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

时间:2019-05-12 14: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

第一篇: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信用社改革的目标

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信用社改革 的根本目标,而暂时解决信用社的经营困难,处理目前的累计亏损和不良资产 只应是阶段性目标。由于地区的差异,强调统一的管理模式或必须是什么样的 所有制形式,显然不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改革思路管理体制及监管模式的确立问题和信用社的监管体制如何设置,是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建立全国统一的联社 管理体制是一种集聚风险的制度设计。继续保持 3.8 万家产权独立的信用社由 中央银行监管并负责业务管理、指导也不现实。既然设立全国联社体制存在障碍,中央银行集中担负监管和业务管理又面 临各种实际困难,那么地方政府承担信

用社经营管理和部分监管责任显然就成 了信用社改革的题中之义。如何建立地方金融管理 及监管体系,确立中央与地 方即统一又分散、各负其责的金融监管体系,又不仅仅只是信用社改革所能够 解决的问题,这将涉及整个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改革及银行业自身如何重组的问 题。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是否拆分和如何拆分、中小型银行的发展、现有地方商 业银行的管理和监管问题、储蓄保险制度的建立等等。“地方金融”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适时地 提出地方金融管理与监管体系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 容。地方政府不仅对辖区内的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守土有责”,建立地方 金融管理和监管体系也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改革方针。因此,信用社 的地方管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下放管理和监管权限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银 行业的改革战略和制度创新的问题。

3信用社改革应采取分散决策

近来,不少改革建议都提出了要求地方政府承担管理信用社责任的问题。但是如果信用社改革始终采取中央制定统一方案,地方政府负责实施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分散风险应该与分散决策相结合,只是分 散风险而不分散决策,难以真正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4对信用社的扶持和经营限制应予权衡

政府对于未来信用社的经营是否要给予政策扶持,各个方面的意见分歧较 大。一些同志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政府不应予以扶持。我们同意信用社在机制改革完善之后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但是,信用社在目前的经营活动中还受到各种限制。比如监管的时候 完全依照商业银行的法规进行管理,但在业务开展方面却又无法享有一般商业 银行的待遇。像金融工具应用的限制、只能给农户农业生产贷款的经营范围的 限制等。一些行政事业机构下发文件明确规定不允许其基层机构将资金存于信 用社,也不允许委托信用社进行代管、代收、代付等业务。此外,信用社地处 乡村地区,经营活动具有金额小、活动半径大、经营成本高的特点,而信用社 的资金来源中个人储蓄一般要占到 60-70%或者更高,因此其资金成本也高于其 他的商业银行。地方政府要负担起信用社未来的管理和监管责任,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过 去的不良资产和累积亏损如何解决。中央政府必须对当前信用社近4000 亿元的 累积亏损和呆坏帐提出有效的解

决办法,地方政府才具备改革信用社、建立新 的管理和监管体系的基础。现有的改革方案中对此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比如通过中央财政逐年补贴、给予税收优惠、中央银行给予再贷款等等手段都 应是值得考虑的。在实施过程中还应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可以采取对不同的改革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扶 持措施。除了上述的限制和信用社自身利益的经营特点,未来政府是否对信用 社给予政策扶持还取决于其产权制度如何重构、如何定性、管理体制如何设置 等问题。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不对信用社经营进行补贴,那么在监管和经营管理方面就应取消其已经设定的各种限制,并应根据其特殊的经营环境给 予更为灵活的利率决定条件及储蓄动员的空间。如果鉴于部分地区信用社的实 际状况而必须对其经营活动进行一定限制,那么政府就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否则,这些限制会成为一些信用社的借口,使其不愿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 供优质、有效的服务。否则将会影响信用社动员资源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使其在竞争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地方政府承担职责应以储蓄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前提

与地方金融管理体系建设相配合的一条重要措施是: 应尽快建立多层次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风险防范基金,以降低和分散中央银行(其实是中央财政)所担负的银行机构的全部风险。

6应逐步扩大贷款利率自由化改革的试验

在改革试验过程中应允许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参与贷款利率自由化的试验,只要国有商业 银行愿意参与到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贷款之中,也允许其利率依据资 金供求状况浮动。7信用社改革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相配套

就目前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来看,仅仅是信用社还难以独立支撑。满足农 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服务供给组织。因此,认为只 要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问题,农村金融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是一种过于简单的 政策思路。况且,信用社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将受到整个银行业和监管体系改革 的影响。

第二篇:农村再婚老人应予关注

农村再婚老人应予关注

白秀英 田雨露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再婚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在农村究竟怎么样?农村再婚老人是否幸福?为此,我们走访了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并在该镇的河坝平地和山区做了一些调查。

麻柳嘴镇是重庆市巴南区长江边上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有农村家庭8450户,农业人口25353人。截至目前,再婚总人数为1122人,其中50岁以上的再婚老人总数为256人,占再婚总数的22.8%。其中居住在社会经济较好的河坝平地的有162人,居住在社会经济较差的山区的有94人。一般来说,在社会经济较好的地方,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高,幸福感好,而在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再婚老人的生活质量较差,甚至相当艰难。老人再婚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子女反对。通过入户调查,我们了解到,子女直接反对老人再婚的占28%,间接反对的占56%,不执可否的占16%。就原因来说,受传统观念影响而反对的占64%,由于为房屋、财产等问题而反对的占15%,其它原因占21%。老人再婚的最主要的反对者是儿媳妇,有的直接反对,有的暗中反对,有的出于丢包袱而勉强同意,但心里还是反对。

