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健按摩背腰部手法操作
保健按摩背腰部手法操作培训
一、背部
01 掌推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一手在对侧肩上压住按摩单,另一手从上背部推至腰骶部,操作5至10次。
02 掌揉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单掌或叠掌置于上背部肩胛触,先队侧后同侧,以全掌着力从上至下进行按揉,操作2至4次。
03 拇指拨揉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双手拇指(单指或叠指)置于大杼穴,从上至下拨揉至大肠俞,操作2至5次。
04 点按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置于胸椎两侧,沿华佗夹脊穴由上而下进行点按,2至4次。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置于胸椎两侧的大杼穴,沿膀胱筋第一条线开始点按,至胃俞穴止,操作2至4次。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置于胸椎两侧的魄户穴,沿膀胱筋的第二条线开始点按,至胃仓穴止,操作2至4次。
05 按压脊柱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单掌或叠掌置于第三胸椎棘突上,以掌心施力从上至下进行按压(先轻后重,停留1至2秒钟,等客人呼气时,再向下按压后立刻收力),至第五腰椎止,操作1至3次。
06 滚揉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用前臂尺侧着力,从上背部滚揉至腰骶部(先对侧后同侧),1至2分钟。
07 掌擦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一手在对侧肩上压住按摩单,另一手从上背部至腰骶部进行擦法(先对侧后同侧),1至2分钟。
08 叩击背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双手半握拳,以小鱼际着力,从上背部至腰骶部进行叩法,反复操作1至2分钟。双手五指并拢,掌心成凹槽状,从上背部至腰骶部有节奏的进行拍法,反复操作1至2分钟。
二、腰部
01 分推腰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左侧。双手交叉置于腰背部,同时用力向两侧推按5至8次。02 掌揉腰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左侧。单掌或叠掌置于同侧腰部,从三焦俞穴揉至环跳穴,操作1至2分钟。
03 拨揉腰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左侧。双手的拇指(对指或叠指)置于腰部,以指腹或偏缝着力,沿骶脊肌拨揉到骶髂关节,3至6次。
04 滚揉腰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左侧。(弓步或马步)用前臂尺侧着力,置于同侧腰部,沿膀胱筋滚揉至下疗穴,1至3分钟。
05 肘拨腰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右侧(弓步或马步)。用尺骨鹰嘴着力,置于对侧腰部,沿骶脊肌向外侧拨揉至骶髂关节,操作1至3分钟。
06 肘理腰肌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右侧(弓步或马步)。用尺骨鹰嘴着力,置于对侧腰部,沿骶脊肌理至骶髂关节,操作5至10次。
07 肘点腰骶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右侧(弓步或马步)。用尺骨鹰嘴着力,由上而下点按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穴。每个穴位点按1至3次。
08 肘滚腰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右侧(弓步或马步)。用尺骨鹰嘴着力,置于对侧腰部,沿骶脊肌滚揉至环跳穴,1至3分钟。
09 掌擦命门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单掌或叠掌置于命门穴,进行前后擦法,1至2分钟。10 叠掌按腰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左侧。右手平放于腰骶部,掌心置于阳关穴;左手的掌根放在右手的掌指关节触,同时向下用力(先轻后重,停留3至6秒钟在逐渐收力)进行按压。11 掌振腰骶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单掌或叠掌置于腰骶部,施以振法1至2分钟。12 掌揉八疗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单掌或叠掌置于骶骨两侧八疗穴,施以揉法1至3分钟。13 点揉环跳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弓步或马步)。用前臂尺侧着力,在同侧臀部进行滚揉,1分钟再用尺骨鹰嘴着力点按环跳穴,3至6秒钟。掌擦八疗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单掌或叠掌置于骶骨两侧的八疗穴,进行前后擦法,1至2分钟。叩击腰骶
客人俯卧位,按摩师站于一侧。双手半握拳,以小鱼际着力,在骶骨两侧进行循环式叩法;双手五指并拢成凹槽状,在腰骶部有节奏的进行拍法。
第二篇: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手法教学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手法教学
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
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
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
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 1.1.4 按揉鱼腰穴:术者用两手拇指腹至于鱼腰穴,按揉6次。注意按揉要轻柔。
1.1.5 揉太阳穴:术者以两拇指指腹臵于受术者两太阳穴上,轻柔的向耳后果方向揉12次
