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舟曲灾后教育现状的调查
对舟曲灾后教育现状的调查 摘要:2010年8月7日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以前舟曲山上多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很少发生泥石流,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物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暴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截至2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3人遇难,失踪302人,受伤住院人数72人,其中转院治疗59人,治愈出院10人,现有住院3人,累计门诊治疗2244人,已解救1243人。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举国关注,万众瞩目。如何早日建成一个“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全国人民放心”的新舟曲,是摆在舟曲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当前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通过科学重建、和谐重建、艰苦重建,推动灾区经济实现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
灾害给舟曲县教育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失,灾后校舍恢复和重建面临重重困难,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全县2万多名中小学生顺利走进课堂,舟曲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把学校重建作为重头戏来唱,带领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抗震救灾,多方筹措资金,重建校舍。灾后规划重建校舍64492平方米,规划投资19480.84万元,附属设施资金10296.16万元,添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4621.28万元。同时想方设法修复受损校舍、搭建活动板房、配备教学设施,确保了全县126所中小学校全面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灾害使舟曲县各行各业遭受了巨大损失,教育系统受灾尤为严重,全县166所中小学校中受灾学校达126所,占全县学校总数的75%。面对灾难,全县上下沉着应战,奋力抗灾,灾难让我们经受了磨难,灾难也使我们更加坚强,尽管学校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但是各学校积极创造条件,112所搭建活动板房的学校有89所学校顺利完成过度板房建设工作,共搭建板房教室735套,综合用房330套。在积极筹备建设材料的前提下,计划9月份再完成414套。本学期已有4106名学生在过度安置房中顺利上课。省财政厅、省教育厅预拨的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和教学仪器设备重置专项补助资金2034万元,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组织实施。按小学300/生,初中500元/生,普通高中1000元/生的标准进行补助。根据要求,县教育局编制了资金项目规划书,结合舟曲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通过下乡实地调查摸底,规划专项补助资金将用于全县22个学区和8所县直中小学的校舍加固维修和学校仪器设备、图书等资料、生活设施的购置,切实改善教学设施落后的现状。
校舍恢复重建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给全县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关系到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舟曲县充分认识到校舍重建工作的重要性,在重建工作中坚持当前与长远兼顾,恢复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不断解决当前师生在帐篷内学习生活等急迫问题,更加着眼于长远发展的需要,把灾后学校的恢复和重建与学校所在地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灾后学校的恢复重建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把灾后学校的恢复重建与“两基”巩固提高结合起来,全面部署、实施受损校舍的重建任务。将813万元抗震救灾捐助资金划拨到教育系统的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中,根据各学校受灾情况和《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用于实施曲瓦乡中心小学等23所学校的灾后重建和大灶餐厅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为解决好教师问题,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县上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将38名长期任教在高山深沟村学的县聘代课教师工资待遇由每月260元增加到500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而且创新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机制,同时也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舟曲县从大专院校招聘了79名特岗生后,今年又选招了72名特岗教师,遵循“公平、公正、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全部安排到县级以下农村中小学任教。目前特设岗位教师全部到岗,有效地缓解了全县师资短缺的问题。
