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保护区管理之生态旅游作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2011级杨悦 1143015038
自然保护区管理之生态旅游作业
一、假如你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如何保证游客 “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
在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不仅是在生态旅游中出现,在大众旅游中同样相当普遍,而对于生态旅游这种带有教育目的的旅游中,不文明现象显得尤其刺眼。“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是我们的期望,并不是一步能达成的,需要很多方式和足够的耐心。
作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者,首先要给游客足够的教育和暗示,立警示牌和一些宣传标语在景区内起到提醒和教育的作用,这种警示也是潜意识的一种暗示,同样也可以在门票上,游客中心处做提示。
加强管理强度,在发现游人非法采摘,刻字或者其他不文明行为的时候要加以制止和惩罚,惩罚的同时注重交流和教育。保护区要保持整洁的环境,及时清理垃圾,清除刻字,在良好的环境中,游客的不良行为也会减少。
适当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于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最好不要贩卖保护区内的动植物制品(以出售为目的的人工种植养殖不算在内),不然将传递出把资源带回去做饰品等不良信息。增加一些可以接触到的保护区保护工作的体验,如种树等。增加野生观察的机会,笼养动物也会传递可以抓野生动物来养的信息,等等。
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尝试,可以根据保护区具体的游客规模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生态旅游更文明,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二、生态旅游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以下的图片和文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生态旅游是为了增加保护区资金,用以保护区的运转,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珍惜动植物,生态系统等),而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很可能为了吸引游客而破坏了环境,或者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违背了保护的宗旨。
第一点,保护区的人员如何看待保护和旅游的关系,是不是以旅游带动经济的目的才开发保护区,若是保护区的管理层面上都没有保护意识的话,保护区工作的中心都有偏差的话,那么提保护工作就是一纸空谈。在这个目的下,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相当于一个投资项目,消耗的是自然的资本,为此开山修路,将人带到原始的环境中,并造成大的干扰,成了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元凶。大多数保护区并未在审批合法的条件下开展生态旅游,在保护区管理上存在很多混乱和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明确的保护区管理法案出台,来规范保护区的建设运行等。
第二点,在保护区的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生态旅游会给保护区带来额外的收入,也可以对人们起到教育的作用,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但是这些也是在生态旅游工作做得比较好,怀着教育,提高保护意识的管理思想下才能达到的。游人带去的干扰是无法避免的,在这个问题上很难取舍,游人带来的是钱,也可能伴随破坏,带走的可能是宣传和保护意识,游人的量的控制和尽量降低破坏程度就需要保护区合理的管理措施。这个是保护区人员可以做到的,而等待国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保护区的人员首先是遵纪守法为社会贡献者自己的时候,国民素质就提升了一点点,并轻轻渲染开来,传递给游人。
总之,保护区的人员首先要把保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生态旅游才会真正起到保护和宣传的作用。
第二篇: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最终版)
生态旅游和保护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
资源载体: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其首要任务便是向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地球上各类原生的生态系统和景观,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人们享受和惊叹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完整的生态旅游系统之余,必然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宣传载体:生态旅游成为旅游宣传的热点,而保护区则担当起了生态旅游宣传中卖点的角色。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独特的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的游客。
2、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可以采取分类定价、高值高价的营销策略,既可以通过经济手段限制游客数量,减少保护区受到外界干扰,又可以保证保护区的资金来源。
生态旅游为保护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对人们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来实现,亲身体验式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兼顾保护自然资源和传播生态文化,是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最佳选择。
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相互冲突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些旅游热点的自然保护区游客超载严重导致生境逆化、却反统一的科学的生态规划,盲目开发导致旅游开发失控,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自然景观破坏和视觉污染。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达不到保护旅游资源的目的,反而造成威胁。
第三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王朗模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王朗模式
[摘要] 自然保护区作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首要目标的特殊地域,其旅游开发应当有着区别于其他风景区的发展模式。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较早开始生态旅游探索的代表。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不但找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一种适宜模式,而且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成功地促进了自然保护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但这种生态旅游模式在种种压力下也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从王朗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亟待解决旅游定位、旅游目标、开发主体、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王朗模式 小众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王朗模式 1.生态旅游在王朗的成功
王朗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部的平武县,是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区,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区。保护区内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1989年的调查,这里是大熊猫分布最密集、人为干扰最少、栖息地质量最好的区域。区内还有着种类丰富的鸟类资源。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完整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大熊猫的特殊吸引力是王朗开展生态旅游的天赋条件。
