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试题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一、填空
1.品德是个人依据_社会道德______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__稳定的_____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包括_道德认识_______、_道德情感_______、__道德意志______和__道德行为______等心理成分。
3.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总的趋势是_由低到高_______。
4.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_他律______到__自律______;从__效果_____到__动机______;从__片面_____到__全面______。
5.惩罚应少用、慎用,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_惩罚要顾及儿童自尊心和人格_______;②__惩罚要公正______;③_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_______。
二、选择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①低年级②中年级(四)③高年级
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属于()。
①初步的②较高的③相当高的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①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③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①知落后于行②比较协调③行落后于知
三、判断
1.品德也就是道德。(对)
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三年级下学期。()
3.品德一方面依存于道德,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另一方面品德对道德也有反作用,许多人的品德又构成或影响社会的道德面貌。()
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性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四、简答
1.品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从总体上如何估价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填空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_交往______中形成的_ 直接的_____心理关系。
2.交往是由_信息传递_______、_动作交换_______和_相互理解_______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
3.班级中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___规范_____、__心理相容______、_舆论____和_凝聚力_______。
4.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从_同质性__和_趋上性__两大特点。
5.小学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一般可分为_受欢迎儿童___、_不受欢迎儿童__和_中间距儿童___三种类型。
二、选择
1.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期是()。
①活动②交往③人际吸引
2.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是()。
①电视②动作③语言
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①师生关系②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③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
①友谊②同伴③同伴团体
5.为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①社会测量法②观察法
三、判断
1.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同伴关系。(错)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错)
四、讨论
1.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1.班主任主导性(2.学生全员性(3.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性
2.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教育实践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1.择友的同质性(2.择友的趋上性
是儿童社会交往积极性的表现,也是实现人际关系泊心理效应的保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值得高度重视的心理学特征。
3.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1.个性2.需要3.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二、填空
1.心理学中的个性指的是个体在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活动中形成的具有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
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性的特征。
3.心理的________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从功能上讲,个性具有________性,从发展的角度看,个性又是具有_______性。
4.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各种过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整体。这一整体的________,决定着个性发展的高度。
5.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________的,而不是________的。
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________结构、_______结构和________结构。
7.个性的动机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观。(小学儿童表现为________。)
8.个性的特征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心理成分,它是个性的________的集中表现。
9.个性的自动调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方面。
10.一种较有影响的分法是将需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1.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表现为二个特点,其一是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
12.小学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是促使同伴关系发展的________,也是保证儿童个性形成的________。
13.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就能使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产生________感、________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他人的________,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此外,也有利于发展________和提高学习成绩。
14.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与人的________直接相连。
15.儿童的兴趣只有在________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动力作用。
16.促使儿童兴趣转移的条件:(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
17.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________和________叫做价值观。它是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判断
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
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
3.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交往需要的强度日益强烈。()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6.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能促使个性和谐地发展。()
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四、论述
1.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
3.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请简述之。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填空
1.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
2.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儿童的________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________的特征,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则通常有着________的特点。
二、选择
1.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
①潜意识②自我意识③无意识
2.自我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①自我认识②自我体验③自我监控
3.自我意识的形式要比个性的形成()。
①晚②同步③早
4.自我意识的作用可归为一条,那就是()。
①认识功能②调节功能③动力功能
三、判断
1.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
2.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
3.学习上的“平等竞争”是指全班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竞争。()
4.社会视角转换能是指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评判自我的技能。()
四、问答
1.为什么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2.你认为是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
第十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填空
1.()和()、品德及自我意识等交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人的完整个性。
2.才能的高度发展即()。
3.()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能力被称之为()能力,它又叫做()。
5.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和()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6.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其分布多寡构成了人的气质差异,即()质、()质、()质和()质。
7个人对实现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称之为()
8.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分布
9.小学儿童性格发展比较缓慢时期是小学()年级到()年级这一段时间;在小学()年级前后,儿童性格发展进入骤变期。
10.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是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个群体即被称之为()群体。
11.通畅了解其值类型的方法包括()和()法。
二、选择
1.仅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性质5活动及生活实践中()行为方式。①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习惯化了的熟练的②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③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④自然形成的2智力的核心是()能力
①想象
③观察
④思维推理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能力()
①记忆力
②想象力
③推理能力
④操作能力
4下列哪一项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 因素的影响()
①性格
②气质
③情感
④品质
5诸如正直、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任务的()特点 ①气质②性格③能力④情感
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①13%②3%③0.3%④1%
三、问答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性格?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
1.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整个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发展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4)________。
3.儿童心理发展分以下几个年龄阶段:(1)从出身至1个月为_______期;(2)从1个月至1岁为________期;(3)从1岁至3岁为________期;(4)从3岁至6岁为________期;(5)从6岁至11岁或12岁为________期;(6)从11岁或12岁至14或15岁为________期;(7)从14岁或15岁至17或18岁为________期。
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稳定性②可变性③稳定性与可变性
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
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教育因素
3.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
①成长②发育③发展
4.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①客观因素②主观因素③心理的内部矛盾
三、判断
1.儿童心理纷繁复杂,其发展的总趋势既是向上的,同时又是可以逆行的。()
2.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3.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4.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5.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四、问答
怎样理解年龄特征的概念?
第二篇:心理试题
※习题一
心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错觉
2、感觉
二、选择题:
1.尝试和错误理论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华生、B.巴甫洛夫、C.桑代克、D.佛洛伊德 2.以下哪一项不是感觉的一般特性
A对比性 B.恒常性 C适应性 D.感受性
3.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
A.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
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分析综合---归纳概括----逻辑推理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多少?
A 8个无意义音节 B.10个无意义音节 C.9个无意义音节 D.7个无意义音节
5.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华生、B.巴甫洛夫、C.桑代克、D.斯金纳 6.下列哪项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A.完整性 B.感受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是谁发现了遗忘规律
A华生
B.巴甫洛夫 C.佛洛伊德 D.艾宾浩斯
8.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华生是行为学派的代表人物 B.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C.我们的知识经验大多数是通过无意义识记获得的。D.都不是
9.思维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A..分析和综合 B.判断推理 C.逻辑判断 D.抽象概括
10.吃过糖后马上吃苹果,感觉很酸,这是感觉的哪种特性
A.适应性 B.反差性 C.对比性 D.错觉
11.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华生、B.巴甫洛夫、C.斯金纳 D 都不是
12.1.5分钟的记忆时间属于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都不是
答案
