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15: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

[本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本文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谈了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一是教师的以身作则;二是通过奖励和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倾听兴趣,从而逐渐养成倾听习惯。同时,又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优化倾听内容

二、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三、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关键词]: 低年级 语文教学 倾听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在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后,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呢?本文试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阐述低年级学生培养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什么是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2、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缺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今低年级的学生的确不可小看:其一,识字能力强。这归功于学前教育,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其二,口头表达能力强。虽然地处农村,但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因此,方言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影响小了。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1)不爱听 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假”听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遗忘快 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二、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1、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

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1)奖励倾听

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让学生在游戏中倾听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小小邮递员”——每隔五米站一个同学,教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由他依次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三、结合语文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优化倾听内容

生活中,人们都很喜欢音乐,但如果磁带被卡了,还有谁愿意去听?同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

(1)优化教师讲课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学生听的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教师要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吸引学生。条理性;教师要精讲精练,突出字、词、句等重点内容,注意传达的信息要适度,让学生听出主题,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教师讲课、安排活动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出你的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语速、声高的不同来加以区别。现实性。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这种想象必须有他们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作直接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

(2)优化学生发言

在动态、合作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倾听的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为了保持学生的倾听耐性,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及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也要适当处理。

第一、指名发言的技巧 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的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学问。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名学生读新课文,就可以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可以让倾听者感受语言美,又可以让那些朗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

第二、教师适当协助发言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听不住了。教师应该及时通过

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2、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

1、采用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口语交际的活动形式、活动程序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倾听。如口语交际课《春天的画》,有位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画进课堂。整节课都是设置了许多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更多的学生在同学发言时或播放课件时,没能认真倾听、观看,而是在小组里悄悄地讨论起自己带来的画,有的甚至悄悄地画了起来!学生等不及最后一环节——欣赏画。这节课教师显然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设计恰当的活动程序,使原本可以提高学生交际兴趣的画成为活动的干扰源。同样一节课,另外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带来的画,在小组里边欣赏边讨论。而后,组织学生放好画,在班上交流:你刚才做了什么?谈了什么?怎么谈的?学生从画的内容、颜色、风格谈到画名的来历等。纵观这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但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包括发言、倾听与应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2、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我在上《打电话》一课时,有意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时,要下大雨了,我回不了家……②因为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明天的春游改期进行,可是我们的主老师开会去了……③爷爷生病了。一大早我们全家都赶到了爷爷家,还没来得及请假……④下午排练节目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什么……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打电话”。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稍作引导:如果对方不在家呢?给家长和老师打电话与给同学打电话有什么不同?这样,借助生活,引发话题,循序渐进,点拨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文明行为和习惯,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有一个学生拼出的小狗,头上多了一个半圆,同学们看了都莫名其妙。在交际时,有的同学就向他质疑。他说:“我拼的是小狗。因为小狗的头痒了,它用脚去抓痒。小狗头上多的那个半圆是小狗的脚。”同学们听了都恍然大悟。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3、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倾听品评能力是指倾听者对倾听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1)朗读评价——让学生在倾听中欣赏:要想把一篇课文读好,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教师中又有几个能把课文读得无可挑剔的。所以教师决不要过高要求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应当更偏重于欣赏:你觉得他那里比你读得好?你还想他再读哪一句给你听听?当然,也应该适当提一点建议:读得够不够流利?有没有多字、漏字?等等…

(2)热点讨论——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判断: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充满着童趣,因此孩子们容易产生一些有趣的争论。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一个学生说:小动物的尾巴真好!人怎么没有尾巴呢?于是,我就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学生说“人是有猴子变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尾巴了。”有的说“人要是有尾巴,我就用尾巴挂在树上荡秋千”“小朋友

要是有尾巴就更容易摔交了!”我听了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夸他们说得好。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一定会认真去倾听和思考,并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续编课文——让学生在倾听中创新: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许多课文也都给孩子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例如《四季》这一课,就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他对()说“我是()”。又如《平平搭积木》这课,可以让学生这样续编课文:平平搭了()间房,一间给()住,一间给()住……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把续编的课文读给同学听,因为其他同学往往会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创新。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二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双语小学低年级语文倾听习惯培养

