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速度快 发展态势好 发展后劲大
发展速度快 发展态势好 发展后劲大
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南重点发展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也是我市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信阳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工作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时,与会的专家、领导在观摩我市智能终端(手机)产业项目后,一致看好信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
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巡视员杜泽生十年前来信阳时,信阳市产业集聚区还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现在却欣欣向荣,已然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工业明星,发展速度之快、发展态势之好令他惊讶之余更感欣喜。杜泽生说,我真没有想到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这么快。以前,我曾经考察过深圳、厦门、香港和国外一些产业集聚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与他们相比,信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毫不逊色。一方面,信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平台和载体;另一方面,信阳积极对接省里的产业发展重点,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这批落户信阳的电子信息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正吸引深圳等地手机行业以集群方式投资信阳。可以说,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吸引力和发展后劲都非常大。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信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信阳市乃至河南省的一大工业亮点。杜泽生表示,将全力支持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和信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希望信阳市能够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优势,吸引更多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力促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天扬光电、泛蓝科技、圆创磁电、星天空数码„„目前,已有64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形成了手机外壳、按键、主板、话筒、摄像头等智能通信终端配套产品产业链。连着数个项目的观摩,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九如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他说,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信阳抢抓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虽然起步晚,但已可窥未来前景。特别是引进的一些面向大众消费的新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在这种发展态势下,信阳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步子再快些、再稳些,未来超越其他发达省市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多年致力于工业经济研究的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对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他说,信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一片空白到实现重要跨越,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趋势之好,令人耳目一新。信阳市产业集聚区是我见过的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好的一个平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陈维忠博士建议,下一步,信阳应该在“做大、做强、引高”上做好文章,把信阳的电子信息产业导入持续健康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第二篇:花都房地产业发展态势
花都房地产业发展态势
截止2010年初,据我的观察和有关资料分析,花都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是房地产,其发展规模甚至有超越番禺的趋势。
(一)花都房地产业需求量
表1:2010年1-1月 广州市十区住宅交易登记累计信息
*注:均价=总成交金额÷总成交面积
*本数据包含广州市十区住宅的预售合同备案数据和现楼销售数据;如需全市各用途房屋交易详细情况,请点击这里 *月报表统计时段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年报表统计时段为上年12月26日至本年12月25日。
资料来源:中国广州政府阳光家缘网
表1是2010年1-1月广州市十区住宅交易登记累计信息,表1显示花都区在广州市十区中住宅交易宗数、面积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均价却排名较低。这说明花都目前房地产交易频繁,需求量大,但价格虽然位于中低水平,但有资料显示其价格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而且有上升的势头,这对花都房地产业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花都房地产业供应量
附新闻1皆属“产量大户”都是大盘
花都:新增供应连续3年全市第一。花都区房地产分布的非常明确,洋房主要分布在区府板块和汽车城板块,别墅主要分布在山前大道板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花都在销售楼盘有40余个,而外来开发商占了50%以上,其中包括了众多品牌开发商,如祈福、方圆、新鸿基等。根据中原地产相关数据显示,花都区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增供应最大,超过100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的32%。另据记者了解到,年底花都楼市还将有巨大的一批货量应市,单一个汽车城板块就有近3000套产品供买家选择。另据相关资料显示,花都区新增供应量三年来都是全市第一。