舟曲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创办寄宿制学校,是提高全县“两基”水平,保障广大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根本举措。县上通过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力克困难,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在部分学校办起了学生食堂,打破了舟曲教育史上无正规寄宿制学校的局面。之后相续在县藏中等5所学校办起了大灶;全县开办学生大灶的寄宿制学校达到11所,全县上灶学生达3800余人。今年9-10月份,拱坝等三所学校也将陆续开办学生大灶,年内全县将实现14所寄宿制学校开办学生大灶的任务。结合灾后重建工程,大力推进全县寄宿制教育大发展,学校大灶建设工程计划已全面完成,按照“只能办好,不能办差,只能多办,不能少办”的原则,为广大边远农村山区学生就学提供更好的服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寄宿制学校28所,在校学生20504名,其中寄宿学生10113名,寄宿生中在校住宿学生3385名,校外借住学生6728名。
舟曲县今年参加初中会考的学生共有1414人,按照下达的任务,高中阶段设10个班,每年招生600人,和初中毕业人数相比,全县多半以上初中生求学无门,上高中难的现状突出,已经成为制约舟曲教育大发展的“瓶颈”问题。县上想方设法、多方争取,结合一中现状,配备特岗教师,解决教师紧缺问题,搭建活动板房,增加教室,使舟曲一中高一扩招了2个班,为近200名学生解决了上高中难的问题。
无法逃避的灾难给舟曲县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全县教育系统奋力抗灾,虽然经受了灾后的磨难,但由于各学校教学物资保障有力,教学条件准备充分,迅速恢复了校内教学秩序,基础教育质量反而取得全面提升。灾难是暂时的,我们坚信,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灾后重建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舟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会进一步增强
第二篇:对四川灾区灾后重建情况的调查
对四川灾区灾后重建情况的调查
摘要: 在地震灾害现场指挥抢救的温总理说过一句话,“只要有双手,家园就能重建”——这句话真切地诠释出了救灾的真义所在。还应该看到,地震救灾不仅仅是政府之事。如同面对以往任何一场重大自然灾害一样,在政府之力之外,拯救生命重建家园的行动,还依赖于民众与非政府机构众志成城。包括给予灾区人民的精神激励、物质的支持等切实的行动等,均会对灾后重建工作产生积极效果。
关键字:
地震
救灾
灾后重建
强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在“5.12”特大地震中又一次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在震中以及附近的一些城市与乡村,许多房屋倒塌,道路毁坏,电信中断,不少学校与医院成了废墟。人类生机勃勃的家园,转瞬之间惨不忍睹。这是一场由自然灾难造成的难以躲避的悲剧,令人悲痛。而这样的悲剧,事实上与人类漫长的历史相伴,如影随形。远的不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尽管已经过去32年,但至今依然令人心有余悸。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以及最近发生在缅甸的热带风暴,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类对于自然灾难并不陌生,但是,当汶川大地震现实地摆在眼前的时候,人类在自然威力前的脆弱,显露无遗。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使得地图上那样一个狭小的区域,成为全国人民最为牵挂的地方。所谓人命关天,在部分同胞受难之时,举国的悲恸充分表现了出来。国际社会也迅速表达了关切与慰问。当一场大地震已经发生,而且余震不断,此时的关键词其实只剩下两个字,即“救”与“援”。某种意义上,“援”也是“救”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在地震发生初期救灾已是中国政府与民众最为重要的任务,但当前我们的最主要的任务主要是灾后重建工作。
虽然“5.12”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作为一名在外求学的四川学子,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毅然选择了对家乡灾后重建情况进行调查。由于本次暑假我们专业还有暑期认识实习要做,不能去受灾严重的汶川等地调查,因此我选择了每天实习回家的空余时间对我家附近受灾严重的家庭进行调查。主要针对灾后住房变形、倒塌,人员伤残,在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失业现象的影响,这些与灾区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
首先我到了我们县里的民政局,了解到了灾后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对灾民补贴的政策,同时对这些政策实施的效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便在调查的时候能更加清楚的记录情况。在调查时我首先通过询问亲友,对附近受灾严重的家庭进行了初步统计,然后在一一进行调查。
在”5.12”特大地震中很多房屋由于年久失修禁不起地震的摇曳,就那样轰然倒塌了。留下的只是那些断垣残壁,和灾民眼中的丝丝愁绪,以及生者对不幸遇难者的深深的思念。每当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人员伤亡时,我都在心里默默为死者默哀,为生者祈福。在调查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本村的五保户(我叫他幺公),这位快满60的老人在本次地震中失去了本来就非常简陋的单间房。本来那个单间就算简陋,但基本还能遮风挡雨,一下子连这也没有了,对他这样一个每月就只靠政府补助糊口的老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打击。在地震发生后,在邻居的帮助下,老人住在邻居们的简易帐篷里,度过了余震频发的艰难时段。在基本稳定之后,老人的生活陷入危机。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没有固定食物来源,没有住房,几乎将老人逼向最艰难的境地。正当老人孤独无援的时候,还是政府向老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民政部门在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觉得当前最紧要的是尽快为老人建一个能抵御风寒的房子。