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仁义镇)

时间:2019-05-12 16:1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仁义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仁义镇)》。

第一篇: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仁义镇)

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仁义镇:莫衍鉴

全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八步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利用“流动党校”这个载体,扎实推进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乡党校的基本现状

1、师资配备、行政后勤及其他人员配备情况

(1)区委党校

区委党校有专职编制,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2)乡镇党校

成立有镇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组织委员担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组织办,由镇党委组织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委员,教师等均为兼职人员,无专职人员。

2、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1)区委党校

区党校有专用教室、学员宿舍、学员餐厅、办公楼等。

(2)乡镇党校

每个乡镇均有教学场地,电教设备VCD、DVD、电视机、音响等。

二、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11、落实会议精神,成立机构, 制定方案。

自治区召开全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后,八步区对区乡党校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摸底,并专门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部署。区、乡分别成立了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区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党校由区委组织部分管干教的副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乡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组织办,由组织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区、乡分别制定了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全面铺开这项工作。

2、全面推进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

(1)拓展教育培训对象和内容,构建“五大培训体系”。我镇在职干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拓展教育培训对象和内容,以“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目标,着力打造农村党员教育新格局,并以“1+1”培训模式(即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村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起以“流动党校”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农业龙头企业培训、村干论坛培训和农家课堂培训为主的“五大培训体系”。

流动党校培训: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大党校格局。2006年,组建了乡镇级“流动党校”,将教育的触角深入到农村各村、组、户。形成了区“流动党校”培训乡镇“流动党校”骨干和“农家课堂”培训户,乡镇“流动党校”和“农家课堂”培训农村党员和群众的梯次培训模式。

示范基地培训:发挥示范功能,构建大教育格局。为充分发挥八步区示范基地的优势和辐射带动功能,区、乡实施示范基地培训农村党员和群众计划。一是通过组织培训和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培训农民;二是以示范园为课堂各类现场会,接待农民参观学习;三是召开各种现场会,在看中学、学中看;四是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技能培训。

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利用资源优势,农企双赢,构建大培训格局。我镇有三黄鸡、生猪等众多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实现农民与企业双赢,采取由基层办和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负责场地和组织,公司负责培训经费和技术等方式,走农企结合的培训路子。

村干论坛培训:带着问题研讨,共同提高,构建大发展格局。八步区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论坛”进行拓展和深化,将其改为“村干论坛”参加对象由原来的村支部书记扩大到村“两委”干部。

农家课堂培训:农民培训农民,构建大课堂格局。为做大做强“农家课堂”,我镇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索,一是实现与“流动党校”成功对接,通过“流动党校”培训“农家课堂”培训户;二是引导带动能力强的党员加入培训户行列,引导培训户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引导外来老板、回乡创业小老板加入培训户行列。

(2)加强“三库一基地”建设。针对区乡党校培训资源不足,特别是缺乏职业技术培训师资和实习场地的实际,镇采取“内部挖潜”和“广借外力”的办法,建立健全由党校

教师、党政领导、科技专家、乡土人才组成的师资库。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编写了一些实用的乡土教材和教学案例。根据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的实际需要,选择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果场、养殖场、农户企业车间等作为现场教学、实习、观摩的示范场所。

(3)加大经费投入。2008年连续两年财政下拨专项经费,对相关设施进行了初步完善。

三、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1、农村党员和群众学习技术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农民主动学科技蔚然成风。87.2%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基本掌握2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5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有71.6%获得绿色证书、成为农民技术员或致富能手。

2、拓宽农技推广渠道,实现了大规模培训农民目标。我镇共培训了农村党员和群众近2000多人,推广农业新技术4项。

3、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培训,科技型农户、学习型家庭、富裕型新农村纷纷涌现,基层组织堡垒坚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4、体现了党的关怀。贫困党员户和困难农户通过参加培训,掌握致富本领,实现了脱贫致富。一些下岗党员和下岗人员通过流动党校培训实现再就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党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多数乡镇(街道)党校教学设施不足;专职管理人员少,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

