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的一点看法

时间:2019-05-12 14: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的一点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的一点看法》。

第一篇: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的一点看法

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

科学发展观既是供销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供销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县供销社担负着县以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监督和建设工作;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管理社有资产,行使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在新形势下,实现供销社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如何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是否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来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

一、发展思路

(一)统一思想,激发活力。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提高了认识,鼓足了干劲,促使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有效创新,促使企业干部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机制得到不断进步,推动了科学管理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强化了求真务实的意识,促使供销工作能够在新形势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县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进而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改革开放,推动了供销合作事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工作作风,实现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深入地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供销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建设,转变了思想作风,实现了供销社迈向科学发展的又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的有机结合。

(三)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改革创新供销社合作社组织体制、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新网工程”,大力发展“两社一会”,以此来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

社属企业要紧紧依靠供销社传统经营的化肥、农药、食盐、烟花爆竹及边销茶等商品为切入点,依托“供销合作社”品牌,采取加盟、连锁配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结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供销社“乡村流通工程”、“新网工程”,大力发展“两社一会”,积极发展创办乡、村“综合服务社”、“便民超市”及各类“农家店”。引导农村种植养殖户围绕当地的特色产品、骨干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协会”。与巩固传统经营业务与恢复重建乡村经营服务网点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与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和流通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新主体、新网络、新体制、新机制,提高服务农民、带动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新途径。

供销社按照自愿、互利、有偿和平等的原则,积极吸纳原供销社改革中分流安置的职工及其他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合作组织等,通过加盟供销合作组织,创建村综合服务社;创建专业合作社;创建发展各类乡、村级农家店。建社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户;建设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在县城建设和打造建供销对外联合经营服务网络。

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发展的办法,树立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的新观念,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实力。在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新网工程”,发展“两社一会”,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各项工作中,现已完成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农资配送中心及经营网点改造项目》与三农公司《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项目》的编写、立项、审批工作。积极争取申报项目,建设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改造、规范乡级农资销售网点和村级农资销售网点;改造、规范乡级农产品流通收购网点和村级农产品收购网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为服务水平。

我认为,只要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只要坚持科学发展,不断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供销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好局面。

二、存在的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隆德县供销合作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组建成立的老企业,由于历史遗留的政策性、非政策性亏损挂账损失,导致使企业职工下岗待业,职工多次上访。为了彻底解决职工的切身利益,县委、政府对县社进行了改制。在改制中拍卖了全部设有资产,严重制约了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

(二)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关键是组织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新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整个进程事关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事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由于建设项目启动金、改造资金缺口较大,很大程度制约了建设项目的规范运作。

(三)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缺乏创新精神,还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来抓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供销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着实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为全力推进供销社的各项工作与协调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要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

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走市场化道路。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发挥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组织、网络、经营、人才等传统优势,真正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现代流通业的主导作用,在农民经济合作中的带动作用,在农村经济社会服务中的骨干作用,以此来推进我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进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来全面推进供销社党建工作,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上来,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要不断加强供销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坚持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做到勤学习、勤思考、善谋划,呈现出务实、创新的好态势,做到勤下乡、勤调研、勤指导,形成转变作风的好风气,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好环境。

通过对供销社各公司、部分基层供销社的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供销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供销社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网络体系,是推进供销社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供销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明确坚定,行动上积极主动,方法上扎实到位,不断提升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真正促进供销社科学发

展。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第二篇:外联部发展看法

外联部发展看法

社联迎新晚会结束对于外联部来说是一个结束,当然也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在校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在社联主席团的帮助下,在全体部员的努力下,外联部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学生社团联合会外联部作为学校社团对外交流的部门,其职责主要分为内联和外联,对内联系学校内各个社团,对外联系商家及各学校内学生组织,起到沟通学校内外桥梁的作用。这正是外联部的优势所在。

我在社联外联部待了一年多来,对外联部的运作也算了解,两年来外联一年不如一年,究竟是什么限制了外联部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传承,每年外联都会积累很多商家的信息和各种复杂场面应对的经验,这些都是外联部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每一年外联部都不能整理出有效的文件,换届时这些都随着上一届部员的退出而流逝了,每年新干事都要重新去积累这些材料和经验,虽然这样能更好的磨砺他们,但是浪费人力物力太多太多了。

所以,我建议外联部每年离开的部员能在最后把自己这一年的心得体会以及自己掌握的商家的材料整理出来,汇编成册,供新干事参考。

据我了解,社联除了每年的社团招新和社团风采展之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自己的特色活动,社联作为学校社团的服务和管理者,手握140多个社团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特色活动。外联部不仅仅是社联一个部门,更是联通校内各个社团和校外商家的强梁。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便利,把校内社团和校外商家紧密的联合起来,做一个属于社联自己的特色活动。

我的想法是让社团和商家联合展现出自己社团的特色活动,参考台湾学校经常举办的园游会,不仅解决了大部分社团经费困难,没有底蕴,发展困难的局面,也是一种新的宣传方式,吸引商家为学校社团活动赞助,为社联赞助。

园游会是台湾那里的一种学校活动,就是说在园游会的那天学校组织学生到游乐园去,学校里会提前让学生准备节目,然后进行表演,通常都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会让同学们参与其中,不喜欢看节目的,可以自由结伴到游乐园的其他地方去玩,直到园游会结束。就是在特定的日子集体到某一固定场所庆祝和游玩的活动,可以是一群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到游乐园也好,公园也好,广场也好,学校操场也好。园游会一般都有许多节目和表演。相伴而行者也常常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以及节目表演。园游会充满着欢乐和节日的气氛。

我的想法是以外联部为媒介,联系校外商家和校内社团,让各个社团准备自己特色的节目,让校外商家赞助进行演出(有能力的社团可以自己举办),所有社团同台竞技,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而且可以打造成社联的特色,长期举办下去。