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林业部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四川平武县开展“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CDP)旨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寻求森林资源保护与当地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王朗及其周边社区的生态旅游就是平武ICDP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王朗的生态旅游从1997年开始启动,在经过最初三年的规划筹备之后,从2000年10月开始正式对外运营。入区旅游人数在2001年即超过1万人,旅游收入达40万。并在此后的几年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王朗的生态旅游以它鲜明的特色迅速获得了国内外的反响。2001年王朗的生态旅游顺利通过了国际着名的生态旅游认证机构——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生态旅游认证,2002年王朗的生态旅游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典型案例向当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大会”推荐,王朗的生态旅游开始有了国际性影响。同年,王朗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王朗的生态旅游又通过了“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认证达标阶段的评估,这在当时国内的自然保护区中是第一个。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王朗的管理、科研、环境教育、监测巡护等工作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王朗自然保护区因此三次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并且因为在有效管理、生态旅游、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被列为51个“全国示范保护区”之一。
2.王朗生态旅游的“小众”特征
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不同,王朗生态旅游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保护区协调发展的要求,而非单纯的经济目的或政府的行政安排。在借鉴了澳大利亚、尼泊尔等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王朗的生态旅游一开始就避开了其他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大众化旅游开发的误区,以其鲜明的个性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中独树一帜。王朗的生态旅游模式具有鲜明的“小众”特点,可以称之为小众型生态旅游。
“小众”旅游是区别于大众旅游的一种精品化的旅游模式,它以旅游市场中对其产品的重度使用者为目标市场,其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服务方式都针对性地围绕这几类小众游客的特点展开。王朗的生态旅游正是这样一种“小众”旅游,它以科研工作者、国际生态旅游者、会议旅游者、学生等八类市场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并且通过网站、媒体宣传、会议、信件、电话甚至私人接触等方式与这一部分“小众”保持良好而持久的关系。保护区提供的专业性、知识性极强的旅游产品如讲座、科考、专业解说等也正是适应了这一类消费者的需求。而旅游接待中保护区员工与旅游者个人接触广泛,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也十分契合这些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王朗所选择的这几类游客的人数虽然不多,但重游率高,花费高,因而构成王朗生态旅游的主要市场。据王朗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这一部分游客的数量只占王朗入区游客总数的25,但其消费占保护区旅游总收入的70。成功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成为王朗生态旅游最大的竞争优势。
3.“小众”生态旅游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全面发展
王朗的旅游实践不但找到了适合自身资源条件和特点的生态旅游模式,而且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成功地服务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管理。通观王朗生态旅游十年的发展,如果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量,它算不得成功。每年30万~40万元的收入,恐怕是任何一个旅游开发公司所不屑的。但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带动了保护区的科研、保护、教育、国际合作和社区工作,使得保护区走上了一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仅以科研为例,生态旅游开展的十年是自然保护区对外合作和科研发展最快的时期。王朗自然保护区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提高了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和资金的注入。保护区已先后成功地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了20多个科研项目的合作,在巡护、监测和科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几十个数据库。同时这些科研成果又被成功地转化为讲座、解说、生态小道等生态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王朗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
二、生态旅游王朗模式面临的困境
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中较早开始生态旅游探索的成功典型,王朗的“小众”生态旅游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资源,它符合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也符合以保护为首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的战略目标,是一种值得其他自然保护区借鉴的可持续旅游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王朗模式自身的生存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绵阳市的《2000年~2015年旅游发展规划》中,就把王朗白马景区作为绵阳市旅游开发的六大精品景区之一,纳入了绵阳市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格局。2006年,为了加快王朗白马地区的旅游发展,由绵阳地方政府做媒,平武县政府与大型民营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四川汉龙集团签署协议,计划由汉龙集团投资3个亿,将王朗白马景区打造成四川第二个旅游目的地,形成四川第二大旅游经济圈。2006年12月汉龙集团接手了王朗的旅游经营。王朗保护区内形成了王朗管保护,汉龙新公司管旅游,平武县的王朗白马风景区管理局协调旅游发展的格局。但是由于开发理念上的冲突和管理上的协调问题,目前王朗保护区内的旅游发展进入了紧张的磨合时期。王朗保护区退出了进行中的“绿色环球21”的生态旅游认证,汉龙集团提出的修建林区道路、整治宾馆设施等计划无法开展,景区内游客人数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保护区周边开展旅游接待的白马人为了面对开发商进来后对自身的利益构成威胁的局面,自发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
在目前的王朗景区内,围绕旅游开发,交织着几对突出的矛盾:保护区旅游开发理念和思路的矛盾、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矛盾、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商的矛盾、旅游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王朗的生态旅游可能就此夭折。
三、王朗案例带来的思考
王朗生态旅游的探索和实践、它目前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实践中极具代表性。王朗的生态旅游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得到健康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王朗的,也是所有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需要面对的。1.保护区旅游的定位——经济优先还是保护至上? 没有人不知道保护是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标。但是保护区的保护、科研、监测、巡护、环境教育都需要经费。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成为众多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强劲动力。但是,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应当如何定位?是象“一般风景类土地资源”一样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定位为实现保护区总体目标的一个工具?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之初就应当明确其旅游定位,才能避免在经济运作中迷失。
