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

时间:2019-05-12 14:4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

第一篇: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

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

尉氏县委组织部 申军委

尉氏县委组织部坚持“信访工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完善六项机制抓紧抓好双节期间组工信访稳定。一是全员抓信访机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部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乡镇副书记、组织委员为成员的组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层层负责、覆盖全县的信访网络。二是领导干部大接访机制。部长带头接待来访群众,部机关领导做到了谁分管谁一包到底的工作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研究信访工作例会机制。完善了部长办公会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制度、信访工作通报制度。四是信息共享工作机制。与信访局、“县长专线”实行互通信息,加大与纪委、老干部局、劳动人事和政法委等部门联合办案力量,整合信息资源,共同促进信访积案化解。五是定期回访工作机制。健全定期下访回访机制,确保信访案件不反弹、不反复。六是信访目标考核机制。对各基层党委及部内各科室实行组工信访目标考核,对全面完成信访工作任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工作目标的视情况给予组织处理。由于措施得力,春节期间,该县没有一起越级上访的组工信访案件,也没有省委组织部交办的信访案件,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012年2月10日

第二篇: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2011年04月22日 09:20

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措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责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事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落实到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是否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事项能否出台或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涉稳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不实施。各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下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并把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评体系。

充分把握参考依据。一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法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定的议事决策程序。二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理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按照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是否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方案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是否会给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有无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科学性。主要看在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出台政策或进行决策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遵循科学方法,是否违背科学规律等。

认真遵守工作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一般说来,大体可分为六个程序。一是责任部门先期自行评估。决策作出部门、政策提出部门、项目报审部门(单位)、改革牵头部门、工作实施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应在提出决策和开展工作之前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适时性等先期自行组织评估。二是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责任部门自行评估后形成《自评报告》,送主管部门审定。主管部门可邀请维稳、法制等有关部门以及重大事项直接责任部门参与评估。三是主管部门确定实施意见。主管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将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情况形成《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应对评估事项提出实施、部分实施、调整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等意见。四是维稳部门进行备案。主管部门综合评估完成后,在将评估意见反馈责任部门之前应把评估报告送同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五是责任部门落实措施。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主体根据分析评估情况,严格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稳定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六是维稳部门和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督导。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指定监管部门全程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篇:完善清欠工作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学规划、展风采、比贡献”读书学习征文

2011年6月29日,××住建局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手持鲜红的锦旗,带着对清欠办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专程到县住建局表达谢意。这几个人是××项目工地40余名农民工的代表,他们在住建局的协调帮助下,顺利地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款。为了表示感谢,农民工们特意制作了锦旗。

妥善解决玫瑰园.太古城农民工工资拖欠事件,仅仅是住建局下决心解决我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以来的一个很小的例子。2011年以来,住建局清欠办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事件大小50余起,涉及农民工400余人,帮助追回工资款2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因此,今年以来,住建局局党组以农民工利益无小事为出发点,下大力气采取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一、完善监管机制,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一)学习经验,完善机制。2011年3月份,住建局专门组织人员前往××县学习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在参与起草的《××县建筑市场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设领域农民

工工资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以及随后起草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管理的通知》、《关于实行建筑业企业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与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中,加大了对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明确了监理单位在农民工工资发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强化了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

(二)采取措施,源头把关。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严格工程发包和施工许可管理,加大对进入××县建筑市场的施工队伍资质、诚信以及建设方资金方面的审查力度,严格执行劳务工资保证金制度,力争从源头上把好关,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的发生。

二、强化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拖欠问题

(一)加强日常巡查。清欠办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在建工程的用工情况、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监察,特别是以前存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或新近有投诉的工程项目,列为重点监察对象。同时,在夏收、中秋、秋收、春节等特殊时期,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对于查出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予以指正,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二)建立工资清单报送制度。工程项目开工前,要求各施工单位上报工程务工人员花名册及签订的劳务合同,同时定期(每月或每季)上报施工企业发放农民工工资清单,详细掌握每个工程项目的基本用工情况,力争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实行工程分部验收意见联合签署办法。工程项目在基础、主体及竣工验收时由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再经由各职能科室及分管领导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方可进行联合验收。一旦工程项目存在农民工工资发放不及时,甚至出现拖欠问题,清欠办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协调解决,从而防止了恶性拖欠事件的发生。