第三篇:我对发展樱桃产业的看法

我对发展樱桃产业的看法

xx乡素有樱花之乡、樱桃之乡、烤烟之乡、苗族文化艺术之乡的美称。它位于花垣县东南部,辖7个行政村,总面积48.21平方公里,总人口6700余人,有耕地面积9800亩。该乡属喀斯特地貌高山岩溶区,海拔高度平均在700米以上,常年降雨量1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14 ℃,最低温度为零下3℃,最高温度38℃,年日照时间超过1095小时,无霜期长。土壤以石灰石发育的土壤为主,富含钾元素。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xx乡发展樱桃产业大有可为。

发展现状

xx乡樱桃产业主要以自然生长野生樱桃为主,以其外观鲜艳、风味佳、营养丰富而深受游客青睐。野生樱桃遍布全乡7个村,涉及面积达3000余亩,其中桃花村、金龙村较为普遍。

过来,村民在樱桃栽培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栽培管理粗放。多数农户至今把樱桃种植当植树造林对待,没有当成果树精栽细管,樱桃树植株普遍矮小,产量低,寿命短,未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二是樱桃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该乡懂得樱桃技术培管的村民很少,技术力量薄弱。

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xx乡距离花垣县城50公里,距离州府吉首35公里,距离最近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时与吉首德夯风景区、保靖吕洞山风景区相毗邻,加上该乡风景独特、民俗浓郁,发展樱桃产业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发展空间广阔。据省果木专家介绍,樱桃产业在我省尚属空白,xx乡发展樱桃产业正可填补我省的产业空白,在这块产业发展中可担当起“领头羊”的作用。樱桃产业的发展可为该乡文化旅游产业增加“亮点”,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又可为樱桃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据考察数据分析,樱桃果市场价能卖到每斤30元至40元。

发展建议

彻底转变观念,精栽细管。要将樱桃按商品果树栽培,对新发展种植的樱桃做到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规范建园,科学管理,确保高产、优质、高效。要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普查和鉴定,从中筛选适宜地方发展的优良品种,在金龙村着力打造300亩樱桃示范基地,加快桐木至德夯的道路建设,在矮寨大桥奇观相邻的龙孔村黑土坪发展200亩樱桃示范基地,加强樱桃幼树的管理和培育工作。同时,采取“高枝嫁接”改良,对劣杂品种进行改良,优化樱桃品质。

加强科技培训,推广普及科学种果技术。一要把发展樱桃产业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的开发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樱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果树栽培管理人的队伍建设,做好相关招商引资工作,为樱桃产业化开发做好充分准备。二要开展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管理专家、致富能手。三要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实现樱桃产业化经营,实施“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统一标准”的行业管理,提升xx樱桃的知名度,建立健全一系列质量安全体系,保障樱桃质量安全。四要做好樱桃的储藏和加工,组织有序营销,促进农民增收。

第四篇:校园DM杂志以及发展我的看法

校园DM杂志以及发展 [原]

----北风

目前,DM行业普遍并不景气,除了如《生活速递》,《时尚》,《目标》广告等,已经很少有优秀的DM出现,这些DM的发展,靠的是前期长期的投入培养起来的市场,进行了大量资金等的投资,最终适应了市场,抓住了目标拥护的需求,而同时长期的试水,也使得广告上认可了广告的价值,进入了既抓住了目标客户需求,又最大程度满足了广告商的需求的阶段,在这里,当然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盈利。但是,宏观来讲,DM杂志整个行业并不景气,我重点说一说DM杂志。

DM杂志的特点:

第一:免费直投。

因为杂志是免费的,也就是说白白送给学生,所以,几乎没有发行阻力

第二:市场细分

DM杂志一般是进行的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人口统计学细分。对于个体来讲,人口统计学方法包括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收入,家庭状况,生活阶段,网络连接等分类。在公司统计学方法中,公司可基于员工人数,公司规模,工作智能,以及采购过程进行细分。

2.地理细分。国家,城市,地区,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例如上海等地区有一些日文DM杂志,专门针对在该地区的日本商人。

3.行为细分。例如在线购买行为,Web浏览习惯,生活习惯,消费习惯。

4.场合细分或情景细分。日常场合或者特殊场合,比如一些高级会所,咖啡厅等。

5.心态细分。生活方式(寻求刺激型,热中乐趣型),性格(懒散者,勤奋者,冒险型),关系(团队领导者,参与者,从属者等)

6.效益细分。便利性,经济性,质量,易于使用,速度,信息,选择等。

7.信仰和态度细分。品牌忠诚,态度信仰,渠道有效性的信念等

第三:发行准确

依靠精准的市场细分,利用独特的发行渠道,精确投放,提高了发行的高效性。例如,在加油站等为渠道发行汽车相关DM,以机场为渠道的高尔夫DM

学生市场的特点就是学生集中性强,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受到引导,容易跟风。同时,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引领时尚潮流。

但是,总体来说,校园市场目前同样是处于一个培养的阶段,目前,校园DM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

首先:就内容上定位摇摆,做内容,必然减少广告量,同时提升杂志成本,而做广告,必然失去客户,失去客户也就失去了价值;

其次:广告商不认可广告价值,作为大型的正规的DM杂志,制作成本和渠道成本都是很高的,但是,目前杂志广告成本即便是封面广告一般也不过<5000/P。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告招商还是很难进行,广告客户基本是不认帐的。缺乏一个好的方式来系统的量化,通过数据直接反应出DM广告的价值

