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意识思考
党员意识就是党员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行为意识和形象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个体观念上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对党的纲领与目标的认同、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同、对党的组织与纪律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民营企业党员业主党员意识淡化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党员要有党员意识,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民营企业的党员业主也不能例外。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民营企业的业主党员中有一部分的党员意识却出现了严重的淡化。有的信仰迷失,有的信仰动摇,有的心态失衡,对原先信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怀疑;有的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随意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肆意贬低马克思主义学说;有的口口声声讲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从来就没有真正信仰过马克思主义;有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失去信心,对能否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示怀疑;有的党员意识差,党性观念淡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革命意志衰退,心灰意冷;有的热衷于个人利益,奉行金钱至上和个人主义;有的党员忘记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有的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受党的组织纪律约束;有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讲原则,对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和行为不制止、不斗争,听之任之,甚至公开发表有悖于党的组织纪律的言论;有的党员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等。凡此种种,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在工人阶级中的形象。
党员意识淡化是党员思想上的“水土流失”,任其发展,它所导致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一旦党员的党员意识出现淡化或者丧失,他所在的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抵御敌对势力的进攻和重大社会事件的考验。从民营企业来看,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主观上说,这些党员有的长期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讲政治,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党性锻炼,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有的理想信念丧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能正确认识,从而导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怀疑,对共产主义能否实现失去信心;有的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正确认识,甚至对党现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产生怀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历史背景。我国的封建社会里,小农经济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和文化积淀,只要一有适当的条件,各种封建残余就会沉渣泛起。改革开放政策在先富群体中催生了一大批民营业主,由于我们对他们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致使封建迷信活动在他们之中死灰复燃,在少数地区甚至泛滥成灾。大环境之中,我们的少数党员业主也不能幸免,卷入到封建迷信之中。二是社会因素。在重大社会转型之中,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有的民营党员业主认为自己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凭自己聪明才智在市场上拼杀的结果,与他人无关,与党的富民政策无关,进而滋生一些追求享受、向往奢迷的思想,从思想道德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发生理想信念上的动摇。三是国际环境。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仅没有消弱,反而随着前苏联剧变和东欧的解体而变本加厉,以更加多样的途径,更加隐蔽、狡猾的手段不断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四是党的建设方面的原因。一些党组织不重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放松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一些党组织只重视民营企业的经济工作,忽视民营企业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此外,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特别是腐败现象,使有的民营企业党员汪主对党产生了严重的失望情绪。有些党组织在党员发展问题上把关不严,致使一些不符合党员标准和条件的人被吸收到党内;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方面软弱无力,使一些不合格党员得以继续留在党内,严重损害着党的形象。
二、要高度重视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工作。
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加强保证民营企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需要,是发挥民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件工作,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
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地位越来越高,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强。以谷城县为例,据有关部门不完全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11月,全县民营经济组织达到10031家,创经济增加值12.5亿元,占全县GDp的50%,提供的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43%。在597家民营企业中,党员业主达128人,占业主总数的22%。由党员业主领衔的民营企业提供的增加值和税收都超过了50%。金洋公司是从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民营企业。党员业主李富元不断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创新,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生产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强化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对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壮大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强企业的辐射在行业内外的辐射力度,都有十分有益的推动作用。
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有利于保证民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我国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现共同历史任务的最基本条件。民营企业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不仅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活力,展现了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所以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社会利益,甚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谋取暴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民营企业中强化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在提高党员业主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保障企业发展后劲的同时,能够降低民营企业由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抵御由此带来的各种副作用的能力,以从根本上保证民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点,对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