三、多方齐抓共管,事后快速解决

(一)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阳信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住建局分管清欠工作的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对于县域范围内出现的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事件进行统一领导,统一处置,坚持有诉必查、查实必究,做到快立、快查、快办、快执行,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结合建筑企业诚信建设,对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问题的,特别是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酿成群体性事件的单位,给予不良行为记录,并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责令停工整顿、限制投标资格、清出阳信建筑市场等处罚措施,并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通过上述措施,××县建设领域的用工环境得到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遵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农民工维权意

识显著提高。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此,住建局将一如既往地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摆在重要工作日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第四篇:关于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关于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心得体会(共2篇)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措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责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事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落实到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是否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事项能否出台或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涉稳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不实施。各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下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并把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评体系。充分把握参考依据。一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法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定的议事决策程序。二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理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按照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是否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方案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是否会给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有无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科学性。主要看在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出台政策或进行决策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遵循科学方法,是否违背科学规律等。认真遵守工作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一般说来,大体可分为六个程序。一是责任部门先期自行评估。决策作出部门、政策提出部门、项目报审部门(单位)、改革牵头部门、工作实施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应在提出决策和开展工作之前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适时性等先期自行组织评估。二是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责任部门自行评估后形成《自评报告》,送主管部门审定。主管部门可邀请维稳、法制等有关部门以及重大事项直接责任部门参与评估。三是主管部门确定实施意见。主管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将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情况形成《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应对评估事项提出实施、部分实施、调整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等意见。四是维稳部门进行备案。主管部门综合评估完成后,在将评估意见反馈责任部门之前应把评估报告送同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五是责任部门落实措施。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主体根据分析评估情况,严格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稳定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六是维稳部门和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督导。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指定监管部门全程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关于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思考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思考 作者:孙艳 满娜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

2.对严重冲突可以进行有效防范。最近今年,有些官员在错误的权力观、价值观的思想作用下,通常脱离群众,疏于研究民生、民情和民意,常常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强强制推行,导致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冲突事件越来越多。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开始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各级政府的社会风险意识也逐步的得到了[关于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心得体会(共2篇)]提高,明显了压缩了盲目决策的空间。从推行情况看,暂缓实施或不实施没有通过评估的重大事项被,对防止了一些严重冲突事件的发生十分有效。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前瞻性不断增强。有些政府总是在冲突事件发生后才被引起重视,政府的行为总是滞后于危机的爆发,常常成为“救火队员”。这种对于危机的管理机制,属于处理冲突的范围,对冲突的化解和防范的作用相对较小。为此,政府必须要有预见性,而且要有相应的制度加以支持,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机制设计与实践对切实提高危机管理前瞻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各种事项和冲突进行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这种制度设计能够将冲突能量在前期进行化解、转化,从而防止冲突能量的集中爆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能够增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水平,确保依法、民主、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能从根源上预防和化解很多社会矛盾,降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风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试点运行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过程中存在一些的问题

(一)态度淡薄,思想不统一

有的地方党政领导针对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态度淡薄,重视度不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加之近年来实施的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上级过于强调工程开工时间和进度,便成了地方和部门领导敷衍搪塞风险评估的借口,有的认为开展稳评会耽误工夫、降低决策效率、妨碍经济发展。个别单位负责人视稳定风险评估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

(二)健全稳定风险评估细化制度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办法、细则来看,对稳评的方法和标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缺乏对具体稳评项目实施稳评的程序性规定,对稳评报告的格式要求也不尽统一,也没有详细规定稳定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稳评责任主体存在不明确现象

重大决策稳评工作中遵循“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由决策单位牵头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的过程和结果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目前可见的稳评办法和细则等规定性文件来看,稳评可以有重大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制定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工作的实施

部门及重大工程的申报部门作为负责组织实施稳评的责任主体。确定稳评责任主体标准的多样性,往往会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尤其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政府具体工作部门之间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稳评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稳评结论的科学性降低。

(四)稳评总体质效不高

稳评工作对于基层维稳工作人员来说仍然是新生事物,在对基层维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次数少、方式单

一、对象范围不广,而且很多地区维稳机构尚不健全,专职维稳工作力量单薄,基层工作人员对维稳的业务不熟练,流程不熟悉。又的评估责任主体单位在工作中即使开展了稳评工作,也存在不会撰写稳评报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稳评的总体质效不高,没有达到“应评尽评”的稳评工作要求。