以上新闻显示花都新增供应连续三年全广州市第一,这充分表明,花都房地产开发十分迅速,加上表1显示的需求量可观,供应量和需求量相当,足以可见花都房地产的有利条件。
(三)花都交通为房地产带来契机
图1:花都重大项目之广州市地铁九号线
图2:花都重大项目之道路与桥梁改造完善工程
附资料1花都交通介绍
花都是广州市、珠江三角洲通向中国内地的北大门,拥有发达的水、路、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区内有三条国道(105、106、107)和五条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街〈口〉北〈兴〉高速公路、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中国铁路大动脉——(北)京广(州)铁路在我区设有广州火车北站,是广州地区三个始发站之一。区内有可供千吨货船直达香港、澳门的国家二类口岸花都港,年吞吐量 150 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2万标准箱)。花都港的扩建工作正在推进,预计到今年底,吞吐量可提高到33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 30 万标准箱)。
中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坐落在花都,2004年8月5日正式通航。机场占地15平方公里,设计跑道5条,首期开通2条,年旅客输送量为2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为100万吨,最大规模可达每年8000万人次客运和300万吨货运。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亚太转运中心落户花都,并已于1月16日正式动工,预计将于2008年投入运行。目前,机场北出口地区正在规划华南最大的航空物流中心,不久的将来,花都将成为中国重要的空中枢纽、空运中心、物流中心。
资料来源: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图
1、图2以及资料1均为花都的交通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直以来花都都有着优质的山水资源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花都区房地产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众多专家都表示,交通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花都房地产的发展。但是随着花都地铁等交通配套的逐渐完善,我相信花都房地产会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据我了解,花都目前有五条高速公路和三条国道,但是
花都前往广州市区最便捷就是机场高速。所以,花都最大的交通优势就是2003年投入运行广州新白云机场,这毋庸置疑给花都的房地产带来了众多的契机及购买力。同时,2009—2012年广州地铁9号线将通到花都,为花都的交通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所以我相信,地铁时代的来临将给花都房地产带来新契机。
(四)花都自身所拥有的优势
据我了解,目前花都机场周边有很多批发市场,这对花都区有着较强的消费支撑。
另外从市政规划的情况看,在某些方面政府对花都区的照顾是可见一斑,按照政府“北优”“南拓”的发展规划,北部的花都是需要优选发展的。
而且花都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自然资源更有优势。以上种种都是花都房地产业发展的绝对优势,所以我认为花都应该加大房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但同时也要有控制地发展房地产事业,以防供过于求,走了番禺之前的老路。
第三篇:论坛的发展态势
论坛的发展态势 选题依据:
论坛又名网络论坛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及时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用户在BBS站点上可以获得各种信息服务,发布信息,进行讨论,聊天等等。这是百度上对论坛的评价。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不满足于只成为传统媒体的简单受众,而是积极寻求交往方式的拓展和表达意见的场所,网络论坛的兴起则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方天地。由于网络论坛具有自由性、隐匿性和交互性等传播特点,因此它从一出现就得到很多大众的青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开发和利用好网络论坛这块魅力无穷的土壤,就等于掌握了影响世人的工具。但是网络论坛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对于网络论坛,我们应该用一种平视的眼光去公正
研究了论坛客观性如何影响看帖者对帖子所推荐产品的态度,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当论坛不客观时,看帖者对产品的态度较差,当论坛比较客观时,看帖者对产品的态度较好;说服知识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品牌强度、看帖者过去对品牌的满意度、跟帖者与楼主的熟悉程度会调节论坛客观性对看帖者态度的影响,当品牌强度相对较弱、看帖者过去对品牌相对不满意、跟帖者与楼主不熟悉或跟帖者与楼主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时,论坛客观性显著影响看帖者的态度。
网络论坛是在信息时代基于网络BBS功能建立起来的网络讨论系统和多元言论空间。在技术、媒体和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网络论坛发展兴盛起来,并成为产生网络舆论的重要场所。作为整个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论坛舆论渐渐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成为舆论巨大的集散地:同时由于网络论坛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和客体的分散性,使得网络论坛舆论有时呈现无序状态,对其进行控制和引导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管理和网络论坛自身的舆论引导模式能够创造出和谐的舆论氛围。网络论坛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网络论坛舆论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补和互动中网络论坛舆论必将对整个社会舆论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飞速发展,全国网民数量大幅度上升,网络论坛也成了网民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重要场所。网络舆论这一新的舆论方式通过网络论坛等媒体走到前台。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跨时空性,低受控性等特性,使得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有很大差异,管理和控制网络舆论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深埋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很难掌握,因此对网络舆论的管理非常困难。