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法
仁厚里小学郭英蕊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也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等,日益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小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在学习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加工、处理、评价和运用信息,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指导搜集资料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信息又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信息、搜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一般在这么几个阶段有收集资料的活动:活动前收集资料——确定活动主题,在活动主题确定以前,学生能从平时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一些问题,挖掘活动主题;活动中收集资料——深化活动主题,解决具体问题,活动主题确定以后,要围绕主题来收集资料,与自己活动主题无关的资料要尽量舍弃,或者留着作为以后的活动材料,收集的资料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服务;活动后收集资料——拓
展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可以继续拓展和延伸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新主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1.激起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让小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只是形同虚设,难以达成理想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坚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网络等等,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收获到的信息用简短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
2.帮助学生建立搜集信息资料的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养成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习惯、掌握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重要。如:根据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特点,请学生搜集有关风异域风情的特点资料。根据教材第一单元是走进西部建设西部的文章的特点,请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老师精选一部分在班级中展示。
3.为学生指明搜集信息资料的内容和渠道。
新课程强调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对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生有了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兴趣, 那么怎样查找?到哪里去查找?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示范,打开学生们的思
路,搜集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料。当今社会,信息渠道多样,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书馆(室)、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媒体、网络等方面去搜集资料,而且还应教会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随时发现身边有价值的资料为我所用;既要重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的搜集,也要重视与文章有关的其他资料的搜集。如作者简介、作者的创作风格、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文章中的有关人物、事件等;不光只局限于文字资料,还应有图片、音像等资料。这样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全面,体会的才能更深刻。
二、学习处理资料
学生通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搜集来的材料不一定都适合课上应用。所以,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教给学生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识别信息的能力、储存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1.资料的筛选。
如果资料对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中有很大帮助的,就作为重点了解的内容。如果资料与教学关系不是很密切,就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如: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有些同学从网上下载了德国人养花的风俗习惯,这便是对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而有些学生找到的是德国人怎样种花的,这些与课文内容相去较远,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搜集兴趣,我也让他进行了展示,但只作为一般性的了解。
2.资料的整理。
资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使其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并能长期的保留和使用。我们需要训练的是
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例如,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采用制作小卡片、建立剪贴簿、采蜜集等多种形式进行收藏,便于查阅、选择,作为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学生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内外的知识,还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其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资料的利用
在教学中信息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好时机,适时适度的应用,不要为用而用,从而失去其使用的价值,成为像花瓶一样的摆设,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1.课前使用。在教学《狼牙上五壮士》《长征》《开国大典》这几课时,由于课文中所介绍的人物与事物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这些人物知知甚少。因此在讲课前我便和学生一起找来了有关的信息材料,有讲抗日战争的,有讲红军长征资料的等等,很快大家就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课文时也就更有兴趣,学习过程时时处于一种主动的渴求之中。
2.课中使用。在教学《彩色的非洲》一课时,如果只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课文,不足以让学生领会非洲的五彩斑斓。因此我找来了非洲的一些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请学生谈对非洲的印象和了解。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非洲的了解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在学生中播下中非友谊的种子。通过搜集资料不仅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能够 “发言”的机会,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课后使用。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搜集信息的结束,而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把目光指向更广阔的领域自由吸取,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一课后,同学们都被文中富有诗意的语言所吸引,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萧红童年时的快乐和无忧无虑。在这之后,同学们不时找来有关萧红的文章,还找来了《呼兰河传》进行阅读。
