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检监察机关应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充分发挥党风廉政教育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关键问题是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纪检监察机关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构筑党员干部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因此,必须以廉政教育为切入点,在广大农村扩大反腐倡廉教育覆盖面,把思想
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好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在全体人民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实现自我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结合目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利用近年来发生的全国包括本地在内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自己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广大党员要勤政廉政,严格执行党纪政纪规定,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充分发挥党内惩处的作用,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没有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而党风的好坏,基层干部队伍的廉政与否,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要在认真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职能,勇敢地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严肃查处党内各种违纪案件,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环境。要建立和健全党风义务监督员队伍。聘请一批政治思想好、党性观念强、作风正派、工作大胆、敢讲真话实话、热心纪检监察工作的老同志担当义务监督员,委以重任。一方面组织他们下基层开展专题调查,为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当好参谋;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发现案件线索,积极检举揭发各级基层组织中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和事,拓宽纪检监察信访渠道,收集案件线索。要从查处大案要案入手,取信于民。腐败不除,社会难以平安和谐。要集中查处了涉及土地征用、土地招投标拍卖等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体现党纪政纪的威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信心,增进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强化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侵犯群众权利、损害群众利益。特别要坚决纠正和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决不允许利用行业和岗位赋予的权力,对农民搞“索、拿、卡、要”。要坚决查纠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特别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有和集体资产处置等,都要做到向群众公开,防止暗箱操作。
三、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有效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反腐败也是一种生产力。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好组织协调监督职能,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首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服务第一要务。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要按照中央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找准位子,理清思路,制订服务农村经济的硬措施,做到对企业、客商合法权益敢护,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敢查。与重点企业建立联系点,不定期地上门走访,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及时解决生产经营当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与民营企业结成帮扶对子,为客商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服务,严格实行“三不准”,即不准向企业搞名目繁杂的检查;不准向企业索、拿、卡、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其次,对基层单位的公共行政职能中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环节进行规范,建立约束机制、惩处机制,使公共行为能够“阳光操作”,有效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促进各项工作。要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把监督关口前移,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促使他们做到依法行政、依纪办事。
第二篇:政府应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政府应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设信用经济的本质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则是征信体系建设。因为我们只有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充分揭示出来、客观记录下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才能作为市场交易的依据,才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完善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准。温家宝总理提出,“信用体系建设要从信贷征信起步,重点抓好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一、强化政府的规划指导作用。
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信用体系从无到有,仅仅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很难快速发展起来,市场自然演进型的建设道路不符合我国实际。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按照市场原则引入新的机构、制度和机制,是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当前政府首要的工作,是加强信用体系发展的整体规划研究,出台具体指导意见,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强化政府的部门协调作用。
信用体系建设涉及政府各个部门。从征信的环节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采集是关键,但目前大多数信用信息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法院、公安、房管、技监、质监和社保等部门,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部门间信用信息资源还没有实现共享,信息资源浪费和封锁问题较为突出,是制约信用体系发展的根本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政府要发挥领导协调作用,组织人民银行、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环保、社保、公安、质监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协调各部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全省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杭州市政府、山东省政府等积极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加强信息披露,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组织建立了“企业诚信信息网”,及时发布工商、税务、技术监督、法院等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的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同时,当地各级政府也积极协调当地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在依法保护商业秘密的前提下,督促企业依法进行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为金融支持企业发展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我们还应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扩大信息披露,如对于连续3年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服务优惠措施等,这些都对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发挥一定作用。
三、强化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目前,我省信用中介市场还不健全,要加快发展信用中介体系,政府必须加强政策扶持。我们要求,各级政府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在较短期的时间内培育一批功能全、水平高、实力强的信用服务企业和机构。如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融资担保、信用评价等信用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信用评级市场。
四、强化政府的规范引导作用。
信用体系涉及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因此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经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政府严格的行业准则和监管机制,有利于增强信用中介机构诚信执业的正向激励,因为中介机构一旦被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往往招致严重的刑事和民事责任,这样可以迫使中介机构自觉维护自已的信誉。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加强信用市场监管,规范中介服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要依法制定和严格执行征信机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打击虚假征信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升征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公信力。
同时,政府还要强化对市场需求的培育引导作用。目前,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征信产品的认知和信任程度较低,信用需求严重不足,这是当前征信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政府要引导各方面积极认识并充分运用征信产品,通过需求拉动,促进信用体系加快发展。要以资信评级、信贷融资、信用担保、企业资金结算和个人消费信贷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发专业机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需求;要积极探索征信产品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方面的运用,扩大征信市场需求。
五、强化政府的信用导向作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信用是关键。我们要求,各级政府
强化信用导向作用,率先垂范,有诺必践,提高社会公信力。建设有限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政府的诚信建设带动全社会诚信建设。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切实使有信用者处处畅通、无信用者寸步难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使信用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要:30.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强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信用记录平台。开展“责任企业”、“诚信公民”等实践活动,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篇:党校应在推进党政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发挥作用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上世纪90年代为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创立的,主要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一理论后来被创造性地应用到了社会其他组织的自身建设实践。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上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提
出“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12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和科学命题。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党校:在培训高素质执政骨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建设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这对各级党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县级党校要不辱使命,在推进党政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要大力宣传建设学习型机关的重要意义。建设学习型机关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异常迅猛,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据统计,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的总和。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人人都必须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团体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党政机关必须建成学习型党政机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客观实际的需要。
