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椒园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0年秋季
时间:2010年10月11日
献课教师:杨顺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单元主题图,第45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科书第44页单元主题图。
1、看图后,你想说些什么?
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解决的算式。针对学生列出的除法算式提问:我们学过解答这些问题吗?它们属于什么范围的问题?
引出单元内容:分数除法。
3、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进入“分数除法”的学习当中,让它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可是今天我们还不能进行分数除法的学习,还要做些准备工作。
4、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几组两个因数相乘,乘积是1的乘法算式,(不能重复)写得越多越好。
5、展示学生完成的算式,抽几个学生写的板书在黑板上。
二、认识倒数
1、在学生刚才写出的算式中选出几组分数。(若没有,老师写出几组)587423 × =1× =1× =1854732
请同学们看看刚才你们写出的这几组乘积是1的算式,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两个因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颠倒。
2、是不是将分子和分母颠倒后相乘的两个数,积都是1呢?试一试,并想想
13为什么?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呢?(6× =0.5×2=1 ×0.625=1×1=)65
先算算看等于多少?
133、像这样:6 =1、0.5×2=1、1×0.625=1、1×1=1它们的乘积也是1,65
这样的算式可不可以看成是分子和分母颠倒的呢?小组议一议。
6全班交流后验证:整数6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这样就有 和是一对分1
1子和分母颠倒的数,0.5可以看作是“1”的一半,即为,整数2可以看作分母2
1是1的分数,与2即为一对分子和分母颠倒的数……。24、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说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吗?
5、在数学上,人们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认识倒数)
6、理解“互为”的意义。
(1)“互为”是什么意思?(互相)
一个人能说互相吗?互相肯定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所以,“互为”二字充分说明了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11(2)(结合学生的算式来说明)比如乘2等于1,所以和2互为倒数,也可22
11以说2是的倒数或者 是2的倒数。22
(3)指名学生结合另外的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倒数,教师点评。
61我们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吗?比如说6是倒数,是倒数,是倒数。16
(4)想一想:在我们前面学过的数的概念中,哪些用一个数也不能单独表示它的含义?教师提示(约数、倍数、互质数),教师点评。
(5)练习,课后练习九1题,连线,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起来。
三、求倒数思考: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来求一个数的倒数,这才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重点部分,来看几个练习题。
1、试着说说下面两组数的倒数。(出示题目)
45118①176385
13②0.3751.25913
(1)让学生们先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你求倒数的方法。
全班交流后得出:(板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对于分数,就是将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对于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得到它的倒数;对于小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数或假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对于一个整数,要先把它化成分母为1的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1的倒数就是1。
问: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学生充分交流后小结:(板书)互为倒数是要求乘积是1的两个数。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2)观察比较每组数中每个数与它的倒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充分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①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②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四、拓展练习
1、判断。(出示练习)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233(3)因为 × =1,所以是倒数。()322
(4)任何自然数的倒数都比它本身小。()
(5)所有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1(6)整数a的倒数是。()a
(7)任何一个数的倒数都小于它本身。()
(8)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2、开放性练习。(出示练习)
25×()=()×4 =×()=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字?你有几32
种填法?根据是什么?
23152填法(1)× = ×4=× =1×1(每个括号都填出所给数的倒数。)32425
2154填法(2)×3=×4=×=1×2每个括号都填出所给数的倒数的2倍。3225
………
五、总结
今天这堂课你学习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作业
练习
九、2、3题
课后反思: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班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授课人:朱飞勇
授课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 授课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确定单位“1”
①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倍。
②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③白兔只数的 是黑兔。
④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
2.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1.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 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①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③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④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师: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谁是单位“1”?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全村耕地面积的 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这道题中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可以用 来代替。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 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⑤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⑥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 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2.练习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先找到单位“1”,说出数量问的相等的关系,再独立列式解答。
解:设一共有果树 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还可以:(棵)
3.教学例2
例2 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一件上衣多少钱?
①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②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
③分析:上衣价格的 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 =裤子的单价)
④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 元。
答:一件上衣 元。
⑤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元)
⑥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它们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2.幼儿园买来 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千克)要求学生先进行分析,再独立解答。
3.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这道题的问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应如何分析?(课件一)
显示两种答案的线段图,比较哪个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
五、课后作业
练习九 2、3、4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时间:2011年3月9日 班级:三(2)执教老师:孟凡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P21-23。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发现圆柱侧面展形的形状,推导得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够运用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
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学具准备
上一课学生自己做的圆柱形模型。教师准备罐头模型或实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圆的周长如何计算?计算下面圆的周长?(1)已知圆的半径是3厘米。(2)已知圆的直径是4厘米。
2.圆的面积如何计算?计算下面圆的面积?(1)已知圆的半径是6厘米。(2)已知圆的直径是4分米。(3)已知圆的周长是62.8厘米。
3.拿出课后做的圆柱形模型。说出在做模型时你先剪下了什么?圆柱的侧面是由什么样图形的纸片围起来的?那么上底面和下底面呢?
4.揭示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新知探索 1.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1)出示例2场景图:一个圆柱形状的罐头,它的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侧面有一张商标纸,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纸的接头处忽略不计)
(2)教师出示一个侧面围有商标纸的罐头模型。提问:如何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3)根据学生回答后指名操作。沿着接缝处竖直剪开,得到什么图形?师根据学生操作与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如下:
(4)观察: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与圆柱的侧面有什么联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5)圆柱的侧面积可以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6)商标纸的面积怎么计算呢?(3.14×11×15)(7)小结:圆柱形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得到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联系?圆柱的侧面积如何计算?(8)练习: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
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32分米,高6分米。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米,高4米。2.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1)出示例3:把圆柱体侧面展开图画在右边的长方形格子纸中(每个格子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2)学生独立作图然后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图形?长是多少厘米宽又是多少厘米?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3)如果要你把这个圆柱表面的所有面都画下来,你还要怎样作图?(4)总结:圆柱的表面有三个面,分别是两个底面(圆形)和一个侧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5)计算:例3图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6)完成书上P22的练一练的第二题的两个题目。
三、巩固练习:
(1)小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什么?其中的侧面积怎么计算?底面周长怎么计算?底面积怎么计算?(2)填表:P23第三题。(3)完成书P23第一、二大题。
解决实际问题:要先说出求的是圆柱的什么,再列式计算。
四、课后练习: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边长6.28分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平方厘米?
第四篇:椒园中学教师誓词
椒园中学教师誓词
我是光荣的椒中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神圣职责;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团结敬业,开拓创新。用爱心播撒希望,用智慧启迪心灵,用魅力塑造人格。
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为了家长的殷切重托,为了椒中的跨越发展,为了民族的振兴腾飞,矢志不渝,奉献终身!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按比列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2、培育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析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说出本班上学期的人数(男生:15人、女生:10人)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女生占全班的人数的:()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和二年级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清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清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
2(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应用题,分谁?怎么分?
六年级和二年级承担同样多的卫生任务,合理吗?能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清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1)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求的是什么?
(2)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3)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比较思路:A求出总份数。B各部分的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C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2、教学例
3(1)提问:
A、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区别?
B、分配的是什么?按什么来分?
C、怎样计算各班载的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并检验。
3、小结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例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怎样解答?
4、补充课题:按比列分配
我们把具有这种特点,并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应用题叫做“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
5、提问什么是按比列分配?
6、回到复习题
提问:平均分是按几比几分配?
指出平均分应用题是按比列分配应用题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巩固练习
P62.做一做1、2、3.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列分配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一般用分数的方法,用分数方法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