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学校二级院系党总支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
论高等学校二级院系党总支的地位和作用
1.是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的可靠保障。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二级院系党总支的工作做得如何既关系到能否将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又是一个学校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做的如何的最直接体现。二级院系党总支的工作对象是本院系的全体教师和学生,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只有努力做好二级院系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党总支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是确保学校党委办学思想、工作意图得以贯彻实施的有效途径。
大学的教育主要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校党委的中心工作。要保证做到这一点,二级院系党总支的作用毋庸置疑。
3.是维护校园稳定、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重要力量。
二级院系党总支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既涉及思想、宣传、组织建设,又涉及每个成员的生活、心理等问题。做好二级院系的党建工作,发挥好二级院系党总支的作用,能稳定教师队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安排好学业和生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
4.是做好学校党建工作的组织保证。
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是基础,是保障。要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要建设一批能紧密团结在校党委周围强有力的二级院系党总支班子,既要做到不遗余力地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的决定,又要做到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第二篇:浅谈勤工俭学在高校资助助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勤工俭学在高校资助助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王欣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勤工俭学
教育
实践
素质教育
创新机制
为帮助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和顺利完成学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多年的艰苦探索和高等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重大意义。而勤工俭学是这个主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勤工俭学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重视,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机构和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有利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勤工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不仅仅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高低和办学成败的客观标准,而且关系到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出路问题,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学生就会有较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并且在当前的环境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学历、高文凭不再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的唯一通行证,唯有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才是制胜的法宝。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大多能够体谅家庭负担,想利用勤工俭学等途径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建功立业做准备。
2,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能够体验生活,感受艰辛,能够体会勤俭朴实,懂得劳动的美德。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珍惜眼前,理解父母以及更孝顺父母的高尚品质,这些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真正独立积累了自信心和经验,强化了自立意识,增强了自立能力。这就是课堂和勤工俭学工作结合,相当于知识和实践的衔接,真正达到了培养既有文化又有一技之长的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一代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3,部分条件有限的高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提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勤工俭学为学校积累资金,获得育人、聚财双丰收。在勤工俭学收益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一部分用于维修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图书,改善办学条件,补充教育经费不足,一部分用于教师、学生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
4,勤工俭学开展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虽然各高校均建立起了勤工俭学体系,但是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受到生源质量,学校面积,学制年限等各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重视经济忽视育人的功能。在高校,不仅是学生本人甚至部分部门,都将勤工俭学工作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资助手段,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为目的,没有把勤工俭学工作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忽视学生心里,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良好养成,因此没有很好的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没有更好的认识到,勤工助学其实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培养自立意识的良好途径,不仅仅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更是受到各高校普遍欢迎和重视的助学之路。为了改变现状,学校应积极完善管理办法,通过管理重心下移、岗位公开招聘、勤工助学与学生科研活动相结合、加大校外助学岗位的开拓力度等形式,创新勤工助学管理机制,取得更好的效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供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从而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勤工俭学活动是在科学知识指导下的生产实践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打开他们的记忆之窗,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从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等社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培养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体力和耐力,使脑力更加健康发展。在勤工俭学的生产经营中,强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会给予青少年极大的影响和熏陶,有利于青年一代美好心灵的塑造。
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经济建设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把勤工俭学活动开展起来,坚持下去,并将它推向新的阶段,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祥华 《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孙海泉
《浅谈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篇:新形势下上海高校二级院系党建责任制建设
新形势下上海高校二级院系党建责任制建设
[摘 要]本文基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和上海率先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着眼于全面加强高校党建责任制建设,推动落实二级院系办学自主权,优化完善相关决策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为实现学校中长期改革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关键词]上海高校;二级院系;党建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44-0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加快深化改革的新阶段。2014年上海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在高校深化相关决策管理监督机制方面迈出新步伐。这些新形势,必将对上海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建责任制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也必然会给二级院系党组织的管理责任带来深刻的变化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呈现目标越来越明确、要求越来越细致、执行越来越规范等趋势。这些新形势要求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只有牵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才能更好推进高校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2014年11月,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在沪联合召开了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以推进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为契机,切实加快工作步伐,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更多教育改革发展的好经验。至此,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针对高校层面,上海市教委先后印发了《上海市属公办高等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上海市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各高校重点聚焦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以解决“高校如何办好教育”的问题。随即,上海各高校从内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组织人事制度、科学研究体制等方面对深化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2016年初,根据上海各高校的实践经验,上海市教委公布了40个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典型案例(2015年),以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溢出效应。可见,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在为上海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面对新形势,上海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
