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

时间:2019-05-12 14:1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

第一篇: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

俄罗斯文学 院系:商学院年级:学号:姓名:王旭通论项目管理专业 09级 290610128

题目:《死魂灵》

一、作者简介 伟大的俄国作家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前半页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一八零九年出生于乌克兰米尔格拉德县的索罗庆采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里,果戈理一家居住乡间,父亲管理着自己的田庄,平时爱写些文学作品,诸如诗歌与喜剧;母亲信仰宗教,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果戈理从小就生活在受文学熏陶很强的家庭环境里,同时乌克兰淳朴浓郁的乡村习俗以及古老的传说与庄园生活,都对他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父亲早逝,促使他较早的就去外地打工谋生,中学毕业后,果戈理来到彼得堡,曾经在国有财产及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先后供职,薪俸微薄,生活拮据。正是在打工的生活中,果戈理亲身体验到了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艰辛与困苦,饱尝了人世间的冷暖与心酸,使他看到了社会的本质,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以及对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生活痛苦的理解。

十九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卫国战争中打败了拿破仑,国内早期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随之俄国的农奴解放运动声势日益高涨,迫使反对沙皇专制的自由思想十分盛行,涌现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其中普希金的诗作广为流传,歌唱自由、反抗暴政、颂扬献身精神对果戈理的思想影响很深,种种的这些社会经历与社会思想的发展,促使果戈理积淀了日后文学创作的大量素材和动力。1831年,果戈理开始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这部小说集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相结合的产物,被普希金誉为“极不平凡的现象”,从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坛的地位。作品笔调幽默、清新,结合了优美的传说、神奇的幻想和现实的素描,描绘了乌克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讴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热爱自由的性格,同时鞭挞了生活中的丑恶、自私和卑鄙。之后一改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迷醉之情,而将讽刺的笔触转向了揭露社会的丑恶、黑暗和不平,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标志着他的创作走上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1837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后,他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无愧地站在普希金遗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写作小说的同时,果戈理也开始了讽刺喜剧的创作。1836年4月,著名喜剧《钦差大臣》在彼得堡亚历山德拉剧院上演,轰动了整个京城。该剧逼真地反映了俄国专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黑暗,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阶级的丑恶和腐朽。

由于远离祖国,脱离生活,果戈理的创作思想发生了危机。他的世界观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赎罪思想、神秘主义和害怕革命变革的情绪迅速膨胀起来。他竟然要回到宗教迷信和宗法制度中去拯救自己的灵魂和寻找社会的出路,并对过去发表的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表示了公开的忏悔。这一切迷误与倒退行径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朋友们的严厉批评。果戈理终身未娶,几乎是在穷困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于1852年3月4日溘然长逝,终年43岁。

二、作品简介《死魂灵》这部小说这要描写了主人公乞乞科夫,作为一名六等文官,一名看似君子而实际是骗子的投机取巧爱财之人,他来到省会N市,结交政府里的各种高官权贵地位显赫的官员,来打通与他们的关系。他为了发财致富,想起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在市周围的郊区低价购买地主花名册上的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获取巨额财富。当他兴高采烈地办完手续后,他的种种购买农奴的罪恶行径被人发觉,继而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后来又被政府公爵逮捕,重重的罪行袒露无遗,他为了活命,为了自己的那笔巨额财富,苦苦哀求摩拉佐夫,后来在旁人关系的协助下,他得以被释放,重新获得自由。

三、读后感

我用了大约一星期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将这本小说读完,由于平时很少涉猎俄国的文学作品,因为作品里的人物名字很长,不便于记住,加之我不太喜欢俄国小说里的情节与环境,一种阴森的潮湿的令人很反感的氛围。读这部小说,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以及一种新的阅读理念去读的。总的来看,小说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其中运用了大量描写,并辅之以一定的夸张荒诞成分。通过对人物形象及环境的大致掌握,了解了沙皇俄国社会的千型百态,农奴制将要土崩瓦解的那段历史,新的社会制度将要应运而生的社会转型形态。任何制度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都有一个成长发展与成熟衰退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抹杀某一段历史的积极存在性,也不能简单予以肯定弊端,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发展。沙皇的农奴制起初有它存在发展的合理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被取代也将是一种不可挽转的趋势。在这小说里,作者对沙皇俄国官僚、地主、仆人等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大量描述,展现了他们贪图权势财富,贪婪愚昧的精神世界,以及资本原始积累者的欺骗冷酷的丑露行径,透露了农奴制的行将末路,定将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信息。该小说在人物塑造和幽默讽刺的运用和抒情的结合方面,有所独树一帜。在塑造人物性格中,作者使用大量描写刻画人物的肖像,以揭露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展现人物的鲜明性格,与此同时,作者还使用夸张的手法,荒诞的写法,来支配小说的情节故事发展,在荒诞离奇的故事中来突露人物性格特征。《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在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

第二篇:浅谈俄罗斯文学

0121225 姚童安 国际会计122班510296612@qq.com

浅谈俄罗斯文学及作品

著名哲学家、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代表别尔嘉耶夫曾说过:“俄罗斯文学不是诞生于愉快的创作冲动,而是诞生于人和人民的痛苦及其灾难深重的命运,诞生于拯救全人类的思考。”

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人的名族性格、与俄罗斯思想及独特的东正教理念息息相关,她建基于复杂的俄罗斯文化基础之上。因此,要理解俄罗斯文学,首先必须了解俄罗斯的独特文化。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曾对俄罗斯名族性格作过精辟的说明,其中有一段名言道:

“俄罗斯是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与国家至上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与自由放任;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与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与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毫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由此可知,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悖论:既是东方的又是西方的,既是专制主义的又是无政府主义的;既有强烈的主动攻击性又有极度的驯顺性和被动性,既有奥尼尔斯放纵又有东正教的禁欲;既是豪爽粗野的又是温存细腻的,勇猛冲动而富有耐力,外表冰冷而内心火热,对国家现状的极度不满和深沉的爱国主义。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民族背景和民族性格下,诞生了像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和屠格涅夫这样的俄罗斯经典文学大家。接下来我就三位俄作家的主要代表作品来简单的谈一谈读后感。

一、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辛勤创作,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并因此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文学形象。一百多年来,这一文学形象受到了几代人的追捧,有些人甚至将其提高到了追求爱情的完美女性的高度。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己家庭和爱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

其实产生悲剧的结果不止是渥伦斯基爱情的背叛而是整个黑暗,罪恶的社会。追求自由幸福,向往妇女解放在那个年代都有过,中国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们爱情悲剧也是当时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如今社会,提倡妇女解放,可以大胆追求自己幸福权利。

二、普希金

普希金,俄国一位歌颂自由与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是不朽的佳作。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节选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

你》,那时读着仅是一首诗。自己逐渐长大,对这首诗日渐有了新的,深的理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是啊,人生就是现实中的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表演者,且没有时间彩排,这样一来就不可能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又如行在高速公路的单行线上,象棋中没过河的小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不管是非对错,喜怒哀乐,都得走下去。

