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中国文化47堂课有感
读《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有感
和很多人一样,最初知道余秋雨都是通过他的《文化苦旅》,那时就想他真的到了那么多地方么,其路途艰难可想而知。旅途固然苦涩,而他的文字,读后我内心也常有苦涩的感觉,总觉得那些字迹看似犀利却包含很多有些无奈。这次偶然看了这本《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这本书的初版叫《问学余秋雨》,按照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书中的主体内容,就是我在北大开设的课程,这是一部我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我现在只看了前面七课,但也有算有一些感悟,不吐不快,所以在这里就简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权当是读书笔记吧。
看书之前先谈谈简介,这简介不知是谁写的,只记得里面有“以点带面”一词,当时看到我就笑了,这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词汇,称赞文章精悍和老师教学功力时都常用这一词。我当时一笑也只是觉得俗气,其它并未在意,而书读了一部分后才恍然觉得这“以点带面”一词说的着实恰到好处。细想不难发现,中国文化何其精神博大,哪怕其中一个时代、一个人,甚至一篇文章,出几本也讲不透彻的实在太多,用四十七堂课想讲个大概也实在是很难,而余先生选择突出一点带起整个时代无疑是明智的。另外,该书的一个亮点就是“闪问”“闪答”这种课堂方式,使说书中的论点更多元化,读者的思维也相应跟着发散起来。有人说“好的问题就是答案”,在这本书里我是体会到了,先生的提问有的放矢,每每都说道问题的矛盾所在,轻易便引发了学生和读者的心灵风暴。
这本书可说是以时间为顺序,大概是从商代开始讲起,明显侧重于早期。“理由是,那个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相比之下,后来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尽管故事多多,则不妨快步走过。”先生从中国文化的童年时代开始讲甲骨文,又到少年时代讲诸子百家,一直往后,像长者给孩子们讲自己的发家史那样如数家珍,千年沧桑,娓娓道来。同时,先生很重视文化的立体感,就像谈轴心时代,把同时期各个人类文明放到一个台面上来谈,如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而在讲甲骨文时提到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又把文化嵌入到它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处理都使中国文化的剪影更丰满,也方便了大家更好的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解思考。下面具体来谈我的一些体会。
文明的咒语一讲中提到:“当一种沉睡了很久的巨大文明要重新说话的时候,当一个早就遗失的记忆打着哈欠要重新醒来的时候,他会有一股杀气,他好像有一种力量,会把参与者卷入到一种无名的灾难当中。”不论古埃及金子塔,玛雅文明的水晶头骨,还是甲骨文的发现过程都出现了很多牺牲,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我只能将这些理解为是对伟大古老文明的献祭。王懿荣、刘鹗、罗振玉、再到王国维,这些为甲骨文的发现、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一个个相继死去,但一个商代活过来了。“这些中国现代学者的生命,成了一种祭坛前的供奉,而中华文化的童年歌声,却被大家听到了。”“文化的责任,文化人的使命,就在这里。文化的力量,文化人的尊严,也在这里。”另外,提到这些文人如刘鹗、王国维,我们想到的就是他们在文学方面的相关事件,至少我从来不知他们和甲骨还有这样的渊源,甚至还可能是为其送命。提及发现甲骨的那个年代,我们每个国人都能说出一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和荒唐可笑的所谓政治家,大家所熟知的是中华民族在那个时期所经历的苦难与悲哀。我从来没想过,恰在同一时期,我们古老的文明开始了他又一次新生,且注定命途多舛。
我喜欢文中关于美得一个解释,让我感觉很别致精妙。美即“羊”“ 人”,羊和人在一起即为美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初见觉得这想法有些怪异,但细细琢磨,似羊那般温和柔美的人,谁能不喜欢呢?古人的舞蹈经常模仿动物的动作,把模仿动物的人形作为美,大概这也叫“和谐”吧,不得不说这种自然的感觉特别淳朴,又使人为之动心。
在谈诸子百家时,先生提出我们该更多的关注儒家还是其它没落了的学派这个问题。我以为儒家被后世一直引为经典,甚至神圣不可侵犯,这对儒家本身来讲是幸,亦是不幸。说它幸运,是因为儒家学者受后世流传赞颂,弟子遍布天下,学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不幸,就是它被后世的统治者利用,成了封建帝王统治臣民最好的帮手,帝王们只会让儒家学说变得更“政治”,更多的向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从一定角度来讲无疑是限制了儒家的未来。而对于儒家与其他诸子百家孰优孰劣,先生的一段话,我以为说的恰到好处。“历史像一片原野,有很多水脉灌溉着它。后来,逐渐有一些水脉中断了,枯竭了,但我们不能说,最好的水,就是最后的水,更不能说,消失的水就是不存在的水。在精神领域,不能那么势力。”