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三个较真”全面提升改革质量
以“三个较真”全面提升改革质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在工作态度上较真,需要贯彻“四个亲自”,亲力亲为抓改革;发扬“工匠精神”,在改革推进中精益求精。坚持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必须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坚持在工作效果上较真,需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打造一流标准。
2017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贯彻中央、省、市的改革部署,促进改革落地见效,提升改革质量,一方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改革的“四个亲自”“四种能力”“四个有利于”。另一方面,要坚持“三个较真”:做到在工作态度上较真,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努力增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工作效果上较真,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见到实效。1 以“态度较真”落实“四个亲自”弘扬工匠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态度上较真。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精神,丢掉个人得失和包袱,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抓落实、抓部署,真正把改革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落实“态度较真”,需要坚持“四个亲自”。“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抓改革”,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坚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要求主要领导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品质提升机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要改革,当成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亲自研究、部署和谋划,提高改革项目含金量,落实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重大方案亲自把关,要求主要领导抓好改革方案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把好改革方案质量关,坚持“开门办改革”,通过改革“金点子”征集、改革项目现场评议等方式,最大限度汇聚改革智慧。坚持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要求主要
领导充分激发协调各级各部门内部利益关系,突破利益分配藩篱,打通改革推进“中梗阻”;抓好区域横向协同联动,理顺改革关键环节。坚持落实情况亲自督察,要求主要领导抓好改革季度督查和年终督查,开展第三方评估,端正改革绩效考核导向,既要敢于“打鞭子”,又要合理“给位子”,当好“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
落实“态度较真”,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每一项成功的改革,都要求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革除稍进则满、小成即止的保守意识,发扬一丝不苟、锱铢必较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怀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情怀,坚持“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干到精致”的标准,锤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境界,达成“能当示范,达致卓越,堪称完美”的效果。2 以“能力较真”提高“四种能力”强化协同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能力上较真,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围绕自身承担的任务和从事的工作,确定新的更高的工作标准,主动到问题最多、困难最多、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去磨炼,努力增强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改革推进的本领和水平。
坚持“能力较真”,需要领导干部提高“四种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关系错综复杂。当前,诸如社区治理改革、违法建筑处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改革等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仗越多,越需要有人站出来,敢于冲锋陷阵,勇于攻坚克难,挑最重的担子,扛最大的责任,啃下“硬骨头”,拔掉“钉子户”,吓退“拦路虎”。这时候,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固然重要,能力和水平更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善于推进改革,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以“引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系列培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解决领导干部“本领恐慌”问题,推动各项改革快落地、早见效。
坚持“能力较真”,尤其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改革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改革系统思维,注重不同层次或领域改革项目
之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坚持改革的分层推进,做到“深化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加强改革方案的衔接配套,细化实施细则,强化改革落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强化协同推进能力,全盘摸清问题,通盘解决问题,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以上率下,层层压紧、环环相扣;各统筹单位、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建立资源共享和沟通联络机制,在改革中前后照应、左右衔接,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3 以“效果较真”落实“四个有利于”提升改革质量
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在工作效果上较真,拿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把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对安全生产、违法建筑等“老大难”改革项目,如果没有一抓到底、“抓不出成效不撒手”的较真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坚持“钉钉子”精神,不允许半点马虎和懈怠,强化督查督办,避免改革推进的形式主义,杜绝“半拉子”工程,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实到位、见到实效。
坚持“效果较真”,重在落实“四个有利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要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四个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擎起指路明灯,推动改革大船破浪前行。衡量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符合“四个有利于”。这是因为:发展与改革相辅相成。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多推诸如创新驱动发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等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体现了改革与发展相匹配,牵住“牛鼻子”的改革方法论。公平正义是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多推医疗分级诊疗、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等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体现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全局意识的改革方法论。人民群众是改革成效的验证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干部群众是改革的执行者和参与者。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改革的精神抓改革,多推容错免责机制改革等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体现了依靠人民主体性和党的领导方向性相统一的改革方法论。