农村社会存在着一种老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应从一而终的观念。母亲再婚让子女丢脸,在当地抬不起头。老人再婚后,子女们不再把他们当着自己的父母对待,甚至形同路人。子女们即便去探望再婚老人,也很难像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不少子女们认为,无论哪方子女给对再婚老人一些钱物,均有可能被再婚老人交给另一方的子女。从而不再信任再婚老人。感情由此疏远,与子女的矛盾由此而产生,并响到老人的身心健康。如果老人坚持再婚,就有可能招致子女们的遗弃,老年女性再婚所受到的歧视尤其严重。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件事。该镇赚宝村80岁的丁永碧老人18年前在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而再婚。当初子女们很有意见,不同意老人再婚,后来迫于亲朋的压力不得已让老人再婚。老人再婚后,子女们与老人便不再来往,更不用说探亲了。07年老人再婚的老伴去世后。继子们又将老人送回了原来的家。这时老人已经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这时老人的大儿子尚在农村,其他搬迁到城里居住的子女们经济状况较好。他们尽管每月按时给老人生活费,但却没有一个子女愿意赡养老人。在农村的大儿子也与老人分开居住,将兄弟们每月寄来的生活费交给老人,直至前几天老人去世。去世前,老人甚至将自己所盖的棉被全部吃光了。老人去世后子女们做了三天道场,花了一万多元。有村民认为老人是子女不孝导致老人被饿死的。但子女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每月都给生活费,是老人不用,老人去世前还有六千元没用完。留下的这些钱也为老人做道场花掉了,不是他们不孝。

抛开老人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老人去世这件事本身就表明农村老人再婚仍然面临着子女反对、周围人歧视和社会排斥等问题。不少老人再婚以后由于失去子女关爱,遭受社会歧视,他们就像无根之树,任凭风雨飘摇,可以说是农村社会中最弱势群体。而当其中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则完全成了无吃、无住、无子女照顾、无社会照顾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由于得到政府救助,而得以安享晚年。再婚老人却因为有子女,而不能享受到政府的救助。社会对于农村再婚老人的关注,主要表现为报刊媒体的舆论宣传,对于农村作用极其有限,至于从物质上关心农村再婚老人的就更少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再婚老人将会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状况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第三篇: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并日益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因此,本人试结合湖南省靖州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实际作如下分析,以正视问题,分析成因,探讨对策,促进工作。

一、存在的困难

(一)资产质量差。湖南省靖州为湘桂黔接边处的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县,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始终是困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顽疾。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进不了票据兑付条件“门槛”的不良贷款仍然沉积较多,票据兑付后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不良贷款总量仍然很大。二是涉政类贷款因社会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清收困难。如该县由政1府协调贷款支持的某水泥厂,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2530万元,拒绝接受贷后检查,政1府出于维稳在未通知信用社参与的情况下,将其改制,造成债务悬空,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三是贷款管理机制不合理,粗放型经营,形成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由于贷款调查不充分,信息采集不完全,存在项目评估凭经验和感觉,质量不高。且抵押物变现和处臵难,潜在不良资产随时有可能出现反弹。目前,该县信用社账面不良贷款余额占比高达16.71%,但不含正常贷款中潜在的不良贷款7182万元,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增加,清收的压力加大。

(二)历史包袱重。2012年11月末,该县信用社有历年挂帐亏损余额1982万元,财务包袱800万元,拨备缺口为2418万元,拨备覆盖率仅为28%,资本充足率为2.21%,远低于银监部门监管标准。其原因主要是因不良贷款清收和处臵难,导致经营效益上升难;其次是待处理财产损失和历史遗留应收款难收回,主要是垫付诉讼费和改制、倒闭企业应收利息等,无法收回。

(三)竞争实力弱。农村信用社因主要从事涉农金融业务,比较效益低,且自负盈亏,靠自身积累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基础设施差、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致使农村营业网点电子化程度不高,业务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整体社会形象差,以致业务拓展难,优质客户流失多等问题。尤其最为直观的是该县信用社办公楼形象差,设备简陋。该县信用联社和基层网点办公楼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兴建的楼房,楼层矮、操坪和营业间纵深面积狭小、墙体渗漏脱落,无法按上级联社要求进行规范化装修,且与周围楼房比较,明显破落,企业形象严重受损,竞争实力明显不足。