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机会。本文分别采用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对某大学网络论坛某段时间的发帖和回帖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抽出两个月回帖量最大的50个帖子,找出各个帖子的生命周期相关特征并用凝聚层次聚类法给这50个帖子聚类,然后用关联规则分析寻找帖子类别和帖子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帖子的生命周期规律;另一方面抽取某天某板块的所有帖子,为回帖人和发帖人之间,回帖人和帖子之间分别建立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分析发(回)帖人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帖子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最后归纳这些特征得出网络舆论传播相关的规律,并通过总结这些规律,拟定出一个网络论坛管理方案。这一套结合了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定量分析模型能够描述某些网络论坛的舆论传播规律。
论坛是人们发布和获取信息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在生活、工作、娱乐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网民通过论坛进行交流,可以发表一个主题大家一起来探讨,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因此论坛是一个人与人语言文化共享的平台,蕴含着大量宝贵信息,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同样是搜索引擎的重要数据来源。此外,中国网民言论之活跃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不断在网络论坛上形成热点话题,有些甚至形成热点社会事件,显示了其不可忽视的力量,往往会引发重大舆情危机。因此,论坛采集是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舆情监测的重要基础
网络论坛是中国网民一个重要的意见传播渠道。论坛舆论领袖对网络舆论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人民网强国社区的中日论坛为个案,采用数据挖掘、网上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对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这个重要群体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筛选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然后从论坛领袖地位稳定性、论坛领袖社交网络特征、论坛领袖帖子文本内容、论坛领袖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多个维度刻画论坛舆
课程论坛在网络教育学生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论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课程论坛建设中的运用,分析了目前网络课程论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网络课程论坛环境建设、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加强协作学习、做好评价与总结等网络课程论坛建设的基本构想。
主要观点有: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BBS如今已成为网络舆论的策源地和集散地,是当今中国民意表达和舆论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BBS的交互性、匿名性和自由度使它的言论呈现出分散性、多元化、情绪化等不同于传统媒体言论的特点,在此影响下,BBS中形成了独特的舆论传播形态——“自由的意见市场”:论坛里的舆论领袖和沉默者等舆论主体之间存在话语权争夺,但即便是BBS的舆论领袖的话语权由于存在于虚拟空间其效果和力量也是有限的,BBS中的“沉默者”未必就是沉默螺旋假设中定义的“沉默者”;BBS议程设置呈现多元化特点的同时,舆论客体的媒介化趋势也很明显;在BBS舆论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相对于传统媒体的而言是缺席的;传统媒体时代的舆论中心在BBS中被消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散漫性社区”;多方学者对于BBS是否成为虚拟公共领域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由于特殊的传媒环境和体制,在我国BBS目前尚不完全具备公共领域的特征。宝马案与刘涌案、孙志刚案不同结果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BBS舆论传播对社会施加影响的能量。首先,BBS的舆论监督力量不容小觑,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BBS的舆论功能是有其限定的,网络舆论也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必然要遵循舆论传播规律。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只能是监督而不可能代替独立的司法程序和依法行政的程序来作出定论和决策。在有时候官方媒体的失语与BBS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的形势下,BBS可以而且应该被视为官方视野之外的舆论监督渠道。由于缺乏科学而有力的调控,目前BBS出现不少舆论失控的现象,BBS有快速生成舆论的能力而官方媒体舆论引导却相对滞后,官方的引导议题经常被BBS重构,BBS舆论调控从制度到技术上都有难度,这些都导致了网络舆论难以调控的局面,但BBS论坛的内容对主流媒体存在权威依赖,这为实现适度而有效地调控提供了可能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为全球经济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它的影响力却由于条件的限制止步于电脑终端。而以手机、PDA等移动设备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弥补了它的不足,把网络延伸到每个人的口袋,真正做到无处不在,为原本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把互联网应用延伸到无线互联网上已经成为热点技术,基于J2ME和J2EE的移动论坛系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背景,看到了我国与国外在此领域的差距;然后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对不同的技术进行了比较,结合J2ME与J2EE在移动应用中的优势,提出设计基于J2ME和J2EE的移动论坛系统技术;接着对本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考虑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实用性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采用三层框架,即移动客户层,应用表示层,数据存储层;最后给出了系统各层关键部分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J2ME和J2EE技术的移动论坛系统,该系统中用户可实现在线注册,身份验证,个人信息管理,好友管理,访问论坛,个人信箱等功能。