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调查的通知
关于开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调查的通知
粤经信软信函〔2010〕2657号
发布时间:2010-09-30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了解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我委决定对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开展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目的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粤府〔2007〕95号)精神,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行业公共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本次调查,评选推荐一批支撑力强、绩效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标杆平台,并为2011年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招标专题征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调查对象
省内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指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含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以共性技术支撑为主的公共服务的机构及其服务体系。
三、调查内容
平台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服务对象、服务绩效、发展前景等,详见附件表格。
四、调查组织方式
(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委托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省软件评测中心)负责本次调查的具体工作。负责指导各地市组织开展本地区的调查工作,协助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对全省情况进行收集和汇总,形成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报告,提出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标杆平台候选名单。
(二)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调查工作,组织调查对象填写调查表、提出初审和推荐意见,并汇总上报。
(三)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本次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组织对候选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标杆平台进行材料核实、补充和实地考察。
(四)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按有关要求填写调查表(附件1)(电子文档可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网站通知公告栏下载),并附上相关材料(情况介绍、发展规划、服务绩效等)。拟评为标杆平台的,必须有5家以上用户出具评价意见(填写附件1之表5)。省属企事业单位可直接填写调查表交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
五、调查时间
请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于10月25日前将本地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纸质文稿和电子文稿汇总送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省属企事业单位直接上报的,请于10月20日前送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
六、联系人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软信处 丁扬程
电话:020-83134272
省电子电器产品监督检验所 石亮政
电话:020-36377421
电子邮件:slz@cgel.org.cn
附件: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调查表
第二篇:青岛上线运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青岛上线运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作者: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2014年第01期
青岛上线运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013年12月12日,青岛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营,集在线提供车找货、货找车、运输专线、陆海空信息交换及物流动态等9大功能。目前,该平台已与国内多家物流信息运营商联网,接入山东省内物流信息40万条,全国物流信息200万条。据悉,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后,每天可提供青岛地区4万多条物流供求信息,帮助中小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换服务,大大减少车辆空驶率和能耗。
南京组建长江航运物流中心
记者2013年12月3日从南京市交通局获悉,《南京长江航运物流中心规划》正式获批,航运物流中心将规划总面积26.33平方公里的物流园,重点建设龙潭国际综合物流集聚区、下关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和西坝、七坝、滨江航运物流枢纽节点,形成“一带两区三节点”总体空间布局,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沿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集聚平台、长江流域航运物流服务的综合枢纽。
江西投逾百亿推物流项目建设
2013年12月4日,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江西省布局了17个集仓储、配送、加工、交易、展示、信息交流、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总投资155.7亿元。据了解,江西省建立了联席会议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对全省重点物流企业运行情况进行季度调度;加强重点物流企业调研工作,将企业反映的重点问题通报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对全省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的推进工作进行调度,协调项目审批、用地、环保、规划、建设等手续的办理。
甘肃省力推商贸物流发展
2013年12月16日,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城市共同配送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努力提升该省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城市共同配送行业全面建设水平。甘肃省将对在2014年5月前,按照标准和要求完成建设内容,并经验收合格的物流配送基地和配送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支持资金不超过当年投资额的30%。
第三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思路探讨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思路探讨——交通部支持西部地区干部培训办公室专题报告
11月12号,海口,应交通部支持西部地区干部培训办公室邀请,易流GPS黄总给来自西部省区的300多位交通运管干部作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践思路探讨》的 专题报告。希望我提出的在物流公共平台建设中,厘清政府、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公司的定位,政府回归到制定政策、监管的建议能启发大家思考。
近年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逐渐成为物流行业的热点。在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位列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
根据2008年初发布的国家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GB/T 22263.2-2008)中的定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应 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