(四)贷款营销难。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诚信低。一些人将贷款当民政救济款看待,认为不用还,也不想还。特别是部分党政干部自借和担保及行政干预贷款到期不还,负面效应大,社会影响坏。企业改制大量逃废债务行为,地方政1府出于维稳而措手无策,赖账户欠帐有理、认借不认还行为明目张胆。二是不良债权依法处臵难。因依法清收和处臵费用高、执法时间长,致使法律的威慑性打折,违信行为有恃无恐,清收处臵难,严重挫伤金融支农积极性。三是抵押担保难。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受到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因位臵偏僻,管理和处臵变现难,且登记、鉴定、评估等中间收费过高,又缺乏有效的担保机构和保险品种,因此抵押融资受到很大限制。目前,该县尚未有担保机构,保险部门涉农险种少,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或个人不愿为他人提供担保。四是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因监管要求严,考核压力大,信贷员存在怕担责,造成贷款手续繁多或惜贷行为。因监管部门限定了农贷比例底线,针对农贷需求不旺,经济欠发达的该县实际,寻找优质信贷项目难,且竞争激烈,造成贷款营销饥不择食,自降标准。

二、面临的问题

(一)员工整体素质较低,水平不高。人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着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该县信用社208名在岗员工,有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1人,其中从普通高校毕业的仅28人,且基本都是非金融专业毕业的,其它的均是在职培训文1凭。取得在职培训文1凭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第一文1凭仅为初中,有的甚至还未达初中毕业。因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只能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简单的应付操作,缺乏对政策制度的正确理解和领会以及对先进管理方式的使用和开拓创新,使得经营管理粗放,仅处于维持或“灭火式”管理状态,且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管理人才断层问题已经出现。

(二)培训教育学习机制不健全,实用性不强。一是培训形式和内容不重效果,不切实际。农村信用社的培训现多为一些概念知识和书面知识的培训,形式以会议学习为主,缺少具体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训,指导性和实用性不强,未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二是自身培训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由于历史因素,许多老员工文化素质相对不高,虽然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一部分人通过在岗历练和业余自学,使自身知识层次和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受固有体制因素和后期培训制度的影响,目前存在只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而忽视对老员工的再培训,以致工作上出现老员工在看、新员工在干的怪相,未能充分发挥各自潜能。三是培训层面不够开阔。农村信用社的培训多限于系统内部的经验和知识,缺少向发展较完善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学习和借鉴,横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少,致使培训层面较窄,效果不佳。四是缺少自身的培训机构和专业的师资力量。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因忙于业务,缺少精通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的师资力量,外请专业人员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且费用高,导致培训收效甚微。

(三)制度执行乏力,追责难到位。近年来,该县联社虽加强了对各项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强化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稽核、检查、监督和处罚力度,但仍然存在制度执行不力,追责未到位现象。一是部分管理人员和基层社主任的作风不扎实。工作仅满足于只求无过,被动或应付,不敢认真履职尽责,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带头作用,影响了信用社工作的开展。二是对违规人员追责不到位。由于怕得罪人,对制度的监控不力,对违规人员追责处罚不严、不科学等原因,使得处罚机制显得“疲软乏力”。三是考核、监督机制欠科学。存在文件制度要求严,实际落实执行少,制度约束性不强,员工动力不足,追责流于形式,存在“大锅饭”思想。四是员工防范意识差,侥幸思想严重。在制度执行上,敷衍了事,漠视制度、逃避制度,心存侥幸,从而留下案件隐患。

(四)经营理念模糊,没有形成共识。一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行为,满足于追求“阶段性成果”,缺乏长期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二是只注重传统业务市场,忽视金融产品开发和金融服务手段创新的思想。三是只注重服务形式和外在形象的树立,而忽视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以致出现一边存款公关,一边冷漠待客;一边上门催贷,一边怠慢客户现象,一些配套服务和管理滞后,直接造成工作低效的状况。四是只注重业务经营,而忽视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学习及员工潜能的激发。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才能使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建立在全员智慧与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的思路

(一)围绕业务抓发展。信用社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应不等不靠不要,不讲客观讲主观,充分挖掘现有潜力,围绕业务发展,强化作风转变。狠抓任务落实,创新考核机制。

实现工资收入与服务管理相对接,与业务经营指标完成相对应,做实各项工作,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业务指标在量和质上有新的突破。

(二)围绕发展抓改革。农村信用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法人治理结构将进一步得到规范,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形象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竞争的态势逐渐形成,紧迫感、危急感和责任感逐渐增强。面对各地农信社迅猛发展的势头,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因此,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唯一选择,唯有励精图治,勇敢跳出束缚发展的篱笆,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改革和完善,才能抢占市场,促进业务的发展,加快实现改革目标。

(三)围绕改革抓成效。一是加速推进不良贷款清收 “攻坚战”步伐。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等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数额大、占比高,清收任务十分艰巨,抓紧完成不良贷款清收任务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关键。应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责任落实,加大清收处臵力度,设法减轻包袱、优化财务指标,为加快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精心组织,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改革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规范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三是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和经营理念,增强支农服务功能,通过支持新农村和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围绕成效抓保障。一是提高认识,坚持必胜信念,敢于攻坚克难,在思想上提供信心保障。二是加大稽核、检查和监督力度,履职尽责,做好规范经营,提高制度执行效率,切实防范案件风险,确保制度执行和内控管理上的制度保障。三是明确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奖勤罚懒,加大考核力度,激发员工潜能,大树典型模范形象,在组织和考核机制上提供激励保障。四是狠抓学习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法律法规和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经营管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员工能力上提供素质保障。