坚持“效果较真”,需要坚持改革质量主攻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公共部门施政的追求,更是改革决策者的责任和担当。全面深化改革,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改革之所以能够蹄疾步稳、落地生根,主要原因之一是始终严把改革质量关,向质量要效果,向质量要效率。提高改革质量,首先要把好方案质量关。制定改革方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下功夫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下功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掘基层的有益探索,精准把脉、精确制导。只有这样,改革方案才会接地气、有底气,才能避免让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提高改革质量,需要细化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牵动各方利益。既要把握宏观方向,也要统筹好中观微观。在推进过程中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
坚持“效果较真”,需要打造一流标准。标准决定质量,高标准意味着高效率、高品质、高附加值。当改革质量有了可参考的“标准线”,改革精品才会不断涌现,可复制可推广价值才会越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瞄准国际一流,构建全面覆盖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生态等各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尤其是在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国家试点时,要培育无处不在的标准意识,前瞻制定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标准,打造改革的标准高地。
诚然,“三个较真”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亲自”“四种能力”“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在工作态度上较真,需要贯彻“四个亲自”,亲力亲为抓改革;发扬“工匠精神”,在改革推进中精益求精。坚持在工作能力上较真,必须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和协同推进的能力。坚持在工作效果上较真,需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打造一流标准。
第二篇:以兴趣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写字的质量
以“兴趣”为切入口,全面提升写字质量
【摘 要】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强化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分年段目标中,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写好字,特别是在小学的起步阶段更应重视。本文从激发写字“兴趣”为切入口,从多个方面阐述提升写字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键词】 兴趣 写字习惯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年段分目标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此可见,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启蒙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以“兴趣”为写字教育切入口,传统经验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是提升写字质量,规范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兴趣,示范引领与同伴互赏相得益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写字的启蒙教育中,要指导学生写一手端端正正的字,首先就要从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入手。兴趣可以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力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格外注意,观察格外仔细,思维格外活跃,记忆格外牢固。在学习写字伊始,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及同伴竞争心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一)示范引领,一言一笔润心田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写字是一件乏味而有难度的事情,怎样让孩子们爱写字呢?首先教师要将语言生动化,注重示范指导,赋予每个汉字鲜活的生命。
1、注重示范 一、二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黑板上范写时可以借助很大的田字格,向学生展示笔画的全过程,同时使用彩色粉笔,尽量一个笔画用一种颜色,出现在黑板上的这个五颜六色的大字特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教师的一丝不苟,学生看在眼里,学在手上,记在心里。教师长期坚持示范书写,其个人魅力与汉字的艺术魅力融为一体,激励着孩子们在写字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2、落实比较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比较运笔方法:如教学笔画“横”、“竖”、“撇”、“捺”时,学生一般都会写成“小木棒”,没有起笔收笔的变化。教师在运笔时让学生观察起笔轻顿,运笔平,收笔回顿一下再轻抬笔;汉字中的“悬针竖”和“垂露竖”写法不同,让学生比较并加以示范,效果明显;写“撇”时比较撇的不同走向,总结横撇、竖撇、斜撇的不同写法,对号入座,书写美观;写“捺”时落笔轻,顿笔轻轻抬起笔尖,露出笔锋,教师的分析引领,必然会换来学生一个个端正、美观的方块字。
(2)、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在示范书写不同结构的合体字时要不断强调字如其人的特点:上身短,下身长,左右谦让有礼貌,两臂舒展好优美。生动押韵的语言寓含着间架结构的关键处理,掌握了这些要点,学生自然有信心将字写好。如:教学“拿”,在观察“拿”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拿”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手”字写得太扁,位于横中线下面,有的把“人”写的太窄,口写的太方„„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指出问题所在。
(3)、比较行文谋篇
学生在田字格里能写非常美观的字,但是在横线上书写却还是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稀稀拉拉„„问题很多。这主要是学生依然以田字格的字为一个个独立体,以为只要把单个字写好就行了,没有形成行文的样式或者格局。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针对性指导。出示教师的手写体和学生的作业进行比较。明确指出行文书写时,与田字格里的字比较要相对小,并且是适当靠拢,正所“谓肩并肩,脚碰脚,撇捺相遇懂谦让”。同时观察印刷体,引导学生发现行距比字距宽,上一行和下一行要有一定的宽度,看起来才会美观。每次遇到横线书写时,先背口诀,再说行距,长期坚持反复指导,学生会逐渐形成正确的行文书写,谋篇布局。
3、重视反馈辅导
心理学显示,只有学习者从他们的学习结果中接受反馈时,练习才能对学习起积极作用。教师及时地、有针对地调节教学,让学生了解学习结果,能强化其正确的操作,矫正其错误操作。在写字教学中后续的跟进和反馈是必然的。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范字比较,与同学比较,辅导矫正练习中不正确的动作、写法,达到正确。学生刚接触写字,节奏要放慢,教师对每个孩子的字都要一一严格把关,亲查亲评,夸大优点,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对于有几个手势总是很僵硬,不能独立完成一个字书写的学生,这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这样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教师的帮助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写好字,克服困难,来赢得老师的认可。
(二)同伴互赏,写字佳作展风采
1、课堂展示,营造氛围
上完习字课,一般采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让写的认真、规范的同学带着自己的写字作业,上来进行展示。当一个个端正、美观的字在大屏幕上出现的时候,孩子们总是由衷的发出赞叹声,作业本的主人则是成就感油然而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着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驱使自己对写字投入更大的兴趣。同样对于有缺陷的字,在大屏幕上一展示,针对有问题的笔画一一评价,学生掌握了要领,吸取教训,对写好字也是一个有利的促进作用。