他们将老人安排在了就近的党员家中,然后回办公室迅速制定了老人房子的修建计划,并着手安排相关人员尽快实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人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也还是单间的,但老人还是满心欢喜,口中不断称赞当的政策好,称赞民政局工作人员做事做的好,是人民的最贴心的保护伞。老人搬家的当天,民政部门相关人员协同村委会相关干部一起给老人送来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并承诺老人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村委会反映,再由村上反映到民政部,出现什么问题一定及时为老人解决。老人是含着眼泪为我讲完他的故事的,当讲到政府部门为他修建房子时,老人笑了,笑声中充满了对党,对政府的感激之情。老人还指给我看,床是政府给买的,电扇也是政府买的,这时他又忍不住开始称赞党是如何如何的好。离开老人的住处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很是复杂。抬头看看天,很蓝很美,阳光撒在每一寸土地上,就像党对人民的关怀,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中国的公民。
暑假回家,我看见很多新建的小洋房,一打听才知道是国家的好政策使很多人家都修建了新房.地震以后,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国家鼓励哪些地震中毁坏,或是房屋年久失修的农户重建新房,以抵御还有可能出现的余震的影响.从民政局资料中我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用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办法,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众重建住房。一是资金补助。各级政府对农村困难农户重建住房,按政策户均给予2.2万元补助(含农民自建过渡安置房补助0.2万元)。二是统筹安排。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和无房的散居“五保”对象,纳入福利院、敬老院重建规划统筹解决,按照每个床位2.5万元给予补助;对建卡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给予资金补助,将安排“特殊党费”重点援助农房重建中的农村低保户;同时,一些地方还针对当地实际,分别采取特别措施对困难群众给予帮助。三是设立担保基金。针对部分困难群众无能力贷款、建房资金缺口大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市(州)党委、政府制定了农房重建银行贷款担保基金办法,建立困难群众农房重建担保基金,帮助解决贷款问题。四是开展“一对一”帮扶。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机关、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农房重建中的各种困难。正是在这种优惠的政策下很多农户都修建了新房,而且新房都是按照基本统一的模式规划设计的,这也正好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相呼应,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决策.在调查中我了解到,很多农户其实本来都修不起房子的,但正是这样的好的政策让他们有了修新房的信心,再加上本来老化严重的房子,经地震一折腾就转为了危房,不修葺的话将来必会引发不安全的事故.因此很多人就一咬牙,通过向亲戚借,向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钱修建了新房.在调查中一位老奶奶说了句话让我现在然记忆犹新,她对我说:”真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我还能住上新房子,我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了,多亏了政府的政策好啊”听了老人的话,我心中满是心酸与感动,心酸是因为老人的那番话,感动的是政府帮助以为老人完成了生前最大的梦。
本次中我还有幸遇到一家正在修建房屋的农家,户主姓陈是个中年妇女,早年丧夫,带着一家老小艰难度日。“请了两个师傅,正在加紧施工。”陈阿姨擦了一把汗,微笑着对我说。两个月前,陈阿姨开始修建她的新房。地震破坏了她的家园,房屋几乎倒塌,不能居住,但这个中年丧夫的女人没有被击垮,带着10岁的儿子和两个老人,坚强地站了起来,一家人共同携手重建家园。当初为了节约开支,开挖基脚的时候,陈阿姨没有请人,带着家人自己动手,花了10多天的时间硬是完成了新房的基础开挖。但砌墙毕竟自己做不下来,如今陈阿姨终于请了师傅,但小工就由自己和亲戚充任了,“修建新房很花钱,能节约一点是一点。”站在高高的架板上,陈阿姨要接住从地面递上来的灰浆,然后送到师傅们的身边以满足砌筑的需要。一桶灰浆十几斤,一天下来,累得手都抬不起来。尽管劳累,陈阿姨却很高兴,“多亏政府的帮扶政策到位,现在房子建得很快,到年底就可以完工了,到时候我们就不用再住在地震棚里了。”几句朴实的话,结语:抗震救灾本身有其阶段性工作重点,而灾后重建工作则处于整个救灾进程中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重建工作总结关系着整个救灾工作的成败.就我本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来看,灾区各级政府部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灾区人民做了很多实事,不论在经济援助还是政策扶助方面都为灾区同胞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祝愿广大灾区同胞早日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早日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斌夫.汶川大地震灾后城乡再造、生态复建与资源移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特稿.[2] 王明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宅基地法律问题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09.03.[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2008-6-29.
