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测评网九年级(下)语文第六、七单元考试卷
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九年级(下)语文第六、七单元考试卷
班级姓名号数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8.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9.“?。”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10.。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也。,,12.(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
(2)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的主教练,这真
如诸葛亮“。”的境遇一样。(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发达的原因是“。(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一段对往事的追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
事,他认为只要对“忠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
个重要结果的语句是。
13.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二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如果五
句全部写出,另加3分)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
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1)。(2)。(3)。(4)。(5)。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汝泣.告我B.当尽.吾意为幸C.卒不忍独善.其身D.汝幸而偶.我 2.指出与“一百许里”中“许”意思相同的一项()
A.杂然相许.B.大加赞许.C.潭中鱼可百许.头D.安陵君其许.寡人 3.下面哪一句与“天下独绝”中“绝”意思相同()
A.以为妙绝.B.往来而不绝.者C.夜久语声绝.D.绝.谳多生怪柏 4.“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本句中的“司马青衫”指()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陆游.指出下列“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躬耕于.
南阳 6.指出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退而.安寝B.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C.闻其贤而.辟之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指出与“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中“故”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B.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余故.
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2.媵人持汤.沃灌()3.第.以今日事观之()4.不能竟.书而欲搁笔()5.必能裨补阙.漏()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7.不效.则治臣之罪()8.以彰.其咎()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0.诸子或时谏.止()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今义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六、阅读题,完成段后问题。
(一)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非天质之卑.
()(3)生以乡人子谒.余()(4)言和而色夷.()2.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 今诸生学于.太学B 无冻馁之.
患其一犬坐于.前醉翁之.意不在酒.C流辈甚称其.贤D余故道为学之难以.
告之其.如土石何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4.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请联系自身的学习实际,从学习条件与学有所成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二)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
哉!”乃罢其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敢有谏.者死()②螳螂委身曲.
附()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如是者再三
译文:
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文:
3.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
(出卷人:漳州市芗城中学陈稻惠)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第二篇:七(下)语文_第五单元过关测评
七(下)语文 第五单元过关测评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詹芳俊校对:毛小樟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6小题,共25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⑴-⑷题。(8分)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竣的山峰到的海底,从浩hàn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才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坚难险阻,都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领域()浩hàn().
(2)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2分)
高竣__改为__坚难险阻__改为__
(3)根据语境在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上文的横线上。(2分)
(a、遏制b、深邃)
⑷“哪里有奥秘,哪里才有人类的足迹。”这一句是病句,改正后抄在下面。(2分)
2.下列句子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
A.爷爷,你年纪大了,坐在那儿老实呆会儿,别碰着。
B.老师,我语文课没学好,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做些辅导。
C.请同学们保持教室卫生。
D.前边的人靠边,让我过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全校学生认真听取并讨论了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报告。
B.虽然这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对我却有深刻的体会。