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有利于对民营企业行为的监督。民营企业的业主是民营企业家,但业主投资的钱不完全是自己的,有一些是银行贷款,有一些是社会融资。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能不能及时归还贷款,返还国家财产,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收,这在民营企业中情况比较复杂。由于民营企业基本属于私有经济性质,加上人员构成的特点,容易给监督、审计造成诸多困难,所以在民营企业中,拖欠贷款,偷漏国税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就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应该说是党组织的监督,就是在民营企业中以党员业主为基础,建立党支部,肩负起监督企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责任。这种监督,虽然不是职工或党员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级组织行为,但必须依赖于党员业主的自身觉悟和整体素质。要不然,一切都失去了依附的基础。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提高和强化党员业主的党员素质,以组织为单位,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对保持民营企业的长久发展活力是非常重要和有力的。
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有利于发挥民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企业的核心力量。从诸多的民营企业来看,通过强化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内部经营和发展中有作用,既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也为企业中处于其他岗位的党员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提供了条件。这样,不仅消除了民营企业党员没有党组织的失落感,也可以使其他党员经常保持党员意识,克服单纯为老板打工的雇佣思想,把在民营企业工作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共产主义理想紧紧连结在一起,促使其他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其他员工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多法并举,不断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
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我们必须要标本兼治,从不同进行努力,将党委政府的意志转化为党员业主的自觉行动。
一是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民营企业的党员业主的党性之基。理想信念是奋斗目标,是精神支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执著奋斗,自强不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强化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首要的和核心的问题来解决,必须把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出发点,作为强化党员意识的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紧密结合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能照本宣科,空喊口号。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各个击破,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加以解决;二是要把讲理想信念的大道理和解决个别党员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坚定民营企业党员业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三是要适应新形势,改进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加强针对性,根据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来进行,要摒弃形式主义,务求实效。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时期的发展要求之中。要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根据不同的党员个体实际,通过企业文化、大众传媒等为载体,开展马列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势教育,不断坚定这些特殊人群的理想信念。
二是要抓好素质教育,壮大民营企业的党员业主的党性之本。一个民族的发展力、创造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一个企业的生存力、创新力主要要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掌舵人。抓好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直面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也能推进党员业主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自己的党员意识。抓好党员业主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综合工程,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要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企业经营的培训、技术创新的培训、管理方式的培训、财经税务知识的培训等等,提高他们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纯洁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扎实推进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辩证处理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员工利益以及他人利益的关系,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并从中得到党性锻炼。
三是要健全组织生活,构建民营企业党员业主的监督之境。一个党员党员意识的增强,是在个人自觉和组织他律的结合之中形成的。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党内监督环境,对于强化民营企业业主党员的党员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选好党组织的“一把手”。民营企业产权属业主所有,很多事情由业主一人拍板,这种情况下党组织要正常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上级党组织一定要认真考察,选用思想作风正、党性观念强、业务能力棒、协调能力好,综合素质高的同志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其次要切实加强对党组织的领导。要理顺民营企业党组织关系。不管是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还是由党员个人兴建的企业,在党组织关系上都有理顺的必要。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理顺党组织的设置、隶属关系,党组织的地位和任务、工作及活动方式,党员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地。上级党组织要通过定期调研、听取汇报、联合开展活动、建立与民营企业联系人制度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民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要壮大民营企业党员队伍。要把民营企业中的员工作为培养重点考察对象,克服员工流动性大等难题,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员工,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员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扩大党内监督主体;第四企业党组织要严格组织、正常开展生活。要帮助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坚持“小型、民主、灵活、务实”原则开展党的活动,注重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在多方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同时,加强对党员业主的党内监督。
四是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搭建民营企业党员业主强化党员意识的平台。党建活动和企业经营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在群众中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以让党员业主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展示党员的先进性,使他们的党员意识在活动得到不断强化。上级党组织可以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开展诸如党员挂牌上岗、党员红旗机台、党员责任区、党员帮带、党员在岗立功、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党员保持和展示先进性搭建载体,调动党员在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节能增效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也可以组织企业党员业主参加像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使党员业主的先进性在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