王朗自然保护区把他们的生态旅游定位为“小规模、负责任的旅游,它促进周边社区、游客、公司与企业、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参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机制的建立。”在王朗的案例中,保护区没有把生态旅游的经济目标凌驾于其他目标之上,而是成功地让它成为推动保护区总体目标实现的一个工具。2.保护区旅游的模式——大众旅游还是小众旅游?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遗产一样属于“遗产资源”,遗产资源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遗产旅游经营创新的关键是遗产本真价值的展示。遗产的管理和经营在本质上是非营利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和经营应当区别于其他风景区,严格控制旅游容量,坚持小规模、精品化、控制式发展的“小众”旅游模式。我们认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那些资源观赏价值高、旅游吸引力强的保护区——不应当拒绝大众游客,但更不宜为了经济目的而盲目迎合市场需求。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应当严格服从保护区的首要目标,寻找与保护区职能协调的主导旅游模式,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游客管理和环境教育,担负起引导和培育旅游者的任务,而这本来就是保护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区旅游的主体——自主开发还是对外招商?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主要有自主开发、对外招商和联合开发等几种模式。选择何种开发模式应当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具备自主开发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应当鼓励其自主开发。尤其象王朗这样积累了丰富的自主开发旅游的经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并且为市场认可的自然保护区应当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走自主开发之路,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对于那些不具备开发资金、人才、经验的自然保护区,可以招商引资或联合开发。但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遴选、监控和退出机制,确保其旅游开发不违背自然保护区的总体目标。4.保护区旅游的管理——保护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处在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地区,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有着强烈发展地方经济的意愿。这种发展经济的强烈意愿与保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往往会发生剧烈的冲突。这种意愿和行为又因其作为一种政府意志和政府行为而影响着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方向。
地方政府过度介入经济活动而忽视自身在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方面的作用,这其中既有发展观上的偏差,也有深刻的制度设计根源。对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的自然保护区来说,迫切需要明晰产权,改变产权主体虚设的状况,设立权威机构代理自然保护区的产权,并且适度回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条状垂直控制。这是使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健康发展并服务于保护区管理目标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连玉銮.生态旅游的”小众”模式管窥——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谈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37-40 [2]颜竹.四川王朗——九寨沟的皇冠[J].华夏地理,2007,(4):66-83 [3] 徐嵩龄.论碧峰峡旅游开发模式的意义——兼论“一般风景类土地资源”与“遗产资源”的旅游经营异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1):41-47 [4] 李晟之.小规模: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选择——王朗自然保护区对生态旅游的探索[J].农村经济,2003,(1):40-43 [5] 程励,李伟,李晟之.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小规模控制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7,(2):53-57 [6] 徐正春,从艳国,魏立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体制困境”与“制度突围”——以广东省为例[J].绿色中国,2005(16):51-54
第四篇:自然保护区管理
名词解释
1、WWF——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简称WWF)。
2、CITES——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Tread of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简称
CITES)。
3、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既保护区综合调查,就是对生物,非生物,社会进行调查,掌握“家底”,是保护区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分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状况三部分通过人为努力,将受威胁野生动物的一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加以人工管理和繁殖扩大种群。
4、社区共管——当地社区和保护区对社区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共同管理的整个过程。
5、3R 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rcycle),再利用(Reuse)。这是当今世界所推崇的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6、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
7、生存威胁——是指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人类侵扰压力,这种压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保护区机构实体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区内保护对象的侵扰。
8、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简称
IUCN))。
9、Nature Reserve——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典型性、特殊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
(如珍稀动植物的集中栖息或分布区、重要的自然景观区、水源涵养区、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地质构造和重要的自然遗产和人文古迹等)
以及其它为了科研、教育、监测、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10、自然保护区资源——是指在保护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地形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11、标本档案——是自然保护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界多种门类的毛皮、骨骼、浸制、腊制、塑封等各种形式的实体档案,通常由标本和文字记载组成,标本档案具有易损性,直观性和真实性的特征。
12、就地保护——是以保护区的形式将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及其生境保护起来,以保证生态系统内受胁物种的繁衍与进化,使之在其最佳的生境中复壮种群。
13、人为干扰——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对资源的改造利用等过程对自然生物系统造成的影响。
14、“5R”生活方式——Reduce:节约资源; 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3、CITES——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Tread of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简称 CITES)。