C.只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人类就会揭示出更多的宇宙奥秘。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改善。
4、好的写景散文,总是景中有情,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含情。(4分)
示例:高兴时,你笔下的月——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不快时,你笔下的月——一弯冷月照无眠,月光冷冷清清地照着大地。
心情愉快时,你笔下的雨——内心痛苦时,你笔下的雨——
5.名著阅读。(5分)
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到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去。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阿廖沙。”她总是痛快地答应。
⑴这段文字出自高尔基的《》,从文段中看出外祖母具有的美好品德。(2分)
⑵请另写一个能体现“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的事情。(3分)6.综合性学习(4分)
⑴有人说,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富有刺激性,它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能证
明生命的价值。有人说,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的人去探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为社会进步作贡献;有人说,探险就是没有意义的冒险,它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搞不好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这就更不值得了。那么你是怎样看待探险的?(2分)
⑵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生存夏令营活动,挑战的地方有荒岛、荒山、荒漠、荒原等。
到时候只许带极少量的食品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在这次夏令营活动中,你在野外遇险了,需要求救,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读圣埃克絮佩里《在沙漠中心》节选部分,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我躺下,又站起来。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7.概括这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8.选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一个相近的中国成语概括。(2分)
9.作者说“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10.文章在写“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之前作了多处铺垫。请细读选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11.假如你有一天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时,你会怎么办?(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6题。(12分)
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
张鸿勋
①那天早上发生了日食,我看到了现场直播,也看到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宣传。五
百年一遇,很多人都说太幸运了,太震撼了,有的甚至说,太值了。尤其是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感觉看到了极大的奇迹。
②我问朋友:日食是什么?很多种答案,有一位朋友回答:是影子,是月亮的影子。我再问:一个影子,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欣喜若狂呢?答:是感觉到一种重见天日的欣喜。
③人们通常认为一些很不寻常的事情才是奇迹,其实每时每刻都有和日食一样的所谓的奇迹发生,而每一缕新阳光照耀到的都应该是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④说到阳光,我想起了第一次下矿井,那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经历,在极为寂静的井下
500米处,头上的矿灯照射出隐约灯光,周围异常安静,只有近处岩层渗出的地下水发出的“叮咚,叮咚”的声音,掺杂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掘煤的爆破声。Xkb1.com
⑤那个矿井和后来我去过的其他矿井不同,煤层质量虽然很好,但是非常薄,是斜带型
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厘米高,上下都是岩层,进去之后必须趴下来手脚并用地爬行。我们爬进了矿工俗称的“掌子面”,也就是工作区。一线矿工在这里把小型爆炸后崩落的煤...
块向外搬运。我第一次体验了矿工是怎样工作的,也趴在地上比划了两下,发现这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他们像是地层深处的蚯蚓。
⑥我们实在待不下去的时候,准备上来,钻入上下有铁板、周围一圈铁栅栏的吊笼,这
就是电梯了,除了没有楼层显示以外,电梯速度很均匀,嘎吱作响,500米,相当于一百多层楼宇的封闭电梯,手抓着吊笼上冰冷的螺纹钢,所有人都鸦雀无声。当吊笼从地面升起的刹那,刺眼的阳光洒在我们每一张黧黑的脸上,我们全眯起眼睛,眼泪流下来。走出吊笼,我在台阶上静默良久。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感动,应该和看到日食没有什么不同,再重复一次:每一缕阳光都应该照耀到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
⑦如果我们还有解不开的烦恼,去体验吧:如果你觉得自己郁闷得要自杀,带点好吃的去一次儿童医院的白血病病房;如果你觉得自己病得比较重,带点玩具去看看脑瘫的孩子;如果你痛失了亲人,去看看地震灾区人们的生活;如果你觉得学业或者工作不堪重负,下一次矿井吧。说多少劝解的话都没有意义,真的,请体验一次:请暂时把你认为不可解决的烦恼扔开,去一趟,我保证你会把烦恼彻底抛开,拍拍灰尘嘲笑自己。
⑧因为,这是我曾经的体验。(摘自2010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2.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3.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写日食现象?(2分)
14.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15.在文章第⑤段中,矿工为什么把工作区称为 “掌子面”?(2分)
16.通过阅读本文,你一定会感受到当下的幸福,结合你的经历,谈谈感受。(4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一)竹里馆(7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与相伴的情景。
18、诗中第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照”与一、二句中的“”一词相照应。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14分)
甲《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
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⑴夸父与日逐走()⑵饮于河、渭()...
