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分析

时间:2019-05-13 03: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分析》。

第一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分析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今年我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找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破解问题的对策,为今后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一、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委十分重视农村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效规范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四个多样化”的影响,党员发展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从发展对象上看,存在“近亲繁殖”倾向。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宗族观念严重,专门发展沾亲带故的人员,对其他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青年拒之于门外。

二是从发展数量上看,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些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甚至个别村党的事业后继乏人。而有一些村支部发展党员则搞“批量发展”,凡提出申请的照单全收,一年就发展新党员十几名。

三是从发展质量上看,存在“良莠不齐”状况。一些村支部发展党员时不讲标准或坚持标准不严,谁对自己有利就发展谁,谁给好处就发展谁,甚至把一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参与赌博、搞迷信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也发展为党员,严重降低了党员质量。

四是从发展程序上看,存在“暗箱操作”情况。有的村党支部发展程序上走“跳棋”,规定程序没有走到,有的对预备党员到期不研究转正,有的甚至搞“瞒天过海”入党,通过伪造会议记录、入党材料的方式发展党员,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一)乡镇党委认识不到位,党员发展工作“缺管”。一是思想不够重视。一些乡镇党委没有认识到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深远意义,平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政绩工程,没有把党员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业务指导不到位。一些乡镇党委组织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平时对村级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指导不够。一些驻村联片干部只想把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抓好,对党员发展工作不闻不问。三是责任追究难落实。虽然县委每年都跟乡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各乡镇也结合实际跟各村党支部、驻村联片干部签订责任书,但对达不到工作目标要求的责任对象,在责任落实和追究上没有落到实处。

(二)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党员发展工作“偏轨”。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业务掌握不熟练,导致发展程序不到位。支部书记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原因,不熟悉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不知道如何发展党员,造成党员发展时程序不到位或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常有发生。二是思想境界不高,民主意识不强,导致人为降低党员质量。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发展心怀疑虑,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主动、也不愿意去发展党员,个别支部书记宁愿被乡镇党委免职,也不愿培养发展不属于“自己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

(三)农村青年流动频繁,发展对象难选“苗子”。特别是山区农村受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难选。同时,外出青年务工地点不固定、流动频繁等原因,给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增加了难度,加上本人又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行踪,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难上加难。

(四)党员先进性不强,优秀青年入党愿望“降低”。近年来,一些村党支部放松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忽略党员作用的发挥,使一些党员的先进意识淡化、组织观念弱化、服务意识淡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个别党员甚至出现了“拉山头”、“搞派性”等不良行为,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些优秀青年对入党缺乏真正意愿。

三、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竞争有序、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责任明确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真正把最优秀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完善责任机制,着力强化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保障。

一要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共同负责制。做到县委领导包乡镇、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村支委联系一至二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建立党员发展定期督查、定期汇报、定期研判等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党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发展工作网络。

二要健全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要把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列入乡镇党委班子及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分管组织的党委副书记和党委委员的目标责任制中,并作为政绩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乡镇要将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落实到驻村联片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身上,并作为年度工作考核、定档和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倒查机制,对今后发现对象存在把关不

严、程序违规等问题,实行发展党员“谁审核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要实施党员发展双重否决制。明确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党员发展双重否决制。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由乡镇党委给予书面预警;连续两年不发展的村,由乡镇党委进行黄牌警告,并对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三年不发展的村,对支部书记作出组织处理,并实行党建考核双重否决制,既对村级组织实行否决,又对驻村干部和支部书记等个人实行否决。

四要明确组织员发展党员责任制。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落实组织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明确组织员抓党员发展的工作职责,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到县委组织部挂职等方式,不断提高组织员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真正实现党员发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检查、有落实。

(二)创新培养方式,全面激活党员发展源头。充分利用在外商会、流动支部、行业协会、现代科技等载体,建立一个跨区域、全方位、内外结合的党员培养机制,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展,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全面激活党员发展源头。