高。

2、“三库一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在教材库方面,自编教材有一定的难度,高质量的教材尤为缺乏。在“案例库”方面,收集整理的案例还不够全面、系统。

3、资源整合难度大,尤其是培训经费的整合,效果不理想。在资源整合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重复培训和多头培训、资源闲置和资源匮乏并存,没有充分发挥培训资源的优势。

五、进一步推进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对党校办公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

2、强化区委党校的协调职能,以提高培训资源整合的成效。

3、由自治区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市、县(区)党校编写部分高质量的实用教材。

第二篇: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经验材料

今年7月,被列为自治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后,**县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提高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和农村党员“双带”能力为宗旨,不断创新教学和管理模式,以拓展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为切入点,大力推行“土、特、实”特色改革,使县乡党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造就了一支党性

强、作风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突出“土”字整合培训资源

“土”,就是县乡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经过深入农村调研,依托**县域内的土专家和土技术,根据地域特点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发挥基层干部、基层致富能手的“双带”能力,兴办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培训班,达到农民增收、共同致富的目的。

师资库、案例库、教材库和教学场地是县乡党校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针对当前培训网络不健全、县乡党校“三库一地”不足状况,**县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立足“土”字,创造性地整合本地资源,把各部门的培训工作纳入县乡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中,构建起党校培训新格局,确保了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在师资库建设方面,该县采取“聘、竞、并”的办法,从大专院校或相关部门聘请优秀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通过竞争上岗从社会中选用一些优秀教师充实到党校,并将各部门专职、兼职教师整合到党校,聚集现有师资资源,建设完善党校师资库。同时,着重挖掘内部资源,整合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农村乡土人才等师资队伍。目前,该县党校师资库包括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家教授和农村乡土人才共125名,其中“土”教师78名,占总数62。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该县精选在全县生产发展中获成功的典型,将他们的成功经验整理编写成案例,增强培训工作的乡土内涵,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县案例库中,本土案例占66。

此外,为了充实教材库,该县还精心筛选符合本县实际的理论和实用技术,从生产发展的实际出发,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作实用技术专题片、专题教材。其中,该县农业、水产畜牧、科技局等就大丰镇小蚕共育示范基地、木山乡黑山羊养殖基地、白圩镇无公害网箱养鱼示范基地、明亮镇养蛙示范基地等的成功经验编写成养殖技术教材29个。

与此同时,该县结合当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的实际需要,选择了67个基础好、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养殖场、农业种植大户、企业车间作为现场教学和实习观摩的示范基地,在资金、技术、政策扶持等方面支持教学(实习)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突出“特”字创新培训模式

“特”,即特色、特点、特长,也就是在推进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根据本县县情和县域特点,找出**特点,突出**特色,激励各方积极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培训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培训的方式方法。**县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充分挖掘本土资源,采取传、帮、带等办法,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实用性强的培训。

该县围绕全县特色农业产业,采取“产业加专业、专业促产业”、“学校 公司 基地 农户”、“项目 培训”等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中,他们既重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讲解理论,又着重加强对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每次培训都安排学员到相关基地现场实习、现场操作,力求让培训对象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所学技术。此外,该县还根据党员群众不同的文化层次、理解能力,采取“因人施教”的办法,由县乡技术员、中心户、致富能手入户个别指导,手把手地教,确保每个培训对象学得懂、弄得通、用得上,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在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本地授课的同时,**县还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巧借外县资源培训本地党员群众。今年8月,该县县委书记陈文儒亲率5个乡镇的书记到隆安县学习山羊圈养技术;同月,该县组织全县11个乡镇的有关领导58人,先后到田阳、隆安、宾阳等地参观学习;9月底,该县又组织了全县种养大户80多人,到马山县学习养鸡、养鱼、养羊技术……

突出“实”字抓好工作落实

“实”,即以实干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把广大群众的生产技术需要放在第一位,将最实用的技术推广到生产的第一线,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通过对全县各部门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县基本形成了由“县委党校—乡镇党校—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农家课堂)”组成的四级培训体系,规范了县委党校建设,完善了全县11个乡镇党校和28个专业协会建设,建立了“养蛙”、“小蚕共育”、“巨峰