1.2 眼部的施术:
1.1.1揉睛明穴:术者以两手中指指端臵受术者两睛明穴处,做轻柔和缓的揉动6次。
1.2.2 点揉丝竹穴:术者以两手之短枝一受术者两侧丝竹穴,做点揉6次。
1.2.3 按揉眼眶上缘:术者以两手中指指腹端部臵于受术者两眼眶的上缘正中与眼球之间,略向深部点进,继之按住眼眶的上缘做缓缓的揉动6次。
1.2.4 按揉承泣穴:术者以两拇指腹端部臵于受术者两眼眶的下缘正中与眼球之间,此部位为承泣穴,略向深部点进,继之按住眼眶的下缘做缓缓的揉动6次。
1.2.5 按揉四白穴: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端按在四白穴上,做轻巧地揉动6次。
1.2.6 环推眼周: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端臵于受术者一侧眉头,顺其眉毛的走形方向向外推至眉梢,沿眼眶的边缘向下、弯向内推至下眼眶,再弯向商跨经山根穴推至对侧眉头,按前述循环进行。环绕两眼眶环推6次。注意方向绝对不能与眉毛的走形方向相反。
1.3 面部的施术: 1.3.1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自受术者山根穴两侧开始至迎香穴做较缓慢的擦法6遍。
1.3.2 分推颧骨: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着力,自受术者必两旁分别经颧骨向面颊两侧分推,第一遍推至耳门穴,第二遍推至听宫穴,第三遍推至听会穴,重复叁次。推法要缓慢,推至耳门、听宫、听会穴时可在其穴位上稍做按揉。
1.3.3 术者以一手中指端于水沟穴做按揉12次。
1.3.4 术者以两手中指指腹端臵于受术者的地仓穴,做按揉法,共12次。]
1.3.5 承浆穴:术者用两手拇指指腹臵于水沟穴两旁,沿上口唇的弧形向两侧分推至地仓穴,然后将指腹再臵于承浆穴,沿下口唇的弧形向两侧分推至地仓穴,反复几次,注意,再分推时,手指不准碰到受术者的唇线以内的部位;分推至地仓时,可做按揉。
1.3.6 推下颌骨:术者用量拇指指腹着力,分臵于受术者下关穴,自该穴开始沿下颌支向上经下颌角(颊车穴)、下颌骨推至承浆穴,反复6次。推至承浆穴后,可在穴位上稍做按揉。
1.3.7 按下颌骨:术者以两手食、中、无名、小指至于下颌骨下缘任脉两侧,以前二指或三指着力,依次向下颌角方向边按边移动直至按到医风穴,反复6次。
1.3.8 分抹面颊:术者以两手心相对抱住受术者的面颊,以食、中、无名、小指的掌侧着力,在做掌指关节屈曲的动作时,用指腹在受术者的两侧面颊部由下向上进行抹法,反复12次。1.4 耳部施术:
1.4.1 推耳门、听宫、听会穴:术者以两手拇指着力,自耳门穴开始,向下经听宫穴推至听会穴,反复6次。
1.4.2 揉乳突:术者手心向上,将手伸到受术者的枕骨下抱其枕后部,用中指指腹着力臵于乳突部位,做揉法,反复6 次。
1.4.3 捻耳:术者两手拇指、食指分别捏住受术者两侧耳朵的得上部,自上而下以两手指做捻动,反复6次,注意要将其耳部的每一个小的部位均捻到;捻后受术者感耳部微微发热为宜。
1.4.4 搓耳:术者以手掌心相对抱住受术者的头两侧,手掌心对准其外耳道口,然后坐上下的搓动,使受术者的耳朵在手下呈卷伸状态,反复12 次。以受术者耳部感到微微发热为宜。
1.5 发迹部施术:
1.5.1 按发迹:术者以两手拇指端指腹着力,自神庭穴始,沿前发迹先向两侧渐按至头维穴,然后绕耳按至后发际直至风府穴止,反复6次,当按到风府穴后,可在该穴位稍做按揉。
1.5.2 推发迹:术者以两手拇指端指腹臵于神庭穴旁,然后分别向两侧沿前发迹分推之侧发迹,最后推至风池穴结束,为1次,反复6次。
1.6 头部施术:
1.6.1 按督脉: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指腹着力,自神庭穴开始,一指挨一指向百会穴方向做按法,直按到后顶穴,反复6次。1.6.2 横擦督脉: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指腹着力并排列在督脉之上,做左右方向的两手拇指交互的、幅度约1cm的快速擦法,自神庭穴开始,至后顶穴止,反复6次。
1.6.3 拨发:术者以两手伸到受术者发内,然后紧贴头皮做收缩五指的动作,此时可将头发抓在自己的指间和掌中,稍微用力握一下拳即可放开;再换一下手位重复下一个动作,反复6次。注意不要将受术者的头发扯下。
1.6.4 指击头部:术者双手伸直,掌对掌、指对指、完全合拢,双手背伸成90度,然后无名指与小指相互交叉屈曲抱住对侧手背。操作时靠前臂的旋转带动手掌及手指做上下方向的、快速的动作,以伸直的中直尺侧着力打击在受术者的头部。注意,打击的力度要轻巧,边打击边移动位臵,致使整个巅顶及头侧均被触及到。
1.6.5 扫散头侧:先将受术者头面朝向一边,术者五指屈曲,以指端着力,靠手腕做尺桡方向的摆动,带动手指在受术者头侧的发部向后进行扫散,扫散英出几头侧的整个部位;之后再将受术者头朝向另一侧,如上法扫散之。
1.6.6 梳理头部:先将受术者的头朝向一边,术者一手五指屈曲,以五指的指端及甲端着力,至于受术者的一侧前发迹及侧发迹,然后向后梳理受术者头发至后发迹,反复12次;之后再将受术者的头转向另一边,术者换另一手如前法反复施术12次。注意,每一次的梳理均不要重复前一次梳理的指际,换句话说,即应将受术者的巅顶部皮肤均要梳理到。1.7 颈前部施术:
1.7.1 推胸锁乳突肌:术者用两手拇指端指腹着力,自医风穴开始,沿胸锁乳突肌的前册推该肌肉至天突穴,与天突穴作按揉法片刻,反复6次。
1.7.2 推颈侧:术者以两手拇指端指腹着力,自风池穴开始乡下推颈侧至缺盆穴,于缺盆穴处作按揉片刻,反复6次。
二、胸部保健按摩:
胸位于上焦,是心、肺两脏的居所,二者一主气、一主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二者相互为用,发挥着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胸中又是宗气之所聚之处,宗气由脾上输于肺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吸入之外界的清气所组成,起着主呼吸、兴气血的功效。因此,胸乃气血运行之大本营。
于胸部行保健按摩,可以起到行气活血、清心凝神、调畅肺气、通调水道、输布水谷之精微到全身的作用。
施术时,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和身侧。2.1 按揉锁骨:术者以两手拇指端指腹着力,于锁骨的胸骨端下缘开始沿锁骨下缘依次向锁骨肩 峰端行按揉,反复6次。
2.2 分推锁骨:术者以两手拇指偏桡侧指腹着力,自锁骨的胸骨端下缘开始向锁骨的肩峰端做推法,反复6次。
2.3 按揉中府、云门穴:术者以食、中指指腹之于中府、云门穴,进行按揉12次