15、保护区专题调查——既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为解决基础领域某一专项问题而进行研究。分为生物学,种群恢复,生态学三个部分。
16、迁地保护——通过人为努力,将受威胁野生动物的一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加以人工管理和繁殖扩大种群。
17、生态系统的代表性——主要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对于所要保护的那种类型是否有代表性。
18、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群体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填空
1、________年,美国在世界上首建了第一个以自然保护为目标国家公园名为_________,迈出了政府参与自然保护的第一步。、检查监督结束后应及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_数据汇总________
。结果可以
、、图线、________等多种方式表示。、1981 年,全国人大决定将每年 _________ 定为全国植树节,要求每个身体健康的中国人每年要栽植_________株树。、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
日颁布,1985年1月1日实施。1986年5月10日又颁布了《实施细则》。
年颁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0年颁布《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的产品利用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直接利用又包括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离体保存常用的方法包括建立____________和基于DNA 水平上的 __________。、自
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____________ 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_____个阶段。
8、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级别自然保护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_________ 年颁布并实施。保护和改善
_________和 _________ 是该法的目的之一,其所指的环境范围很广,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于_________ 日颁布并实施。_________
日又颁布了《实施条例》。制定该法的目的之一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 态环境,发展生产,并将这一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11、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包括、、、、、。
12、年国家开始正式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工程”和“天 然林保护工程”。
13、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
、和的 和
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14、1987年5月,我国第一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纲领性文件是由国务院环保委员会正式发布。该“纲要”也称为。
15、中国最大的环保行动是于从 1978年拉开序幕并延续至今的“三北防护林 工程”。在“三北”地区的恢复植被、、、缓解农村能源 短缺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6、社区共管的内容虽然很多,核心是成立
(NGO)以及制定社区共管条约和修改完善以保护社区森林资源和执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以保证社区共管目标的实现。
17、该法于1988年11月8日公布,日施行。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该法,我国于1992月1日和
日分别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 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选择题
1、自然资源管理过程包括
环节?
A 自然资源系统诊断;B 管理方案设计;C 管理方案评价;D 管理方案实施、社区共管,是指让社区居民参与
,并与保护区共同管理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
A、保护方案的决策;B、保护方案的实施;C、保护方案的评估;D、ABC 3、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中,________是反映多度和种群丰度的一个指标,是目前自然保护区评价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指标之一。
A、稀有性;B、多样性;C、代表性;D、自然性
4、间接用途是指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学功能所带来的。
A、生产效益;B、经济效益;C、社会效益;D、生态效益
5、自上世纪 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 政府
的一种通用手段和途径。
A、保护自然生态环境;B、野生动植物资源;
C、监测全球环境变化;D、指导和规范人类行为;
6、社区共管摒弃了保护区过去的_________管理方式,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自
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开发。
A、开放式强制性;B、封闭式强制性;
C、强制式封闭性;D、强制式开放性;、社区共管根据共管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资源共管,基础实施共管,__________。
A、巡护管理; B、双边共管;C、多边共管;D、文化教育事业共管;
8、保护区最常用的巡护方式是________。
A、稽查巡护
B、日常巡护
C、样线巡护
D、武装巡护
9、是指导和控制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工作,为自然保护区争取资金和设备的重要文件,是自然保护区各项管理活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件。
A、管理计划;B、生产计划;巡护计划;D、宣传计划
10、巡护表格的填写应在野外巡护完成时。一般采用______填写,并保证字迹清晰。
A、钢笔
B、圆珠笔
C、铅笔
D、毛笔
判断题
1、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
2、人类对生境的干扰只会给生活在该生境中的物种带来危害。()
3、内陆湿地和水域资源包括湖泊、河流、沼泽和农田。()
4、社区共管的步骤主要分为准备阶段的活动与实施阶段的活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全国或全球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 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6、自然保护区三个基本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缓冲区()
7、名贵鱼的主要生活、栖息、繁殖区域可以划归为自然保护区。()8、通常所说的自然保护区应不受人类干扰,使所保护的各类生态系统能保 证维持其正常的自然生态过程,并可作为遗传资源基因库,可以为进行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和教育服务。()、保护区管理计划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能够保证自 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10、林火对防止森林火灾具有积极意义。()
简答
1、检查监督的原则。
(1)公开;(1 分)
(2)客观;(2 分)
(3)反馈;(1 分)
(4)差别。(1 分)、自然保护区巡护的目的。
一是制止非法偷猎、盗伐、放牧、开荒,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章得以有效实施;(2 分)
二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1.5 分)
三是向人们展示保护区的存在,以及保护工作人员对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认真
负责的态度。(1.5 分)
3、自然保护区公众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1)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生态和自然保护教育(1 分)
(2)利用标志牌、宣传廊等固定宣传设施开展宣传活动(0.5 分)
(3)通过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展览馆、标本室进行宣传(1 分)
(4)巡回宣传(0.5 分)
(5)结合政府其他宣传活动、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1 分)
(6)与当地中、小学校联合举办各种宣传教育活动(1 分)4、自然保护巡护人员的职责包括哪些?