其中个人信息管理分为:用户资料、公告栏、好友留言板等;系统采用六度空间理论来管理用户,好友采用分级管理,并且可以方便地查看任意用户与当前用户的六度关系;话题浏览具有树形结构浏览,归类浏览以及关键字搜索浏览等方式。采用J2ME和J2EE结合的方式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伸缩性、通用性、兼容性。并且本系统的核心技术还可推广到出其它类型的移动应用系统,如移动专家咨询系统,移动商务系统,手机在线游戏系统等。更多还原
目前我国网民经常参与的网络论坛为:新浪主题论坛、网易论坛、搜狐论坛、天涯论坛、中华网论坛、强国论坛、西祠胡同、凯迪论坛、猫扑论坛以及新华网发展论坛等。网络论坛的发展
在制定网络法律法规时,一方面要考虑新制定的法律法规与传统法律法规继承性以及与其他网络法律法规的兼容性,另一方面要具有超前的发展眼光,制定富有弹性和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规,为其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
近年来,网络论坛在社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的舆论形成和舆论引导等方面都发挥了超强威力。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论坛带来了言论自由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流动的无序和混乱。相当一部分网民正滥用网络给予言论自由的便利条件,在论坛中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将网络论坛变成了情绪宣泄、造谣、甚至人身攻击的工具,论坛中经常弥漫着冲动的谩骂、叫嚣和挑衅,致使论坛中的表达呈现出非理性色彩。这不仅破坏了网络论坛交往环境,也降低了网络论坛的舆论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社会秩序,诱发社会危机。文章主要借用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网络论坛中的非理性表达进行研究分析。第一章从整体上对网络论坛进行界定、归纳网络论坛的特点、阐释网络论坛的功能。第二章在论述非理性和非理性表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归纳网络论坛中非理性表达的表现形式,即情绪宣泄、群体极化、言语暴力、谣言四起和的碎片化的信息。第三章全面探析网络论坛中非理性表达产生的原因,指出造成网络论坛非理性表达既有网民的心理因素,网络论坛自身管理方面的因素,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因素。第四章寻求网络论坛非理性表达的引导、规范和监管策略:网络论坛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和管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增强互动,政府部门应重视网络舆论,坚持信息公开,增强网络规范化的管理和引导,培养公民的媒介素养,促使网络论坛有序、健康发展。
今天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已经将人类推向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网络论坛以其言论的开放性与话题的公共性、交往行为的互动、人们的精神社区等无与伦比的特性,无疑在这一新的生存空间占据了显著地位。本文首先对网络论坛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网络论坛的规则、空间、角色、帖子,着重阐述了帖子的意义与重要性。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论坛的性质与特点,首先,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论坛是非组织、群体传播的公众舆论系统;其次,从虚拟哲学角度看网络论坛是虚拟性、沉浸性、隐匿性的数字化社区;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看网络论坛是公共、民主、自由的互动性交往平台。在对网络论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论坛与公共领域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网络论坛的发展给衰落后的公共领域新建带来了契机,并将形成网络公共领域。然而,由于网络论坛本身性质带来的后果,也对新公共领域的构建带来了一些疑问与困惑。最后,利用网络研究了中国当前两个代表性的网络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天涯虚拟社区,对公共领域的构建进行实证性考察。在结论中提出应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论坛建设,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公共领域。更多还原
参考文献:
1、《网络论坛舆论传播现象研究》张莹,吉林大学,2011年09期,G206
2、《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发现》陈友;程学旗;杨森;软件学报,2011年08期
3、《网络论坛的思想表达及规制途径》陈世武,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01期
4、《论坛客观性与网络口碑接收者的态度》杜伟强;于春玲;赵平;心理学报,2011年08期
5、《论网络论坛中的舆论形成与舆论引导》刘娟,武汉大学,2006年05期
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的网络论坛定量分析》庄经纬,重庆大学,2011年04期
7、《网络论坛采集及热点话题发现研究》李恒训,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08期
8、《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余红,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05期
9、《法律论坛信息可视化的用户研究与交互设计》王成伟,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08期
10、《新时期高校论坛建设的思考》谢俊;叶霏;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11、《中文网络学术论坛建设研究》情报探索,2011年05期
12、《基于网络学术论坛的学术信息交流研究》赵玉冬;图书馆学研究,2010年19期