由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融合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强调“整合”、“共享”和“服务”的思想,即在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共 享的手段,最终将实现为物流全流程服务的根本目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引起国家和全行业的重视,正是由社会经济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所 决定的。
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层面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运行规律,从电子支付到网上交易,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已经离不开网络这个大平台。更主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经济生活的主体,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更加习惯于、也更加倾向于 信息时代网络化的生活方式,也只有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才能够满足他们对如今不断加快的社会经济节奏的需求。因此,传统的物流行业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大 趋势面前,必须要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来更新自身的血液,建立起物流信息公共平台这样的体系,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来全面提升行业运转水平,向物流行业 的信息化及网络化发展。
从物流企业管理的层面来看,信息化已然成为了促进物流企业进步的驱动力。在对物流运输过程的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收集和交换是关键。通过物流过程 的信息化,管理者可以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实现对整个物流过程的管控,全面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在企业自身的管理过程中,信息化也起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做到信息准确的迅速获取和顺畅快捷的交流,保证企业内部及时、有效地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应对风险,提高调度效率,对 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进而促进企业进步。
从地方交通运管部门的层面来看,全国范围内公路建设的高潮正逐渐过去。在道路交通条件已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交通运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运营服务,通过对道路交通运营服务水平的加强,来进一步提升效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一段时期内,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将必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而被关注!事实上是,就目前各地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了。
现有的平台建设探索案例中,总体上来看有两种典型的思路,一种是在政府背景的依托下进行,另一种则是将平台交付于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政府背景依托下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特点是,建设单位以实体公司的形式操作,但获得了省一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拉动电子商 务平台的建立,典型的代表有浙江省公共平台等。纯粹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建设中则存在多种思路,如以货源和车源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建设、物流黄页建设等。
在地方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起步阶段往往资源充足,声势浩大,但这样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将政务平台和商务平台融合在一起的交流媒介,随 着用户的增多以及平台的发展,这个平台经常会面临“政企不分”,“四不像”等尴尬的问题;而在纯粹市场化运作下,想要建立起一个功能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起步阶段都是很艰难的,并且在平台的整个运作过程中,由于取得政务平台信息的门槛很高,因此现有的模式下还无法做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由此可见,无论是完 全地依托政府背景,还是完全交付于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建立思路,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同样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那么,如何才能同时发挥两种思路的优势,建 立起更加适应物流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交流公共信息平台?
让我们回归到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本质。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为了给物流行业提供一个能够让全行业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和提供服务的网络媒介。这个平台 上的资源、信息和服务既包括属于政府提供和监管的部分,同时也有很多内容来自于市场和企业,所以在这个平台上,政府的监督和市场的运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不可能被生硬地隔离开。
因此,想要在建立起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兼顾政府依托和市场运作的优势,就要让该是政府承担的部分由政府来承担——物流公共平台的电子政务部分应该是公益、开放的服务,这部分的责任应该由政府来承担;让该是市场调节的部分由市场去调节—— 物流公共平台的电子商务部分需要自由竞争,让有实力的第三方运营服务公司提供有偿服务。政府监督和市场运作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才可以促进形成平台的良性发展态势。
进一步明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首先,厘清政府、物流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公司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政府负责制定行业发展的政策,需要在不危 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开放政府信息,且同时承担起监管的责任;物流公司在平台上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信息服务公司;而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
公司,除了要向 物流公司提供稳定的物流电子商务服务,更要做到无条件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开放信息。
当三者间的关系和各自责任被明确后,相应就得到了现阶段可行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关键点:政府制定的政策,开放的政务信息,规范引导第三方物流信息 服务公司的运营,以及吸引物流企业的支持和加入。其中,政府的政策和开放的政务信息,与地方政府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态度紧密相关,且赢得政策的支 持始终是建好平台的基础;至于吸引物流企业的支持和加入方面,可以以危险品物流、货运车辆监控等切入点为抓手,这些点比较容易得到物流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是目前国家大的政策导向;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公司的运营属于信息平台上的市场运作部分,规范化的运营能够为信息平台上的企业带来好的效益,也更加有 利于平台的持续发展。综合起来,只有处理好这些关键点,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物流全流程服务的根本目标。
确定了建设思路的大方向后,我们还要关注的是平台运行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即作为物流行业的交流和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对政府和企业来说,哪些具体作用又是这个平台最为关键的?