一是利用流动支部外围培养。各乡镇结合本地人员流动去向情况,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选配办事公正、有威信、有能力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为多年不发展党员村物色优秀人才,在临时支部内培养成熟后再输送到原村,由原村进行发展。

二是依托行业协会多方培养。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分别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引导他们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注意从行业协会中发现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并逐步把他们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三是利用现代科技跟踪培养。充分利用信函、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党建网站等方式,对外出务工经商且有入党意向的优秀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并明确专人跟踪培养,及时掌握他们在外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有意识地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地共产党员。

(三)强化整顿治理,努力解决党员发展空白点。要建立以思想教育为主、组织措施为辅的整顿机制,切实加强对支部书记不想发展村、家族化、派性村及软弱涣散村的整治力度,努力解决党员发展软弱点和空白点。

一是实行“思想沟通法”。通过个别谈话、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进行沟通思想,引导各支部书记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主动党员发展;对仍拒不发展党员的支部书记,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采取免去支部书记职务、整顿支部等组织调整措施,直到党员发展为止。

二是实行“联合组建法”。对家族化、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经整顿仍不能转化发展党员的,可就近并入邻近强村、企业建立联合支部,打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基础,待全面改善后,再单独组建支部。

三是实行“下派选调法”。对那些宗族化、内部派性严重、多方势力均衡的村党支部,采取下派干部到村挂职,或选派本地有素质、有能力的党员到村任职,打破支部内部各派势力分布格局,通过几年的努力,改变支部内党员队伍结构,为党员发展打下基础。

(四)严格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建立可以量化的党员发展标准,防止简单地用生产力标准或文化素质的标准来代替党员的政治标准,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有培养发展潜力的人吸收到党内来。

一是建立党员发展定期分析制。每年年初,由各乡镇党委组织人员对辖区各村党支部的发展对象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各村发展对象的文化素质、水平能力等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提出当年度党员发展的数量指标。在发展党员指标分配上,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做到科学分配下达但又不“死抠”指标。如对经调查确实没有合适发展对象的村党支部,就不予下达当年度党员发展指标,以免这些村党支部发展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对象“凑数”,降低党员质量。

二是建立党员发展量化积分制。为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分别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设置项目与分值,对符合项目要求的给予相应加分,最后根据每个对象的得分情况,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对象。

三是建立入党对象资格预审制。凡是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对象,所在村支部书记必须在了解日常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及时向当地纪检、政法、公安、计划生育等部门征求意见,做到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了解。各驻村干部也要切实把好标准关,实行党员发展全过程参与、监督和审核,一旦发现党员发展有问题的,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切实防止“带病”入党。

四是实行发展近亲入党汇报考察制。对支委会成员发展自己亲属入党的,事先必须向乡镇党委报告,乡镇党委根据村党支部的报告,派出考察人员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经考察确属优秀的,再按有关程序办理,否则不予审批。

第二篇:新河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新河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青阳县新河镇李铭

2011年6月

一、新河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新河镇共有农村党员81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占总党员数的33.5%,相当于10个党员就有3个60岁以上老党员。从文化结构上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农村总党员数的32.5%,相当于3个党员中就有一个小学以下文化的党员。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81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83人,仅占22.6%,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63人,却占32.5%。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只有132名,仅占16.3%,而60岁以上的有271名,却占33.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双带‘能力弱。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有时起负面影响。

三、是党员思想状况出现波动,农村党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家庭收入不高,对金钱看的比较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村里要开 1

党员大会,一般都要支付误工补贴,一些组织生活会,党员学习会,技术培训会,到会率不高。年轻的党员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很少主动来参加党员会,对党组织的工作不关心,不过问,认为党员不党员只是几角钱(党费)的差距,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对转型期社会上表现出来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比较厌恶,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存在畏惧,对消除腐败信心不足。

3、是不合格党员处臵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臵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反对处臵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4、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发展党员步伐缓慢。一是支部未投入足够精力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支部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有些村是干部害怕青年人入党,认为会争权夺位。二是大量青年外出务工,村党支部未能把优秀青年、妇女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由于各种原因,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素质不高,没能把真正优秀青年吸收到组织中来。

