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注重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街道党工委组工信息
专报
(第 六 期)
2011年10月上
“三个注重”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街道党工委按照“优秀人才流向哪里,党组织跟踪培养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党员发展渠道,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教育教理,强化服务。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在不断提高远程教育工作效率的同时,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书画艺术文化、专业技能培训等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党员的加强管理使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良好的模范作用。注重在有威信的群众中发展党员增强凝聚力。把在群众基础好,深受群众信任的人员纳入“新党员后备人才库”,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入党。通过设置党风廉政督查员、调解员、政策宣讲员等岗位,充分发挥有威信人员的政策宣传、示范引导、矛盾化解、纠纷调解等各方面的影响力、号召力和说服力,实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共产党员的身份优势和有威信人员的控制力优
势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注重在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扩大影响力。把在新经济组织特别是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法上,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吸引”,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发员工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把新经济组织中的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为企业负责人,积极吸引企业职工向党组织靠拢。
第二篇:三个注重,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三个注重,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品质,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乌西路金波园社区党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以“提技能、促就业、惠民生”为指导思想,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开展培训工作。
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宣传。金波园社区党支部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惠民政策。通过西区农贸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电子信息屏、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调查、电话询问调查等方式,了解培训需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知晓度,提高劳动者对技能就业、立身、成才的认识,确保惠民政策全面深入民心,切实让培训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提高城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注重培训的全程监督。今年奎屯市在海纳尔社区成立了培训基地中,金波园社区共32人参加培训。开班时社区指定一名劳动保障专干陪同,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培训期间实行不定期抽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培训后进行就业跟踪服务,对自主创业上资金困难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注重培训专业实用性。培训专业上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重点开展中式烹饪、宾馆服务、美容、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以及创业知识的培训。授课形式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灵活模式,让学员具体操作来掌握所学的知识。精心培养出“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的实用性人才。
第三篇:“三个注重”帮扶困难党员
“三个注重”帮扶困难党员
通过“三个注重”多层次、多角度深化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注重帮扶重点,做到因人施助。该镇积极在党员群众中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介绍致富门路和经验,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勤劳致富。对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的困难党员,重在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的想法,自力更生,寻求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困难党员,重在生活救助。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措施,帮助困难党员解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一是采取多种办法,多途径筹措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在实行无偿救助的同时,帮助困难党员发展1至2个长期生产项目,实现脱贫致富。二是建立困难党员子女教育救助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党员子女结对帮扶制度,实行定人、定责、定标准帮扶。二是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每逢七
一、春节等节日,对全镇范围内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长期患病的党员、丧失劳动能力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等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注重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再就业本领。一是技能培训。对农村困难党员,切实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发动种植、养殖党员大户进行结对帮扶,提高困难党员致富技能。二是资金扶持。对有脱贫愿望因缺资金而无法起步的困难党员,协调金融部门,为他们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帮助他们落实一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生产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三是提供信息服务。定期把致富信息提供给困难党员,引导他们选准致富项目,加快脱贫步伐。同时,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优势,有针对地进行栽培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技术培训,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专业生产技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注重党性锤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帮扶工作当作锻炼干部的平台,让各级党员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增长见识,磨炼能力。在帮扶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亲历亲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自身受到了锻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是增强民本意识。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与贫困户“结亲”,与困难群众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感情上实现了零距离交融。二是升华思想境界。通过走访慰问,了解社情民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升华。三是改进工作作风。许多党员干部深入困难家庭,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在帮扶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和洗礼,查找到了工作、作风和思想上的差距,改进了工作作风。