(五)围绕保障抓提高。为保障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稳步推进及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我们应严格按照银监部门和上级联社的要求,查漏补缺,找出问题和不足,及时做好整改落实,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控管理制度,确保在工作作风上进一步改进,在工作措施上进一步完善,在经营管理上进一步加强,在风险化解和案件防范力度上进一步加大,在经营指标的优化上进一步提升。

四、工作的对策

(一)抓重点,狠抓不良资产的清收、处臵和规范。一是严格规范新放贷款。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措施,准确把握贷款投向,加强风险排查,严防出现风险转嫁和新的不良贷款。促进依法合规操作,继续开展信贷违规十条规定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和开展假名冒名贷款、违规抵押质押贷款、违规核销贷款的“三项整治”工作。二是大力压降不良资产。创新清收方式和考核方式,完善不良贷款台账管理,实行更加过硬的措施,将“清非压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通过改革,依靠政1府支持和市场手段,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和历史包袱消化的进度。

(二)抓中心,围绕深化改革和风险防控做文章。按照银监部门和上级联社的改革要求和该县联社“两年三步走”方案目标,2013年该县联社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扎实做好改革各项基础工作,实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一系列核心指标达标,重点是不良贷款率达标、股份制改造完成以及筹建、开业申报等工作。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加大对制度执行力的监督检查,确保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到位。加强违规整改和责任追究,促进增强合规意识。加强案件防控业务技能培训,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的风险要点和流程,努力确保案件防控检查的有效性。

(三)抓基础,确保业务发展、机制考核、制度执行、案防保卫、教育培训、基础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一是狠抓存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优化存贷款结构。二是狠抓“三大工程”的全面实施,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三是狠抓信息、电子化和技术平台建设,强化和推广新业务产品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水平。四是狠抓创收能力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确保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和风险指标的不断改善。五是狠抓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对业务规范操作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和责任追究,严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六是加强管理机制创新,坚持以效益为目标,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用工作自主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七是加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办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培训班,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有选择地招录有一定专长的大学生,优化人员结构。八是加强基础建设。针对该县情况,应尽快抓好联社新建办公楼的征地立项和开工、基层网点办公设施的改善、卫生环境的整治、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文化的加强、服务质量的提升等,确保信用社整体形象明显好转。

第四篇:当前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的改革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改革始于年,是农村信用社劳动人事改革的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劳动用工、岗位竞聘和绩效挂钩三个方面。它既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效果不容乐观,并导致一些信用社无所适从或持消极态度,给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难度。本文结合农村信用社“三项制度”改革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改革的重点与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劳动用工缺陷显露

.员工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一是进口关问题。由于诸多因素,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革,造成在用工管理上失之过宽,反映在用工问题上是放松进人条件,降低“门槛”,所招人员过滥、过杂,基层社存在乱进人和不合理进人现象,缺乏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机制和手段。二是出口关问题。出口不通,人员退出机制运转不灵,成效不明显。虽有内部退养条件,但相关政策不配套,内退人员既占人员编制又占工资指标,从而加大了基层社人员紧缺和在编人员过多的矛盾。[]

.专业人才匮乏,基层人员紧张,阻碍业务发展。一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奇缺,无法适应网络电子化建设的需要。科技应用率低、服务手段落后成为制约信用社发展的“瓶颈”。二是法律专业人才紧缺。基层社员工法律意识淡薄,违规违纪违制现象时有发生,业务管理缺乏可靠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办理信贷业务时,不知道如何规范法律手续,如何自我保护,一旦出现纠纷,容易受制于人,处处被动,酿成风险和损失。三是基层社人员紧缺,素质偏低。基层社每年都有老同志退休,加上一部分提前内退人员,职工总数逐年下降,而且普遍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城区社人满为患,乡镇社人员紧缺。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战略性调整,整合机构网点,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任务日益加重,基层社人员更显不足。特别是在山区,加之撤乡并镇后,机构网点相应收缩,内勤人员工作量成倍增加,无法交流或轮岗,很多员工一社一岗定终身,长期“坐井观天”,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特别是大量从事手工操作的普通员工已明显不适应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需要。

.没有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因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特别是信用社与农行“脱钩”以来,整个行业至今未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基本上没有实施新进员工的“三基”岗前培训和在职员工新业务培训,造成信用社业务经营单一,与其他金融同业竞争乏力。

.缺乏对人才的储备,员工队伍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目前,信用社从年开始面向普通高校招收的大学生已有部分离开,信用社业务迅猛发展、企业化管理、多元化服务的要求与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另一方面,信用社缺乏长远的用工计划和有效的人才储备。目前,大多数员工是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突出,员工队伍即将面临新老交替和青黄不接的处境。[]

(二)岗位竞聘难以实施

按规定,县联社机关“三定”工作结束后,要向员工公布每个职位、岗位的任职或竞聘条件,由符合条件者报名参与公开竞聘,择优上岗,一般员工实行聘用制,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竞聘落选者实行再次应聘或下岗学习等办法进行分流。而事实上,由于信用社未实施全方位改革,因为竞聘分流员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分流员工多为老同志,分流或下岗后如何安置不明确;二是岗位应聘后一线缺位,因信用社没有进人权而无法补缺;三是城镇人员分流后,涉及家庭、子女等社会问题也非常敏感。因此,大多数地方并未按盈亏保本点实施定编,大都未实行员工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造成员工在区域上和数量上分布不合理,有的地方甚至不能达到“四双”要求。[]