五是要建章立制,纯洁民营企业党员业主队伍。就目前来看,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党员业主党员意识较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对周围群众有较强的带动力和辐射力,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但勿庸讳言,在民营企业党员业主中,也确实存在有一些不合格党员,我们要及时进行处置和清理。要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原则,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相关的党内法规为依据,强调党内制度刚性化,即要在严肃执纪的同时,赋予党内相关制度以应有的权威,按照客观、公正、规范、稳妥的原则,通过调查摸底、民主评议、考察评定、慎重处置、党委审批、审议决议等程序,使那些违法乱纪者、腐化堕落、群众满意率低、丧失革命意志、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等不合格党员业主都能得到及时相应的处置,以保持党员业主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此来强化其他党员业主的党员意识。此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唤起广大民营企业党员业主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第二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随之展开且步步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网络,扩大了覆盖面;健全了制度,推进了规范化;加强了教育,增强了凝聚力;培植了典型,突出了影响力;发挥了优势,提高了战斗力。但是,对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新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对照县委党建工作“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我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仍然存在党组织覆盖率较低、民营企业党组织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民营企业中党的力量还很薄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的偏差,困扰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县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971家,成立党组织的只有73家,党员730人;其中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302家,成立党组织的只有43家,还有23家符合条件应建未建,整体覆盖的比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业主普遍存在“重建厂、轻建党”现象,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好坏与抓不抓党建没多大关系,抓党建还要牵扯精力,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源动力。此外,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看,怕业主不支持、党员不积极、普通职工不理解,导致一些企业党组织“边建边瘫”,没有发挥作用;从企业党员看,不愿、不好发挥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党务工作部门看,对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一些方式方法还不适应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要求;从一些职能部门看,没有把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政治责任。
2、客观条件的限制,束缚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导致党组织组建难。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变”(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经营经常发生变化)、“散”(企业的经营地点分散)等特点,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二是企业员工的不稳定性,导致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人数经常发生变化,一些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难以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和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三是企业产权的“非公性”,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员工工作时间由企业主支配,因而党组织开展活动在时间上缺乏自主性;党组织活动经费没有列入民营企业预算,临时有活动临时由业主拍板定夺,活动经费上存在依赖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3、自身建设的薄弱,限制了民营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党员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党员力量比较单薄,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思想上存在顾虑,行动上不愿出头,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不强,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从而造成了还有一部分“隐性党员”存在,党支部难以掌握其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形成了管理的空白地带。民营企业党组织日常事务一般由中层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大都是工薪阶层,“雇佣”色彩很浓,加上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
二、几点建议
按照“党建、经济齐发展,组织、企业同壮大”的双赢目标,着力解决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要不要建?谁来建?如何建?基本队伍如何建?党组织怎么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夯实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体制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解决“要不要建”的问题。对于民营企业“要不要建党组织”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认识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应该而且必须要建。就党建工作全局而言,做好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实现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党在民营经济领域领导地位的需要,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营企业得以贯彻落实的需要,是强化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和增强发展动力的需要,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就民营企业而言,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是提高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上下沟通的“红色桥梁”,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治动力”,是贯彻落实科学企业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加深民营企业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第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解决好“谁来牵头建”的问题。目前,已经成立的民营企业党组织分别隶属于地方党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党委或总支、工商联民营企业总支、工商局非公经济总支,由于工作认识不统一,信息不畅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对于党建基础较好的民营企业大家争着去组建党组织,而对党建基础薄弱的都不愿去牵头组建党组织。对于民营企业党组织建立后如何去引导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相关部门党组织领导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比如这次在新经济组织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出现了底数难摸清、行动难协调、工作难部署等问题,统战部、工商联牵头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有的行业主管部门相互推诿,有的主管部门没有对下属的民营企业党组织进行过一次指导工作,有的地方党委由于人事调整,甚至连新经济组织的概念都没弄明白,更不说指导工作,致使部分民营企业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建议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在承担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相关部门设立民营企业党的工作委员会,由其具体牵头负责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并对民营企业党组织统一进行归口领导和日常管理。