教师:曹云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本文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谈了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一是教师的以身作则;二是通过奖励和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倾听兴趣,从而逐渐养成倾听习惯。同时,又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优化倾听内容

二、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三、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在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后,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呢?本文试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阐述低年级学生培养倾听能力的教学策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什么是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2、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缺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今低年级的学生的确不可小看:其一,识字能力强。这归功于学前教育,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多的已认识四、五百字,最少的也能认一百来个字。其二,口头表达能力强。虽然地处农村,但很多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和他说普通话,因此,方言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影响小了。此外,电视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许多孩子从电视里学会了使用各种句式,学会了很多词语和成语的用法。然而,学生的倾听能力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1)不爱听 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假”听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3)遗忘快 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小朋友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二、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1、教师要以身作则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激发倾听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1)奖励倾听

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2)让学生在游戏中倾听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小小邮递员”——每隔五米站一个同学,教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话,然后由他依次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三、结合语文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优化倾听内容

生活中,人们都很喜欢音乐,但如果磁带被卡了,还有谁愿意去听?同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1)优化教师讲课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学生听的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教师要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吸引学生。条理性;教师要精讲精练,突出字、词、句等重点内容,注意传达的信息要适度,让学生听出主题,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教师讲课、安排活动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出你的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对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语速、声高的不同来加以区别。现实性。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对倾听的内容有生动的理解、深刻的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这种想象必须有他们亲身经历的某种生活作直接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等等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的或向往的现实生活。(2)优化学生发言

在动态、合作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倾听的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为了保持学生的倾听耐性,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做到: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及急躁,耐心听别人发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也要适当处理。

第一、指名发言的技巧 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的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学问。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指名学生读新课文,就可以先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可以让倾听者感受语言美,又可以让那些朗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多一点学习的机会。

第二、教师适当协助发言 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发言时经常会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其他在听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就听不住了。教师应该及时通过提醒、诱导来协助学生发言,这样既可以帮助发言者树立自信,又可以重新吸引倾听者的注意力。

2、在口语交际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

1、采用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口语交际的活动形式、活动程序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倾听。如口语交际课《春天的画》,有位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画进课堂。整节课都是设置了许多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更多的学生在同学发言时或播放课件时,没能认真倾听、观看,而是在小组里悄悄地讨论起自己带来的画,有的甚至悄悄地画了起来!学生等不及最后一环节——欣赏画。这节课教师显然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设计恰当的活动程序,使原本可以提高学生交际兴趣的画成为活动的干扰源。同样一节课,另外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带来的画,在小组里边欣赏边讨论。而后,组织学生放好画,在班上交流:你刚才做了什么?谈了什么?怎么谈的?学生从画的内容、颜色、风格谈到画名的来历等。纵观这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但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包括发言、倾听与应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2、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我在上《打电话》一课时,有意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时,要下大雨了,我回不了家„„②因为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明天的春游改期进行,可是我们的主老师开会去了„„③爷爷生病了。一大早我们全家都赶到了爷爷家,还没来得及请假„„④下午排练节目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作业是什么„„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打电话”。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稍作引导:如果对方不在家呢?给家长和老师打电话与给同学打电话有什么不同?这样,借助生活,引发话题,循序渐进,点拨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文明行为和习惯,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有一个学生拼出的小狗,头上多了一个半圆,同学们看了都莫名其妙。在交际时,有的同学就向他质疑。他说:“我拼的是小狗。因为小狗的头痒了,它用脚去抓痒。小狗头上多的那个半圆是小狗的脚。”同学们听了都恍然大悟。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3、在阅读活动中,尝试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

倾听品评能力是指倾听者对倾听内容进行欣赏、理解、判断、创新等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结论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倾听品评力,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1)朗读评价——让学生在倾听中欣赏:要想把一篇课文读好,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教师中又有几个能把课文读得无可挑剔的。所以教师决不要过高要求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应当更偏重于欣赏:你觉得他那里比你读得好?你还想他再读哪一句给你听听?当然,也应该适当提一点建议:读得够不够流利?有没有多字、漏字?等等„