2.4 捏、拿、弹拔、揉法,约2分钟。2.5 揉膻中穴
:术者以一手食、中、无名指端指腹着力,臵于手术者膻中穴,做揉法约3分钟。
2.6 推胸骨:术者以一手食、中、无名指端指腹着力,自手术者天突穴开始向下推至鸩尾穴止,反复12次。注意动作要和缓。
2.7 分推肋:术者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着力,臵于天突下方任脉两旁,其余四指轻放于手术者胸廓两侧。两拇指先沿锁骨下缘由内向外分推至肩部,然后沿逐一肋间隙由内而外分推至腋中线、由上到下至肋弓为一遍,反复6次。
2.8 擦胸:采用掌擦法术者以单手操作,齐平天突穴下开始,横擦胸部至两侧的腋前线,左右擦动的同时,手掌缓慢向下移动至鸠尾穴寿平位臵为一遍。酌情作1-3遍。注意,在作擦法的同时,须运用介质以防损伤皮肤;所采用的介质根据病情不同而变化,血瘀者采用红花油,一般情况可再用按摩乳。
2.9 拍胸:将胸部分为三条刺激线,任脉和两条锁骨中线。做拍法时,自一侧锁骨中线开始由上向下拍,此时术者的掌指关节对准锁骨中线。拍完一侧锁骨中线之后再由上向下拍任脉,最后拍另一侧锁骨中线,均拍至肋弓。注意,操作时采用轻拍法,手腕要柔和。反复3遍。2.10 推两肋:术者以两手掌着力,操作时分别将受术者两腋窝下,以腋中线为轴线,自上向下推至髂骨翼。反复6遍。
三、腹部保健按摩: 腹部为肝、胆、脾、胃、小肠、大肠等的居所,位于中焦、是气血运行、水谷运化的枢纽。在腹部进行保健按摩可以起到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的功效以调畅气机、运行血气、促进消化吸收。施术时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位于受术体侧
3.1 摩腹:术者以一手手掌着力在腹部进行摩法。一般顺时针摩,如果是虚证受术者,则采用逆时针摩法。操作时间约5分钟。3.2 退腹部任脉:术者以两拇指指端相对,臵于任脉上,其余四指放松自然臵于受术者的体侧,自鸠尾开始由上向下推至曲骨穴止,反复6遍。注意,操作推法时速度要缓慢、均匀、平稳。
3.3 分推肋弓: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自鸠尾穴开始,沿肋弓由内而外、自上向下分推至腋中线,反复6次。
3.4 分推腹部: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以腹部任脉为中线,自鸠尾穴开始向受术者体侧分推至腋中线,然后再回到任脉上来并向下以一个拇指的位臵再向其体侧分推至曲骨穴水平位臵为止。反复6次。3.5 点中腕穴:术者以拇指、食指、无名指指腹着力夹持住中指的第二指间关节,在以中指指腹臵于受术者中腕穴上,随着受术者的呼吸进行点法。当受术者呼气时,术者中指随其腹部下沉约1cm,继而受术者吸气,此时术者应保持中指所处的位臵不动,当受术者再次呼气时,中指再次随其腹部下沉约1cm ,如此反复操作,直点至中指感到腹主动脉的明显搏动时,保持中指不动过一个呼吸周期。然后随受术者的呼吸缓缓抬起中指,既受术者吸气时,术者的中指上抬约1cm,当受术者呼气时,中指则保持不动,当受术者再次吸气时,术者的中指再次上抬,以次直至终止抬到腹平面水平为一周期,酌情做1—3遍。
3.6 推摩腹部:术者自受术者上腹部一侧开始横向进行推法与摩法的组合操作,即边推边摩。推至对侧后,向下移一个手掌的位臵再推摩至对侧。一次推摩至曲骨穴的水平位臵为1遍,反复6遍。3.7 拿大横穴:术者将两拇指指腹分别臵于受术者大横穴处,其余四指臵于腹部背侧,拇指与四指相对捏拿大横穴,使之产生酸胀感,反复拿12次。
3.8 揉神厥穴:术者以一手掌心对准受术者神厥穴,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揉法。虚证做逆时针揉法。操作约5分钟。
四、上肢保健按摩:
上肢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循行的部位,手是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交汇之处,手臂乃是人类生活和劳动的主要运动器官。保健按摩施术于上肢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施术时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受术者体侧。上肢的施术,须分别操作,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4.1 拿上肢:术者一手握受术者的手腕,另手用拿法自其腋窝部开始自上向下拿至手腕为1遍,反复6遍。
4.2 滚上肢:术者一手握受术者的手腕,另手用滚法在上肢部施术约5分钟。
4.3捻指:术者以一手握受术者的手腕,另手用捻法依次对其五指佐捻法。反复3遍。4.4 理指:术者以一手握受术者的手腕,另手用理法依次对其五指的尺、桡侧和掌背侧施术。反复3遍。
4.5 搓上肢:术者用搓法在受术者的上肢施术,反复3遍。4.6 抖上肢:术者用抖法在受术者的上肢施术,反复三遍。
五、下肢、内、前、外侧保健按摩
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所过之处,前部为足阳明胃经所过之所;外侧为胃少阳胆经所过的部位。在此进行保健按摩,可以调节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的功能,对维护人的生命活力有着重要意义。施术时受术者取仰卧位,术者取坐位于其体侧旁。
5.1 拿下肢:术者以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夹持住受术者的大腿上部,自上而下循序做拿法,至踝关节为一遍,反复6遍。
5.2 按揉足三里穴: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的桡侧着力,在受术者足三里穴作按揉,3分钟;在做另一侧3分钟。
5.3 按揉三阴交、悬钟穴:术者以一手拇指、中指指端,分别臵于三阴交、悬钟穴上,相对用力作揉法,3分钟。
5.4 推下肢: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着力,先由大腿前侧开始,自髂前上棘下缘至踝关节前部做推法,反复6遍,再自大转子自外踝做推法,反复6遍。
5.5 滚下肢:术者用滚法按照推下肢的顺序自上而下在大腿的前部和侧部做滚法。5.6 摇膝摇髋:术者以一手抓握住受术者的双踝,另一手扶定其双膝,使受术者屈膝屈髋,之后术者两手配合做摇膝摇髋的动作。一个方向转10圈,再换另一个方向转10圈。
5.7 拍下肢:术者以拍法,先在受术者的前外侧施术,由上而下反复3遍,然后再受术者的前内侧施,由上而下反复3遍。