错觉:是常见的不真实知觉,是对知觉对象的失真或错误的感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C 2.C 3.B 4.D 5.D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习题二
名词解释:
1.异相睡眠
眼快动睡眠:被试者眼球在快速转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梦境生动鲜明,肌肉是深度放松的和无反应的,脑电图类似清醒或入睡期,所以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异相睡眠,生理指标爆发式变化 选择:
1.与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有关的睡眠时相为 A REM睡眠 B S2期 C S3期 D S4期 2.与记忆和脑发育有关的睡眠时相为 A REM睡眠 B S2期 C S3期 D S4期
3.睡眠的中枢位于 A 大脑皮层 B 基底节 C小脑 D 脑干
4.关于神经性厌食诊断错误的是 A 女性好发,病前一般有社会心理因素 B 进食量明显低于常人 C 体重减轻
D 有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行为
5.与REM睡眠最为相关的神经递质C 6.与NREM睡眠最为相关的神经递质A A 5-HT B Ach C NE D DA
※习题三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 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1.医学心理学是以下哪一门学科的分支学科
A.医学B.社会学C.伦理学D.心理学E.人体学
2.华生创立的学派认为主要研究人的A.行为B.本性C.憎绪D.欲望E.冲突
3.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A.海马区B.额叶C.顶叶D.枕叶E.颞叶
4.瞬时记忆的信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大约为A.几秒钟B.几十秒C.几十分钟D.一二分钟E.十几分钟 5.有关感觉的相互作用A.一般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官的感受性B.红、黄、橙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主要体现了感觉的相互作用C.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疼得更加厉害,符合感觉相互作用规律D.以上均正确E.以上均不正确 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B.人的心理活动C.生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D.生物的心理过程E.以上都不正确
7.以下哪位科学家绘成了遗忘曲线A.弗洛伊德B.马斯洛C.华生 D.艾宾浩斯
E.魏特默
8.根据记忆的内容,记忆可分为四种,以下哪项不是A.感觉记忆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D.形象记忆E.运动记忆
9.关于心理的过程所指的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A.感觉、学习、想象、动机、情绪
B.感觉、兴趣、想象、动机、情绪C.感觉、学习、性格、想象、情绪D.思维、语言、情感、需要、自制力E.注意、语言、情感、需要、目的性
10.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迁移B.创造C.想象D.思维E.以上都不是
11.人类意识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连A.劳动B.语言C.以上都正确D.生物规律E.直立行走
12.关于“情绪”不对的说法是A.只有人才能产生B.情绪的产生多与生理需要有关C.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冲动性D.情绪产生多伴有胜利、行为上的变化E.以上都不正确
13.关于情绪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B.具有两极性.C.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D.以上都正确E.以上都不正确
14.情绪理论的重点是研究、探讨A.情绪是如何发生的B.情绪是如何分类的 c.情绪是如何转化的D.情绪是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的E.情绪是如何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
15.与意志坚韧的人相反的是
A.喜欢听别人意见并很倾向于接受别人的暗示 B.优柔寡断的人 C.固执己见的人 D.草率的人 E.以上都是 16.“想吃鱼,又怕腥”是哪种冲突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单向冲突 E.以上都不是
17.不属于性格特征的一个类型是 A.意志特征 B.态度特征 C.理智特征 D.遗传特征 E.情绪特征
18.C型性格的人与以下哪一种疾病有关 A.冠心病 B.脑出血 C.肿瘤 D.湿疹
E.以上都不是 19.培养儿童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是 A.2—3岁 B.5—7岁 C.学龄前期 D.学龄中期 E.学龄后期
20.心理健康的培养,应从何时开始 A.优生计划 B.胎儿期 C.围产期 D.新生儿期 E.婴幼儿期
21.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B.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C.应对都是有益的
D.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
E.应对过程是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
22.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患者适应环境 B.可用药物治疗 C.可用心理疗法
D.应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干预和治疗 E.必须用药物治疗
23.不属于心理品质的是 A.记忆 B.智力 C.性格 D.心跳 E.情绪
[ Bl题型」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S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 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 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A.疾病
B.认知障碍 C.职业变动 D.高温或低温
E.风俗习惯造成的刺激
24.属于心理性应激源的是 25.属于社会性应激源的是
26.属于文化性应激源的是
多数人在面临死亡时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A.否认与隔离期 B.接受期 C.抑郁期 D.愤怒期 E.协议期
27.首次意识到病情严重,初次感到死亡的威胁经历的是
28.常常在后期要与医护人员商讨,提出一些挽回“失落感”的条件 29.该期是在来之不易的认识水平的前提下达到的,面对死亡者带着 期望和平和的心情思考即将到来的死亡
30.经过了愤怒期后,病人开始理智一些地处理问题,对生命抱有希 望
31.病人感到孤立无助,常向医生、家属提出无休止的要求,烦躁不 安,认为照顾不周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32.咬紧嘴唇可使身体另一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些,反映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中的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联觉
E.以上均不正确
33.SCI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属于 A.临床记忆量表 B.人格问卷
C.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D.智力测验
E.适应行为量表
34.属于评定量表特点的是 A.材料无严格限制 B.偏重于实用 C.简便易用
D.使用者不必经特殊培训 E.以上都是
35.关于综合原则
A.心理治疗方法与其它生理治疗方法结合
B.人类疾病是诸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C.所以综合治疗势在必行是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 D.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折衷作用,有利于心理治疗 E.以上均正确
36.关于人本主义疗法中,哪项错误
A.医生对于病人的叙述,应避免提出矫正观点 B.适应于所有患者
C.反对控制病人交谈的方向
D.治疗者的主要责任是激发患者自我暴露
E.治疗的目的之一是使病人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37.心理咨询的目的包括 A.改变其原有认知结构 B.帮助其自身发展 C.替来询者作出决定 D.强化患者自我控制 E.以上都正确
38.心理治疗的中立原则 A.不对病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 B.一般情况下不能为亲友、熟人进行治疗 C.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与自立 D.不能代替病人作出任何选择与择定 E.C与D均正确
39.按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以下哪项 中进行的 A.潜意识 B.前意识 C.意识
D.逻辑思维 E.睡梦中
40.对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最优先的需要常常是 A.生理需要 B.经济保证
C.良好就医环境 D.家人的理解
E.爱与回归的需要
41.当一个人真的意识到病情严重,初次感到死亡的危胁时,典型的 反应是
A.感到抑郁
B.感到异常愤怒
C.感到震惊,并否认疾病
D.接受事实,并寻找可能的补救办法 E.以上都不是
42.慢性期的病人由于病程较长、症状固定或反复发作,易出现 A.厌世心理 B.揣测心理 C.恐惧心理 D.冷漠心理
E.以上都正确
43.某男青年,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而又不愿意辜负领导的栽培,不 能决定该不该辞职。作为咨询员的你,未帮他作出任何决定,你 A.遵守真诚原则 B.遵守回避原则 C.违背了回避原则 D.遵守保密原则 E.违背了耐心原则
44.某青年小张,因一次医疗事故,双目失明了,他从昏迷中醒来 后,就不吃不喝,也从不与任何人说话,三天后,曾用刀片割腕自 杀,这属于病人角色转化中的 A.角色冲突
B.角色行为强化 C.角色行为缺如 D.角色行为减弱 E.以上均不正确
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答案
1.D 2.A 3.B 4.A 5.A 6.A 7.D
8.A 9.E 10.A 11.E 12.A 13.D 14.A 15.C 16.B 17.D 18.C 19.A 20.A 21.C 22.E 23.D 24.B 25.C 26.E 27.A 28.E 29.B 30.E 31.D 32.C 33.C 34.E 35.C 36.B 37.E 38.E 39.A 40.A 41.C 42.E 43.C 44.D
※ ※<习题四> [A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 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宇母所属方框涂黑。1.医学模式是指
A.临床工作者的思维方式
B.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和对策、C.社会上普遍采用的医疗保健措施 D.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 E.以上均不对
2.马斯洛所在学派认为
A.人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的动力作用” B.心理学研究应侧重于心身关系 C.心理学要研究人的本性 D.后天学习在人的人格、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造就中起着绝对作用 E.认为心理学应主要研究人的行为 3.以下哪一项不是心理过程 A.语言 B.想象 C.注意 D.学习E.需要
4.学习是指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的 A.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 B.知识的积累
C.知识技能的积累 D.心理素质的提高
E.智力心理的综合提高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B.人的心理活动
C.生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D.生物的心理过程 E.以上都不正确 6.人的心理实质是 A.感知与思考 B.脑的功能 C.推理与想象 D.个性特征
E.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7.关于长时记忆 A.内容是无限的
B.是指持续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C.其编码方式主要是语义编码
D.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多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E.以上均正确
8.盲目的轻信别人属于 A.意志的果断性差 B.意志的自制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目的性差 E.意志的自觉性差
9.关于人格特征哪项错误
A.不同信念反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B.是表现一个人稳定的典型特征 C.不同信念反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D.不同能力反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E.以上均正确
10.“三因素”学说认为
A.情绪是“外界刺激、机体生理变化、认知”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B.情绪是“情境、认知、想象”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情绪是“外界刺激、生理、回忆”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情绪是“外界刺激、认知、回忆”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E.以上都不对
11.一意孤行属于 A.意志的果断性差 B.意志的自制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目的性差 E.意志的自觉性差
12.关于自我意识
A.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标志之一 B.是人的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C.自我意识的萌发首先是通过认识他人 D.认得自我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 E.以上都正确
13.关于回忆,哪项不正确
A.它是头脑中浮现的过去经历的事物或形成的概念 B.回忆的正确程度依赖于积极的思维活动 C.无意回忆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任务的回忆 D.必须由外界刺激才能引起 E.以上都正确
14.“三因素”学说的创始人之一是 A.沙赫特 B.坎农 C.华生 D.兰格
E.以上都不对
15.关于情绪不对的说法是 A.只有人才能产生
B.编绪的产生多与生理需要有关 C.憎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冲动性
D.情绪产生多伴有生理、行为上的变化 E.以上都不正确
16.情绪的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具有两极性
B.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 C.具有不稳定性
D.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E.以上都正确
17.习惯性的不听从别人的规劝 A.意志的自觉性过强 B.意志的自觉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果断性好,E.以上都不对
18.生物体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 A.满足需要
B.情感需要
C.竞争与生存的需要 D.好奇与求知的需要 E.以上都不是
19.需要的根本特性为 A.目的性 B.心理性 C.动力性 D.生理性 E.社会性
20.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构成为 A.自我一本我一起我
B.意识一前意识一潜意识 C.力比多
D.自我意识构成 E.以上都不对
21.以下行为哪一个符合A型性格的定义 A.忧郁
B.对人有敌意 C.焦虑
D.童年生活挫折 E.以上都不是 22.关于儿童期的家教,哪项正确 A.采取强制一被动式 B.采取民主协商式
C.采取主动一被动式 D.采取自由式 E.以上都不对
23.心理健康的标准,哪一个不是 A.心情愉快 B.有自制力 C.有自知之明
D.良好的人际关系 E.以上都是
24.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应主要放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儿童期 E.成年期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激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下后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 C.在某些情况下可出现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导致眩晕和休克 D.在心理应激状态下,T淋巴细胞数量和转化率都明显降低
E.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使人产生良好的 适应结果。长期的超强度的应激则使人难以适应,最终损害人的健康
26.不适于用问卷法进行测验的为 A.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B.洛夏墨迹测验
C.艾森克人格问卷
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E.抑郁自评量表
27.应用智力测验测智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 A.了解被试者智力结构的特点之路 B.使儿童得到相应的教育与训练 C.智力障碍的辅助诊断
D.预测被试者是否能够成才 E.了解被试者的潜能 28.关于“适应行为量表”,正确的是 A.适应行为与智力有较大关联 B.属于心理测验工具的一种 C.适应行为与智力有较大关联 D.“自理能力”属基本的适应行为 E.以上都对
29.心理治疗的实效性是指 A.心理治疗的效率高