生活本身不会欺骗你,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却很难称心如意,经常超出理想的预期,让人一下子接受不了,应付不来,感觉措手不及,郁闷孤独无奈从此开始。在这个时间段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或者是把这样的一天当做成是一个世纪,这时候最孤独无助无所依,最需要朋友的时候,而一般来说,朋友恰恰不在身边,怎么办,多难过的日子也得过,多难熬的时间也得熬。默念这首诗,每念一个字,你的烦恼和不快就会随着你念的声音被抽出一丝,反复几遍,一来二去,这些烦恼和不快,就会从你的情感中完全剥离开去,随着你的声音,飘上九霄,飞上天际,消失于浩瀚星宇。

人的昨天就是今天的过去,而今天又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所以今天不论好过还是难过,也都将会过去,就像黑夜不论多么漫长,也将为黎明所代替,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暮然回首,也不论当时如何,都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人所能看得到,摸得着,能把握得住的也只有今天而已,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今天好过要过得有意义,不好过也不应虚度,该珍惜的珍惜,该善待的善待,该包容的包容,该放开的放开。阴郁的日子里一定要心平气和,珍视这份无聊,珍视这份无奈,因为这些马上就会逝去,马上就会雾散云开。

当你这样认识以后,把郁闷烦恼孤独和无奈等所有不好的情绪统统当成一种享受,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精彩,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心境会自然放开,年轻的心态自然会来,因为你所看到的,即便是不好的人和事中也是他那好的一面。

三、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是一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伟大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就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现实主义特写集。作者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农奴、农民、地主、管家、城镇医生、磨坊老板娘等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真实地还原了十九世纪中叶农奴背景下俄国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屠格涅夫出身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就是一位农奴主。因为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而与其他贵族地主的言行举止大相径庭。书中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猎人的角度记录了农奴们与地主之间的故事,字里行间体现出他对农民、农奴的同情,不动声色地把贵族地主描写得“滑稽可笑”、“极不体面”。这种高超成熟的写作方法和人物描写的功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整本书里更多看到的是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和俄国农村农奴制存在下的生活场景。第一章中的霍夫和卡里内奇,一个勤劳、接近社会,一个热情、接近自然;《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中的卡西扬纯真善良、头脑灵活、善于思考;《歌手》中的雅可夫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同时也间接的赞美了雅可夫身边的那群农人的音乐鉴赏力;《彼得·彼得罗维奇·卡

拉塔耶夫》中聪明美丽、渴望爱情和自由的马特丽娜;《别任草地》中纯真稚气,过早分担生活压力的农家孩子;„„他们都是地道的俄罗斯人:热爱大自然、热情、富有智慧、充满爱心、坚持自己始终不渝的美好理想。

《猎人笔记》中的风景描写也是极其出色的,自然现象、湖光山色等等一切在屠格涅夫的笔下都显得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一段是在《别任草地》中:“那是一个美好的七月天,只有当天气长久稳定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好日头。从一大早便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早霞没有像火般燃烧,而是泛着柔媚的红晕。太阳不像酷热的干旱时候那样火烧火燎,也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暗淡发紫,而是显得明亮璀璨——在那狭长的云彩下冉冉上升,放射出鲜丽的光芒,随之又淹没在淡紫色的云雾中。„„”这就是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他笔下的风景描写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照,在我眼睛扫描过这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时定格在脑海里,一切都让人感到那么舒适、怡情。

没有惊心动魄的华丽场面,没有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没有令人动容的传奇冒险„„这只是一本日记。真的是这样吗? 我读完《猎人笔记》的那一刻,不得不被屠格涅夫伟大的精神和文字功力所折服。它通过清新明快的语言,抨击了丑恶、压迫,讴歌了淳朴、善良的品格,更表达了普通人内心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是一本散发着“俄罗斯泥土芳香”的日记!

了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文化!而俄国文学大家作品则生动,深刻地记录着俄罗斯文化的点点滴滴。因此从俄罗斯文学作品中领略俄国风采是个不二选择。(参考文献: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版;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俊译,广州出版社 2006版;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版;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版)

第三篇:论文资料(俄罗斯文学)

无线网卡的mac地址查看方法:

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属性”—右键单击“无线网络连接”—“状态”—“支持”—“详细信息”—“实际地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也是时代的旗帜。他作为民族意识的体现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普希金对俄罗斯本国作家影响巨大,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诗人能与之相比。

普希金的青少年时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南方流放时期

普希金于1820 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放时期是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几年里,他写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奥夫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南方流放的后期,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关系恶化。1824年当局截获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并以此为借口,将普希金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软禁了起来。

乡村幽禁时期

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着他。他中断了与十二月党人的联系,但接近了农奴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和俄罗斯普通的人民。他在这二年里经常到集市上听农民谈话和唱歌,并十分注意收集民间故事和口头传说。普希金从那里学习人民的语言,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料,这一切对普希金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两年里,普希金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囚徒》、《致大海》、《致凯恩》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几十首抒情诗,叙事诗《努林伯爵》,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以及《叶甫盖尼·奥涅

金》前六章。

就在他被软禁在乡间的时候,彼得堡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普希金一直关心着时态的发展。起义失败后,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拉拢诗人为其服务,决定将其召回莫斯科。

重返京城时期

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热情赞扬十二月党人的崇高志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1830年秋天,普希金因故滞留波尔金诺,这三个月成了普希金创作中的丰收时期。他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其中包括《射击》、《暴风雪》、《村姑小姐》和《驿站长》等)、四部小型悲剧和几十首抒情诗。

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结婚后,定居彼得堡。他的行动仍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这一时期,普希金在创作上仍不断有优秀作品出现,如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叙事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抒情诗《致诗人》、《秋天》和《纪念碑》等。30年代中期,普希金与当局的矛盾日益加剧,此时一个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普希金于1837年 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身负重伤,两天后去世。,《高加索俘虏》和《茨冈人》是南方叙事诗的代表作品,而《铜骑士》则是后期最完美的叙事诗,也是普希金最优秀的叙事诗。《叶甫盖尼·奥涅金》则是普希金一生创作中的代表作,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魅力,以及反映现实的深刻程度,都是其他作品所不能替代的。小说方面,《暴风雪》和《打扮成乡下姑娘的小姐》是两篇饶有趣味的故事,《驿站长》是俄国文学小人物题材小说的滥觞,《黑桃皇后》则是普希金短篇小说中的典范之作。由于篇幅关系,本书不可能收入《上尉的女儿》,读者可以在《普希金小说集》中读到它。总之,读者手中有了一本《普希金作品选》,也即拥有了普希金创作中的精品,已可从中基本上认识普希金,并欣赏他最主要的文学遗产。

现实主义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并取代浪漫主义,具有社会历史发展和文艺本身发展的深刻原因。面对现实,进步作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社会的某些真实状况。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都促使进步作家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他们不再满足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主观理想和个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时代面向现实的传统和古典主义文学的讽刺倾向。法国的梅里美、巴尔扎克,德国的霍夫曼、俄国的普希金等一批原来用浪漫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家都转向现实主义,并成了各国现实主义道路的开拓者。