(2)热点讨论——让学生在倾听中理解、判断: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充满着童趣,因此孩子们容易产生一些有趣的争论。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一个学生说:小动物的尾巴真好!人怎么没有尾巴呢?于是,我就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学生说“人是有猴子变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尾巴了。”有的说“人要是有尾巴,我就用尾巴挂在树上荡秋千”“小朋友要是有尾巴就更容易摔交了!”我听了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夸他们说得好。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一定会认真去倾听和思考,并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续编课文——让学生在倾听中创新: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许多课文也都给孩子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例如《四季》这一课,就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他对()说“我是()”。又如《平平搭积木》这课,可以让学生这样续编课文:平平搭了()间房,一间给()住,一间给()住„„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把续编的课文读给同学听,因为其他同学往往会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创新。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三篇: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有效的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课堂中很多学生的心静不了,只顾自己说、自己做,不会耐心、细心、用心倾听教师和同学的言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进行学法指导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听”是取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社会学家兰金曾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礼貌,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倾听是教学中达到“听、知、思、说”的相当关键的一步。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在《论教学方式转变》中提到,我们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之一就是走向研究性学习,而学生的观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提出了“教学即倾听”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中写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二、学生倾听现状描述与归因分析

(一)年龄性别原因: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性别差异表现明显

由于身心发育原因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有效注意力平均在15—20分钟左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易走神,倾听的效果相对会比较差。而同一年龄段的女生往往表现出比男生倾听状态佳,很多男孩子比较调皮好动,静不下心,无法做到真正用心倾听,(二)家庭教育偏差: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去听别人的见解 现在处于低年级的学生都是21世纪出生的孩子,与以往其它年代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都要显得更为重中之重,在家里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祖父母一辈对于孩子是听之任之,孩子在家简直就是“呼风唤雨”,成为家庭中的绝对重心。因此很多孩子都有很强烈的自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说自己想说的,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想说,而不会去听别人的见解,更不用说做到耐心倾听。这不是一朝一夕才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长期养成的一种不良习惯——爱说不会听。

(三)提前教育的弊端:孩子认为低年级数学内容太简单不想听

部分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了很好的学前教育,有些家长怕孩子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就提前给孩子“开小灶”,孩子早在幼儿园时期就通过不同途径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的部分数学知识,因此当学生真正走入小学课堂,翻开数学课本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内容太简单了,我都会做了。”,想当然地就可以不用再听了。于是就在课堂上出现了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只管自己玩耍不倾听的现象。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儿童注意力转移除了自身年龄身心原因外,很重要的是数学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思维难免不集中。因此数学教师要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就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比如,在浙教版数学第三册《平均分》一课中,笔者创设了兔子过生日这个情景来贯穿整节课。师:今天,柴老师邀请了一个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上课。瞧:它来了。(出示小兔子图)这周六,就是小兔佳佳的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这两天正忙着准备生日聚会的食物呢。我们看看它都准备了些什么?(出示图片)这时全班所有学生都很认真地在听、看,仿佛都在参加小兔的生日聚会。接下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分法,看一看他是怎么分的、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说的,模仿试着说一说。这些环节学生都非常投入。学生能倾听,操作、交流环节开展得顺利,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一些学生认为低年级数学内容很简单早就会做了就不需要听了,比如在上20以内进位加法这节课,当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后有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就开始走神做小动作了,他认为他会计算就万事大吉了。这时笔者结合主题图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在尝试本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把你怎样计算的过程写一写,或者是画一画。”这就给学生任务驱动,不仅要能得出计算结果,还要能清楚地写出这个计算的过程。带着算法多样化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那些优等生自然就会重新认真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不是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了。

(二)调整座位、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优良的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人际关系。

学生处在明亮、干净、整洁、美观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这是学生做到倾听的前提条件,如果周围环境是嘈杂的,那么势必会让人分心,“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做到这点难度是相当大的。当然有些客观原因、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在上课时我们学校所在的小区经常有红白喜事,一阵阵的鞭炮声震天响,这些是教师无法掌控的事,但是教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听鞭炮声一边数一数,一

共燃放了几个鞭炮。这其实就是一个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训练,让学生能竖起耳朵认真去听,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数的练习。