5.8 搓下肢:先令受术者一侧下肢屈膝屈髋,术者以两手夹持住受术者大腿的内外侧,自上向下搓至膝关节,反复3遍;然后术者再夹持住受术者的小腿内外侧,自上向下搓至踝关节,反复3遍。
六、背腰部保健按摩
背部乃膀胱经所循环的部位,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且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背俞穴,因此在背部行保健按摩。可以起到抵御外邪,调理脏腑的功能。
腰部为肾之府,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按摩保健腰部,可以壮腰健肾、益精填髓。
施术时,受术者取俯卧位,术者取坐位于其一侧。
6.1 拿肩井:术者以两手拇指与四指相对,拇指臵于肩井穴,夹持住斜方肌做拿法。各拿6次。
6.2 分推腰背部: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臵于大椎穴上。以督脉为中线,向两边分推至腹中线。每分推一次,向下移动一个拇指腹的位臵,知道分推到长强穴水平的位臵。
6.3 滚法与腰背部:术者用滚法在受术者腰背部做滚法,主要在膀胱往上尤其是背俞穴上施术。其施术的顺序为,自一侧大()穴或其高度向下沿膀胱径至大肠俞或其高度,为一遍,反复3遍。然后换另一侧重复上法3遍。做滚法时手的摆动方向可以平行与受术者身体的轴线,也可以垂直于它。
6.4 按揉背腰部膀胱经: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自大()穴开始,边按揉边缓慢的向下移动,沿膀胱径至大肠俞:再从附分穴向下边按揉边移动,沿膀胱经至膏盲穴为一遍。再从另一册大()穴和附分穴如上做法1遍。
6.5 按揉肩胛骨内缘:术者一拇指指腹着力,从肩胛骨上角开始,沿其内缘自上向下边按揉边缓慢的移动至肩胛骨下角为1遍,反复6遍。之后再做另一侧6遍。
6.6 推肩胛内缘: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着力,自肩胛骨上角开始,沿其内缘自上向下进行推法,绕过肩胛骨下角至腋中线为1遍,反复6遍。之后再如上法做另一侧肩胛骨内缘6遍。
6.7擦腰背部: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着力,首先自受术者背部一侧大椎穴的高度,沿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膀胱经向下推至髂后上棘处;第二,自大椎穴的高度,沿督脉向下推至长强穴;第三,自受术者背部另一侧大椎穴的高度,沿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膀胱经向下推至另一侧髂后上棘处。各重复3遍。
6.8 擦背腰部: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着力,首先自受术者背部一侧大椎穴的高度,沿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膀胱经向下做擦法至髂后上棘处,约30秒;第二,自大椎穴的高度,沿督脉向下擦至长强穴,约30秒;第三,自受术者背部另一侧大椎穴的高度,沿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膀胱经向下擦至另一侧髂后上棘处,约30秒。注意,在使用擦法时,应酌加介质,一般用按摩乳,如属血淤或风寒麻痹证,则加用红花油作为介质,以增强疗效。
6.9 拍背腰部:术者两手交替在受术者腰背部做拍法,其手掌的纵轴与受术者的纵轴呈垂直方向。操作时,先在受术者腰背部一侧的膀胱径自上而下的做拍法;继而在起督脉上做拍法;最后在其另一侧腰背部的膀胱经上做拍法。均起自大椎穴的高度,至于第5腰椎的高度,各做3遍。注意,手法宜轻巧,以肘关节带动前臂,手腕放松,使用虚掌拍击在受术者的体表上。
6.10 捏脊:术者用两拇指与食指的桡侧夹持住受术者的皮肤,自长强穴开始,向上沿督脉做捏脊法至大椎穴,反复5~7遍。注意,无体虚表现者或肥胖着可以不做捏脊法。
七、下肢后部保健按摩
下肢的后部有足太阳膀胱经过,属膀胱络肾,主一身之表,做好下肢的保健按摩,可以调节肾气,益精填髓,补养先天之本,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强化主表卫外的功能。
施术时使受术者呈俯卧位,于膝关节和踝关节下填棉垫,以保护关节不受损伤。
7.1 掌揉下肢: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着力,自受术者臀部开始边揉边缓慢的沿其股后部向下至跟键处,反复3遍。
7.2 拿下肢:术者一两手在受术者一侧下肢做拿法,边拿边缓慢向下移动到踝关节处为一遍,反复6遍。再于另一侧下肢如上做法6遍。7.3 按揉穴位:术者以肘部尺骨鹰嘴按揉环跳、承扶、殷门;以拇指指腹按揉委中、承山;以拇指、中指指端按揉昆仑穴和太溪穴。共约3分钟。
7.4 切击下肢:术者以双手做交替切击法,自受术者一侧臀部开始,沿其下肢后侧切击至跟键,再返回至臀部为一遍,反复6遍。如上做法另一侧下肢。
7.5 滚法于下肢:术者以一手施滚法于受术者的一侧下肢,自臀部开始,沿下肢的外侧和后侧缓慢滚至跟键为一遍,反复6遍。再于另一侧上肢做6遍。
7.6 推下肢后部: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着力,自受术者臀部开始,交替在两下肢做推法,缓慢滚至跟键为一遍,各反复做6遍。7.7 拍下肢:术者以拍法自受术者臀部至小腿,再自小腿至臀部施术为1遍,反复3遍。如上做法另一侧下肢。
7.8 拔伸趾、捻趾:术者以拇指与食指夹持住受术者的脚趾,逐一拔伸,继而捻之,每趾做3遍。
7.9 推涌泉:术者用两拇指指腹着力,交替对受术者的涌泉穴进行推法约3分钟。然后再在另一侧涌泉穴施术。
第三篇:保健按摩(范文模版)
《保健按摩》试题集
(一)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第一部按摩专著是________。(A)A、《黄帝岐泊按摩经》 B、《黄帝内经》
C、《华佗别传》
2、以下不属于按摩的禁忌症的是________。(D)A、皮肤湿症 B、严重肺病患者 C、体内有金属固定物 D、肩颈酸痛者
3、骨膜对________的营养和________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C)
A、骨髓、骨折 B、骨质、骨髓 C、骨质、骨折 D、骨髓、骨干
4、在人体的常用方位术语中尺侧和胫侧分别为________。(C)A、前臂的内侧、小腿的外侧 B、前臂的外侧、小腿的内侧 C、前臂的内侧、小腿的内侧 D、前臂的外侧、小腿的外侧