“我们需要的选择,是一种兼容并包、各取其长,而不是你死我活,只求一赢。文化的选择,更是如此。”就像文中说的那样,诸子百家相当于中国文化的少年时代,我们少年时代的玩伴一些成为了“成功人士”,但我们不能说最成功的那个就是最好的伙伴,也不能否认那些现在平凡的朋友。那些成长的点滴我们可能不及记得,但他们早已身入骨髓,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金子(一位同学)提出的现代社会的热闹与百家争鸣时期的热闹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文中用“广场哲学”和“开山立派的原创气魄”作出了答复。在广场上辩论,高嗓门的一定是胜者,而大学者一定是输家,这就是广场哲学的一个简单例子。先生提出言论的质量等级,我虽不是深以为然,但觉得他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就比如说现在人人都玩的微博、论坛,你一句我一句,述者不负责任的写,看客不负责任的信,然后不服责任的传播,拉长排站队,几波人大战口水互相诋毁实在太常见了。这不是争论,更别提争鸣,充其量就是争吵。关于“开山立派的原创气魄”,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人无不追求个性、独特,深怕走在街上与谁穿了一样的衣服,我感觉正这是因为存在了太多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谓物以稀为贵正是如此。由此可见现在流行的特立独行与诸子百家时开山立派的气魄真是相形见绌。
轴心时代为什么会存在呢?“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不同地区的一流思想家几乎同时出现,这意味着什么?”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很激烈,我认为如果从一个单纯的角度来想,也许问题就简单化了。人类文明逐渐发展的过程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差不多的年龄经历青春期,不管你是中国人、印度人、欧洲人、美国人„„同理,在轴心时代期间,人类文明恰好成长到了大师级人物会出现的阶段,所以不管是中国的文明、印度的、希腊的都是如此。而对于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就好像青春期有人长痘痘,有人爱吃东西,有人想谈恋爱,有人想打架„„总会有所不同,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初看书的名字有“四十七堂课”字样,我就想起了《一千零一夜》,每天晚上一个故事,一千零一夜之后国王爱上了那个聪慧善良的女子。四十七堂课之后,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喜欢上这位有点高傲的却妙语连珠余先生,而每一位读者都会爱上那熠熠生辉的中国文化。
第二篇:读《中国文化心理学》有感专题
中国文化专题研究作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硕0050班
读《中国文化心理学》有感
出于对中国文化和心理学的兴趣,于是我选择了由汪凤炎老师和郑红老师编写的《中国文化心理学》这本书来读,这本书主要从中国人的社会化观、中国人的自我观、中国人的人情观、中国人的脸面观、中国人的孝道心理观、中国人的迷信心理与对策„„十五个方面来写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心理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观念的影响。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中国人的脸面观、中国人的孝道心理观和中国人的迷信心理,这三各方面得内容,以下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谈一谈我得感想。
《中国文化心理学》这本书对中国人的脸面观概括的比较详细,他从中国人对“脸”字的字形做了详细的概述外,还分别谈到了鲁迅、林语堂以及胡先晋先生等对面子的描写,讲述了面子在中国人眼中的看法以及面子文化对中国人行为的影响。显而易见,在中国人眼里面子是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化中,脸面就是一个添加自身或者自己家庭的荣誉的砝码。能够撑面子的事情很多,从小的方面来说吧,比如说我们小的时候,听到大人们说谁家的孩子长得真俊,谁家姑娘长得真漂亮,我们就感觉好像人家小孩子很有面子,给家里人长了荣耀,小的时候相貌就成了面子的直接表露,再常常听到人又说谁家孩子真有出息学习成绩那么好,竟来一定能够给家里争光,由此可见面子在中国文化当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分量。再说的深一点,某某成功人士衣锦还乡,这不仅仅是给自己长了脸面,更重要的是给家人长了脸面,家里人走出去都觉得面子上有光,如果更成功,比如说给家乡人民造福了,那可不仅仅是家里人的荣耀,更是乡里人的荣耀。反之,如果某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或者犯了什么事,这不仅仅自己会觉得很丢面子,而且家里人也会觉得脸上无光,出门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就连众人也会跟着说看谁家的那败家子做的那什么事,真给家人脸上抹黑。面子不仅仅体现在自己以及自己家庭这方面,并且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时不时的考虑到面子这个问题,比如和领导关系比较好,和某某成功人士走的比较近,别人会说你真有面子能够和这个领导这么熟,自己要是给领导客气的话时也会说,多谢领导给面子。还有如果真的与别人闹翻了,人们也会这样说,大不了撕破脸,或者翻脸不认人等这样的话来,这都是中国文化中的面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文化会让中国人处事更加慎重,更加礼尚往来,不仅仅维护自己的脸面。而且要顾及他人的面子,这有助于中国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