(三)绩效挂钩流于形式

从年全系统普遍实行绩效挂钩以来,信用社同时执行三套工资方案,即新的绩效工资(结构工资)、行员等级工资和技术职称工资。目前,所有在岗员工执行新的结构工资,退休人员和内退人员执行行员等级工资或技术职称工资。这种执行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的绩效工资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岗位工资系数差距不大,加之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劳动工资分配未能体现责任大小、业务水平高低、劳动量多少和完成任务好坏,相当一部分职工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工资管理复杂,三套工资平行误导了员工,员工普遍认为,在岗时干好干坏一个样,退休时干与不干一个样,反正都端“铁饭碗”,工资失去应有的杠杆作用。三是在行业管理中,员工的养老保险是否移交地方管理迟迟未落实,员工对此一直担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四是现行的信用社等级划分标准太低,明显不切实际。如某县对不良资产占比要求是三级信用社为%以下,四级联社为%以下。

二、改革的重点与措施选择

(一)改

革用工制度,激发活力

.疏通出口,适当扩大进口。信用社必须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纪律严明的职工队伍。第一,疏通出口。一是完善提前退休(退养)办法,继续实施提前退休制度,加速员工新老交替,逐步解决人员老化问题。二是给予基层社一定的人事处置权。对一些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敬业奉献精神差,不适合在信用社工作的员工基层社有辞退、清退、开除的权力。这样,为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三是允许职工买断工龄。对一些工作不安心,又不够辞退或清退条件的职工,允许其在待岗或下岗后买断工龄,另谋出路。第二,适当扩大进口。主要是加大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和高素质人才的商调比例,增加基层社的人员配置,逐步解决基层社人才紧缺和人才资源的后备问题。[]

.因地制宜确定进人标准,制定招录人员实施方案,培养和造就一批长期扎根基层的本土人才。一是对联社、城区和条件较好的单位严格控制进人,提高进人“门槛”,可委托地市级人事部门组织严格的考试,真正选拔出高素质人才。将县以下乡镇信用社的进人权移交基层,定点定向招收热爱信合事业的本土人才。二是由各乡镇信用社根据承受能力和实际岗位需求申报人数;公开招聘人员的职数,并明确到具体的乡镇信用社;公开考试考核内容及录用的方式、方法;公开劳动报酬、待遇、条件和用工方式。三是完善相关合同。为防止本土人才外流,县级联社在招聘时应与其签定用工合同,使其在当地信用社安心工作,限期内不得调离,长期扎根基层,以解决乡镇信用社人才匮乏的矛盾。

.面向社会招聘适用型、复合型人才。制定招聘特殊人才的优惠政策,以待遇吸收人,高薪从司法部门、电脑网络公司、工商企业及商业银行“挖”优秀人才。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引进国内外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先进的选人用人机制,广揽英才。

.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用人单位与被聘人员必须签定严格的、合法有效的聘用合同书,规定聘期,明确被聘人员在聘期内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对完不成目标任务或出现重大失误和责任事故,给单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以及违规违纪受到公安机关处罚影响单位声誉的,可提前解聘,必要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这样,通过全员合同聘用制改革,使受聘员工深思谨行,使合同聘用制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激活新的用人机制。

.加强人才的纵横交流。一是从联社中层干部中选派一部分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基层社担任领导职务,从基层社精选一部分优秀人才到县联社机关挂职锻炼或到城区业务量大的信用社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异地横向交流。二是加大岗位轮换、人员交流的力度。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员工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建立健全信用社的内控制度,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业务经营稳健发展。三是加快干部的晋升流动周期,同时促使全系统员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培训机制,培养人才。一是制定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员工培训,重点培训新知识、新业务、新科技,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之尽快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促进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从中发现和启用人才。二是对学历较高、表现突出、有培养前途的“新生代”年轻职工,要给他们创造条件,争取机会,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系统化的重点培养和锻炼,促使其快速成长。还可精选一批有业务特长、有工作经验的人才,送到国内经营业绩较好、管理较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培训,让其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积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对真正的人才,既要注重引进,又要悉心培养,大胆选拔重用,使其有用武之地,同时还要多给予关心照顾,使其安心本职工作,做到引得进、留得住。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对科技、法律等关键性的管理、技术岗位和高素质短缺人才岗位实行倾斜性分配政策,执行特殊的工资标准,实行协商工资,对贡献率高的专业人才给予特殊奖励,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政治上给予关怀,在待遇上给予照顾。二是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要加强对引进人才的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通过培训、锻炼后,大胆提拔重用,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发挥其特长和优势。

(二)创新机制,推行岗位竞聘,优胜劣汰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应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基层领导者的工作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二是在干部使用上搬掉“铁交椅”,增强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动态竞争中选拔人才。对中层以上干部或重要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通过“双推”、“双考”等形式,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在现有员工中选拔一批真正的人才,并发挥其作用。三是对贡献较大,成绩突出,品质优良的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和先进工作者,要优先提拔重用。

