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通大学暂付款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南通大学暂付款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通大处财〔2010〕9号
第一条为加强暂付款管理,规范公用借款行为,强化会计监督,保证学校资金的良性循环和安全完整,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南通大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暂付款是指因教学、科研、管理等需要,从学校预借未报的款项,包括教职工因公出差、购买设备及材料、预付工程款、学生实习、承办会议和零星周转等公用性临时借款。
第三条暂付款的发生,必须在遵守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实施和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故长期拖欠和占用资金。
第四条暂付款管理原则
(一)公款公用原则。暂付款只能用于与学校事业相关的公用性开支,不得公款私用。
(二)预算控制原则。暂付款金额必须在项目预算指标之内,对无预算、无资金来源的不予办理。
(三)按时结算原则。为防止长期借款而发生呆帐,影响学校资金周转,暂付款管理必须坚持“一事一借、一借一清,前款不清、后款不借”。
(四)定期清理原则。财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暂付款的清理,并采取“定期催报、限期归还,逾期扣款”的措施,严格控制暂付款的总额和占用时间,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责任共担原则。学校对暂付款实行由借款人(经办人)和审批人共同负责的经济责任制。借款人对暂付款的使用、报销、偿还以及所借款项
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负直接责任,经费审批人负相应的连带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五条借款程序
(一)借款人办理借款时,需填写《南通大学借款申请单》一式三联,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审批人应认真审核借款用途及金额的真实性、合理性。
(二)借款人凭借款申请单到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因特殊原因,借款人不能亲自办理而委托他人代办,代办人应在经办人栏签上本人的名字。
第六条借款要求
(一)借款人员必须是学校在职教职工,学生和临时工不得作为借款人。
(二)教职工出差、零星购买办公用品和材料等,原则上使用公务卡结算,不再办理借款。如特殊情况需要借款,须说明原因,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办理借款手续。
(三)预付给外单位的工程款、设备款、材料款等,应附采购合同或协议,并严格按照合同或协议条款执行。
(四)学生外出实习、社会调查等借款,须附开支计划,并注明时间、地点。
(五)个人因公出国借款需附出国审批报告。
(六)超过一万元(含一万元)借款,须经主管校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
第七条借款期限和结算要求
(一)借款人在相关事项办理完毕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到财务部门报账还款。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账者,借款人应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经经费审批人签字后送财务处备案。
(二)预付给外单位的工程款,在工程验收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办理报账还款结算手续。需跨年度结算者,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经审批人签字后送财务处备案。
(三)预付设备和材料款等,在货到验收完毕后一个月内到财务部门办
理报账还款手续。
(四)周转金借款必须在当年底前办理冲账还款手续。
(五)已经办理借款但由于计划变更等原因,不需要使用者,应立即归还。
第八条催结、清理要求
(一)各部门、学院应重视暂付款的管理,有责任和义务协助财务部门做好暂付款的清理工作。
(二)借款人调出、辞职、读研办理离校手续时,必须到财务部门结清暂付款。
(三)财务部门要加强暂付款日常催结和定期清理工作。根据暂付款情况,财务部门应定期督促借款人报销还款,每年5月、11月将未结清借款情况在学校和财务处网页上公布。对未按照规定时间办理暂付款报账或归还手续,且又不提供书面说明者,将根据《南通大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月从借款人、经办人及经费审批人工资中扣还,直至结清为止。
第九条对挪用公款或公借私用等行为,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和审批人责任。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大学暂付款管理暂行规定
大学暂付款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暂付款是指在资金活动过程中,学校暂时垫付给单位或个人需事后及时办理结算报销的各种款项。为加强暂付款管理,严肃财经法规,完善内部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高等学校财务规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暂付款的借款人作为学校经济活动债务人,必须是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和研究生。学校不对本专科学生、临时工和非本校教职工借款。
第三条暂付款必须坚持“公款公用原则”,只能用于支付预算计划内的经费及有经费来源的项目。借款须按批准的用途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假借名义,将款项挪作私用或他用。对以各种名义借款套取现金而挪作它用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学校将追究借款审批人及借款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将提请上级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条暂付款的借款人为债务责任人,负责按时结账并承担借款过程中主要经济责任。借款审批人应监督款项的合理有效使用,并监督借款人按时报账或归还借款。
第五条各单位、部门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批准,报计划财务处审批,可借取备用金,金额一般不超过2000元。
第六条严格执行“一事一借,一事一清,前欠不清,后款不借,无资金来源不借”的控制措施。在办理借款手续时,借款人应在借款凭证备注栏内注明还款期限。