(五)指导工作,总结中央权威媒体对石化项目的正面宣传经验,组织指导相关媒体适时适度做好重大化工、核电等项目科普宣传工作,重点宣传重大涉环保项目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公益设施的公益属性,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理性地认识重大环保项目。同时,要重视提升大众媒体的角色,在信息宣传平台中,媒体承担着考察社会风险状况、引导公众的导向等多重任务。所以,要使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证发布真实可靠的消息,避免片面、不当的采访和报道,给地方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三)维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点是重大项目,难点是涉环保重大项目。预防化解“邻避”问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建议上级维稳部门加强对涉环保重大项目建设稳定工作的指导,加强维稳系统工作研讨和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地方维稳干部实地考察、业务培训、交流座谈等方式,提升各地区化解“邻避”问题能力和水平。要完善重大涉环保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搭建党委政府、责任主体、群众之间的沟通平台,切实增强项目决策与建设过程的透明度,确保民众知情权、参与权,增进人民群众对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理解和支持。要组织推动对如何充分发挥稳评专家库和篇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2011年04月22日 09:20 [关于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心得体会(共2篇)] 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措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责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事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落实到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是否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事项能否出台或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涉稳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不实施。各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下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并把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评体系。

充分把握参考依据。一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法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定的议事决策程序。二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理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按照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是否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方案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是否会给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有无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科学性。主要看在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出台政策或进行决策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遵循科学方法,是否违背科学规律等。

认真遵守工作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一般说来,大体可分为六个程序。一是责任部门先期自行评估。决策作出部门、政策提出部门、项目报审部门(单位)、改革牵头部门、工作实施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应在提出决策和开展工作之前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适时性等先期自行组织评估。二是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责任部门自行评估后形成《自评报告》,送主管部门审定。主管部门可邀请维稳、法制等有关部门以及重大事项直接责任部门参与评估。三是主管部门确定实施意见。主管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将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情况形成《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应对评估事项提出实施、部分实施、调整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等意见。四是维稳部门进行备案。主管部门综合评估完成后,在将评估意见反馈责任部门之前应把评估报告送同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五是责任部门落实措施。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主体根据分析评估情况,严格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稳定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六是维稳部门和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督导。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指定监管部门全程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篇:完善六项机制 着力推动工会帮扶工作

完善六项机制 着力推动工会帮扶工作

近年来,津市市总工会在上级工会和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着眼解决职工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有效地推动了困难职工帮扶困难职工2585人,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810户,送资金68.25元。通过帮扶,目前已有347户困难职工家庭脱离贫困,35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43名患大病困难职工得到有效救助,683名下岗失业困难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取得以上成绩,市总工会主要是从建立“六项机制”入手,不断构筑帮扶体系,推动帮扶工作。

一、完善帮扶工作机制

津市市总工会积极协助市委和市政府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根据困难职工的需求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帮扶活动方案,促进了全市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是实施定期帮扶。每逢年节,市总工会都要开展全市范围内的走访慰问活动,各级工会组织纷纷深入各自结对的困难职工家中访贫问难,送去慰问物资;市总工会还对“困难”职工子女和所有考上大学的“结对户”子女予以救助;春季用工高峰期开展就业培训和岗位招聘会,帮助特困职工、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市总工会对就业援助特困职工建立了求职信息卡,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决再就业难题,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二是实施有效帮扶。市总工会通过对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调查摸底,每年组织走访慰问了80多家企事业单位,累计为4789名困难职工送去了价值200多万元的慰问金和米面油;建立了大病困难职工档案,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病情,遇到家中出现新的困难时,及时为他们送去帮扶款和急需物质;组织医疗小队为进城务工人员特困农民工送医送药,为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农民工进行义诊,并送去常用药品,提高了帮扶实效。

三是实施重点帮扶。市总工会将困难农民工纳入到帮扶范围之内,多次举办农民用工招聘会,免费为农民工求职服务;节目期间到建设工地走访慰问坚守工作岗位的建筑农民工,为他们送去食品;为环卫农民工送上春节过年物资和炎热解暑物资;为节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职工举行专场文艺演出等。

二、完善双联工作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市总工会将帮扶工作从工会系统扩展到全市党政机关、街道和市属企事业单位,从工会干部扩展到党政领导干部、劳模模范、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部门、单位联系企业,干部联系困难职工。确立了帮扶模式,构建了帮扶框架,实现了整体联动,促进了帮扶工作社会化。

一是定向帮扶。即各机关单位与企业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帮扶。服务企业的部门、单位要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和协调,并认真落实好6包,即包企业问题的协调解决、包企业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包企业融资需求的衔接、包企业经济环境的改善、包企业安全生产的督导、包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认真困难原因,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直至生活条件改善为止。97家机关单位派专人入户走访了解情况,送资金、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确保每名特困职工人人有帮助。