⑶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⑷天柱折,地维绝()...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弃其杖,化为邓林。
⑵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2.在你的心目中,夸父、共工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分)
四、写作(30分)
24.请你“你辛苦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文章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出现真
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1.⑴yù 翰 ⑵ 峻艰 ⑶ 深邃 遏制 ⑷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2.C3.C
4.示例:像一颗颗珍珠在欢快地跳着;冰凉的雨水打在脸上,流进嘴里,感到一种苦涩。
5.⑴《童年》慈祥、善良⑵外祖母救助落入猫口的小鸟。外祖母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不要去报复别人,要与人为善,宽厚待人。6.⑴探险不是冒险。探险需要智慧与理智,但冒险过多的是冲动。探险就是要用智慧、毅力、体力来挑战自然、挑战极限、挑战自我,战胜死亡,而不能用死亡来证明自己的勇敢。⑵一定要带上地图,万一发生了意外,根据地图能够首先判断你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判别你需要逃生的方向,属于判别方向呢。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呢,是根据树木茂密的树冠那个方向,往往指的南方。第二个呢,如果是白天天气又晴,又日出的,根据树荫的方向判别哪是南北东西,第三个就是夜间,夜间根据北斗星的方向,判别哪里是方向。如果一切都不具备了,如果跌到山崖沟里,跟着山沟往下走,慢慢慢慢逐渐摸到走到地面,脱离危险。新课标第一网
二、阅读理解
(一)7.主要描写了“我”在夜晚的沙漠中因缺水、寒冷和疲劳而所遭受的痛苦。
8.无处可逃9.因为“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并且对自身的处境感到痛苦。10.(1)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都得挨寒风的鞭打。分析:用“大理石”般光滑和“平原上的骑兵”直冲过来,形象地突出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11.适应恶劣的环境,并保持平静和乐观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
(二)12.作者通过一次下矿井的经历,感悟到幸福从未远离我们,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13.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14.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紧张的心情。15.因为矿井的煤层非常薄,是斜带型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厘米高,上下都是岩层,进去之后必须趴下来手脚并用地爬行,所以矿工把工作区称为“掌子面”。16.示例:经历:一次放学回家,我看到一位腿脚有缺陷的同学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感受:看到她我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我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漂亮的外貌,但我有健康的身体,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眼前的幸福呢?
三、古诗文阅读
17.弹琴长啸明月 18.拟人独坐19.宁静、淡泊
20、⑴赛跑⑵黄河⑶从前⑷断掉
21.⑴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⑵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22.夸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 共工:(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23.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四、写作(3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评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篁竹(huáng)为坻(zhí)翕忽(xī)幽邃(suì)
B.谪守(zhé)潇湘(xiāo)樯倾(qiáng)锦鳞(jǐn)
C.林壑(hé)潺潺(chán)伛偻(lǚ)喧哗(xuán)
D.觥筹(gōng)酒洌(liě)野簌(sù)浅鬣(liè)
解析:A项中“坻”应读“chí”;C项中“壑”应读“hè”;“喧”应读“xuān”;D项中“洌”
应读“liè”。
答案:B。
2.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归来倚杖自叹息
D.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B项中“属”通“嘱”,嘱托。
答案:B。
3.按要求默写。(5分)
⑴《醉翁亭记》中有一句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你把原文中的上下句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作者以积极的浪漫主义情感唱出充满信心和展望最强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
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
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针对题干中的提示语,寻找文章中相关句子即可。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③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
4.(2006年北京市试题A卷,7)学校“春草文学社”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要
求参与者用精练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
名著进行评点。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请从以下作品中选择一部或其中的一篇,作
出评点。(3分)
供选作品:《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阅读名著后的体会感受和评价,没有统一答案,但要结合原著用精
练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
答案:示例:(1)《水浒传》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尽显侠肝义胆。
(2)《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熔现实与幻想于一炉,用对比的手法达到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5.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到时你可能已经上了大学,假如你作为北京的青年志
愿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你该怎样说?
(要求简明、连贯、得体)(4分)
(1)接待外国观众:(用英语准确表达
加一分)
(2)接待中国运动员:
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说话要有所变化。
答案:示例:(1)您好,欢迎您来到北京。(Welecome to Beijing,china!)或者:衷心祝愿
您在中国玩得开心、快乐!(We hope you will have a wonderful time in china。)(2)您好,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为您服务。或者:祝愿您在比赛中赢得胜利,为国争光!