葡萄”、“立体养殖”等67个培训基地及139个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

对全县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了县域内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合理调配、统一使用,不仅拓宽了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还增强了教育培训的效果——通过“**县培训基地”,**县与中山德昌制鞋有限公司、深圳捷德电子公司、东莞忠信手袋玩具厂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

训共转移就业1900多人。

自县乡党校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在职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815人次;农业、林业、水利、经贸等13个涉农和商业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8期,培训人员5417人次,颁发专业技术证书289人。与此同时,该县各专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农村党员人才示范户实用技术培训班;各“农家课堂(党员中心户)”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量举办小型的短、平、快培训班,对本村党员和农户进行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村党员群众14265人次,使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得到有效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力量。

《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经验材料。

第三篇: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创新大培训 巧作大文章

——xx镇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为了贯彻落实刘奇葆同志关于我县党校教学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xx镇党委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勇当改革先锋,积极开展“八个一”(制作一个专题片、开辟一个先锋栏、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创建一批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师资队伍、培养一批人才、下派一批科技服务员、形成一些理论成果)活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夯实基础,深化改革,不断研究探讨推进镇村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现就当前xx镇在党校教学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一些探讨。

一、开展大培训,培育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开展大规模培训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人才支撑,目前我们面临人才紧缺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大规模培训人才。加上我镇“十一五”规划目标已经确立,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关键在人才,主力军就是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提高他们的素质是我镇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更是我镇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的基础和保证。

第二,开展大规模培训的可行性。

1、领导机构健全。xx镇党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培育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校长,党务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组织委员任教务主任,宣传委员任班主任,其他班子领导为成员的党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协调镇村两级党校的教务研究、经费开支、培训安排、人员配备等重大事项,确保党校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2、运行机制完善。镇党校有镇党委书记、镇长等8名专职教员,兼职教员由镇中心学、财政所、司法所、派出所等镇直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同时紧跟时代形势,不断探索教育途径,开辟多种教育资源,建立了专题教学、党性锻炼、实用技能培训等相结合,教学、科研、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的运行机制。

3、软硬件建设加强。一直以来镇党委都高度重视党校工作,通过“打基础、把方向、大培训、重实效”不断夯实镇村党校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党校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全面开展大规模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2002年以来,共投入20多万元添置镇党校电教设备,更新课桌椅200多套,配置了电脑、音响、投影机等电教设备,率先在全县建成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并为48个村委(社区)各配备了一套电教设备。2005年,镇党委又投资8万多元,为34个播放点配备了29寸彩色电视机、dvd各一台,建立和完善了镇、村、户三级培训网络。同时,通过购买、租借,以及把中央台七套农业节目下载刻录等方式不断充实电教片的内容,目前镇党校电教工作站库存量达360部,24个电教点每个都有50部以上库存,为镇村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群众的需要。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现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村科学种养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普及度还不够,农民迫切需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了能富”的实用技术的培训。镇村党校是最贴近农村基层的党校,大力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面向农村、农民、农业常年搞培训,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是适应群众需要的。

二、创新机制,努力构建大教育大培训的新格局

镇村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取得成功,出路在于创新,只有创新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理念、内容、方式和机制,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领军作用,使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培训理念,围绕改革大局抓培训。要牢固树立 “大培训促大发展”和“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全员培训、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培训工作放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放到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中来认识,把握和推进,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审视培训工作,以更加科学的思维谋划培训工作。需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改变过去党校即党员培训学校的旧观念,从重视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培训入手,扩大培训范围,实现“两个延伸”,即在坚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同时,将镇村党校的培训对象由党员干部向普通党员、农村党员及各类人才(包括非公经济人才)延伸,重点加强对农村党员以及青年农民的培训;培训内容由政治理论向提高能力、素质和各种实用技术延伸。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努力提升建设人才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我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创新培训内容,适应实际

需求抓培训。要在深入进行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需求出发,在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上抓创新,力求理论学习更贴近工作和思想实际,业务培训更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一要突出强调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紧密联系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断改进和深化理论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加强主