二要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讲,引导机关干部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用发展着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领导干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发挥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优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突出党校办学特色,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方面发挥党校应有的作用。当前,党校要着力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理论内容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领导水平,使其以科学先进的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荣辱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三要把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推进党政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县级党校必须以提高党员干部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探索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有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能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干部上,不断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要把提高科学素养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目标,通过学习培训,帮助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不断增加对本职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引导学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把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员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扎实的学习效果。要加强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员用创新的思路抓机遇,用创新的举措谋突破,用创新的方法求优势,时刻保持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争创一流的志气、直面挑战的勇气。在各种培训班次中,要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员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引导学员多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努力使每名干部都真正成为所从事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引导学员加强现代社会管理、危机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积极付诸实践,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
四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机关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学习是机关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机关干部跟上形势、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也
是推动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县级党校要带头倡导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科学学习,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和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仅在党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还要积极引导机关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使学习成为无处不在的过程,让每个机关组织都成为一所学校,每个岗位都成为学习场所,每一项
工作都成为学习思考的课题。哲学是智慧之学,学好哲学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生活。要引导党员干部学哲学、用哲学,提升内在素质;引导学员多读多读党的经典理论著作,尤其是要认真研读原著,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历史背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中国国情,提高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机关干部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规律,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善于把革命的原则性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做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机关干部在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到来和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主动结合所在岗位要求和工作特点,加强业务学习,读好专业书籍,学习自己最紧缺的知识、获取自己最急需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好本职工作;要积极向机关干部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帮助他们不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营养,指导他们更好地凝练身心、提升境界、投入工作、愉快生活。指导机关干部在读书时多思、多悟,乐于实践,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努力做到埋头读书学习,抬头做人做事。
第四篇:纪检监察机关
严于律己 恪尽职守 打造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 “湖北省鄂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沐珍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站2月10日公布的又一地方高官落马的典型案例。
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马上任以来,制定了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反腐倡廉的决策部署,一批高官、要官浮出水面,接受党纪政纪和司法处理。小到乡镇干部违反工作纪律,上班时间迟到、早退、玩游戏、工作日饮酒被曝光,按照干部管理问责规定得到处理;大到中央委员被接受调查,接受应有的法律惩处。全国牵起了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抓典型的高潮,由此可见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当前及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紧抓不舍。
作为专门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首要介入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首感责任重大,他们查案件、督作风,寻证据、提效能,处处需体现出公正、高效的工作风格,在社会上树立起不徇私情、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特殊的工作岗位需要具有相应的思想、业务素质。作为纪检监察人员也不例外,在查处案件、处理违纪人员等方面就要求纪检监察人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辨明是非的洞察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不为利益所趋,不为金钱所动,时刻保持冷静、纯净、干净的头脑。俗话说,做人难,做好人更难,然而做一个面对身边说情送礼、不为利益所动的纪检干部是难上加难,所以在选拔任用纪检干部时,不但要注重文化学历考察,更要注
重思想素质的考察,让一些工作有热情、办事讲原则、处理问题灵活的干部充实到纪检干部队伍,担当要职。要时刻加强业务和顺应工作要求的思想道德培训,增强他们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尽责做好八小时工作,管好八小时之外的点点滴滴。要提高身边亲属的思想认识,不收贿礼、不受邀赴宴、不借助关系吃拿卡要。
诚然,在纪检队伍中还有一小部分干部由于党纪、政纪观念淡薄,自我放松、自我膨胀、自我炫耀,极大地忽视自己所处的特殊岗位和特殊身份,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违反纪律、违反法律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吴强酒后驾车肇事致人死亡、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纪委副科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申万灏违规接受宴请酒后殴打镇纪委书记„„,这些案件的发生折射出在我们纪检干部队伍中还有一部分人法律观念淡薄、做人修养低下、道德素质泯灭,应该加以严惩。纪检监察机关人员如出现违纪违法案件,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对于敢于曝光、敢于正视问题的纪检监察机关,社会各界为之叫好。
在全国上下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的指引下,各级机关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上级纪检监察文件,落实反腐倡廉精神,滚滚浪潮涌动着干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周文艺)
第五篇:地方人大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地方人大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惠民举措,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前沿,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理应充分利用其监督职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加大监督力度,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健康的发展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大监督力度,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建健康的发展环境。一要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的监督,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将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效、增产、农民增收等作为调查、检查、视察和审议的重点,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国家支农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管理;二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人大常委会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对县、乡、村三级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及时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民新村、农村公路、生产便道、田间便道和耕作便道的修建步伐,进一步方便群众生产和耕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强对村屯附近江河以及小流域治理情况的监督,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三要加强对农村乡村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的监督,真正把给农民的实惠落到实处,使农民的负担不反弹,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要重点对有关取消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治理学校乱收费,治理非法侵占耕地和农民承包地、截留和挪用国家“直补”资金、拖欠占地补偿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责成有关机关坚决查处;四要加强对农村扶贫救济工作的监督,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解困。要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监督,督促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解决农村孤寡老人、伤残人员、长期患病人员以及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极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监督,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子女入学难等突出问题。
二、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依照法定程序,适时作出决定,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要对新农村规划、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农村各项改革等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决定权,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强化调研、咨询、论证,广泛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新农村建设凝聚人心、增添力量,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持。
三、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民,能否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新农村建设真正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效的事情做起,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一要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执行情况及村民自治等有关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切实遵照法律和有关制度的要求,保障和尊重农民的选举权、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推动农村加快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做到凡是重大事情,必须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让农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使村民真正成为主人;二要加强对乡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监督,全面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各项民主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三要加强对农村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鼓励人大代表深入农村宣传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推动农村法律知识的普及,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