巡护(1 分)、报告(1 分)、执法(0.5 分)、防火(0.5 分)、观察(0.5 分)、监测
(0.5 分)、保护设施的维护(0.5 分)、与社区打交道及一些保护区特别安排的工作(0.5 分)。
5、三个基本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布局绘图。(3分)
实验区 缓冲区
核心区、说明保护区各功能区可从事的活动。
核心区:内禁止进行采伐、狩猎、旅游等生产性经营活动,除生态监测和科考外,未经批准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核心区。(2分)
缓冲区:可用于某些实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实验研究,但不应破坏其群落环
境,如植被演替和合理采伐更新试验研究、群落多层多种经营、野生经济植物的
栽培和野生经济动物的繁殖和饲养等,也可以从事教学实习、考察和标本采集活动。(2分)
实验区:①发展本地特有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建立苗圃、种子繁育基地、树木园、植物园和野生动物饲养场,但要严格防止引进的外来种对自然保护区原有
动植物种群的影响;②建立科学研究的生态系统观测站、气象站、水文观察点,收集数据和资源;③进行教学实验,设立科学普及教育展览馆、野外标本采集地;
④进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研究;⑤开展生态旅游,以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收入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3分)
7、保护区开展资源调查的意义。
(1)开展保护区资源调查可以摸清保护区的资源本底,为建立生物资源特别是濒危生物档案,制定正确的管理措施、生态监测和就地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2分)
(2)开展保护区资源调查可以摸清保护区内重点保护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数量变动规律以及环境干扰影响小和程度,为保护区制定正确的专项管理措施提供参照标准。(1分)
(3)开展保护区资源调查为确定保护区适宜面积以及为保护区生态评价的评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1分)
(4)开展保护区资源调查为生态效益及经济意义进行分析与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基础。总之,开展保护区资源调查,对保护区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分)
8、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方法有哪些?
资源调查。(1.5 分)
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2 分)本底资料的补充完善。(1.5 分)、动物行为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1)提供场地。(1.5 分)
(2)改良生境。(2 分)(3)控制天敌。(1.5 分)
9、标识有类型哪些类型?
1、方向标识(1 分);方位标识(1 分);解释性标识(1 分);环境教育标识(2分)。
2、社区共管的意义。
(1)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采取社区自然资源共管的方法,可以将社区的自然资源纳入到整个保护体系中,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性增强。(2分)
(2)在社区共管中,通过了解当地社区的需求、自然资源使用情况、自然资源使用中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当地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潜力。
(3)在社区自然资源共管中,给当地社区提供了充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机会。(1分)
10、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原则。
(1)有利于保护;(1 分)
(2)缓冲区与核心区景观同质;(1 分)
(3)核心区、缓冲区的生态完整性;(2 分)
(4)实验区区划的经济问题。(1 分)
11、为什么要强调保护区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自然保护是一项涉及全民切身利益的事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公众意识,使公众了解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5 分)
论述题
1、为什么要在保护内的科学研究要进行管理?
作用:提供基础信息(1 分);指导(1 分);提高公民素质(1 分);搞活经济,提高生产力(1 分);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保护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1 分)。
意义:科研是保护区决策,计划,实施及开展各项具体工作的前提和依托,是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的基础。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保护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5 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知识的学习,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生态旅游与 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定义(3 分);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7 分)。
3、论述中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的原则。
(1)坚持客观性、科学性,排除人为主观性;(3 分)
(2)以定性分级为基础,适当考虑定量指标;(3 分)
(3)自然保护区分级要与现有行政体制相一致;(2 分)
(4)力求简化层次。(2 分)、如何确定保护目标。
(1)目标的独特性。(4 分)
(2)目标的濒危性。(3 分)
(3)目标的可利用性。(3 分)
4、生境管理中常用的干扰手段。
①替换;(2 分)
②控制;(2 分)
③有目的的干扰;(2 分)
④自然干扰;(2 分)
⑤干扰体系。(2 分)
5、怎样对野生动物危害进行控制?