6.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
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如果你是“自家的孩
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这道题让我们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体会话语的言外之意。如本题埋怨自家孩子,那就
是在肯定人家孩子表现好。
答案:示例1: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多聪明、多体谅人、多懂事);
示例2:人家的孩子比我强(好)。
言外之意:你不如人家的孩子;你比人家的孩子差。
7.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3分)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
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原文内容,明确这句话以“春花”喻“冬雪”,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壮丽雪景。
答案:示例:雪花给树木坡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
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解析:A樯倾楫摧(倒)倾家荡产(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B忧谗畏讥(担忧)乐以忘忧(忧伤);C去国怀乡(怀念);触目伤怀(情怀)。
答案:D。
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山岳潜形
(2)薄暮冥冥
(3)把酒临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解析:解释文言文中词语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不要主观臆断。
答案:(1)隐没(2)迫近(3)持、执(4)曾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重点词正确解释,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是否是特殊句式。如“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句,即“吾与谁归”。
答案:(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退”指的是 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原文,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找答案。古仁人的旷达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引导我们思考作者的构思技巧,写登楼者览物之情的不同,是为了引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
答案: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8分)
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
13.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游”字的4个义项,请为“龙不能与游”的“游”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1分)
A、游玩,游览B、游历,游学C、交往,交际D、游走,游动
解析:结合上下文,“游”是“交往、交际”的意思。
答案:C。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衣服)B、公孙龙顾谓弟子曰(回头)
C、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原本,原先)D、往说燕王(游说,劝说)
解析:A项中“衣”是动词,穿。
答案:A。
15.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分)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D、给他弟子的书籍。
解析:翻译这句话主要理解“籍”是“身份”的意思。
答案:B。
16.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文段内容,任选一个人物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①公孙龙知人善任,广纳贤才,能用人之长。②善呼者为谋求职业,勇于自荐,以发挥自己的才能。③公孙龙收罗“鸡鸣狗盗”之徒,浪费了人力资源,助长了人浮于事的风气。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1分)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7.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全文,从标题或结尾最后一段找出全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
18.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让我们在指定的段落中找对应的句子。
答案: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19.请在文中第③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文章中补写自己错过后永远失去某些东西的经历,要真实可信。
答案:略。
20.品析文章第⑥段,回答问题。(3分)
⑴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的内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品析第6段,它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理解本段内容,用俗语或名言来概括一下。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
(2)示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三、写作(40分)
21、以“含泪的笑”为题,以自己为主要人物,写一个关于“亲情”与“理解”的故事,不少于 600字。
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同时指明了是关于“亲情”与“理解”为话题,这样可以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段有泪也有笑的故事。可以写家庭中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使自己感恩,让自己取得成绩回报大家,付出了汗水,泪光中带着胜利的微笑。也可以写自己和父母沟通不好,通过一件事,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泪光中幸福的微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赶快动笔吧!
作文略。
第四篇:第六单元语文素质测评试卷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zhēnɡchǎo yuán quǎn jiān sè jìnɡ yánɡ qiǎn zé
fénɡ rèn pí bèi cí xiánɡ bào zhà ɡē zh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腼腆(diǎn tiǎn)打蔫(niān yān)龟裂(jūn ɡuī)混乱(hún hùn)
角落(jiǎn jiǒ)凑足(zòu còu)耽误(dān dānɡ)颤抖(zhàn chàn)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楼()掘()衫()版()
搂()倔()杉()板()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陷: 1缺点2攻占3为捉野兽挖的坑4坠入、陷落、沉下5设计害人6凹进
(1)母亲顿时又陷入了忙碌。()
(2)你这样诬陷别人,良心何安?。()
(3)敌人掉进了我们实现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4)他瘦得很,两只眼窝深深的陷了进去。()
(5)我们不应该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6)国土沦陷,苟且偷生活着有何意义?()
5、字谜猜猜看(选择谜底填在括号里)。(3分)
碌 慎 倚 昔 怔 妙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星期()九个小子俩千金
()毫无半点虚情假意()红楼梦()身长三头六臂
二、词语积学用。(共15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4分)
震耳()聋: 迫不()待:
()如既往:()胜于无:
2、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1)六一节那天,校园里充满了,到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2)老人来因刚刚痛失爱子而显出一副 的样子。
(3)昔日繁华的城市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一片 的景象。
(4)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对这次考试他,成竹在胸。
3、选词填空。(3分)
赞扬 赞美 赞叹
(1)我要写一首美丽的小诗,来()我们伟大的祖国。
(2)他做的杂技表演,引来观众的一阵阵()。
(3)他经常做好事,所以也常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
结果 成果 后果
(1)你如果认识不到自己错误,一直执迷不悟下去的话,()就不堪设想了。
(2)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这项科学研究终于有了喜人的()。
(3)他说好今天下午去你家的,()因为临时有事给耽搁了。
4、在下面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父亲平时工作繁忙,()他还是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会了。
(2)()我是一名学生,()我有责任把学习搞好。
(3)()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了,我们()暂且原谅他这一回吧。
(4)她那么可怜,你()不想法帮助,()故意刁难,不是雪上加霜吗?