5、腰椎的棘突是________的骨性标志之一。(B)A、胸骨 B、椎骨 C、肋骨 D、髌骨
6、肋骨共有________对。(B)A、24 B、12 C、26 D、13
7、脏腑与经脉连属的规律是________。(B)A、五脏连属的经脉是阳经 B、五脏连属的经脉是阴经 C、六腑连属的经脉是阴经 D、六腑连属的经脉是阳经
8、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是________。(B)A、拇指平推法 B、拳平推法 C、掌平推法 D、肘平推法
9、下列不属于点法手法要领的是________。(D)A、垂直用力
B、固定不移 C、稳而持续 D、暴力施术
10、多指拨发多用于________。(B)A、腰部 B、腹部 C、头部 D、大腿部
11、关元穴的位置在________。(B)A、前正中线,脐下二寸 B、前正中线,脐下三寸 C、前正中线,脐下四寸 D、前正中线,脐下五寸
12、大椎穴的位置在________。(B)A、颈部第五六颈椎之间 B、背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正中处 C、背部第一、二胸椎之间 D、背部第二、三胸椎之间
13、天枢穴位于________。(B)A、腹部脐旁一寸 B、腹部脐旁二寸 C、腹部脐旁三寸 D、腹部脐旁四寸
14、心经的起止穴是________。(D)A、起于中府穴,止于少商穴 B、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 C、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穴 D、起于极泉穴,止于少冲穴 15 人体________的穴位具有疏散风邪、开窍止痛、镇静安神、明目益聪的作用。(A)A、头面部 B、颈项部 C、胸腹部 D、腰背部
16、使上臂外展的肌肉有________。(C)A、斜方肌、三角肌 B、斜方肌、冈上肌 C、冈上肌、三角肌 D、小圆肌、三角肌
17、使大腿外展的肌肉有________。(D)A、臀中肌、臀小肌 B、臀中肌、梨状肌 C、梨状肌、臀小肌 D、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18、使大腿伸的肌群有________。(B)A、股二头肌、半膜肌、半键肌 B、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半键肌 C、股二头肌、半膜肌、半键肌、阔筋膜张肌 D、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半键肌
19、斜方肌的起点位于________。(D)A、全部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 B、全部胸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 C、全部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 D、枕外粗隆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 20、肱二头肌止于________。(C)A、肱骨内上踝 B、肱骨外上踝 C、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D、尺骨鹰嘴
21、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________。(C)A、扁骨 B、短骨 C、籽骨 D、不规则骨
22、五脏六腑的功能各有不同,五脏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D)A、主持消化 B、主持吸收 C、主持排泄 D、贮藏精气
23、仰卧位抖动是以两手握受术者双踝部,抬离床面约________,做上下向连续抖动。(C)A、5厘米
B、15厘米 C、30厘米 D、50厘米
24、在施术腹部横摩法时应注意,在________。(B)A、劳累后不宜立即施此法 B、饭后不宜立即施此法 C、小便后不宜立即施此法 D、饮水后不宜立即施此法
25、先秦时期按摩主要用于________。(C)A、治病 B、保健 C、治病和养生保健
26、使用温法,对于每个穴位,按摩的时间要________,使受术者有温热感。(A)A、长 B、短 C、适宜 D、不考虑
27、温法的作用是________。(A)A、扶助正气,温补肾阳,散寒止痛 B、温补肾阳,调和脾胃 C、补虚驱邪,调和脾胃 D、疏通经络,补虚驱邪
28、和法的作用是________。(C)A、消瘀散结 B、清热除烦 C、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 D、温经散寒,调和脾胃
29、揉三阴交穴的作用是________。
(D)A、咳嗽气喘,咽肿 B、水谷不化,大便不通,小腹疼痛 C、发烧咳嗽,背项强痛,头痛鼻塞 D、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30、按摩术作用于体表,能引起________。(C)的反映。A、血液 B、气血 C、局部经络 D、神经
31、可通过按摩手法作用在________而消除胀满。(A)A、足阳明胃经上穴位 B、阿是穴 C、腹部上穴位 D、胸腹上穴位
32、通过推全腹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是________。(C)
A、调和肠胃 B、通便导滞 C、疏散风邪 D、除湿利水
33、掌推肩胛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B)
A、调和肠胃 B、平喘止咳 C、通便导滞 D、壮肾补腰
34、按天枢法,________者忌用。(C)A、高
血压 B、心脏病 C、便秘者 D、胆结石
35、揉足三里法,________者慎用。(D)A、高血压 B、关节炎 C、足部扭伤 D、下肢肌肉萎缩
36、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的________上,从而达到调整阴阳,调整经络系统和人体气血。(C)A、体表 B、穴位 C、经络、穴位 D、经络
37、在振法中,振幅随作用力增大而________。(B)A、减小 B、增大 C、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D、没有影响
38、在滚法中,角度过大________。(C)A、力度就大 B、有利于前臂旋转活动 C、不利于前臂的旋转活动 D、有碍于腕关节活动
