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党员量化考评工作调研报告
松阳县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了以“分类积分考核、工作实绩考评”为内容、以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找准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着力点为目标的农村党员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党员的作用发挥,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一、实施农村党员
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制度的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群众的期望、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呈现出了一定的差距,党性意识不强、先锋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问题日益明显。究其原因,既有党员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党员意识淡薄、自我要求降低、能力水平有限等,又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一是部分农村党组织“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比较严重,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上忽视党员的个体素质、能力差异,缺乏针对性,新办法不多。二是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不够畅通,没有建立形成促使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导致了党员评价体系缺乏量化、硬性指标,年终评议党员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起不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三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执行不到位,对“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不合格党员的处理无从着手,党员“出口”形式有待探索加强。针对上述原因和实际,松阳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农村党员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制度,为广大农村党员“有作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把维护党员权利和党员履行义务有机地结合在起来,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实践科学发展、永葆先进性的新路子。
二、农村党员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操作环节
农村党员管理分类积分量化考评,是以分类为基础,量化为依据,加分和扣分相结合,并以年终累积得分作为考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管理制度。实行农村党员管理分类积分量化考评坚持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标杆引导、底线管理;奖优罚劣、激励奉献的三项基本原则。具体做法为:
(一)合理划分层次。按照党员的职务、年龄、身体状况及流动性质等情况将农村党员划分为五类进行管理,第一类为党支部书记、党员身份的村委会主任;第二类为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委员,以及党员身份的村委会副主任、村委会委员;第三类为59岁以下的无职党员;第四类为60—79岁的无职党员,以及外出流动党员;第五类为80岁以上的党员,以及长期卧病在床或行动不变、需要他人照料的党员。
(二)科学确定分值。分类积分量化考评以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一年满后,开始新一轮积分周期,原分值予以消除。统一设定基础分分值60分,根据五个不同类别党员的特点,确定第一类党员年终累计积分在95分以上为优秀,85—94分的为合格,75—84分的为基本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第二类年终累计积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的为合格,70—79分的为基本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第三类年终累计积分在85分以上为优秀,75—84分的为合格,65—74分的为基本合格,65分以下为不合格;第四类年终累计积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的为合格,60—69分的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第五类是80岁以上的党员,以及长期卧病在床或行动不变、需要他人照料的党员。根据本人意愿,可参照第四类执行,也可不列入记分考评。
(三)明确加扣分事项。党支部根据党员岗位职责和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情况且表现优秀的12种情况进行加分;对党员的言行与其身份不相符合,情节较轻尚够不上党纪处分的9种情况,实行扣分管理。特别突出明确对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有不重视党建工作的3种情况进行扣分。
(四)公开履职承诺。村党支部各位党员结合各自岗位,根据自身不同特点,作出共性承诺、实事承诺、岗位承诺、自律承诺,在党员大会上表决通过后向群众公开,并定期将“践诺”过程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公布,年底将履职结果在党员大会上进行汇报并向群众公示,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的评议,全程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五)精心组织实施。要求考评工作由所在乡镇党委组织领导,各村党支部具体实施。各村党支部建立由乡镇联系领导、住村干部和党支部成员等人员组成的考评小组,指定一名专职记分员,具体负责积分考评的落实工作。同时为每位党员发放一册考评手册,建立党员积分台帐和党员积分卡,每季度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通报,建立党员管理监督举报制度,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实行群众点名核查制,指派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六)慎重运用结果。推荐为各级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必须在分类积分量化考评结果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中推选产生,同时,优秀档次的党员可在农村信贷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建立党员约谈制度,对被扣10分以下的党员由党支
第二篇:基层农村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保持农村党员工作的先进性是首要工作,我们认为应该先从党员的源头抓起,我们采取下发调查表、走访党员群众、召开乡村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等办法,对以来乡镇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调查表明: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先进分子,尤其是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内来,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的根本措施。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
一、前段成绩: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逐步规范,农村党员质量、结构有了较大改善
