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促进价格管理机制完善的思考(物价)
地方公用事业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阻碍了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在公用事业领域作用的发挥,使之未能对产业效率形成有效的激励,难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难以形成竞争环境、多元化投资的格局;难以实现促进消费、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甚至导致公用事业企业服务质量低劣,引起公众不满,不能适应城镇化的需要,制约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突出的矛盾以价格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实质还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仅仅“以价治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必须深化地方公用事业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公用事业投资、经营、管理体制。
一、公用事业的缺陷
这些年来,地方公用事业经营单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人浮于事,管理队伍庞大;二是人员难管,不论企业盈亏,档案工资照发,并且其人员收入往往高于其它非垄断经营行业;三是一方面企业严重亏损,另一方面企业办公环境却十分豪华,并不断翻新;四是规模经营成本甚至远远高于小量成本。从而出现社会分配不公,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贵,利用率低,规模效益差,社会效益发挥不够,“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管干不分”等问题,而经营单位却内无动力,外无压力。
(一)价格的主要缺陷
1、价格没有体现价值,不利于形成公用事业市场自由竞争的环境。在体制上,政府一直将自来水、公交车和天然气等产业视为公益性和福利性事业,与长期以来的低工资政策相适应,公用事业采取的是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机制,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在价格不能体现价值的情况下,自然也就缺乏新的业主产生进入这一领域的趋动。
2、定价方法不科学、不完善。长期以来,地方公用事业一般由地方政府垄断经营,其价格由政府直接制定或批准,往往以经营者个别实际成本制定价格,缺乏科学性。一方面由于垄断经营难以形成社会平均成本,另一方面价格部门很难随时透彻掌握企业真实的成本信息,只能按照企业上报的个别实际成本定价。一旦公用事业投入运营,不论其社会效益好坏,经营管理水平高低,价格部门都要根据其已形成的实际成本定价;或者公用事业运营企业在产品成本增加后,为不减少利润而要求对价格进行调整(提高),从而体现成本推动价格上涨,企业倒逼政府提价现象,最终形在“成本增加——企业要求提价——成本再增加——价格再提高”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财政投入与企业投入交织在一起,政府的定价没有明确是完全成本价格还是部分成本价格,企业往往以成本没有得到足够补偿为由,要求政府补偿或提价。
(二)投资主体单一。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地方公用事业一直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兴办,从投资决策、资金筹集、施工建设到经营管理,均在部门内封闭运行,投资主体单一化的格局一直没有根本改变,至今仍很少有民间投资进入,许多领域至今仍以所有制为标准,阻碍或限制民间资本进入,甚至对外资开放了的行业,对民间资本仍不开放。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公用事业建设资金紧张,其建设资金来源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长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三)垄断体制与格局难破。首先公用事业往往依赖管线网络供给,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其次公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用和公益的特征,事关社会和公众利益,与私人资本的个人利益易产生冲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成为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政企合一、垄断经营是一种必然和必须。同时地方政府主观上顾虑其它经济主体的介入,如果不诚信经营,会影响社会稳定,客观上地方公用事业的市场总量规模不大,自由竞争的余地和条件有限,盈利空间也有限,因此垄断经营极为普遍。
(四)企业没有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不能真正自主经营。目前主管部门与企业在人事、财务、经营方面实际没有彻底脱钩。由于公用事业涉及到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以及消费群体的利益要求不同,政府和社会舆论常常会对公用事业单位企业进行“道义上的说服”或行政上的干预,影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公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较大的投资活动一般由政府安排,企业没有实质性的经营决策权,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考虑到公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亏损巨大,而政府财力有限,所以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尽量控制企业的生产能力,只要求满足基本供求矛盾。
二、促进公用事业发展的根本办法
(一)创新体制,经营城市,使公用事业经营企业化、民营化。
1、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根据城市经营理论,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是资本的实物形态,实际上就是政府最大的一笔有形国有资产。因此,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与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如路、桥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另一方面,我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可以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把凡是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推向市场,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有效剥离,全面归集和盘活资产,采取能卖的卖、能租的租、能抵押的抵押等方法,促使城市资产重新配置和优化组成,从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不断扩充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2、公用事业服务企业化,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打破垄断的沉寂。只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行为才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国家及各级政府的调控只能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而不能替代市场机制作用。因此,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城市企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他必须要符合一定的“门槛”条件,保证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维护公共程序,如电信业的企业良性竞争已经给用户带来了许多实惠。
3、以企业改制和对外开放来实现投资方式的多元化。企业才是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真正运作者和具体事务的负责人,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尽可能深化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将他们推向市场,采取整体改制、引资改制、切块改制、股权出让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