再次:也是由于第二的原因,广告费往往连杂志的固定成本,采编以及渠道费用,导致杂志总是亏损状态,于是,杂志运营商就采用减少发行的方式来压缩成本,更降低了广告价值。

目前生存的校园DM杂志几乎没有健康运营的。想半年前,我们做的〈〈选择驿站〉〉教育培训DM是最终死掉了。广告费无法支撑杂志制作成本,采编等硬性开支以及员工开支。连最基本的费用都难以维系。这样无法保证发行量,更无法保证效果了。还记得年初,〈〈UP新鲜人〉〉曾经号称得到了千万投资,进军京沪地带,但是,号称发行百万,但是,只到今天,也只是见过其电子期刊,杂志发行完全不是说的那个样子,相反,到是一些黑户生活的很滋润,所谓黑户就是指那些没有公司实体,没有工商注册的学生个人办的DM报纸类,这个局限与部分很集中的高校,主要以分类广告等为主,纸张质量也没多高的要求,成本低,发行量小,而且往往从页者还会依靠杂志为载体引如其他的营销活动。比如教育培训等,这样的游击战比正规军更容易占领市场。

创新是产品提升价值,改变消费观念的第二春

意间再次踩了北风的菜地.发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算起来,与北风结识也有一年的光景了,同样是做DM出身的,而北风<校园DM···>一文,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望与北风兄及其他同行共同探讨。

由于地域不同,校园DM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进度各不相同。象北风所提到的优秀DM都属于大城市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些优秀DM与市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这些DM所针对的受众是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数众多。登载的企业、产品实力都是较为雄厚且远见卓识的。例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北京现有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75所,各类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100余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接近200万人,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接近100万人。《时尚》DM面向各高校的200多万在校师生定向发行。保质保量的同时必然达到预想的效果。

而黑龙江市场与北京市场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自2004年末做《新锐流行》DM以来,从报纸到寝室直投杂志,由直投到车载经历了一个迅速的过程,寝室直投对于哈尔滨校园市场来说,运营成倍高,风险大,对于草根创业团队来说,是条不归路。因此创新转型成了必然。与《新锐流行》同时,在哈尔滨江南市场中DM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创办出来,《学院周刊》,《新校园》,以及后来出现的《千千度》都热火朝天的热闹了一阵。但是一阵暖风过后,等待的并不是春天。后来《新校园》选择了货架直投。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一组很简单的算术公式:

面对江北10万人的大学城市场

车载杂志:一期/半月 每期1000册 成本3000元 宣传覆盖率95%以上 直投杂志:一期/月每期2万册成本5万元宣传覆盖率80%以上

解析:江北大学城坐落在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哈尔滨江北利民开发区中,由于尚属开发初期阶段,所以交通不便利,江北大学城10万余名大学生,每周须到江南市区购物游玩的平均次数为1.4次/人。而从江北大学城到市区除45辆80,213路工交车外,无其它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而乘车时间至少25分钟。所以这就为车载DM提供了条件。

所以,我认为,把握市场脉络,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创新经营,任何陈旧的产品都可以提升价值,再获青春!

第五篇: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革与发展范文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革与发展(草稿)

(一)一、序言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十二五”我省将全面进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是全省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是承上取下、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在系统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一个积极进取、鼓舞人心、切实可行、催人奋进的全省供销合作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供销合作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主基调:在我省“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我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际,确定本规划的主基调:提质加速,开拓创新,推进供销合作事业跨越式发展。

结合省情社情,比较其他省份在“十二五”的发展态势,确定我省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的发展定位: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充分发挥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真正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使之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确定“十二五”主要发展战略:

1.加速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2.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社有企业。

3.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4.积极开展综合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 5.立足夯实服务基础,切实加强基层社和县联社建设。6.人才兴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7.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价值,重塑合作社文化体系

(一)规划背景及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的职能定位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整个社会正在进行深刻转型,农村地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农业经营形式加快转型,农村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着眼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机遇挑战,中央对“三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基础和战略地位作了新的定位,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新的形势对供销社提出了新的要求,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供销合作社发挥组织体系完整的优势,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供销合作社发挥扎根基层的优势,广泛凝聚各类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扩大国内需求,要求供销合作社发挥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结“三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抓手。在新时期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作为长期扎根于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农村流通部门,供销合作社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新世纪以来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09年11月国务院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明确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政策举措。2010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发40号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举措。这两个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印发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131号)文件在以往原有的职责基础上要求供销合作社要加强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对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供销社化肥农药储备和供应,供销合作社会团体的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指导与管理。

近年来,我省供销社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全方位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促进城乡流通、扩大内需,从连续9年亏损到连续9年盈利,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服务功能明显提高,这些为供销合作社“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质加速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十二五”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即将掀开新的篇章。

(二)采用方法

本规划主要采用科学性和民主性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在做好本规划之前,各处室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包括问卷调查、相关表格数据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收集,认真开展前期专题研究,拓宽规划思路。规划讨论稿出来后,省社四位主任亲自带队分四个组到九个市(州、地)供销社征求意见,并听取各地“十二五”规划思路,做好规划的衔接。此外,在省社供销合作网上登载“十二五”规划讨论稿,广泛听取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以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供销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召开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以提升规划的科学编制水平。

(三)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

2.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及“十一五”规划

3.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 4.“十二五”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思路 5.“十二五”贵州省交通运输规划思路 6.贵州省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思路

7.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 8.2010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9.2010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二、“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现状与评价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供销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供销合作社夯实基础,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服务功能明显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系统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组织体系,网络优势日益凸现,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经营活力较大提升。至“十一五”期末,全省有村级综合服务站 家、农家店 多家、商品配送中心 个;交易市场 个、商品生产基地 多万亩;基层供销社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个,社有企业 家,从业人员近万人,资产总额 亿元,经营服务网络覆盖了全省80%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