第三,五建并举,解决好“如何建”的问题。要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愿望、行业特点、规模大小、部门服务程度、约束力等不同因素,坚持“五建并举”全覆盖,全面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一是单独建。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符合组建支部条件的,单独建立党支部。符合建立总支条件的,建立总支;符合建立党委条件的,建立党委。二是联合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建。对规模小、稳定性差、仅有一两名党员的企业,挂靠所在地或就近成立党小组,待条件成熟后再成立党支部。四是改制建。对改制企业,原来有党组织的,从改制时起,党组织同步改建。五是发展建。对党员人数达不到组建条件的,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条件成熟后适时组建。同时,开展“党员找党组织、党组织找党员”活动,找到“隐性”党员,按总支组织关系,纳入正常管理。
第四,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好基本队伍建设问题。按照“基本阵地稳固、基本队伍健全、基本制度完善、基本活动经常、基本保障落实”的目标,把“配好班子、搞好培训、抓好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严把“三关”,加强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把好党务干部选配关。采取内选、外聘等方式,将“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管理、善做思想工作”的党员选进领导班子,重点选配好党组织书记。企业中有从事党务工作的合适人选,尽量从内部选配。同时,为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建议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一批懂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对生产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对规模较小、职工人数较少的,实行多企或多户选派党建联络员。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的职责主要是帮宣传、帮组建、帮规范、帮发展、帮培养。二是把好党员培训关。在县委党校开设党员培训课堂,定期对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员开展培训,使他们能及时了解上级要求,拓宽工作思路,探索、交流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三是把好党员发展关。严把培养、公示、审批、教育“四大关口”,实行公推、预审、公示、票决“四项制度”,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要注重在企业一线职工、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同时对民营企业主入党的问题也应予高度重视,不以财产多少定性质而以财产来源和去向定品质,不以身份名气定发展而以党的要求和标准慎重发展,逐步提高民营企业业主入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五,找准着力点,解决好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民营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必须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党建工作与发展民营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发挥好党的建设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作用、保障作用和推动作用。一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创新活动载体,本着“企业需要、业主理解、职工拥护、党员欢迎”的原则,开展党务工作。要在企业中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企业的中心任务,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发挥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艰苦环境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应急时刻有党员”的良好氛围。要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要靠思想教育提高人、靠核心力量凝聚人、靠企业精神鼓舞人、靠严格管理规范人、靠排忧解难感化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二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民营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的原则,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划、决策、管理,协助企业把好用人关,帮助业主理顺管理中不便出面协调的关系,支持企业依法经营,促进民营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要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能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要教育引导业主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跟共产党走,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企业发展观、和谐企业发展观,引导他们把自身企业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主动参加“光彩事业”、“献爱心活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红色老板”、“光彩老板”、“慈善老板”、“爱心老板”,真正让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四要充分发挥保证监督作用。要监督企业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处理好国家、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员工的劳动待遇、工作时间、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障等问题,积极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篇:关于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一些思考
关于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的一些思考 一方面是招不到人,一方面招来人又留不住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缺乏薪酬管理理念,不重视薪酬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一大批 民营企业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管理的落后越来越凸显,特别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是招不到人,一方面招来人又留不住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营企业缺乏薪酬管理理念,不重视薪酬管理。我国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形成合理、规范的薪酬体系;没有科学的工作分析、薪酬设计;也没有固定、完善的薪酬框架,随意性很大。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普遍问题。具体而言民营企业薪酬制度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薪酬设计过于随意,变动快而大,缺乏战略思考。
在民营企业里,薪资制度往往都是总经理、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因为薪酬制度本身的不严谨,制度频繁改动,导致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当然逐渐降低。同 时,在企业进行薪酬设计的过程中,企业较多考虑的是公平原则、补偿性原则等,而对整个薪酬的界定缺乏战略思考。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能意识到薪酬关系到 高素质人才的吸纳、保留、能力提升,已成为较先进的薪酬管理理念,极少有民营企业会将薪酬作为其发展战略实施的杠杆。
2、职位价值没有量化、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足。
员工的薪酬通常是由老板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凭经验与应聘人员谈判来确定,基本上都是口头协议,随意性较大,很难保持前后的一致性,结果往往会导致企业内部 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为混乱。经常出现“同岗不同酬”、“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相比外部公平性而言,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公平性,对员工的心理更大,更容易给员工 带来消极情绪。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薪酬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善:
1、薪酬体系设计应如何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价值理念相一致?