4、民营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消费压力促使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引入民间资金发展地方公用事业。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两种形多:一是直接生产,即通过建立企业,直接投资经营;二是间接生产,即政府通过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法律约束等手段,委托企业或私人部门生产提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财政规模的扩大,公用事业开支对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要使城市公共设施生产和提供保持持续稳定的扩张,拓展投资主体和渠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讲,有条件引入私人资本,与民营企业合作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同时民营企业的崛起,使他们介入地方公用事业成为可能,也为民营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完善公用事业价格管理机制
1、转换价格形成机制。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使公用事业领域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对非自然垄断业务引入竞争机制,使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对自然龙断业务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格,垄断业务也要适时创造条件引入竞争,打破垄断经营的格局。并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平衡供求和利益关系,发挥市场在这些领域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指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实现有效配置,推进公用事业投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对企业产品和服务定价低于成本或企业为完成公益性目标而承担政府指令任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但尽量以完全成本定价,需要补贴尽量直接对用户或困难群众予以补贴,以利于企业公平自由竞争。
2、完善成本约束机制。要规范公用事业价格构成,避免公用事业企业以成本上升为由倒逼政府定价的现象,必须建立成本约束机制。根据零售价格指数并参考社会平均职业收入增长率因素,确定企业成本的上升率;根据企业所在地行业的技术进步率、实际生产效率和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生产效率的差距等因素,确定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率。只有在这种成本变动硬约束下,企业要取得较多的利润就必须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规范公用事业价格成本构成,划定定价成本的合理开支范围,建立合理的成本开支项目体系,从而使公用事业定价成本具有确定性,避免企业乱摊滥增成本;要以社会平均成本,而不是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公用事业定价成本的直接依据。
第二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的思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在深刻总结近年来文化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强省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通江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文化期盼。我们要充分挖掘通江文化的发展潜力,正确审视和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七个主要问题,推进通江县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并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带动通江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一、着力解决认识问题,把文化竞争力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来抓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就当前来讲,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我们的认识还需要提升。
通江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抓文化建设、抓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的任务十分重要而紧迫。只有把文化建设加强了,把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凸显了,通江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才能实现大跨越,建成“三区一城”、实现“五个翻番”的宏伟目标才能更快实现。通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李刚书记提出的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文化富民的要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满足城乡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素质,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切实把文化建设作为纯正社会风气、展示发展形象、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弘扬红军文化、提升民俗文化,把文化竞争力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抓,努力把通江建成全国红色文化强县、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县和文化事业发展先进县。
二、着力解决规划问题,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内容来抓
规划是先导,规划事关全局。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但通江目前还没有具体翔实的文化发展规划,要以深度规划促进文化快速发展。在统筹城乡的各项规划制定和实施中,高度重视文化发展规划的宏观引领,科学制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定》的实施意见,细化调整“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文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把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保证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种类、布局符合国家规定;在县城新区、居民住宅小区、特色镇、中心村、居民聚居点、各类园区的建设中,优先保证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对城乡建设中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公共文化设施,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县有五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纪念馆、博物馆)三院(书画院、电影院、歌剧院)一中心(群众文体活动中心),乡有一站(综合文广站),村有两室(农家书屋、‘村村响’广播室)”的目标。
三、着力解决人才问题,把发掘和弘扬地方文化作为文化工作者最大的责任来抓
当前,通江在文化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领军人物和知名文化人才不多,缺少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名家、大师;二是文艺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文艺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拔尖的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文学、书法等领域;四是一些有威望的文化人才趋于老龄化,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知之不多,无法站在专业的最前沿,而中青年文化人才的骨干作用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是缺少懂文艺、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通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独特的银耳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掘和研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致使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传播力不强。