普希金(1799~1837)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

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的诗和剧作为通俗语言进入俄罗斯文学铺平了道路,他的叙述风格结合戏剧性、浪漫主义和讽刺于一体,这个风格对许多俄罗斯诗人有深刻的影响,是继他以后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他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乔治·戈登·拜伦和约翰·沃尔夫岗·哥德,他本人受伏尔泰和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的影响很大。

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始者。他的创作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宣告了它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优秀作家,因此被称为“近代俄国文学之父”。果戈理说:“他的作品,像一部辞典,包含了我们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

======================================

生平

出生于莫斯科,从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他祖母处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度过。他童年的这些生活经验后来都体现在他早年的诗中。

普希金在帝国学院中就学六年,这是一个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优秀学院。今天,这个学院被称为普希金学院。在这段时间里普希金经历了1812年对抗拿破仑的战争。1815年普希金的第一首爱国诗被发表。虽然他当时还是一个学生,他被彼得堡的一个文学协会阿尔扎马斯接纳为会员。这个协会反对当时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语言文字,提倡俄罗斯语言。普希金早年的诗充满了生机。

1816年他的诗的风格突然转变了,哀歌成为他最主要的作品。

1817年普希金毕业,他在彼得堡的外交协会任秘书。他经常去剧院,参加阿尔扎马斯的会议。他还加入了一个称为“绿灯”的文学和剧作团体。这个团体与当时贵族中反对沙皇专制的团体有一定的联系。虽然普希金没有参加他们的政治运动,但他与这个运动中的许多人是好朋友,他写的讽刺短诗受到了这个运动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写一部长诗《 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这部长诗从他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就开始了。1820年5月他完成了这部长诗。但当时的批评界对它的评价非常坏。

1820年初普希金的一些讽刺诗给他带来了麻烦,在这些诗里他嘲讽了一些当权的人,比如当时的战争部长和教育部长。在一些有权势的朋友的帮助下他没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依然不得不离开圣彼得堡。他被下放到克里米亚。到1824年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从1823年开始他开始写长诗《叶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诗他一直到1830年才完成。从1824年到1825年他住在他父母的庄院,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父亲有很大的意见分歧。他的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标志着他离开当时陈腐的俄罗斯诗歌的开始。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见他后他重新被允许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居住。但沙皇亲自检查他的创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严格的监视。这也体现在了《叶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中。普希金这段时间生活

得非常不快,因为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

1831年普希金结婚,他与他的夫人迁居彼得堡。他夫人的家庭很富有,并使他能够进入沙皇的宫廷,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经常与人角斗,而且往往出于举足轻重的原因。他这段时间里的作品都体现出沉重的精神压力。

一直到1836年他才被允许发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学杂志。当年冬他与一个法国卫官角斗时腹部中伤,两天后他去世。

普希金的作品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

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

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他奠定了俄 国文学的基础,并在多种文学体裁——: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散文、童

话等取 得了杰出的成绩,为后代的作家提供了典范。所以,他被

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 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

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

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

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

动领袖。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文学形象的产生,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

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

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

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

端”。

1825年,他写成了历史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它取材

于16世纪末、17世 纪初俄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598年,沙皇去世,他没有儿子,幼弟委米特里早已被杀 害,因此,皇

位悬着,主教请皇后即位,皇后不肯。实际上,皇后的哥哥鲍里

斯·戈东诺夫 早掌握了朝政和宗教大权。于是鲍里斯即位,他的一系列政策引起了俄国人民的不满,国内骚动不安。

这时,莫斯科楚陀夫修道院的小和尚格利高里听历史学家说

戈东诺夫曾参与杀害季杀特 里,他突然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冒充季米特里,做俄国沙皇。于是他从修道院逃往波兰,1604

年,格利高里在波兰军队援助下,攻入俄国国内,1605年,格

利高里在人民支持下,攻进莫斯科,当了皇帝。剧本的主题是反映

了人民和专制沙皇之间的冲突,指出人心的向背是改朝换代的决定

性力量。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杰出作品,它成功塑造了俄国文学

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形象。奥涅金是有进步

思想的贵族青年,他聪明机智,精力充沛,很想有所作为。他虽然厌

恶 上流社会虚伪生活,可又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整天无所事事地

闲荡,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拒绝了达雷雅娜的爱情,可达吉雅

娜和别人结婚之后,他又转过来向她求爱,结果遭 到拒绝。他为了

一件不微足道的事和朋友决斗,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事后又非常后悔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这个形象表现了当时俄国进步贵族青年思想上的

苦闷.

普希金最后的重要作品是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故事情节大

致是这样的:

贵族青年格里涅夫带着仆人萨威里奇去军中服务。他坐着马车,路上

遇到暴风雪,迷了路,被陌生人带到一个旅店,在旅店,格里涅夫见

陌生人很冷,就将自己的一件兔皮袄给了他。这人就是普加乔夫。格

里涅夫到奥伦堡后,被将军派往白山要塞。他在那儿爱上了米罗诺夫

上尉的女儿玛丽亚。不久,普加乔夫的起义军攻占了白山要塞,绞死

了上尉。普加乔夫失败之后,格里涅夫因通敌罪被捕入狱,玛丽亚见

沙皇叶卡杰琳娜说明真情,格里涅夫被释放.在这个小说里,普希金

歌颂和赞美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把他塑成一个自信、乐观、和

蔼可亲,酷爱自由,深受人民拥戴的英雄。同时,还谴责了沙皇的专

制和残暴,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

决斗过程

“俄罗斯的心不会把你遗忘,就像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恋那样!”(丘特切夫),1837年,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在彼得堡郊外的小黑河畔,“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站在雪地上,迎着凌厉地寒风,眼睛紧盯着前方的一个人影,此时的普希金正要和一个法国保皇党分子,末路贵族丹特士进行一场古老的中世纪决斗,今人针对这场决斗总会发出疑问:“难道这场决斗不能避免吗?”尽管这样的问题已对历史毫无作用可言,但在探察诗人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处境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是的,这场决斗对于普希金来说是绝对不能避免的,丹特士对他妻子的一再挑逗侮辱,加上对普希金敌视已久的沙俄当局的挑拨下,为了自己和妻子的荣誉,更为了维护自己倡导的俄罗斯精神的旗子不被玷污,普希金不得不站在了生与死的决斗场上。