13、《网络课程论坛建设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刘婷;余新科;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14、《BBS舆论传播的形态、限度和调控》李明慧,山东大学,2006年03期
15、《移动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宇涵,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05期
16、《网络论坛的传播管理研究》曾绚琦,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09期
17、《论网络论坛中的非理性表达及引导》翁方珠;湘潭大学,2012年04期
18、《网络论坛对公共领域发展的影响》庾虎;广西大学,2007年05期
19、《面向论坛的话题发现、跟踪及传播技术研究》赵慧杰,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05期
第四篇:房地产发展新态势
房地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摘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 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城镇化,尤其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 最大潜力所在。那么,在新十年中央赋予城镇 化全新内涵的背景下,房地产业究竟会怎样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房地产业 发展态势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的推进,伴随而来的房地产事业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镇化的加快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房地产业的蓬勃又积极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房地产业不健康发展,导致各地房价过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率,因此,如何避免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利益冲突,使他们相互促进,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城镇化战略存在式许多争议,单一政策性的发展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
(1)城乡二元结构,缺乏城镇化的推力。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使得城乡资源向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进行分配,加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村绝对贫困化。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差距加大,进一步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缺乏推动力。
(2)农村工业模式,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在城乡体制分割条件下推行的乡村型工业模式,分散发展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致使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小城镇规模不增反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萎缩,小城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
(3)城市对农村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均衡。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和循环机制,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
(1)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乡镇企业为导向,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区别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小城镇发展战略忽视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小城镇发展战略忽略了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第四,小城镇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2)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增长迅速,这反映了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第二,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向集中化阶段转变;第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选择效益型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赶上发达国家。因此,虽然政府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但是实践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最快。
(3)中小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介于“小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化模式。为了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依托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制和建设一些重点小城镇
二 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
国的房地产似乎一直处于稀缺的卖方市场状态,即使保持了年均20%多的增长速度,但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城市的就业和人口增加,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上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形成对房地产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投资品,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投资和投机需求铺天盖地的进入市场。目前,投资和投机已经过度,推动房价一路非理性快速上涨,严重脱离了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房价泡沫毋庸置疑,近期被福布斯列为全球六大资产泡沫第二位,其中蕴涵的风险不可小觑。