当前上海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必然会给二级院系党组织带来思想认识、制度体系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一)思想认识的变化调整。新形势下,上海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工作由重教学科研向重立德树人变化调整。多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更偏向于教学和科研,尤其是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二级院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所谓“树人”,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也要求:“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尤其要关注‘回归育人本源’,只有促使各级各类教育回归育人本源,才能争创世界第一流的教育。”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面对新形势,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着力点,以高效有序的二级院系党建工作责任制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高校二级院系党建工作还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014年,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必须肩负起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做到守土有责、负责、尽责,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贴近师生的优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学与科研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守好校园网络、课堂教学、报刊电视等宣传阵地,把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贯穿党建工作始终,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之人。
(二)制度体系的变化调整。党建责任制关键在“责任”二字,只有明确责任,才能落实责任,甚至是追究责任。因此,上海高校二级院系党建工作要建立健全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的制度体系。首先,明确责任。党建工作责任制是“一把手工程”,党组织书记是高校二级院系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副书记和委员在分管领域负直接领导责任,在此基础上,党委、总支、支部成员明确分工,根据层级逐级细化责任,直至每个成员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党建工作承担责任。其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要增强党组织和班子成员、以及党员个人抓党建工作的思想与行动自觉,以达到落实责任的目的。最后,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到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通过提出批评教育、限期整改、诫勉谈话、党纪处分等方式追究责任。
高校二级院系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考核评价工作是督促落实各项党建工作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载体。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和教育综合改革对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新要求,高校二级院系要不断完善科学规范、公正公平、简便可行的党建责任考核评价体系。使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对象、内容、程序、量化标准和考评结果等要素关联密切、环环相扣。并将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党组织成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班子考核、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把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考评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的依据之一。
(三)管理方法的变化调整。以服务为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将成为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的主要管理方法。党的十八大针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也做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2014年5月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也要求“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这为新形势下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的管理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要以服务为中心,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建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工作局面。
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还要以量化党建任务、细化工作措施为抓手开展党建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党委抓党建的责任清单,量化到岗,细化到人,更好地用责任制传导压力,推动党委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推动班子成员认真执行‘一岗双责’、落实好分管领域党建工作的责任。”因此,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要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清单,通过明确标准、时限、数量等方式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予以指标量化,对于不能量化的目标要明确定性,给出精确的质量要求和效果要求,如以校园影响力、师生的认可度为标准评价考核党建工作,从而使党建工作由虚到实、由抽象到具体。
新形势下,要构建一个权责清晰、层级分明、责任到位的党建责任制体系,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必须从党委书记的履职与尽责、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组织构架的健全与优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基层党建的投入与保障、党建阵地的拓展及延伸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和创新。
(一)党委书记的履职与尽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制的关键也要充分发挥党委书记的作用。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曾明确指出:“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对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高校二级院系党委书记要根据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要求,把党建工作当成分内之事、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摆上身边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通过牵头制定院系党建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明确班子成员党建工作分工、列出党建责任清单等途径明确党建工作责任主体、划分职责范围,并严格督促自身与各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落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进而把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好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加强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对基层组织的领导,以二级院系党组织为核心,各基层组织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二要建设党建工作专兼职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健全选拔、培训、监督、激励机制,着力培养造就一支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三要做好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和教职工党支部,规范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三)组织构架的健全与优化。基层组织架构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二级院系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基层党建责任制的全面落实,进而影响二级院系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由此,基层组织架构的健全和优化,具有牵动全局、影响全局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设置二级院系基层组织体系,一要严格按照党章及党的有关文件的规定,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党的新任务、各个院系的实际情况、党员数量分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二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创新基层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加强对薄弱党支部以及党支部薄弱环节的整改。三要注意在设置基层组织时,辅以相应的人员、经费等配套措施,不断调整和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使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四)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高校二级院系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也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引领示范效应。要选取政治素养高、社会影响大、群众口碑好的党员,以点带面、以一带多地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为此,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首先要善于抓典型、树榜样,利用身边党员的具体事例大力开展教育活动。其次要不断开拓多样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式,树立广大师生学习先进典型的意识,从而提高其学习先进典型的自觉性,做到时刻以身边的榜样为参照,规范自身的言行,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再次要不断在实践中形成党组织抓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岗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长效帮带机制,使相关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