经过五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各级联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经营绩效目标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基本实现从部门性面上指导性向带动性转变,实现经营性与服务性、系统性与社会性相结合。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从传统流通部门向综合服务组织转变,逐步成为集经营性和公益性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一)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全系统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传统经营网络重新焕发生机,供销社经营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新网工程”建设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已成为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全系统网络覆盖面扩大。截止2009年底,全省发展“新网工程”连锁企业95个,连锁配送中心123个,同比上年增长7.8%。连锁经营服务网点16000余个,同比上年增长106%,经营服务网络覆盖了全省80%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现代流通方式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经营方式。地区级农资龙头企业开展的连锁配送业务,实行统一标识挂牌、统一连锁配送、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对经营的商品质量向农户公开承诺,确保农民购买到放心商品,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不断强化,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各地依托农资和日用消费品网络,逐步拓展了医药、图书、家电和烟花爆竹等经营品种。通过“新网工程”项目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涵盖家电、食品、邮政、电信、娱乐、维修等,使得我省广大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基本满足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新网工程”建设资金支持体系初步建立。自2007年以来从中央到省级专门成立了有关专项资金,支持“新网工程”建设。中央投入5150万元,地方财政安排配套资金近亿元,撬动社会投资近7亿元,明显加快了“新网工程”建设进度。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村级综合服务站蓬勃发展。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顺应农民需求升级,依托基层社和经营网点,采取多种开办方式,创新合作新模式,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便民优质服务。管理模式实行“五个统一”,公开社会服务承诺。服务内容涵盖农资、日用消费品家电、医药、图书、邮政、电信、小农机具、娱乐等,使得我省广大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十一五”期末村级综合服务站发展至 个,覆盖全省60%以上行政村。村级综合服务站便民惠农,扩大农村就业机会,构筑农村市场较为安全的商品供应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好评。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作为。各地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兴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有力地促进农产品流通。积极领办各类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助农增收。

专业合作社建设扎实推进,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发挥。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大幅增长,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经营业务涵盖了农资、日杂、农业机械和中药材、油菜籽等30多种农产品的种植业及生猪、鸭等多种畜产品的养殖业,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助农增收。截止2009年底,全系统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586 个,所建专业合作社均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入社农户2.34万户,带动农户11.34万户,销售收入5.8亿元,助农增收2.2亿元。

行业协会迅速发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的新形势,各地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积极创办各类涉农行业协会,由数量极少发展到一定规模,积极发挥行业服务水平,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截止2010年上半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已登记的各类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82个。组建省茶叶协会、省烟花爆竹流通协会、省农产品流通促进会、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省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地、县级行业协会也发展到76个,行业协会会员达到1.07万户,带动农户8.58万户,助农增收过亿元。

(三)社有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造和企业兼并重组,社有资本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人事、分配、劳动用工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激励制度。二是传统优势行业的市场主导地位稳固提升。农资企业在市场全面放开的情况下,主动参与竞争,巩固了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系统化肥销售量约占全省化肥用量的70%,并承担了90%以上的化肥淡储任务。三是经营服务领域得到拓宽,一些企业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进入农副产品开发、产品包装升级等领域,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四是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全系统发展了20家地区级以上的由农委评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在系统内也发展了一大批有发展前景、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四)联合社服务功能不断强化。一是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明确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各级政府管理的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县级以上(含县级)联合社实行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的使命和职能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为增强供销社的服务功能,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印发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131号)中,在原有职责基础上增加了四项职责,增设了内设机构,增加了领导职数和机关人员编制,属于省政府直管部门,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供销社作为保留机构,属各级政府直接领导。三是指导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对“新网工程”、社有企业改革、行业协会发展、网络薄弱空白县振兴等重点工作的指导,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系统上下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五)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新网工程”支持,四年来共获专项资金8250万元。政府机构改革对供销合作社机构的保留以及新三定方案进一步强化供销合作社职责职能,维护了全系统组织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是促进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坚强的组织保障。此外,在完成政府委任的做好重要农资商品储备、解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解除历史包袱等方面均出台了优惠政策。为支持全省供销社系统做好化肥供应,2009年12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供销社关于进一步完善化肥淡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省、地、县三级化肥供应行政首长负责制,给予供销社化肥淡季储备补贴,目前各市州地、县已普遍建立和完善了化肥淡储制度。在省政府的关心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的共同努力下,《关于贵州省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已印发,有效地解决历史遗留的我省供销社系统部分职工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省人民政府以《关于研究供销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帐等问题的会议纪要》(200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第149次省长办公会议纪要)明确对地方政策性挂帐35171万元作出分级负责、逐年消化的处理意见,2009年省级财政已按149次省长办公会议精神拿出2139万元一次性解决省本级3566万元的财务挂帐。

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开展好各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充分证明,“十一五”期间通过真抓实干、积极谋求发展,全系统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在全局上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而且供销合作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过去的五年是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的五年,是历史包袱有效化解、外部环境显著优化的五年;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年;是广大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大为振奋,系统凝聚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为农服务作用最为明显,职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最多的五年。

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尽管这些年供销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历史包袱重,体制改革滞后,内部机制不活,总体发展还比较缓慢,整体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都不强。二是经营服务网络基础仍较薄弱。目前全系统仅农资网络较为完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不强,网络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发展方式粗放。发展领域不宽,发展观念陈旧,发展活力不强,错失了很多机遇。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位臵、经济环境、经营理念、领导水平、管理方式以及历史因素等,导致区域和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供销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客观评价 1.发展战略意识不强。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迅速而深刻的转型期,农村地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全系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眼长远发展,确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强化内部优势,扭转内部薄弱环节,从而捕捉外部机遇,发展壮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供销合作社已经历过一场痛苦的阵变,资产和人才流失,供销合作社发展元气大伤。历史的教训告诫,供销合作社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未雨绸缪,超前战略谋划,才能在变化无穷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经济继续深化中不重蹈覆辙,永远保持不败之地

2.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是体制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还不彻底。一些同志思想观念上常常摇摆于政府机构和经济组织之间。要坚决摒弃行政化的思想观念、管理手段和工作方式,更加坚定供销合作社的经济组织定位,遵循市场规律,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使得供销合作社体制更加科学规范,机制更具有竞争力和灵活性。

截至2007年,社有企业改革改制面只有62.1%,即使已经实行改革的企业,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制等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系统联合与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庞大的网络缺乏联合合作,形不成整体规模优势,绝大多数企业小、散、弱,缺乏有效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制约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各种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克服。基层社薄弱、区域间和县际间发展不平衡,归根结蒂是改革措施不到位、改革进展不平衡。四是供销合作社企业现有的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业绩评价制度等激励措施没有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