第七条借款人须认真填写学校统一印制的一式三联借款凭证,借款凭证应如实填写借款部门、借款日期、借款理由、借款金额(大、小写),并由借款人签名,经借款审批人签字后,交计划财务处审核借款。
借款凭证中借款理由应与报销支出内容相符。借款金额大、小写应一致,不得涂改。
工程、修缮和采购项目预付款按合同规定付款。必须统一采购的,借款时需提供申购单或招标相关文件、中标通知书和合同文本等,否则不予支付预付款。
凡借支差旅费(含开会、调查、考察、培训等)的,应在“备注”栏注明出差时间、地点、人数。
参加会议借款,需出示会议邀请通知;学校举办会议借款,需提供会议经费预算计划。
凡到外地采购物资的,必须事先编报采购计划,采购经费由计划财务处从银行汇划,不准携带现金或挪用差旅费采购。
第八条会计人员应根据核定的预算,并取得合法的借款凭证,经过认真审核,认定手续齐全,方可支付。对于不合理的超范围、超限额借款,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支付。在保证借款单位、借款人业务需要的前提下,会计人员有权核减借款金额。借款人办理借款手续时,会计人员认为有必要的,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有效证件。
第九条暂付款的支取方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严格限制暂付款报账期限。借款人办事结束后,必须及时到计划财务处办理借款核销手续。各类借款的报账核销期限按以下规定执行。
教职工、研究生预借差旅费,应在出差返校后15个工作日内(假期顺延,按返程车船票或机票日期计算)办理报帐核销借款手续。
学生赴外地实习,由带队教师负责借款报账。带队教师应在实习完毕返校后30个工作日内办理报账核销借款手续。
各种采购借款的报销,应在货物验收并收到发票后5个工作日内到计划财务处办理报账手续(假期顺延)。若货到发票未到或发票到货未到以及货与发票均未到,借款人员应及时主动催讨,并向单位、部门领导汇报,同时保留好催讨情况记录,以备查考。
基建、修缮项目根据合同进度付款,项目完工审计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报账核销借款手续,原则上不跨。
学生医药费借款,应在办理医疗保险理赔手续并获理赔后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报帐手续。
各单位、部门因公借出的各类备用金,应当在每年12月25日前归还计划财务处。来年年初,需要时再办理借款。
上述以外的其他借款,必须在经济业务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办理报账手续,一次性结清借款。
借款人已经办理借款而由于计划变更或延迟不能及时投入使用的,借款人应及时退回借款。
确属特殊原因不能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办理报账核销借款手续的,必须在借款到期前3天书面报告申明理由,重新提出报账或还款时限,按计划财务处批准的延长期限报账或还款。
第十一条教职工出国、调离及研究生离校,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必须清理暂付款并办理报销或还款手续,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计划财务处核实确无借款后方可盖章,转由有关部门办理离校手续。
离退休人员暂付款未清者,其所属单位、部门应负责督促还款。如确因不可抗力原因需“挂账”时,应到计划财务处办理转借手续。
若教职工、研究生在未清理欠款的情况下自行离开学校,其欠款应由借款审批部门负责追回。
出国逾期不归人员所借款项,应由其所在单位、部门及经费审批人负责催还借款。
第十二条各单位、部门应建立暂付款登记簿,及时逐笔登记本单位、部门借款及报账情况,对本单位、部门暂付款项做到心中有数。各单位、部门的暂付款清理工作,由单位、部门负责人负责,借款到期,应配合计划财务处督促借款人及时报账。
计划财务处定期清理暂付款,向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发出暂付款催报单,并通过校园网等形式向全校公布借款逾期未报账核销人员的有关信息。
第十三条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对借款的管理,严格审查,及时清理催报,凡无视财经纪律、对催报无动于衷,无正当理由拖延不报的,按下列条款处理:
1、借款单位、部门累计3笔借款超过期限未报账的,由计划财务处通知其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未按时来办理的,停止该单位、部门一切核算业务。
2、无故超过报账期限,经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仍未办理的;有特殊情况暂时不能冲账,但没有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延期冲账的,或虽提出书面申请,但因理由不充分未予批准的,所借款项将从借款人工资中扣还。研究生借款的,从研究生生活费和奖学金中扣还。
3、逾期借款无法一次扣还的,分期扣还,未还清部分,学校将向借款人所在单位、部门收取逾期还款违约金,违约金每日按欠款总额的1‰计收,从借款人所在单位、部门经费中扣除。
4、由于审批人违反第二条规定审批,造成无法从借款人收入中扣还的,所借款项和逾期还款违约金从审批人工资中扣还。
第十四条每年年终决算前,计划财务处负责对暂付款进行全面清理。原则上不得把当年的欠款拖到下一。对超过借款期限较长,确实无法收回的暂付款,应查明原因,由借款人或单位、部门提出书面报告,报计划财务处负责人和分管财务副校长审批核销,数额较大的坏账,还应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后,方可核销。对因审批人或借款人工作失误给学校造成损失的,要追究个人责任。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计划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规定经第17次校长办公会议审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江宁大学借款、报帐办事规范》(宁大政〔1998〕147号)文件中第一条“办理借款”停止执行,其它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篇:南通大学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规定
南通大学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适应新形势的特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流动党员系指因辞职、辞退、离退、停薪留职、待岗落聘、学习进修、挂职锻炼、出国(境)等原因,使工作(行政)单位或居住地脱离学校或校内原工作单位时间较长的党员,以及来我校学习、进修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党员。
第三条流动党员管理要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保证党员组织关系适时转移,使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及党组织设置
