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张厚美殷小琼
村务公开这一“阳光工程”,目前全国已有9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其中:比较规范的占60%以上。从而使村务由事后结果公开过渡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公开监督,缩短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然后,村务公开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问题:“四个度”不够
村务公开成绩斐然,但对存在的问题,也应有清醒的认识。据笔者调查,发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村干部由于缺乏“公开意识”或怕“拨出萝卜带出泥”,使村务公开过程中常常出现多种形式的“假公开”现象,严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
一是公开平衡度不够。从整体情况看,经济发达村好于经济欠发达村,交通方便村好于交通落后村;从公开的领域上看,村务主体的公开较为规范,但向组一级延伸不够;从公开的效果看,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日常操作的实用性,忽视长期开展的系统性、完善性和科学性。
二是公开的透明度不够。一些村务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事公开不够,诸如“村级财务开支”等项目,只笼统地写“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让人“雾里看花”,群众看不明白,无法监督;有的公开避重就轻,对无关紧要的就公开,紧要部分不公开,或要求群众克服困难和参与解决问题时公开,对涉及领导不利的则不公开,仍有“暗箱操作”之嫌。
三是群众的参与度不够。有的村不敢或不愿公开实情,怕影响外部环境;部分群众对村务公开的目的、内容、形式不了解,缺乏参与的热情;有的村对一些应及时公开且效果更好的事没有及时公开,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后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暴露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公开的信心。
四是村委会公开的自觉度不够。村务公开要求每季度必须公开一次,对群众迫切需要及时了解的事项,还应随时公开。但一些村的公开栏长期得不到更新,经常是“白板”一个,临到上级检查时才公开,群众称村务公开栏是村务公开“难”;个别村甚至以各种会议“通气”和专项公布代替公开。至于如何真正把公开融入村务活动中,渗透在村务管理的全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共认。
对策:突出“四抓”
村务公开的前提是公开,重点是规范,关键在真实可信。解决公开过程中的认识模糊、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问题,必须突出“四抓”。
一是从认识上抓深化,使认识上有高度,增强村“两委”干部对实行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实行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三自、四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具体体现。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改革中推行村务公开,是实现农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新机遇和实践,是对村民“民主管理”工作的丰富和发展,对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推进现代农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村“两委”组织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从内容上抓规范,突出公开重点,使公开上有深度,增强公开实效。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村务公开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财务清理和干部廉政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农村各种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各项管理相结合。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点入手,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保证群众的参与权。在制定各项工作目标时,尽可能全面考虑村民利益,并将村级收入来源、土地等资源租赁、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征用及宅基地审批、责任田承包、调整及机动地发包、集体经营项目投资、村级财产及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一事一议”集资及“两工”等群众关心的事及时、准确地公开,交给群众讨论,充分听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提交村民代表会审议通过。从源头上、整体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持村群之间的稳定和谐,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要从公开廉政建设的焦点、关键入手,落实群众的监督权,密切干群关系。要把村务、政务、财务,尤其是物质采购、资源及土地发包、财务收支等关系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公开,提高群众对村“两委”的忠诚度,对干部的信任度,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关心村里的改革和发展上来。要从公开村内事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入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村级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是在渠道上抓拓展,多渠道、多层次地深化村务公开,使工作上有力度,推动村务公开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村务公开要在层面上进一步拓展。向高层次管理领域发展,并与乡镇政务公开相呼应,公开的结果要向整改措施拓展。要在公开形式上进一步拓展。本着公开、便民的原则,在醒目处设立公开栏,并设置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触摸式电脑、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公开村务,让村民通过电脑、电话和村委会办工地的触摸屏,很方便地进入村内局域网,查询村务状况。还可以通过村民会议进行公开,或通过向村民散发“公开表”等方式进行公开,使村务公开与信息反馈更加及时。要在深度上进一步拓展。要把村务公开制度融入依靠群众发展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并在提高公开的质量和真实可信度上狠下功夫。要坚持做到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参与的事项都公开,包括村里的发展和集体资源的管理等重要事项;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监督的事项都公开,包括村干部廉洁自律和村务发展中涉及钱和物等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管理的村务都公开,包括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四是从机制上抓落实,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使机制上
有硬度,为村务公开提供制度、质量保证。要进一步落实“四个第一责任制”。即乡镇党委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为“第一执行人”,村民代表为“第一监督人”,村民群众为“第一评价人”。要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主要程序、工作机制、考评机制,由民政部门牵头,纪检、监察、组织、农工委、财政、农业、审计等单位共同建立村务公开调协小组,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村务公开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村务公开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推动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村务公开的深入发展,定期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村务公开专项视察。要规范村务管理,逐步做到在村务大事讨论决定之前村民要了解,讨论决定中村民要参与,讨论决定后的执行情况村民要监督,进而推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暗箱操作。
第二篇: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
张厚美 殷小琼
村务公开这一“阳光工程”,目前全国已有9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其中:比较规范的占60%以上。从而使村务由事后结果公开过渡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公开监督,缩短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然后,村务公开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问题:“四个度”不够