2、交互欣赏,取长补短
在写完生字后,进行同桌互评,给写的好的同伴打上不同等级的五角星,看到自己写的不好及时修正。同时每个小组配一个“免检产品”,即全班公认的写字高手,发给证书。每次书写完新的字,由“免检产品”拿着自己的写字作品对小组成员进行逐一评比,以他的字为样本,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个个争当“免检产品”,做老师的小助手。这样的目标确立,不断激励全组全班同学的写字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3、作业展览,展示风采 课后,可以在教室里办学生作业展览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极高。学生不仅能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会因此而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二、保持兴趣,激励方法与规范要求相辅相成
小学生的自发兴趣持续时间往往不长,对于一门新的艺术,尤其像写字这样枯燥的技巧技能练习,起先总是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但是时间一长,多数会半途夭折,或是出现练字和作业两张皮的后果。教师必须有出奇制胜的法宝和一份打持久战的决心,方能让写字这朵奇葩在学生作业本上绽放出永久的灿烂。
(一)激励方法,在成功中收获幸福
1、作业竞赛,评价激励。
根据心家麦克里兰德提出的成就动机论,让学生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具有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在完成任务时充满信心以及力求获得优异成绩的作用调动学生写字积极性,保持写字长久兴趣。无论是讲解还是练习,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去提高,因此在加强写字教学中,还应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实际教学中我采取的作业星级制,就很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每次作业批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根据孩子的书写给出相应红星,代替原有的批改评价如优良等。最高等次是三颗星,就可以上墙画一颗星。墙上连续得四颗星,可以得到一次教师自费买奖品,请学生抽奖的机会。一个月内墙上红星最多的前10名同学有幸将作业展览于班级的展示台,并配照片介绍其关荣的写字事迹。这样的作业竞赛使学生的写字兴趣长期地保持,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画字表扬,圈画激励
圈圈画画这是一种教师无语言的表扬方法。教师在批改检查学生写字作业时,不要以自己的爱好或理解的标准要求儿童,要从儿童写字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经验证明,初学写字的儿童最喜欢打圈,整个字结构按排得当,每一笔都合格要求打一个圈,对于特别值得赞许的打双圈,结构安排基本得当,某些笔画写得较好可打一个小圈,即是只有一笔写得好,也要在这笔上打上圈。对于没写好的字,也不要打“×”,而要在旁边打一“竖”,可同时用红笔修改,也可用红笔写出范字。写出的评语,也要以鼓励为主,明确具体地指出缺点和优点,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恰当利用表扬与批评。
3、实物设奖,分层激励
要把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化为实物,让学生看见到摸得着。比如,习字练习本分为三个档次,每档要求不同,但是起步一样。在同档竞争的同学连续得三个“优”的可以发一面小红旗,有三面小红旗的同学可以换一朵花,一个月中谁的花最多就可以获得老师精心设计的喜报,寄给家长。学期结束时评出写字小能手,写字进步最快者。这样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同时在给学生实物奖励的同时注意了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赢得成功。学生把这些实物累积起来,在累积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懂得写字要天天都认真,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严格要求,在压力中寻求动力 1.练字要求,一丝不苟
《课标》中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在写字前,我会指导学生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执笔方法等。练习时,不时巡视,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不断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课堂上,作为教师也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训练有度,量少质佳
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4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
3、天长地久,坚持不懈
所谓“习惯”乃天长地久之功,而绝非一时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地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以耐力去培养耐力,以恒心去培养恒心,以毅力去培养毅力,从而去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每一次写字,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不放松。要让学生知道,老师不会原谅任何的马虎敷衍行为,使学生不能也不敢胡写乱划,从而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努力把字写好。因为有时候好习惯是逼出来的。人都会有惰性,压力往往就是前进的动力,是长久保持兴趣的润滑剂。
三、内化兴趣,修身养性与做人品行共写“人”字
中国的汉字有着一种形体的美,书写时讲究结构、笔势和神韵。实践证明,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他要求写字者必须神情专注,注意力集中。引导学生做到“静心、专心、细心”,方能让写字教育一路芬芳,采撷花香与雨露。
(一)提笔便练写,修养生性积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加文化内涵,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汉字的书写由于汉字特有的形体美和艺术魅力,使它成了人们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美、发挥创造力和发展个性的极好工具。因而书法训练自古以来一直是兼有养性修身功能的好事。
1、心神平静。即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凝神静气,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到写字上。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指导与训练是在练学生“静”的功夫。现在不少学生,总是浮躁不安,心神不定,写字时笔漂移在纸上,缺乏力量,写出来的字没有力量,缺乏劲道。其原因就是写字时没能“静”下心来。
2、精力集中。即写字时心无杂念,笔无虚发,把所有精力都凝聚于笔端。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指导与训练是在练学生“稳”的功夫。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说爱动,要他们“稳”坐写字,难以做到。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把学生的精力全部吸引到写字活动中来;一方面要学生尽快掌握写字方法,领悟写字规律,在写字过程中不断体验写字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3、用心细致。即写字时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一笔一画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指导与训练是在练学生“细”的功夫。
(二)赏汉字魅力,一笔一画做真人
人们常常把“端端庄正写字”和“规规矩矩做人”联系起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应该好好发扬。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充分激起了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在小学里我们常常发现字写得好的学生多半学习好,各方面表现好;学习不努力、品行不够好的学生常常字也写得差。这不是偶然现象。由此可见写字教学的德育价值。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抓写字促使一些学生转变性情,提高学习成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由此可见,重视写字教学决不只是重视技能而且,它是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大事。