文化建设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在培养引进高端人才、打造文艺人才集聚“洼地”上下功夫,让通江文化工作者真正担负起发掘、传承和弘扬通江特色文化的历史重任。要通过在职培训和公派助学的形式,选送拔尖的文艺人才和急需紧缺文艺人才到国内外高等学府或著名演出团体深造学习,更新文艺理论和知识结构;要加强文化战线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配齐配强专业人才,按规定配备乡镇文化专干;要针对稀缺、特殊、高层次文艺人才出台相关政策,开辟“绿色通道”,打破户籍、身份、学历等体制壁垒,定向引进、全国招聘,全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要构建由艺术大师引领的“文化群落”,以“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理念,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艺术家、创意大师、制片人、经纪人来通江,通过开办名人名家创作室和工作室、聘请他们担任文艺顾问和客座教授等方式,将“引智”和“引人”结合起来,把“借名”和“借势”统一起来,吸引更多的文艺名人集聚通江,提高通江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
四、着力解决阵地问题,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依托来抓
文化阵地是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通江文化场所数量不足、文化站所工作职能弱化、专业场所服务缺位、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为此,通江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快建设县城“五馆三院一中心”,加快红场、谢家河坝广场和社区广场建设;二是要加快建好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24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村响”广播室等一批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伍;三是要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实行免费开放,推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场等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有效拓展文化活动空间;四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农业频道、网络和手机资讯、文化科技下乡、镇村文化宣传栏、文化大院等途径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五、着力解决产业问题,把特色文化品牌作为县域经济的生命力来抓
只有文化才能凸显经济的个性与特色,而文化品牌则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形象的有力品牌。通江文化产业基础较弱,规模不大,品牌不优。必须紧紧围绕通江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提升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建设“文化强县”,增强县域经济的生命力。一是做大历史文化品牌,对擂鼓寨新石器文化遗址、千佛岩唐代摩崖造像、米仓山古栈道、巴人文化遗址、佛教文化、白莲教蓝号义军大本营旧址等古迹进行全力开发和打造,深度挖掘内涵,充分展示通江的悠久历史。二是做大红色文化品牌,全力建好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毛浴古镇,逐步扩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精心打造“魅力山水红军城”,用特色彰显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华,增强通江红色旅游的生命力。三是做大生态旅游文化品牌,包装打造诺水河风景名胜区、空山国家森林公园、陈河温泉疗养区等五大旅游景区,综合提升县城-王坪-永安-空山-诺水河旅游环线文化品味,拍摄通江文化旅游专题片,增加通江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四是做大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通江银耳文化、溶洞文化、茶文化,继续办好洞乡银耳节,打造通江银耳博物馆、食用菌展馆、罗村茶艺馆,把小产品做成大文化、大产业。
六、着力解决投入问题,把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作为核心保障要素来抓 文化发展繁荣,离不开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大力投入。长期以来,因财政投入不足、社会融资乏力、自身造血缺失,导致通江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建设白条多、欠账大。为确保投入,必须将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保障。一是政策适当倾斜。把文化事业建设、公益性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确保逐年增长;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规定;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县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执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电、气费价格标准;设立政府专项文化奖励基金,对在文艺创作、表演及宣传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二是拓展投资渠道。降低准入门槛,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建设,如兴建电影院、歌剧院、“五馆三园”、乡文化站及村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组织演艺队,赞助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鼓励企业、个人兴办文化企业,可以资金方式、以土地、无形资产
和技术方式入股投入,还可通过转让、拍卖和项目贷款等间接融资投入。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歌舞团,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
七、着力解决组织问题,把推动通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党委政府的最大使命来抓
近年来,通江县涌现了不少文艺精品,如创编的舞蹈《银耳花花》、创作的歌曲《关怀》等深受好评。但总体而言,全县文化发展的力量聚集度不高,资源整合不够,文化活动开展包括创作、表演是自由的、松散的、零散的,是不规范的,缺乏有力的组织。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通江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最大的使命来强力推进。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主抓主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发展领导权,定期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减少多头管理,杜绝无人管理,落实专人管理。三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搭建好文化工作载体,把好舆论导向,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抢占先进文化宣传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净化社会风气。四是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送欢乐到基层;利用节假日开展电影展播、游园、秧歌、唱红歌读经典等活动,组织表演队深入农村巡回演出,组织开展城区文艺活动,把各种文化团队、表演团队组织起来,让文化活动大众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更是通江80万老区人民的梦想与追求。只要我们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群策群力、奋发有为,通江文化建设一定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通江文化发展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第三篇:完善医院成本核算 促进医院体制改革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 促进医院体制改革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 促进医院体制改革
摘 要:医院成本核算是规范医院经济活动、防范财务风险和调节不合理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大途径,是促进新医改改革的一大措施。通过对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一些意见,以期推动新医改改革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成本核算;新医改;意见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68-02