村务公开成绩斐然,但对存在的问题,也应有清醒的认识。据笔者调查,发现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村干部由于缺乏“公开意识”或怕“拨出萝卜带出泥”,使村务公开过程中常常出现多种形式的“假公开”现象,严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
一是公开平衡度不够。从整体情况看,经济发达村好于经济欠发达村,交通方便村好于交通落后村;从公开的领域上看,村务主体的公开较为规范,但向组一级延伸不够;从公开的效果看,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日常操作的实用性,忽视长期开展的系统性、完善性和科学性。
二是公开的透明度不够。一些村务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事公开不够,诸如“村级财务开支”等项目,只笼统地写“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让人“雾里看花”,群众看不明白,无法监督;有的公开避重就轻,对无关紧要的就公开,紧要部分不公开,或要求群众克服困难和参与解决问题时公开,对涉及领导不利的则不公开,仍有“暗箱操作”之嫌。
三是群众的参与度不够。有的村不敢或不愿公开实情,怕影响外部环境;部分群众对村务公开的目的、内容、形式不了解,缺乏参与的热情;有的村对一些应及时公开且效果更好的事没有及时公开,群众意见和建议提出后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暴露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公开的信心。
四是村委会公开的自觉度不够。村务公开要求每季度必须公开一次,对群众迫切需要及时了解的事项,还应随时公开。但一些村的公开栏长期得不到更新,经常是“白板”一个,临到上级检查时才公开,群众称村务公开栏是村务公开“难”;个别村甚至以各种会议“通气”和专项公布代替公开。至于如何真正把公开融入村务活动中,渗透在村务管理的全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共认。
对策:突出“四抓”
村务公开的前提是公开,重点是规范,关键在真实可信。解决公开过程中的认识模糊、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问题,必须突出“四抓”。
一是从认识上抓深化,使认识上有高度,增强村“两委”干部对实行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实行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三自、四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具体体现。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改革中推行村务公开,是实现农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新机遇和实践,是对村民“民主管理”工作的丰富和发展,对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推进现代农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村“两委”组织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从内容上抓规范,突出公开重点,使公开上有深度,增强公开实效。要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村务公开与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财务清理和干部廉政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农村各种监督制约机制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各项管理相结合。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点入手,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保证群众的参与权。在制定各项工作目标时,尽可能全面考虑村民利益,并将村级收入来源、土地等资源租赁、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征用及宅基地审批、责任田承包、调整及机动地发包、集体经营项目投资、村级财产及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一事一议”集资及“两工”等群众关心的事及时、准确地公开,交给群众讨论,充分听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提交村民代表会审议通过。从源头上、整体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持村群之间的稳定和谐,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要从公开廉政建设的焦点、关键入手,落实群众的监督权,密切干群关系。要把村务、政务、财务,尤其是物质采购、资源及土地发包、财务收支等关系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公开,提高群众对村“两委”的忠诚度,对干部的信任度,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关心村里的改革和发展上来。要从公开村内事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入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村级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是在渠道上抓拓展,多渠道、多层次地深化村务公开,使工作上有力度,推动村务公开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村务公开要在层面上进一步拓展。向高层次管理领域发展,并与乡镇政务公开相呼应,公开的结果要向整改措施拓展。要在公开形式上进一步拓展。本着公开、便民的原则,在醒目处设立公开栏,并设置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触摸式电脑、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公开村务,让村民通过电脑、电话和村委会办工地的触摸屏,很方便地进入村内局域网,查询村务状况。还可以通过村民会议进行公开,或通过向村民散发“公开表”等方式进行公开,使村务公开与信息反馈更加及时。要在深度上进一步拓展。要把村务公开制度融入依靠群众发展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并在提高公开的质量和真实可信度上狠下功夫。要坚持做到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参与的事项都公开,包括村里的发展和集体资源的管理等重要事项;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监督的事项都公开,包括村干部廉洁自律和村务发展中涉及钱和物等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凡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众民主管理的村务都公开,包括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四是从机制上抓落实,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使机制上有硬度,为村务公开提供制度、质量保证。要进一步落实“四个第一责任制”。即乡镇党委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为“第一执行人”,村民代表为“第一监督人”,村民群众为“第一评价人”。要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主要程序、工作机制、考评机制,由民政部门牵头,纪检、监察、组织、农工委、财政、农业、审计等单位共同建立村务公开调协小组,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村务公开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村务公开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推动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村务公开的深入发展,定期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村务公开专项视察。要规范村务管理,逐步做到在村务大事讨论决定之前村民要了解,讨论决定中村民要参与,讨论决定后的执行情况村民要监督,进而推进村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暗箱操作。
第三篇:[图文]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村务公开工作,大多数地方开展的比较好,群众较为满意,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村务公开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是干部认识不到位。个别人对当村干部的动机不纯,指导思想不对头,把当村干部作为谋私的机会,怕村务公开影响自已谋利。一些村干部把村务公开简单理解为财务公开,认为财务公开主要是针对不廉洁干部的,只要自已清廉,没有必要搞村务公开。少数村干部民主意识差,怕村务公开“亮相揭底”,群众对自已不信任,难以开展工作。
二是公开内容不全面。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管理的事务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由于村务公开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公开项目不规范,内容不全面,数字不具体;一些村在村务公开时只公布几张统计报表,对农民真正关心的热点,如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招待费开支等问题,却没有公开。