39、推拿的疗效与________无密切关系。(D)A、手法的质量 B、施术的部位 C、经络穴位的特异作用 D、推拿的速度 40、软组织丰满处宜用________手法。(B)A、软性 B、硬性 C、刺激性 D、力面大
41、推拿的补泻一般而论,凡是促进兴奋、营养、激发、扶正、升温作用的手法均属于________法。(B)A、泻法 B、补法 C、泻补法 D、扶正法
42、前胸正中线上的穴位是________经。(D)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太阴肺经 D、任脉
43、下牙痛是________经的病症。
(B)A、胃经 B、大肠经 C、小肠经 D、膀胱经
44、偏头痛是________经脉病症。(A)A、少阳经 B、阳明经 C、太阳经 D、督脉
45、保健按摩开始和结束的手法是________。(A)A、表面抚摩法 B、指针法 C、揉捏池颈法 D、拍打法
46、泰国式保健按摩的特点是________。(C)A、同于中国式按摩 B、左右手同时进行 C、左右手交替进行 D、同于推油按摩
47、按摩手部时不同的按摩介质具有不同功效,适用腕腹疼痛,风寒引起的感冒头痛,并有温中行气解囊通阳作用的按摩介质为________。
(D)A、滑石粉 B、薄荷水 C、鸡蛋清 D、葱姜汁
48、在进行经络指压按摩时,我们配合自身呼气时进行________。(D)A、往下按 B、力度停留 C、休息 D、往上放松
49、进行推油按摩时,要求操作者的双手________。(C)A、可热可冷 B、可以同时离开 C、不能同时离开 D、快速进行 50、进行刮痧时刮痧板以________斜度与皮肤接触进行刮痧。(B)A、30度 B、45度 C、90度 D、15度
二、填空题
1、古代称按摩为按跷。
2、人体常用的切面有矢状面、水平面、额状面。
3、肋骨分为前端、后端、肋骨体三部分。
4、按摩可以使肌肉纤维被动活动,使被被牵拉的肌肉放松。
5、手太阳经起于少泽穴,止于听宫穴,左右各19个穴位。
6、全身按摩施术顺序,一般从头部做起,然后按胸、腹、下肢前部、背、腰、下肢后端、上肢的顺序依次排列。
7、肩周炎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
8、服务程序灵活性很大,在具体执行中常常要因人因事而异。
9、按摩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按摩师在从是按摩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循的,与按摩职业相适宜的的行业法规范。
10、躯干部由胸、背、脊椎组成;上肢部由肩、上臂、前臂、手组成;下肢部由臀、大腿、小腿、足组成。
11、在常用人体的方位术语中,上是指接近头部;下是指接近足部;内侧为接近身体正中线;外侧为远离身体正中线。
12、胸骨的体表骨标志有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13、股骨的体表骨标志是大转子。
14、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
15、根据骨的不同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16、关节韧带具有连结两关节骨和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
17、梨状肌综合症,多有外伤史或感受风寒史。
18、踝关节扭伤多因踝关节突然内翻或外翻所致。
19、全身按摩的施术部位是仰卧位、俯卧位、坐位。20、胸部按摩施术手法包括分肋法、开胸顺气法。
21、背部按摩施术手法包括拿肩井法、掌推肩胛、背部分推法、背部按揉法。
22、提拉肩颈时,要叮嘱受术者肩部放松。
23、运动疲劳的按摩以四肢、项背为主,头部、胸腹为辅。
24、肩周炎早期局部常感酸痛、肩部有僵硬感,活动范围受限。夜间常常疼痛而影响睡眠,此时如不及时治疗肩部肌肉可逐渐萎缩,弹性减弱,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又称冻结肩。
25、踝关节扭伤一定要排除韧带全部断裂和骨折方可施术。
26、推拿治疗足跟痛,主要是刺激骨刺周围软组织,使其对疼痛逐渐产生适应,而不能使骨刺消失。
27、掌揉法因手作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鱼际揉法、全掌揉法、掌根揉法。
28、抖法分为上肢抖法、下肢抖法、腰部抖法。
29、拍打法的手法分为四指拍打法、指背拍打法、虚掌拍打法、五指散拍法四种。30、啄法主要用于头、胸、背部。
31、推按腰背法所起的作用是通经活络,镇痛化滞。
32、进行肩周拿提法时,受术者有沉重和牵拉感,术后有局部微热及轻松感。
33、进行腹肌拿提法时,受术者腹肌要放松,每次提拿时均须先挤拢腹肌后再提拿。
34、按气冲的作用行气活血,温通经脉。
35、抹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可谓是直推、旋推、分推、合推的综合。
36、捏颈肌法捏拿移动宜缓慢,用力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
37、胸壁禁止使用单指压法,采用多指或掌压法,手与肋骨保持十指交叉状。
38、掐法是以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激皮肤的方法。
39、背部拳揉法对体壮者者用实拳,对体虚或久病者者用空拳揉。40、摇法
是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运动的手法。缓慢摇动称运动,大幅度摇动称盘法之说。
41、平推法推进速度宜缓慢,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
42、按法的作用疏松肌筋、温中散寒、理筋正复、调和气血。
43、常用按摩递质剂有水剂、酊剂、粉剂、油剂、膏剂5种剂型。
44、拿法用力宜有小渐大。
45、点发刺激强度大于指按法。
46、保健按摩分局部按摩和全身按摩两大部分。
47、美容按摩时,如油脂分泌旺盛,应加揉上星穴。
48、按摩必须持证上岗。
49、按摩师要作好值班记录。50、按摩师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病。...
第四篇:保健按摩论文
《保健按摩》结课论文
治疗胃痛的按摩处方
按摩禁忌:
慎用范围:
1、饥饿时,饱食后45分钟内或腹胀时;
2、剧烈运动、极度疲劳者应休息一段时;
3、怀孕和月经期女性腹部、腰部不宜用重手法;
4、高血压及严重心脏病的老年患者适宜轻手法;
5、肾炎患者不宜重手法按摩腰部脊椎两侧肾区;