第四条党员分散外出从事科研、科技开发、实习、讲学、进修等活动,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应将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单位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时间在2至6个月的,或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由党员所在党总支(分党委、直属支部)出具证明到组织部换取党员证明信;时间在1个月内,以书信或电话向支部汇报情况,保持联系。
第五条党员3人集体外出时间较长的,应设立党小组或建立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其领导和管理仍由所在党总支(分党委、直属支部)负责。若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在征得所去单位或地方党组织同意的前提下,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或地方党组织。
第六条离退休党员要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离退休党总支。异地安家或居住地离学校较远,不便参加离退休党员组织活动的,其党员组织关系应转至居住地或有关单位党组织。
第七条严格按照程序办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调入、调出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党员证明信的出具,校内组织关系的转移,均须由党员本人持所在党总支(分党委、直属支部)的有关证明到组织部办理。
第八条凡来我校学习、进修和从事其他工作的党员,时间在六个月之内的,一律不接转正式组织关系,只接转临时组织关系(即由原单位出具党员证明信,下同);时间超过六个月,可以根据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大部分时间在我校还是原单位),接转正式组织关系或临时组织关系。
第九条对持有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或临时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有关单位党组织应承认其党员身份,安排其参加组织生活。
第十条我校引进的人员中的党员,暂未转来党员组织关系,但有材料证明其党员身份的,有关单位应将其及时编入党支部,参加党员组织生活。
第十一条擅自离岗的党员,其党员组织关系(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的转移须报校党委同意。
第十二条出国(境)逾期未归一年以上和出国(境)定居的党员,其组织关系由院级党组织转至组织部。逾期出国(境)人员回校后,经过本人重新提出申请,组织严格审查后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组织生活。
三、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
第十三条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由其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负责,但在职党员无论集体或分散外出,只要行政关系未脱离原单位,不论其党员组织关系是否转出,原单位党组织仍应对其进行管理和教育。
第十四条党员外出时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或口头报告,内容包括所去地点、外出时间及主要事项等。经支部、院级党组织批准后,由院级党组织出具手续到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或党员证明信。外出后要及时将组织关系或党员证明信,交给所去单位或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其教育和管理。外出期间要坚持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外出返校后,应主动如实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并将转回的组织关系或党员证明信及其他证明、鉴定材料交党组织查验。
第十五条流动党员外出前,所在党组织要对其进行登记,并进行行前教育。外出后,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外出党员继续保持联系,了解其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党员返校后,要认真查验有关证件记载的内容和鉴定材料,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情况。
第十六条经组织接转的外来党员,有关院级党组织应及时接收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安排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分配他们做适当的工作,离校时应如实写出鉴定材料。
第十七条正式组织关系在我校的党员,党费在我校缴纳;临时组织关系在我校的党员,党费到原单位党组织缴纳。党费一般应由党员个人按月交纳,特殊情况可以托人代交、邮寄、预交或补交,但预交或补交的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八条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中流动的,由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负责考察。凡正式组织关系转来我校的预备党员,到期转正时,所在党组织必须征求对方党组织的意见后,再讨论是否按期转正并办理手续。在我校发展并考察三个月以上的预备党员,毕业或调离学校时,所在党支部应作出鉴定,并将材料寄送所去单位党组织。
第十九条流动党员的统计,由其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统计上报。
第二十条党员在流动中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的,应根据党章规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
第二十一条校内“双肩挑”党员的组织关系,应随主要任职单位一同转移,自觉接受主要任职单位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由校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共)
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管理规定