2011及之后的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一,房价将逐步回归理性,呈现平稳渐进发展的趋势。如果相关调控政策及时有力,化解了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并推动其健康发展,则会实现平稳的过渡;而如果任由房价按照目前趋势推进,则未来的下行和危机难以避免;预计房价在2011年以后会有一个泡沫破灭和价格下跌的过程,而后再逐步平稳健康发展,但下跌的幅度和引起的危机程度则取决于市场和政策的组合作用。
第二,保障性住房将得到加强。从目前的政策措施看,未来中国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中国人口众多的实际和计划供给带来的分配畸形和无效率决定了依靠保障难以解决中国住房的民生问题。
第三,中国房地产在2011年以后会经历较快的发展过程。这是由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所以中国房地产预计不会出现如香港和日本的一旦下跌则一蹶不振的局面。
第四,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基本已经达到高位顶点,2011年继续大幅上涨的局面应该不会出现,原因是政策已经开始对房地产发力,人们的预期和观望情绪业已出现。
当前调控应关注两个层面文章认为,从中国房地产当前的形势看,2011年的调控政策应该重点关注两个层面,一是严厉打击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控制房价,防止泡沫的继续扩大;二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危机和风险,保持房地产和房价的健康稳定发展。政策可行的路径是,一方面控制投资和投机以控制房价,另一方面通过保障住房缓解自住需求,同时加快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逐步挤压房地产中的泡沫。近期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已经显示了政策上的重视和关注,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国四条”出台、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变动等从各个方面打击了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保障住房建设等增加了供给和解决了民生。沿着这样的政策路线发展,2011年以后的中国房地产将会更加健康稳定和成熟
三 城镇化将成新趋势
1.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业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主要是指城乡人口分布结构变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城镇空间更加文明和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都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1 城镇化速率的提高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流向城市,住房需求摆在了首要位置,这直接导致了房屋刚性需求的变化,此外,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各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发展,工厂扩建,企业办公、服务行业及房产投资等对房屋的需求也拉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非住房消费如休闲场所、度假区等,这些都对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广阔发展。
1.2 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房地产业是我国国名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是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它通过城市功能结构的演化,对城市人口和市场结构进一步扩大,对改善居民居住坏境,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只有房地产业的运行,才能建设良好的城市空间,为外来人口提供物质保证,为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健康运行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1.3 房地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具有利益冲突关系,城市化速率的提高,拉动了房产需求,使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热,房产投资和投机日趋增多,直接表现就是房价过高,过高的房价不仅给房地产开发带来了风险,而且与居民收入不相协调,造成外来人口买房难的问题,对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在城市居住设置了关卡,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进而又反作用于房地产业的发展。“
2高铁资源成为房地产的助推剂
高铁通,城市兴。高铁的开通,首先改变的是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如时速200公里的深厦高铁开通,即将拉动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厦漳泉一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是一个以时间定义距离的概念。城市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往返城市间所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快速交通正在改变置业版 图。汕头市房地产业可打造“奋斗在深圳,休闲在潮汕”,跨城居住不再是置业的基础需求,而是度假、休憩的山海享受。需要各地方政府联动起来,交通路网的对 接,汽车年票的互认,户籍、医保、住房公积金等民生方面的无缝对接等系列民生工程的推进,将有力地推进不同城市人士来潮汕跨区置业。此外,城市的开放度及 包容度也很重要,过度地彰显地域文化,会影响“一小时生活圈”的内涵。
3用新型城镇化投资促使房地产去投资化
城镇化将成为新十年决策层拉动内需的主轴之一。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编制完成。在中国近十年年均10%经济增长率中,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带动消费增加1012亿元。有关部门的研究表 明,中国经济未来通过推动城镇化发展作为引擎拉动,将实现新增消费9000亿,实现新增投资64890亿,实现GDP增加值为2.6个百分点,约占GDP 增长值的37.15%。上海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新型城镇化将替换房地产的投资 属性,房地产的去投资化将加快推进。