3.干部队伍新旧血液更新速度慢,知识结构、技能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工年龄老化。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导致企业的竞争力根本上来源于职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供销合作社企业干部队伍多数脱胎于计划经济,知识结构与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缺乏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

4.合作社文化氛围淡漠、合作社理念不强。合作社文化是供销合作社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能更好地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凝聚力,努力实现“供销合作社办社宗旨,即为三农服务”,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部分供销合作社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宗旨意识不强,合作社信念丧失。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干部队伍发生了变化,很多领导干部来自于基层党政部门,有外单位调入的,有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等,迫切需要加强合作社文化教育。

5.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网络运营、业态发展、组织建设、企业管理、品牌形象等方面都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摆脱零散、陈旧、土气的印象。

6.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增长存在“动力不稳定性”,成本费用管理需要加强。

三、“十二五”我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选择

(一)SWOT分析

“十二五”我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形势喜人。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营造出较好的政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新世纪以来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09年11月国务院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明确了供销合作社今后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和政策举措。2010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发40号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举措。这两个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方向,鼓舞、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士气和信心,激发了再创供销合作社事业辉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坚持合作制改革发展方向为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一体化供应链的发展给上亿的中国小农户带来的新的挑战。按照合作制原则推进农户的联合与合作,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方面,是我国农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合作制,形成统分结合的合作制企业,是国际上建立农业企业制度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新战略为供销合作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三农”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这为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型为农服务组织,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供销合作社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国家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必将为供销合作社拓展经营领域、优化经济结构提供强大支撑。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业基本条件等都为供销合作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我省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为供销合作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比较西部省份发展而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确定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全省国民生产总值(GDP)将保持11%的年均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约15%的年均增长速度。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保持在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5%以上。随着支持“三农”各项政策的落实,政府将不断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农村市场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潜力快速释放,这些因素将为供销合作社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省综合交通运输状况将有效改善,供销合作社营运和管理成本将大为降低。“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快和优先发展交通建设,构筑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重点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至2012年实现100%的乡(镇)通油(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50%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基本实现全省县、乡油路“网络化”。我省在建立“6横7纵8联”及4个城市环线的公路网络的基础上,还将同时打造航空、铁路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对外铁路通道按“四大主通道”、“四条辅助通道”进行布局。四大主通道最终形成快速通畅的贵州省对外铁路通道网,构成重庆、成都、昆明、长沙、南宁等周边省会城市的2至4小时交通圈,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4至8小时交通圈。

我省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供销合作社投资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省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到2015年力争达到37%,到2020年力争达到45%。并以城镇产业为重点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强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解决好重要民生问题,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供销合作社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新的形势,优化综合服务组织、产业、网点区域布局,积极争取相关优惠政策。

全省推进扶贫开发步伐力度加大为供销合作社拓宽发展空间。我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08年末全省1067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达580万人,全省88个县(市、区)中还有8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占全省总县数的94.3%和56.8%;重点贫困乡镇有943个,重点贫困村近1.4万个,分别占全省乡镇总数和行政村总数的60.9%和54.3%;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仍然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25.5%。扶贫开发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2001—2007年,全省投入大量资金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其中扶贫部门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5.97亿元,共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6万多个。“十二五”我省扶贫工作将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努力提高整村推进扶贫成效;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扶贫效益;三是创新劳动力转移培训思路;四是积极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实施大扶贫协调机制,重点推进专项扶贫计划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搭建合作平台,深入研究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动员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在发展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助农增收方面,作为农村流通部门,供销合作社拥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争取扶贫政策和项目资金,为减少我省贫困人口,助农增收作出新的贡献。

“十二五”期间我省供销合作社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挑战 1.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其他省份不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力薄弱,消费需求局限性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供销社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

2.农村流通渠道混乱,市场竞争激烈。

3.我省农村分布松散,运距长,难以管理,经营成本高。部分处于深山区的自然村寨未通公路,服务延伸困难。

4.农村市场销售季节性强,市场变化频繁,企业商品组合和促销工作难以应变,规避风险能力弱。

5.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为初中,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增加服务难度。

6.农民需求升级,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7.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生产。8.供销合作社社会认知度低。

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优势

1.组织和网点优势。有较为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网点分布于广大农村,具有点多、腿长、面广的优势。

2.专项资金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专门设立了供销社“新网工程”工程专项资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也对供销社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支持。

3.资产优势。拥有地理位臵较好的土地、仓库和房屋资产优势。4.有长期从事城乡商品物资流通工作的经验,具有流通部门的优势。

4.职工具有从事农村工作的阅历。扎根于农村,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具有多年从事农村商品经营和农村工作的经验。

5.与农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供销社长期为农服务,在农民心中享有较高的声望,赢得农民的信任。

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劣势

1.网点分散,网络整体优势不强,“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弱。

2.经营规模小,经营成本高,竞争实力差。3.管理粗放,企业赢利水平弱。

3.经营理念陈旧,知识结构、技能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懂经济、会管理,善于项目管理和运作的人才匮乏。

4.资金短缺,企业融资能力弱。

5.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未到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差距。6.合作社文化氛围淡薄,职工凝聚力、归属感不强。

发展战略选择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优势,捕捉外部机遇,巩固和提升供销合作社市场竞争力(Strengthens—Opportunities)

1.加速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网络运行效率和信息化水平。2.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合作制改革发展方向,大力引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断强化基层供销社的合作制特性,逐步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3.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发挥骨干作用。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合作服务与社区综合服务相协调。整合、提升、优化、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站服务功能,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涉农骨干龙头企业,发展涵盖领域广泛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现代流通经营网络服务功能,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发挥骨干力量。

4.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价值。全面推广供销合作社统一标志,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价值、社会影响力。提高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打造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品牌。