观世界的改造。二要强化专业基础。提高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水平,需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基础。镇党委要从办精品班、示范班着眼,组织举办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专题培训班。围绕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侧重抓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专业培训。三要拓展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视野。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宽阔的世界眼光,是对当代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坚持举办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科学发展观等知识讲座和抓好全员培训工作,帮助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开拓新视野。

(三)创新培训形式,围绕提高能力抓培训。我们要围绕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和培训途径,以取得更好效果。一是探索培训新模式。如:对镇干部和村级干部,重点进行党性党风党纪、群众路线、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对企业党员,重点进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对农村党员,重点进行农村政策、涉农法规、经营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重点进行外出务工的法律法规、实用生产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等等。二是探索教学新方式。采取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教师面授与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相结合,培训内容统一安排与“菜单”自选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农闲时段集中培训与村屯夜校临时培训相结合。三是探索培训新途径。逐渐完善镇党校——村党校---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农家课堂)组成的党员和干部以及各类人才教育培训新体系,同时根据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不断探索针对性、灵活性强,干部乐于接受的在职培训新途径。

(四)创新培训模式,围绕健全制度抓培训。整合力量抓好培训模式创新,全面健全培训制度是一项根本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要将培训制度落到实处,把室内培训与室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与推动产业化发展和具体项目实施结合起来,帮助群众学以致用,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技能,获得效益,增强“学、用”的实效性。一要健全宏观管理机制,形成培训工作合力。真正做到既要发挥镇党校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发挥村级党校及其他镇直相关部门的辅助作用。整合镇村党校、农业服务中心、林业、文化、教育、水产畜牧、计生、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培训计划、培训信息、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培训经费等,通过整合全镇教育培训资源,实现全镇教育培训资源优化及共享的新格局。二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把党员全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镇党委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作为奖惩重要依据;把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学习表现和成果纳入党员管理、干部管理及乡土人才管理的考核和评议体系之中,作为推荐(村)干部的重要依据。三要建立评估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全镇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进行针对性评估,检验培训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党员队伍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培训工作任务。四要实行业务指导机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就是一个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镇村形成了四级培训网络(第一级是镇党校培训;第二级是村党校培训;第三级是专业协会、示范基地、村屯夜校培训;第四级是中心示范户或农家课堂培训)。镇党校对下级教育培训机构具有业务指导的职能,并相应的建立教育培训工作联络制度。如镇下派10名科技服务员指导各级培训结构搞好科技培训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机制,以确保培训取得成效。一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每期培训结束前,由培训部门负责向培训学员发放信息卡,并及时汇总归档,掌握受训学员的相关信息。二是建立跟踪服务机构,对受训学员实行全程跟踪,全面了解受训对象培训后成效,对受训学员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对受训后取得成效的学员先进典型加以推广和宣传。

三、注重实效,大力培育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

全镇以镇党校为主阵地、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活动,掀起了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高潮。据统计,在2006年1-9月份,我镇四级教育培训网络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了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共230多期,培训人数共15000多人(次),通过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彰显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新效益。

一是干部素质不断提高。通过充分发挥镇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大面积开展党员干部轮训活动,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得到系统地提高,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央决策的自觉性,让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感受到了党校资源的广阔,激发了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积极参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据统计,1-9月份,我镇四级教育培训网络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镇开展了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共355期,培训人数共23393人次。其中镇机关党员干部培训5期1221人次,参学率达96.7%;村级党员、积极分子66期2640人次,参学率达87%。同时通过聘请区、市、县党校专家以及邀请各级领导,在全镇干部职工中开展理论知识讲座等全员培训。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区党校李建良和王介明分别作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个市场经济学的新视角》和《乡镇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的知识讲座,在全镇上下引起强烈反响,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促进了全镇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据统计,2006年的1—9月份,我镇干部队伍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6件,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进步。