只有当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的时候,才能产生效用最大化。通过薪酬沟通和福利的激励把企业战略和员工需求联系起来,达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才能更好的留住所需人才。因为薪酬沟通能使员工和企业达成共识,使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福利传递着企业对员工的 关怀,有力于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薪酬沟通和福利的激励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动力。
基于以上思考,建议民营企业薪酬留人,首先要从战略出发。民营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关注薪酬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持,考虑如何使企业通过薪酬管理体系来 支撑企业的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员工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可以使员工和企业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在 确立公司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的基础上,要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而薪酬战略是建立在人力资源战略基础之上的,体现出作为人力资源系统子系统的薪酬系统如 何支持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在确立了薪酬战略以后,必须将薪酬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薪酬制度和薪酬管理流程,才可以完善战略性薪酬体系的设计。通过完善设计来 有效地引导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对等关系,企业家与知识创新者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具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如何既能体现公平、公正,又能体现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
这就要求我们在薪酬体系设计时除了考虑薪酬的竞争性之外,还要考虑内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性、激励性、可行性。在理解这些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薪酬技术,达到 一定的薪酬目标。当员工通过对本企业中其他工作和其他组织中类似工作进行比较,认识到对企业越重要的工作获得的报酬越多,反之越少;认识到本组织的薪酬水平对于对市场上的其他人员具有吸引力。他就感到了内部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就认为自己的薪酬是公平的。这样设计的薪酬可以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有效地保留 和激励企业需要的人才。
这就要求快速发展,扩张的民营企业,摒弃目前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现代薪酬制度体系。建立兼顾岗位、业绩、能力的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使公司的薪酬管理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
薪酬的确定应以岗位价值评价为依据;岗位价值评估是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岗位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 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过程。通过岗位价值评估,明确公司的价值导向,薪酬应体 现出公司对核心岗位、核心人员的倾斜。
通过薪级、薪档的划分和固浮比例的划分构建了薪资合理的浮动空间,真正体现为能力付薪,即使是同一岗位上的人,因为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在薪酬上也有反映,实现薪酬的“小步快跑”,增加激励效果。
增加薪酬与工作绩效的挂钩程度,通过调整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以及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加大工作业绩不同的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通过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的理念,以实现内部公平性。
此外,民营企业如果希望得到成功的薪酬制度改革,除了以上内容之外,在薪酬改革实施过程中,薪酬制度的开放性很重要。在实施薪酬保密制度时,要加强对员工 的薪酬理念和薪酬政策的宣传,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开透明。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薪酬理念、制度和政策,公司到底为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业绩进行付酬,才能有效 减少员工的抵触情绪,使得薪酬制度改革得以顺利推行。
第四篇: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考
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考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新内容和新课题,如何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难题。
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因此,近年来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逐步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深入研究和探讨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采取“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的方式,积极主动服务,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着档案意识淡薄、建档工作滞后、管理制度不全和人员设备匮乏等诸多问题,成了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工作开展仍不够理想,还滞后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民营企业主档案意识不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好坏,决定于企业主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民营企业起点低,家底薄,抗风险能力差,更需重视加快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但仍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要不就是企业处于成长阶段缺乏财力和精力,要不就是囿于旧有思维,意识不到企业档案建设的重要性,吝于在档案信息资源上有所投入,观望徘徊于门口之外。大多数企业主档案意识薄弱,认为档案工作是纯粹的赔本买卖,是一种负担,有意识的弱化甚至漠视档案工作,这种心态和意识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
(二)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推动力不足。由于民营企业均以盈利为目的,经营理念趋向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精力和资金主要放在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上,相应地档案资源也失去了展现自身价值的良好平台。同时,档案本身所能产生的效益又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难以量化,档案工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不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它的投入与产出倾向于一种隐性和长时段的状态。使得民营企业主缺乏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动力,难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推进本企业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不高。档案工作在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经常遭受冷遇,甚而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仍处于“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设备”、“无库房”、“无经费”的六无状态。有的企业即使有,也很不全面,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边缘化状态。工作资源贫乏,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工作量大,业务杂,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且人员经常变动,档案资料散存和散失现象严重。
(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管理力度不够。民营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所有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对于自身形成的档案拥有完全的自主管理权,档案的权属明确,同时也对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建立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具有自主权。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能沿用和照搬对国有、集体企业的指导方法,用统一的指令、计划、规范和标准去主导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监督、指导力度明显削弱,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同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有的办公经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专业人员力量配备薄弱,缺乏必要的交通等办公工具等客观因素,也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范围和效果。
针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和引导。①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自觉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上级政策法规,调查研究本地民营企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意见》,始终坚持“抓服务、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把握业务的规律性。