努力扭转供销合作社薄弱环节,抢抓外部机遇(Weakness –Opportunities)

1.切实加强基层社和县联社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与绩效挂钩的目标责任管理与员工绩效评价制度等激励约束机制。

3.加强合作与联合。加快推动系统企业的联合发展。通过靠大联强,走品牌联合之路,促进系统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同时促进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5.积极参与农村金融保险,破除制约供销合作社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6.重塑供销合作社文化体系

发挥供销合作社内部优势,克服外部环境的威胁与挑战(Strengthens--Treats)

1.巩固、提升、完善网络服务质量和营运水平。

2.推行开放办社。积极吸纳龙头企业、社会资本、为农服务组织、人才、农户等加盟到供销合作社事业,共同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3.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加强联合与合作。4.加强供销合作社宣传推广力度。

扭转供销合作社内部薄弱环节,克服外部环境的威胁与挑战(Weakness—Treats)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和选人用人育人制度。3.强化业务培训。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国供销总社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40号和黔府办发[2010]9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完整的优势,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水平,使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为我省农村百万农民的脱贫致富、千万农民的增收致富和农村繁荣做出新贡献。

(二)指导原则

(1)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独立存在的价值所在。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大局,将推进自身发展与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千方百计提升服务功能,成为农民最信赖的合作经济组织。

(2)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这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要求。按照合作制原则推进农户的联合与合作,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方面,是我国农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要大力引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断强化基层供销社的合作制特性,逐步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供销合作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供销合作社的主要工作都体现在社有企业的经营服务上,这是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作的一般规律去求生存、谋发展。不断推进社有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建立产权多元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多元发展格局,在市场竞争中确立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地位。

(4)坚持改革创新。这是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突破一切制约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供销合作社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关键时刻,要担当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主力军的重任,供销合作社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整体实力,充分发挥农村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5)坚持科学发展。这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基点。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加快发展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要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坚持开放办社。要善于吸纳、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快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步伐,又要扩大供销合作社的服务领域,不仅为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也要为社会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努力搭建农村合作经济、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的平台,真正做到网络为农民所有、为农民所用、让农民受益。

(7)坚持联合与合作。这是供销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必要手段。要加快联合合作步伐,既要搞好对内联合,真正形成系统优势,又要加强对外联合,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培育壮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打破行政区域和供销社之间的层级界限,以产权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推动社有企业通过联合合作不断提升合作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1.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系统销售总额和汇总利润翻三番以上,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供销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基本构建起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五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系统销售总额和汇总利润翻一番以上,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水平上新台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参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承担地方党委、政府赋予的任务。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建立,为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全部乡镇和85%以上的行政村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3.具体目标:

(1)纵深推进以“新网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现代流通业,繁荣我省农村市场。

一是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培育农村商贸流通及加工龙头企业3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5家。

二是新建农资、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区域配送中心100个;兴办重点批发交易市场100个;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站1600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全部乡镇和85%以上的行政村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三是重点改造10个年交易额达5亿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四是新建两个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建设和改造100个再生资源物资回收利用站点。

(2)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要继续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领办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经济协会1000个;重点支持规模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种养植产业产值1000万元以上、利润50万元以上;农副产品加工型产业产值3000万元,利润100万元);

二是培育专业合作社省社级龙头企业20个;省部级龙头企业5个。

三是在九个市州地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60%的县级供销合作社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四是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施公司带动项目80个,带动农户10万户。

五是助农增收2011年为8亿元,2012年起每年递增10%,五年累计助农增收48.8亿元。

(3)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是实施并完成26个县(区)为农服务网络薄弱建设工程,彻底解决为农服务网络薄弱问题。

二是提升村级综合服务站服务质量及内容,建成和发展综合服务社(中心)300个,建设三星级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50个,五星级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0个。实施村级综合服务站经营品种千百工程;50%以上商品由县域综合性配送中心配送。

三是建设省级为农服务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1个,带动区域性综合服务配送中心9个,争取覆盖全省80%县城。

四是支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与市场配套建设,规划布局建设冷冻冷藏库10个。

五、“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重点

(一)加速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顺应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历史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供销合作社生存与发展。要着力构建“新网工程”骨干网络体系,提升、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重点推进两大网络,即日用消费品购销网络和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以促进工农产品的双向流通;有计划地有重点地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网络标准化和规范化。鼓励有条件的项目单位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和功能优化、提升,着力提高网络运行标准。二是网络信息化。积极利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方式,组织供销合作社连锁企业实施商品联合采购,发展电子商务,改进业务流程,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采购、仓储、配送、销售、核算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网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网络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网络功能综合化。充分发挥网络“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强化“新网工程”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的对接,积极推动农产品进超市、批发交易市场,网络综合效能有效发挥。

(二)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社有企业。

做强做大社有企业。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事业的重要支柱,必须把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着力推进企业的联合合作。打破行政区域和供销合作社之间的层级界限,以产权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推动社有企业通过联合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与系统内外企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整合,打造销售上亿元的企业。省、市级社有企业要推进集团化发展战略,开展跨区域、跨层级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使优质资源进一步向骨干企业集中。县级社有企业要联大靠强,发挥在基层的经营服务优势,成为全系统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信托和有效载体。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保持供销合作社主营业务控制力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快推进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调整优化社有资本布局,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县以上社有企业经营机制五年内要全部转变到位。积极探索调动管理者、经营者积极性的新机制,推行科学合理的员工业绩评价制度和与绩效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确实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投资风险控制机制。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强化以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加大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实施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基地化发展战略。加快在战略重点区域抢滩布点,投资建设一批对全局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