二是全镇经济不断发展。在深化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坚持把党校建设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热情引导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积极开展“六个百日行动”,有力促进了经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xx工业集中区、县城炮龙文化广场、财政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xx工业集中区共计用地7500亩,已经完成征地踏界1500亩,立新工艺厂、东林木业、胶合板材厂等企业已经成功进驻。炮龙文化广场已经全部完成踏界工作。财政路已经基本完成拆迁工作;1—9月全镇共调解体处各种矛盾纠纷167起,查处治安案件213起,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15个,其中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5个,正在洽谈项目4个;今年计划投资1450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8888万元, 占引资任务6000万元的148%,同比增长31%。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全镇完成财政收入6528万元,比上年同期3.8%;农业总产值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工业总产值1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着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三是农村各方面全面发展。农村工作是我镇工作的重点,村级党校改革也同样是我镇党校改革的重中之重。各村委都建立了以村支书为校长的三级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了培训农村党员群众的政治理论、实用科技知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首先,依托镇党校的平台,结合本镇实际,在全镇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就业培训活动。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认真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以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为载体,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致富本领。其次,通过下派科技服务员等专业技术培训方式,带动及产生了我镇多个农村专业村协会。这些协会通过资金、技术、信息等为群众提供产、供、销等环节上的服务和支持,有力地带动了全镇广大农户发家致富。最后,通过深化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大党校,实施大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如张贵贤、郑桂洪、杨能枝等懂技术、敢于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会管理的农村“双带”党员乡土人才,增强了示范基地和党员中心户的辐射作用和帮带能力,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从而也促进了xx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xx镇探索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可得出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要结合实际,转变观念,创新培训理念、内容、方式和机制,努力构建大培训格局,才能做好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这一大文章,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

第四篇:仁义镇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工作汇报

仁义镇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

工 作 汇 报

2011年6月28日

仁义镇位于贺州市八步区南端,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设一个党委、1个党总支、4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45人。近年来,全镇以“构筑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一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仁义”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为契机,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36100万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43.3%;财政收入2133.4万元,增长559.7%(其中:税收收入2033.4万元,增长704.4%);农民人均纯收入4560元,增加1682元。

一、在艰苦创业中带队伍

几年前,仁义镇政府机关部分办公室是破乱不堪的危房,大院内杂草丛生,而现在,大院内各办公楼错落有致,总投资50万元的计生大楼在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集资??万元建设的干部职工宿舍楼拔地而起,投资200多万元的仁义镇政府办公大楼也正加快建设中,仁义镇成为了信都经济区开发战略的最早区域。仁义镇财政收入也通过几年的努力,从不足300万元到2010年突破2000万元。1

镇党委领导班子在艰苦创业的环境下,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以争创“五个好”乡镇党委为目标,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党政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不畏艰辛,团结协作,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在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威信。全镇党员干部职工都主动地融入到这种干事创业的氛围之中,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近三年,仁义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7岁,大专学历以上的占100%;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虽然人员有些调整,但大家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没有减。2006年以来,仁义镇先后荣获贺州市经济发展进步乡镇、贺州市招商引资十佳乡镇、贺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自治区文明乡镇、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在机制创新中增活力

坚持用制度管理人,是仁义镇创建“五个好”党委的一项重要举措。镇党委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要求和镇情,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委工作机制。在及时调整“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镇党委抓党建工作的责任,健全和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党委工作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镇干部(岗位承诺、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包村制度、重点项目联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等一系

列规章制度,为党委决策和驾驭全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大胆创新村组干部管理机制。采取党员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等办法,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建党积极分子培养,2008年来,共选拔任用大专以上学历、优秀年轻的村干部5名,聘用1名大学生下村任职,发展党员138名。三是建立完善民主监督机制。镇党委在中心集中地段开设了党务政务的“信息之窗”,及时公布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公开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情况,同时公布了国家公职人员履职过错投诉中心电话、人民群众献计献策电话和群众推荐好人好事电话,畅通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交流,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狠抓管理,激发了全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东江村支书罗福、龙珠村主任白明举、三联村支书陈纪强等;为抗洪抢险工作连续7个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的机关支部优秀共产党员蒙柱根,在全镇树立了一批先进人物典型。一批群众公认、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得到组织的提拔和重用,全镇上下形成齐心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在夯实基础中强保障 镇党委通过抓“三级联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干部作风得到有效转变,促进了全镇各项基础工作协调发展。一是抓学习、强素质。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