5、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看谁写出的最多。(4分)
(1)忐忑不安
(2)雪上加霜
三、句子万花筒。(12分)
1、补充语句,并在括号里写出作者或出处。(2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2、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看病还用学吗?你给我看看不就行了?()
(2)祖国就是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
(3)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5)柳树把湖水当镜子照,扬扬得意地欣赏自己的美丽的姿态。()
(6)兄弟敦和睦,兄弟笃诚信。()
3、句子加工厂。(5分)
(1)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改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搂住了我,赞扬个不停。(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雨下得也太大了。(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看病的历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骄傲一词的不同感情色彩写句子。(2分)
褒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10分)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5分)
(1)《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讲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市。
(2)《慈母情深》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课文讲的是母亲在家庭极端贫穷,挣钱极端辛苦的情况下满足儿子的要求,使作者终于拥有了第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
(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题目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会离我远去,____________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这几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的文章《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3分)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肖像描写 E、心理描写 F、环境描写
(1)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埃得很近。()
(2)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3)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4)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5)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6)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联系学过的课文,写出你对下面各句的理解。(2分)
(1)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应该不断的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与感悟。(21分)
(一)(11分)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1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2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说说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1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描写,2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描写,这两句话在朗读时一定主意要把父亲当时那种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给表现出来。(2分)
4、短文中还写到了其他人的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知儿子还活着之后,只为父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请把你想到的可以用来形容父亲此时此刻心情或表现的四字词语写下来。(至少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几段文字出自《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的结尾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写出父子俩各自的了不起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父亲的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得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至死不渝的爱(10分)
王清铭
这是一则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故事。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抢救人员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这样的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由于通讯遭震灾破坏,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也可能是这位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写完这短信后就离开人世。
一位叫龚晋的志愿者,在救援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在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中,女婴的小脸红扑扑的。很难想象,这位母亲在弥留之际怎样将乳头放进女儿的嘴里;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没有龚晋这位见证者,心灵逐渐冰冷僵硬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毫发未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聋发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的两个故事。(每个故事不超过10字)(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既然无法发出,这位母亲为什么还要写这个短信?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当时是怎样想的,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你准备怎样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在被文中两位伟大母亲的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
提示:假如你就是这两个从废墟中获救的孩子之一,当你长大成人,听着见证者饱含深情地给你讲述着当年获救时的那感人的一幕,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死去的母亲说。请以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为题,以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好吗?