三、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党员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范围变窄,同时,造成对党员的考察较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薄,造成部分党员外流后与组织少联系。

三是市场经济观念带入党内生活,有个别党员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群众利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影响党员的行为规范,导致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2、党员思想日趋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党员教育的成效亟待提高。一是农村党员获取和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党员教育的方式却相对滞后,一些党员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二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和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使部分农村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对党的宗旨、基本观点产生怀疑,对党的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当前社会各阶层经济收入的失衡和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的增大导致一些农村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对组织的教育不服气、不接受,使教育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3、宗族宗派的存在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有些村党员干部宗族观念重,在发展党员时,将目光对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而把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优秀农村青年排斥在外。二是一些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平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即使条件不够成熟,也作为发展对象,而对自己提过批评意见的,或者看着不顺眼的,即使入党申请书写了一份又一份,而且已符合入党的条件,还是难以列入考察对象。党员发展搞宗族宗派,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长此以往,必会使村级的党员素质下降;二是将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排斥在党的大门之外,而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这样就难以发挥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三是由于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就会使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势必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

4、党员接受培训效果差,“双培双带”作用难以发挥。我镇党员短期、长期外出和流动党员的存在,给党员培训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有些预定的培训计划光有制度而未能实施。即使将党员培训开展起来,效果也不明显。一是因为党员到课率低,培训覆盖面不广;二是参加培训的党员因文化程度不高,或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将培训的内容好好吸收消化,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而不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从而影响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的发挥。

四、几点想法和建议

1、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和失去先进性的党员,支部要确定专人联系。

2、加强对村党组织的工作指导。镇对党建联系点工作指导不力的进行调整,重新确定联系村领导。

3、要对党员进行分类指导。多组织一些活动,结合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培训。

4、理顺党员发展渠道。要使党有威信,有地位,有号召力,必须从严治党,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员队伍,对于一些素质低下,不发挥作用、群众意见大的不合格党员,要严肃处理。

第三篇:海南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海南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

调研报告

根据文件通知,我镇组成专门力量,深入各支部就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海南镇辖18个行政村,共有农村党员939名。从2009年以来,共发展农村党员19人,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35人,新发展的女性党员5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10人,占新党员总数的5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占农村总党员数的75%。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发展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相对较少,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还比较普遍,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二是女性党员偏少。近年来,我镇农村党支部仅发展女性党员5人,比例不足30%。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性职工偏少,在党员推优工作中,女性积极分子数量明显偏少,企业职工流动性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分子的退优工作。

2、对待不合格党员处臵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臵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尽量不得罪人,对不合格党员处臵不及时,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3、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发展党员步伐缓慢。一是支部未投入足够精力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支部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

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有些村是干部害怕青年人入党,认为会争权夺位。二是大量青年外出务工,村党支部未能把优秀青年、妇女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由于各种原因,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素质不高,没能把真正优秀青年吸收到组织中来。

三、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农民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范围变窄,同时,造成对党员的考察较难。二是支部活动缺少凝聚力。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薄,造成部分党员外流后与组织少联系,参加活动不正常,从而减轻了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农村家族观念的存在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有些村党员干部家族观念重,在发展党员时,将目光对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而把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优秀农村青年排除在外。二是一些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往往将平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作为发展对象,而对自己提过批评意见的,或者看着不顺眼的,常常不列入发展计划。

3、党员接受培训效果差,“双培双带”作用难以发挥。党员短期、长期外出和流动党员的存在,给党员培训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有些预定的培训计划光有制度而未能实施。即使将党员培训开展起来,效果也不明显。一是因为党员到课率低,培训覆盖面不广;二是参加培训的党员因文化程度不高,或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将培训的内容好好吸收消化,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而不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从而影响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