用近期发生的一起事故作为例子来说,11月1号时在贵州福泉市发生了一起炸药运输车辆爆炸的恶性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记者从爆炸事故救援指挥 部了解到,事故起因的初步调查结果是停放在事发地点的运输车辆,未按规定运输路线行车,且违规停靠,导致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多人伤亡。
在为事故痛心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起事件折射出的、不同部门对物流运输过程管理的不同要求。对于政府来说,关注的重点是运输过程的安全,要实现对运输过 程的监控,以及保证发生事件后取证工作的准确和顺利进行;而对于企业来说,更关注的则是怎样提高车辆利用率,怎么争取到更好的资源,怎么降低运营成本等管 理和效益方面的问题,然后才是保证安全。可见,政府和企业的要求之间有共通之处,但也有矛盾,为此我们需要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提供相应的功能,做到不但 确保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益。
要满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对运输过程监控,保证安全,以及完整数据记录的需求,易流GPS可以通过其特有的线路监控、停车点监控、行驶区域监控、超速监控,以及图像监控等相关技术来实现。
易流GPS所独有的车辆运行固定点、运行区域设定技术,可以预先判定车辆停靠地点;区域设定技术,可以判断所监控车辆进出区域的时间及区域超速报警、区域开门报警。
车辆运行固定线路设定技术,可以预先设定车辆的运行线路,一旦偏离预先设定线路,就会产生偏移线路报警,真正保证行车安全。
运输过程管理中,对于运输车辆速度的控制有三类:地图道路速度限制、固定线路速度限制、固定区域速度限制。通过速度的限制,可规避司机违规驾驶带来的安全风险。
易流还有疲劳驾驶报警设置功能。易流将司机疲劳驾驶控制可分为2类:持续行驶过长时间、当日行驶过长时间。结合IC打卡上下班与车辆运行时间统计,可以准确地识别司机身份,实现疲劳驾驶报警提醒。
手动拍照、定时拍照、触发拍照功能,可以及时采集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图像资料和信息,用作数据分析及佐证。
提高物流运输过程效率,帮助物流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方面,易流GPS所拥有的车联网技术,MIMI技术,司机身份IC卡技术,移动云仓储技术,以及完善的司机信用体系和各种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都能起到显著的效果。
短信指令和订单调度管理功能中,车载GPS终端可扩展LCD显示屏外设,实现短信息交互、调度指令收发、语音播放等功能,方便企业调度管理员与司机间的信 息交互;易流平台对外开放的丰富数据接口,用户向客户企业运单管理管理系统对接交互数据,加强了监控平台与企业业务流程的紧密结合。
随着物流企业发展,业务流程逐步细化,企业对运输节点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易流提供智能导航屏,可以满足物流企业二次开发需求,定制业务节点按钮来实现管控每个节点运输时效。
通过安装摄像头及门磁传感,当车门打开时,门磁传感立即发信号给GPS车载机,车载机通过摄像头实时连续拍照回传,同时统计开关门次数,防止货物被调换。
综上所述,建起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物流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环境下,找准、践行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方 向和思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建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用信息化实现物流行业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最终为物流全程服务,是促进物流行业在未来迎来历 史性飞跃的关键!
易流,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与物流信息服务运营商!“专业、专注、专精”于物流!99%的客户是各类物流运输企业。拥有业内人数最多、专业最全、实力最强的研发队伍。易流GPS平台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易流在全国有300多个工程实施网点!易流,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专家!高品质物流运输的象征!
易流发起召开国内唯一专门针对物流行业高层管理者的“运输过程透明管理高峰论坛”,并于2007、2008、2009、2010、2011年成功举办五届。在全国物流运输行业引起强烈反响,“峰会”成为国内物流运输届高层管理者交流经验的盛会!