(2012年)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工作,有效选拔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的优秀人才,保证新生录取质量,提高招生工作管理水平,维护考生的权益,确保招生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学校招生的良好声誉,促进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管理规定〉(试行)》(苏招委〔2004〕24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5.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组织与管理
1.学校和各招生学院(系、室、所)分别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复试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切实抓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关键环节,确保复试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2.各招生学院(系、室、所)应统一制订复试小组工作规范,按照学科、专业成立由导师组成的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一般应在5人以上,由本学科、专业工作严谨、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导师组成,也可以邀请其它专业的有关导师参加。
复试小组成员若有亲属参加与本人复试工作范围相关的学科、专业复试,应主动事先提出回避申请,不得隐瞒。
复试小组成员名单须报研究生部备案。
3.在学院(系、室、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1
4.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三、复试准备工作
1.制订并公布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各招生学院(系、室、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根据学校的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要求,制定本单位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协调落实复试工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复试工作实施细则确定后,应报送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按要求在学校网站上公布。
2.培训工作人员
各招生学院(系、室、所)要加强对复试小组成员和有关工作人员政策培训和纪律教育。复试小组成员名单应对外保密,复试小组成员不得接受考生的任何咨询以及对考生进行辅导。复试过程中复试小组成员要关闭通讯工具,以免影响考生的注意力,同时严格遵守对每个考生规定的复试时间,全面考核,不得走过场。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规范其工作行为。同一学科(专业)的各复试小组要统一复试尺度,每个复试小组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3.命制复试试题
复试试题包括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试题。复试试题及其答案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各招生学院(系、室、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做好试题命制、分装、评卷等环节的保密工作,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科学、有效。
4.初定复试对象
参加复试的对象一般必须是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考生。学校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及生源状况确定参加复试考生的人数,实行差额复试,原则上参加复试的人数不超过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的150%,特殊情况须报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对初试成绩略低于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但在本专业考生中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或在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或特殊才能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复试要求,按当年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通知中规定的有关原则办理。线下生复试名单须经集体讨论并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
为使初试成绩优良的考生不因专业录取名额的限制而失去复试机会,学校可
对这部分考生在学校相近专业进行调剂复试。但考生初试成绩须达到原报考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考试科目相同,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一般不跨学科门类调剂,如需跨学科门类调剂,须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对于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考生等,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政策规定执行。
5.复试考生资格审查
复试前,组织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未经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复试。审查内容为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身份证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要核验其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入学时交验)。经审查不符合教育部规定报名资格者不予复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并查实考生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将取消考生的复试资格,如其已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将按照《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复试的形式、内容与记分