新医改中明确提出:要求医疗单位能够对公益性质原则以及社会效益原则进行有效的坚持,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医院职能进行有效的发挥;同时,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中心,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管理与监督,有效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激发与调动。而成本核算工作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环节,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医改背景下,完善成本核算,是促进医院体制改革的一大利措。
一、完善医院成本核算重要性
完善成本核算是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及时反映医院的成本运营情况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成本核算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各个部门,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地发现医院各部门管理中存在问题,帮助管理者及时做出改进的措施,提高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新医改对医院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改革,加强完善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也是顺应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将解决看病贵这一大难题。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院很难对医疗服务给予一个合适的定价,目前医疗服务按项目收费和报销的补偿机制,其表现形式之一是,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偏低,而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偏高,依据目前的补偿机制,药品可以顺价加成10%~12%,耗材允许加成5%,这也是容易出现过度医疗的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成本核算实施后,不仅能够为医生的知识水平和医疗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价,而且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就会把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去掉,也不再一味开昂贵的进口药。这样一来,能为每个患者省下不少开支。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基础比较薄弱
医院体制改革前,医院的资金收入及支出,都属于国家财政管理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制度出台,国家给予的财政支持越来越少,但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医院的管理者大多数是医学方面的专家,在医院成本管理以及运营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往往忽略了成本核算对于医院的重要性。导致管理中成本的发生和成本责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样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也受到了相应的阻碍。
没有树立成本意识与核算观念,导致医院成本核算基础和意识改变不彻底,从而对医院本身的成本核算执行不彻底。而医院事业单位的性质,医院成本核算员在职位上相对稳定,积极性不高。此外,成本核算缺少对各科室的监督和有效管理,成本核算没有覆盖医院各项目,各项目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成本核算比较薄弱。
(二)成本核算的体系不健全
2010年12月出台的新医院财务制度相对于老制度,更加突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而医院依靠政府各项提供的支持来维持医院的持续发展,来凸显公益性特点,这样很容易导致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忽视,缺乏正确的指导,加上无相关分析评价制度,医院的成本工作脱离实际,成了无用功。
应新制度新要求,成本核算工作须贯彻整个经营活动,整体掌控成本。经营活动后以及经营活动前的成本核算工作长期以来一直良好开展,而对于经营中的成本核算工作一直缺失,导致不能全程的成本核算,造成一定浪费与损失,降低成本核算工作成效。
(三)成本核算的方法不统一
复杂的医院成本,繁多的服务种类,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中的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确定性很多,导致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难以规范。比如,现在很多医院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科室难以区分,大科室分成几个小科室,几个小科室合并成大科室,科室之间地理位置相邻,再加上不同科室的分配形式不同,动机以及目的也有差异,导致科室间的成本费用界限不清。这样成本核算中,对于间接费用即难统计又难分摊。这样一来,科室的收支状况就与医院的收支出现了不协调。
虽刚出台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不可能对于核算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面面俱到,如病种成本核算。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此的讲解不够明确,以至于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医院各行其是,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方法
(一)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培养全员综合素质
在医院成本核算当中,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成本核算属于较为前沿的部分,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地去探索新的工作领域。只有通过知识积累、良好的钻研精神及破除之前旧意识,才能够对其中的内容有深一层次的理解。
一是宣传对象的点面结合,除院领导,还有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广大的医院员工,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成本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利义务,以正确处理自身工作与全员成本核算管理的关系。不仅能够有利于医院的成本控制,也有利于医院成本核算顺利的开展下去。二是采取培训、院周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反复动员宣传教育,拓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以提高业务素质及能力。
(二)建立成本核算评价体系
在医院体制改革背景下,构建成本核算体系是必然的。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内外部调查和研究,与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工作者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寻找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参考可行性建议基础上,完善各种基础工作,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奠定基础。要积极开展成本分析,了解成本动态,在经营中掌握成本,抓住成本变动规律,完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对成本核算工作建立成本分析评价体系,不定期依据成本核算成果和体系指标,采取科学方法,检验医院近期成本核算工作情况。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于出现问题反馈、解决、跟踪、落实,提高医院管理效率,让成本核算工作发挥辅助管理决策作用。
(三)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
成本核算的工作过程需要科学化和规范化,需要科学、有效的核算并符合当下医疗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方法完成整个核算管理过程。比如,对于各科室成本核算体系,全成本核算同时,不能随意核算间接成本,忽视间接成本的作用。也不能因科室多、杂且性质不一而采取一刀切,应针对科室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