(五)基层党建的投入与保障。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要以资金和物资作为保障。如果党建工作经费不足,不仅制约着其党建责任制落实的力度和效率,同时还影响着党建责任制的经常性与有效性。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一是要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行动上保证党组织建设活动的经费开支。二是要不断加强党建活动阵地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开放性综合性的党建活动中心等方式优化党建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二级院系党组织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以长效机制合理配置资源,解决经费投入制约基层党建发展的问题。
(六)工作阵地的拓展与延伸。党建工作要从横向上拓展党建工作领域,从纵向上延伸党建工作内涵,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具活力与成效,以达到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的目的。高校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拓展与延伸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延伸到社区、家庭、学生公寓、实习基地等新的领域,以扩大二级院系党建工作覆盖面。第二,拓展服务平台,党建工作向网络延伸。例如,建立健全党员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党建网站,实现党员的异地登录、在线教育等。第三,拓展党组织服务范围、力量与渠道,使二级院系党建工作向党员个体延伸,服务触角向广大师生延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推进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OL].上海教育,2014-12-2.http://.本文为2015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立项课题“新形势下上海高校二级院系党建责任制建设研究”(项目号:2015ZX05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叶福林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副校长、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高哲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校工作人员、法学硕士。
责任编辑:赵 菲
第四篇:加强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思考论文
【摘要】 本文从高校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出发,对其特点、地位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高校院系 教学管理
一、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高等学校的院系教学管理内容从不同的管理理念出发,有多种划分方法,但在学校、二级院系、教研室三层次结构这一目前普通高校主流教学管理基本框架下,基本内容大致相同。
1、“四分法”一般概括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辅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追踪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或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环节等组织管理。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与修业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教学运行管理主要是围绕教学计划实施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组织制定教学大纲;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环节,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计划组织落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教学运行表和考试安排表等;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制度,组织好评卷等各个环节。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主要是通过贯彻学校各项相关制度,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估等各种措施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落实以下制度:一是教学督导员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二是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制度;三是领导听课制度和管理干部深入课堂和实验室调研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四是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五是院系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教学专项评估制度等。
教学辅助管理主要是教务行政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管理。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教学文件管理、教学档案资料管理、教务信息统计管理等。
2、“两分法”一般概括为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教学运行和教务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是二级院系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
教学运行和教务管理是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常规内容和基本工作,包括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教研活动、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毕业论文以及考试环节等。
二、院系教学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院系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处于中观管理的枢纽地位,起着承接上下、联系左右的桥梁作用。它与学校教学管理在管理的目的、途径、过程、职能等方面是一致的,但也有自身的特点。
1、管理的头绪多、任务重。院系教学管理直接面对本院系及相关院系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组织管理、教务常规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任务逐步下移,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任务不断增多。
2、管理的层次低、工作细。院系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令、任务、指标都要由院系来贯彻实施,同时还要将执行的情况反馈给学校。管理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各种具体的问题和矛盾,靠简单的说教和行政命令无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院系教学管理必须做细做实。
3、管理的方法实、难度大。院系教学管理不仅要进行教学过程的管理,还要了解、搜集各种教学管理信息,提供教学管理咨询等。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教育者、服务者等多种角色。这给管理者及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完善学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加大院系教学管理的力度、范围及自主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
三、院系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普通高校的院系教学管理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不能适应加快高校内涵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特色人才的迫切需要。
1、对院系教学管理重视不够。部分学校的校级管理机构庞大、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导致管理职责不明,任务难以落实。甚至有人认为院系教学管理只是上传下达,执行和落实学校有关的教学计划和文件而已。院系领导面临着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和行政管理等多重压力,精力分散。
2、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首先是自身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教学管理就是周而复始地排课、调课、听课,这种重复而繁杂的工作往往使他们缺乏主观能动性。其次是部分教学办公室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由于平时工作忙、压力大、进修学习机会少,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最后是部分管理人员不注意系统学习、领会教学管理文件,根据实际研究具体措施不够。
3、存在经验管理模式倾向。管理的层次不高,管理方法仍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面上,更新少、方法陈旧、模式单
一、教学管理的效率不高。大多数院系教学主管领导都是教学和科研骨干,但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由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重,对教学管理往往是照着文件办,凭着经验办,或者疲于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4、缺乏激励机制。院系教学管理内容既广又杂,工作成绩不易量化,可操作性差。有的单位过分强调教学管理服务教师与学生,而不注意尊重教学管理人员的劳动付出,使其岗位自豪感和自信心受到影响。因此,考核、奖励、激励不到位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措施
院系教学管理的现状和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出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状况和水准,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学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转变对院系教学管理工作持有的各种不同看法和片面认识。学校和院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明确院系教学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保证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入。
2、注重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院系教学管理人员是院系教学管理的主体,其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业务培训,同时提高他们的地位,打通他们的职务职级晋升“通道”,增强岗位自豪感和管理自信心。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并熟练运用于教学管理过程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3、加强院系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建设。学校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教学管理工作条理化、系统化、程序化,既各司其职,又协调运转,既周密严谨,又操作简便,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建立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
