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

时间:2019-05-12 16:5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

第一篇: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

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问题,是我国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起点和基础,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与现代化战略分步走目标统一的角度,来深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论文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阶段 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所得出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两层含义,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明正处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明的是具体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的具体分解、落实和细化。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是对发展状况、发展机遇、发展目标的深刻把握。本文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具体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作为一项宏伟奋斗目标的统一的角度进行论述。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丰膏和充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我国正处在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呈现出阶段性来。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的具体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不同的战略目标。我们党正是居于对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深入认识,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丰富充实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国情观。“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构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国情观,以此作为制定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依据。(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是逐渐摆脱不发达状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从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进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走好“第三步”?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具体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又翻一番: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分析新世纪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把江泽民同志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合并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展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指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发展水平不高;“不全面”指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衡量标准主要在物质经济生活方面,侧重于物质文明,人们的需求满足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状态,以教育、文化、卫生为核心的发展性消费没有很好得到满足:“不平衡”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很多差距,具体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党的十六大在对这一发展阶段、发展状况深入认识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要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体现了对这一重要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阐述了一系列理论原则、决策思路和发展目标。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重大战略机遇期的深刻把握。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二十年确定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用“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12个字来说明其重要性,这是对世界形势的洞察和对我国发展现状深刻分析得出的结论。

新世纪世界多极化格局曲折发展,中国可以继续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搞建设;经济全球化日趋活跃,全球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国际经济出现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我国已加入WTO更大程度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我国利用世界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经验来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机遇和有利条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逐渐商业化,不断开拓世界新兴市场,并激发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国内情况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六位,投资率、经济增长率、积累率得到提高,国民经济已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运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新了制度性保障,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深入把握了时代特征、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和党情认识的深化,这对于我们立足实际、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具体来说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是对这个时间跨度长达50年的前20年的目标分解。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在我党的历史上,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好大喜功、急于求成、贪多求快、欲速而不达的错误主张和做法,曾经使我们的事业大起大落、大进大退。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上立足于杜会主义初级阶段,反对超越阶段的空想论。对长远战略目标进行具体规划分解.变成阶段性任务、目标。分步实施、分阶段完成,这是我们党的的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遵循了这样的战略和策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因为这一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思想在全国的具体实施,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又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必将更加突出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民族的百年梦想,历史上我们曾失去了几次重要的发展机会。新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华民族发展最强盛的有利时机。我国有着迅速成长的国

内市场,有着成本低素质较高的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和不断增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着门类齐全且具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后发优势逐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正在深入人心,只要调控得当。扶持有力,区域、城乡、产业差距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势头,发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更重要的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经过扎实的工作,艰苦的努力。可以大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奠基工程的成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且具体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符合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目标,所以目标的全面性系统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二)推进经济体制和其他制度的完善和定型化。制度因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是全方位的。目前,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结构中,有许多制度安排已经陈旧过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有的甚至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障碍。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各种社会管理制度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证。制度创新、制度转轨与制度完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征。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当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锵决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更高的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必须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促进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的个性和才智的自由而充分的展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邓小平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篇: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说起马克思主义,人们是即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从很小开始就知道马克思,听说马克思主义,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认证贯彻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后,取得了抗战与革命的最后胜利。除了少数研究哲学与历史等体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很是了解外,在当代,可以说,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在当代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的角色,对当代中国究竟有什么作用,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如何发挥它在中国经济,民生,国力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在当时它只是一种思想,是一指导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传至我们当代,在经过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修补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瑰宝。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思想的革命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

第三篇: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状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关键词: 形成,比较,发展,2012总体思路。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持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但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79年,他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92年,邓小平于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思想,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理论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这一体制日益显现出它固有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尽管如此,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得以延续。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20世纪70年末开始,我国逐渐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②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③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些市场取向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2)理论探索的成果。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冲破禁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