四、几点想法和建议

1、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全程记录制度。发展对象从确定为入党积 2

极分子至接收为新党员后,入党介绍人要负责对积极分子进行全程跟踪培养,并定期向支部汇报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以便党组织及时全面地了解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预备党员每月向党小组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党支部根据联系人汇报情况和组织考察情况,每半年做一次鉴定,并填写《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卡》,供讨论转正时参考,真正发挥入党介绍人的作用。

2、加大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的分类指导。对农村党员从思想觉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完成情况,自富带富情况,群众威信等方面实行量化,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并与 “支部晋位、党员争先”活动相结合,规范党员行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帮扶活动,每名党员、积极分子联系1—2户群众,通过转观念,送温暖,帮技术,解忧难,助脱贫,同致富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宗旨观念、为民服务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

3、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渠道。在发展党员时,重点应做到“三个倾斜”,即向生产、工作第一线青年、农民、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两新组织中杰出人员和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长期未发展党员、致使村级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村倾斜;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妇女比例较小的村倾斜。要努力达到“三化”标准,即突出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

第四篇:乡镇发展农村党员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我镇对农村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有24个农村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23个,中药材种植协会党支部1个;农村党员754人,女党员118名,占15.65%。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的党员111名,占14.72%;36岁至45岁的党员143名,占18.97%;46岁至54岁的党员175名,占23.21%;55岁至59岁的党员112名,占14.85%;60岁以上的党员213名,占28.25%。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01名,占79.71%;高中文化程度的104名,占13.79%;中专文化程度的26名,占3.4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23名,占3.05%。按从业或流动性划分,在家务农的党员693名,占91.91%;外出务工的党员61名,占8.09%。

二、主要做法

2003年以来,我镇共发展农村党员128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81名,占63.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党员61名,占47.66%;女党员29名,占22.66%;农村能人党员13名,占10.16%。具体工作中,我镇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了“五个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建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具体细化,并纳入村党支部的考核。对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实行通报制,并对“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

二是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在健全和完善农村党支部活动阵地设施的基础上,利用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举办学习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方式等,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协调科技项目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小额扶贫贷款、信贷资金给予扶持的办法,大力实施“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实用技能、培养致富干劲”的“三培养”工程。使50岁以下的农民党员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农民党员中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在本村上一次农业实用技术课,培养一名科技示范带头人,发展一亩新技术或新品种示范地,至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求每名外出务工党员每年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带一户贫困户外出务工经商,引进一个项目(一批资金或人才)。

三是建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面推行党员“三优先”制度,即:党的方针、政策优先在党员中传达,科技示范项目、扶贫项目优先让党员领办,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切实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在科技培训、项目承包、村干部作用方面优先考虑党员;坚持对党员家中的红白喜事关心帮助;坚持节日期间对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坚持对党员“双带双奔”能人进行表彰;坚持对党员因公得罪他人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为他们撑腰壮胆。

四是建立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把培养重点放在外出务工优秀青年、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乡土人才,放在村组干部及后备干部,放在科技种养致富带头人上。针对农村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经商,好苗难保留,好苗难发现的情况。采取“结对子、铺路子、压担子、引路子”的培养办法,促使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尽早成熟,业务过硬。选择发展对象时,坚持优先考虑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坚持优先考虑青年、妇女、有文化的农民,坚持优先考虑村组干部和后备干部,坚持优先考虑退伍军人和打工返乡创业者,切实保证发展对象的质量。

五是建立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落实。近三年来,全镇24个农村党支部每年都扎实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表彰优秀党员69名,延期转正党员3名。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镇农村党员通过经常的教育,管理素质得到逐年提高,能按照党委的要求做好党员应尽的义务,思想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对照党委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农村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仍有一定差距。当前,农村党员纪律观念、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党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足,轻党建,重经济;有的党员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有的党员碌碌无为,思想滞后;有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观念较淡薄,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

二是农村党员结构比例不够合理。一方面年龄老化。农村35岁以下党员仅111名,占14.72%;60岁以上党员213名,占28.25%:另一方面文化程度偏低,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601名,占79.71%。

三是外出务工青年较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外出务工青年逐年呈上升趋势,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使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力量有所减弱,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着“兵源”不足的问题。