1.复试形式分笔试和面试两种。
2.复试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1)专业课笔试。专业课考试科目要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科目相一致,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与报考专业有关的2门本科生主干课程,每门课程满分100分,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加试内容不得与初试及专业课复试内容重复。加试成绩不记入复试成绩,不参加加试或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专业课笔试由各招生学院(系、室、所)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考试的组织与监考要求严格按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规定执行。
(2)综合面试。面试由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综合素质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满分50分,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分。由各专业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及综合素质的面试。面试时间每位考生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综合面试主要包括:
1)专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必须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
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各复试小组应提前准备好反映以上指标的具体素材,避免面试时的随意性,同时应考核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录取。
面试开始前应检查考生是否进行过资格审查,未经资格审查者不得参加复试,杜绝冒名顶替。面试情况要有详细记录,现场应认真填写《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成绩评定表》以备查。
部分专业可增加实践(实验)能力考核实,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试成绩(满分300分)=专业课笔试(满分15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综合面试(满分100分)
3.体检
复试阶段,考生须进行体格检查。各招生学院(系、室、所)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3号)自行与卫生科联系安排。不参加体检及体检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录取。
五、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50%(特殊专业报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同意的除外),入学考试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入学考试总成绩 = 初试成绩×折算系数+复试成绩
(注:折算系数=复试满分÷初试满分)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拟录取名单的确定
各学科、专业按照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排名顺序确定拟录取名单,但面试不合格者一般不得进入本学科、专业拟录取名单。
七、监督、复议机制
1.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学校和各招生学院(系、室、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复试小组的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复试小组要坚持集体把关、组长负责制的原则,对主观性较强的项目,如面试、外语口语测试等要现场给出评语及得分。各招生学院(系、室、所)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
对本单位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我校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
2.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各招生学院(系、室、所)在复试中要坚决抵制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对违反复试规定以及弄虚作假的招生单位,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性质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减招生计划。对违反招生与复试纪律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直至追求其法律责任,以维护学校招生纪律的严肃性和确保研究生的录取质量。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及时公布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及时公布研究生部和各招生学院(系、室、所)的咨询、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解答考生的疑问,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和师生的监督作用。
4.实行复议制度。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畅通。对复试中出现的争议,考生可向学院(系、室、所)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提出申诉。若再有争议可向研究生部提出申诉。必要时研究生部向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由领导小组作出裁决。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5.树立依法治招的观念。复试工作的程序、规定、办法和反映已录取考生复试情况的有关材料应保存至考生毕业;未录取的考生材料保存一年。