尊敬长辈上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我觉得就是尊敬父母,这个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不可质疑的定论,从小我们就受到这样文化的熏陶,要有敬老之心,要顺从父母之意,父命不可违,等等这类话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中国文化心理学》这本书也是从对孝字的语义分析开始,谈到中国文化中的尽孝心、践孝行。中国人的孝道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孝敬这方面,比如说要做到赡养父母,不做对不起父母的事,多为父母争光,时常回家看望父母等等这些方面,可以总结出中国文化里面的孝文化是很为重要的,这些孝道的理念需要我们牢记于心,把这个作为严格恪守自己行为的道德标准。而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注重人文化;而西方文化注重物文化,中国人注重伦常文化;西方人注重个人本位文化,中国文化重等级;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中国人处事与西方人处事的不同,中国人在办事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与父母商量,要征得父母的意见。而西方人可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会考虑到自己的切身感受,再加上西方文化强调家庭对个人的解放,这样就更近一步拉开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不同思维感受,中国的文化多半是家文化,因此在尽孝道这方面有着也更为深刻的文化底蕴,也就对中国人处事以及行为有着很深的影响。
这本书对中国文化中中国人的迷信心理写的比较全面,主要概括为中国人的忌讳心理、中国人的盲信心理和中国人的依恋心理这几个方面,中国人的忌讳那是随处可见的,忌讳说不吉利的话,甚至忌讳那些与不吉利的话相应的谐音字或者数字,比如,中国人忌讳说“死”,就连相应的数字如4或者14等等这些数字都避免出现在自己的房字门牌号、手机号码或者车牌号码当中。如果真有老人去世了,中国人会这样说,某某人走了,某某人去了或者某某人没了等等这样的表达,这些足以表现出中国文化当中的忌讳文化心理。此外中国文化当中中国人的盲信心理也很浓厚,比如说盲目信“天”、盲目信“命”、盲目信“缘”等等,这些盲信文化影响这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比如人们常说“听天由命、命里安排、命中注定”等等,中国文化中中国人喜欢把事情的成败归于上天的安排,归于命运的安排,而不愿把它归于自己的疏忽或者自己的不努力。还有盲目信“缘”中国人认为人与人之间能够相识即是一种缘分,不如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
不相逢、缘来则聚,缘走则散”等等这些盲信心理使得中国文化充满了感性色彩。
通过对这三章的阅读,我们可以把这三章这么联系起来,得出这些结论,首先中国人注重脸面,首先是自己的对外形象得以保全,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其次是家人的脸面形象得到他人认可,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使家族光耀乡里。再从孝道来说,孝主要还是表现在对父母的孝敬,对家庭的负责,从两者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家的看重,看出中国家文化的的浓厚情愫。第三章则主要出中国人的事的态度,忌讳、盲信、依恋足以表现出中国人这种善于安土重迁,墨守成规,不善于精确思考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中国人善于自我安慰的一面,当然说到这里,我知道已经有很多人曾经写到过,这里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感触而已,有些事情不是说我们不说它就不会发生,事情也不会因为我说了它就真的发生了,当然也有那种祸从口出的事,但是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再比如说缘则聚,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成聚则缘呢,现如今交通以及通讯这么发达相见相聚还不容易吗?非得给它套上这个词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说我否定中国人的这种说法,当然有部分中国人是不被这种思维禁锢的,而是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在事情面前深深的思考,而不是用阿Q精神般的模式来为自己开脱,现在仍旧有的家长这么想,孩子要在自己身边,否则不放心,找工作要求稳定,安安稳稳的就行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还怎么求创新,怎么求发展,怎么去开拓眼界,怎么去抓住机遇„„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需要深思!