在教室座位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来搭配,一般采取一男一女作为同桌,而现在一个班中男生人数往往多于女生,因此部分座位只能是两个男生作同桌,这时就要选取一动一静的搭配,让会听会学习的带动另一人。这对于学生逐步养成倾听学习习惯也有促进作用。对于个别十分调皮的男孩子只能进行特殊处理。比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个男孩子特别好动调皮,调整了好几次座位,但是不管坐到哪里都会殃及周围的学生,拉女孩辫子、拿同学的文具、和同学搭讪,总之一节课他要造出很多事端,不仅影响了他自己还严重影响了他周围同学听课,甚至为了处理他的事不得不停下教学影响了全班同学。和他的班主任、他的家长商量后我们将他的座位安排在了讲台旁边,一个人坐。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举措。不是说要孤立他,而是能尽可能的让他安静下来,远离同学的“辫子”、“好玩的文具”这些对他来说有趣的东西,他的座位离老师相对比较近就更能“照顾”到他,当他开小差不听讲了老师可以及时提醒他。这样安排座位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良好的师生间的关系也是学生能做到倾听的一个因素,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孩子对老师都是很喜爱的,不会出现因为讨厌这个老师就讨厌这门课因而不听课这种现象。

(三)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当一年级孩子一入学就要和学生反复多次强调“听”的重要性,“我们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巴,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多听、多观察。”这是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看看‘聪’这个字的结构,“耳”字旁,说明一个聪明的孩子首先要做到的是会用耳朵听,并且是用心在倾听。”这是我和学生们常说的第二句话。要让“倾听”二字深入学生内心,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化作行动。

(四)家校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靠教师,与家庭教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情况,并和家长在习惯培养方面达成一致,用正确的方法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孩子在家就和在课堂上一样,别人在说话时要认真聆听,不能打断别人的话;对于别人说的话要用大脑想一想判断其正确性,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个倾听—思考—表达的过程。而家长同样要认真听孩子说话,这是一个彼此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表现。

(五)教师以身作则,运用“暗示”、恰当评价,形成倾听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起榜样作用,应该认真听学生的发言,无论孩子们的发言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要专心地听,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是对发言学生的尊重,在无形之中让班中其余的孩子都意识到了“我们要认真去听”。

当教师看到有学生走神了、做小动作没有在倾听,这时就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处理。可以停下课来,目视该学生,当教学进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学生就会有所意识,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当然这需要教师在一开始任课就要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些做法是什么意思。教师还可以用语言、小动作加以配合,“老师开始‘扫雷’啦!看看你的眼睛看着我了吗?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了吗?”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立即坐端正眼睛炯炯有神,这时学生倾听学习的状态很好,注意力很集中。当然有时为了让教学继续完整进行,不中断正常的学习,教师可以一边说一边在教室走动,“顺便”走到没有听讲的孩子旁边用手摸摸他的头,亲亲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这时孩子肯定明白了老师的暗示。不是在全班面前指名道姓,而是个别性提示,这样的方式既提醒孩子认真听,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教师要适时正确地评价学生,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妮妮今天听得多认真呀!”“萱萱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琦琦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教师的这些鼓励性话语,既表扬了认真倾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

学会“倾听”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倾听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中生疑、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中解惑。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体谅,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学习!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学会“倾听”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动、静结合,学会“倾听”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第四篇: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须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读书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读懂书,才能真正做到无疑。学生在读书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质疑问难,说明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说明他们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会学生质疑问难,是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的质疑能力应从小注意培养和训练。

近一年来,我从事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质疑问难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启蒙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本学期,我从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启蒙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学“j q x”和“ü”相拼的音节时,要给学生讲解小“ü”遇到“j q x”要去掉两点的拼音规则,这一规则非常重要,学生又不容易记住,而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这个规则并产生疑问,老师再作讲解,印象就会深刻许多。于是,上到这课时,我先出示“j—ü—ju,q—ü—qu,x—ü—xu”,领着小朋友们读一遍后问:“有没有哪位眼睛尖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漏掉了 ü 上的两点,老师写错了。”有的小朋友说:“书上的音节也没有点的,老师没有错。”这时,一些爱提问题的孩子举手发问了:“为什么 ü 上面没有点了?”我对小朋友这种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行为及时给予了鼓励,然后趁热打铁地用讲故事和表演的方式告诉了他们“j q x”遇到“ü”,两点要去掉。由于老师讲的内容,正是他们事先发现的问题的答案,所以大家听得格外用心,记得也牢。