三是公开方式不规范。按规定不同内容的公开应选择相应的方式,特殊情况作出特殊处理,如重大工程建设、大笔财务开支,都应在实施前先向群众公布,听听群众反映,但实际上往往是事后公布的多。再则,现在常用的上墙公布固定的表现形式,有的没有固定的宣传场所,有的没有固定的内容要求,有的没有按时定期公开,让群众摸不着头脑。
四是公开效果不理想。有的地方在实行村务公开时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该公开的不公开,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为目的,欺上瞒下;还有些地方村务公开避重就轻,玩数字游戏,甚至搞假公开,使村务公开失去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村务的机制形同虚设。
五是公开监督主体不明确。村务公开工作应由谁抓落实,不明确。如村务不公开,应由谁来提醒督促?公开不规范,应由谁来监督检查?公开得好不好,应由谁来进行评价?是乡镇党委、政府,还是纪检监察部门,或是组织部门和涉农部门,还是农民群众?主体不明确,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村务公开的随意性,影响了村务公开的效果。
开展村务公开活动,主要是提高工作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心墙”拆掉,将村级财务收支、债权债务、农民负担、计划生育、土地批租、水面承包等重大事情向群众全面公布,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直接参与监督下。其实,村务公开做得如何,村民心知肚明,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农民要求参与民主管理和对村务及时、全面公开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为了把村务公开搞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明确公开目的。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改进工作,转变作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村干部是村务公开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村务公开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增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廉政意识,避免被动地接受村务公开,产生抵触情绪现象。
要规范公开内容。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公开程序、项目、内容。公开栏要设在群众活动集中的地方,并逐月按规定的内容要求在公开栏上向村民公布。同时公开前乡镇审计室和经管站要将当月公开的项目和数据全面审核,以确保公开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持之以恒,使之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要使村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选派党性强,作风正,办事认真,主持公道,直接能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说话的村民代表为小组成员,监督村务公开工作,并按期向乡镇报告本村的村务公开情况。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负起监督责任,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搞好村务公开作为政治任务和考核村级工作硬指标来抓好,及时解决村务公开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不断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工作,使村务公开工作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阳光”工程。
《[图文]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篇:浅谈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村务公开制度是村级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制度的实施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促进村干部廉洁务实,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权益平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1、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的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如在财务公开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支出项目。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2、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二是公开栏简陋粗糙,书写潦草,遇下雨字迹就看不清了。三是村务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装订成册、立卷归档的不多。
3、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一是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还未有效建立,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二是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说明解释不够,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思想认识有误区。从村干部方面看,主要是认为:村务公开是一阵风,不认真公开;村务公开是添麻烦,是跟村干部过不去,不愿
公开。从农民群众方面看,村务公开是干部们的事,与已无关;村务公开是表面文章,无济于事。
2、指导帮助有不足。上级对村务公开工作指导有时不够及时,有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对村委会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支持帮助不够有力,致使一些村委会缺乏开展村务公开工作的基本条件。
3、群众监督有差距。由于村民对村务公开相关的知识知道太少,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的意见,因而不会监督;有的村民提过意见但没有答复,因而不愿监督;有的担心提意见遭打击报复,因而不敢监督。一些乡镇对村务公开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足,使对村务公开的监督乏力。
4、落实考核有欠缺。一些地方对村务公开工作有布臵没检查,使布臵流于形式;抓村务公开工作有制度,但落实不够,导致制度约束力不足;对村务公开工作虽有考核,但考核措施不硬,考核结果使用不够,致使考核成了过场。
三、加强村务公开工作的建议
通过推进村务公开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从长远来看,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积累,必须加快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和监察意识。从当前看,应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领导下下功夫。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纪委承担着
直接指导督促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责,协调任务重,工作要求具体,更应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其次,要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村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应是村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领导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扎扎实实地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村委会主任是村务公开的直接责任人,应认真做好村务公开的各项具体工作。
2、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乡村干部,尤其是村两委成员学习培训,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村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片面性。其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村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克服认识上的障碍,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3、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一是在村务公开的内容上要完善制度,将村务公开的内容制度化。二是在村务公开的时间和方式上要完善制度。各村按季度至少公开一次,内容必须详细,且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三是完善村务公开审查制度。四是完善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五是完善村务公开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建立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制度。