第三篇: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
外国语学院
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以淄博市马尚镇钱家村为例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浪潮,失地农民问题已日益突出。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势必占用大量农耕用地,就必然会产生失地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现在靠什么来生活动?社会保障如何?就业情况如何等值得我们研究。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在2001年合并建了今天的山东理工大学。之后,学校扩建。原来山东工程学院的校址即是现在的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位于市中心附近,四周全部为商业建筑,地价极高。在此扩建很不现实。而淄博学院位于淄博市新城区,与原来的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今天山东理工大学3600亩占地就是在淄博学院的基础上扩建的。原来钱家村就在淄博学院的北面,而扩建后钱家村就包括在了山东理工大学之内。今年暑假,我们团队就以山东理工大学扩建而搬迁的钱家村为例,深入他们居民楼,走访多户,具体调查了解他们对搬迁的态度,和搬迁后生活的变化。也了解了被迫失去土地农民的辛酸生活,并尽力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实际地帮助到他们。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农村城市化 社会保障 改善就业 养老保险
引言:
根据学校分步组织实施的部署,2013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选择11个学院进行试点。很荣幸,我们外国语学院成为其中一个试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参与主体,采取团队、小组和个人三种形式,以团队和小组为主。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又加入班上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团队。包括孙玉红,孙青青、柳菊、刘鑫、徐薇、赖欣、赵霞、李思佳、范孟恬、田晓彤共10人。我们于7月17号之前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四天我们前去钱家村村委会了解钱家村搬迁的具体情况,还去钱家村钱裕园小区向居民了解情况,最后我们在一起对收集的信息以及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一起总结讨论了对钱家村生活现状以及改善的方案措施。
钱家村搬迁之前的生活状况
我们是2011级的学生,两年前我们走入理工大学,校园的美丽和规模之大让我们很是惊喜。经过这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我们才了解到在这个阔大的校园曾经住着一个小村庄:钱家村。这个村的村民即是因为学校的扩建及发展而失去土地住进城镇小区的农民。曾经这个校中村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既是一个村子,又是一个学生们购物餐饮的市场。2007年的冬天钱家村的所有村民学校搬走,住进了学校北边的钱裕园小区。曾经的学生对于钱家村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村里面的小饭馆等各种店铺都是他们经常出现的地方,有太多生活的记忆。搬迁以前,钱家村共有229户人家,600多人口。据史料记载,钱家庄位于马尚北,明初建村,因钱姓始来立村,故名钱家庄。明末清初村废。后有韩、宋、彭等姓迁来原址定居,路北仍称钱家庄,路南曰兴旺庄。民国年间,统称钱家庄。1801年《长山县志》有“理家约钱家庄”的记载。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钱家村只有五六十户人家,600多亩地。搬迁之前,村里的农民们平均每人都有一亩地。他们一年种两季庄稼,夏季收小麦、秋季收玉米。不管收入如何吃喝也算绰绰有余。这里的老人见证了理工大的建立过程,曾经看着一座座高楼把钱家村围绕。由于学校在郊区,距离市区很远,购物很不方便,在学校建立之初,村民们就看到了校园这个巨大的市场,纷纷购来大量蔬菜、水果、鞋服、电话卡等各种小商品,做起了生意。每家几乎都有自己的小生意,小餐馆就有十多家,每条街上还会有不少于两家的钟点房、小旅馆等,各种店铺都有,不仅方便了同学们也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很多人都觉得理工大的学生把这个村子捧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家村人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2003年钱家村委会在村里盖起了几排大棚,用来出租,理工大校园也逐渐成为很多人淘金的地方。钱家村人一边自己做生意,开小饭店、服装店、小超市等;一边把房子租给别人经营,此时一部分外地人开始涌入钱家村做校园生意。除了做生意赚钱外,村民每年还可以从钱家村市场上分到不少房租费。许多村民还把自己家改造成了旅馆,给校园的学生用。
钱家村搬迁的过程
毕竟是大学里的村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校的扩建发展,钱家村搬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只是早晚的事。但对于自己住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村庄,村民自然很留恋,尤其是老人们,他们从小就住在这里,是一辈子的家。他们说低头抬眼都是那些读书的学生,那种感觉挺好的,很幸福。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必须搬走。从接到通知到全部搬迁完毕,人们只用了两天时间,可以说是一声令下全员出动,没有拖泥太水。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及很多家庭妇女对这次搬迁很不满,他们说很无奈,但是又没有办法。一方面什么都靠买的生活消费很高,另一方面又是农民又很多工作又做不了,打工也很受限制,挣钱也不多。没有了土地心里觉得空空落落的,没有吃喝的来源不踏实。在我们调查的村里的原住村民中,一部分村民对这次搬迁表示理解,关于补偿的问题,大家不愿意多谈。我们在村委会了解到当时征用村民们的土地,一亩地有30000元的赔偿,这部分钱是作为集体资产发给村委会的,但仍旧属于村民,村委每月发给每位村民200元生活补助。由于当时征收土地的钱没有发到每一个社员手中,一些村民不知情,所以我们问到土地征收的价格时有些村民就有一些抱怨。我们还从村委会解到了钱家村整个土地被征收的过程:1996年政府征地169.99亩;1998年征地90亩;2004年征地374.6亩,其中在1999年每人分得了12000元的土地补助。到2004年,钱家村村民种的土地都被政府征收完了。整个村庄占地168亩,2007年搬离理工大,搬进钱裕园小区。