二、培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有了质疑意识,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我是这样告诉学生的:“会提问题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你们提出的问题如果能把老师难倒了,你们就是我的小老师。”然而,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毕竟抽象思维不完善,考虑问题不全面,虽然提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往往问不到点子上。尽管如此,老师还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问的积极性,即使学生所提的问题是非常琐碎的,甚至和课文内容无关的,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积极动脑筋的一面。

三、教给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课堂上,老师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外,重要的是还要教给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1、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发现问题。

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可以引发学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明确学习目标。例如教学《小猪问路》一课时,我从“问路”一词入手,结合学生实际,请学生谈谈如果自己迷路了,你会怎么样问路。再出示课题,指导学生说出读了这个课题之后最想知道什么。这一引导,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说:“我最想知道小猪向谁问路?”有的问:“他是怎么问路的?”“最后小猪问到路了吗?”此时再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格外高。

2、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句段提出问题。在指导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时,既要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又要引导学生继续从文章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更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发现主要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小溪生病了》这篇课文。文章中写道因为小动物们不良的卫生习惯,让原本清清的、绿绿的小溪生病了。小动物们急了要去找医生。这时小鸟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小鸟的这句话话恰恰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引导学生读到这里时,我及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导向,设计了提示性语言:“你读了小鸟的话,想到什么问题吗?”学生立时茅塞顿开,纷纷举手,很自然地集中思考点展开思考,提出了“小鸟为什么说小动物们就是医生呢?”“如果小动物们是医生,它们会怎样给小溪治病呢?”等等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好了铺垫。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这是更进一步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往往只会读到哪里就想到哪里,不会有意识地去联系上下文思考,这时,我们在处理教学时,就可以把前后联系紧密的自然段或词句同时出示给学生,引导他们探究、质疑。记得去年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因为这篇课文前面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讲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而难点和重点是:“乌鸦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于是我放弃了传统的顺序教法,而是先让学生读全文,然后引导质疑: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学生马上就提出:为什么乌鸦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一语点到正题,其他的学生也议论纷纷,于是我就用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重点内容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经过了以上的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课上课下常常能提出一些或深刻或有趣的问题,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学习质疑的同时,孩子们的胆量、口语交际的能力也都得到了训练,而且,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读书、分组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

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指导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变得想学,乐学,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实践证明,在低年段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欢城镇中心小学 张安娥

一、课题提出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新课标对小学生的倾听提出了明确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中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高年级学生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的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养成边听边想象,能从听话中吸收营养的习惯。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现在学生的倾听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倾听。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受家庭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影响,小孩子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浓。他们喜欢说而不喜欢听。课堂上时而吵吵嚷嚷,时而死气沉沉,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语或对他人的话语充耳不闻的现象比比皆是。二是部分学生不会倾听。课堂上,学生虽然“两手放平坐端正”,表现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可问他们对刚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时,他们会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谈起。三是当老师在讲授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摇晃,手里不断摆弄东西,刚知道一点皮毛,嘴里就嚷嚷着:“我来,我来„„”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弄明白道理,让他起来回答,又说不到重点。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就是为了纠正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是随意和低效,学生间的交流更多是个表述的过程而缺乏倾听的过程,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本课题研究将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主体教育的理论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用心,细心的去倾听和思考别人的发言,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课效率的新途径。

二、研究对象

沭阳县刘集中心小学二(4)班学生。

三、研究内容

1、探索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2、构建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四、研究措施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朝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低年级的孩子,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长期的指导、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老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一)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教师方面:①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要对学生有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那就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倾听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

2、学生方面:①倾听时必须专心致志。人们在听音乐时常常用手指轻击桌子或是用脚尖点着地板。但是,在课堂倾听时则万万不可。倾听者应该全神贯注,并通过同讲话者交流眼光,适时点头或做一些手势来鼓励对方讲下去。②倾听者应该轻松自如。有的人倾听时往往神清紧张,只考虑自己在这样的场合该怎样说话,结果对方的话一点也没听进去。其实要使自己讲好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讲话,听得多了自然会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③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敏感性,善于从发言者的话中,找出他没有明白表示出来的意思,避免造成误解。④倾听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这往往会导致谈话不能继续下去,于是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了。