在中间人的公证下,丹特士获得了首先开枪的权利,死一般的静穆下,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曾经胜过一次决斗的普希金这次没有那么幸运,“这个无情的光荣的俘虏,看见他的末日近在眼前,在决斗中,刚强而镇静地,准备着迎接致命的铅弹“诗句终于成了现实,他被射来的子弹击中了肺部,瞬时鲜血浸染了他四周的雪,一个瘦弱的身躯重重地摔到在地,尽管在他中枪倒地的同时,也开了枪,丹特士也受了伤,但丹特士的伤势却不重,而普希金中的则是致命伤,换句话即使当时丹特士也死了,这有什么用,十个百个丹特士能够换来一个世纪奇才吗?难怪有人悲愤地呼到:“丹特士杀了普希金是出于嫉妒,因为他不会写诗”,在家中急切等待他回来的妻子最后迎来的确是血迹斑斑的丈夫,“等我伤好了,再来”永不服输的诗人艰难地说道,可惜天妒英才,他并没有兑现成诺言,几天以后,这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父”的伟大诗人永远离开了他深爱并倾注了巨大感情的祖国,正如别林斯基说的“普希金为俄罗斯而写俄罗斯”而最后他本人也为了俄罗斯而奉献了生命。

诗人死了,死在卑琐的丹特士手里,更死在对他恨之入骨的沙皇贵族的阴谋中。普希金去世的噩耗一传出,整个俄罗斯都惊呆了,俄罗斯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哭嚎为了普希金,为了除了职业革命家外,最积极的革命者,也为了俄罗斯丧失的国之瑰宝,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诗人的住所,争相目睹诗人最后的遗容,向他作最后的道别,综观世界,有哪位文人的去世能够引起民众如此的注意,能够获得民众如此的爱戴,这种场面大概只有我们的鲁迅先生去世后才出现过,但普希金最后下葬时却是非常的孤独,心虚的沙皇害怕人民自发的悼念会导致大幅的示威抗议进而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于是当局者只派诗人的一个好友护送,秘密地将诗人的遗体运到米哈伊罗夫斯克村,在统治者的精心安排下,除了神莆和掘墓人之外,没有人能够见证诗人告别世界的最后一幕,可这要紧吗?墓碑不过是他肉体的寄居处,而他的灵魂早已得到了永生,几百年后,谁还记得尼古拉,谁还记的丹特士,而普希金却永远复活着,活在千千万万爱戴他的人民心中,人民爱他,因为他爱过人民。又一次想起他那伟大的自由颂:

“你这独断专行的恶魔!我憎恨你和你的宝座,我带着残忍的喜悦看见,你的死亡和你的儿女的覆没,人们将会在你的额角,读到人民咒骂的印记,你是人间的灾祸,自然的羞愧,你是对神的责备!”

19世纪末俄罗斯文学有哪些成就?

19世纪后期,俄国文学在6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70年代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也了较快的发展,但农奴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社会矛盾相当尖锐。1874—1875年间曾出现民粹运动高涨的局面。这一运动遭镇压以后,由部分激进分子组成的“民意党”人曾组织暗杀活动。80年代,俄国民主运动处于低潮,“小事情理论”开始流行。90年代,俄国工人运动出现并逐步走向成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俄国继续繁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领域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品。上一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老作家大部分仍在进行创作,新的优秀作家又走上了文坛。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是由涅克拉索夫和萨尔蒂柯夫—谢德林主持的杂志《祖国纪事》。

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和其作品主要有: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他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44年到1859年少代表作品是中篇小说《穷人》(1845)。后期从1859年到1881年,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罪与罚》。不过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因其构思精巧,规模宏大,算得上是宏篇巨著而备受重视,有人称它也是作家后期的代表作。

萨尔蒂柯夫—谢德林(1826—1889)其主要作品有《庞巴杜尔先生和庞巴杜尔太太》(1863~1874)、《塔什干的老爷们》(1869~1872)、《金玉良言》(1872一1876)、《现代牧歌》(1877~1883)以及他的两部代表作——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一个城市的历史》(1869~1870)和《戈洛夫廖夫老爷们》(1875一1380)。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于1889年5月10日在彼得堡逝世。契诃夫对谢德林及其作品评价很高。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柯罗连科(1853-192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在乌克兰,父亲是个县法官。柯罗连科一生所著多是短篇小说和特写。代表作有《玛加尔的梦》、《盲音乐家》、《巴甫洛夫村札记》、《嬉闹的河》和自传体小说《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高尔基曾尊他为自己的“老师之一”。

蒲宁(1870—1953)俄国著名诗人、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两次普希金文学奖得主,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者。主要作品有:《米佳的爱情》、《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幽暗的林间小路》等。

库普林(1870--1938)俄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年轻时曾经当过搬运工,渔民,马戏演员,记者等,这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著有《儿童花园》《画家的毁灭》《阿列霞》。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略览

作者:何怀宏 | 原创 | 2008-02-19 09:08 | 投票 标签: 何怀宏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略览

今天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回顾十九世纪初以来的俄罗斯文学,常常把从普希金到契诃夫的这一段时期称之为一个群星璀灿的“黄金时代”,把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称之为“白银时代”。[1] 这一百多年的俄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动的前夜。如果说哲学具有某种对时代的滞后性,犹如黄昏才起飞的“猫头鹰”,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文

学却可以说具有某种超前性,犹如早就在夜空中飞翔的一只“夜莺”,但这却是一只不无痛苦的“夜莺”,它的歌声中既怀有希望,又深含苦恼。这时期的一些天才的俄罗斯作家以其特有的文学家的敏感,已经预先感觉到了即将来临的社会和精神变动的某种彻底性和复杂性。而他们的思考和写作,自然也反过来至为深刻有力地影响到了这一历史变动。[2] 赫尔岑认为当时的俄罗斯思想集中地表现于文学,俄罗斯思想是通过文学来发展的,别尔嘉耶夫和伯林有关俄罗斯思想和思想家的名著都用了大部分篇幅来分析当时的俄罗斯作家。[3]

在普希金的作品中,已经出现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一种思想者的形象如奥涅金等,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优裕的生活环境,也具有一种思想者的怀疑和探索的气质,然而又极度紧张不安,找不到灵魂的栖所,感觉到自己的空虚无力,于是或走向冷漠、消沉,或将激情和生命的热力随意地掷于最后既伤人亦伤己的生活和爱情事件,他们是思想者,同时又是社会上“多余的人”,还可以说是日后“虚无主义者”的某种雏型。

莱蒙托夫主要继承了普希金的这一方面,《当代英雄》中才智突出、精力过人的皮却林轻视功利乃至生命本身——他轻掷自己的生命,也对他人的生命和爱情表现得冷酷无情,这已接近于是一种绝望之举。莱蒙托夫的诗篇中也笼罩着一种沉郁和孤独感,他自己和普希金一样在决斗中被杀。果戈理则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的另一面,即深切地关注和描写小人物命运的一面,由此并发展出自然写实的一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发生过重要影响,果戈理自己的思想则与他笔下的人物保持着某种距离,而比较直接地表露于他晚年发表的《与友人书简选》中。他这方面的宗教和道德思想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作品中的思想实际上有某些隐秘的联系。

屠格涅夫常居国外,正是他使俄罗斯文学与西欧文学有了一种更紧密的联系,开始把俄罗斯文学推向世界,他是一个和后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一样享有广泛世界声誉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更直接地反映着时代和社会,思想者和“新人”的形象较前更为丰满、多样和新颖,其中既有热烈而软弱的罗亭、涅日达诺夫,又有坚定的革命家英沙罗夫,务实的科学家巴札罗夫和实业家沙罗明等。在屠格涅夫那里同时又有一种更为鲜明的对于纯美、纯艺术的追求,他的中短篇小说为个人的生活和爱情划出了一块空间,然而他的心底仍然是深深悲观和忧伤的,这尤其是表现在他后期的散文之中。[4]