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②】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30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好的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比较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图1),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0元(图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图3),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加到21788.5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8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外汇储备由1.7亿美元增加到19460亿美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16.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到2007年,国有工商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5万亿元;销售收入达18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6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5万亿元。城乡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也迅速发展。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生力军。2008年,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篇:论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论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认知体系,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及观点所构成,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并为其服务,成为其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精辟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①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起着扩大政治认同、进行政治整合、规范政治行为、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促进政治稳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仰并认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弱化、淡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分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各种社会思潮如新儒学、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利己主义、后现代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些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如国内学者的阐述和发挥、文学艺术、影视媒体以及互联网等广泛地传入中国社会各阶层,从而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信仰和认同发生危机。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遭遇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传输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因而社会各界有些人深受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迷茫、模糊、动摇、失落甚至淡漠,政治信仰发生危机,道德规范发生困惑与失范,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泛滥,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巨大冲击。

第二,意识形态发生分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物质利益、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状况也日趋复杂多样,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因此,不仅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出现了非主流意识形态,而且非主流意识形态也日益分化和多元化。这深刻说明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受到的巨大压力及所承负的引领和整合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巨大社会责任。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被淡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自主、平等、竞争、信用、法制等观念,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不仅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且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则去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而且也使人们会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被淡化甚至被重构的倾向日益突出。

尽管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成分,但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不容否认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在俄国,列宁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中国,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性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许多共产党人也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本国的国情不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即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面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遭到的巨大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极为繁重,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回答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对新现象、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不断推出有理论深度、有社会影响、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战斗力、吸引力,真正成为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提供精神支撑。

第五篇:论法制现代化与市民社会

论法制现代化与市民社会

摘要: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法与现代法纠结在一起,不利因素和与有利因素相互消长。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法制现代化的结果状态是法治。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个性解放等方面。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转型法治;市民社会

一、法制现代化的转型

中国社会正在进行一场全面而深刻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等等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历史性的变革。这些变革表现在法律制度上既是一场从传统向现代的法制转型;转型的内容包含了以下方面:

(1)从传统的专制、人治到现代的民主法治;(2)从传统的义务本位到现代社会的权利本位;(3)从传统的宗法伦理法到现代理性法;(4)从传统的诸法合体到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5)从传统的司法擅断主义到现代的司法程序化。可知,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转型,完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法制革命。这场法制革命的动力,既有国内本土因素推动,也离不开法律国际化趋势的促成。

法制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改革大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法制现代化的本土动力来自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系列改革;现代市场经济、商品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充分体现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独立自主、等价交换的理念,迫切要求国家建立一种对个人主体权利尊重、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充满自由的法律体制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法制变革也呈现出一种国际化趋势,即所谓法律发展的国际化;它主要是指在法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各个主权国家的法律制度蕴涵着世界法律文明进步大道上的共同的基本法律准则,这使得各国的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彼此接近乃至融合,进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国际性法律发展趋势。当代世界法制国际化进程是一种客观大趋势,国家需要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就必须使国内法顺应国际社会的法律合作、融合乃至局部统一的趋势,这是法制现代化的外部动力。

必须强调的是,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化趋势不意味着对法律本土化或民族化的消弥。现代化更多的是本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类型的冲突与变异,具有价值选择与重构的意味。中国传统儒家法是一种“身份法”,个人的权利义务首先来源于“身份”,身份决定着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脱离了身份关系的人在精神上难以生存;长久如此如此必然造就人的身份意识发达而权利、法律意识弱化。所以,法制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法制观念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权利的现代法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

二、法制现代化的结果状态是法治

法治是指法居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而不是国家以主体身份用法来治理和统治社会和人民。现代法治的基本特点是: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国家权力受到制约;公民平等的享有人权、自由和民主;社会的统治形式和统治手段是法律;国家机关