(二)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培养兴趣,让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我们对孩子要明确要求,在课堂上,既要注意倾听老师讲课,又要注意倾听同学发言。其次,告诉孩子们:面对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听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同时,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辅助: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以示尊重;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当然,在别人回答完毕后,亦可直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别人回答的意见。另外,为了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引起重视,在课堂中,我们要经常会这样做,待学生表达完意见后,随时请其他的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让其给予补充或评价。作为教师,应及时鼓励或指正,以此来调动学生听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逐步乐意倾听。

2、温馨评价 激励学生倾听

毕竟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想听,却不知应该怎样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语言上的激励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同学听得多认真啊!”同样,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见我这样的评价语言:“某某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蒋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他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某某同学善于动脑,谁能像他一样?”“某某同学的发言真是精彩极了,比老师的想法还要多,还要好!”“他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并将自己的意见补充进来,真棒!谁能说的比他更好!”这样的语言能更好的调动学生认真听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对此毫不吝啬。

课堂上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态度,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而且应从 “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逐渐过渡到,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某某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这样的层次。当然,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给自己打分。

3、互换角色,促使学生乐于倾听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单一的课堂模式更易让学生疲倦。所以,适当的时候在教学中让学生轮换一下角色,当当小老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生生互动,这样有时学生更能注意听,课堂上,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堂课上,经常是教完生字后,请其他的孩子来当小老师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的孩子给予鼓励:“你教的很好,说明听的认真,真是一名好老师!”这样的评价语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听的能力。此外,我认为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投身其中。如:归类训练时,同学之间互问反义词,你一句,我一句,在这一问一答中,轻松掌握基础知识;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来考学生。比如《对对歌》,男生女生、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你来我往,都能让学生更有激情,更有参与的兴趣,教学也更有收获。

4、儿歌辅助,让学生高效倾听

儿童喜欢诵唱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都很喜欢。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用它来激发学生兴趣、进行组织教学。如:“上课了,快坐好,仔细听、动脑想。”;“男生、女生来比赛,看看谁能争第一?”;“小嘴巴,闭闭好;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某某没坐好,请你快快来坐好。”;再如:“谁的眼睛亮?谁的耳朵尖?谁的声音最响亮?”

识字教学“小火车,开起来,小火车,开哪里?”“我们一起读课文,我大声,我小声(学生)”“小老师,在哪里?小老师,在这里(学生)”“谁坐得最好,我坐得最好(学生)”„„ 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在教学时,经常变换儿歌,能消除学生厌烦心理、维持课堂纪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用儿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儿歌来褒贬学生的倾听行为。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教会学生倾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露痕迹地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五、研究成效

1、教师方面: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本人对本班级学生倾听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出了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构建了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倾听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敢于创新,让学生在倾听中想象,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入手,引领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乐于倾听。

2、学生方面:通过实践和研究,大部分学生课堂上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课堂坐姿端正,发言时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插嘴现象减少,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如何做个文明的倾听者,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六、反思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倾听意识不强,个别学生,只是抢着说,不会听别的学生的发言,尽管教师再三提醒还是我行我素。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训练不是很到位。往往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对倾听能力的培养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切实从自身高度重视,加以探究。总之,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基本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人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总结与探索,争取获得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江宾蓉.打开学生的耳朵

[4]方旭.新课程下,认真听讲的“冷”思考

下载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①。然而,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

    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天涯客 回首2010,畅想2011,兔年我要动若突兔! 一年级教学经验: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上课时总是安静不下来,跟他们说话要重复好多遍才能听到,一年级教学经验:......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心得体会集 蜀河镇中心学校 赵敏兰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心得体会(一)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有意识教育教学,将我的数学教学课堂作......

    高段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高段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曾经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

    口语交际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开学伊始,金家庄区教育局教研室于3月4日与3月13日,分别在慈湖一小和金瑞小学开设了五节口语交际课,这五节口语交际课分别是由邢海红、章磊、胡相......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目标,是不容置疑的。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需创新......

    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在能力训练中的作用,要使教科......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能力 颍州区王店镇胡庙小学 方 颍 二○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能力 颍州区王店镇胡庙小学 方颍 【摘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