.推行标准线淘汰制,实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逐步优化员工队伍。推行标准线淘汰制的目的是提升员工素质和工作绩效,标准线淘汰制既是优化和稳定员工队伍的最佳选择,又可以有效避免通过考试一考定终生的片面做法。在具备必要的文化素质的前提下,应以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创利能力、敬业精神来衡量员工的优劣。信用社要从实际出发,将考试、考核与标准线淘汰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优化队伍的目的。实行标准线淘汰制,要分区域、分单位科学合理地测算存贷款业务量和效益指标,制定切合实际的淘汰标准线和考核办法,依据岗位责任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标准,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以分制打分考核,每年年底严格考核兑现,优先者获胜,公开、公平、公正地逐步将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未达到标准线的低素质员工淘汰出局。

.推行干部选用竞聘。在选拔使用干部方面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为所有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建立干部竞争择优上岗机制,变一人“对号入座”为多人竞争上岗,这不仅是领导管理干部选拔方式的改革,而且是以竞争为形式,以择优为目的,以激励为动力,以监督为保证,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强化各级干部勤奋努力、主动进取的精神,使企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实行有效的绩效挂钩,拉开员工间收入差距

.划分工作岗位。按劳动分工、职能区别和经营管理责任大小,归类划分为领导岗、部门管理岗、经营管理岗、业务操作岗、后勤事务岗等若干岗位,并依据员工的综合素质、业务技能和责任差别,将各岗位设置若干等级实行等级工资制度。

.将员工工资分为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三大部分。岗位工资只要忠于职守,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就能得到;绩效工资是需要职工发挥潜能,创造性地参与信用社综合管理考核,完成各项业务经营目标和内部管理目标就能得到;奖励工资是只要创造了超额岗位责任目标和经营责任目标,工作出色,业绩突出,就可以领取。

.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实行岗位量化考核办法,使考核指标与分值一致,绩效与报酬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实行差别分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效益工资的考核分配权可下放到基层社或具体的部门。各地还可结合实际,尝试根据盈利情况确定职工年收益。

第五篇: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及评价指标研究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及评价指标研究

安翔

【专题名称】金融与保险

【专 题 号】F62

【复印期号】2007年12期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家》(桂林)2007年4期第46~50页

【作者简介】安翔,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天津 300071。

一、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

根据国发[2003]15号文和国办发[2004]48号文的规定,从第一批试点的8个省份到第二批新增加的21个省(区、市)所享受的国家扶持政策包括:

1.对亏损农村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而多支付的保值贴补利息给予补贴。具体办法是,由财政部核定1994~1997年农村信用社实付保值贴补利息数额,由国家财政分期予以拨补。

2.从2003年1月1日起至2005年底,对西部地区试点的农村信用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第二批试点地区从2004年1月1日起至2006年底);对其他地区试点的农村信用社,一律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03年1月1日起,对试点地区所有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按3%的税率征收①(对第二批试点地区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3.允许试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灵活浮动。贷款利率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1.0至2.0倍范围内浮动。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个别风险较大的可小幅(不超过1.2倍)上浮,对受灾地区的农户贷款,利率还可适当下浮。

4.对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采取两种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一是由人民银行安排一部分专项再贷款。专项再贷款利率按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减半确定,期限根据试点地区的情况,可分为3年、5年和8年。专项再贷款由省级政府统借统还。二是由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两年,按适当利率分年付息。该票据不能流通、转让和抵押,可有条件提前兑付。上述两种方式由试点地区和农村信用社选择。

二、改革的阶段成果

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此次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经营绩效的连年增长和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

1.2004全国农信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全行业首次实现了统算盈余,盈余金额达104.62亿元,其中,有26245家农信社实现盈余,盈余面为81%。8个试点省(市)农信社分省统算全部实现盈余,其中吉林、贵州两省与上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2004年农信社存贷款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业务收入的增加。全国农信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3623.8亿元,比上年多放4046.9亿元。当年清收盘活不良贷款1370亿元。截至年末,全国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初下降544.64亿元,不良贷款率②为23.1%,比年初下降6.27个百分点。

2.2005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14.8%,比2002年末下降了22.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快速提高,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到8.03%、12.93%和8.78%。

截至2005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32573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66%。贷款余额22354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60%,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007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2005年农信社实现盈余18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盈75亿元;另外,农信社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农资金实力有所增强。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81%提高到87%。

3.2006年末,按“一逾两呆”口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为11.56%(其中农村信用社为13.73%),比2002年末下降25.37个百分点。同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三农”服务功能有所增强,支持“三农”的信贷投入明显增加。2006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210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11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幅29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1%③。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2007年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分别达到8.2%、10.6%、8.0%(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口径计算)④。主要指标见图

1、图2所示。

图1 改革前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年~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

图2 改革前后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年、2005年、2007年第1季度),中国人民银行。

4.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分别采取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合作制3种制度模式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以及县乡两级法人等4种组织形式。