第四篇:三个“更加注重”提升人大工作实效
三个“更加注重”
提升人大工作实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大工作具有更高的使命,如何让人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调查研究、跟踪问效,发挥代表作用上下功夫。
一、更加注重代表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代表工作。代表是人大的宝贵资源也是人大的生力军,如果进一步调动代表、委员的积极性,对于提升人大工作质效有着积极作用。重点是四抓:抓平台,保持代表小组活动的经常性、连续性、广泛性,让其履职有平台;抓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和水平,拓展知情知政渠道,让其履职有能力;抓管理,不能放任自流,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评选优秀代表,大力宣传典型,让其履职有动力;抓办理,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保证代表的建议顶用、说话管用,让其履职有信心。
二、更加注重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一切职权的基础,也是每一位人大工作者应有的“看家本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是审议发言、工作评议还是专题询问、代表约见,都需要有充分的调研作为支撑,才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一要有合适的选题。重点的调研课题不能过多,不能贪大求全。要重点围绕政府主抓的,人民群众关注的,并且切入点不能太大,能够予以解决的。
同时调研不能走过场,不能走程序。着力提高调研质量,每一份调研报告,都要做到掌握情况充分详实,研究思考深入透彻,指出问题直中要害,提出建议切实可行,要多提建设性意见,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限于阅历、水平可以邀请专家、委员协助,甚至可以提交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共同探讨。
三、更加注重跟踪问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视察、调研监督的根本。各有关部门的规定动作是否到位,调研报告、审议意见、视察通报、决议决定、会议纪要是否落实到位,有多少转化为政府的决策,都需要人大跟踪落实,抓落实关键在看一府一委两院是否有具体的措施,对重点工作、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可以每年跟踪监督,对当年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年底建议听取落实情况汇报。
总体来说,工作在精不在多,每一项工作不仅要做成,还要做出成效、做成精品,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每一项任务,都要认真负责,都要做到掌握情况充分详实,研究思考深入透彻,指出问题直中要害,提出建议切实可行,每一项监督,要坚持善始善终、把握有度,推动问题真正得到解决,真正体现人大机关的与时俱进和水平提升。
第五篇:四个注重确保非公企业党员发展质量
“四个注重”确保非公企业党员发展质量
近年来,静宁县非公企业工委针对非公企业党员发展缓慢、申请入党人数少、结构不合理、发展程序不规范等现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注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新鲜血液。
注重典型引导。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着眼于激发党员活力。在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争创“先锋岗位”,争做“时代先锋”等活动,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形式,培树一批非公企党员典型,加大对他们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号召更多的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抓好源头,注重夯实“蓄水池”。各非公企业党组织主动出击,及时组织追求先进、思想向上的青年职工收听、收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员的模范事迹,定期组织讨论,在企业中营造“人人学党员,人人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注重改善结构。开展“双培”活动,将党员队伍建设与企业人才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业务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把业务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一是引导非公企业对党员员工高看一眼,将党员员工放在重要岗位锻炼,促其成才;二是引导非公企业在发展党员的时候,侧重于发展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侧重于发展一线技术经营骨干,侧重于发展高学历、高职称、高技术的员工,侧重于发展劳动模范、生产能手和先进工作者;三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负责人不是党员的,引导企业党组织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条件成熟的及时发展。
注重培养考察。一是认真考察申请人。在员工提交申请书以后,认真进行考察,符合要求的确定为积极分子,并对他们提交的各种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二是加强培训和锻炼。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县委组织部培训班,有意识地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组织生活会,安排一些党务方面的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三是开展“1+2”帮带活动。为每名入党积极分子确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人,要求培养人要与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谈话谈心,按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进行总结反馈,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察,并把考察情况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依据。四是要求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对思想态度不端正、培训学习不达标、工作任务完成差的,及时调整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注重发展质量。在发展党员的时候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及时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同志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一是实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度,把党员发展的全过程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发展对象的推荐、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转正等四个环节都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公示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和考察情况,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凡是公示期间被反映有问题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采取取消培养、发展、转正资格等方式进行处理。二是严把发展对象考察关,注重提高党员质量。非公企业党组织在认真审查发展对象材料的同时,要征求发展对象所在部门负责人意见和所居住地党组织的意见,还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客观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现实表现等综合情况,对测评结果较差的人员要慎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