1、在发展数量上,坚持了县、乡、村“三级规划”。每年初,县委组织部和绝大多数乡镇党委,都下发党员发展工作规划,明确当年发展党员的指导数额。全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元月以来,全县共发展农村党员1892名,平均每年630名,符合全县党员发展工作规划的总体要求。
2、在发展对象上,做到了“三个倾斜”。一是向青年农民倾斜。3年来发展的1892名农民党员中,35岁以下的944名,占49%;36岁至50岁的878人,占46%;51岁至60岁的67人;60岁以上的仅3人。二是向经济能人倾斜。3年来,全县共从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吸收党员455人,占新发展总数的24%;从个体工商户中吸收党员297人,占新发展总数的15%;从各类科技示范户中吸收党员258人,占新发展总数的13%。三是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及女性倾斜。3年来,全县从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吸收党员234人,从高中毕业生中吸收党员855人,占发展总数的57%;从退伍军人中吸收党员105人,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5%;女性320人,占17%。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了“三个严格”。一是严格培养。鸭田、雨山铺等乡镇采取民主确定培养对象、专人跟踪考察、定期组织评议、分配一定工作等办法,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能力素质。桃洪镇、六都寨等乡镇,每年组织外出经商人员座谈,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和党的宗旨,吸引致富能人向党组织靠拢。二是严格程序。大多数乡镇建立了严格的入党审批程序,实现了确定对象民主化、培养教育经常化、发展结果公开化,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序。三是严格督查。县委组织部每年对乡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年来,金石桥镇、羊古坳乡等乡镇党委共查出8名新党员入党材料不齐全,取消了2名突击入党的“人情党员”的预备党员资格,3名村支部书记受到诫勉。
4、在质量把关上,落实了“三项制度”。县委组织部明确了发展在校学生入党的程序和权限。年下半年,各乡镇全面推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发展党员质量把关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每年农村青年入伍期间,县委组织部都派人参加政审,并注意在转移党组织关系过程中严格把关,有效地防止了参军入伍人员突击入党。滩头镇、西洋江镇在新党员发展工作中注重把好培训关、政审关、审批关,保证了新党员质量。羊古坳乡、金石桥镇禁止新兵在入伍、高考升学时突击入党,纯洁了党员队伍。
5、在工作效果上,实现了“三个改善”。一是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目前,全县35岁以下农民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1%,较1999年上升3.7个百分点;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6098人,较1999年增加2531人。现有入党积极分子总数1919人,其中掌握一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的1230人,各类科技示范户528人。二是改善了村级班子结构。3年来,455名致富能人被吸收为党员,其中139人进入村级班子,29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全县1003名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中,45岁以下的562人,有一技之长的882人,分别占其总数的56%和88%。三是改善了党员队伍形象。新吸收的党员积极为群众兴办实事,引导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树立了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正视问题:青年农民入党积极分子减少,农民党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个别村级班子后继乏人
1、青年农民申请入党人数呈下降趋势。与1995年相比,全县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申请入党人数由3520人下降到3012人。重点调查的52个村中,主动写入党申请的仅32人。有的村多则四五人,少则一二人,个别村甚至一个也没有。
2、少数村多年不发展党员的问题依然存在。据调查,截止底,全县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尚有181个,占全县村党支部总数的19%。滩头镇高岭、莫家村已有9年没有发展党员。
3、农民党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一是年龄老化。
“七个党员八颗牙”的现象在个别村仍然存在。目前,在全县20886名农民党员中,60岁以上的6261名,占总数的30%;35岁以下的仅占11%。滩头镇半雅田村有8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的党员6名,占75%。金石桥镇珀塘村31名党员
第三篇:农村党员量化考评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努力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现就推行农村党员量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为核心,以促进党员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以量化考核为手段,激励和调动广大党员自觉参与基层党组织活动和基层事务管理,自觉投身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行党员量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存在的党员主体意识不强,教育管理难、作用难体现等实际,按照《党章》关于党员义务、权利的有关规定和新时期党员的标准要求,合理制定量化管理标准,真正实现可考可比,取得实效。
教育为主,管理为辅。坚持把加强教育作为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和手段,通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灵活教育形式,切实提高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推行量化管理奠定基础。
搞好结合,确保效果。把推行党员量化管理与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体现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精神,防止量化管理内容空洞,程序繁琐,华而不实。
二、主要内容
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八项义务,对农村党员提出“学习活动好、遵章守纪好、发挥作用好”基本要求,设置“三勤、三守、三争”量化管理内容,具体细化为36条,以100分为基础分,进行日常考评扣分。
1、按照“三勤”要求,做到学习活动好。“三勤”即:勤学习,坚持每月两次以上的远程教育集中学习,其中一次为“学习日”时间;勤活动,凡村党组织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活动,党员都要按时参加,并建立会议、活动签到制度;勤汇报,在家党员每年参加两次组织生活会,外出党员每半年向党组织书面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
2、按照“三守”要求,做到遵章守纪好。“三守”即:守法纪,要求党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纪,党员如违反法纪,考核皆为不合格;守规定,要求党员带头执行上级有关政策,遵守村规民约,按时缴纳党费,积极引导直系亲属遵守计生政策和做好上访亲属劝导工作;守公德,要求每位党员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赡养老人、诚实守信,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不侵占、破坏公物或拖欠公款,不搞宗派宗族势力。