二是结对帮扶。928名市级领导、党员、干部与568名困难职工结成对子。不论是平时还是节日,这些领导、党员、干部经常到自己的结对户家中走访慰问,送去钱物,送去温暖。及时深入与他们保持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三是政策帮扶。为了使困难职工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市总工会还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帮扶活动,出台政策,扩大帮扶面。劳动部门为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优先安置就业;教育部门为困难职工子女减免学杂费;卫生部门为持“爱心卡”的困难职工减免医疗费; 民政部门为特困职工申请进入低保,确保正常的生活。等等一系列帮扶活动。

三、完善救助工作机制

津市市总工会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个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活动,扩大了帮扶中心的影响,树立了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构建了帮扶救助的有效机制。

一是开展金秋助学。市总工会在长年坚持对困难职工子女读书实施奖学金救助;通过帮扶中心救助了39名困难群众子女;去年还将助学活动延伸到农村农民工在职职工家庭,将困难农民工子女纳入到助学范围内;对困难劳模子女就学进行了帮扶等。

二是开展生活救助。市总工会帮扶中心每春节都在帮扶中心为22个社区、44个企业单位的560多名困难职工实施生活救助,今年发放慰问金、面油折合人民币15万元,大米2万斤,还派专车为特困职工、行动不方便的进行逐户发放。

三是开展就业帮扶。市总工会通过职业介绍服务窗口,采取多种形式,挖掘用工岗位,建立稳定的培训技术用工基地5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用工招聘会,为企业输送人员,最大限度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今年上半年组织了12场招聘会,7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四是开展爱心超市。市总工会除为特困职工建立了大病补助、生活救助外,还专门向特别困难居民建立8家爱心超市,每季度为爱心超市更新补给物资,全年免费为特别困难居民提供大米、油、衣服和其它日常生活物资。还为特殊困难病人免费发放常规药品。目前,每年为爱心超市补给的物资费用上近10万元。

五是实施大病救助。困难职工罗显荣老师的家庭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年幼时父母双亡,小时侯就靠亲戚朋友拉扯大,去年6月妻子因患癌症花费了所有的积蓄,并欠下4万多元债务,但最终没留住妻子的生命。经常忍着疼痛上班的他因病情恶化住院,经医院诊断结果为结肠癌。同时还有万学敏老师在上课时昏倒在地,躺在病床一直未醒,宋叔庆妻子是市五中老师,由于病情严重恶化离开讲台失业。得到消息后,及时派人到家中看望了解情况,并送去慰问金。近两年来,市总工会已拿出7.6万元,临时救助了23名特殊困难职工群众。

四、完善源头参与机制

津市市总工会在做实做好日常性帮扶工作的同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帮扶工作的支持。职工上访、劳动争议案件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形成不稳定因素。为此,我们着力于源头,督促相关单位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会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促使企业和职工按照协商双赢的原则把《劳动合同》、《工资协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落到实处。特别是25户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亟待解决。将的详细资料报到市政府,及时与市政府沟通,经过协商,市政府同意将这部分困难职工拉入低保范围给予帮助。

五、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帮扶资金是开展帮扶活动的基础。市总工会采取多种措施,按照工会承担、政府拨付、社会捐助、上级补助的原则,不断完善帮扶资金投入机制,为做好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市总工会已发放救助金(物)45.7万元。其中市总工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65万元,市政府累计投入1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8万元,上级补助资金10万元。今年帮扶中心初步预算资金为4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10万元,市政府配套10万元,市总工会自筹10万元,社会捐助10万元。

六、完善工作模式机制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

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津市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帮扶中心工作指南》、、《工作流程》等多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进行上墙公示。中心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户”,实行阳光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市政府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听取帮扶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近两年来,帮扶中心通过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帮扶资金的来源:政府每年对帮扶中心补助10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市总工会在工会经费中每年给中心拨付资金不少于10万元。另外,帮助3名家住农村的劳动模范进行泥砖房改造;推荐并协助民政部门落实应保未保困难职工132人的低保待遇。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对帮扶的对象名单、申报程序、帮扶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设立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的帮扶资金使用监督小组,成员由人大、政协、审计、监察、财政等相关单位的领导组成,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进行审查,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

下载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尉氏县委组织部完善六项机制抓好春节期间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