而在大致同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中,也开始涌现出一种具有较强烈的政治性和战斗性的潮流,在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的评论中,文学更多地被从变革现实社会政治的角度看待。《怎么办》中的“新人”拉赫美托夫、薇拉身上更直接地承载着一种思想,一种新的社会理想。他们不再是犹豫不决的,而是一往无前地向着理想迈进。而常被与他们同样归为“革命民主主义者”一类的赫尔岑实际上与他们相当不同,他由于命运的播弄长期流亡国外,常常被视作一个政论家和政治活动家,但其实具有很高的文学才能,他的思考在同时深入观察俄罗斯与西欧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既坚持自由主义的理念、又对“现代性”进行深刻反省的层次。

对双峰并屹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下面要专门讨论,而在他们之后,契诃夫可以说是“黄金时代”的殿军,是这一时代的最后一座高峰。他的幽默到后来越来越多地注入了一种无法排遣的忧伤,他处在一个政治上严密控制而革命的地火正在蕴酿的时期,他不怎么直接谈思想,那不是他的擅长,他与政治和宗教都保持着一定距离,他的态度是温和的,深深地不满意于平庸的生活却也并不施以猛烈的攻击和搅乱,只是在精神的深层次上表露出一种默默的等待和不安的希望。此时,一般认为是属于“白银时代”的许多作者也已活跃,但他们更多地是投入了对艺术形式的无穷探索和新颖追求,尤其表现在诗歌方面,而契诃夫以其对人的处境和命运的关注却仍可说属于上一个时代——那在形式上主要是为一个小说的时代,但至契诃夫已非长篇巨制,在他的作品中也没有了早期如普希金那样的单纯和明朗。

一个文学传统的确立必须在开拓者后面要有天才的继承者,有接踵而来的发扬光大者和拓宽掘深者,而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在这方面是幸运的。这一文学传统的核心是一种对于人的灵魂与精神、人的处境与命运的深深关注,是对道德与上帝、自我与社会、时代与民族诸多重大问题的紧张探索,而它又有一种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与之偕行。它不是单线行进的,而毋宁说是充满了矛盾和困惑,是多线和复调的,向各种可能的方向都作了充分的挖掘。哀惋与激情、忧伤与欢乐、希望与绝望、保守与激进、战斗性与沉思性、最低社会阶层与最高精神存在,都汇合在一起思考和表现。这样一个传统形成了也就不容易摧毁,所以,即便在二十世纪这片大地上的文学最受政治箝制的年代里,不仅在公开发表的作品中也依然可以发现一些对现实的批判反省和纯洁的人道主义关怀,更有直承这一传统的潜流不绝如缕,对精神、上帝和永恒事物的寻求依然隐藏在一些孤独的灵魂中,而一旦展露就是一道洪流。

[1] 这一对概念首先是别尔嘉耶夫从考察俄罗斯诗歌的演变中提出来的。中国对“黄金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一向译介很多,对“白银时代”则很少注意,但最近也接连推出了这方面的一些译丛,例如98年出版的作家出版社的“白银时代丛书”,学林出版社的“白银时代俄国文丛”。

[2] 伯林说:“早期俄国知识分子创造了某种最后注定在全世界产生社会与政治后果的东西,以俄国大革命为这股运动最大的一个效果,我想是公平之论。”但革命并未循这些作家与小说家所预期的路线发生。“连法国大革命在内,不曾有什么事件像俄国革命一样在事前的一世纪里经过这么多讨论与思索。”见其《俄国思想家》,彭准栋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第154页。

[3] 见上书和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家:19世纪末到20世纪视野俄罗斯思想的主要问题》,雷永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而据索赫里亚科夫在1996年11月莫斯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报告,“俄罗斯思想”作为一个术语是首先出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的《作家日记》中的,参见《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4期。当时俄国知识界的思想集中表现于文学的一个原因是沙皇严格的检查制度将社会政治观念驱入了文学领域,而俄罗斯的知识者也富于文学修养并酷爱文学,如别林斯基说:“俄国文学是我的命、我的血。”本世纪初科罗伦克亦言“我的国家不是俄国,我的国家是俄国文学。”转引自伯林《俄国思想家》,第176-178,208页。

[4] 别尔嘉耶夫说:“忧伤是精神上的,并且与过去相联系。屠格涅夫主要是个忧伤的艺术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凄惨的艺术家,凄惨是和永恒相联系的。忧伤是抒情式的,凄惨是悲剧式的。”见《自我认识——思想自传》,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版,第40页

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人物形象

| [<<] [>>]

内容提要: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出现了一组特殊形象群体——“多余人”。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俄国处于西方文化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化相互冲突之下的产物。本文从它的产生、发展、升华到灭亡做初步的整理。普希金笔下《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可谓“多余人”的“鼻祖”,是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在俄国沙皇的高压政策下,普希金只能让他笔下的奥涅金停留在苦闷、彷徨、探索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个人反抗阶段,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专制农奴制度的危机和新一代年轻人的觉醒。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的第二个“多余人”。“多余人”发展到这个阶段,显示出更强的反抗性。与初期“多余人”相比,毕巧林在思想性格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的思想更尖锐,对抗更强烈。相对于奥涅金是一个超越。屠格涅夫笔下《罗亭》中的罗亭是“多余人”形象系列的升华。无论道德情操或智慧才华都高于奥涅金、毕巧林。比之他们罗亭已经有了更高的觉悟,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思想上觉醒了过来,找寻着改革社会的道路。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勃洛莫夫是所有“多余人”蜕化的极限。他缺乏以前“多余人”那种探索生活、介入生活、改造生活的热情,而是退出生活,旁观生活。最终只能默默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多余人”形象的灭亡,也正象征俄国农奴制时代的结束,新生活的必然到来。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多余人

时代特征

19世纪上半期是俄罗斯近代民族文化的崛起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撞击与冲突的时期。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一阶段的特殊历史氛围。“多余人”形象系列正是这一历史氛围的集中体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和作家赫尔岑指出:“多余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边,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一边,是一种游离于两种状态之外的社会群体。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他是一个介乎“十二月党人”和“花花公子”之间的典型形象。普希金之后,莱蒙托夫又高举起批判现实主义大旗,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之后,陆续走出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谁之罪》),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奥勃洛莫夫》)等一系列“多余人”典型形象。至此,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余人”形象的画廊,生动地再现了俄国社会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压迫下的先进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他们的悲剧命运。

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于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通常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毕乔林(《当代英雄》)、罗亭(《罗亭》)、别里托夫(《谁之罪》)、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他们反映了贵族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社会现实。