易流组织编写国内第一本《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专著,并出版发行30000余册。对普及运输过程透明管理理念和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1
关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就业促进法》的全面实施和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心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已成为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前沿阵地。几年来实践证明,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如何更好的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是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市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近期对我县镇村级劳动保障平台进行了一次调研,对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据此提出一些工作对策。
一、镇、村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县下辖19个乡镇,共有58个社区,202个行政村,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常住人口为65.88万。2010年7月,根据机构改革方案成立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8个行政科室,有直属单位7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共计72人。全县19个乡镇均设有社会保障服务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目前乡镇级社会保障服务站主要承担着就业服务、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等职责,全县各乡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共-1-
有工作人员68人,其中62人为专职,6人为兼职,大专以上学历31人,获得职业资格人数37人。主要工作经费由乡镇财政承担,人员由乡镇调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具体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业务指导,年底对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目前,村级服务平台建设主要依托全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增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由各乡镇分别配备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设立20平方米以上的服务场所。县人社局为村级平台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档案橱柜、电脑、传真机、信息发布栏等设施,派专人依托远程教育平台联通了就业网,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村村通”,并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目前村级平台已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人力资源调查统计,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和推荐农民参加职业和创业培训,对困难人员提供援助服务,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保障的后续管理等工作。全县115个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基本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
二、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县的村级基层劳动平台建设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服务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化解就业矛盾、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城乡统筹就业不断推
进的新形势下,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在建设和工作开展上亟待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发展不平衡。目前,全县离“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领导重视不够,基层财力不足,投入有限,直接影响了村级劳动保障平对建设整体推进。
2、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工作的职能越来越多,事务日益繁重,一个村劳动保障站要承担10多项劳动保障任务,工作面广量大,已远远超过现有承受能力,平台工作人员明显配备不足。一是人员大多身兼数职,二是人员变动较大,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调动频繁,从事劳动保障工作时间短。三是人员综合素质跟不上,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不会办公自动化、政策不熟、业务不精、缺乏创新意识,造成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发展的后劲不足。
3、经费和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由于财政管理体制管理问题,部分村劳动保障站建成后,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村劳动保障服务站未达到“六到位”标准。目前,村劳动保障站工作经费由县乡财政根据工作业绩,采用“以奖代补”形式,每年拨付几千元,工作经费明显不足,工作人员经费无稳定来源。
三、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对策与建议
1、明确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政府责任。《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加强城乡统筹就业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将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列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等作为重要指标显现出来。同时,将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施“一把手”工程,通过考核促使各级政府把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这项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2、建立村级平台工作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当前根据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程序化、服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的要求,要将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分级承担,建立健全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形成经费投入与业务总量相当、人员奖惩与工作绩效挂钩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议上级部门明确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和使用原则,并由各地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业务量核定人员配置标准和人头经费标准。同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各级财政在村级劳动保障平台的经费投入情况列入考核内容,以确保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3、强化村级劳动保障平台队伍建设。一是要针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全市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培训,并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现场业务点评、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二是要积极
开展平台队伍星级化评比工作,根据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工作实绩和创新工作等四个方面综合考核,评比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村平台工作人员,根据评比,由市、县在再就业资金中给予适当津贴。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村平台工作人员计算机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业务。进一步提高平台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知识精、办事效率高的平台工作队伍。
4、建立健全村级平台信息网络建设。目前,村级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比较滞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台帐、求职登记、信息收集与发布等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还没有联网共享资源。当前,要把基层平台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舍得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配置电脑,开通专网,实现人力资源网上管理,求职登记网上办理,信息发布网上展示,实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建议结合“金保工程”建设,统一使用“就业信息系统”,实施同城联网,形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信息网络,将劳动力供求信息延伸到村劳动保障工作站,保证就业信息的畅通,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前言