中国住房需求主要包括投资增值需求、自住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养老需求及结婚需求等,其中最刚性需求部分来自于结婚需求。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导向减弱投资性需求占比,提升刚性需要占比。刚性需求提升的空间是满足最低收入的保障房需求、中低收入的首套住房需求、中高收入的改善性需求。具体的满足方式则 可能是加大保障房建设、改造旧私房、旧公房以及城区扩建等。从目前的保障房存量占比来看,截至2010年底,扣除廉租房直接补贴的部分,保障房在整个住宅存量中的比重仅在10%,尚有大量城市低收入家庭未进入保障房的覆盖范围。按照“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的基本目标,2015年底,保障房存量占比将逐步达到30%,基本覆盖城市低收入家庭。
结束语
镇化的加速发展势必会对中国的经济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房地产业无疑也要面临由此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扩大城镇的住房面积,城镇化的加快不可避免会带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城镇化建设是21 世纪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第五篇:创新发展 拓展后劲-邮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你们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年彭泽邮政工作作一汇报。2004年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县邮政部门深入贯彻省市局第六次邮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二次腾飞”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落实作为第一举措,把效益作为第一目标,紧紧抓住经营这个中心不松劲,积极强化经营意识,调整经营策略,创新经营方式,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共完成业务收入1330.99万元,完成计划的104.8%,同比增长34.2%;上交收支差、管理费及折旧费共计730.22万元,占计划的106.51%。其中:储蓄收入1042.13万元;函件收入34.11万元;特快收入50.10万元;物流收入100.07万元。
一、创新邮储发展空间。2004年储蓄余额净增7283万元,净增额度占全县总净增额的60%,完成市局下达计划任务的104%,邮储余额总量达到4.05亿元,市场占有率达36%,邮储规模超全县总储蓄量1/3。农村网点中最高余额达到3561万元,为全市农村最高余额,消灭了600万元以下的低产网点,储蓄活期所占比例较年初增加5%,达到32%,18个网点中有16个网点活期比例超50%。
1、任务分解落实到位我局积极抓住节日的发展旺季,及时传达和部署了业务发展的方向,分解考核计划,并成立公关小组,负责全县大客户的营销工作。在全县18个分支机构掀起劳动竞赛活动,利用拜年、走访、庆典等形式深入到单位和用户家中,推介银联卡业务。各网点负责人放弃休假,主动奋战在一线,做好节日市场的业务开发。进一步强化邮储网点服务功能,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上门服务、流动服务,现场服务。每旬对18个网点的邮储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一次通报,从中总结优势,寻找差距。并对储蓄余额超千万元大关的网点及时签发贺电,用榜样的力量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
2、积极转换业务结构在季度邮储竞赛活动中,我们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业务发展结构,极大的淡化了重定期轻活期的经营观念,最大限度压缩邮储业务成本支出。我们对各网点的净增考核进行细化,加大对活期比例递增计划的考核,来削减定期储蓄余额的持续攀升的局面。对各网点采取了活期递增按月考核机制,凡超过上月活期平均余额计划的,给予重奖,反之,低于上月活期平均余额计划的,给予重罚,所扣罚款用于奖励超产网点。经营机制的转换,极大的调动了全局职工的积极性,18个网点有16个网点活期比例达到50%以上,有14个网点邮储余额突破千万元大关。
3、拓宽经营发展空间年初,我局把做大做强代收电费预存代扣、代收电信资费、代理保险、代发养老金、代发工资等多项“代字号”业务,列为企业增效创收的又一大支柱进行培育,用较低的支出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我们积极加大邮储结构的调整,不断激活中间业务的发展平台,努力拓展电费预存代扣业务的普及,逐步完善灵活的营销机制,全面提升市场份额。2003年在定山所率先开办电费预存代扣业务的基础上,去年又相继在杨梓支局、黄花所、浩山所全面铺开电费预存代扣业务,逐渐取代供电的电费收缴功能,全局电费预存代扣总户数达到20000户,每月代收电费140万元,月沉淀资金210万元。2004年我局通过积极有效营销,挖掘了全县民政低保户、五保户养老金10000户,代发金额400万元,发展代发养老金业务,共承揽到32个单位代发工资代发总户数达到12000户,月代发金额300万元,月沉淀资金达到852万元。
3、多元经营不断创新我局积极改变全员单一的营销模式,开展柜台营销模式,消除各种经营弊端,用理性的思维方法看待市场的需求,强化素质革命,用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垂青。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扩大活期比例的提升,把电费、党费、入帐汇款、报名费、培训费等款项进行重点公关,利用大中学校开学及参军入伍之机,免费发放一元钱邮政绿卡,以带动活期余额的攀升。并开展不同形式的走访活动,向在外务工人员、外商、外企推广邮政绿卡,用邮政银联卡与专业银行卡做优势比较,把投资办厂的资金走向沉淀在邮储帐户上,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利用的多元化,支出与产出的效益化。
二、拓宽报刊发行主渠道。2005年我局应对《九江日报》、《浔阳晚报》退出邮发渠道的不利因素,积极转换发行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营销机制、发展举措和激励措施,加快速度拓宽私费订阅市场。截止2004年12月31日,实现一次性流转额162万元,同比增长16%,占收订计划的104%。其中,《半月谈》完成1060份,占计划比例的112%;《了望》完成83份,占计划的166%;《江南都市报》完成634份,占计划的115%;《参考消息》完成387份,占计划的117%;《信息日报》完成442份,占计划的110%;《中国剪报》完成431份,占计划的123%;《致富快报》完成400份,占计划的114%;《江西法制报》完成100份,占计划的166%;《江西内参》完成20份,占计划的125%。党报党刊和包销及畅销报刊提前45天完成征订计划,成为全市唯一全面完成包销及畅销报刊计划的县局。
1、锁定目标营造氛围早在去年七月底,我局就着手2005年的报刊发行的动员和部署工作,先后五次召开报刊发行会议,研究制订报刊发行工作的具体措施,立足于包销和畅销报刊的发行工作重点,确定了以教辅类报刊、健康类报刊、休闲娱乐类报刊、农业致富类报刊、行业报刊为营销重点。及时组建了专业营销队伍,建立报刊发行汇报制度,按区域划分了四个片区,由局领导带队营销,全县18个邮政网点及时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社区、门店及农村的用户群当中,富有成效的开展报刊活动月活动,现场为用户订阅报刊提供咨询,推荐适用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