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4:3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最终版)》。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最终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当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是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去使用。

在这一次学习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视频是值得我们去重复观看和细细理解的,例如汪晓东博士所讲的ICT 课程,里面就有很多十年前就有的信息技术操作存在,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还是所知至少,翻转课堂的讲授,发起的是一场关于远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但我感觉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结合等等,通过学习,将我所思所想总结如下: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肯定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因为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营造的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络等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网上去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而不是借用多媒体实现书本搬家,教案搬家。

2、信息技术中的媒体的应用不仅指现代媒体应用,还包括传统媒体应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互补使用。有时黑板的教学,你也可以将他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上。从而发挥媒体的最大效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信息意识。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越来越被教师熟悉,再加上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校本教研的开展,教师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那么无论那一科目都可以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信息技术是硬件,是营造信息化环境的硬件,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师和信息资源是软件,尤其是教师仍然是主导,因为他直接操纵着信息与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

总得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动力。在这里,教师是起到主导的作用,学习是主体,这是不能够变的。

第二篇:模块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我见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南屏镇中心学校 吴金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完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出发,从目的、原则和策略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 键 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普及到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使学校教育朝着创新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实际的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全面、扎实的把握信息文化基础,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 1 道德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学习方式

大量的网络信息,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4、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率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学习者要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能独立自主的学习,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教学中重点是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而科学等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方式

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者根据不同 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方式。

4、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并把这一观念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依据各学科的具体实际来进行,即要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

1、知识点切入

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如建立各学科信息技术媒体资源库,建立详细的资源目录,保证全体师生方便查找和利用这些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功效。

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求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还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思维训练核心

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核心,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有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一般品质的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当前,许多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思维训练方面提供良好的支持。

4、情感驱动

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的情感驱动功能,调节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和记忆力。

5、情境激励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让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的各种可能性,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热情。

6、因势利导

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真正在其中 体验,学会在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教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把握实践要领和具体操作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模拟操作,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7、强化练习

将枯燥、单调的强化练习,用计算机辅助练习的方式呈现练习内容,通过即时的反馈、强化,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习作的效率。

8、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结合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让学生围绕关于澳门的民俗、经济、风光、历史等情况进行分组选题,再利用网上资源,围绕选题收集资料,并根据选题需要进行筛选、整理,利用已掌握的信息表达工具写成文章,发布在校园网上,再通过E—mail或聊天室与选题相近的同学广泛交流意见,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9、自主探究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利用Internet自己查阅资料,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10、寓教于乐

在学科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教学游戏软件,把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集为一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由此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和操纵能力。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开展艺术欣赏、制作比赛、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有着潜在的优势,但课程整合的改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悉心钻研,为信息技术教育,为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献计献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堂信息技术的优势。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因此具体化,变成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如果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就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新课程的改革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要担当起课程整合实施者的重任,信息技术能否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不仅在于教师能不能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使用计算机,还在于教师能否更新教育观念。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优化,而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教学中的难点,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与多媒体的科学成果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学习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检索、学习、构思,将有关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风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学习,促进课程整合的实施。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论文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姓名:xx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校:xxxxxxxx

目录

一、摘要————————————————————3

二、正文

1、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背景———————————32、信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原则—————————4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学科教学整合————————————4

(2)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3、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模式—————————————5

(1)多媒体演播模式 ————————————————————5

(2)网络查询模式————————————————————54、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意义———————————5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5

(2)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促进师生互动 ——————6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6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作者】 刘颖;

【导师】 李会章;

【作者基本信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1102班

【摘要】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背景、整合原则、整合模式等方面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阐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In an 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background,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ed model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is, expounds how to carry ou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ology teaching.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学科整合一、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背景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优化学生主体内在的知识结构。要实现上述教改的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

但目前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却正在走向一种误区:那就是一味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不是多媒体就不够档次一般。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作为公开课、演示课或所谓的样板课而表演,教师成了表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演员,而学生这一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反而成为观众。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不高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探索、实践、积累的阶段。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途径、方式方法、模式就成为最