据我们了解,在搬迁之初,平方换平方以及现金补偿及之后的生活保障等方式,取得了村民的同意,政府给村民一些生活工作的保障,比如答应给部分村民安排临时工作;在钱家村建成一个小市场,保证学校学生来消费,进而提高村民的收入等。村民们也就一一搬进了已经建设完的钱裕园小区钱家村的新址——12栋6层住宅小区,看着崭新干净的小区,村民心里不禁自喜。
钱家村的现状
对于钱家村的现状调查了解,是我们这次实践的主要任务。我们策划分别对钱家村的村委会、村领导和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向他们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我们实践小组在7月17号之前,就有两名同学代表一起走访实践地点钱家村,一方面与该村村委会取得联系,征得我们前去走访调查的同意,另一方面为确定路线并且提前做好调查地点的规划。本以为钱家村的新址会不好找,没想到我们一出北门,就有阿姨热情的问我们,要不要租房子。原来,她就是原钱家村的人,她向我们指出了去钱裕园最近的路,原来钱裕园与山东理工大学只有一路之隔。
7月17号是我们实践的第一天,大家早早的就期待这一天实践的开始。我们准时集合,前去钱家村。我们刚走进小区就看见乘凉的大叔和抱着孙子的爷爷在聊天。我们向他们说明来意,问他们愿不愿跟我们谈一谈失去土地前后的状况,没想到他们就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了。但是大爷语气里分明带着些许愤怒。从他们的话里我们得知,他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生活比较紧张,觉得很不如意。他告诉我们当初学校的承诺,很多都没兑现。没有得到相应的农民失地保障,没有给安排临时没工作,对于建立小市场,村上说现在根本没地方。这些承诺在村民搬离校园后就不了了之,村民只有满腔不满。抱孙子的爷爷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就只能在家看孩子,每天生活都得花钱,吃住没有以前方便。
在下午时分,小区楼下的很多居民都是乘凉的老人,我们得到的基本是老人的观点。我们几个人一小组,在跟老人聊天的过程中了解有用信息,也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或帮他们干点活。
7月18号,我们又来到了钱家村,这次我们走访了几家村民。走进他们宽敞的家,我们都为之一惊。家里宽敞明亮,家居摆放整齐,有100多平方米。在家的主人是个阿姨,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她非常欢迎我们,请我们坐下。她说男主人去外面打工,家里的房子空出来的用来出租,一年的收入也不少。她说像这样的房子她家还有两套,自己住一套,剩下的往外租。据我们调查了解,当时分房子的时候,一个房产证可分得两套房子,共300多平米,有的人家凭借两个房产证就分得了六套房子。有一些村民把其中的一些房子房子卖了。但是据我们调查,很多人只用来出租,不愿意把房子卖掉。一家三套房子的话,一家老小迟早会住得着。失地以后,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虽然辛苦,但赚钱不少,生活过的很满意。有的年轻人靠自己的能力,做生意,也干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从农村走出,顺利转化为城市居民,享受着城市的文明。
7月19号我们又一次来到钱家村调查了解。在采访的大妈们中,她们几乎异口同声,说现在他们生活的状况不好,收入不稳定,心里不踏实。“所以我们才会每天跑到理工大学北门前去拉租房子的学生或其他客人,不然生活就没着落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妈说到。这个人群负面情绪比较大,他告诉我们,大
学生来调查不如政府人员来视察,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多了解他们的现状,能有一些好的政策。但是我们从村委会相关人员处也了解到,他们搬到了城镇小区里,肯定是生活变好了啊,现在住在城里,睡在楼房里。一方面村委会每个月给每个人200块钱的生活补助,而且每家每月靠租房子也会有一些收入;另一方面,钱家村在学校的东面自己出钱建立了亿丰大厦,钱是当初政府征地补助的钱,出租给做生意的人,每年也会从中收取一笔房租费。所以村民们的生活还是没有不错的。村委会的相关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现在平均每人一个月的生活费100多,接近200,所以一般情况下,就是不挣外快,生活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有些村民的抱怨,他们说人和人不一样,想法就不一样。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了,难免对土地情有独钟,另外他们思想比较保守,想法难免落后。他们说,其实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现在生活是好了,但是不愿意出去干活那就没有太多的收入。不愿意出去干活就没有收入,以前种地做生意也很劳累。他们觉得村民应该改变自己的看法。
之后,我们又去采访了村领导。通过向村民们询问我们才知道,钱家村的村委会,竟然还在我们的校园里,学校四餐西边的二层小楼,我们无数次的经过,但没人在意过,那是什么地方。它的存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村庄。我们走进村委会的院子,只有在进楼的墙上挂着一个小牌子,“马尚镇钱家村”这里就是他们村子的核心。由于小区那边村委办公的地方还没建好,确切地说是明年开始动工建立。所以村委会迟迟没有搬离学校。现在的村委会用的楼房属于理工大,是学校当年买的一个交警大队的房子,学校闲着也没用就暂时给钱家村村委会用。村委会表示,钱裕园那边村委会建好之后就会搬走,在这边有点远,不是很方便。