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并结合“双培双带”活动,使一大批党员成为村级后备骨干和致富能手。二是抓载体、转作风。先后开展了“六个一”(即每个班子成员包一村、学一技、创一业、帮一户、解一难、荐一人)、争当“五员”(即争当农村政策宣传员、科技知识辅导员、法律知识讲解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信息传递员)、“五比五看”(比创新看科学发展,比实干看工作业绩,比学习看能力素质,比服务看惠民实效,比形象看群众反映)、党员岗位承诺等活动。通过以活动为载体,强力促进了全镇党员干部的作风明显转变。三是抓创建、见成效。通过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夯实了全镇各项工作基础。综治工作实现了“大矛盾纠纷不出镇,小矛盾纠纷不出村”的局面,计划生育工作迈入了全市先进行列;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预防和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近几年连续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期间,广大党员、村组干部成为了全镇夺取抗灾救灾的重要力量。在2010年“6〃15”特大洪灾期间,全镇近千名在家党员在危难之际带头为群众传递汛情、协助撤离、抢救财物等,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堡垒作用,积极组织群众投劳3000余人次、提供机动车辆90多辆(次),对水毁耕地、河堤抢修。

四、在解放思想中求发展

仁义镇将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要求全镇上下大胆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大胆谋求发展。

一是努力加快项目建设,增加财政收入。我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建园区、抓项目,重招商、强服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强镇。通过盘活国有山地和闲置荒地,建设占地3000亩的八桂木材加工集散中心,投资25000万元的东辉木业、投资18000万元的桂巽板业等入园企业已竣工投产;占地6000亩,投资80亿元的八桂建材工业基地于2010年8月10日奠基开工建设,目前投资70000万元的恒希陶瓷、投资80000万元的金门陶瓷落户工业园区动工建设,项目建设的大发展,为财政收入的逆势突破、强劲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以巨东种养、南华糖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黄鸡、瘦肉型猪、甘蔗、优质稻、速丰林等。

五、在为民服务中创和谐

一是争取自治区18万元资金,实施仁义镇小城镇总体规划。二是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建设独岗、官扶桥水泥街道、安装路灯等。三是举全镇之力,积极发动群众,全镇共筹资建成11条,长90多公里通村水泥路,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四是大力实施乡村危房改造工程,2010年投入资金61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5户。五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0年参保率92.1%。六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投入资金400万元,积极实施一中、中心校、万寿等中小学校危房改造项目。七是扎实推进民政、残联、扶贫各项事业。

今后,仁义镇党委将继续按照“五个好”的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镇村两级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真正发挥了核心作用,成为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的坚强战斗集体和领导核心,不断推动仁义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第五篇:**镇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镇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一、**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西北部,近城靠矿,交通便捷、区位资源优势独特,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6.8万亩,社会人口8.4万,辖19个行政村。**是**市经济强镇,是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境内拥有各类企业680余家,主要形成能源电力、工程机械、压力容器制造、玻璃制品、建材铜材等支柱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市十强乡镇”、“苏北五十优乡镇”、“全国千强镇”,“国家级生态镇”、“

江苏省书香之镇”、“**市中心镇”。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62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亿元。

二、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相关亮点介绍:

2012年8月**镇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一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试点以来我镇紧紧围绕“集中高效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要求,精心开展机构优化、运行规范、综合执法等系列改革探索,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机制管服务”的新模式,行政效率效能大幅提升。

一是优化服务方式,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新提升。

投资620余万元,新建2500余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大楼,按照应尽必尽的原则,将民政、公安、广播电视、发改、残联、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执法、国土资源、市场监管、国税、地税、供电、交通运输管理等