不仅仅执行法律,而且其本身也为法律所约束和支配;法律是衡量国家、组织及个人行为的根本标准。法制现代化的内容可以总结为: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义务走向权利,由君权走向人权,由人治走向法治;由等级特权走向分权与司法独立。法治的基础是民主与人权,专制独裁只能造成人治。法治的呼唤与中国传统法“礼治”的追求和对伦理道德的高度重视发生着极大冲突。中国传统法是以人际和谐和天下太平的社会秩序为最重要价值理想的,义务、隐忍、自律的伦理道德是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而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人主体的独立和个性的发展,以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有权利,而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摆布,人的现代化意义也在于此。现代法治高度重视法律的权威性,而不是仅仅把法律视为道德的附庸,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在此意义上,法制现代化是与法治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法治成为衡量法制现代化的关键性指标。

三、现代市民社会构想

从历史上看,“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西方国家的产物,最早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一般指与野蛮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近代国家生产后,“市民社会”则是指在那些源出于保护个人自由的思考以及反对政治专制的近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源出于对市场经济的弘扬以及对国家干预活动的应对的近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上而逐渐产生的相对于国家以外的实体社会;①这个概念是讲,市民社会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一种社会存在,它所界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要在国家和社会的两个方面中保证社会的独立存在,不受国家的干扰。而在这种社会独立存在的空间里,社会的自由和高度的自治可以得到保证,从而可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充分自主性的发挥。而社会成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自我组合起来,依据不同的利益和需求,成立各种自治社会组织进行活动,并可以进一步进入政治活动领域,以确认自己的不同于其他集团的利益表达。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有法律作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个人自主与成立社会组织的自由。因此总起来讲,市民社会应该是建立在个人从事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并与国家相脱离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社会本着自愿的原则,自我组织、自我规则、高度自治。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在法治的框架下自我运转,并与国家权力相制衡。市民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自然状态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两种状态后,发展到现代呈现为“法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对应相关形态,即现代市民社会。现代市民社会与法治国家密切相关,市民社会内化着现代法治的价值。市民社会在于培植独立于国家并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私人自治领域和与国家权力制衡的社会自治领域;同时,法治发展的目标在于使法居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在社会领域内实现依法实行社会自治的秩序状况,在政治国家的领域内严格依法运行、配置、限制政治权力。可见,实现社会依法自治,在对公权力有效控制和私权利的有力保护中实现两者的平衡是市民社会建构和法治发展的同一目标。因此,既可以把市民社会看作是与现代法治相联系的一种现代社会形态,也可以将其视为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社会或价值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利益多元化。

市民社会的基本运作机制是一种相对自主的运作方式。首先,体现这种特殊运作机制的就是它的契约型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所有者的个人必须摆

脱各种社会限制和束缚,能根据市场规律独立自主地判断和选择,在此基础上平等地与他人进行竞争和交易。市民这种经济地位的独立性和经济行为的自主性内在地规定了市民社会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市民社会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的生产、交易和消费行为构成的总和,拥有自身的内在动力和不受外界影响的规律,从而独立于政治或国家。②现代法治在价值上是对契约、自由、权利和正义的诉求,在形式上是理性化和个体化的运动主线,而在社会结构上则是市民社会的勃兴和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近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并获得了与国家的并立发展,使人类由等级特权社会逐步步入自由平等的公民社会,同时造就了社会利益的普遍分化、社会结构的多重建构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权利要求和多元价值期望,进而形成多元分立的社会权力以及公私领域的明显分离。因之,任何一种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在内)都无法确立和推行单