4、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村务公开工作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应实行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在面上推广;对村务公开
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要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心贴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尽快实现村务公开的规范化。
5、加强热点公开,拓展公开地点、公开形式,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村务公开的热点是村财务收支情况,农民群众对此很关心,要将其作为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及时加以公开。为使村务公开进一步贴近群众,有必要在村民小组或群众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增设公开点,在这些公开点上,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简要公开或召开群众会、代表会进行公开,使群众及时了解主要内容。
6、加强横向联系与合作,在紧密结合上下功夫。村务公开工作涉及农村工作的许多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村务公开工作一是要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二是要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三是要与乡镇政务公开紧密结合,通过上述“三个结合”,促使村务公开不断深入,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工作将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也会面临更多的具体问题。为此,我们将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村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重视村务公开工作,对党风廉政工作、社会稳定、执政之基的巩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五篇:浅谈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当前村务公开工作总的势头很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重三轻”。
(一)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的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如在财务公开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项目。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二)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二是公开栏简陋粗糙,书写潦草,遇下雨字迹就看不清了。三是村务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三)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一是未建立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二是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并不作说明和解释,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
深入分析上述“三重三轻”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认识上有误区。从村干部方面看,主要是认为:村务公开是一阵风,不认真公开;村务公开是添麻烦,是跟村干部过不去,不愿公开。从农民群众方面看,村务公开是干部们的事,与已无关;村务公开是表面文章,无济于事。
(二)指导帮助有不足。上级对村务公开工作指导有时不够及时,有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对村委会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支持帮助不够有力,致使一些村委会缺乏开展村务公开工作的基本条件。
(三)监督上有差距。由于村民对村务公开相关的知识知道太少,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的意见,因而不会监督;有的村民提过意见但没有答复,因而不愿监督;有的担心提意见遭打击报复,因而不敢监督。一些乡镇对村务公开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足,使对村务公开的监督乏力。
(四)抓落实上有欠缺。一些地方对村务公开工作有布置没检查,使布置流于形式;抓村务公开工作有制度但不落实,制度形同虚设;检查村务公开工作有考核但未碰硬,考核成了过场。
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是一项意义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积累,必须加快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应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领导下下功夫。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承担着直接指导督促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责,协调任务重,工作要求具体,更应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其次,要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村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应是村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领导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扎扎实实地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村委会主任是村务公开的直接责任人,应认真做好村务公开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乡、村干部,尤其是村两委成员学习培训,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村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片面性。其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村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克服认识上的障碍,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三)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一是在村务公开的内容上要完善制度,将村务公开的内容制度化。二是在村务公开的时间和方式上要完善制度。三是完善村务公开审查制度。四是完善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五是完善村务公开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建立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制度。
(四)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村务公开工作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应实行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在面上推广;对村务公开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要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心贴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尽快把村务公开工作规范地开展起来。
(五)加强热点公开,拓展公开地点,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村务公开的热点是村财务收支情况(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农民群众对此很关心,要及时公开。为使村务公开进一步贴近群众,有必要在村民小组或群众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增设公开点,在这些公开点上,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简要公开,使群众及时了解主要内容。
(六)加强横向联系与合作,在紧密结合上下功夫。村务公开工作涉及农村工作的许多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村务公开工作一是要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二是要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三是要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四是要与“四个民主”紧密结合。通过实行村务公开工作,使“四个民主”深入人心,通过推进“四个民主”,促进村务公开不断深入,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