八、附则
1.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2.若上级机关有新的相关文件规定,则以新文件规定为准。
第五篇:中国工商银行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中国工商银行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一、总 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商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其资金管理的原则是:集中管理,分级经营,统一调度,灵活融通。在加强总行对全行资金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级行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性。
(三)本规定适用于工商银行省级分行(含计划单列市分行,下同);省辖市、地级分行。
(四)本规定中的资金系指工商银行人民币和外币下列项目的全部或部分:
1.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2.负债,包括各类存款、借入款及其他负债。3.资产,包括贷款、投资、其他金融资产。
二、信贷资金的管理
(五)信贷资金的管理包括下列内容: 1.信贷总量管理,包括贷款余量和增量管理。2.资金运用管理。3.营运资金调度管理。4.利率管理。
(六)全行的信贷总量实行统一管理。
1.总行负债全行信贷总量的统一管理,负责统一制定全行信贷余量的调整政策和措施,负责集中控制和分配信贷增量(限额或规模),并负责在或季度执行中对信贷增量的分布实施必要的调整。
2.总行对全行的信贷资金实行贷款限额指导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根据资金营运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制定《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
(七)全行资金实行统一计划,分级营运。
1.总行是全行资金营运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并平衡全行信贷资金营运计划;核定各省级分行的贷款限额,制定与考核各省级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简称比例指标,下同)。
2.省级分行是省辖资金营运管理中心,负责编报本辖信贷资金营运计划;根据总行下达的贷款限额平衡本辖资金;分解和考核本辖市地级分行的贷款限额与比例指标。
3.市地级分行是工商银行的基本经营核算单位,亦是资金管理与营运的基本单位。市地级分行负责编报本辖资金营运计划;落实上级行下达的贷款限额指标与比例指标;平衡本辖资金。
(八)全行的信贷资金运用,实行统一决策与分级决策相结合。1.总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确定全行信贷资金投向、投量和重点。总行以直接贷款、规模专用和与省、市行联合贷款等方式参与支持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引导和调整全行信贷投向。2.总行统一制定《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办法》(另文下发)。对资产风险管理和贷款管理规定统一标准,对全辖资产风险和贷款管理实施监测与考核。
3.总行制定统一的贷款分级审批权限。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在规定的贷款权限内,制定内部审批责任制,超过批准权限的贷款,要报上级行批准。总、省、市地三级行都要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对重大项目和大额度贷款实行集体决策。
4.省级分行和市地级分行根据总行确定的贷款投向、贷款结构和重点,按照《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办法》的规定,自主决策权限内贷款的投放和信贷资金的运用,并对自主决策的资金运用承担风险责任。
(九)全行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建立两级资金调拨体系。
1.总行拥有全行范围内的信贷资金配置、调度和调剂权,对全行资金实行统一调度。
2.建立两级资金调拨体系。总行实施资金的一级调度,其任务是负责全行范围的资金调度。省级分行实施资金的二级调度,其任务是负责本辖范围内的资金余缺调剂。市地级分行是资金营运的基本单位,在辖内统一使用资金。
3.总、省、市三级行都要按季编制全辖的资金营运计划,并据此确定资金调度计划。原则上,营运计划内的资金需求自行解决;当因存款下降而发生临时支付困难时,省级分行应首先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或通过同业拆借、辖内资金调剂来解决,确实无力解决时,可向总行申请调拨。下级行需要调拨资金,必须提前五日向上级行提出申请。4.总、省、市三级行长要对本辖区内统一调度资金负责。三级行资金计划部门是资金调度的主管部门和中心,三级行都要建立责权结合的资金调度责任制度。
5.严肃资金调度纪律。上级行调度规模、资金和再贷款要签发调拨通知,下级行要服从调度,不得延误;上级行调度不当,影响下级行支付和资金运用由上级行负责。
(十)系统内资金实行有偿调度。
1.参照同业拆借利率制定系统内资金调拨价格,下级行向上级行申请调拨资金的价格不高于同业拆入的利率;下级行向上级行上存资金的价格略高于联行利率。
2.系统内资金调度实行期限利率。
3.系统内上下级行的资金调度要按期结付利息,不得拖欠,并建立欠息罚息制度。
(十一)全行资金利率由总行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统一制定。1.全行执行人民银行统一利率。总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省级分行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并制定统一的利率浮动管理办法(另文下发)。
2.系统内调度资金的内部利率水平原则上由总行统一确定。3.各项贷款的优惠贴息和减、停、免息的决定权集中在总行。
三、支付准备金的管理
(十二)总行对全行支付及流动性负全部责任,实行全行集中资金保支付制度。1.建立总、省、市地三级行分级保支付的责任制,三级行必须保证本级辖内的支付,三级行行长对确保辖内支付承担责任。
2.总行建立支付总准备金,包括:各省级分行超过总行核定的备付率(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部分、二级存款准备金、短期债券、下级行存款、同业契约借款等。各省级分行和市地级分行也要相应建立支付准备金。
3.统保支付的范围,包括存款的提取、同业清算、系统内汇划款的支付。