B.心理治疗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C.心理治疗是一种实际、有效的人道工作
D.心理治疗要求医患相互信任诚实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E.以上都不对
30.冠心病监护病房病人在发病初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 A.悲观与失望
B.情绪不稳定,易冲动 C.焦虑
D.精神衰弱 E.不一定
31.根据求医的决定权,可将求医行为分为 A.主动型,强制型,参与型 B.主动型,被动型,参与型 C.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 D.强制型,合作型,指导型 E.被动型,指导型,合作型
32.主动一被动型模式的医患关系不宜用于 A.全麻病人 B.局麻病人 C.婴儿 D.儿童 E.都可以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 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 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情绪 B.应激 C.心境 D.激情 E.情感
33.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
34.人和动物对刺激进行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行为、生理变化和对事物主观的体验
35.一种弱而持续存在的心理状态
36.在生物界,为人独有
37.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体验
38.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
A.A型行为的行为特征 B.B型行为的行为特征 C.C型行为的行为特征 D.以上都不是
39.焦虑
40.脾气暴躁
41.时间紧迫感
42.童年生活不幸
43.谦虚
44.温和
45.压抑情绪
A.对心理障碍的机制进行研究
B.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对心理障碍进行调整和矫正
C.强调预防,主张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或矫正人们有碍身心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D.以研究心理因素为引导致躯体生理学改变为主要方向的学科 E.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
46.健康心理学
47.临床心理学
48.变态心理学
49.心理生理学
50.神经生理学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5个 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 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51.美国医生Wolff,H.G.和Mason,J.W.等人经过多年的实验 室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不同的情绪变化可以造成消化系统血流及消 化液分泌的变化支持哪种理论 A.支持心理生理学理论 B.支持精神分析学理论
C.支持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D.支持心理行为学派的理论 E.以上都不是
52.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家长应 A.马上警告不要沾沾自喜 B.批评他的其他行为
C.不加理睬,让他自己认识到是小题大做 D.马上表扬、肯定 E.以上做法都可以
53.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到受重视、真诚、理解、协调、信 赖,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 行为的转变。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A.精神分析法 B.自由联想法 C.放松训练法 D.合理情绪法 E.患者中心法
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
(二)答案
1.B 2.C 3.A 4.A 5.A 6.B 7.E
8.E 9.A 10.A 11.C 12.E 13.E 14.A 15.A 16.E 17.C 18.A 19.C 20.A 21.B 22.B 23.C 24.C 25.D 26.B 27.D 28.E 29.C 30.C 31.C 32.B 33.B 34.A 35.A 36.E 37.E 38.B 39.C 40.A 41.A 42.C 43.C 44.B 45.A 46.C 47.B 48.A 49.D 50.E 51.A 52.D 53.E
※ ※<习题五> [A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 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医学心理学是哪两种学科的交叉 A.生理学与心理学 B.医学与心理学 C.伦理学与心理学 D.生命科学与心理学 E.医学与;临床心理学
2.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A.最早被提出是在十九世纪中叶 B.1977年由美国医生提出 C.由德国人冯特首先提出 D.最早提出于十八世纪 E.以上均不对
3.“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A.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为标志 B.以第一个心理咨询诊所的建立为标志
C.以洛采第一次提出“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为标志 D.以第一所心理医学实验室的建立为标志 E.以上都不对
4.以下哪一项是心理过程 A.语言 B.兴趣 C.能力 D.动机 E.需要
5.三个心理过程是 A.认知一能力一性格 B.认知一人格一意志 C.认知一情绪一意志 D.动力一情绪一评价 E.动力一情绪一气质
6.知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A.感受性 B.恒常性 C.概括性 D.理解性 E.选择性
7.需要的特点哪项不对
A.是人们行为的间接动力 B.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
C.是产生情绪、情感的中介 D.是人们行为的 E.以上均正确
8.关于自我意识
A.是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标志之一 B.是人的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C.自我意识的萌发首先是通过认识他人 D.认得自我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 E.以上都正确
9.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 A.再认” B.再现 C.认知 D.反射 E.联识
10.与情绪相联系的需要主要是 A.生理需要
B.追求真理的需要 C.追求美感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E.以上都是
11.哪项不是情感的特点 A.不易受情境的影响
B.与其有关的需要不包括生理需要 C、有些动物也具有情感 D.以上都包括 E.以上都不包括
12.习惯性的不听从别人的规劝 A.意志的自觉性过强 B.意志的自觉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果断性好 E.以上都不对
13.不同层次的需要随年龄的发展是 A.阶梯式发展 B.循环式发展 C.波浪式发展
D.无明显的规律可寻 E.以上都不正确
14.爱森克的人格纬度理论属于 A.人格特质论 B.心理动力学说 C.现象学派理论 D.社会学派理论
E.人本主义人格自我论
15.C型性格的人与以下哪一种疾病有关 A.哮喘 B.胃溃疡
C.冠心病 D.湿疹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行为哪一个不符合B型性格的定义 A.谦虚、谨慎 B.容易激动 C.抑郁
D.童年生活挫折 E.以上都不是
17.对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以下哪点不正确 A.工作应超负荷,以挖掘个人潜力
B.家庭稳定是情绪乐观,事业有成的基石 C.充足的睡眠仍很重要 D.矫正不良行为是这个时期维护身心健康的关键 E.以上都正确
18.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 A.良好的人际关系 B.敏捷的思维 C.仔细、沉着 D.慷慨、大方 E.以上都不是
19.关于青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A.判断力强 B.意志坚定
C.自我意识基本形成
D.韧性强
E.以上都不对
20.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心身疾病发病的原因应当是心理社会因素或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 诱因
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
C.该躯体或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 化为基础
D.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
E.心身疾病发病的原因只能是心理社会因素
21.A型性格的人易患下列哪种病 A.消化性溃疡 B.癔病 C.偏头痛 D.冠心病 E.肿瘤
22.不属于心理品质的为 A.记忆 B.智力 C.性格 D.心跳 E.情绪
23.某人测查智商后得智力百分位为50,其智力水平为 A.超常 B.优秀 C.中等
D.低于平常 E.智力低下
24.对于心理测量来说,不正确的是 A.主要采用问卷等方法进行
B.测验工具需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放度 C.需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
D.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E.也采用调查、会谈、实验等常用方法
25.心理治疗的实效性是指 A.心理治疗的效率高
B.心理治疗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C.心理治疗是一种实际、有效的人道工作
D.心理治疗要求医患相互信任诚实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E.以上都不对
26.心理咨询区别于心理治疗 A.对象多为正常人
B.涉及的问题多是意识问题
C.心理咨询医生要提出劝告与警告 D.以上均不正确 E.以上均正确
27.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减轻病痛,增进心身健康,它们主 要内容是
A.纠正病人不正常的行为 B.纠正病人不正常的思想 C.纠正病人不健全的意志力 D.帮助病人坚定正确的人生观 E.纠正病人偏离正常的人格
28.心理咨询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宣泄 B.领悟
C.强化自我控制 D.教导
E.增强自信心
29.心理咨询最突出的问题 A.情绪问题 B.性心理问题 C.青春期问题 D.更年期问题 E.世界观问题
30.以下病人的权利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B.保守个人秘密 C.享受医疗服务
D.免除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E.以上均正确
31.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不包括 A.尊重病人的个性 B.尊重病人的人格
C.深入了解病人的个性特点
D.把自己的想法、感觉投射到对方身上 E.创造优雅、舒适的医疗环境
32.对病人任何新的治疗措施都应事先告诉病人,主要是为了 A.使病人有安全感
B.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C.提供给病人有关疾病的信息 D.增加医患间的相互信任 E.以上都不对
33.下列关于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包括 A.提高病人的社交能力
B.使患者逐步建立治疗动机 C.造就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D.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
E.为医生设计、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4.关于短时记忆以下正确的是 A.可达数分钟 B.又叫瞬时记忆
C.必须经重复才能转为长时记忆 D.容量有限,一般为5—9个组块 E.以上均正确
35.易于接受暗示的人,一般属于 A.意志的果断性差 B.意志的自制性差 C.意志的坚韧性差 D.意志的目的性差
E.意志的自觉性差
[ Bl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 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 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尊重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安全的需要
36.最高层次的需要
37.最低层次的需要
A.洛夏墨迹测验
B.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C.比奈一西蒙量表 D.90项症状自评量表 E.H—R成套测验
38.属于投射测验的为
39.属于神经心理学测验的为
40.属于智力测验的为
41.属于客观性人格测验的为
42.属于评定量表的为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5个 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 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43.一位性病患者的医生,被患者单位询问他的病人的病情。医生拒 绝回答,是为了保护病人的哪项权利 A.受到社会尊重 B.隐私权
C.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 D.享受医疗服务 E.以上都不对
44.某女小王,热爱事业,追求成功,是位女强人,但她又想成为一 名好母亲,好妻子,她所经历的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挫折
E.以上都不对
45.乙肝患者升学体检中掩盖病情,报考了一所要求肝功正常的大 学。这种行为用于病人角色适应不良的哪种 A.角色行为冲突 B.角色行为减退 C.角色行为缺如 D.角色行为异常 E.以上均不是
46.某医学工作者致力于寻找心理学的办法改变或矫正人们有碍身心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教育、训练、和咨询等预防措施,预防心理障碍及各种心身疾病。他的工作范畴属于 A.健康心理学 B.心理生理学 C.变态心理学 D.临床心理学 E.心身医学
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
(三)答案
1.B 2.B 3.D 4.A 5.C 6.A 7.E
8.E 9.A 10.E 11.D 12.C 13.C 14.A 15.B 16.c 17.A 18.A 19.c 20.C 21.A 22.D 23.C 24.E 25.C 26.A 27.E 28.D 29.A 30.E 31.D 32.D 33.A 34.D 35.A 36.D 37.B 38.A 39.E 40.C 41.B 42.D 43.A 44.C 45.C 46.A
※ ※<习题六> 1.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B A 常模
B 大样本 C 信度
D 效度 2.采用问卷法进行测量的是:()A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洛夏墨迹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韦氏智力量表 3.信度是指测验分数的:()C
A 有效性
B 灵敏性 C 可靠性
D 精确性
4.下列哪项分测验属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言语量表:()A A 领悟
B 填图 C 图片排列
D 积木图 5.下列哪项测验属于投射测验:()B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主题统觉测验
C 韦氏智力量表
D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6.不能用于团体测验的人格测验是:()A
A 洛夏墨迹测验
B 艾森克人格问卷
C 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D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7.Hamiton抑郁量表属于:()B
A 自评方法
B 他评方法 C 投射方法
D 操作方法
8.某病人易焦虑抑郁、过分敏感、遇挫折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如要求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其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C A E分低
B L分低 C N分高
D P分高
1.离差智商:
由Wechsler提出,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是以测量分数的平均数为评估的参照点、分数的标准差为单位。离差智商=100+15(X-m)/SD。2.心理测验:
即对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简述心理测量的特点。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3.测量的误差;
4.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简述心理量表的基本品质。
1.项目的区分度(鉴别力):心理量表项目对人的某种心理特征不同水平、不同倾向的判别力指标。
2.量表的信度:指量表测量的可靠性程度。是检验心理量表测量分数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用相关系数的大小表示信度的高低。有三种: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等值信度 3.量表的效度:
指量表测量的有效性或真实性、准确性。测验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心理的特征、状态或障碍及其功能方面的指标。有三种:
(1)内容效度:指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是否充分概括了应有的内容。(2)效标关联效度:测验结果与另一些的结果相关的程度。
(3)结构效度:反映量表的测量结果能够证明理论假设的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 ※<习题七> 1.医学心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关于医学心理学,不合适的叙述是:()C
A 多学科交叉学科
B 研究心身相关的学科 C 思想教育学科