不同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方法,新的制度未详细讲解处理方法,可以借鉴别的医院处理方式,但切忌借鉴时生搬硬套、全盘照抄,应考虑自身医院性质,如本身是专科医院最好借鉴其他专科医院,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总结
完善成本核算道路还很长,还有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医院需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完善成本核算工作,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 孟令秀.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J].财经界,2013,(5).[2] 邱晓晖.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2013,(5).[3] 周彩英.对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及实践分析[J].企业管理,2013,(2).[责任编辑 陈凤雪]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制定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战略,将创新发展逐步引向经济建设渠道,逐步改进科研机构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同时,鼓励企业单位开展自主创新,以创新成果带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多年改革,逐步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源泉之一,内含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参与研究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诸多关键项目。现如今,高校绝大部分科研成果以科技文献方式展现出来,其中90%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发展成果,反而深埋在文献库中无人问津,科教成果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无疑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耗散。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将创新成果真切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促进科研成果效益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是高校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企业无疑成为实现科研转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具有人才技术优势,而企业拥有资本和市场优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合作院校的建设,并对服务于相关产业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予以重点支持,支持院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吸纳学校参与本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高校与企业间应注重相互合作,逐步开展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充分挖掘双方的优势和潜能,将科研成果带出实验室,带到工厂带入社会,填补企业科研空白,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实现资产基金科学管理,杜绝浪费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机构管理体制逐步发展,相应的科研监管方式与审查制度也有所进步,保障政府调拨的科研经费做到物尽其用,避免过度浪费。立项之初对合作项目进行科学考量,细化科研过程中的成本核算、预期收益以及风险评估;项目中期执行进度审查监管,保障项目流程正常运转;项目结题时成立专家审查组听取项目负责人的验收汇报,并调研市场认可度以及效益。高校企业合作促进科研创新效益化,完善评估制度对预期收益进行测算,层层监管保障项目进展落实,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与国家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战略思路不谋而合。当前,诸多知名企业已然认识到同高校合作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如大众汽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加入到合作办学、构建联合实验室等活动中,吸纳优秀科研人才与创新成果,为创新思路提供培育温床。解放被现实条件和科研计划束缚住的诸多创新成果,无疑会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巨大飞跃的重要组成。
第五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金融工作的内在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改善服务,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经济工作是党的工作中心。当地政府拓展经济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重点支持的是什么,大力发展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金融部门必须要明确的。如果我们不清楚,与政府的立场不吻合,就谈不上支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围绕政府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和工作基本目标,积极调整金融工作思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服务与支持的重心转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人民银行要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助推我州经济发展
第一,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时,要强化四个支持。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支持支柱企业为重点,推动工业化;以支持交通、电力、通信建设为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瓶颈,促进城镇化;以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小额农贷,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实现信贷品种和数量增加;积极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扩大再就业。
第二,在加强金融服务时,要立足三个投入。一是建“窗口”,指导投入。结合我州实际制定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指导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筹资、项目资金争取和国债项目贷款配套、金融新产品开发、信贷营销力度,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灵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管好用活央行资金,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运用再贷款手段支持银行和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地区、产业间合理投放信贷资金,加大对朝阳产业和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资金供给。积极推广票据业务,多渠道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票据业务,鼓励中小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广泛使用票据,探索发展企业利用票据融资的途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二是抓沟通,促进投入。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金融机构做好上下沟通、银企沟通、银政沟通工作,增进政银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利用银企恳谈、项目洽谈、行长联系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树典型,引导投入。积极推广和宣传银行、信用社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信贷营销、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诚实守信等方面好的作法和经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确保每年贷款新增20%以上。