大力拓展经营服务领域。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新形势,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的新要求,积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行业延伸,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村金融、经纪代理、乡村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农村第三方现代物流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得天独厚的网络优势,是供销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能加速供销合作社自身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步伐。积极参与农村金融保险业务,鼓励和支持各地发展资金互助社、互助合作保险业务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农村金融组织,从根本上破解供销合作社融资难题。规范股金服务部。继续做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财产安全统筹工作。优化服务板块和盈利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推进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将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切入点。努力与专业合作社形成资本纽带关系,并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成为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的重要载体。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实行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培育形成具有区域性优势产业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着力加强示范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力度。整合有效资源,建设一批带动能力较强、产业链条完整、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示范专业合作社。

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加大领办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对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带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同时,抓好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经纪人的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区域性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各类涉农专业协会,加快推进协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协会服务功勇,提升协会的行业代表性和影响力,打造供销社为农服务新平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四)积极开展综合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 加快抢滩布局,扩大覆盖范围。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加快建设主体多元化、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村级综合服务站。抓住我省加快小城镇建设机遇,积极推动村级综合服务站向城镇社区延伸,抢占服务阵地,扩大服务范围。

提升、优化村级综合服务站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在继续搞好农资、日用消费品经营基础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购销与信息发布等农业生产服务。适应农村社区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积极提供文体娱乐、养老护幼、家电维修等

加大联合合作力度,整合部门资源,共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中心),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打造村级综合服务社服务星级标准。

(五)立足夯实服务基础,切实加强基层社和县联社建设。加快推进县级供销合作社振兴发展。县级供销社是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的关键,担负着推进县域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指导基层社改革、运营全县社有资产的重要职责,是供销合作社履行为农服务宗旨、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把网络恢复重建作为县级社振兴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网络这个优势,就能抓住机遇,实现县级供销合作社的振兴发展。

振兴薄弱县经营服务网络。薄弱县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潜力、开展联合合作等方式,加快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当前,要切实抓好总社扶持项目建设,按照“新网工程”申报要求,认真准备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以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盘活社有资产,争取多种渠道的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对长远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项目,尽快做强做大。提高网络营运水平、提升工作标准规范。对有一定网络基础的县级供销社上,要着重加强县级配送中心和乡村两级连锁网点建设,加快构建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村有便民店的县乡村三级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在网络建设上力争实行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形象设计、统一服务规范等,确保建设与运营的质量和标准。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县级社的振兴发展的重点。通过采取改造、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重点在传统经营领域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带动网络恢复重建。立足当地市场需求,依托当地主导产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积极介入新的产业或业务领域,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打造农村合作经济的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开放办社,大力创新服务组织,广泛组建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努力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综合服务平台。

基层供销合作社,是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密切联系农民的桥梁纽带,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最关键环节。

合理布局、加大对基层社资源整合力度。坚持“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根据农村社区生产生活需要和小城镇建设规划,调整建制,优化布局,加快发展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逐步形成以现代流通服务为支撑,经营性服务为主体,公益性服务相配套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优化组织发展结构,把基层网点建设同基层社改革密切结合起来,以基层网点建设促进基层社改革,以基层社改革强化网络服务,提高整体为农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社制度建设,按照合作制原则,引导社员参与经营管理,密切与农民社员的经济联系。

(六)人才兴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设臵,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加强同级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调有责任心、懂经济、会管理、热爱供销合作事业、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担任供销合作社负责人。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的分层次教育培训,注重干部队伍的培养、锻炼和使用。

加快培养一批供销合作社急需人才。大力引进各类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不断优化干部职工知识和年龄结构,增强供销合作社发展活力,为供销合作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培育造成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开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推动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提升供销合作社品牌价值,重塑合作社文化体系。着力塑造供销合作社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和社会认知度。把供销合作社经营战略、经营理念、经营特色与企业品牌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打造一批在农民群众中有凝聚力、在流通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优势品牌。在供销合作社的各类经营服务网点,规范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统一标识,打造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形象,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品牌价值和社会认知度。

建设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提倡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作社的价值观和合作社的理念、合作社原则与合作社的精神,共同构成供销合作社的文化体系,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倡导和树立合作社的价值观和合作社的理念、原则与精神,塑造供销合作社文化体系,对于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实现为农服务宗旨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合作社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以互相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广泛吸引社会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合作社是社员共同的事业,强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它的目标不是赢利,而是满足社员群众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需求,这是合作社自诞生以来一直秉承的价值观。“十二五”期间,供销合作社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要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要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合作社的价值观明显不同于一般商业企业和组织的社会责任。评价其发展好不好的标准,更要看合作社价值观体现得怎么样,看为农服务宗旨落实得怎么样,看是不是形成了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因此,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目标,不仅要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管理合作社,而且还要让农民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的合作社。要建立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理顺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完善按交易额分红的制度,根据农户的交易量进行“二次返利”,让农民利用供销合作社降低生产消费成本,不仅从生产中而且从销售、加工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真正结成联利、连心的利益共同体,使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真正为广大农民所用,实现共同富裕。

坚定合作社理念。供销合作社从事的是合作社事业,合作社的理念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合作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发展合作社事业的信心。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弱势产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走联合发展的路子,通过组织合作社维护自身的利益,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十二五”期间,沿着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是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合作社的基本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领办、与农民合办和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实行开放办社,一方面努力吸引农民社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供销合作社,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具有合作社性质的企业和组织沿着合作制的方向发展,并接纳其加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