D 医学的基础和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可以在以下部门工作中得到应用:()D A 医院
B 康复与预防机构 C 心理门诊
D 以上都是
3.有关生物医学模式错误的说法是:()C
A 该模式的出现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
B 注重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影响
C 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D 忽视人的社会性 对一批A型行为类型者,目前开始作综合行为矫正指导,此后追踪5个月实践过程中的被试行为改变程度,以验证该行为矫正技术的效果,这是:()A
A 前瞻性研究
B 回顾性研究 C 以上都对
D 以上都不对
※ ※<习题七> 1.医学心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关于医学心理学,不合适的叙述是:()C
A 多学科交叉学科
B 研究心身相关的学科 C 思想教育学科
D 医学的基础和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可以在以下部门工作中得到应用:()D A 医院
B 康复与预防机构 C 心理门诊
D 以上都是
3.有关生物医学模式错误的说法是:()C
A 该模式的出现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
B 注重生物学因素对人的影响
C 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D 忽视人的社会性 对一批A型行为类型者,目前开始作综合行为矫正指导,此后追踪5个月实践过程中的被试行为改变程度,以验证该行为矫正技术的效果,这是:()A
A 前瞻性研究
B 回顾性研究 C 以上都对
D 以上都不对
※ ※<习题八> 医学心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脱敏:治疗医师采用深度肌肉放松技术拮抗条件性焦虑,先同病人一起制订一份与恐怖、害怕有关的导致焦虑的境遇等级表,然后在治疗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来抑制焦虑反应。
2. 同感: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心世界有准确的、如同亲身体验的了解,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如同亲身感受自己一样,3. 治疗性关系:是指患者与治疗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治疗进程和疗效的取得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是所有心理治疗中所共同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临床各科、社会助人机构或咨询服务机构中也普遍存在。
二、填空: 1.影响心理治疗疗效有 治疗者个性品质、患者人因素、治疗技术 等因素。
2.精神分析疗法关注患者 潜意识 问题;行为治疗关注患者 行为 问题;认知治疗关注 意识 问题。
3.心理咨询的基本准则是 保密、测验、转介 ;
三、选择题:
1. 关于心理治疗,以下何种理解是正确的 A A.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关系;B、不能使用药物治疗;C、治疗人员不一定受过专业训练;D、治疗形式为言语;E、适应所有人群 2. 下列那种治疗可能对恐怖症最有效:A A 行为治疗 B 认知治疗 C 一般性心理治疗 D 精神分析 E 生物反馈治疗
3. 哪项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A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性心理障碍 D、睡眠障碍 E、儿童多动症
4. 心理咨询员的态度不包括 D A尊重 B真诚 C同感 D 掩饰 E 保密 5. 心理治疗的原则错误的是:E A、真诚;B、耐心;C、中立;D、保密;E、标准。6. 行为治疗的一般原则中错误的是:E A、循序渐进式;B、行为分析;C、实践;D、练习;E、顿悟。7. 认知治疗的基本特征中,错误的是:C A、目的是确立和纠正认知偏见;B、非精神病人;C、技术有移情或自由联想;D、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E、限时,15-25次。8. 关于心理咨询的形式,按途径分类不包括:A A直接心理咨询;B、专栏咨询;C、信件咨询;D、电话咨询;E、网络咨询
9.精神分析是以下谁的学说 A A 弗洛伊德 B 荣格 C 马斯洛 D 阿德勒 E 贝克
四、问题:
心理咨答:
相同点:两者的理论相同,一般都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行为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二者的目标基本相同。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能认识自我、改变行为、发展个性和个人成长;两者的过程基本相同,具体表现在:来访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注重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不同点: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是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发展性指导为其主要工作方式,注重于来访者当前的状态与将来的改变,强调教育与心理支持;咨询员地整体工作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价值观、感受和评价标准,即不显示中性的道德观,也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观点、看法灌输或加强于来访者;心理咨询的工作地点是设在社区、学校、工厂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中,而不是高在医院的门诊部或病房。
1、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
2、论一般性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答:一般性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有以下几种:
1. 倾听。通过耐心的倾听,让患者感受到医师在关心他和理解他。治疗师在倾听过程中的非语言性集中注意的姿态和重复,有助于提高倾听的效果;
2. 解释和指导。就有关躯体和心理问题给予解释和知识教育,矫正有关不正确的认识或卫生知识,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必要的健康教育。3. 减轻痛苦或逆遇。通过鼓励患者情绪表达来减轻苦恼。
4. 提高自信心。如果患者长期存在问题,提高自信心特别重要,这能使他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5. 鼓励自我帮助。治疗师应该鼓励患者学会自助。这是支持性心理治疗一个最重要的目的
※ ※<习题九> 1.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B A 常模
B 大样本 C 信度 D 效度 2.采用问卷法进行测量的是:()A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洛夏墨迹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韦氏智力量表 3.信度是指测验分数的:()C A 有效性
B 灵敏性 C 可靠性 D 精确性
4.下列哪项分测验属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言语量表:()A A 领悟
B 填图 C 图片排列 D 积木图 5.下列哪项测验属于投射测验:()B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主题统觉测验
C 韦氏智力量表 D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6.不能用于团体测验的人格测验是:()A A 洛夏墨迹测验
B 艾森克人格问卷
C 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D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7.Hamiton抑郁量表属于:()B A 自评方法
B 他评方法 C 投射方法 D 操作方法
8.某病人易焦虑抑郁、过分敏感、遇挫折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如要求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其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C A E分低
B L分低 C N分高 D P分高 1.离差智商:
由Wechsler提出,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是以测量分数的平均数为评估的参照点、分数的标准差为单位。离差智商=100+15(X-m)/SD。2.心理测验:
即对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简述心理测量的特点。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3.测量的误差;
4.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简述心理量表的基本品质。
1.项目的区分度(鉴别力):心理量表项目对人的某种心理特征不同水平、不同倾向的判别力指标。
2.量表的信度:指量表测量的可靠性程度。是检验心理量表测量分数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用相关系数的大小表示信度的高低。有三种: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等值信度 3.量表的效度:
指量表测量的有效性或真实性、准确性。测验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心理的特征、状态或障碍及其功能方面的指标。有三种:
(1)内容效度:指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是否充分概括了应有的内容。(2)效标关联效度:测验结果与另一些的结果相关的程度。(3)结构效度:反映量表的测量结果能够证明理论假设的结构或特
※ ※<习题十> 20、突然的、出乎意料的紧张所导致的情绪状态称:()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觉醒
25、一个术前病人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3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 尊重需要
B 自我实现需要 C 安全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33、容貌平凡的女人,往往特别相信“红颜薄命”的俗语,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A 抵消作用 B 升华作用 C 合理化作用 D 幻想作用
B9-12 20、“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这么烦闷”。是表示人的情绪状态中:()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觉醒
2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3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切需要的基础是:()A 尊重需要
B 自我实现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33、有人取的妻子,姿色平平,认为是“丑妻可靠”。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 抵消作用 B 升华作用 C 合理化作用 D 幻想作用
第三篇:警察心理测试试题
附件:2 特警二(防爆安检)职位专业测试
评分项目和标准
一、测试时间及安排
(一)9月7日9:00—11:00进行专业理论测试,测试地点为特警支队综合楼二楼、三楼会议室。
(二)9月7日下午至9月8日进行实际操作测试,测试地点为特警支队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二、测试内容
(一)理论考试(50分)
内容涵盖爆炸物品、机械、化学、电子及各类炮弹(炸弹)相关理论知识。
(二)实践操作(50分)
1、测试内容:对模拟爆炸装置进行分析并拆除。
2、评分标准:
a.正确分析爆炸装置结构,得15分; b.正确分析爆炸装置发火原理,得15分;
c.正确制定拆除爆炸装置的方法及步骤,得20分; d.测试规定用时8分钟,超过规定时间,停止答题,以实际完成项目计分。
三、评分方式
实践操作测试由评委组现场评分,在去掉评委组的一个 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计算其平均分为考生实践操作测试最终成绩,主考官将现场告知考生。
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总和为考生最终专业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第四篇:幼儿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C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的认知能力主要利用图片、声音、动作、影视等方式来促进,依据是
()。
A.幼儿的思维形象化具体化B.幼儿的抽象化具体化
C.幼儿的思维对象化概括化D.幼儿的思维不确定化、非理性化
2、.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⑤认知需要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3.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为()。
A.条件反射B.定向反射C.习惯化D.去习惯
化774、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5.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B.真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D.感知概括的出现
二、名词解释
1.个性:
2.发展: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简答题
1.说说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2.教师在组织指导开展角色游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案例分析题
许多幼儿被问:“你觉得自己是好孩子吗”,“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很多幼儿都回答说:“我不是好孩子”,“好孩子爱学习”,“我不爱读书,爱玩”。
试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幼儿 “对学习的认识”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第五篇:前3章康复心理试题
前3章康复心理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康复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交叉学科
B边缘学科
C思想教育学科
D心理学的分支
E康复学的重要分支
2、康复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患者的C
A康复期的临床表现
B生物理化致病因素
C康复期患者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D康复期心理行为变化和心理康复方法及技术
E康复期患者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
3、康复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根据是
A
A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B生物-社会模式
C生物-社会-心理模式
D生物医学理论模式
E社会医学理论模式
4、关于康复心理学的地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A康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B康复心理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受过充分训练的心理学专业人员来承担
C康复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和行为科学进行临床,咨询,组织的方法
D康复机构可单独成立康复心理科(室),聘用经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参加伤、病、残者的康复专业治疗组,参与综合功能评定,制定且全面参与康复治疗计划
E康复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病、伤、残者提供心理学方面的服务,以促进其适应工作、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过程
5、对医学心理学不合适的描述是
E
A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
B心身医学研究治病的心理因素
C身心医学研究疾病与体残对心理的影响
D医学心理学主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手段,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E偏重于研究相对正常的行为
6、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是
B
A、Lotze
BH
B、Wundt
W
C、Freud
S
D、Witmer
L
E、Tonlun
M7、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创始人是
B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华生
D贝克
E巴甫洛夫
8、有关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康复方法的核心是医师利用患者的移情克服其阻力
B弗洛伊德认为,进行心理康复,首先要搞好医患关系
C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D现代心理康复的起始源要早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E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9、行为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创始人是
C
A巴甫洛夫
B伴都拉
C华生
D斯金纳
E亚历山大
10、有关行为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认为现代疾病和心理障碍都是由不良行为引起的B主张研究意识
C反对内省,主张应用实验方法