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学》这本书,我是比较喜欢的,这里面不仅仅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概括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来指导我们的言行以及处事,读了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看到了很多中国人的不足之处,用以指导我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事情的态度,这些都值得我去思考和借鉴。
第三篇:读《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有感
读李欣频《人生十四堂创意课》有感
这本书,和李欣频一贯的风格不同,没什么花哨的文字,都是极平淡实用的东西.虽名为人生创意课的讲义,可她讲的,却全不涉及具体的操作,而是如何修炼内功以及将内功外化.《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把人生可能遭遇的问题浓缩到十四贴心灵药方中,以她跨越不同领域的知识、阅历和她广泛的人生兴趣、视野,丰富的想象,娓娓叙述于每一贴“药方”。
比如书中间有一句话:在人生二十岁时把自己当三十岁,三十岁时把自己当二十多岁,对此,我深有体会.在人生二十岁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三十岁,才能有三十岁人比较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架势与危机意识——三十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二十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等到你们三十岁时,就要把自己当成二十岁,开始丢包袱,把自己当成新人重新学习,因为十年后你学的东西`你的经验已经不合时宜,要重来,当有把自己当新人这样的心态时,你会很谦虚,然后珍惜每次机会,认真地做好每件事。就像知名数字艺术家郑淑丽,她是一个非常自由`没有性别设限的人,极有活力,永远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我从她永远好奇兴奋得语言中,根本猜不出她的年龄。她永远保持最新最巨大的爆发力,她永远有着刚出道不久般的冲劲,跑在这个世界的最前面。之后,你就可以练就一身随时加减年龄的本事——有时可以负重练脚力,有时可以丢开包袱练轻功。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我从彷徨于昏沉中,醒来去做梦,然后透过
仔细的凝视与落实,抵达自己想望之境——这十年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但可能也是挫折连连的十年,所以请给自己打不死的勇气,不要半路阵亡,有志者就能事竟成。
我在她的这本著作中,看到了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以及想象的花苞如何让自我舒展在阳光和风之中,不被风雨阴云和嘈杂的尘世的声音催折、干扰,她的这种创意,足以启发我们:严肃的枯燥的,制式的课堂也可以如活泼流动,而又充满律动和喜悦。
过什么样的人生?看你用什么样的想象与努力。
第四篇:读《中国文化精要解读》有感
读《中国文化精要解读》有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也许是世界公认的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在我看来中国文化的确如此,但作为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中国人来讲,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不能只止于此。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
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本书详尽叙述了中华五千年的概况,从中华文化的起源谈起,重点介绍影响后世较深的中国古文化,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一些古文化常识。先秦时期,事实上也是中国人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无数朴素的思想交织出智慧的火花,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我们而言,比较有名的孔孟、老庄、墨子等,他们思想既对立又有相容,真的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好好学习和研究。孔孟是儒家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实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孔子的落脚点在于人的自我修养,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温和的,这也是他的理论背后世推崇及统治阶级利用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在不断经受着来自世界各国文化概念的冲击,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不断在提升。对于当代对中国文化的褒贬不一,我觉得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模糊,文化要从小抓起,在文化精髓的氛围下才能够好的继承和发扬。做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员,主要是通过一些经典诵读向幼儿介绍并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平时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幼儿出现一些“语出惊人”的怪语言,这时会引用《弟子规》里“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来向大家解释,这样既是教育引导了小孩也是弘扬了中国优良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经世致用的重要体现。
第五篇:读《中国文化精神》有感
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读《中国文化精神》有感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在陪同参观故宫博物院时,习主席指出,“文化没有断流过,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联系最近阅读的《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不禁感慨尤深,对于“文化自信”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中国文化精神》是由国学大师张岱年以及著名文化学者程宜山所著。本书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展现了浩瀚历史长河之中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哲理的启迪,行文一气呵成,叙述引人入胜。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章精炼明晰地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与中国思想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包括了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天人协调”思想展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则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崇德利用”思想则是针对个人自身而言,此三点囊括了为人处世的各项基本要义,并以“刚健有为”作为总领思想。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主要包括《周易》所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又含有“刚中”“及时”“通变”等引申思想,以此形成以“刚健”为核心的生活原则体系,对中国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刚健”的思想内涵始终贯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直到近现代,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在中国共产党人“愚公移山”的奋斗征程之中,仍然可以看到刚健思想那生生不息的灵魂,觑见刚健的中国文化精神所散发的熠熠光辉。
中华民族曾在中国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极为辉煌而灿烂的文明,如今,我们面临着新时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更应当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从“会通以求超胜”到“综合创造”,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之中,以创造性的综合和综合中的创造寻求中国文化思想的不断发展。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习总书记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经济硬实力的日益强大并不相称。我们有如此优秀的精神内涵,更应当强化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合上书本,脑海中不觉响起“做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的呐喊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更应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坚信,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伟大中国梦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