写字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只有怀着虔诚的心对待写字教学,才能有层出不穷的妙计为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服务着。让学生“一笔一划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追求。
第三篇: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康伟] 发布时间:14-04-14 09:32: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既是我国长期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三者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深刻揭示了改革的本质和规律,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解放思想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既能为行动注入强大的动力,又可能成为行动的巨大阻力。纵观人类社会每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重大历史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及其形成的先进理念和认识,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方向指导和理论武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解放思想是前提。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只有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才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36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每当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也是思想解放引领了改革潮流。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由此引发的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邓小平南巡讲话消除了姓“社”姓“资”、“计划与市场”的疑虑,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形成;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打破了姓“公”姓“私”的思维定势,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在新的阶段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说,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着改革开放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反之,没有思想观念的突破,改革开放就寸步难行。
当前,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各种险滩和难啃的硬骨头,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更大幅度和更深层次地继续解放思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只有物质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
邓小平精辟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首要的标准。他还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他亲自领导和设计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从联产承包、解放农村生产力开始,一步步向各个领域推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八大首次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来论述,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实际上是改革的最终价值追求,也就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但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财富才得以极大丰富,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
定》强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实际上也是强调要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关键
社会活力是社会有机体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的不断增强,既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社会活力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被充分激活,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效用得以充分释放,作为社会制度层面的体制机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社会就生机勃勃,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缺失活力,人的创造性被抑制,财富的源泉被堵塞,体制机制被固化,社会就死气沉沉,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在“三个解放”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说,判断改革措施是否具有成效,主要是看其实施后是否激发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活力。邓小平指出:“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搞活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从改革的直接目的看,就是要通过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解除思想观念束缚,让社会各主体、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都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当前,利益固化的倾向与趋势日益明显,社会流动渠道不够畅通,公平正义问题凸显,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活力,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即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等。
“三个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个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相互促进。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突破各种不利于发展的观念障碍,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宽松氛围,形成推动发展的正确导向,从而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了,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得到了实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解放思想;同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也能够推动人们“被动”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相互促进。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惯性和惰性,激发社会主体巨大的内在潜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强大气场,从而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本身就包括思想活力,社会活力解放和增强了,全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更加宽松、自由、大胆创新的氛围,人们的思想禁锢被解除,就会以更加宽容、更加理解、更加崇尚的态度倡导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相互促进。生产力是最革命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一切社会活力之源,从根本上说,社会的创造活力来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生不息、永不停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充满创造活力的过程。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能够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三个解放”有机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深化改革推动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又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物质基础。改革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活力的增强又反过来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所以,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做到“三个解放”,以“三个解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篇:三个注重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街道党工委组工信息