D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E行为主义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11、认知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的时间是
C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
12、下列对认知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及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B将人看做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C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
D认知重建是认知学派心理康复的中心
E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贝克、Mohoney、Ellis等所创建
13、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创始人不包括
D
A沃尔夫
B亚历山大
C马森
D马斯洛
E恩格尔
14、对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心理刺激不一定有心理中介过程和生理中介过程才能引起躯体器官的器质性变化或生理功能性变化
B个体没有易罹患器官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
C认为心身疾病、心身障碍都存在强烈的心理刺激
D心理康复的方法是纠正其错误认知和错误的思维方法
E心理康复的方法能使已经建立的病理性的不良行为得以消除
15、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及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
A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
B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
C卡尔罗杰斯和压力山大
D沃尔夫和压力山大
E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压力山大
16、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的主题是
E
A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本质的关系
B人的本性
C人的本性对未来自身发展的影响
D研究影响个人与社会进步的因素
E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7、对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及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E
A它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B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
C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都来自患者的自我实现受阻和潜能未得以发挥
D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E强调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
18、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是
A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E神经心理学
19、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的是
C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医学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和心理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20、关于发展心理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
B毕生发展心理学揭示个体某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
C研究人的种系发展的心理学叫比较心理学,它将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进行比较,从比较中确定它们的联系与差别
D研究人心理的个体发展又叫毕生发展心理学
E
毕生发展心理学探讨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21、反对内省主张应用实验方法的心理学派别是
C
A
精神分析
B
功能主义
C
行为主义
D
构造主义
E
认知主义
22、毕生发展心理学不包括
E
A
婴幼儿童心理学
B
青少年心理学
C
成年心理学
D
老年心理学
E
犯罪心理学
23、教育心理学不包括
D
A
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B
知识技能的掌握
C
心理的个别差异
D
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变化
E
教育者的心理品质
24、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
D
A
行为主义
B
功能主义
C
构造主义
D
精神分析
E
认知主义
25、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法为
B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E
访谈法
26、在不加任何干涉的情景中,直接观察研究对象行为称为
D
A
测验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自然观察法
E
控制观察法
27、护士巡视病房时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所进行的观察为
D
A
测验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自然观察法
E
控制观察法
28、对危重患者在监护病房的情境中观察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为
B
A
自然观察
B
控制观察
C
实验观察
D
测验观察
E
测验法
29、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质量主要取决于
C
A
控制观察的条件
B
患者
C
观察者的能力
D
观察的环境
E
观察的时间
30、对控制观察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在预先控制观察的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
B
优点是取得被试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够报告的行为数据
C
资料可靠性高
D
观察者活动可能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使其观察结果失真
E
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31、通过与被试者会晤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E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E
访谈法
32、关于访谈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E
A
通常采取一对一的访谈方式
B
是调查法中的一种
C
与被试者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的同时观察其访谈时的行为反应
D
其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性质、研究者本身的知识水平和方法技巧
E
此法仅用于患者的调查,是心理康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3、事先将各种需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以当面或邮寄等方式供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在医学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E
A
测验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问卷法
E
控制观察法
34、运用量表测验患者的焦虑程度的研究方法为
D
A
控制观察
B
问卷法
C
访谈法
D
测验法
E
调查法
35、在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者有系统的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改变所受影响的方法是
E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E
访谈法
(二)多选题(X题型)
1.康复心理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有
ABCDE
A
开展医学康复的同时,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措施进行心理康复,能够实现心身康复的目标
B
开展教育康复的同时,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克服挫折感、树立自信心等措施解除其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教育康复的效果,实现全面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最终目标
C
在职业康复操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予以指导,可以使职业康复顺利、有效的进行,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
D
心理康复是实现患者重返社会的关键环节
E
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免疫力,及时解除心理障碍
2.以下属于康复心理学任务得有
ABCDE
A纠正错误认知活动,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
B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方式
C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D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
E动员心里的代偿功能
3.属于康复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有
ABCDE
A精神障碍患者
B慢性患者
C老年病患者
D儿童患者
E外伤性残疾
4.下列各项属于康复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有
ABCE
A揭示心理行为与慢性病及伤残的关系
B对慢性患者和伤残者开展综合性的临床咨询
C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
D研究康复期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E对康复患者的心理评定
5.关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
A百年来阻碍了人们对疾病原有的认识
B受心身二元论和分析还原论的影响
C在医学研究中注意生物因素忽视心理、社会因素
D仍在影响着大多数临床医师的诊疗思路
E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6.下列属于医学模式转变动因的有
ABCDE
A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C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
D致死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E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
7.对我国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认识正确的有
ADE
A我国康复心理学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后,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创立的对神经衰弱的“快速综合治疗方法”标志着我国的康复心理治疗迈出了第一步
C我国康复心理学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各个领域的发展跟上了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D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少,缺乏完善的专业教育标准和资格认证制度等,职业化程度差
E在研究方法等方面不够深入和系统,缺乏适合我国文化和国情的本土化研究
8.下列哪些属于主要心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
ABCDE
A心理生理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E认知学派
9.下列属于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创始人的有
ABCE
A沃尔夫
B马森
C亚历山大
D冯特
E恩格尔
10.康复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ABCDE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访谈法
D测验法
E实验法
11.下列各项属于观察法的是
AB
A自然观察法
B控制观察法
C实验观察法
D测验观察法
E测验法
12.下列属于控制观察法的有
AB
A在装有单向玻璃的病房对自闭症患儿与同伴交流和游戏活动进行的观察
B对重症监护病房里烧伤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的观察
C康复治疗师通过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
D护士巡视病房等对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
E幼儿园里老师对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进行的观察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调查法的有
AE
A问卷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E访谈法
14.对问卷法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有
ABCDE
A采用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
B适用于短时间内书面收集大范围人群的相关资料
C问卷法的质量取决于设计者事先对问题的性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
D问卷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E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因受各条件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15.对实验法的理解正确的有
ABCE
A现场试验研究范围广泛,不受实验情景影响,接近真实生活,结果易于推广
B实验法在具体操作时都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组、抽样、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显著性检验
C与观察法、调查法相比,不仅明确研究问题是什么,而且注重研究为什么
D现场实验的情境更加接近与现实生活,试验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容易
E这种方法可被用于对某一学说的证实和对某种手段、方法的效果研究
三、名词解释
1.康复心理学是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主要研究伤、病、残者的心理现象及心理因素在残疾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3.自然观察法是指在不加任何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4.控制观察法是在预先控制观察的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的方法。
5.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6.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试者会晤交谈,了解其称理活动,同时观察其访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验证所获得的资料,记录和分析得到的研究结果的方法。
7.问卷法是指采用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现场或通过信函交由被试者填写,然后回收问卷分
门别类地分析研究的方法。
8.测验法也称心理测验,指以心理侧验作为个体心理反应、行为特征等变量的定量评估手段的方法。
9.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系统地改变,观察因变量改变所受的影响,以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数的方法。
三、简答题
1.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身体残疾者、精神障碍者、慢性患者、老年患者及儿童患者等。具体对象包括:①残疾人:康复医学仍以先天性残疾者、非传染性疾病所致残疾者和外伤性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②老年病患者;③儿童患者;④各种慢性病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
2.康复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②动员心理的代偿功能;③纠正错误的认知活动,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④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方式;⑤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发展子社会福利事业。
3.康复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根据所使用的手段,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测