对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对村领导的采访,我们得到了很多信息和一些真实情况。对于失地农民的现状,可以说喜忧参半。失去土地对农民来说就等于失业,有村民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在失地以后,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普遍缺乏工业化生产所需的生产技能,在参与城市就业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失去土地的保障后无论是退路还是出路都将面临更高的风险,因而对社会保障和就业均有着强烈的需求。个体风险可以通过家庭和社区的帮助来解决,而群体风险则只能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来化解。
如果失地农民的风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不但难以顺利转变成为城市居民,分享不到城市文明成果,而且还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则是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措施应包括,对土地的征用补偿,对拆迁的安置补偿,对农民的失业问题解决,和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方面做出具体措施。
(一)关于土地的征用补偿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和财产权利。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权益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征用、使用农村土地,必须严格依法及时给农民合理补偿。苏州市各地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在上世纪90年代一般都采取一次性“买断”方式,结果是“钞票用光,集体上访”的事屡屡发生。为使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长期得益,除地面建筑物、附着物和青苗费一次性兑付给农民外,根据农户被征用的土地数量,实行常年补贴,补贴的标准根据物价和生产力的水平逐年增加。尽管这一补偿标准是很低的,但毕竟农民可以年年从土地上得益。这只是国家的政策,但是有些地方并没有落实到位。以钱家村为例,这里的村民并没有土地的常年补贴。
(二)关于农房拆迁的安置补偿
在成片开发征用土地的同时,农房拆迁安置补偿,是能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又一重点,也是农民关切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现在被拆的农房,多半是上世纪90年代所建的楼房,不少是别墅式农居,有许多还兼有家庭手工业工场和出租房功能,是农民私有财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拆迁不仅带来农民居所的变化,还会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当时拆迁时钱家村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生意,拆迁对农民的收入影响很大,但补偿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这也是很多村民不满的原因。
(三)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
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国家的政策是给失地农民免费提供教育培训、技能培训,使得他们能再就业,融入城市的生活。对于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劳动力再就业,应从集体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出一部分就业培训专用资金,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就业进程。但是,钱家村的村民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的就业培训。从理论上讲,由农民到市民这一身份的转变,也为农民从务农型转向务工经商型的职业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途。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农民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跨越一个艰难的“阵痛期”。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在成建制失地、拆迁以后,不仅农业劳动者无地可种,有待进城进镇就业,也使在被拆迁的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加入了无业者队伍。对于钱家村失业的部分村民,校方可以安排临时工作。对于学校里一些需要临时工的岗位优先给钱家村村民机会。另外,政府也可以出资,兴办面向失地、失房、失业农民就业的免费专业技术培训,并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安排拆迁劳动力到企业和从事保洁、保绿、保养、保安等公益性服务行业就业。
(四)养老保险金待遇
当这部分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后,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凭借失地农民身份证明,享受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优惠待遇。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村低保人员失地后的养老保险安排,对于失地低保人员,社会保障部门应不分年龄差别,对其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钱家村的老人每月领取35元的保险费,每过10年费用每个月涨5元。该村仅有2户低保住户,对于低保住户有更加好的待遇。
对于钱家村的村民来说,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一件重大事情,是对他们生活的保障,也是对他们心里的安慰。对于被迫成为城里人的村民来说,有了养老保险,他们住在高楼里才踏实。但是不少村民反应,养老保险的钱太低了。
实践总结