(1)设置网状围栏;(1 分)
(2)设置电围栏;(1 分)
(3)设置壕沟;(1 分)
(4)设置缓冲带;(2 分)
(5)进行哄赶;(1 分)
(6)套捕;(1 分)
(7)其他控制措施。(3 分)
材料题
1、问该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作为合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1、存在问题是主要经费不足、管理力量不足、社区共管没有建立。(6 分)、争取足够的资金;引进人才或进行人员培训;把社区的问题纳入保护区的管理之中等。(8 分)
1、保护区的发展与当地政府投入的关系;(4分)
2、保护区的发展与社区共管的关系;(4分)
3、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4分)
第五篇: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已经离开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向美丽多姿的达里诺尔景区进发了。下面,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达里诺尔湖的一些情况。“达里诺尔”古时候称其为“鱼儿泺”,又称“答儿海子”。“达里诺尔”蒙古语意为“像大海一样的湖”;所以,“达里诺尔”又称“达里湖”。达里湖位于经棚镇西北90公里处,是内蒙古第二大淡水湖。它的四周,被水草丰美的贡格尔草原环抱着,因为它在保护环境,调节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在该地区建立了“达里诺尔国家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有多样的生态系统,自北向南依次为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和风成沙地,和它们相对应的是台地高原植被、湖积平原草原植被、低湿地植被和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分布。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达里诺尔地区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鸟类。近几年来,随着天鹅、丹顶鹤等珍稀水禽的不断增多,该地区已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很久以前,达里湖中曾经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喷发口,后来随着地壳激烈地升降活动,这里的地面下降后形成了一个洼地,并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达里诺尔。至今,在达里诺尔周围仍然有宽广的火山熔岩台地、火山堆、熔岩颈、突兀的火山口和微观的火山地貌,还有火山弹、火山渣等火山喷积物。达里诺尔火山群是东北九大火山之一,达里诺尔火山群园区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里湖的水源来自贡格尔河、沙里河、亮子河、耗来河及浑善达克沙地的地下涌泉。丰沛的水源,使达里湖一直保持着阔大的水域面积,在上述四条河流中,耗来河是最窄的河,全长只有17公里,平均水深50厘米,一般宽几十厘米,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厘米,放一本书就可以当桥,故又叫“书桥河”。“耗来河”汉泽过来就是“嗓子眼”,这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它的细小。如果我们以“世界上最窄的河”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它肯定当之无愧。至于生态景观,在达里诺尔旅游区内主要有六大类:一是草绿花红、天蓝地净的草原景观;二是山势磅礴、怪石林立的山地景观;三是白沙似雪、绿树苍翠的沙地景观;四是水草繁茂的湿地景观;五是百鸟翔集的珍稀候鸟景观;六是历尽沧桑的人文景观。届时,我们将一览它们的风采。〔达里湖旅游区〕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自然保护区核心——达里湖旅游区。达里湖宽阔的水面波光闪闪,水气浮动,令人感到神清气爽。达里湖周长近百公里,呈肩胛骨状,面积238平方公里,总储水量16亿立方米,水的最深处达13米。多少年来,这里一直以其迷人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闻名于世;2006年由原先的国家2A级旅游区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区。大家看到,初夏的达里湖岸边到处都是嫩绿的芳草。碧绿的湿地中,鸟儿飞起飞落,自由鸣唱;宽阔的水面上,鱼儿不时跃起;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花儿的清香。在这个季节里,到处都充满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要是在春夏之交来到这里,你会看到一幕奇特的景观:当达里湖冰封了一个冬天的水面被强劲的东南风吹开后,浮冰便随着汹涌的波涛起伏碰撞着,并借着风力拥向北岸,在岸边堆成高耸的冰山,形成一个冰清玉洁、玲珑剔透的世界。