截至2007年3月末,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共组建银行类机构103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4家、农村合作银行89家,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1453家。除西藏没有农信社外,全国30个省市均开展了农信社改革的试点。

在管理体制上,参加改革试点的省(市)均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明确并初步落实了省级政府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责。其中:27个省市选择组建省级联社;北京、上海选择在原市联社的基础上,改制为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市选择了市、区(县)两级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在2006年末,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国形成了“8+21+1”的先后改革格局。

总结以上各项,从数据上显示,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从自身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到产权制度、管理体制都已取得了成效。当然,每一项改革都会引发资源的重新配置,新的制度安排取代旧体制将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由利益冲突以及由此而引起费用的提高和收益的增加,构成了改革的成本与收益。

三、改革的成本与绩效分析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有的成本是显性的、可以计量的经济成本,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隐性的、无法计量的制度和社会成本。首先,国家是此次改革中最大的出资人。为了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国家采用了四种形式向农村信用社注资。一是财政补贴。由财政部核定1994~1997年期间亏损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多支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已实际拨付到位69亿元;二是资金扶持。人民银行按照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安排专项再贷款,或发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此项资金扶持总额为1656亿元。按有关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清收比例下限再打五折测算,发行专项票据所置换资产的清收所得超过50亿元,用于补充农村信用社的拨备。三是税收优惠。从2003年1月1号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免征所得税,对其他地区减半征收所得税,已减免营业税、所得税99亿元。将同期按3%所征营业税留给省联社作为风险基金。四是利率优惠。除小额农贷和个别风险较大以及受灾地区的农贷以外,其余的农信社贷款利率允许上浮1~2倍。由于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增加可用资金来源800亿元;持有改革试点专项票据累计增加利息收入57亿元。以上合计,对试点农村信用社增加资金支持约2731亿元⑤。

除上述可以测算的显性改革成本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制度成本。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在政府安排下进行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农信社对原有的体制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这有可能导致改革并未按照最初设计的路线进行。农村信用社为了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而采取非常规手段,增资扩股、实现盈余,但是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却未必得到根本改善。例如,2004年底从损益表上表现出全行业扭亏为盈,2005年底从资产负债表上表现出由“资不抵债”转为资本充足率达到8%。剔除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试点省市农信社经营绩效的提高,有多少是由于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所引致的,就成了疑问。另外,在选择央行资金扶持方式上,各省多选择“央行票据”,而需要偿还的“再贷款”方式受到冷落。究其原因,“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法人治理结构”等三项容易达标。这里面除加强自身经营管理之外,还包括在报表数字上的作假,甚至包括地方政府、当地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联合对付人民银行达标验收的可能(王硕平,2005)。《财经》2004第16期就披露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时承诺保息分红,股金存款化,创造了日均扩股逾1亿元的奇迹。这种改革目标的短期化,必然导致操作行为的短期化。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行为扭曲,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这些构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巨大的制度成本。

社会成本指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式选择失误而导致的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普遍发生等给经济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此次农信社管理体制中省级联社的成立以及隶属关系的改变,使农信社实际成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表现为在第一批试点的8个省市中,农信社的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均系省市政府副秘书长,甚至联社主任也来自省级政府;非省级政府官员改任的省级联社主任和副主任,也分别来自人民银行或银监局。虽然增资扩股后股东人数降低,人均股本数增加(谢平,2006),但股权结构依旧分散,监管成本高;资格股股东以获取信用社贷款服务为目的,而投资股股东又不能参与决策;在信用社主任和理事长由省联社任命的前提下,“内部人控制”问题依然不可避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初衷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而改革前农信社在所有者权益保护以及监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改革后可能依旧存在。政府花钱没有买到机制,农信社改革出现法人治理结构机关化倾向。

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为享受政绩带来的利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信用社的经营;信用社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也会冒失败的风险,因为是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在为信用社的损失买单。地方政府、信用社、中央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果是,本应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地方政府,却将精力用在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易中,这种寻租行为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信用的缺失使金融业行为扭曲,由此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成本与收益对比变化的过程。但是目前衡量收益的指标过于简单。虽然产权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选择是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被关注的重点,但是通过银监会公开发布的数据,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主要由注册资本金等规模指标控制;省级联社的成立以及隶属关系的改变,也是通过行政手段完成的,更不应作为绩效评价的一项标准。

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从监管机构的角度看,也一直在坚持这一原则。首先中央银行提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于2000年初在我国推行了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随之又于2002年3月12日做出了利率浮动的探索。为了支持苏南三个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提供了

50亿元,5~8年期的无息再贷款予以支持,以缓解这些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希望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支农义务,加大支农力度。然而从农户贷款增加的比重中可以看出,改革成效并不显著。对东部地区江苏省江阴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新改制出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并不愿意向私人企业放贷”(张军,2002)。2002年,对新改制出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存、贷款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贷款总额中,农业贷款的比重仅为10.75%。可以看出,在经济发达地区推行股份制改革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最终的发展很可能从管理模式、客户结构到服务手段都趋同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在中等发达的以种养为主的地区,农业贷款也未显著增长;在相对贫困地区,农户贷款占比已经高达90%,很难再有增长空间(谢平,2006)。