四、培养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靠信息技术课程,但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了就有机会用,得到适时、适量的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学生找寻的资料对教学有哪些帮助,对他们的学习起倒了哪些作用?因此。及时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找,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很快。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空间是狭窄的,而学生的课外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充裕、内容广泛。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要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与发展。因此,布置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主动与同学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强调通过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备这四种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加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小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在学习中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加工、处理、评价和运用信息,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指导搜集资料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信息又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结合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信息、搜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一般在这么几个阶段有收集资料的活动:活动前收集资料——确定活动主题,在活动主题确定以前,学生能从平时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一些问题,挖掘活动主题;活动中收集资料——深化活动主题,解决具体问题,活动主题确定以后,要围绕主题来收集资料,与自己活动主题无关的资料要尽量舍弃,或者留着作为以后的活动材料,收集的资料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服务;活动后收集资料——拓展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可以继续拓展和延伸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新主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收集资料的另一目的是看看别人是怎样阐述有关问题的,从他们的阐述中得到启发,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1.激
一、搜集资料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让小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只是形同虚设,难以达成理想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坚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网络等等,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收获到的信息用简短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让讲信息成为每天同学们不可少的一个功课。同学们在热烈的气氛中获取了许多知识,经过长期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会越来越强,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表达会越来越流畅。
2.帮助学生建立搜集信息资料的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养成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习惯、掌握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重要。开学初,教师与学生一起翻阅教材寻找搜集信息的点。如:根据二年级下册《识字2》一课和第七单元的课文特点,请学生搜集有关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少数民族的节日等信息资料。根据教材第三单元多是关于动物的童话和寓言的特点,请学生搜集几篇童话和寓言,教师精选一部分张贴于班级墙壁上。根据教材第五单元多是名人的故事,请学生搜集几则中外名人的小故事,互相说一说。再有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分成若干个搜集小组,明确每组的搜集目标,使学生增强搜集信息的意识。另外,在班内建立奖励机制,设立搜集小能手奖、勤劳小蜜蜂奖,举办专题展示会,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3.为学生指明搜集信息资料的内容和渠道。
新课程强调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对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生有了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兴趣, 那么怎样查找?到哪里去查找?这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示范,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搜集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料。当今社会,信息渠道多样,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从图书馆(室)、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媒体、网络等方面去搜集资料,而且还应教会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随时发现身边有价值的资料为我所用;既要重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的搜集,也要重视与文章有关的其他资料的搜集。如作者简介、作者的创作风格、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文章中的有关人物、事件等;不光只局限于文字资料,还应有图片、音像等资料。这样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全面,体会的才能更深刻。这样使学生明白信息无处不在,只要做“有心人”便会搜集到大量有用的信息资料。在这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有目的地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培养学生集成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二、学习处理资料
学生通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较低,因此搜集来的材料不一定都适合课
上应用。所以,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教给学生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识别信息的能力、储存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1.资料的筛选。如果资料对突破重点难点内容中有很大帮助的,就作为重点了解的内容。如果资料与教学关系不是很密切,就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有些同学从网上下载了鸟岛的具体资料和鸟岛上鸟儿飞翔、休息、孵蛋等图片,这便是对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而有些学生找到的是介绍鸟岛上一种鸟儿的详细资料和图片,这些与课文内容相去较远,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搜集兴趣,我也让他进行了展示,但只作为一般性的了解。
2.资料的整理。
资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使其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并能长期的保留和使用。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例如,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采用制作小卡片、建立剪贴簿、采蜜集等多种形式进行收藏,便于查阅、选择,作为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学生搜集来的实物性材料则要另作处理。如: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叶子,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留,把叶子制成了标本和叶画。对于不宜长期保留的材料,还可以把它拍成相片留作纪念。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学生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内外的知识,还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其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资料的利用