四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容乐观。部分农村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年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益增强,而对入党抱“无所谓”的态度,要求入党积极性不高,要求入党的热情有所下降,这也是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之一。

四、对策与措施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丰富内容。学习培训要做到“四个结合”,确保“四个重点”,即政治理论与党的基本知识相结合,以《党章》为重点;科技知识与实用技术相结合,以实用技术为重点;法律知识与政策知识相结合,以法律知识为重点;先进性教育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相结合,以先进性教育为重点。通过学习培训达到增强党性、丰富知识、懂法律、懂技术、想发展、会发展的目的。

二是创新方式。首先要走出去学。分批组织党员到农业生产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吸收先进单位的经验,达到换脑筋、转观念、长知识、增才干的目的。其次要利用培育科技基地及示范户带,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再次要灵活科教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科普书籍的作用,大力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党员的科技至富经验。

(二)加大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力度,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目前,党员老龄化。党员文化程度偏低是党员队伍缺乏战斗力的主要表现。今后一是加大在年纪轻、有文化、致富能力强的青壮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同时注重发展女党员,注重发展在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入党,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严格入口,疏通出口,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

(三)加大流动党员管理的力度,提高党建管理工作的水平。

面对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等实际问题。一是认真做好外出党员的管理工作。对外出务工党员由所辖支部建立台帐,澄清去向、流出时间、外出期限、联系方式等,并约定管理责任;对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可以建立临时党小组,明确负责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管理。二是认真做好流入流出地党员管理的衔接工作。双方党支部要相互开具转出和接收的信件、信函,明示责任,避免“挂空”。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仅靠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正确,还要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针对我镇农村党员当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任重而道远.镇党委将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认真做好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农村党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篇:探析农村党员发展工作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县有党(工)委17个,党组37个,党(总)支部295个,其中农村党(总)支部82个,全县

党员数4063人,其中女党员917人,占党员总数22.6%。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997人,占24.5%,36至45岁1246人,占30.7%,46至54岁861人,占21.2%,55至59岁354人,占8.7%,60岁及以上605人,占14.9%;文化程度本科以上390人,大专1095人,中专、高中 1038人,初中以下1540人。

2006年底全县农村党支部申请入党人数有10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7名、新发展农业生产一线党员46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28人,占当年发展数的21.5%。高中、中专以上学历17人,占13.1%。通过积极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主要做法经验

(一)明确责任,制订规划。

县委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进行考核,以提高基层支部重视程度,注意发挥党员的作用,提高党员的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加大对青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建立了县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的责任制,三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二是严格考核,做好规划。首先,在注重平时督查的基础上,坚持每年考核一次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考核,把该单位党建工作与其本人的政绩挂钩。坚持每年督促乡(镇)党委量化考评村,对被评为差的村实行一票否决,挂点领导负连带责任,当不能评优评先。其次,做好工作规划。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规划各乡(镇)党委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坚持把每年发展3-5名年轻党员作为年终考核每个村支部的工作指标;第三,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先进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以激发青年农民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如杜热乡党委专门制定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制度,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亮“黄牌”警告,对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书记坚决进行调整、撤换。此外,该乡党委还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村干部目标百分考核体系,直接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哪个村不发展党员就扣分,全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资都将随之减少,使发展党员工作受到了全体村干部的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该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道路。为党组织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解决了村级班子建设后继乏人的实际问题。

(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

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我县认真按照地委的要求,严格按照《党章》及《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把好标准关。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决不求数量而轻质量,并坚决封杀“关系党员”、“金钱党员”、“人情党员”等通过党内的不正之风发展上来的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容情。二是把好程序关。我县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个环节中严格程序和把关。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按照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过好民主关。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民评民推制、发展党员票决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度。今年以来,吐尔洪乡积极推行“公推、票决、公示”三项制度,认真解决农村一些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难这一老大难问题。到目前,该乡已有4个党员发展难点村成功发展了新党员。该乡通过调研发现,个别农村干部思想不端正,热衷于发展“家族党员”、“派性党员”,是造成发展党员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该乡坚持从党员发展的源头抓起,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环节实行“公推制”,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推荐积极分子人选,得到多数人同意的方可纳入积极分子队伍,使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同时,严把发展对象确定关,在党支部研究前由党员进行“票决”,得到半数以上党员推荐且排名靠前,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人选,切实增强了人选的公认度,提高了党员发展的成功率。在支部“通表”前,实行“公示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新党员质量。