这时,你要是伫立湖边,只见眼前的湖水波光粼粼,身边冰山寒气袭人,而身后大地上却是绿草茵茵、黄花盛开,仿佛春、夏、冬三个季节在咫尺天涯内一下子交汇到了一起。美妙神奇的大自然为这里创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达里湖这种自然景观在中国北方的诸多湖泊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里的风景什么时候最美昵?那就是夏天和秋天,夏秋两季是游览达里湖风光的黄金季节。在这两个季节里,达里湖显现着海的气息,海的汹涌,海的韵律。它喧嚣着,澎湃着,显得粗犷豪放,无拘无束。面对着波涛滚滚的水面,仰望那蓝天白云,倾听那百鸟歌唱,静闻那花儿芳香,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让你流连忘返。那时,你可以去骑马,去乘船;还可以去垂钓,去游泳。你会忘了一切的烦恼和全身的疲惫,而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介绍达里诺尔鱼类〕 达里湖属苏达型淡水湖,主产华子鱼和鲫鱼。湖水由草原上流入的四条河和浑善达克沙地百眼沙泉供水,从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水质,使外来鱼种难以存活。虽然只产两种鱼,但却非常名贵。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因其眼球周围鲜红,故又称“红眼儿华子鱼。”。这种鱼以其鲜美的味道而饮誉四方。传说康熙大帝临幸草原,来到达里湖边垂钓后,又信手在草原上采集了白蘑、山花椒等与鱼一起烹制。鱼儿煮熟了,那鲜美的味道使康熙胃口大开,并说吃了这里的鱼便不再想其他地方的鱼了。回到京城后,康熙仍念念不忘,后来又多次派人来捕,飞马送入京城。这里的鲫鱼也十分有名,它个体肥大,肉质肉味上乘,倍受美食家的青睐,列入了有机食品的行列。如今,已远销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达里湖的鱼全部是自然繁殖,不用喂养。每年清明节至端午节前后,是鱼的产卵期。鱼群沿河道溯流而上,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产卵。届时,几条河里,连绵十几公里全是厚厚的鱼群。站在河边,你随便一抓一捧就能捉到鱼。过去的人们所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那“棒打狍子”的情景已看不见了,但“瓢舀鱼”的情景每年都会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达里湖冬捕的场面是非常壮观的。每年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是冬捕的最好时机。渔场的工人们在冰封的湖面上凿开一个一米宽、三米长的冰槽,然后向两侧呈圆形撒开鱼网。那么,怎样把宽30余米、长700多米的大网全部撒到湖水里呢?工人们自有办法。他们先从凿开的冰槽开始下网,然后向两侧各走出约三十米再凿开冰面尺许,用两根长木杆绑上鱼网,从冰槽放入水中,把铁叉放入前方冰眼拨动木杆,鱼网便徐徐地拉开了。就这样,每隔约30米远凿一冰眼,用铁叉拨动木杆,如此两三次后,用拖拉机做牵力,拖动鱼网大绳向前行进。两根木杆牵动鱼网绕一个大圈后,再凿开一个更大一些的冰窟窿,然后两木杆会合于此,拽出木杆后,鱼网就合拢了。所有入网的鱼也就无法逃出网外了。这时,用拖拉机牵动网绳,鱼便被捕捞上来。无数的鱼儿从湖水里被捞出来时,只见银光闪闪,耀人眼目。鱼儿噼里啪啦地跳跃着,工人们则赶紧用网叉快速地从网中向外拨鱼,那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一网捕鱼量最多时竟达19万余斤。〔介绍达里诺尔鸟类〕 朋友们!由于这里水草丰美,环境清幽,所以这里是众多鸟儿栖息繁衍的乐园。统计资料表明:这里的鸟类共有16目33科162种,珍稀的丹顶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这里就有8种,二级保护鸟类则多达21种。繁多的候鸟选择地势高、光照好、人烟稀少的达里湖区繁衍生息。每年春秋两季,大批候鸟中,以白天鹅居多,近几年来,其数量越来越多,最多时竟达近七万只,因此,达里湖又有中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近万只天鹅在达里湖上空飞起飞落时的的景象非常美丽。它们飞起时飘飘欲仙,降落时如晴天铺素,最让人感动不已的是:天鹅对爱情是忠贞不
二、从一而终的,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天鹅成了纯洁高尚的象征。当你静坐湖边,听“百鸟争鸣”、看“百禽起舞”时,好似身临百鸟乐园,其中的乐趣真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介绍岗更湖和鲤鱼湖〕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达里湖的姊妹湖——岗更湖和鲤鱼湖。沿达里湖东行15公里,那里将出现一个湖泊,它就是岗更湖,俗称“牦牛泡子”。“岗更湖”汉语译为“永恒不竭的湖”,它的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水深1至5米,湖东生长着大片两米多高的芦苇,是有名的景观。岗更湖出产鲤鱼、鲫鱼和华子鱼。