28个服务群众的窗口全部进驻中心。深入开展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角工作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实行“一站式”服务举措,健全前后台信息双向推送机制,强化前后台之间沟通、协调和制约,形成前台服务后台监督的新格局,真正做到无后台运作,实现了审批服务事项涉及的“人、事、权”全面整合。建立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网络,推进区镇村便民服务无缝对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打通为人民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8年1-12月份累计受理各类服务事项58803件,共计办结各类服务事项58803件,业务办结率100%,好评率100%。根据省编办、省法制办《关于规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便民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探索规范试点镇便民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严格实行以“一次性申请、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并办结为标志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努力推进综合窗口改革,设立综合窗口,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力争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能够处理中心所有部门的相关业务,争取让办事群众“只跑一趟路,只进一扇门”就能够办理好自己的业务。

二是强化数字执法,综合执法水平取得新突破。

整合安全生产、劳动监察、城镇管理、建设规划等原有执法力量,组建三个执法中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编制完成综合执法权力、责任清单,详细列明每项执法权限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促使执法由“权责不一”向“权责统一”转变。建立健全告知、听证、说明理由、陈述申辩、回避等程序制度,统一行政执法文书,规范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建立执法人员与全镇企业单位信息数据库,采取系统随机选择方式开展执法行动,有效的解决了选择性执法、规避了人情执法、关系执法。

着力加强智慧**建设:**镇数字监控平台于16年春季由我镇投资建设,该平台采用大屏幕拼接屏,共15块。具体划分为交通控制系统、矩阵控制切换系统、视频时间检测系统、硬盘录像机系统。目前,该平台已接入监控点100多个,包括公安技防、村级技防、蓝天卫士、城市管理等内容。实现了对全镇19个行政村主要干道、沿街商铺和交通干线的24小时实时监控。2018年,镇综合执法局共受理行政处罚案件145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61件、一般程序处理案件84件,数字化监管平台在发现问题、固定证据、强化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镇数字监控平台的建成,对于提高我镇管控治安水平、打击各类犯罪、妥善应对急突事件、有效提升群众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实现乡村治理一张网。

按照省编办11月中旬在无锡召开的全省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现场会的最新要求,**作为全省第一批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要做到“

1+4”,1即党建引领,“四个一”为行政审批一平台,行政执法一队伍,乡村治理一张网,服务管理一中心。我镇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清单,分解10大类22小类87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要素网格创建工作。目前19个一级网格、48个二级网格划分、网格内“一长四员”管理队伍建立及相关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

为了使网格化治理效果真正落到实处,我镇将网格化联动指挥中心设在镇综合执法局,联动指挥中心投入300余万元,占地约260平方,集信息采集、任务派送、资源调度、流程监督、结果考核为一体。通过清单管理、回放管理等方法,从事前、事中、事后对网格事件进行全面监察,建立监察和处置相互分离模式,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平台还能够定期对各类事件的沉淀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日常管理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将有效提升我镇公共管理能力。同时采取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思路,以红色领航、党员参与的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好的发挥网格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作用。

**镇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4日

下载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仁义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仁义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村党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城厢镇大皇后村党校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城厢镇大皇后村地处县城西南部4公里处,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395户1549人,党员68名,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全村耕地面积1813亩,鱼塘......

    仁义镇大学生村官管理 经验文档

    政府搭“台”助推大学生“村官”唱好人生大戏自2008年全市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工作以来,仁义镇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按照“重提高、强能力、促成长”的宗旨,结合......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县创新打造“智慧应急管理”平台,推出“专常结合”执法模式,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汇报提纲一、创新设立应急管理“安全阀”,有效破解“监管难度大”难题1.是打造智能安全监管平台2.是建立“‘四长’赴一线抓安全”机制3.是建立“专家体检......

    关于乡镇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大力推进县乡(镇)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也......

    蒙山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调查报告

    蒙山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调查报告时间:2008-10-21 发布者: polaris 中共蒙山县委党校 五月初,我校组成三个调研小组,深入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采取开座谈会和走......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的新平台,建立健全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夯实......

    在全市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全市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 作 会 议 发 言 材 料中共田阳县委组织部2007年11月27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一校五中心”新体系充分发挥县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