3、按照“三争”要求,做到发挥作用好。“三争”即:争落实,要求党员积极主动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和村两委的决议,带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村庄整治等;争建设,要求党员积极参与、支持、配合村重点项目建设和公益事业,并在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中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服务,要求党员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参与“清洁乡村”活动,争当为人民服务的表率。
三、方法步骤
农村党员量化管理以村党组织为单位组织实施,具体按以下程序操作:
1、精心制定量化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案。要按照可考可比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对照党员义务和权利有关要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制定党员量化管理的具体标准和实施方案,经全体党员表决通过,并报镇党委审核后组织实施。要注意发扬民主,在量化管理标准和方案制定过程中,注意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量化管理的标准和方案既能被党员接受,又切实可行,富有成效。各村可结合县里参考样式,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量化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案,各村量化考核细则确定后必须在党员活动室醒目位置上墙,以便党员群众了解和监督。
2、严格组织开展日常考核。各行政村成立党员量化管理考评小组,专门负责量化考核评议工作。考评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一般由驻村指导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主任、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其中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由党员大会从党员和群众中推选产生,各村考评小组名单于2009年6月10日前报各办公室汇总后报镇委组织室备案(见附表一)。考评小组的职责主要是对党员的日常行为进行跟踪考核记录,全面准确地掌握党员的出勤、作用发挥、完成任务等方面情况,为考评打好基础。量化考评每季度开展一次,考评时要召开考评小组成员会议,根据平时记录和党员表现,对本村每一名党员逐一打分。对有争议的问题,考评小组成员要充分讨论,与被考评党员和相关群众进行认真核实。年终总考,计算全年总得分。
3、合理运用量化考评结果。建立季报制度,村考评小组每季度对党员量化考评结果
第四篇:新河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新河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青阳县新河镇李铭
2011年6月
一、新河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新河镇共有农村党员81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占总党员数的33.5%,相当于10个党员就有3个60岁以上老党员。从文化结构上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农村总党员数的32.5%,相当于3个党员中就有一个小学以下文化的党员。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81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83人,仅占22.6%,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63人,却占32.5%。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只有132名,仅占16.3%,而60岁以上的有271名,却占33.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双带‘能力弱。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有时起负面影响。
三、是党员思想状况出现波动,农村党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家庭收入不高,对金钱看的比较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村里要开 1
党员大会,一般都要支付误工补贴,一些组织生活会,党员学习会,技术培训会,到会率不高。年轻的党员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很少主动来参加党员会,对党组织的工作不关心,不过问,认为党员不党员只是几角钱(党费)的差距,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对转型期社会上表现出来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比较厌恶,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存在畏惧,对消除腐败信心不足。
3、是不合格党员处臵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臵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反对处臵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4、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发展党员步伐缓慢。一是支部未投入足够精力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支部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有些村是干部害怕青年人入党,认为会争权夺位。二是大量青年外出务工,村党支部未能把优秀青年、妇女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由于各种原因,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素质不高,没能把真正优秀青年吸收到组织中来。
三、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党员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范围变窄,同时,造成对党员的考察较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薄,造成部分党员外流后与组织少联系。
三是市场经济观念带入党内生活,有个别党员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群众利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影响党员的行为规范,导致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2、党员思想日趋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党员教育的成效亟待提高。一是农村党员获取和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党员教育的方式却相对滞后,一些党员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二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和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使部分农村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对党的宗旨、基本观点产生怀疑,对党的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当前社会各阶层经济收入的失衡和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的增大导致一些农村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对组织的教育不服气、不接受,使教育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3、宗族宗派的存在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有些村党员干部宗族观念重,在发展党员时,将目光对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而把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优秀农村青年排斥在外。