(三)多措并举,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农村新党

员。

一是推开“1+1”结对培养活动。一方面,建立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共同负责的“三级培养教育”制度,明确各级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责任。每个乡镇机关党员、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及农村优秀党员每年至少要交1—2名党外青年农民朋友,经常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另一方面,要拓宽工作视野,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外出优秀务工青年

上、放在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乡土人才上、放在退伍军人上、放在村级后备干部上,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注意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支持和指导团组织做好“推优”工作;三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强化培养教育。培养和建立一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解决农民党员老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坚持先培养后发展和边培养边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乡镇党委都建立了动态的不少于应发展数四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同时,每年举办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理论、经济、法律、科技及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强化入党意识,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不注意培养教育,而是“等待上门”的状况。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快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进程,我县喀拉通克乡采取的“五个一”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即:一年举办一次全乡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培训班,一名乡党委成员包抓一个村发展青年党员工作,一个村党支部成员联系培养一名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一年内全乡平均每个村发展一名30岁以下农村青年党员,一年专题检查考核一次农村青年入党工作。

(四)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发展党员工作。

我县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递增,为了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县委组织部着重加强了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针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我们通过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一是广泛动员引人。我们要求各支部积极做好具有发展前途、综合素质好的在外务工经商青年的入党动员、思想教育工作,吸引优秀青年积极靠拢党组织。二是以多种形式育人。首先是要加强学习培训,分批组织培养对象参加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学习培训。其次是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村务工作,如按排参加发展生产、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增强他们入党的信心。三是健全机制管人。县委组织部要求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着重在农村青年特别是经济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党建考核。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党员分布结构不合理。经济落后的村发展党员工作进度缓慢,农村党员队伍老化严重,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妇女党员比例偏低。

二是没有上进心,认为入党无用。部分青年农民思想比较陈旧,对党组织缺乏了解,认为入党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行。因此不想进步,思想观念向个人利益倾斜,满足现状。

三是存在担心,认为入党吃亏。一部分青年农民怕入了党在计划生育等大事上,影响个人利益;一部分农民怕入了党每月还要交党费;一部分农村青年怕入了党,三天两头支部找自己学习、开会,会耽误自己挣钱时间,认为还是不入党好。

四是部分党组织号召力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组织威信不高。这种情况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致使群众尤其是青年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

五是发展“亲属党”现象比较突出。

(二)原因分析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农村党员队伍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党员队伍建设。一些基层党组织只有在整建农村党支部班子、进行村级组织换届时才想到发展党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

二是发展农民党员的程序不够规范。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上搞个人说了算,有的不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就直接上报申请入党,有的在培养期内忽视培养教育,有的甚至不经过党支部大会就上报审批入党,从而导致少数乡村在发展党员中搞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的质量。

三是忽视政治思想工作,放松了对青年农民的教育。当前,仍有个别村特别是贫困村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思想教育无人抓的现象。放松了对青年农民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农村思想教育出现了“断档”,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等。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对党内某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等不正常现象,看成是党组织的整体问题,把特殊理解为普遍,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

四是一些农村的特殊性也影响到农民党员的发展。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政治觉悟、政治素质偏低,私心杂念偏重,怕发展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党员后夺了自己的权,因而极力阻挠青年入党。有的村受家族势力干扰,支部大会通过党员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把一部分优秀青年拒之党的“门”外。还有个别支部认为发展党员程序复杂,有些积极分子外出务工,不便于考察,有怕麻烦心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党员的发展。