新人形象指的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他们不同于多余人,具有明确的社会理想,抨击专制农奴制度,否定贵族社会的道德观念,与旧制度作不妥协的斗争。他们联系人民,勇于牺牲,富于实干精神。通常认为,新人形象有英沙罗夫、叶琳娜(《前夜》)、巴扎洛夫(《父与子》)、薇拉、吉尔沙诺夫、罗普霍夫、拉赫美托夫(《怎么办?》)。他们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的斗争。

【内容提要】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大师们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多余人”形象,而在20世纪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多余人”和类似于“多余人”的形象。这些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19世纪“多余人”形象的发展。本文尝试从俄罗斯文学传统出发,解读这一经典文学形象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嬗变。

【关 键 词】多余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后现代化/边缘人

【正 文】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形象,出现在当时诸多优秀作家的代表作中。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到赫尔岑的《谁之罪?》中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拉夫列茨基等,“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尽

管这些俄国作家笔下的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贵族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代表,空有抱负却没有用武之地。这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使他们构成了现实主义文学不朽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是“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性格的必要力量”①。他们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却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多余人”之所以会“多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19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正处在一场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之中,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俄罗斯,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和1813至1814年的俄军西征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贵族军官接受了欧洲的民主思想,又在西征中亲眼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民主的制度和发达的生产力。在他们的影响下,贵族知识分子纷纷成立自己的组织团体,普遍对俄国社会的现状表示不满,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使贵族知识分子社会变革的热情消退,沙皇政府则变本加厉地加强控制。在这一动荡的历史过程中,贵族知识分子始终充当着这个时代的思考者和领路人的角色,试图唤醒俄国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向来喜欢追问“谁之罪”和“怎么办”,因为他们“固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精神理想,不满足于平庸的物质生活”②。他们总是幻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去解决社会现实中的种种实际问题,但结局往往是不幸和无可奈何。这种特点决定了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彩虹般美好理想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也就是“多余人”之“多余”的根源。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当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犹豫不决和无力积极干预生活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时,具有清醒的理智和实践能力的平民知识分子就取代了他们。由此可见,时代特征和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的特点共同促成了“多余人”作为客观人物的出现,而“作家只不过反映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典型罢了”③。所以,19世纪的“多余人”是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现实与贵族知识分子之间冲突的结果,是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进行的一种反应方式,是他们在那种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一种生存状态,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对当时时代特征和人物特点的

理解与把握。

20世纪的俄罗斯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苏联。从20年代中期开始,俄国人民便处在动荡的政治旋涡之中,在斯大林模式的一言堂意识形态话语的高压下,失去了个性、自由和思想。之后,在漫长的几十年间,大部分俄罗斯知识分子都经历了短暂的欣喜、彷徨与怀疑、失望与痛苦,最终选择的是逃亡或精神的放逐。面对一元化语境,背负社会责任和历史十字架的俄罗斯创作知识分子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作家们让笔下的主人公成为知识分子,成为“把自己放在人、人类、民族、人民、无产阶级、生物或其他类似存在的位置上的思想家”④,让他们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来分析、思考、领悟、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惊喜地发现,“多余人”和一系列类似“多余人”的形象出现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一方面,这是由于俄罗斯文学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不断延续的缘故。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虽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却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整合俄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这是由相似的时代特征造成的。在封闭、压抑、不自由的历史环境中,俄罗斯知识分子既遭到当局的压制,又遇到被统一的舆论所催眠的民众之不理解,然而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思考。第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俄罗斯敏感而具有良知的创作知识分子修正压抑的生存环境的一次尝试。作家们尝试通过揭示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来反观社会现实。于是,新“多余人”出现了。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安·比托夫在《普希金之家》中成功塑造了廖瓦·奥多耶夫采夫的形象。“普希金之家”即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俄罗斯科学院普希金文学研究所,作品主人公廖瓦·奥多耶夫采夫就是这个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他从小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失去了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只会按照别人的和现成的思维模式去思考。他的父亲从一开始就把严酷而丑陋的真相隐藏起来,只教他虚无空洞的理想主义,让他一直生长在幻想世界里。“解冻”时期的一天,他素未谋面的祖父突然回到家里。祖父莫杰斯特·普拉托诺维奇·奥多耶夫采夫喻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出现的精神贵族、知识分子精英。他个性自由,执著地为自由而斗争,曾因反对当局对人的精神压迫而被判流放。多年的流放生活并没有把他变成精神奴隶和顺民。流放归来后,老奥多耶夫采夫依然坚持其反对僵化的体制的立场,提出不同于官方的异端思想,因而被驱逐到生活的边缘。通过与祖父的交流,廖瓦尝试着抛弃幻想,去思索人生和寻找真实的自我。但是,幻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让廖瓦变得迷惘,他只从祖父那里接受了一些他认为必要的思想。廖瓦有才能,会思考,善推理,但沉湎于童话式的理想而不懂

生活。他曾是一个有才干的年轻人,但充斥社会的恶与危险却慢慢地消磨了他的天赋,他变得害怕思考、害怕表达自己的思想,害怕成为当局批判和打击的靶子。他的创作也是虚幻的,是对虚假现实的模仿。类似廖瓦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的苏联还是很多的,这与“解冻”前后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这就是著名诗人叶·叶甫图申科所谓的“二十大的孩子”。

“解冻”思潮虽然试图以文艺的“解冻”带动社会的“解冻”,以自由思想的启蒙反抗意识形态的压制,但最终却没能如愿。“解冻”仅仅停留在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及其社会结果的层面上,却未对斯大林建立的僵化的苏联体制存在的深层原因加以追究。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冻”也仅仅是短时间的“解冻”而已,它并没有达到彻底反思的目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加紧控制。而当时该集团对西尼亚夫斯基、达尼埃尔、布罗茨基等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制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30年代的政治运动。60年代末至70、80年代的所有这些事件都清楚地证明了苏联官方的社会理念与强权体制的不可分离性,以及相应的将苏联体制视为社会进步的最高形式、人类历史最为理性和可控制阶段的虚妄性⑤。在这种源自“波将金村庄”⑥ 的崇尚虚假的社会现实之下,廖瓦的真实思想是不可能被承认的,相反还会招来祸端,他只好回避、放弃,慢慢地失去自我,成为一个多余人。廖瓦的形象突破了苏联官方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窠臼,使知识分子恢复了思考能力和对生活的洞察力,回到知识分子体悟生命、探索真理的存在主义状态之中。耽于幻想的廖瓦尚可苟活在充满虚伪和假象的尘世,而学会了思考的廖瓦却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变得更加害怕思考,甚至不见容于整个社会。

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人物形象(这种问题以后不悬赏坚决不回答)