为迫切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原则

(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学科教学整合建构主义理论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只是一种假设,需要我们针对具体的情境重新建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知识只有在具体情境的运用中,经过自我创造建构,才能升华为一种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不再被认为是知识的代表,而被看作是一种课堂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引导者。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性等特征获取信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软件建构虚拟教学平台,以探究学习、课题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情境的设计。这种虚拟的教学情境能够发挥其教学探究性,并且这种教学情境在技术的层面可操作性更强。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建构起一座知识传授者到情景设计者转变的桥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经验体验与外在信息交互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外在给予的信息越充实、丰富,越能唤起原有知识信息的共鸣点与生长点,知识的意义建构越能顺利地进行。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教师除言语呈现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视频、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更全面地呈现信息。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呈现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信息面窄、呈现方式单一的弊端,扩展了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效度。

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技术优势,可以建构虚拟的实验场景,使抽象的实验过程及原理形象化,将一些复杂或者耗时长而不宜课堂演示的实验通过信息技术的协助在课堂上完成演示,实现实验信息呈现方式多元化的转变,体现出生物实验用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的特征,进而达成教学目的。

例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中,“减数分裂过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挂图或剪贴图”的形式来讲解其过程,就会缺乏直观性,学生则很难想象这个连续的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低下。但是,利用 Flash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再辅之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去分析,疑难处教师只需略加引导启发。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还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而且可以通过多种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多媒体的交互性可以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和提高时效性,从而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达到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促进学生认识策略的发展的目的,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运用“学教并重”的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时,要注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把这一观念自始自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模式

(一)、多媒体演播模式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样化的信息(包括文 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难以实现这一切的。生物学教学非常注重直观,多媒体技术集动画、图像、音乐等媒体于一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演播模式还是一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大量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统教学的延伸。简单的多媒体系统比较经济,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台液晶投影就可以装备一间教室,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小学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运用这种多媒体系统进行生物学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生物学教学难点。例如,教师在讲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就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演播植物和动物是如何进行呼吸的,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此知识点,还可让同学自己操作,增加其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革命的紧迫性。

(二)、网络查询模式

网络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网络具有时空不限性,Internet能够让学习者随时上网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如:在生物的进化一章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探究物种的起源、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例子等,这样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网络查询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增强了学生组织知识的能力,这样,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学习效率大大增加了。

四、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生物课的教学中,若恰当地使用投影、幻灯片、录像或计算机等电教手段的整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特有的动画效果、生动的解说、优美的乐曲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世界,学生置身其中身心会倍感轻松愉快,思维也异常活跃。

(二)、利用信息技术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就要用到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的特点,如通过电子邮件形式的作业提交、批改,通过网上答题释疑形式的课后辅导等,让师生间的交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共享性特点可以加强学科间资源共享,通过“备课论坛”、“在线讨论”、“教案共享”、“试题下载”等,实现学科间知识流畅交流,没有了办公室和学科的界限,提升了教师个人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多媒体课件中,利用多媒体组合,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轻而易举地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将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教学之中,更重要的是让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将传统教学资源,社会实践资源,现代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手机信息和处理生物信息,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还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剑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教学研究,2000.22、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黄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4、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5、张有录 《信息化教学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3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思考与练习

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吸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2.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的?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今天的学习对您有哪些启示?

提示:在回答本问题时,可以结合您在教学中遇到的误区,从技术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方面、教学资源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等来回答,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答出这些对您教学的启示。

3.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提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主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支持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整合?整合的内涵是什么?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对整合内涵的认识。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探究 [摘要]本文界定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整合的概念,根据数学教学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整合的几个原则,并对整合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之我见 范君超 保定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贤台乡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之我见 钦州市钦北区青塘第二中学 区善森 [摘要]: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和......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之我见(代交)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山东省青州市开发区初中 张照红 262515)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强化现代信息技术......

    关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之我见

    浅谈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信息社会到来所造成的强烈冲击,历史这门古老学科也应在汹涌而来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