在教学中信息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掌握好时机,适时适度的应用,不要为用而用,从而失去其使用的价值,成为像花瓶一样的摆设,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1.课前使用。在教学《检阅》《向别人没想到的》《买木雕的少年》这几课时,由于课文中所介绍的人物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这些人物知知甚少。因此在讲课前我便和学生一起找来了有关的信息材料,有讲安培是怎样发现安培定律的,有介绍徐虎如何“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有介绍孔繁森动人事迹的故事和歌曲等等。大家讲故事、听歌曲很快就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课文时也就更有兴趣,学习过程时时处于一种主动的渴求之中。
2.课中使用。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如果只凭借教材中的插图和课文,不足以让学生领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因此我找来了录有桂林景色的风光片播放给学生看,请去过这些景点的同学拿着相片谈亲身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体会到了信息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又如:《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描写生动,在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搜集描写昆虫的有关文章,更广泛的了解昆虫,这样通过课外资料的大量补充,更深层次的升华了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搜集资料不仅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能够 “发言”的机会,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课后使用。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搜集信息的结束,而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把目光指向更广阔的领域自由吸取,做到以一点引一篇,以一篇带一组。如,在学习完古诗《春夜喜雨》一课后,同学们都被那醉人的春雨所打动,此时我便及时启发大家道:“古诗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与春雨有关的内容,你们愿意找到介绍给大家吗?”“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同学们不时地找来与春雨有关的诗词、儿歌互相交流,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让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铺平了道路。
四、培养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靠信息技术课程,但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了就有机会用,得到适时、适量的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学生找寻的资料对教学有哪些帮助,对他们的学习起倒了哪些作用?因此。及时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找,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很快。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空间是狭窄的,而学生的课外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充裕、内容广泛。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要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与发展。因此,布置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主动与同学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摘要: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求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渗透、逐步培养,从而养成良好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习惯,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加以阐述加强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培养;
第三篇:浅议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的途径与方法
浅议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的途径与方法
近年来,随着各级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对烟草市场综合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涉烟案件呈现出专业化、隐蔽化、高科技化和网络化的态势,涉烟案源信息搜集的难度越来越大。鉴于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提高涉烟案源信息搜集质量,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对深化“破网追刑”、提升烟草市场综合治理效果、促进“卷烟上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的现状
当前,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在外部方面,一是信息搜集难度大。涉烟犯罪分子反侦查、防追捕的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大案要案,多数属于智能型团伙犯罪,分工明确、隐蔽性强。在专卖稽查队伍现有的装备条件下,对这类高智能型涉烟案源信息的搜集难度极大。二是信息搜集渠道窄。当前,我们现有的信息搜集渠道多数属于被动型和传统型,即接受群众举报、进行市场走访等。这种搜集方式受信息视角、目的、保密、信任等因素影响,很难快速获得有价值的线索。三是群众举报积极性低。群众对涉烟犯罪知识了解不深,对涉烟犯罪行为的危害认识不够,存在事不关己、怕得罪人等想法,举报积极性不高。
在内部方面,一是在日常办案过程中,部分专卖人员缺乏深挖细究、去伪存真的案件梳理意识,导致部分有望扩大成果的案件草草结案,造成一般案件多、网络案件少。二是缺乏涉烟犯罪证据保全意识。部分专卖人员缺乏证据保全能力,不知如何取舍相关证据,造成一些重要证据缺失,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据链,导致部分案件不能向纵深推进。三是缺少涉烟犯罪信息搜集专业人才。行业内开展涉烟犯罪信息搜集相关培训少,缺少涉烟案件侦查的专业人才,技侦手段相对落后、缺乏侦查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涉烟案源信息的搜集。四是涉烟犯罪信息搜集机制不完善,信息利用率低。
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是推进专卖管理转方式的迫切需要。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国家局提出了开展柔性执法、推进专卖管理转方式的战略要求。但开展柔性执法并不意味着取消打击犯罪,或者说降低打击力度。相反,对于那些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涉烟违法犯罪行为,要予以重点打击,这有利于提高市场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同时,通过对有组织、有网络、屡教不改的涉烟违法分子进行坚决打击,来实现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目的,进而赢得广大零售客户和消费者的支持与配合,达到改变被动市场监管,推进专卖管理转方式的目标。
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是提高市场监管质量的有效途径。维护烟草市场生产经营秩序、根除各类涉烟违法行为是《烟草专卖法》赋予专卖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但近年来受涉案信息来源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管理带有一定的被动性,主动管理市场的应对性不够强,市场治理的效果也没有达到最佳。因此,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创新涉烟案源信息搜集途径,是改进专卖管理工作方法、提高市场监管质量、有效解决当前市场监管难题的重要举措。
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是构建和谐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经过广泛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零售客户和消费者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明显提高。在破获的各类涉烟案件中,群众举报案件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与查处案件的总量相比,通过群众举报和相关人员反馈查处的案件依然相对较少。充分发挥零售客户、消费者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构建执法部门、零售客户、消费者、社会“四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体系,形成对涉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的整体合力,共同打造公平竞争、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规范有序的和谐市场消费环境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严厉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震慑涉烟违法分子,可以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市场环境打好坚实基础。