一、独占性原则,并必须为自身的存在和运行寻求合法性。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多元化的权力和权利,都处于多重冲突与协调的复杂情境之中。为此,便产生了对理性规则的多样性诉求,法律至上的精神便得以确立。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充分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民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市民社会的各个基本要素,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控制,使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政治权力的束缚,成为非政治生活的主体。市场经济的自由产权制度划定了国家权力的最后边界,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经济成分的复杂化和所有制关系的全面变革,导致社会多元化、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得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比如,我国建国以来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不断增多并且在扩大的企业家阶层和社会中间阶层。同时,相对独立的社团与非行政化的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非赢利性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日益成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政治国家代表“公”的领域,而市民社会代表“私”的领域,是相对于政治而言的非官方的社会结构和过程。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依附于国家的独立的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充分发达和高度自治;社区成为居民民主管理的基础单位。各种社会主体的权利观念和自主意识不断觉醒和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市民在运用财产权和自由权的过程中,培养了宽容、合作和团结的精神,形成了一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并通过自由结社形成了一些自我组织。这些自我组织的地位彼此独立且平等的,社会成员的利益也完全独立与平等,既不受政府公权力的侵犯,也不受其他主体的干扰。各利益主体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为其利益规划,并通过自由博弈的方式来达致各种利益格局间的平衡。③与此同时,法治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制度性法律保障,并通过抽象立法行为与具体的执法、司法行为,对市民社会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市民社会则作为制衡国家的力量,培育和发展多元利益集团,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个性解放。

市民社会中,个人自由得到明确承认,个人不再是国家的附庸,而是作为一个理性的权利人存在,要求在自己的权利领域内,能够自由地创造和获取财富,独立地处理私人事务而不是由政府官员包办代替。为确保个人享有自由地行使选择权和决定权,市民社会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在政治国家之外实现自治,并使人性得到解放。首先,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意思自治的人的自主人格的确立。市民社会的根本构造是由“自由的个人”所成立。“自由的个人”是挣脱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以及个性解放后独立存在的自在体。其次,法治国家的确立和市民意识的形成。法治国家是权力受到制约、人权得到保障、公民自由充分享有的“服务者”,实质就是指能够承载并确立自主的个人人格和市民意识的体系化的特定机制。以自由意识、平等意识以及主权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内化为市民主体的思维方式并指导其自主行为的意识就是市民意识。最后,人性得到解放。现代市民社会中的的人性,已远不局限于善恶的检讨,也不再属于道德(或宗教)考察的对象,而是成为心理主义的描述对象,人的现实的欲求成为“自然应当”,欲望的正当化本身成了理性精神的表征;④“今生的幸福不在于心满意足的不求上进。旧道德哲学家所说的那种终极的目的和最高的善根本不存在。终止欲望的人,和感觉与印象停顿的人一样,同样无法生活下去。幸福就是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发展,达到前一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人类欲望的目的不是在一顷刻间享受一次就完了,而是要永远确保达到未来欲望的道路。因此,所有的人的自愿行为和倾向便不但是要求得满意的生活,而且要保证这种生活,所不同的只是方式有别而已。”⑤人不再是上帝的制造物或者天命的附属品,而是被视为自然地产物。人的现实感性和欲求成为界定人性的关键,七情六欲因此得以正当化,自然人的价值、尊严和个性由此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张扬。⑥

注释:

①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17页。②马建兴:《“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总第67期。

③马建兴:《“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总第67期。

④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⑤(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⑥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参考文献:

[1]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

[3]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下载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统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化论农村税费改革与税制

    论农村税费改革与税制现代化 论农村税费改革与税制现代化 作者 周倍良,清华大学法学院 自从有了国家,便有税与费。 我国古代社会以农立国,税(费)也就成了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刘巽浩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4 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

    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果说经济、政治和法德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结构之骨,那么其信用体系就是该社会结构的筋。一个信誉差的人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一个信用水平低的社会则不可能......

    论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论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班级:13级建筑学3班 姓名:陈倩 【摘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复杂化世界政治格局和军事态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而我深信:国富是国家明主、......

    《宗教与中国社会》

    我与宗教 生活在农村免不了要与宗教打交道,农村有着形形色色的宗教活动。记得儿时,每每家里进行一些宗教仪式的时候,父母总免不了要我们过去给各种神磕几个响头,心里总是生出几......

    战略目标与年度计划制定

    “战略目标与年度计划制定”时代光华管理课堂自评及测试 1.公司战略规划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 正确     A .为达到公司目标应采取的行动B .公司最终目标是什么C .公司未来前景......

    论当前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论当前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姓名班级 学院 学号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仲康 引言 法制现代化代表着人类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是指人类社会伴随着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