通过对钱家村几天的调查访问,我们了解了村民的心声,从小平房搬进高楼,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对普普通通的农民来说,他们可能失去得更多。相信钱家村的情况,是整个中国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缩影。我们希望在以后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政府部门要做出详细具体的处理措施,并落实到实处,不让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一切。
在需要征用土地时,做好周密的计划,与村民合理协商。做到,在拆迁之前,与村里谈妥条件,合理赔偿。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积极处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养老问题。在拆迁后,要认真履行承诺,保障农民的最大利益。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了解了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了解了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政策。同时,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并反映这些情况,为失地农民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舒心。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得到最真实的信息,才能深入社会,并体会到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重视实践,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篇:对教育现状的一些浅谈
对教育现状的一些浅谈
通过网络学习和一些同行的交流,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
一、师生关系
㈠ 如何建立师生友谊,平时学习期间我对学生很严,经常要进行学习思想教育,所以学生不会经常主动来和我一起谈心聊天,我听来一些建议说不能对学生很放松,不能经常对学生笑,其实我很想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但是像朋友一样,学生就会爬到头上,失去了老师的威信;如果对学生很凶,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就很难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利对学生的了解。由于这两者的矛盾,所以很难协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时间去慢慢磨合。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㈡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记得我们那时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老师说一就是一,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大大不同(可能这就是90后学生的个性吧),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我刚刚参加工作,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有点不敢与高年级的学生讲话,有时看到学生不良现象就不想与他们交流。但通过交流,受到启发:虽然现在的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阅读与引导
我们来想一下,自己所教的学生有他喜欢做的事吗?你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吗?恐怕答案不会令人满意。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些气氛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常常不止一次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笨点也就算了还不爱学习并且贪玩,但又玩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没有责任吗?作为老师你的心情能平静吗?除了每天面对教科书和那一班学生外,你有什么爱好吗?一个人喜欢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响别人,不违反法律,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作为学生,我们当老师的还是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我觉得有两点:(1)阅读(2)引导他们特别喜欢一门学科
三、有感于学生的分数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曾经很流行的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分数不再是学生的命根,而是老师和家长的命根。书中对现在的父母们非常看重的分数作了非常科学的分析。可惜现在大部分的家长甚至教师还是一直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认为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分数高就是好学生,老师看成绩好的学生不叫好看。于是剥夺了孩子双休日的休息权利,特别是城里的家长,他们让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进行这种那种的培训(都是关于文化课的补习)。有些家长即使有些犹豫,但最终抵不住别人家的孩子个个都往学习班去。正像一个社会上所说的那样:如果不参加学习班,肯定比不上人家。在我的头脑意识里,中小学阶段不应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花在文化课上,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学点音乐美术之类的才艺,提高和促进自己的特长,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
作为我们刚起步的年轻教师,路还很长,我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努力攀登,用教育智慧创造奇迹!