验法和实验法。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2)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3)测验法是指以心理测验作为个体心理反应、行为特征等变量的定量评估手段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系统地改变,观察因变量改变所受的影响,以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数的方法。
5.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心理行为与慢性病及伤残的关系。
(2)对慢性患者和伤残者开展综合性的临床咨询。
(3)各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
(4)对康复患者的心理评定。
5.(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创立。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2)行为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特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②反对内省,主张应用实验方法。
(4)认知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6)心理生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由沃尔夫、马森、亚历山大、恩格尔所创立的心理生理学派都认为心身疾病、心身障碍都具有下列三点共同规律:.①有强烈的心理刺激存在;②心理刺激欲引起心身疾病必须有心理中介(认知、评价、经验)和生理中介过程(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才能引起躯体器官的器质性变化或生理功能性变化;③个体有易罹患器官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
(7)
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学派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名词解释
1.康复心理学
2.观察法
3.自然观察法
4.控制观察法
5.调查法
6.访谈法
7.问卷法
8.测验法
9.实验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康复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简述康复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4.简述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5.简述主要心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康复心理学基础
选择题
单选
1.心理学是研究
B
A.意识和潜意识的科学
B.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C.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科学
D.情绪和情感的科学
E.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2.心理现象既是脑的功能,又受社会的B
A.改变
B.制约
C.协调
D.理解
E.管制
3.关于心理实质的正确答案是
D
A.一切物质是心理的产物
B.心理是物质派生的C.一种本能反应
D.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E.心理、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4.个体心理的是一脑的发育为
A
A.物质基础
B.精神基础
C.感情基础
D.心理基础
E.思想基础
5.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C
A.基础
B.形式
C.源泉
D.转化
E.发展
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A
A.个别属性
B.整体属性
C.抽象性
D.概括性
E.间接性
7.看到苹果红色外观、闻到苹果的香味、触摸苹果光滑的表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
A.感觉
B.知觉
C.思维
D.想象
E.注意
8.下面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C
A.视觉
B.听觉
C.动觉
D.味觉
E.嗅觉
9.疼痛一般是夜晚重于白天,这主要是A
A.对比影响
B.情绪影响
C.注意影响
D.暗示影响
E.感受性提高的影响
10.盲人失去了视觉功能,能学会通过声音来辨别附近的建筑物、地形等这是B
A.感觉后象
B.感觉补偿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E.联觉
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C
A.感觉对比
B.感觉补偿
C.感觉适应
D.感觉后象
E.联觉
12.刚刚能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A
A.绝对阈值
B.差别阈值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E.选择性
13.时间知觉是对D
A.事物空间关系的反映
B.事物的位移和位移速度的反映
C.事物的空间关系和连续性的反映
D.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E.事物的空间关系和位移的反映
14.不论是在强光的照射下,还是暗光下,我们看到的黑板总是黑的,这是知觉的B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E.组织性
15.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信息储存的容量单位大约为
D
A.4±2
B.5±2
C.6±2
D.7±2
E.8±2
16.“似曾相似燕归来”表现的是记忆过程中的D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再认
E.回忆
17.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A
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三天
E.第五天
18.清晨,人们看见屋顶和地面都湿了,便知道是夜里下雨了,这是思维的C
A.变通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聚合性
E.发散性
19.幼儿掰着手指数数的思维形式是
B
A.简单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E,常规思维
20.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素材是
A
A.表象
B.联想
C.回忆
D.感受性
E.知觉映像
21.人在睡眠时做梦是属于
E
A.联想
B.幻想
C.有意想象
D.再造想象
E.无意想象
22.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一种
D
A.想象
B.表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E.再造想象
23.外科能在手术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数小时,体现了
B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E.注意的分散
24.“眼观六路,耳闻八方”体现的是注意的哪个特征
C
A.指向性
B.选择性
C.分配性
D.稳定性
E.集中性
25.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的过程属于
C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以后注意
D.注意的分配
E.注意的广度
26.原始情绪又称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与本能活动联系的情绪,它不包括
B
A.快乐
B.焦虑
C.愤怒
D.悲哀
E.恐惧
27.“人逢喜事精神爽”反应的是那种精神状态
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E.感情
28.相对感情而言,情绪具有的特点为
E
A.较稳定而持久
B.易于控制
C.具有深刻性
D.具有内隐性
E.带有情景性
29.下列关于情感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C
A.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B.具有情景性
C.是人类独有的D.具有不稳定性
E.有些动物也具有情感
30.从感情的范畴来看,求知欲是一种
B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责任感
E.集体感
31.意志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下列哪项不属于意志
D
A.有远大的志向
B.努力工作
C.控制自己的情绪
D.手碰到火立即自动缩回来
E.不达目的不罢休
32.一个人在特殊场合下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的变现体现了意志的C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E.独立性
33.人格是指人的心理面貌的A
A.总和
B.本质
C.核心
D.形式
E.内容
34.“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指人格特征的C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E.能动性
35.遗传提供了人格发展的A
A.自然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生理学基础
D.化学基础
E.物理基础
36.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是指
D
A.稳定性
B.功能性
C.独特性
D.整体性
E.社会性
37.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人,在心理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共同性,这就是人格的E
A.独特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稳定性
E社会性
38.最先提出人格特征理论的人是
C
A.卡特尔
B.埃森克
C.奥尔波特
D.费洛伊德
E.巴普洛夫
39.变现在心理活动是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是指人的B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E.需要
40.气质具有天赋性、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与之有关的是
A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气候
E.地域
41.气质不觉得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因此
B
A.有好坏之分
B.无好坏之分
C.时好时坏
D.杰出人物是气质好的E.抑郁质的人能力差
42.需要是个体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表现为人对某种目标的B
A.向往和需要
B.渴望和欲求
C.欲望和反映
D.方向和实现
E.客观和主观
43.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
C
A.物资需要
B.精神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文明需要
E.生活需要
44.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
A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爱与归宿的需要
45.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指的是
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物与物的冲突
46.根据动机产生的原因,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
C
A.生物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内部动机
D.主导性动机
E.辅助性动机
47.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E
A.环境
B.遗传基因
C.实践活动
D.自我教育
E.社会物资条件
48.奥尔波特更强调个人特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E
A.能力差异
B.需要差异
C.性格差异
D.动机差异
E.人格差异
49.下列哪项是关于性格的正确表述
D
A.由遗传决定
B.无好坏之分
C.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
D.是人格的核心
E.由兴趣决定
50.“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是
C
A.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发生改变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以变化的C.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改变
E.有能力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现
5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周围具有强、均衡、灵活特点的类型为B
A/兴奋型
B.活泼型
C.胆汁型
D.黏液型
E.抑郁型
52.提出了16种基本的人格因素,并编制了人格问卷(16PF)的是
C
A弗洛伊德
B奥尔波特
C卡特尔
D艾森克
E马斯洛
53.一个人对社会、集体、工作、学习、劳动、他人和自己的态度,是性格的A
A
态度特征
B
情绪特征
C
意志特征
D
理智特征
E
感情特征
54.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
A
A
精神兴趣
B
直接兴趣
C
间接兴趣
D
稳定兴趣
E
短暂兴趣
55.能力水平分布表现为常态分布
B
A
两头大,中间小
B
两头小,中间大
C
各占50%
D
老年人占多数
E
少年儿童占多数
56.人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是在C
A17、18岁
B
30岁左右
C
岁左右
D
40岁左右
E
25~35岁
57.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把能力分为你一般能力和
B
A
表达能力
B
特殊能力
C
实际能力
D
潜在能力
E
识别能力
58.我们日常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是指
C
A
能力
B
性格
C
气质
D
兴趣
E
情绪
59.助人为乐还是损人利己是指性格的B
A
理智特征
B
态度特征
C
情绪特征
D
意志特征
E
感情特征
60.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
E
A
理智型
B
情绪型
C
意志型
D
内倾型
E
顺从型
61.刚刚上班不久的护士小李根据过去所学的知识很好的完成了抢救患者的任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D
A
注意
B
记忆
C
思维
D
回忆
E
再认
62.张医师在为患者查体时,运用了触、视、听方法,然后对患者的病情做出了初步判断,这时他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C
A
想象
B
记忆
C
思维
D
注意
E感知觉
63.护士小周在为一位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一面摸索着血管特点与走势,一面进针,此时的小周的思维属于
A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聚合思维
D
发散思维
E
抽象思维
64.咬紧嘴唇可使身体另一部位正在发生的疼痛减轻些,反应了感觉的感受性变化规律中的D
A
适应
B
感觉后象
C
感觉对比
D
感觉的相互作用
E感觉补偿
65.王军一贯做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慢,适应环境比较困难,顾虑多,交际面窄,较孤僻。根据心理活动的表现,王军的性格属于
D
A
理智型
B
意志型
C
外向型
D
内向型
E顺从型
66.人在疾病发生时,健康受到威胁,生命安全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医动机,表明动机的发生基础是
A
A
需要
B
欲望
C
情绪
D
意志
E
威胁
67.值班护士小刘,面对一位患者谈阻塞呼吸道,生命垂危,在没有吸痰器的情况下,她想口对口的将痰吸出来,又怕脏,又怕被感染,这时她的心里矛盾属于
B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E
权利与义务的冲突
68.护士小王一边为患者消毒,一边与患者交谈并观察着患者的表现,这是
C
A注意的分散
B主义的广度
C主义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E注意的稳定性
69.护士小王正在操作时,外面传来消防车尖利的叫声,病房中的人包括小王都向窗外望去,这是
B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范围广
E有意后注意
70.人们在诵读“沁园春雪”这首诗词时,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这时的心理活动属于
D
A联想
B幻想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E再造想象
71.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这首诗词时的心理活动属于
E
A想象
B表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E再造想象
72.王平从小父母双亡,在社会福利院长大,据福利院的老师反映,他平时表现敏感怯弱,行动迟缓、孤僻。他倾向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
C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E多血质+胆汁质
73.王平上学后,得到班主任和同学无微不至的关爱,他的性格越来越开朗,并且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这是哪种因素的作用
B
A顺从型
B独立型
C情绪型
D理智型
E意志型
74.王平做事谨慎善于思考,遇到紧急情况镇定自若,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并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的性格属于