4、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应建立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与竞争激励机制,做到职、责、权、利分明,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要针对教学管理内容繁杂零乱的特点,建立健全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促进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平:加强高校院系教学管理的思路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5(26).[2] 曹爱平:关于加强高校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
第五篇:党建创新在新林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党建创新在新林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背景与起因】
当前,国有林区正站在迈向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 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林区新班子组建后,做出“创新发展”的重大部署,就是要营造思新求变、务实求进的良好氛围,准确研判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变化,科学确定发展重点,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明确任务中强化落实,汇聚林区上下保生态、促发展、惠民生的合力。管护站党支部联系单位改革发展实际,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发展这个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创新同新林区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了新林区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做法】
一、重点在思想观念创新上下功夫
党支部认真总结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准确把握林区新时代特点,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以观念的创新推动工作的开展。他们以“创新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载体,围绕创新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新林区建设进行了深度剖析和探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
入到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学习研讨,提升了分析林区形势、把握判断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思路,使思想观念得到了创新,广大党员和职工积极参与,为新林区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二、重点在工作机制上的创新上下功夫
通过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这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近几年,特别是通过新林区建设,党支部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断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是完善目标机制,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与新林区建设工作目标有机统一。党支部建立了新林区建设目标考核、新林区建设工作管理等项制度。在完善支部自身工作目标的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党员群众为实现新林区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共同奋斗。进一步完善了新林区建设党员责任区制度。根据党员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确定新林区建党员责任区范围,明确了每位党员的职责、任务和所分工联系的部门或群众。对新林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工作目标以及党员责任区划分情况,制作成展板上墙,进行公示,提高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加大了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保证了新林区建设的有序开展。
二是改善决策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决策与新林区建设工作决策有序衔接。党组织在新林区建设的集体决策、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畅通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旗帜鲜明地发挥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保障了新林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根据新林区建设的特点和党建工作的实际,建立新林区建设的监督机制。制定了《乃木河管护站2011年新林区建设规划》、新林区建设决策制度,新林区建设党员责任区制度,新林区建设资金使用制度,新林区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新林区建设工作定期公示制度等,从而,增加了新林区建设工作的透明度,便于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通过完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环境,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动力促进了新林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在活动载体的创新上下功夫党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新林区建设地不同阶段,采取集中与分散、脱产与业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的活动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新林区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如 “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实践活动,在开展的“我为新林区建设献一策”的活动中,共收集建议50余条,意见13条,并据此制定了《2011年新林区建设规划》、形成了《新林区建设设计图》。在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中,广大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他们的带动下,加快了新林区建设的步伐;党员责任区活动的开展,保质保量的完成新林区建设任务提供了保障…… 这些主题实践活动,为新林区建设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另外党组织注意用身边的先进激励员工,大力选树典型,弘扬先
进,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鼓励广大职工学赶超,为新林区建设和发展做贡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在方式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党组织活力,更好地为新林区建设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是党组织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为此,党支部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上下了功夫,做了文章。一是由过去的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向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并举转变,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通过会议、局域网、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党员、群众关注的新林区建设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二是以“七一”表彰为契机树立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尚,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为新林区建设工作出力献策。三是是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做到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广大党员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四是改进关怀手段,根据形势发展和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实际,多方位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关心、关爱,提升党建工作亲和力,使之自觉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形成新林区建设的合力。
【取得成效】
党建工作创新与生态建设工作是两个紧密相联的领域。党建工作要始终体现与生态建设结合的要求,这也是林区党建工作活力和生命力所在。西部大开发、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天保二期工程实施,这些都是把生态建设工作与结合起来的切入点,关键是我们党建工作者敏感性如何,果敢性如何。我们的党建工作只有有力地体现出生态建设的这种时代特点,才能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新林区建设工作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可以看到党建工作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不论在理论学习和教育管理中,还是在平常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组织也通过工作创新进一步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同时,通过创新党建工作举措,不断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圆满完成了2011年新林区建设任务,取得较好成效,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一是加强宣传方针政策,营造新林区建设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加大新林区建设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二是通场公路修复工程。采取党员干部义务劳动的方式,高标准修复8.5公里通场公路,节约投资12万余元,栽植落叶松300株、云杉500株、其他树种300株,冬季栽植高档次樟子松大苗 150株。三是休闲场所建设工程。新建休闲健身娱乐公园1处,占地约4500平方米,安装近10余件健身器材,栽植了野生绿化树木、花卉10余种2000余株,铺设草坪1500平方米。四是林场
办公区改造工程。管护站办公室装修1800平方米,新铺设了水泥地面150平方米,粉刷了墙面。办公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党支部也被集团工公司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管护站被林业局授予“优秀单位”称号
实践证明,在党建工作中,必须坚决抵制与摒弃那些给我们的林业事业造成损失和灾难的“花架子”,把创新之根深深扎在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实践土地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最佳结合,才能使灿烂的党建之花,结出丰硕的生态建设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