4.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是工商银行的备付性资产。从1994年起,根据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规定,由总行统一决定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总量并确定各省级分行购买数量。各省级分行必须完成总行下达的债券购买任务。总行通过公开市场适时调节债券存量和各省级分行备付金比率。
(十三)全行实行二级存款准备金制度。1.二级存款准备金首先用于保证全行支付。2.二级存款准备金的解缴和调整按月进行。
四、人民银行再贷款的管理
(十四)总行对人民银行再贷款实行集中管理,统借统还,统筹安排使用。
1.总行统一向人民银行办理借款,根据全行资金营运情况,以系统内借款方式拨付各省级分行使用。省级分行在总行拨付的系统内借款额度内,统筹安排使用。系统内借款期限分为三个月、半年、一年。2.总行统一向人民银行办理再贷款的归还,根据人民银行下达的再贷款还款计划,总行下达各省级分行一揽子还款计划。各省级分行必须按期如数完成总行下达的还款计划。对不能按期如数完成还款计划的分行,实行扣款罚息制度。
五、汇差资金的管理
(十五)建立汇差资金分级清算责任制。
1.部行负责组织本行全国联行汇差资金的清算,并建立相应的调拨与清算中心,其责任在于确保全国联行汇路畅通和全国联行汇差的及时清算。
2.省级分行负责省辖联行汇差资金的清算并保证省辖联行汇路的畅通,同时建立资金调拨与清算中心。
3.市地级分行负责本辖联行的汇差清算,确保本辖汇路畅通。(十六)严肃汇差资金清算纪律。
1.对违反汇差清算纪律的各级行(总行、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采取分档计息、罚息、通报全国、追究负责人及行长的责任等制裁措施。2.根据《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对不按规定清算汇差的分行,扣减其存贷款比例。
六、同业融通资金的管理
(十七)对同业融资实行集中管理、分级控制。
1.总行根据人民银行规定,统一核定各省级分行同业拆借资金比例。2.省级分行在总行核定的拆借比例内,核定市地级分行的拆借比例。市地级分行的同业拆借额度不得超过上级行核定的拆借资金比例。3.总行统一购买持有的国债及其他债券由总行统一抵押、转让,用以调剂资金头寸。
4.各省、市地级分行在本规定前已形成的确有实效的区域性融资中心或市场,应在人民银行许可的范围内,继续发挥灵活融通资金的作用。
七、资本的管理
(十八)对资本实行集中管理。全行的资本权益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其支配权和处分权集中在总行。未经总行批准,任何分行和个人不得动用资本。
(十九)总行根据经营需要,核给省级分行一定资本金委托其经营。省级分行也可以核给市地级分行一定资本金委托其经营,但不得再分配下放。各经营行(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行长必须对核定的资本金的安全、完整和增值负责。
各省级分行和市地级分行在本规定前已经占用的信贷基金,做为总行核定委托其经营的资本金,其使用权归经营行,其支配权和处分权归总行。(二十)由总行统一进行资本投资,省级分行以下(含省级分行)无权进行资本投资。
1.对各省级分行在本规定前已经用资本投资的项目,要逐一清理、登记造册,对总行认可的项目要补办总行授权委托投资手续。2.由总行统一制订资本管理办法和资本投资管理办法(另文下发)。(二十一)对全行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实行集中管理。1.资本公积作为核心资本的组成部分由总行实行集中管理。2.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与公益金。盈余公积的分配权在总行。总行按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分别核定各省级分行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统筹安排使用。
3.省级分行在总行核定的提取比例内,可对市地级分行核定提取比例,统筹安排辖内盈余公积金的使用。
4.市地级分行在省级分行核定的提取比例内,自主安排盈余公积金的使用。
(二十二)加强对固定资产净值的管理。
1.固定资产净值是资本的重要组成,由总行统一制定管理办法,防止资产流失。
2.全行自用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30%。
3.各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对辖内固定资产有使用权,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状况报告制度。4.各分行不得以占用的固定资产做抵押。
八、呆坏帐准备金管理
(二十三)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由总行统一管理,贷款呆帐、坏帐的核销,实行集中审批、分级核销制度。各省、市地级分行无权自行批准减免贷款本息。
(二十四)各省、市地级分行要在财政部规定的提取率内足额提取呆帐、坏帐准备金,并按规定程序,清理贷款呆、坏帐,经总行批准后办理冲帐手续。
九、内部资金的管理
(二十五)严格内部资金管理,防止过多占用营运资金。
为防止内部资金过多占用信贷资金,必须对财务资金、联行汇差资金、附属公司投资、应收暂付款等内部资金实行严格管理。
1.联行汇差资金、资本投资的管理按本规定的第四、六部分规定执行。2.对财务资金占款实行比例控制。上缴税利要制定缴款计划,匀衡缴款;对暂付款的占用实行比例控制。
3.对应收未收息占款,实行最高限控制。总行对省级分行考核应收未收利息比例和利息回收率,并与存贷款比例和财务指标的核定实行挂钩。
4.总行对内部资金占用营运资金实行比例控制,在没有达到合理比例以前,由总行按年下达内部资金占用下降比例。
十、资金的统计监测制度
(二十六)为了加强对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监测,各省、市地级分行要编制以下报表(报表另发),并逐级汇总报送总行。
1.《资金头寸五日报表》。由各省、市地级分行计划部门编制。在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辖当日头寸轧计反映。
2.《资金营运计划表》。由各省、市地级分行计划部门分级上报。3.《汇差清算次日报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汇差清算次日报表制度。
4.《资产风险质量监测季报表》。由各分行信贷部门按照《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编报。5.《资产负债月报表》。由省级分行计划部门按《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编报。
6.《财务收支月(季)报表》。由各分行会计部门编制上报。
十一、附 则
(二十七)本规定与总行《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配套实施。(二十八)各省级分行须制定贯彻实施本规定的细则,并报总行备案。(二十九)本规定从下达之日起执行。
(三十)本规定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负责修改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