C
A生物因素
B家庭因素
C教育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E个体实践
75.学生用红笔画出教科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C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E组织性
76.护理人员护理患者不但要做好疾病的护理,还要进行心理的护理。这是运用了知觉的A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E组织性
77.林黛玉“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其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亢奋
E悲哀
78.“范进中举”后狂喜的情绪状态是B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亢奋
E悲哀
79.热爱祖国,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国际人道主义的情感属于C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责任感
E同情感
80.为科学研究中发现新线索、学习中有了新进展而陶醉,属于A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责任感
E同情感
81.人格形成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是A
A生物因素
B家庭因素
C教育因素
D社会文化
E个体实践
82.对儿童人格形成有主导作用的是C
A生物因素
B家庭因素
C教育因素
D社会文化
E个体实践
83.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途径是E
A生物因素
B家庭因素
C教育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E社会实践
84.俄罗斯四位杰出的文豪赫尔岑、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分别是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这表明E
A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B气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D气质的可塑性E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85.黏液质、抑郁质的人比较适合细腻持久的工作说明C
A气质无好坏之分
B气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D气质的可塑性
E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86.患者,男性,60岁,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据其家属反映,患者平时遇事急躁,争强好胜,容易冲动,这表明B
A气质无好坏之分
B气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D气质的可塑性
E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二)多选题
1.心理过程包括ABC
A认知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过程
E想象过程
2.人格包括AB
A人格倾向性
B人格心理特征
C尊严
D理智
E情感
3.人格倾向性包括ABCD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E信念
4.感觉现象包括ABCDE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后象
E联觉
5.内部感觉包括ADE
A平衡觉
B知觉C错觉
D内脏觉
E运动感觉
6.人格心理特征包括ABE
A能力
B气质
C认知
D情绪
E性格
7.认知过程包括ABCDE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想象
8.下列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BCDE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肤觉
9.根据事物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征,可把知觉区分为ABCDE
A空间知觉
B幻觉
C时间知觉
D触觉
E运动知觉
10.知觉的特征有A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稳定性
11.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ABCDE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再认
E回忆
12.关于遗忘的规律,以下哪些是正确的BCD
A遗忘与时间成反比,时间越短,遗忘越多
B遗忘与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遗忘越多
C遗忘的发展进程是不均衡的D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E以往的进程是先慢后快
13.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ABCDE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长时记忆
D逻辑记忆
E情绪记忆
14.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时间,可将记忆分为ABCE
A形象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情绪记忆
E长时记忆
15.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分为AC
A聚合式思维
B动作思维
C发散式思维
D形象思维E抽象思维
16根据思维水平及其凭借物不同可分为ACD
A动作思维
B聚合式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E发散式思维
17.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BD
A形象思维
B再造性思维
C动作思维
D创造性思维
E逻辑思维
18.有意想象主要包括ABC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E梦想
19.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包括ABC
A自觉目的性
B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C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D与需要相联系
E果断性
20.根据注意有无目的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把注意分为ACD
A不随意注意
B注意的广度
C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E注意范围
21.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包括ABD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矛盾冲突
D趋避冲突
E心理冲突
22.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是AB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3.意志品质主要有
ABCE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革命性
E自制力
24.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包括ABD
A发展水平的差异
B表现早晚的差异
C个体努力的差异
D能力类型的差异
E性格差异
25.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把能力分为AC
A一般能力
B表达能力
C特殊能力
D观察能力
E思维能力
2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ABCE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规范功能
E信号功能
27.比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是ABD
A心境
B激情
C理智
D应激
E感激
28.人类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主要有BDE
A动感
B道德感
C性感
D理智感
E美感
29.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是指AD
A准备阶段
B决定阶段
C策划阶段
D执行阶段
E总结阶段
30.动机的功能包括BCE
A适应功能
B激发的功能
C维持调节功能
D保持功能
E指向功能
31.人格的特征是ABCE
A独特性
B整体性C稳定性
D自律性
E功能性
32.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ABC
A本我B自我C超我D生本能
E死本能
33.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分成三类,它们是ACE
A首要特质
B敏感特质
C中心特质D多变特质E次要特质
34.艾森克分析人格所采用的两个维度是BC
A开朗B内外向
C情绪稳定型
D平静
E焦虑
35.按照起源可将需要分为AC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精神需要
E安全需要
36.根据动机的性质把动机分为ABC
A生物性动机
B原发性动机
C社会性动机
D外部动机
E内部动机
37.兴趣的特点有ABDE
A兴趣的广度
B兴趣的深度
C时间性
D兴趣的效能
E稳定性
38.气质类型有四种,它们是ABCE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混合质
E抑郁质
39.从心理功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
ABD
A理智型
B情绪型
C内倾型
D意志型
E外倾型
二、名词解释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
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5.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恢复或提取,或者产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都称为遗忘。
6.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
9.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的反映。
11、激情是指一种强烈的、暴发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
12、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3.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1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5.动机是指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16.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7.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18.兴趣是指个体对一定事物所特有的稳定而积极的态度倾向。
19.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0.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
三、简答题
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大脑也不能产生任何心理现象。如人的感觉器官和脑的感觉中枢具备了产生感觉的条件,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由人的主观决定,而是取决于外部环境中的具体事物。人脑不能凭空产生各种心理,心理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没有客观现实就没有心理。
2.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是有差别的: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两者都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形成对某一事物的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就已经结合到一起了,甚至只要有一种感觉信息出现,就能引起对物体整体形象的反映:。
4.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1)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情境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
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映。
(2)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比较稳定。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和情感不可分割。
4.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广阔性;②深刻性;③灵活性;④独立性;⑤批判性6.逻辑性
5.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善于克制情绪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目的相违背的一切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自制力是人的坚强意志的重要标志。
6.想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明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生活中人们欣赏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时.都需要想象的参与。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不可能逐个亲自感知,常通过病案的描述、患者的口头叙述,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患者病情、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7.气质是人格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它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学内涵,就一个人活功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来说,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气质都有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因此,不能以某种气质类型的人为依据取舍人才,而是发扬不同气质类型的积极面,克服消极面。但对于不同的职业来说,对从业者的气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选择气质特征合适的人员从事某项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气质对于职业选择和工作调配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8.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在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属于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其为人格特征。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因为喝了些酒比较兴奋,一时话多了点,并不表明这个人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具有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就不会发生变化,实际上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成熟,他的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9.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桥梁。人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反映主观,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人又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
格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人格中的诸多因素,如能力、性格、兴趣、信仰等都是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主观努力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无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如何,没有高度自觉的主观努力和坚强意志,要想培养良好的人格也是不可能的。
11.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由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并受意识的调节和制约;而动物则受本能的制约。另外,人的需要满足手段也与动物不同。
二、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想象
4、记忆
5、遗忘
6、注意
7、意志
8、感受性
9、感觉阈限
10、思维
11、激情
12、应激
13、心境
14、需要
15、动机
16、气质
17、性格
18、兴趣
19、能力
20、人格
三、简答题
1、阐述为什么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3、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4、分析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5、如何理解意志的自制性?