6、酒醉者。
严禁按摩范围:
1、高烧发热者;
2、传染病急性传染期;
3、感染化脓的体表部位;
4、皮肤破损、感染、烫伤出血处;
5、骨折早期、截瘫初期;
6、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迹象者;
7、有脑血管意外先兆者,恶性肿瘤和精神病情绪不稳定者;
8、极度虚弱以及严重心脏病病人;
9、有其他诊断不明的病症者。
胃痛:
胃痛即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又称胃脘痛。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
病因: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分类: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 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 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 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五行上的病因:
中医学视人为一个整体,脏腑之间互为影响。肝若过热,会影响胃液的分泌,这情况称为肝气犯胃。以五行学说解释,肝属木,脾属土,而木克土,因此肝火过盛会令胃部同样过热不适。
1.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
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
3.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胃阴素虚或病久阴伤,胃失濡养,胃气不和亦能发生疼痛。症状: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实证:主症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虚证: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
1、疼痛的位置: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
2、疼痛时间 :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
3、观察症状: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
诊断: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治疗原则:
治疗胃痛,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
肝气犯胃: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取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
病邪阻滞:治疗原则:消食导滞,温胃散寒止痛。
取穴:选穴脾俞、三焦俞、梁门、天枢、手三里、足三里。
脾胃虚弱:治疗原则:温脾健胃。
取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脘、章门、手三里、足三里。
基本手法: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5.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
6.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状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8.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9.拿揉抖颤导滞法在两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础上,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颤动作。
10.按揉阳明清热法用拇指或小鱼际肌分别揉手足阳明经前臂及小腿段,以按揉手、足三里穴为主。
注意事项:
1、忌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按摩者注意事项:
1、按摩前明确诊断病情,禁止不明病情,不分穴位,不通手法进行按摩;
2、患者与按摩者都应选取舒适体位;
3、手法操作要熟练,力度适中,先轻后重,由浅入深,严禁暴力或蛮劲损伤皮肤筋骨;
4、按摩者可在患者皮肤上擦润滑剂,保护皮肤防止擦伤;
5、按摩前,按摩者与患者作好个人卫生准备;
6、按摩者按摩时严禁佩带饰品,指甲要剪短,施术部位保持温热;
7、饱食后1小时内或腹部有急性炎症、肿瘤、出血等禁用;
8、摩腹时摒除杂念,呼吸均匀,不可滥施蛮力和屏气对抗;
9、手法应缓慢、柔和,旋摩运动控制匀速,勿快慢不一;
10、本法以调理慢性病为主,须持之以恒。
第五篇:保健按摩教学计划
6按法:以手指举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经穴或其它部位,逐渐用力加压按而留之的手法或按法。
7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处微屈曲,用手腕部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按摩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的手法。
第六章
全身按摩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繁多,这是保健按摩方面的基本功,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
全身保健按摩的顺序:一般从头部做起,然后按胸、腹、下肢,再次背、腰、下肢后部,上肢的顺序依次进行。按摩体位是仰卧和俯卧。一头面部保健按摩顺序 1开天门法:(1)体位、仰卧位,按摩师坐其头前