专报
(第 六 期)
2011年10月上
“三个注重”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街道党工委按照“优秀人才流向哪里,党组织跟踪培养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展党员发展渠道,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注重教育教理,强化服务。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在不断提高远程教育工作效率的同时,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书画艺术文化、专业技能培训等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党员的加强管理使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良好的模范作用。注重在有威信的群众中发展党员增强凝聚力。把在群众基础好,深受群众信任的人员纳入“新党员后备人才库”,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他们入党。通过设置党风廉政督查员、调解员、政策宣讲员等岗位,充分发挥有威信人员的政策宣传、示范引导、矛盾化解、纠纷调解等各方面的影响力、号召力和说服力,实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共产党员的身份优势和有威信人员的控制力优
势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注重在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扩大影响力。把在新经济组织特别是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法上,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吸引”,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发员工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把新经济组织中的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为企业负责人,积极吸引企业职工向党组织靠拢。
第五篇:实现“三个突破”,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实现“三个突破”,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近年来,交城国税局以实现纳税服务需求及时响应、纳税服务效能大幅度提升、纳税人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和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为目标,在全局树立“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工作理念,努力塑造“服务在国税,满意在社会”的行业服务品牌,用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热情服务纳税人。从服务手段、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实现“三个突破”,真正实现“真情服务无时限”,提升纳税服务层次,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交城经济的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受到了地方党政和纳税人的赞誉。
一、在服务手段上实现“新突破”,把为纳税人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国税干部都会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尽量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设,打造适合新的征管形势下的纳税服务平台。我们从县局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办税窗口到纳税人的完整服务链条。重点开展心贴心、面对面、肩并肩、手拉手服务活动。心贴心就是利用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巡查管理,通过设立税收管理员博客,税法交流QQ群,税企联系卡,实施送政策上门,开展贴心服务;面对面就是通过开展税法大讲堂,网络税校,税法夜校,与纳税人面对面或在线交流,使纳税人正确理解应用税法,促进纳税遵从度的提高;肩并肩就是通过设立纳税人权益日、局长值班和接待日,纳税人举报电话,局长在线,建立纳税人权益保障制度,保障纳税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手拉手就是要实现税法进机关,进学校,进厂矿,进社团,搭建税法宣传平台,增强全社会的纳税意识和协税护税意识。
二、在服务形式上实现“新突破”,把为纳税人服务真正落到实处。首先,优化流程,调整职能,扫清制约纳税服务的机制障碍。从年初着手对税收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调整,确定了“一个实现、两个必须、三个规范、四个统一”的总体要求。“一个实现”即实现办税服务的一窗多能,纳税人到任何一个窗口都能办理所有的涉税事项;“两个必须”即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时,必须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办理,税务机关找纳税人调查核实事项时,必须由税收管理员负责实施;“三个规范”即管理制度、征管流程和工作考核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四个统一”即统一窗口设置、统一办税标识、统一办税指南、统一岗责体系。其次,简并流程,减少手续,建立便捷的办税通道。我局在优化服务、简化流程的同时对办税手续进行简化,精简报表数量。一方面,规范纳税人服务财务报表的报送。凡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文件中没有要求报送的,一律取消。对纳税人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一律由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受理,其他部门不得另行索要。另一方面,清理内部业务报表的报送,对有数据来源能够自行生成的报表,坚决不再要求基层报送,共取消各类报表36份,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和纳税人办税负担。另外,快捷审批,寻求用时最短,成本最低的办税新途径。凡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规定的审批项目,由基层按职依责履行办理。需提交审批的,按时限快捷审批办理;重点加强后续管理,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
三、在服务内容上实现“新突破”,把为纳税人服务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对征管业务,从受理、调查、审批三个环节,实现办税窗口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对即办事项,只要纳税人提交资料齐全无误的立即办理;二是完善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推行“一窗全能”办税模式。制定了《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办税服务厅一日工作制度》、和《办税服务厅“一窗全能”业务流程》,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守、有条不紊地开展。三是在做好日常服务的同时,关注征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针对征管环节和不同纳税人的特点需求,开展周到细致的“贴身式”个性化服务,把纳税服务渗透到日常管理和依法行政的全过程,畅通纳税人反馈信息的渠道,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四是建立有效的征收、管理和稽查之间的快速协调和反应机制,明确各环节的服务标准和时限,完善征管体系。
五是认真做好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切实解决纳税人在处理涉税事项上遇到的困难。
为纳税人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纳税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国税人的服务理念,做到真诚服务永远在国税。
温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