二是一些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平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即使条件不够成熟,也作为发展对象,而对自己提过批评意见的,或者看着不顺眼的,即使入党申请书写了一份又一份,而且已符合入党的条件,还是难以列入考察对象。党员发展搞宗族宗派,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长此以往,必会使村级的党员素质下降;二是将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排斥在党的大门之外,而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这样就难以发挥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三是由于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就会使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势必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
4、党员接受培训效果差,“双培双带”作用难以发挥。我镇党员短期、长期外出和流动党员的存在,给党员培训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有些预定的培训计划光有制度而未能实施。即使将党员培训开展起来,效果也不明显。一是因为党员到课率低,培训覆盖面不广;二是参加培训的党员因文化程度不高,或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将培训的内容好好吸收消化,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而不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从而影响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的发挥。
四、几点想法和建议
1、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和失去先进性的党员,支部要确定专人联系。
2、加强对村党组织的工作指导。镇对党建联系点工作指导不力的进行调整,重新确定联系村领导。
3、要对党员进行分类指导。多组织一些活动,结合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培训。
4、理顺党员发展渠道。要使党有威信,有地位,有号召力,必须从严治党,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员队伍,对于一些素质低下,不发挥作用、群众意见大的不合格党员,要严肃处理。
第五篇:侦查监督工作基层院量化考评
(三)侦查监督工作(基本分:75分)
1、严格依法审查案件,办案工作规范,无违法违规行为,得基本分75分。
2、依法履行审查逮捕职责。人均审查逮捕数„人均审查逮捕数=批准、决定和不批准(不予)逮捕案件人数之和/该院干警人数‟超过本类区人均审查逮捕数„本类区人均审查逮捕数=本类区批准、决定和不批准(不予)逮捕案件总人数/本类区干警总数‟的,每超1人加1分。
3、切实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事实证据、适用法律未发生变化,错捕(即捕后作绝对不诉、除调解外撤案或被判无罪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1人扣5分,导致刑事赔偿的每人再扣5分;经复议或复核改变原决定的,每人扣5分。
4、严格执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向职务犯罪嫌疑人宣布逮捕决定时,应同时告知如不服逮捕决定,可在三日内向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提出异议,未告知的,每人扣2分。
5、全面履行刑事立案监督职责。监督侦查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侦查部门立案的,每件加2分;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每人加1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每人加4分;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每人加10分;书面监督不应立而立案件,侦查机关撤案的,每件加1分;立案监督的案件,侦查机关在两个月内没有侦查终结,未发出催办函的,每件扣1分;立案监督的案件作不捕的,每人扣5分;未办理立案监督案件的,扣10分。上级院通过受理群众控告、举报和有关部门转办信访材料等途径,发现对侦查机关应该立案而不立案和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基层院未及时监督的,每人扣5分。(省院侦监处建议立案监督加分由3分改为2分,加分封顶由原来20分改为40分)。
6、积极履行侦查活动监督职责。纠正侦查机关变相延长羁押期限、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不当、违法取证、变更强制措施不当等其他严
重违反程序法的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侦查机关有书面反馈材料的,每件加1分;针对发案单位监管、制度方面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被相关部门、单位采纳并有书面反馈的,每件加2分。上级院通过受理群众控告、举报和有关部门转办信访材料等途径,发现对侦查机关侦查活动违法情形基层院未及时监督的,每人扣5分。(省院侦监处建议加分封顶由原来20分改为40分)。
7、强化侦查活动监督中的纠正漏捕工作。纠正漏捕每到案1人加1分,纠正漏捕后起诉的,每人加1分;纠正漏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刑徒刑、死刑的,每人分别再加1分、3分、5分;纠正漏捕后事实证据、适用法律未发生变化,作绝对不诉、除调解外撤案或被判无罪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每人扣5分;应当追捕而没有追捕的,每人扣2分。(省院侦监处建议加分封顶由原来30分改为50分)。
8、提高侦查监督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能力。审查中发现执法违法、司法不公等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有关行政执法、司法人员等涉嫌违法违纪被有关部门作纪律处分的,每人加1分;被立案侦查的,每人加2分。
9、加强逮捕案件复查工作。年内必须对捕后不起诉、判无罪案件和经复议、复核改变原不捕决定的案件进行评查分析,写出书面分析报告报设区市院,否则扣5分;其中未逐案对复议、复核改变原不捕决定的案件进行剖析并在相应时间内报设区市院的,每件扣2分。
10、严格遵守办案时限及备案规定。超法定时限办案未造成超期羁押的,每件扣5分;未督促侦查机关在法定期限内送达执行回执的,每件扣5分;对该报备案件不报备或未按法定期限报备,或案件材料报备不准确的,每件扣1分。
11、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符合不捕直诉条件的案件适用不捕直诉,每人次加1分;深化不捕说理工作,规范说理文书的名
称和格式,发出不捕说理文书后,侦查机关未提请复议,也未引发被害人涉检上访的,每件加1分。
12、认真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创新维权方式,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加2分。
13、提高侦查监督队伍形象。年内被设区市院、省院、高检院评为“十佳侦查监督办案能手”、“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的,每人次分别加1分、3分、5分;被评为“全国侦查监督十佳检察官”的,每人次加10分。
14、落实违法违规办案追究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人次扣20分并取消该院评先资格:在审查批捕阶段超法定时限办案造成超期羁押的;有符合人民监督员监督条件的案件未启动该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