(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选准信贷支持载体,多角度支持我州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支持重点产业、商品基地建设。通过信贷资金的倾斜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实行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商业化。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要突破所有制、区域、行业、部门界限,广泛吸纳产业链各环节资金,通过资金重组、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信贷投入,增强农业抗灾保收的能力。农行要在近3年内从中央扶贫贴息组织3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基地建设;信用社力争2年内农村中长期信贷投入达2亿元,全面推进信贷扶贫产业开发工作。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快我州工业化步伐。要在企业提高自身经营业绩、提升信用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和授权授信管理办法,调整现行贷款审批方式,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贷款发放及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金融机构贷款营销的积极性,满足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三是支持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我州商品流通空间。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小城镇建设,围绕住房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其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大力支持实施迁徙式扶贫开发,加速小城镇扩容提质和生态建设。针对城乡居民对消费贷款需求,尤其是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资金需求欲望强烈,商业银行要增加消费贷款品种和比例,支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加快我州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是增加教育信贷投入,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针对我州劳务输出多的实际,大力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教育信贷业务,推进信贷与科教开发的结合,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推动我州教育、科技的发展。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促进扩大再就业。探索外出务工人员小额贷款联保方式,促进劳务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促进我州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农发行的机制和功能,调整其经营范围,更多地赋予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支持农业开发、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业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应有作用。
二、深化改革,形成活力,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监管局分设。今年底,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成立银监局。人民银行要正确把握职能重心,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银监局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与银监机构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商业银行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一是商业银行要用发展的观念、长远的眼光、全局的视角、前瞻性思维正确对待机构改革,整合金融资源,在网点设置上要撤并有度,布局科学,与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相适应。二是要打破行际间的垄断,要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三是在业务发展上,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四是深化金融机构内部改革,形成内部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灵活的内部竞争机制激发活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县核算工作和大县设中心社模式,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强化行为约束,更好地为“三农”服务。通过农村信用社改革,更有效地带动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府要努力成为金融支持经济的“服务器”
(一)进一步深化“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认识,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思想。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千方百计为金融发展搞好服务,进一步强化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广大群众要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进一步维护这个核心地位;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切实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改善金融服务,巩固这个核心地位,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优化金融运行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整治既是当前我州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层次解决我州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的现实选择。一是严格执法,严惩失信行为。落实州委、州政府已出台的清收方案,切实加大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到逾期贷款的清收,党政干部要带头讲信用,主动立信。二是狠抓金融安全区创建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我州金融安全区创建和资产处置工作虽已启动,但进展缓慢,效果不佳。要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收贷收息和盘活不良资产活动,降低不良贷款占比,力争3年内我州金融不良资产降到20%以内。三是严格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对已形成不规范改制逃废金融债务的,要妥善处理,严禁在今后的企业改制中出现新的逃废债行为。四是强化信用意识,打造“诚信湘西”。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强化中小民营企业、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五是继续在农村推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建立借款人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六是加大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司法部门要优先办理金融案件,秉公执法,为金融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三)切实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使我州的担保公司尽快运作起来,并扩大担保公司的业务覆盖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体制性障碍。
(四)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搭建政银企合作的操作平台。政府要搞好项目推荐,组织召开银企项目洽谈会,为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搭建平台,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力争今后5年内贷款年增长20%以上,不良资产比例降到20%以下,净利润年增长20%以上,实现全州金融系统3年内整体盈利,经济金融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