从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上,国家测绘局表示将启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开始,至今已有一年半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平台建设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平台建设案例,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建设规范。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2010年的国家测绘局局长会议上再次重申“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整合系统内外的力量,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开展10个左右的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用示范。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各级部门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结合了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最典型的省份就是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发布了《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共享运行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有效地破解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地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和及时更新,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和系统重复建设的难题。这对其他尚未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地区或多或少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参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也离不开各个业内企业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在建设各地平台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调整与优化,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也使得各个地区在建设平台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启发,避免再走弯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有深远意义的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统筹规划和大力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一、平台总体构架
“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构架
(一)数据层
主体内容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等。其是在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在线浏览标注和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信息空间化挂接等需求,按照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整合处理,采用分布式的存储与管理模式,在逻辑上规范一致、物理上分布,彼此互联互通,并以“共建共享”方式实现协同服务。
(二)服务层
主要包括平台门户网站、服务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库。门户网站是公共服务平台的统一访问界面,提供包括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地理信息数据存取与分析处理等多种服务,并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管理。普通用户主要通过门户网站获得所需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专业用户则可通过调用二次开发接口,在平台地理信息上进行自身业务信息的分布式集成,快速构建业务应用系统。
(三)运行支持层
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集群、服务器、存储备份、安全保密系统、计算机机房改造等硬环境和技术规范与管理办法等软环境。
“公共服务平台”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组成。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三级节点分别依托国家、省(区)、市(县)地理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行,具有相同的三级技术架构。节点间通过网络实现纵横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向用户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图4-2给出了主节点、分节点和信息基地的连接关系。
二、主要建设内容
各级节点和信息基地的建设需依据《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规划》、《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设计指南》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组织开展数据层、服务层、运行支持层的建设,同时需结合各自的空间尺度和服务特色确定建设重点。
图4-2 “公共服务平台”节点的连接关系
(一)主节点建设
一是开发并部署“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总体服务与用户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其中门户网站是普通用户访问地理信息平台功能的入口;总体服务与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支撑分节点和信息基地实现分级服务注册管理及用户注册管理,并负责信息交换与服务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组织管理、符号化处理、地理信息查询分析、数据提取等功能以及符合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接口,支持在线服务的发布。
二是根据在线服务的需要,以1:5万及以小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内容提取等整合加工,形成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持续管理维护与更新。
三是建设与主节点规模相适应的数据存贮和服务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安全保密体系,并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办、防总、国家减灾委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各分节点的联通。
(二)分节点建设
一是部署分节点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 二是以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要基础,整合加工并管理维护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三是建设本级节点软硬件、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实现与主节点、本区域相关政府部门及信息基地的联通。各分节点可以直接利用国家级门户网站,也可根据需要建立本级门户网站,展示本区域及相关信息基地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
分节点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在其自己的门户网站建立服务注册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界面,实现服务、用户信息的分级注册和用户单点登录、用户权限授权等管理功能。
(三)信息基地建设
一是部署信息基地地理信息基础服务软件系统;
二是以1:2000、1:1000、1:500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加工并维护管理相应尺度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三是建设本级节点软硬、网络、安全保密系统,实现对本区域公共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存贮管理,实现与分节点及本区域相关政府部门的联通;
四是作为主节点的信息基地,为平台提供现势性强的大比例尺数据资源,并负责其更新与维护。
信息基地可以直接利用主节点或分节点门户网站,也可根据需要建立信息基地的门户网站,展示本区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服务功能。信息基地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在其门户网站建立服务注册和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用户界面,实现服务、用户信息的分级注册和用户单点登录、用户权限授权等管理功能。
平台服务与管理模式
一、服务模式
“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直接向各类用户提供权威、可靠、适时更新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多种开发接口鼓励相关专业部门和企业利用平台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开展增值开发,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表5-1给出了平台的基本服务模式。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公众和企业三大类用户,每类用户又可依据使用方式分为一般用户和开发人员。
二、平台管理模式要实现平台主节点、分节点、信息基地协同服务,必须按照一致的技术方法和流程对服务和用户进行管理。各级地理信息服务机构需要制作符合平台要求的服务内容、部署各类符合标准接口规范的服务软件系统来实现服务发布。还要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完成服务注册,并对自己发布的服务进行访问权限控制和管理。平台运行管理机构通过服务管理系统对平台中各类注册服务和注册用户实现综合管理,包括对服务注册信息审核、用户信息审核、用户权限管理、服务状态监测以及用户行为审计等。对服务的管理依托多级服务注册中心进行,主节点、分节点与信息基地采用星形拓扑连接方式。各服务注册中心负责所辖区域网络内服务的分级注册、服务状态监控、服务组合,并向上级服务注册中心汇集注册信息。对用户的管理采用分布注册、集中认证和分布授权的方式,用户可以按照行政归属在任何服务节点或信息基地进行注册,其注册信息统一集中存放于平台主节点。通过统一认证中心的身份和权限认证,用户即可在全国范围实现单点登录。
对特定服务访问权限的申请和获取,由该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