(二)加大宣传,增强民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形成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新局面。一是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民营企业管理者的法制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和管好档案的重要意义,认识档案的潜在效益和长远价值,从而自觉做好企业的档案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大力加强意识引导,调动广大民营企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本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民营企业的发展态势教育广大民营企业主,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对民营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规避市场风险、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下大力帮扶一批基础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实现档案资料规范管理的典型,通过学习、交流、联谊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点带面,逐步规范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由于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档案管理相对滞后,给监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抓好重点监管的同时,实施分类指导,努力实现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深入开展。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档案管理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动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规范化。
(四)立足服务,加强档案业务指导。我们始终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指导,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遵循自主管理、高效运用、因地制宜的指导原则,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协助企业搞好档案工作。一是拓宽服务渠道,突出服务主题,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档案业务咨询、档案整理和代存、档案技术服务及档案人员推荐、培训等服务。二是倡导企业实行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等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不强求企业档案机构的级别、设施设备、人员数量和保管条件,以企业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最大前提。三是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关系国家利益和安全、涉及公共利益、记录社会重大事件和活动,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档案的监管。
(五)加强协调,与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牵涉多个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牵头,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加强与经信委、工商联、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整体合力,促进民营企业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①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2011年1月18日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40万户,年均增速达14.3%,私营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2
第五篇:对民营企业党建的思考(推荐)
研究民营有制企业党建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突破惯有的思维。坚持从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出发,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思考党的利益整合问题。
其一,党组织要发挥整体功能必须从现实利益关系出发。我们党执政环境变化的逻辑起点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使利益再次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利益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生
产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一切社会政治生活的原点。
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范畴。在民营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承认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的利益需求和利益动机,也承认和维护不同利益主体合法的利益。党组织要在这些企业内发挥作用,就必须定位于处理和协调利益关系上,只有这样,党组织在民营企业内部的存在,才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或者说不是我们从外部强加于企业的。
其二,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利益整合功能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执政党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益整合。执政党进行利益整合的目的是把利益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保持利益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和稳定,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执政党的特殊地位往往使其成为“整合取向型”的政党,执政党往往更能体现为“整合的工具”。
在民营企业内部,难免存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矛盾。在民营企业外部,难免存在企业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矛盾。而现在,温州民营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大多不再是简单的劳资矛盾和劳资关系,随着不少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其内部治理结构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大量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摆脱了早期私营企业那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其内部治理结构已经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出现了集团化和股份制的发展,资本所有权开始社会化。同时,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也实现了适度分离,出现了反映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与职工关系的董事会、理事会和工会三方面的现代关系。因此,党组织在民营企业内部协调利益关系,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处理劳资矛盾、代表职工利益,而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协调这些利益关系,保证企业合法、健康、有序的发展。
其三,党组织整合利益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高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根本要求,是现阶段我们党执政使命的根本内容。依据对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的科学分析,我们党得出民营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政治定位,他们同民营企业的职工一起,共同建设着具有光明前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我们党必须从整体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他们共同的利益。而不是简单地站在某一方代表其利益。
从实际材料看,温州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利益整合有较高的水平。
我们所谓的利益整合,主要是指政党通过对各利益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缓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有机的社会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必须看到,利益整合是以承认各个利益主体相对独立性、自主性为前提,通过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横向的、纵向的、多向的相互作用,达到根本方向和根本利益的一致。
但整合是以共识为前提的。共识并不是人们对某件事情的实际同意,而是接受、共有、分享同样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目标。一般说来,共识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基本价值理念系统的共识;二是指制度、程序上的共识;三是组织安排的共识。党对利益的整合,需要从价值层面、制度共识、组织安排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实现利益整合。从这三个角度看,温州民营企业党组织都有较高的水平。
温州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开拓了民营企业党建研究新的空间。
第一,党组织在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外,进行利益整合,它有着相对超然的地位。但是,今天,社会上分属不同利益群体的成员加入到党内来(也包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劳动者),其利益要求必然会反映到党内并形成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能否防范内部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防范形成自己的特殊利益,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始终代表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复杂的利益,这是党组织能否正确地进行利益整合和协调的根本。
因此,企业党组织的内部和谐,是企业和谐与活力的前提,是保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一步发展企业党组织的民主,提升党员的民主素质和民主意识。
第二,企业活力与和谐要求外部和谐,要求外部发展环境的优化,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它在企业外部环境优化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但是,我国的组织领导制度是按照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原则来构建的。基层企业党组织既处于体制的底端,又必须面对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员工的直接利益问题。在资源权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党组织的党员无论是根据上级的要求,还是出于现实的其它利益关系的考虑,当面对这三方面需要解决的、大量的、复杂的、具体的利益诉求时,他们往往很是无力和无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考虑更多的体制问题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