路,读准学生学路
一是要立足于教师的角度,教在文本中。作为教者的细读,是多种角色融合的细读。以读者的视角易于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学生的视角易于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但这些仍都不够,作为教者的细读,是一种专业解读。教师的细读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学生,考虑的是如何以其为凭借促成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熏陶。要边读边考虑:作者所寓是否适于向学生揭示,应该领着学生求解到何种程度?文本进入教材,除却原先意义的价值,编者又赋予其何种担负?如何用最巧妙、最简捷的方式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感悟文本?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从文本中,不仅要读出文本的观点,也要读出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因此只有眼睛和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唯有开启了眼睛和头脑的“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学在文本中。没有教师自我的解读,文本解读的结果是低水平的,教学是失效的。但是,不关注学生视角的解读,教学又是空中楼阁,是脱离实际的。文本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学生,文本的阅读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凭借。学生的阅读心理重直觉把握,重感性体验。教学的成功要建筑在对学生的理解上,教师就需要拥有一双学生的眼睛。这就为教师解读文本开辟了一个新奇的天地。用学生的眼睛看教材,是一种真诚的教师情怀;用学生的眼睛看教材的教师是一个感情真实的心性意义的“学生”。
文本细读的意义不在于老师一定要读出多少“人之未见,人之未发”。我认为,从教师的角度解读文本是自己积淀言语内涵、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人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又是一次重新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又升华自己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读书水平,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更有利于帮助孩子深入文本,品读感悟,将孩子的思考和理解引向深入。只有这样的解读才紧贴语文教学的脉搏,才是有真正意义的,才能赋予文本久盛不竭的生命活力。
四、读出编者意图,读出课堂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文本细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这里的“文本”作为教材,不只是课文本身,还包括编选课文的编者。学生和教师作为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或编者对话。因此,文本细读不仅要细读课文本身,还要细读作者或者编者。通过作者或编者的对话,准确把握文本的教学意图。如:《少年闰土》一文,鲁迅先生怀着深深的怀念回忆了少年时代纯真的友谊,以简洁的笔触勾勒了一个朴实可爱的乡村少年的形象,表
达了作者对闰土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同学们在阅读这篇文章后无疑会受到情感的感染,获得人文精神的陶冶。这样的文章,有利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重要原因。又比如《春》这篇课文,词汇丰富,读来琅琅上口,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这是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原因。只有读懂了编者的意图,教师才会明白自己到底要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体会什么,感受什么。而这一切都源于文本细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课文是学习语文的载体,但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言语内容,而是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本体回归。叶圣陶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的思路往往体现为结构。因此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在内容方面应该注意省略处、深刻处、详略处等;在形式方面要注意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修辞特别处,细节描写处等,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的,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披文入情,由情悟文,使学生获得表达的方法与艺术。
五、读准文本价值,读出时代新意
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深入教材,反复研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读到自己对文章精髓的理解,读出文章真滋味。
一方面,我们要考虑文本的教育价值,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现在有的课堂上多元解读就是强调大家不同的思想,有一些解读是比较另类的。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多元解读的时候,需要分层对待。有的东西你尽可“另类”,衣服啊、发型啊,这些都是个人爱好,我们不需要多干预。如果是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个层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就需要更多地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考虑,把学生那些有失偏颇的想法、说法,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帮助学生树立主流社会价值观。这份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是不能放弃的。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三打白骨精》。老师问学生,这个故事中你最佩服谁?多数孩子说佩服孙悟空.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佩服白骨精。白骨精足多谋,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有坚强的意志。像这样价值观念上的重大偏差,老师一定要纠正。他的解读有没有意义?第一要肯定他,这是属于自己的一种解读。这是一种角度的意义。第二点,这个孩子的意义,是否是文本的主导倾向?肯定不是。因为这个涉及到大是大非问题。白骨精是害人精,这一点是不能模糊的。孩子说出的这些“优点”,但有个前提,就是