第五篇: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现状调查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现状调查
—以榕江县仁里中心校为例
一、调查概况
2011年9月1日至10月23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到仁里中心校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现状的。
我所实习的榕江仁里中心校位于榕江县境中北部,距县城公路里程62公里,东邻崇义乡,南和西接平永镇,北界乐里镇,东南与忠诚镇相连。全乡有侗、水、苗、汉四个主体民族杂居,侗族占46.65%,水族占27.73%,汉族占12.71%,苗族占11.81%,是一个水族自治乡。
仁里中心校初中部共有教学班级11个,其中七年级4个、八年级4个、九年级3个,共有学生 456人。我所教育实习的班级为仁里中心校初中部八(2)班,本班共有43名学生,其中女生14人,男生29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系列问题,特做了此次调查报告。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报告,我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仁里中心校的调查,初步反映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三、调查方法
为了准确、详细的掌握调查情况,我调查主要采用了走访、座谈、发问卷调查表、收集资料等方法进行。
四、存在问题
通过对仁里中心校的调查,我发现在语文教育上存在的现状如下: 1.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不能很好的利用现有资源。
对于语文来说,教育资源极其重要。仁里中心校,是仁里水族乡最好的学校,但是它的教育设施投入是极其匮乏。在这里,没有图书馆,学生的学习视野就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对很多感兴趣的知识点,没有相关资料去学习。这里没有计算机,学校不能开设计算机课,对语文的一些新知识点没能及时把握。这就不能很好的扩展学生的视野,造成学生思想封闭。学校有一个电教室,但基本没有老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能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乡镇所在地的学校是聚集了全乡最好的教育资源,它都如此,那村小学等在教育的投入就更匮乏了。这不仅是仁里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黔东南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乡(镇)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学生基础差,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
通过一个多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调查,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以我教学的班级为例:我上的是八(2)班的语文课,八(2)班的各科成绩可以说一直是全年级名列前茅。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班级里,语文测验只有8人及格,还出现考7分的现象。在其他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七年级三班还出现学生语文考0分的情况出现。学生对最基本的字、词都没有掌握,由此看出学生的语文基础是多么的薄弱。在对语文学习兴趣方面,我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解。由于学生基础差,所以他们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我发放的问卷调查表140份中,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收到140份,其中只有35人对语文感兴趣,占25%,还没有体育(50%)、音乐(45%)的学习兴趣高。
3.语文师资力量薄弱,且有的教师教育方法选择不当。
在黔东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就拿仁里中心校来说,10个语文教师中,只有2个教师第一学历为本科毕业,其中还有1个是非师范专业的。教师的缺乏,使得学校在老师的使用上出现了所上课程与教师所学专业无法结合的情况。要么就是老师在上语文课的同时,还兼上其他课程。在仁里中心校,10个语文教师中,有6个老师都有兼上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课程,这就导致老师不能把全部心思放到语文教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时,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课堂上,大量的时间是教师一个人在理解课文,学生没有参与进课堂,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局面。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由于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差。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4.受社会环境影响。
在黔东南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七、八、九年纪学生的走访调查和对所有语文老师进行走访调查,发现七年级、八年级各有1个同学都还不会说汉话,听不懂老师上课使用的普通话,这对教学的展开起到很大的阻碍。这是由于学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日常的交流都是用侗话、苗话、水话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即使是在学校,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说普通话习惯,依然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这就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影响语文成绩的提升。
五、解决办法
我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国家一直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各地政府有时并没有把对教育投入落实到实处,存在只喊口号,而没有真正的投入的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投入教育,那就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教育投入的监督力度,使教育专项资金真正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吸收到优秀的教师,不然优秀教师有成绩后基本都往条件好的地方跑。建设起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加大对学校的硬件施设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缩小城乡差距,达到真正的教育公平。
2.加强普通话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能力。教师还可以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学校要积极抓好校园普通话推广工作,在校园内,要学生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要尽量不说少数民族语言,使自己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规范语言,无形中也规范了自己的语言,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这样,学生在说话时就能避免出现像方言中的颠倒的词序或不规范的词语。教完语文书上的一些课文后,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书。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3.历炼一支强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
为了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历练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让教师所学专业和课程相结合,而不是在教师使用上不合理,让所学专业和所上课程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加大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增强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接受新的教学观念,学会新的教学思路、方法等。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和校级交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
4.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除了在学习方法,课堂上给学生帮助外,我们还应该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靠努力,靠积累。让他们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在学生在取得进步是,老师应及时表扬学生,让学生充满学习信心,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5.注重家庭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要家长配合学校共同管理学生。在学习上给学生各方面的支持,包括购买各种学习资料、在家注重语言交流等。保持学习教育、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的模式。
六、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仁里中心校的调查,发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去解决问题,使农村孩子享受真正的教育公平。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学生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