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

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1)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我国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国评论界几乎一直囿于“多余人”是俄国文学“特产”的认识阶段,普遍惯性地使用这个定型的结论。而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都基于时代所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在**前,我们对俄国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来天火”给苦难的大众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个“全面肯定”的时期,我们对“多余人”身上的觉醒和抗争的积极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进入极左时期,对俄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冰冻,“多余人”真正变得多余,并销声匿迹。总体上,这个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也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性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的20年至今,这一阶段进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对“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开拓,主要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读者熟悉的非“多余人”典型重新审视,发现了“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勇于开拓发现。有文章指出“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达吉雅娜也具有“多余人”的色彩。其二,对于那些原本公认的“多余人”形象或提出质疑或重新评价。其三,从整体上对俄国“多余人”产生、发展情况、进步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中提出俄国“多余人”产生实际上“是外来文化撞击古老俄国的结果,外来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贵族,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同时这个高峰时期俄国“多余人”的影响,也

唤起了我国一代青年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2)“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国“多余人”为稳固的经线,我们打破国界,在“多余人”研究中出现横向“联网”。评论家首先把视线投向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孤独者”。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比较研究》、《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之比较》等。其次,评论者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找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多余人”。有的论述了日俄“多余人”的相似之处后,还从价值观、伦理、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阐释了日俄“多余人”的差异。另有把法国的“世纪儿” 和“孤独者”联系起来,启示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姻缘。对于中日“多余人”之异同也有专文进行了论述。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了对中国“零余者”的影响。(3)一个新命题的萌生——“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对于世界近200年间的“多余人”现象,沿着二百多年的不断的发展历史轨迹,得出了“多余人的演化”轨迹。从18世纪末维特的出现为起点,其后是19世纪初“世纪儿”的“世纪症”蔓延,几乎与此同时“拜伦式英雄”和哈洛尔德震动欧洲;到了19世纪20至50年代,俄国的“多余人”以强大的阵容和整齐的队伍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国的“孤独者”、“零余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反映雄”虽然姗姗来迟,却与法国的“局外人”、英国的“愤怒青年”和德国的“新维特”,互相呼应,携手问世,构成了当代“多余人”联网。这一联网真正实现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梦想。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各国文学的自身的实际来重新审视“多余人”现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经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扫描,评论界定质定量地给世界“多余人”现象得出一个纵横交叉的历史发展模式,得出这样一个简略的图示:(美国)“反英雄”(20世纪中)(中国)“孤独者”(20世纪初)(日本)“逃遁者”(20世纪初)(俄国)“多余人”(19世纪前叶)(英国)(英国)(德国)(法国)(法国)“愤怒青年” “拜伦式” “维特热” “世纪儿” “局外人”(20世纪中)(19世纪初)(18世纪末)(19世纪初)(20世纪中)(德国)“新维特”(20世纪中)本图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国文学在相同和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相近“多余人”类型的各自姓氏代号。每个代号的专用名称几乎都包含着一个群体系列。同时图示中的国际性的排列组合,克服了本土文学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创造的新局面。

二、“多余人“形象研究之我见(1)“多余人”的特征 “多余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2)国度

“多余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国“多余人” 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处“多余人”,与俄国贵族阶级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在这些反映传统主题的杰作里,我们明显地看出文学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些“传统主题”中的贵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儿。②东方隐士——日本“逃遁者” 无论是二叶亭四迷《浮云》的主人公内海文山,还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余人”形象,都表现出“隐士”的特点。他们是“内向的”,拘谨、沉重、迟缓,远没有欧洲和俄国“多余人”那种无所顾忌的洒脱、豁达和冒险精神,但它们具有更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旧思想的强大和根深蒂固,羁绊着“多余人”新思潮的萌发;其次,东亚文化儒释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传统的打“和”精神对他们“隐士”精神的造成有着密切的制约作用。日本“逃遁者”是东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批“多余人”形象,它为年轻而短暂的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现实主义道路。同时也为中国“零余者”的诞生不断吹来了春风。③最具社会和民族责任感——中国“零余者” 从郁达夫笔下的自叙的“沉沦者”到鲁迅笔下的孤独的魏连殳,从丁玲笔下的沙菲到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从老舍笔下的祁瑞宣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中国“零余者”蜂拥而来。古老的封建王国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大变革中,开始整个民族的蜕变,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轨道,是中国“零余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时,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为了中国“零余者”的催生剂。“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青年,与近代西方意识的接轨决定了中国“零余者”精神含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中国“零余者”思考的浓缩性和情感的强烈尖锐度。(3)“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来自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这是由“多余人”的崇高的悲剧性格所决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一定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个点上,而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其次,“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的性格特征。在灵与肉、理智与感情的冲突中往往陷于强烈的内省和忏悔意识。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内源性”忧郁症。在这种复杂的性格中,才真正体现人物性格真实的美,同时产生复杂的美学效应,使读者获得悲与喜交融、崇高与滑稽相混杂的复杂深刻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多余人形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美学原因。阅读“多余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你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间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带来思索。

参考书目:

1、《“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张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较文

学基本原理》,方汉文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承举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译林出版社,1996年

第四篇:《文学通论导论》目录

书籍目录:

前言

一、《文学通论》编写的缘由及思路

二、《文学通论》内容、体例的设计

三、《文学通论》的撰写分工 第一章 文学的特征

一、文学表现的对象和内容

(一)文学的表现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二)文学表现的内容

二、文学存在的形态——文学的形象性

(一)对文学形象含义的理解

(二)文学形象的二重性

(三)文学形象的特征

三、文学形象的个别性与公共性

(一)文学形象的个别性

(二)文学形象的公共性

四、文学是主要以语言来塑造形象的艺术

(一)文学主要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 第二章 文学与生活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二、文学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主动的反映

(一)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主动性

(二)文学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表现的普遍性 第三章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

一、主体、客体的特殊含义

(一)创作主体与创作个性

(二)创作客体

二、主体与客体的特殊关系 第四章 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法

一、创作方法

(一)文学创作方法的基本含义

(二)创作方法的构成

(三)创作方法的运用及其实质

二、艺术手法

第五章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一、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的提出及其精神实质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浪漫主义

(一)浪漫主义的提出及其精神实质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浪漫主义的类型

(五)浪漫主义运动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区别

三、自然主义

(一)自然主义的产生

(二)自然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概述

(二)现代主义的发展及其原因

(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古典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一、古典主义

(一)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批判现实主义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文学的风格与流派

一、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含义

(二)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风格的创造和表现

(四)风格的多样性

二、文学流派

(一)流派的含义

(二)流派的形成

(三)风格、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关系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般含义

(二)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题材与主题

(一)题材

(二)主题

三、情节

(一)情节的含义

(二)情节与人物性格

(三)情节的提炼和典型化

(四)情节的构成

四、结构

五、语言和体裁

(一)什么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作品语言

(二)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三)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四)丰富文学作品语言的途径

(五)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九章 诗歌

一、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二)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

(三)新颖深邃的意境

(四)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性

二、抒情诗和叙事诗

三、主要的诗歌样式

(一)风谣、骚赋

(二)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

(三)词、散曲、自由诗、十四行诗 第十章 散文

一、散文的特征及种类

二、散文诗抒情散文

三、小品文文艺杂文

四、报告文学

(一)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特点

(二)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点 第十一章 小说

一、小说文体概述

二、小说的基本特征

(一)细致而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

(二)具体而多层次地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

(三)生动而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

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一)长篇小说

(二)中篇小说

(三)短篇小说

(四)微型小说

四、小说的其他类型

(一)笔记小说

(二)传奇小说

(三)话本小说

(四)章 回小说 第十二章 戏剧文学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二)人物、场面、时间要高度集中