坚持合作制的原则。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合作社对社员实行自愿和开放的原则,不改变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合作社的组织制度是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原则,合作社接受社员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是使社员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合作社的效益体现为社员收入的增加,能够确保分配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合作制生存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已经基本具备,“十二五”期间,合作制将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社只要坚持按照合作社基本原则和组织制度办事,就能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就能区别于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就能夯实社员基础、农民基础,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弘扬合作社的精神。自助、民主、平等、公平和团结是合作社鲜明的人文精神,是世界合作社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供销合作社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奉行合作社的理想和精神,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不仅奠定了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良好基础,更创造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合作社精神: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奋发精神;不断创新、永不言止的进取精神。大力弘扬合作社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供销合作社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供销合作社的具体体现。“十二五”期间,全系统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提倡和树立合作社理念和合作社精神,以合作社理念和合作社精神引领供销合作社思想道德和合作社文化建设,塑造供销合作社的文化体系,形成褒荣贬辱、健康向上的良好道德风尚。要用合作社理念和合作社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奉献,让供销合作社的文化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供销合作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定信念,陶冶情操,鼓励先进,营造树立合作社理念和弘扬合作社精神的良好环境;要注重实践,敢于创新,真抓实干,使践行合作社理念和合作社精神蔚然成风;要加强领导,形成机制,持之以恒,把树立合作社理念和弘扬合作社精神的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对供销合作社的认同感,努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合作社文化。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开拓创新

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发展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既面临发展壮大的光辉前景,又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风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摒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突破一切制约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实现供销合作社由亏到赢、由弱到强、由衰到兴,靠的是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供销合作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同样需要改革创新。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省情、社情出发,摒弃一切不利于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统筹协调,科学谋划,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深入。

(二)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40号文件和省政府„2010‟9号文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好两个文件精神,加强协调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文件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必要时可联合政府督查办一起进行。

(三)提高协调服务能力,提升指导与服务水平。

加快建立健全总社、省社、市社三级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支持县级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合力,确保县级社振兴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县级以上联社负责研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全面组织实施“新网工程”。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强化所属资产监管,切实行使出资人职责,落实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对县级社的指导要突出重点,渐次推进,提高工作指导性和有效性。

(四)整合供销社事业发展的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将现有专项资金整合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化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带动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开展相关培训,建设农村信息化网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加强培训力度。

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干部职工技能。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鼓励和督促干部职工提高技能。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的分层次教育培训。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资源,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重点开展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领办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供销合作社急需人才。

(六)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财务资金、项目投资、资产监管等管理制度,堵塞漏洞,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强化社有企业监管,建立完善企业重大事项审批与备案制度,实行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开展专项审计,特别是在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企业兼并重组等过程中,审计部门要及时跟进,实行全过程监督。加强“新网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实行项目“两级责任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七)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加大联合与合作力度。

顺应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趋势,依托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和合作制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合与合作,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提供载体和通道,推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有机结合,共同打造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八)加强规划实施监测与考核。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与考核评价制度,做好规划实施监测与考核工作。成立规划实施监测与考核小组,制订规划监测与考核评价办法,上级社 负责对下级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对规划实际运行情况明显偏离并难以完成的规划指标,应及时提出修订方案,向上级社报告。各地规划实施情况将纳入经营绩效目标考核内容。

七、“十二五”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一)县级供销社“强县争位”工程

1.实施26个县级供销社为农服务网络振兴工程,彻底消灭网络薄弱问题。2.实施20个县级供销社销售收入上亿元工程。其中:销售收入1亿至2亿元的10个县;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的10个县。

3.实施全省县级供销社赢利工程。彻底消灭亏损县;扶持赢利大县。其中:年利润达500万元以上的10个县,年利润达200万元的10个县。

(二)“龙头带动”工程

1.五年培育省社级龙头企业30个。2.培育省(部)级龙头企业10个。

3.大力推进“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4.扶持规模以上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农村物流创新及网络建设质量提升工程

1.培育区域综合物流配送中心20个,辐射全省80%的县。

2.培育县域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100个。

3.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星级工程。全系统提升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500个,三星级综合服务社50个,五星级综合服务社10个。

4.实施村级综合服务站经营品种上百工程;50%以上商品由县域综合性配送中心配送。

5.打造省级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1个,覆盖全省80%县城。

(四)重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服务水平提升与流通快捷工程 1.重点扶持年交易额达5亿元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0个。2.建设和扶持农副产品特色交易市场10个。3.支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与市场配套建设。

(五)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程

1.重点支持规模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种养殖产业产值1000万元以上、利润50万元以上;农副产品加工型产业产值2000万元以上,利润100万元);

2.培育专业合作社省社级龙头企业20个,省部级龙头企业5个。3.九个市(州、地)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60%的县级供销合作社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六)人才兴社工程

1.争取组织部门支持,实施一企一名大学生工程。五年全系统新增大学生800名。

2.省级培训1000名以上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社属企业管理人员、农业产业化发展技能人员及其它各类发展急需人员。

(七)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

1.重点实施50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打造农村信息服务平台。2.支持农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平台建设。

3.支持供销合作社连锁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方式,改进业务流程,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水平。

下载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的一点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发展我县供销联合社的一点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容美发行业发展看法

    美容行业的发展看法和趋势 西安聚合软件 个人对美容行业的看法,只能从直观的感觉来谈,对这个行业切合实际的讲并不是非常了解。以下从个人感觉以及查阅的相关咨询来谈谈个人......

    关于公司发展的一点看法

    我是xx年11月进公司的,刚进来时对公司是一无所知,对公司的制度和自身发展更是迷糊。从03年快速发展起来,六年里公司的业务不断发展,从广东发展到全国。就凭这一点已深深打动了......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心得体会] 我是来自教育一线的教师,现就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我想谈的主题是:做实做强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工人才。 发展职......

    我对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看法

    我对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看法 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大到国......

    我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看法

    我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看法 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系统总结了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重点研究加......

    我的看法——钓鱼岛

    对钓鱼岛的看法 距离钓鱼岛事件的热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回想起那时候广播电视新闻几乎都是被“钓鱼岛”弥漫着,微博上也是疯狂转发,并且这件事还带来了不小的广告效应,“保卫钓......

    我看法治校园

    我看法治校园我看法治校园,“建立和谐的法治校园是整个法治社会的重点”,单单从这一角度看,校园安全就是重中之重。 首先,从校外角度看,在校园周边有一些学生们口中所说的社会人......

    高三英语作文:我对发展汽车工业的看法

    My View on Developing the Car Indust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more and more families are able to have their own cars.But,seeing the problems l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