四、思考与对策

(一)明确职责,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机制。

一要明确工作职责。重点明确“两级组织、三个责任人”的职责,即要明确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和村支书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职责。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组织培训积极分子,负责审核审批把关,定期检查指导和考核。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好党员发展规划,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研究党员发展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具体要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落实好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带头做好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带头联系发展党员“重点村”,带头支持帮助组工干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组织委员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主要职责是:指导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入党程序进行全程把关,加强党员档案管理,探索发展党员工作新举措。村支书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做到“三个负责”,即负责制定本村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负责抓好发展党员的宣传教育和考察工作,负责召集和主持召开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发展党员工作。此外,还应明确乡(镇)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党员驻村干部的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要建立定期督查考核制度。要形成县抓乡(镇)、乡(镇)抓村、一级抓一级的督查考核制度。县委每半年对乡(镇)党委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的办法主要是采用“听、查、测、谈”的方式进行。听取乡(镇)党委汇报,查看相应的表、卡、簿等档案材料,对重点对象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测试,并同重点对象个别谈话。对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时制止,对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检查的结果作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届中、届末考察、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业绩、调配、任用挂钩,并作为评判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三要建立失职追究制度。规定对违反《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吸收党员,突击发展党员,弄虚作假,致使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进入党员队伍的,或因工作不力贻误党员发展工作的;工作严重失职、渎职,激化农村矛盾,引起群众激愤的。经查实,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对已构成违纪违规的责任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坚决果断地进行处理。对由于非正常因素连续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不能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对任期内由于主观原因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发展党员的村支书,要坚决予以调整,违反党纪的要予以必要的处分。

(二)拓宽渠道,建立民主推荐党员的工作机制。

在广泛宣传党的性质和入党条件的基础上,把党员后备人选推荐权交给群众,并建立民主推荐党员的长效机制,对于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很有好处。一要从外出优秀青年中推荐党员后备人选。一方面要在外出务工地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党支部,由党员分工联系优秀青年;另一方面与务工地所在党组织联系,对已写了入党申请书的优秀青年实行委托培养。二要从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发现党员后备人选。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成果,把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些素质较好,群众推荐、提名票数较高的人纳入党员后备队伍名单,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增加培养发展成功率。三要在日常工作中推荐党员后备人选。要全面实行“三推一定”的办法,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要事先通过党员、群众、群团组织的推荐,再由支部决定的方式确定。通过“三推”,从群众中广泛推优,发掘更多的优秀分子,尤其是30周岁以下青年,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自愿写入党申请书,努力壮大申请入党人员队伍。同时,从所有写申请入党书人员中,“好中选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并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上接受党员和群众测评,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扩大民主,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监督机制。

一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度。即在发展党员的各个环节都实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重点突出“三榜”公示,即:“一榜”是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象的必须进行公示;“二榜”是拟接收为预备党员对象的表现、培养考察及支部意见等情况必须公示;“三榜”是预备党员申请转正时,预备期间的个人表现必须公示。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凡在公示期间有反映问题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凡不按正常程序公示、出现问题的,追究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二要实行接收预备党员答辩制度。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接收预备党员时实行答辩制,答辩采用本人自述、乡(镇)党委出题、党员即席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对象要围绕入党为什么、入党后干什么等问题进行自述,随后由乡(镇)党委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测试,测试之后由与会党员针对现实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向发展对象当场提问。最后支部根据发展对象答辩情况和本人表现进行测评,测评情况较好的提交支部大会表决,测评情况不够满意的将暂缓发展或延长考察时间,条件成熟后再提交支部大会决定。三要实行发展党员“四审”制度。①政审。村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通过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召开知情人士座谈会和函调等多种办法,全面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②预审。乡(镇)党委在审批涉及村支书“近亲”发展新党员时,必须将其全套入党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查。县委组织部及时研究提出审查意见,并书面下达,经审查发现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建议乡(镇)党委重新审议,不予审批。③会审。乡(镇)党委要在研究发展规划、审批党员等工作中从严把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会审,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要建立乡(镇)党委委员分工指导支部党员大会制度,凡村支部召开的接收预备党员及党员转正会议,党委委员要到会指导,凡出现程序不严等问题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④面审。坚持与新党员谈话制度,分管党务的副书记、组织委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实行同新党员面对面的谈话制度,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四)突出重点,建立发展党员“重点村”限期转化机制。