(三)人物语言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二、杂剧、诗剧、歌剧、话剧

(一)杂剧

(二)诗剧、歌剧、话剧

三、悲剧、喜剧、正剧

(一)悲剧

(二)喜剧

(三)正剧 第十三章 影视文学

一、影视艺术的特征

二、影视文学的特征

(一)必须鲜明地体现视觉形象

(二)必须用“蒙太奇”手法来结构

三、影视文学的比较

(一)影视文学的题材有所不同

(二)影视文学的场面结构方式有所不同

(三)影视文学的篇幅长度有所不同

(四)语言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第十四章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文学的起源

(一)关于文学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说法

(二)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

二、文学的发展

(一)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经济对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作用 第十五章 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遗产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二、继承民族文学遗产的意义

三、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遗产

四、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相统一 第十六章 文学欣赏

一、文学欣赏的涵义

二、文学欣赏的特征

三、文学欣赏的意义

四、文学欣赏中的主体与客体

五、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

(一)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

(二)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

(三)想象与形象再创造 第十七章 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涵义

二、文学评论的作用

三、文学评论的方法

四、文学评论的标准

(一)真实性和倾向性标准

(二)形象性和典型性标准

(三)民族性和独创性标准

第五篇:俄罗斯文学 读后感范文

学号:0102861姓名:吴梦西班号:A05邮箱地址:442782976@qq.com

其实不在远方

——《跳来跳去的女人》读后感

这是一个跳来跳去的女人,奥莉加。意志漂浮不定,情感错综复杂,她有教养、有美貌,也有自己的一条准则:人的美和价值就在于他的不同凡响。小说的一开始注重描述她那看似滋润而又确确切切的充满小幸福的家庭,奥莉加此时此刻是幸福的,因为温顺﹑纯朴﹑善良的丈夫戴莫夫一直都深爱着她,默默地宽容这个并非很懂生活真谛的妻子。

其实倘若奥莉加安于自己那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因奥莉加向来就意志不定,生性不成熟,加上身边的人不停地赞其天赋、智慧、使得奥莉加越发地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平平淡淡,因此她热衷认识名人,崇拜名人,时常做着不切实际的千秋大梦,想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她唱歌,弹钢琴,画油画,雕塑,参加业余演出,所有这些她都不是马虎从事,而是干得十分有才气”。然而她并不真心崇拜艺术,不能在艺术中得到情操的真正陶冶。她所享受的只是被欣赏的光鲜亮丽,所谓高贵名流的举止背后其实是一颗空虚苍白的心。她不停地在追求着什么,却一直不清楚自己追求着的究竟是什么。

奥莉加全心全意地追逐着伟大的人,在追逐中成功地赢得了画家里亚博夫斯基的短暂的爱,自以为自己是画家的创作灵感,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却不愿承认,对方早已“累了”。与此同时,她一次又一次地忽略丈夫戴莫得的深情和伟大,在他“又渴又饿”之时派遣他去为自己奔波取来衣物首饰;在他无私地为科学事业服务为科学事业献身之时不顾一切地跑遍每一个认得的女人的家,为的是里亚博夫斯基;在他想要与自己分享成功的喜悦之时只顾举行一个又一个的晚会,寻找一个又一个的伟人。

在奥莉加的心里,自己的丈夫是最普通的人,不爱艺术,不才华横溢,没有一技之长。她忽略了自己的丈夫,一直在人群中追逐。直到丈夫去世之时她才发现,最大的英雄就在她身边,朝夕相伴。他没有唱歌跳舞绘画等其他才艺,却一直在自己的职位上勤恳工作,他可以不辞劳苦去照顾自己的同事,同样也会为救病人牺牲自己的性命。宽厚勤恳的戴莫得,总是默默无闻地尽着自己的义务,甚至不顾自身安危去抢救病人,这样一个在平凡劳动中完成着不平凡事业的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

奥莉加之所以跳来跳去,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才华、爱情、生活的不确定和不满足,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满足于她所拥有的东西,为了追求而追求。最终她永远地失去了自己追求一生又一直未能真正理解的东西。

关于理想。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跳来跳去”,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所谓的梦想。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茫然,不满足自己所拥有的,跳来跳去,随波逐流,穷

其一生追寻世俗的价值,不知道人的真正价值,也不知道自己心中真正的渴望。而这时,若停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可能正在追寻的那个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者,其实追寻的就在自己身边,而自己却像奥利加一样,只把目标放在自身以外。“跳来跳去”的时候,适当的停一停,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爱。我们总觉得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好就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习惯了这样被关怀,把他人对自己的爱当作为所欲为的资本。就奥莉加那样,她一次又一次地向丈夫索取,却从不羞愧。我们有时也会陷入这样的境地,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身边的,却又没有意识到,对其弃之如糟糠,等到醒悟却已经来不及了。父母总是像文中的戴莫得那样,不计一切地对我们好,包容我们,而我们却在外面的世界“跳来跳去”,疯狂地追逐寻找心中所谓的那个人那个梦,直到狠狠地受了伤,才想起父母的好,想起家的温馨。又或者在刚靠近之时对对方的爱心存感激,却随着彼此越来越亲密不断地提出更多的要求,一旦不能被满足就急切地想要寻找另外的慰藉,在外跌跌撞撞了一番才发现还是身边的好,但身边的人已被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再也回不去当时。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开始反省自己的“跳来跳去”,开始珍惜身边的幸福,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追求,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下载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俄罗斯文学通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众传播通论论文

    现代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探讨 摘要:当今时代,广告层出不穷。广告不仅给商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色不少。而商业广告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现代......

    俄罗斯文学讲稿5篇

    农奴制改革:这次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改革,因此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表面上看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也可获得“土地”,但实际上改革仍保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俄罗斯国庆论文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12-2013学年 第1学期Term 1 2012-2013 Academic Year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俄罗斯宗教节日礼节和禁忌摘要:俄罗斯的宗教历史发展悠久,宗......

    文学论文参考

    歌剧创作也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

    俄罗斯文学 电影《回归》观后感(精选五篇)

    校区:江北校区 学号: 姓名:赵博宇 院系专业: 《回归》 2011020535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 回归 “我沒有將它看作是每天常见的故事,或者一個社会性的題材。它不是简单......

    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

    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 汪介之 2012-9-28 15:02:24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京)2004年04期 作者简介:汪介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和......

    俄罗斯军事问题论文[定稿]

    俄罗斯与日本北方四岛问题及对于中国的启示 摘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关系遭遇“海洋世纪”的冲击。各国海洋权利冲突加剧,任何岛屿的获得不仅意味陆疆的扩大,而......

    《文学概论》论文

    论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真、善、美 内容摘要: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是认识与审美的统一。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