它要害人。在这个大前提下,你就不能说它“足智多谋”,只能叫“阴谋诡计”“诡计多端”。这种是非不能含糊。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跟作者是有时间、空间上的距离的。这个距离,能不能克服?德国有个哲学家叫伽达默尔,他就认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是不能克服的,也是不需要克服的。换句话说呢,我们在阅读中不需要孜孜以求地去追寻作者写作的本意,我们完全可以从文本中读出对我自己有意义的东西。我们可以有两种阅读价值观,一种是尽可能地去还原作者创作的主观意图,而另一种是尽可能地寻找文本对我生存的意义。例如山东省特级教师张伟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亲人?这一个层面大家都会做。接着又提出,亲人是双方的,那么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亲人?这是去寻找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比一般老师已经深了一层。张老师还有第三层推进──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结成了骨肉亲情。在今天和平时期,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我在想,这个结论,跟作者写作的本意相差何其远也!张老师这样教有没有道理?有,他是对《再见了亲人》作一个当代解读。现在读这篇文章,如果孩子们还是只读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是亲人”,教育价值已经不是很大了。他的当代解读是读出了对今天的孩子有教育价值的东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做智慧创新型教师,不断摸索文本细读的方法,不断修炼文本细读的“功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随机应变,演绎精彩,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文本解读三人谈》/沈大安 王崧舟 滕春友; 2.《文本细读方法散论》/刘卫锋/2008; 3.《沈大安谈文本细读》/沈大安/2008; 4.《窦桂梅的阅读课堂》/窦桂梅/2009; 5.《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王崧舟; 6.《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2010年; 7.《语文课程标准》。
第五篇:成长生活青春散文
那时,我们还在拼命备战着高考,神经极度绷紧,关注略为减少,埋首奋笔疾书。岁月像极开了玩笑,时光,往事如烟,忆时略为慨然一笑。而今,拨开高考的阴霾云雾,迎来又一神圣而光明美好的学习始端,似漂泊海洋的船舶,遇大陆般惊奇,喜悦。踏进这方似曾梦里相识的地方,放开了父母家庭的手,一个人独自闯,何等之毅然决然,何等之喟然惜然。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众人扮演着不同角色,宿舍是一个暂居的‘小家’',舍友是一种暂时的‘亲人’。刚住时,舍友们众说纷纭,感慨万千,纵有万分不习惯,不熟悉,聊时确是兴高采烈。本是不同地区,有着不一样习惯,过着不同生活,是这么个机会,凑在一屋,实属不易,且当珍惜。
课堂上,众人随意而坐,常感叹:某些人面容生疏,某些人习惯后坐。老师,讲堂上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讲堂下,学生或是若无其事,手机不离手,或是专注听讲,偶略写笔记,或是纹丝不动,埋首遇周公。老师是不很管的,不很顾的,少了点管制,就多了些放肆。
食堂里,又排了好长的队,又得稍等很久,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习惯。习惯了结队而排,却计较谁前谁后,彼此若有些许之欢愉,又有些之喟叹。虽吃不惯学校食堂之饭菜,而时时想念家里父母烹饪出的各种饭菜,是美味,是习惯,是浓浓的亲情的爱的味道,但想是归想,到了饿时,还是要津津有味吃着食堂的饭菜。
微风轻轻吹,树叶摇摇坠。走进安静而庄穆的图书阅览室,虽不比想像里之大,之宽阔,然看着那排排陈列各式各样的书籍,也是非常欢愉,喜悦。是文学书略占多数,专业书稍逊一筹,赶忙儿,挑个几本喜爱的书看看,读读。
读一本喜爱且有趣的书,是多么可乐;读一篇清丽且隽永的文,是多么可欢;读一首优美且哲理的诗,是多么可贵。
我读,读一本本喜爱,有趣的书,从中寻找心灵理想的停舶港湾;我读,读一篇篇清丽,隽永的文,从中感悟思想情感的深沉幽远;我读,读一首首优美,哲理的诗,从中觅到灵魂深处的清浅淡悠。
书,或许不能带于你好运,但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书,或许无法给予你金钱,但能让你慢慢地拥有慧智。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亦是一生可坚持的习惯。读书,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思想不落后,正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愿拿起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我愿捧着一本书,默默地领略。在书中,可觅灵魂之一瞬觉悟,在书中,可寻思想之永久进步。与书为伴,不感寂寞心自默,与书为友,不叹世间烦心间。
若有爱不释手的书,便要网上买来,在书上写写心得感悟,在书上记记思绪领悟,是很不错的。也有摊开素白纸,拿起生疏笔,记下刹那思,留着日后忆,也是很不错的。
多读多看,多写多练,更是不错的。
有时闲来无事,也是喜欢到处走走,绝受不得一日光阴,都是窝在宿舍里,宿舍虽好,不如外间之浑然天成,宿舍里,有书可读,手机可看,外出呵,有山可登,有水可玩,一周儿,外出那么一两次,或寻那久荒的山,或觅那临江的水,其乐何而不为?
虽是有些事,有些路,依旧无知渺茫。但尽管是渺茫无知,我也要觅得那艳艳的光明,媚媚的出口,为着是前途之向往,旅程之见识,未来之追求。
常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感,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叹,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志,更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之向。
成长的点滴生活汇成一幕幕剧情,一次一次在生命里凝聚,待日后回放,又会别有一番滋味?希冀展翅高飞,只让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