“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难突破始终是困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道难题”。抓“重点村”转化工作,一方面要使现有“重点村”限期转化,另一方面要使原来的非“重点村”不滑入“重点村”行列,同时还要充分保证党员的质量。一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制,限期转化。“重点村”由县乡主要领导主抓,进行重点指导。县一级,县委常委带头抓,建立县委常委包片联“重点村”制度,负责一个片的发展党员工作和一个老龄化“重点村”的整转工作;县其它党员领导也要每人挂钩联系一个发展党员“重点村”,进行重点整转,不整转不脱钩。乡(镇)一级,对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无女党员的支部由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对61岁以上党员占1/3的村支部,明确由组织委员联系。二是要建立每季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在对“重点村”“挂牌”的基础上,要建立每季一次的通报制度,以及时掌握转化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村”整改计划、申请入党人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发展对象人数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对于连续三次通报工作仍无明显改进的,要对有关乡(镇)党委和责任人通报批评、进行组织谈话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三是建立预警制度,超前管理。要设置警戒线,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突破警戒线:连续二年未有人写入党申请或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无32岁以下党员的;党员近亲比例占1/4的;连续二年新发展党员有违法违纪现象的。要制定监控措施,建档立卡,全面掌握处于警戒线范围内的所有村支部的情况,用注册销号的办法,进行动态管理。在出现警戒情况之一时,由乡(镇)组织委员向党委和县委组织部汇报反映情况,县委组织部督促整改落实。

(五)综合治理,探索建立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新机制。

只有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吸引力和战斗力,才能使优秀分子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一要探索党员培训教育机制。党组织要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运用“党员义务劳动日”、“党员关爱活动日”、“党员责任区、联系贫困户”、“蹲点夜访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支部”等有效载体,让党员在主题活动中长见识,受教育。要借鉴运用“学教”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讨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党员,如开展“党员说给党员听”等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奋发向上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要始终坚持采取培训、轮训、观看录像、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二要积极探索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要建立“以动制动”的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流动党员管理上的“真空”,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如通过乡(镇)党委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制作发放联系卡、村支部设立热线电话、支部班子成员责任挂钩、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等多种途径,把流动党员与其党支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让一名流动党员在流动期间游离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外。要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特点、行业分布、知识层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函授教育、集中教育、巡回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流动党员所在的党组织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定教育计划,通过努力工作,把流动党员的作用引导好、把他们的创业环境营造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好。如可根据流动党员的特长和优势,主动包装项目,吸引有一技之长的流动党员回乡创业,从而使他们“在外不忘家乡,富了不忘乡亲,功成不忘支部”,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三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要根据党员的身份、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的不同,分类提出评议标准,通过定期开展“两票”制评议党员活动,对不合格的党员要敢于动真格处置,以纯洁党员队伍。在党员队伍建设中,只要我们始终做到入口把关严格、出口渠道畅通、日常管理到位,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越来越好,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会越来越高,党对优秀分子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

下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委组织部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今年我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通过问卷......

    农村党员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胡桥乡农村党员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

    基层农村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保持农村党员工作的先进性是首要工作,我们认为应该先从党员的源头抓起,我们采取下发调查表、走访党员群众、召开乡村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等办法,对以来乡镇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认......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来源:鼎湖区委组织部课题研究组 阅读次数:200 次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着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的巩固,关系着......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着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的巩固,关系着......

    农村党员量化考评工作调研报告

    松阳县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了以“分类积分考核、工作实绩考评”为内容、以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找准农村党......

    农村党员现状分析

    当前党员队伍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基本稳定,地位比较突出,作用发挥较为明显,涌现出不少带头人和先进典型。但基层党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党员流动性大、居住分散、文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