(2)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穴向上直推到前发际出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次-30次。(3)两手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柔和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4)按摩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2抹双柳(推坎弓)(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点按双侧攒竹穴处,两手指腹自攒竹穴。沿眉弓,自内向外,从印堂经眉梢止太阳,推揉之,往返1-2分钟(3)要领
①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揉,不可逆行,速度与缓慢。
②推揉时双手拇指同时对称用力。
③按摩后眼前豁亮,头脑清醒。
3、揉太阳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环转揉动1-2分钟,再以双手起于四肢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穴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1-2分钟。(3)要领
①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少用力。
②按摩时局部酸胀放射至额前,按摩后
头脑清醒。
4、推正顶法(1)体位同上(2)操作按摩师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素髎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推至凤池及哑门穴反复推揉2-3分钟。(3)要领
①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按压穴位局部有酸胀感,按摩后有面部清爽之感。
二、胸部保健按摩秩序
(1)分推法
①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立其侧
(2)操作、按摩师两手拇指分置于胸骨柄的两侧俞府穴,其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骨间隙由内向外分推到腹部中线止。其余四指由上而下,分推各肋骨间隙至乳根穴平高处止。反复分推2-3分钟。
(3)要领
①顾客应自然呼吸,分推时两手指用力均匀一致、轻柔缓慢。
②按摩时有心胸舒适及清爽感,按摩后呼吸舒畅,头脑轻松精神愉快。
三、腹部保健按摩秩序
1、腹部横摩法
(1)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站其侧
(2)操作、按摩师以一手或两手的掌侧置于腹部左侧或右侧、章门、关门、太乙、商曲横摩至另一侧的腹哀穴、章门穴至反复横摩上腹部3-5分钟,然后按摩师以一手掌指置于患者下腹部左髋骨或右髋骨内的五枢、府舍、经水道、气海、关元、横摩至另一侧五枢、府舍止反复3-5分钟。
(3)要领
①以横摩上腹部的腹哀穴、章门穴及下腹部的水道、气海、关元手法宜少重做到持久均匀柔和有力。
②下腹部横摩较上腹部用力少轻。
③按摩时肌肉有牵拉微胀感,按摩后全腹轻松有温柔感。
四、下肢部保健按摩程序
1、拳顶合揉法
(1)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2)操作按摩师双手握拳四指紧贴掌心,以拳顶置于下肢肌肉的两侧自脾关、承扶的高度,到梁丘的高度,自阴陵泉、阳陵泉的高度到悬钟的高度,做两拳对合旋转揉动,同时自上而下逐步移动,边揉边移,反复进行。(3)要领
①拳揉移动时,应慢而有力。②拳揉动作要灵活、重而不滞、以顺时针方向为主,动作应有节律,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③大腿部施重手法,小腿施轻手法。④身体虚弱者可用空拳。2下肢抖动法
(1)体位,按摩师坐其旁。(2)操作:
①嘱咐宾客两下肢自然伸直,肌肉放松,按摩师双手握其足掌前部两手同时用力,抖动约1-2分钟。
②顾客膝屈曲90度,按摩师以双手一并放置膝关节内外侧,向左右方向旋转抖动约1-2分钟
(3)要领
①肢体的位置,肌肉要自然放松。②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五 背部保健按摩程序
(1)拿肩井穴,背部分推法 ①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站其侧。
②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分置脊椎两旁的大抒穴平高处。其余四指置其两侧,自内向下方沿背部肋间隙,分推至左右腋窝中线止自上而下至胃腧穴平高处止,反复分推3-5分钟。(3)要领
①分推时令顾客自然呼吸。
②分推用力均匀,止腋中线时,手法稍轻柔,手指均要伸直。③ 按摩师背部温热,按摩后背部轻松,精神倍增之感觉。2部按揉法
(1)体位,俯卧位,按摩师站其旁。
(2)操作:按摩师以右手掌心,置顾客背部大椎穴,自上而下至长强穴,沿脊椎两侧的膀胱经点按相应腧穴。反复按揉3-5分钟。(3)要领:
①按揉时手法易轻柔,掌心紧贴皮肤,旋转按揉,缓缓而下,以皮肤表面温热为度。②按摩后背部轻松舒适。六腰部保健按摩程序 1推按腰背法
(1)体位,俯卧位,按摩师站立位
(2)操作:按摩师将双手交叉横置于顾客脊椎两侧(左手横置于左侧,右手横置于右侧,掌心向内,手指向外伸直),同时向腰部两侧反方向用力推按,由上而下,逐步按程序移动,反复推按2-3分钟。
(3)要领:
① 推按时用力缓慢连贯,双手用力均匀一致。② 按摩师操作时身体前倾以增加力度。
2双龙点肾法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端置于双侧肾腧穴同时用力对点,并略向上斜点而合之,以连续对点三次为宜。
(3)要领
① 体位,俯卧位。
② 操作:按摩师以同时用力由浅入深不可乱点。③ 点按方向是由内略向上斜点,相对用力。3橫摸腰骶法
(1)体位,俯卧位,按摩师站其侧。
(2)操作:按摩师以一手拳掌用力于顾客左侧或右侧臀部的胞盲穴处,自胞盲经八髎 穴横推到对侧的胞盲穴处止。反复横推3-5分钟。
(3)要领
①按摩时全手掌紧贴腰骶部皮肤。
②按摩师腰骶部有紧压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按摩后腰骶部有温热感。③全手掌合并叩击放松法。
④按摩师双手握其足举前部,两手同时用力,上下抖动约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