四、农信社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因此,对于此次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最根本的选择标准不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状况是否好转、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产权是否清晰,而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纳入到整个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之中,而农村金融资源保有率⑥的提高才是检验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否成功、农村金融绩效的惟一标准。所谓保有率,是指来自农户的金融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运用于农户。在假设农村信用社可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有效服务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借鉴Yaron于1992年所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框架⑦。以此为标准评估农村信用社的业绩,从而评价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带来的农村金融融资效果。

该框架包括两个基本指标:目标客户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其中目标客户覆盖面是一个混合指标,它可以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服务目标客户,以及满足目标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覆盖面指标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既能衡量深度(所服务客户的类型和贫困程度),又能衡量广度(利用不同方法所服务的客户数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指标。

1.资产规模: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

2.贷款和存款的规模及其增长率:反映了农村信用社在此次改革中对目标客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

3.贷款的结构及农户贷款的增长率:反映农村村信用社的主要客户群体,以及信用社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的广度。

4.贷款条款:即农村信用社主要客户群的贷款方式及其效果。它能反映信用社是否能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5.交易成本:反映农村信用社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的指标,是影响其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性指标,用补贴依赖指数(subsidy dependenceindex)来衡量。主要用来计算农村信用社为保证其收益与资本的机会成本相等时所需要的补助金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SDI=金融机构所获年净补贴/年均利息收入

A—借入的贴息资金的平均余额

m—该机构应该支付的借款利率

c—农村信用社为其平均年优惠借款实际支付的加权平均年利率

E—年平均所有者权益

k—农村金融机构所接受的所有补贴合计(如国家所支付的部分或全部操作费用)p—报告的税前年利润(经过对贷款损失准备金,通货膨胀等的调整)

LP*I—贷款余额所赚取的利息

补贴依赖指数(SDI)为零,表示该机构已经实现完全的持续性;补贴依赖指数为1,表示普遍将平均贷款利率增加一倍才可以取消补贴;补贴依赖指数的最小值是-1,但没有最大值界限(Benjamin,1994)。通过对农村信用社SDI值历年的比较,若该指标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则说明信用社经营业绩的好转和财务可持续能力的增强。这些指标虽不能对农村信用社运作的经济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数量分析方法来度量一个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并使与扶持机构相关的社会成本透明化(世界银行,1992)。

因此从农村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根据金融功能观的理论,笔者提出以下关于农信社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第一类,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活力评价指标,包括反映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资产安全性等财务指标。

第二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评价指标,包括对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评价以及内部稽核、审计、决策的独立性等,可以参考中国公司治理指数的体系设计。第三类,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可以用目标客户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两个指标来衡量。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惟一体现是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是农户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的资金融通量对民间融资比率的提高,是农村信用社“服务于三农”目标的实现。如果在农村地区,资金融通的瓶颈现象依然存在,农户的资金需求依然要通过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那便与此次改革的初衷相悖了。通过用以上三类指标,具体衡量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并与改革成本相比较,才能得出一份客观、公正的结论。

注释:

①农业商业银行税率为5%,其他商业银行的税率是6%。

②不良贷款率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之和与贷款余额之比,它的降低可以通过清收不良贷款、利用盈利核销不良贷款以及增加贷款余额的方法。

③《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第4季度

④《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7年第1季度

⑤《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第3季度。

⑥陆磊.降低准入门槛是不够的.财经,2007(1)

⑦Jacob Yaron,Rural Finance:Issues,Design and best products,World Bank,1999

【参考文献】

[1]ACOB YARON.Rural Finance:Issues,Design and best products[J].World Bank,1999.

[2]JACOBYARON 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A].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s[C].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2.150.

[3]李明贤,黄亚林.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本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42-45.

[4]刘民权,徐忠.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探索[J].金融研究,2005,(4):99-113.

[5]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进展——访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张功平[J].农村金融,2005,(16):35-36.

[6]宋磊.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创新[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24-26.

[7]王硕平.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得失五年后[J].南方金融,2005,(2):38-41.

[8]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6,(1):23-39.[9]张元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观点综述[J].中国经济导刊,2005,(11):19-20.

下载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社改革

    概述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省级政府负责;二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产权......

    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 来源:233网校 2012年12月12日 【233网校:教育考试门户网站】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 1951年,中共中央批转《全......

    农村信用社支农和改革问题调研汇报

    农村信用社支农和改革问题调研汇报 农村信用社支农和改革问题调研汇报2007-02-10 16:48:25各位领导: 今年在我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过程中,我们县委办公室、县委......

    基层反映当前包村联户工作存在的问题应予改进

    基层反映当前包村联户工作存在的问题应予改进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村居基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少地方推行了单位部门包村干部联户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种种原因,包村......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2005-05-19] ·作者: ·来源:新华社据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18日电 当前,困扰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合作制......

    高度关注煤炭等资源税改革问题

    高度关注煤炭等资源税改革问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就人民网网友在“部委领导留言板”中反映较多的“房产税改革”、“股票红利税征收”、“打击制售假发票”、“税收政策扶持......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自从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但......

    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精选5篇)

    浅谈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家机融机构纷纷介入,使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