加强涉烟案源信息搜集的途径和方法
强化宣传,畅通案源信息举报渠道。要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供可靠的案源信息,不断拓宽信息线索来源。要加强举报渠道、政策的宣传,不断增强群众举报意识。同时,对大案要案要及时曝光,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讲解,促成群众有效举报。
横向联合,构建案源信息共享平台。要不断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交通、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建立涉烟案源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共同构建涉烟案源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案源信息共享渠道的畅通。
精耕市场,挖掘案源信息直达渠道。市场的变化是涉烟案源信息的最直接反映,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市管员、稽查员的职能作用,提升他们的市场走访能力和运用专控体系分析市场获取案源信息线索的能力,着力精耕市场,广开案源搜集渠道。
跟踪检查,直接获取案源信息线索。要建立完善辖区物流货运车辆、站点档案资料,针对往来于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物流货运、客运车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定点、定时跟踪检查,直接获取涉烟案源信息线索。
实施培训,引导零售客户支持配合。结合对零售客户开展的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培养其对涉烟违法犯罪活动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引导其支持配合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在帮助零售客户成长的同时,助推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水平的提升。
梳旧出新,从已办结案件中寻找新线索。密切与公安部门的配合,认真梳理已经破获的涉烟刑事案件。按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原则,对有望扩大成果的案件进行深挖细查,获取新的线索。
特色培训,从提升专卖人员能力上寻求新突破。针对当前涉烟刑事案件呈现的新形势、新特点,邀请公检法等部门的专家定期对专卖人员进行信息搜集、线索经营、案件推理、逻辑思维等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案件侦办能力。
完善制度,从体制机制上提供强力支撑。涉烟案源信息搜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涉烟案源信息搜集配套制度,形成职责清晰、责任明确、奖惩到位并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确保涉烟案源信息搜集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篇:中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
中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
在学生进入初中以来,语文教学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平时生活中作文素材的搜集,学生大脑中没有作文素材将无从进行作文写作,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合理的素材,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关键。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素材,从而面对题目无从下手。常常东拼西凑,这里抄一句,那里写一段,写出的文章往往是搜集材料的累积和叠加。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材料不会组织,前后逻辑不符合常规。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批阅过程中也比较头痛,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教给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养成多读书,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课内书本上还是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名人名句、优美语句,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文,都是学生写作时极好的教材。此时你就要把它们抄写下来,抄写到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写上你的感悟感想等等。这样不仅积累了一些写作中可以引用的素材,而且还锻炼了你的写作水平,日积月累,越来越多,为写作作好铺垫。
二、有灵感的时候,就要及时写下来
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擅长总结,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有时候或许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写作时的素材。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哪怕有一点点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时写下来,抓住写作的灵感。如看到大红灯笼的时候就要想起春节的隆重气氛;看到金烂烂的麦浪时就要想到农民伯伯耕种时的繁忙景象„„像宋代的欧阳修就曾经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一举多得。
三、学生要多读多背
有专家指出在准备考试作文时头脑中至少要装10篇范文,其实我认为要把背诵范文或名家名作的过程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在准备考试的时候。语文的学习同英语的学习一样,也有语感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读多背,而不能成为“哑巴语文”的学习者。当有了我们平时语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文章积累时,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了。
四、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
事情,如观察天气变化、树木发芽、动物繁衍、人类生存规律,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女学生学洗衣服、做饭、做家务,男同学做义务的交通管理员、门卫管理员等,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
我们应该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记,细心观察,仔细搜集,认真筛选,精挑细选,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篇:如何搜集、处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
如何搜集、处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
实行党务公开,是为了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与各种事务的公开,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党员或群众对党务和事务的监督,必然会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搜集与处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对于党务公开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如何搜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
要搜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首先要建立反馈平台,包括党务公开意见箱、意见簿、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网站留言、征集意见表等。监督员要定期(按月或按季)对意见箱、电话记录、电子邮件、网站留言、征集意见表进行整理,登记反馈信息,对类似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调研报告或监督意见。
二、如何处理党务公开的反馈信息
各级党组织要十分重视党务公开反馈信息的处理。正确处理党员群众的反馈信息,有利于调动党员群众关注党务或政务的积极性,有利于发现工作中的亮点、焦点与难点,有利于密切党员群众的关系。反馈信息,经各级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讨论答复后,可以向全社会公开的就向全社会公开,可以向本单位党员公开的就向党员公开,可以向指定对象公开的就向指定对象公开,不宜公开的意见务必要做好保密工作,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上报上一级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