第六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1、争吵 源泉 艰涩 敬仰 谴责 缝纫 疲惫 慈祥 爆炸 搁置
2、tiǎn niān jūn hùn jiǎo còu dān chàn 4、453612
5、怔 昔 妙 慎 碌 倚
二、1、欲 将要,快要 及 到 一 完全 聊 略微
2、欢声笑语 失魂落魄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3、赞美 赞叹 赞扬 后果 成果 结果
4、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不但 还
5、(1)心惊肉跳 提心吊胆 心惊胆寒 心惊胆战 惴惴不安 张皇不安 心慌意乱 心神不宁(2)火上浇油 落井下石 趁火打劫 乘人之危 投井下石 伤口撒盐
三、2、反问 比喻 夸张 排比 拟人 对偶
3、(1)我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2)我被母亲数落了一顿。(3)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4)这雨下得跟瓢泼(从天上倒下来)似的。(5)删去整整或左右其一
四、1、(1)美国 洛杉矶(2)高晓声青年近卫军(3)母亲的赞扬和鼓励 父亲的警告和批评
(4)独自 学会看病 毕淑敏
2、D E B F C A
3、(1)母亲的赞扬和鼓励,给我做事的信心;父亲的批评和警告,使我做事头脑清醒。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出于对我的爱。(2)在给孩子磨炼的同时,母亲心中会一直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
五、(一)
1、感受到父亲挖掘时间长和挖掘的艰难,感受到父亲的救子心切和坚定执著。
2、感受出父亲的执著和对孩子高度的责任感。
3、心理 语言 惊喜、兴奋、激动
4、与父亲的坚定执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5、欣喜若狂 喜极而泣 手舞足蹈 乐不可支 喜上眉梢 欢蹦乱跳 一蹦大高
6、父亲:信守承诺,信念坚定,永不放弃 儿子:临危不惧,舍己为人
(二)1、没有受到一点伤害。给人的内心带来的震动大。
2、母亲临终写短信。母亲临终给孩子喂奶。
3、儿子,希望你能够看懂短信的时候,能够知道妈妈活着的时候有多么的爱你。(孩子,为了妈妈的爱,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
4、因为有了母爱,母亲才会为子女去牺牲自己的一切。只有妈妈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才能够创造出一个个感人的奇迹。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分析
1.本单元共四篇文章,三篇史传篇幅较长,囊括了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多种要求,五首词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词作,从内容、风格、艺术上都各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2.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积累重要的文言文知识,还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并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
3.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同古人作心灵对话,理解他们特殊的思想情感,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脱离特定环境审视人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人生观和远大抱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5.朗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时应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散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等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识记相关名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6.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掌握知识,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有疑而问”或是“明知故问”,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掌握文章的大意,进一步熟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反复地诵读,熟悉并背诵重要的篇章,提高阅读能力,学会一些阅读技巧。了解有关作者、文体及相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能力。3.积累古今异义词,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欣赏古代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5.从文章中学到历史人物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并从他们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及中国几大历史著作的有关知识。
2.反复地诵读,熟悉并背诵重要的篇章,提高阅读能力,学会一些阅读技巧。3.培养学生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能力。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4.欣赏古代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学生对特定的历史背景难以理解。
2.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掌握有较大的难度,应重点训练。
3.文言文的一些语法知识与现代文的有所不同,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
4.指导学生,从文章中学到历史人物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并受到思想教育。
五、单元教学设想
1.熟读成诵法:古代诗文教学中,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学生能流畅诵读,对课文内容才真正掌握,而且诵读本身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疏通文意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浅显的文言词语,归纳积累重要词语,掌握疏通文言文内容的技巧和方法。
3.阅读欣赏法:通过阅读欣赏,将自我与课文中的情感与思想相融合,走进人物心灵,在碰撞中获得自己的感悟和思考。4.比较阅读法: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对词语和句式的归纳比较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
5.拓展练习法:组织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组织一次野外活动,让学生仿照所学课文写一篇游记;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可以编成诗剧表演。
6.背景分析法: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地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汲取精华,提升思想,完善自我。
六、单元课文概要
1.《陈涉世家》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最终折服秦王,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全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采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胆识兼备。
3.《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具有典范价值。文中以记言为主,展示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雄才伟略。
4.《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与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文中先分析当时敌我形势,指出讨贼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再提出三点建议;最后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表示讨贼的决心。表文抒情、叙议论相结合,情真辞切,极能激励人心。》《出师表》既是一本臣民呈给皇上的忠心耿耿、恩情并重的进奏表,更是一部慈父写给爱子的情真意切、谆谆教诲的教子篇。
5.《词五首》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词作,从内容、风格、艺术上都各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展示了词人各自的心境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