6、举例说明想象的意义。
7、研究人的气质有什么意义?
8、举例说明人格的稳定性。
9、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10、比较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有什么不同。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理障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自恋型心理防御机制又称为A
A精神病型
B不成熟型
C精神症型
D成熟型
E合理化型
2.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C
A反向
B升华
C酸葡萄心理
D甜柠檬心理
E抵消
3.应激源不仅包括客观刺激,同时也包括
E
A社会支持
B应对方式
C动机
D情绪E主观评价
4.塞里的应激学说被称为
B
A适应模型
B一般适应综合征
C应激心理模型
D应激反应
E应激源
5.急性应激反应在临床上,最初的表现为
B
A逃避
B茫然状态
C退缩
D激越
E精神运动性抑制
6.PTSD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B
A伴有焦虑
B创伤后的心身症状在1个月以上
C伴有抑郁
D易发怒
E退缩
7.最初提出防御机制的概念的人是D
A安娜·弗洛伊德
B威廉特
C阿德勒
D弗洛伊德
E荣格
8.从本质上说,EMDR是属于哪种疗法A
A信息加工疗法
B行为疗法
C生物反馈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E指导性疗法
9.急性应激反应通常属于E
A创伤后应激障碍
B惊恐障碍
C焦虑发作
D精神运动性兴奋
E一过性精神障碍
10.PTSD的药物治疗在最初的数小时内降低恐慌感应选择A
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B情绪稳定剂
CSSRI
D曲唑酮
E普萘洛尔
1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那种防御机制D
A否认
B退行
C幽默
D投射
E合理化
12.“破财消灾”是哪种防御机制A
A合理化
B补偿
C抵消
D内射
E反向
13.笔误,口误等现象是哪种防御机制的结果B
A否认
B压抑
C投射
D转移
E合理化
14.应对方式的测量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
A自我报告法
B心理、生理和表情测量法
C行为观测法
D访谈法
E他人评价
15.矫枉过正指的是哪种防御机制E
A否认
B抵消
C投射
D反向
E幻想
二、多选题
1.应激的心理反应有BCD
A思维敏捷
B认知反应
C情绪反应
D行为反应
E注意力集中
2.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分为哪几个阶段CDE
A应激期
B反应期
C警觉期
D抵抗期
E衰竭期
3.PTSD的核心症状有BCE
A难以入睡
B闯入性症状
C回避性症状
D梦魇E激惹性增高
4.属于自恋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C
A否认
B曲解
C外射
D补偿
E压抑
5.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是AD
A幻想B合理化C压抑D内射E退行
6.神经症型心理防御机制包括ACDE
A合理化B幽默C反向D抵消E补偿
7.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包括BE
A抵消B幽默C转移D压抑E升华
8.问题处理策略包括ABC
A解决问题B社会技能C寻求信息D消除紧张E应激监督
9.情绪处理策略包括ABCDE
A紧张消除B认知重组C注意转移
D自我暴露或宣泄E逃避和退缩
10.处理应激情景时可利用的资源有ABD
A个体资源B社会资源C问题处理策略D物质资源E情绪处理策略
11.处理应激情景时个体资源包括ABCDE
A自尊B自我效能C信念D控制感
E价值
12.处理应激情景时物质资源包括ABCD
A金钱
B住房C健康D体力E情感支持
13.PTSD的回避性症状包括BCDE
A梦到创伤性事件B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和人物
C很少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D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觉E努力回避有关此创伤的思想
14.PTSD的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主要表现为BDE
A梦魇
B难以入睡C胃肠不适
D易发怒E难以集中注意
15.PTSD的相关描述有AB
A精神症状的潜伏期为几周到数月不等
B精神症状的潜伏期很少超过6个月
C病程有波动
D大多数患者有望恢复
E少数呈慢性病程,可有人格改变
16.PTSD的影响因素有ABCDE
A人格特征B个人经历C社会支持D身体素质E心理素质
17.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CDE
A循环系统B呼吸系统C免疫系统D神经系统E内分泌系统
18.适当的应急水平可引起积极地认知反应包括ABCDE
A提高警觉
B注意力集中C观察更加细致D记忆效果更佳E思维敏捷
19.应激导致的消极认知反应包括BCDE
A观察细致B注意力范围缩小
C难以集中注意D记忆力减退
E长远规划能力退化
20.高强度应急会导致的情绪反应有BCDE
A注意力集中B多疑C无价值感D高强度的恐惧和焦虑E抑郁
21.高强度应激所导致行为反应包括ABCDE
A口吃出现或加重B工作热情降低C吸烟、饮酒D睡眠障碍E独自发呆
2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有ABCDE
A应激免疫训练B系统脱敏治疗
C延长暴露和视觉暴露治疗
D儿童的游戏疗法E认知加工治疗
23.应对方式的测量有哪些方法BCD
A访谈B心理、生理和表情测量法C行为观测D自我报告E内容
24.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策略的特点是ABCDE
A两者无好坏之分B在成长过程中习得
C两者常联合使用D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原则E适度原则
25.应激作用与免疫系统的途径是DE
A内分泌B神经C下丘脑D下丘脑-神经E下丘脑-垂体
26.坎农提出的3F反应是指ABC
A战斗B逃避C恐怖D心跳加快E兴奋性增高
27.将应对方式分为“问题为中心”的应对和“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的学者是BD
A、Lewin
B、Folkman
C、Zimbardo
D、Lazarus
E、Selye
28.Bililings和Moss提出应对方式的3种类型,包括BDE
A情绪性应对
B积极的认知应对C合理化应对
D积极的行为应对E回避应对
29.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影响健康的途径包括BCDE
A恰当的应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
B影响个体体验应激反应的频率、强度
C情绪指向性与问题指向性的矛盾
D对疾病不恰当的认知,常会影响疾病的转归
E不良的应对方式常损害个体的健康水平
30.PTSD主要的治疗方法是AC
A心理治疗
B物理疗法
C药物治疗D手术治疗E电抽搐治疗
二、名词解释
1.应激是个体“察觉”到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能是适应现象或者适应不良。
2.急性应激反应是指因极其严重的心理或躯体应激因素而引起的短暂精神障碍。一般维持数天,大多可完全消失,最长1个月。
2.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3.应对是指个体为管理超出自身资源的需求所作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4.应激反应是指个体由于应激源存在而导致的各种生理、心理、行为等变化。人在应激源的刺激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各样、涉及多个层面的应激反应。
5.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是指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反应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
6.成熟的防御机制是既能缓解内心冲突又能调节行为、适应环境要求,偏向任何一方而不顾及另一方者,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
三、简答题
1.应激源的类型有哪些?
答:应激源包括:①躯体性应激源;②心理性应激源;③社会性应激源;④文化性应激源。
2.如何理解防御机制的概念?
答:防御机制是人们面对应激情境时,无意识地采取的手段。正确理解防御机制的概念,应注意以下3点:①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是个体无意识采取的应对应激情境的手段;②防御更多的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心理特点(特备是人格特征);③对同一个体,所使用防御机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较少随情境而发生大的变化。
3.防御机制的特征是什么?
答:防御机制的特征是:①防御机制的作用在于减弱、回避或消除消极的情绪状态。他们对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常态起着重要作用;②防御机制通常不是人们故意运用的,他们是无意识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③防御机制通过自我肯定支持自尊,保护并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④防御机制可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共同发挥作用。
4.简述应激心理模型?
答:应激心理模型认为: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心理反应、行为反应以及生理反应等都是应激的相关变量,可分别从应激源(刺激物)、应急中介变量、应激反应3个方面来认识。各个应急变量之间并无清晰界限,事实上各个变量之间呈交互作用的关系。对同样的应激源,认知评价不同,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也截然不同。但认知评价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因素,它既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影响其他因素。社会支持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介变量。它一般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与应激引起的身心反应呈负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人格不但可直接缓冲应激反应,还通过人格影响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在内的其他应激因素实现其缓冲效果。
5.简述应激生理模型?
答:应激的生理模型也称“一般适应综合征”塞里把应激分为警觉反应期、抵抗期和衰竭期3个阶段。当生物体遭遇到体内或体外应激源时,就会发生警觉反应,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加强;汗液增加;呼吸频率增加,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如果这种反应有效,警戒就会消退。否则,就会进人应激的抗拒期。此期,人体内还会出现各种复杂的神经生理变化,以使机体可动员全身资源抗拒应激源。如果应激源仍然存在,就会进入衰竭期。此时人体的能量已耗尽,机体抵抗能力也已到极限。表现为焦虑、头痛、全身不适、精神紧张持续加重,甚至可能衰竭死亡。塞里认为,应激是非特异性的,即尽管环境刺激或需求可能多种多样,但有机体的生物学反应却相对不变。
6.简述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答社会支持是指人们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各种帮助.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介变量。它一般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与应激引起的身心反应呈负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主效应模型认为,无论生活事件存在与否,个体是否处在压力状态下,社会支持始终具有一种潜在的维护身心健康的作用。缓冲作用假说的观点认为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在于其可缓冲生活事件对健康的损害,但其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缓冲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支持可影响个体对钱在应激事件的认知评价,即由于个体认识到社会支持存在,不会把潜在应急源评价为现实应激源。其二,应激源产生后,足够的社会支持可帮助个体消除或减弱应激源,并对应急源进行再评价,从而缓解应激反应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