它的四周遍生着一墩墩的红柳,如同一座座低矮水塔涵养着水分。每年4、5月和9、10月份,是赏鸟观湖的最佳时节。站在湖边眺望,满目葱绿。黄花点点;近观则是连绵不绝的芦苇在风中摇曳起伏。草丛中,各种幼鸟正在父母的呵护下蹒跚学步。眺望湖面,成千上万的沙鸥及候鸟在飞翔鸣唱,尤其是盘旋湖面、飘然若仙的白天鹅和丹顶鹤,就象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子,姿态优美,令人赏心悦目。至于鲤鱼湖,则在达里湖西16公里处。该湖内涌泉众多,水质优良,以生产鲤鱼而闻名,故又名“鲤鱼泡子”。水草丰茂的夏季里,早晨,当青草还挂着露珠时,鲤鱼就会跳上湖岸,游进草丛里吃草、吃虫。这时,你就会看见“鱼在草中行”的奇特景观。相传,过去此湖内并无鲤鱼,康熙皇帝在达里湖钓过鱼后,又来到这里垂钓,但见偌大的水面无鱼可钓。于是,康熙便派人用牛皮口袋把鲤鱼从黄河用骆驼驮到此地放入湖中,至此,湖中有了鲤鱼。三百年过去了,康熙皇帝当年派人运过来的数千尾鲤鱼不断繁衍,成了这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鸟瞰全景,达里湖、岗更湖和鲤鱼湖三湖相连,如同三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贡格尔草原上。而耗来河、亮子河、贡格尔河及沙里河则宛若四条飘带将三个湖穿在一起,为它们补充着充沛的水源,使三个湖永葆着旺盛的生机。〔介绍应昌路古城遗址〕朋友们,下面我为各位介绍一下位于达里湖西岸的应昌路遗址,如果到达里湖西岸后,再西行2公里,我们就能看到应昌路古城遗址。“应昌路”古城又称“鲁王城”,它是元朝的最后一座都城。应昌路古城遗址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50米,城的东、南、北各有一个大门,整座城池分为内城和外城两大部分,内城呈方形。当初,它是鲁王府第,后来成了皇城。说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应昌路的历史。在金代,这一带先后是金军进攻北宋、戍守边疆以及各个草原部落之间互相争夺的军事要地。到了元代,得元世祖忽必烈的应允,正式建城,并设应昌府,至1286年,升为应昌路。1295年,成吉思汗的岳父德薛禅弘吉剌氏的重孙蛮子台为鲁王,此后,人们便称应昌路古城为鲁王城了。在此之前,弘吉剌氏率子及本部铁骑三千跟随太祖征战,在攻金、平定西夏及稳定中原时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成吉思汗便将克什克腾及西辽河中下游地区赐与德薛禅弘吉剌氏作封地。因此,成吉思汗的亲兵都是从这里选拔的。由此可见,成吉思汗这个威震世界的蒙古大帝对克什克腾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感情。蒙元存在的一百多年里,弘吉剌家族有21名女子入朝为妃,其中有15人做了皇后,而离京下嫁到草原弘吉剌部的公主也多达19位。事实上,应昌路古城成了弘吉剌氏的私城,也成了元朝皇帝驻跸之地。到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了攻占元朝贵族部落领地的战争。在明政府的猛烈进攻下,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携亲眷大臣撤出元大都——北京,北走上都,次年奔应昌。他们凭借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险要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休养生息,招兵买马,贮备粮草,修筑城堡,力图恢复元朝统治。1370年,顺帝病亡于此,其子爱猷识里达腊在应昌继位,改元宣光,史称北元,应昌路古城作为晚元、北元的皇都前后共两年。之后,盘踞在应昌路的元末代皇室终于被彻底击败,逃至漠北。在元代历史上,应昌路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它是南接元上都、元大都,北连锡林郭勒草原及蒙古旧都和林的枢纽,也是中国南货北上的聚集地及旅蒙客商的货栈。七百余年过去了,时至今天,从它残存的高大土台以及土台上有序排列的汉白玉基石上,我们仍能看出它的宏伟布局;从其外城市及民宅古迹众多上,仍能想象出它当年繁华热闹的景象。到清朝初年,这座昔日的皇城在纷乱的烽火硝烟中灰飞湮灭了,但是,应昌路遗址却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如今,它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里湖周边旅游区(点)〕达里湖南岸的曼陀山庄是国家3A级旅游区,还有邻近的达里湖畔山庄,风景优美,食宿方便,都是游人争相趋至的休闲度假佳境。达里湖东畔的贡格尔河度假村,更是贡格尔草原上一处交通便利、水草丰美、餐饮独具特色、蒙古族风情浓郁的旅游胜地。贡格尔河度假村东北数公里的紫濛山庄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这里草原台地上许多高大而叶片旋转的风力发电塔对游人充满了神秘的诱惑力。朋友们,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核心旅游区和周边景区,旅游资源奇特丰富,旅游产品魅力四射,已成为海内外旅游者竞相垂爱的旅游目的地。欢迎您再次光临这充满生机的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