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今中国应不应该推广公务员聘用制
谢谢主席,大家好:
在中国,公务员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体面的工作,高额福利的代名词,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更是受到人们的热力追捧,然而我们不能被表象蒙蔽,任何事物都要通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定义。当今是现代的意思。推广,指的是扩大应用和实行范围并且使事情得到开展。公务员聘用制指的是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聘用的制度。即相对于原本是委任制,即我们所熟知的“终生制”的公务员进行改革。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阐述我方的观点。
1.首先,公务员聘任制的推行有助于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大热,因为大家都看重不犯错就可以安心工作到退休。如此一来,混日子等情况在公务员中屡见不鲜。据调查,北京、贵州、重庆等地群众普遍反映公务员办事效率低下。青岛市三部公务员工作态度和效能投诉电话开通第一天,就接到投诉70多起,主要反映一些公务员工作态度冷淡,办事效率低下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公务员“终身制”,他们身份稳定,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辞退或开除。而聘任制打破了“永业制”,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到五年,聘任制的公务员身份会随聘任合同的终止而结束。这样一来,根据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其次,当今的公务员管理混乱,聘任制能更有效对公务员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往的公务员选拔都是经过一体考试,录用后也进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样会导致公务员的个人才能不能被充分利用。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政府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当下,聘任制根据职位的性质、责任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因事设岗、因岗用人,岗位职责清楚、任职条件明确,把公务员原来“大一统”管理模式进行了突破,同时有了更多专业人才来提高政府的事务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综上两点,聘任制相对于以往的公务员制度更能够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效率。公务员聘任制是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创新,虽然在现阶段它还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事情,公务员聘用制有助于缓解现阶段公务员存在的严重的问题,我们就应该进行推广,并尝试在推广中完善它。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中国应该推广公务员聘用制。
第二篇:当今中国不应该引入电影分级制度
当今中国不应该引入电影分级制度
好的,今天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应不应该引入电影分级制度,我们为何要引入分级制度,当然是之前电影审查制度不是很令人满意了,可我们来看看,电影分级制到底是怎样的。//对方辩友今天很天真啊,老是认为电影分级制度可以在很理想的情况下实施,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来看看广电总局怎么说的。“可以停止了”,中国“不适宜推进电影分级制”,原因是“管理跟不上”、“不适合国情”等等。广电副局长赵实说,“从理论上讲,电影的分级可以保证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但在实践中还没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经验,包括国外一些电影发达的国家,在管理的过程中,市场还存在很多难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观众等进入市场、进入影院、进入网络、进入网吧看电影的情况。
1分级制度有可能带来商业垄断
2自律性
在大多数国家,电影分级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行业内部具有约束力,只对观众起提示的作用,而把选择权交给了观众,由观众实行自我保护。只能靠自觉的制度很难得到有效约束。当今中国,甚至人们连“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的规矩都在违背,又怎么能保证人们自觉遵守电影分级制度呢?再者说,现在的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对于那些家长或者规定中明令禁止的事物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好奇心,而实行了分级制度之后,对于其中的未成年人禁止观看的影片肯定心中瘙痒难耐,忍不住去过一下眼瘾,可结果呢,电影分级制非但没有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反而为那些分级制中所谓的限制级影片助纣为虐,毒害未成年人,难道就是您方所说的分级制的好处麽
3管理不到位
就当今中国来说,许多政策都没有真真正正落到实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可是现在黑网吧不知凡几,不是政策出台的不好,而是执行难度太大。网吧老板为了多赚取利益而对未成年人打开大门,更不要说电影院了。据时光网2014年3月的一份调查,未成年人所占票房比例为四成左右,难道院线会眼睁睁的看着这块份额缩水麽。好,我们现在来假设一下,假如院线老老实实实施了分级制度,可是现在网络管理还不是很全面,而限制级的影片堂而皇之登上台面之后,未成年人可以很轻松的下载影片观看,对于这种现象的处理,我想请对方四辩在接下来的结辩中为我们详细解答。
第三篇:应不应该允许应届生报考省级以上公务员资料整理
应不应该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省级以上公务员
一 定义
应该: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应该的本质就是取最大值或极大值。从价值论的角度,应该的本质就是从众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中取其价值量或价值率的最大值或极大值。
允许:答应、同意
应届毕业生:
即即将毕业的学生。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这一年当中,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百度百科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对应届毕业生的界定
分类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公务员:
中国: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中国公务员法 公共服务人员
现代汉语词典
美国:公务员的范围仅指在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机构中执行公务的人员 法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公职人员统称为公务员
英国:英国的公务员一般是指政府中常务次官以下的所有文职人员。
省级以上公务员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实施2013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特殊职位外,全部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其中12%左右的职位专门用于招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央直属机构市(地)级职位、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0%左右的职位专门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解读:通过这些措施,为青年大学生树立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的良好导向,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也为基层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储备重要力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获悉,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正式公布,总体招录人数为20839人,招录职位数为12901个。根据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没有工作年限限制的职位总共有9658个,占74.9%;而没有工作年限限制的招考人数共有16538人,占总报考人数的79.4%。
从公务员考试的特殊性来说,一旦考生通过考试,就要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这种工作身份对社会的影响重大,承担的社会的责任也更重要,因而,要求通过的考生必须能肩负起岗位职责。
■正方
全国政协委员高春芳:公务员是第一线为人民服务的。当公务员之前去基层工作两年是必要的,也是当公务员的必经程序。这可以帮助公务员了解基层,知道基层群众在干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疾苦,从而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也会给他们积累阅历和经验,得到锻炼和提高。我很赞成这种公务员招录办法。至于应届生如何获得基层工作经历,我建议,国家要多考虑丰富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工作的代职方式,比如:村官、乡官、科技指导员等,通过解决编制、待遇等方式传递一种政策导向,鼓励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吸引更多已经下基层的大学毕业生愿意留下来创业、发展。
■反方
全国政协委员娄源功: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国家招录公务员的角度,要求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能使报考公务员的人更了解社会、了解基层,到岗位能很快适应,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把考公务员这条路堵住了。不管这条路究竟有多宽,但终究还是能解决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在停招应届生这就使大学毕业生失去了一个机会。作为大学校长,我认为不是很妥当的,值得考量。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力:政府方面,全力给予支持,使培养出来的有用人才能有发挥专长的机会;全社会应更关心、关注这项工作,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毕竟他们的培养成本还是很高的;学校方面,根据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现实,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使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强,知识面更宽,能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找到用武之地;大学生本身也要转变就业观念,认清高等教育是大众教育的现实,先就业再择业。不管部门、单位大小,不论是公办还是民营,社会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且现在不像过去“一次就业定终身”,要先找到锻炼的机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活化为技能。(宋健
王国文男,国家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报考公务员都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政治权利,是公民以积极的方式参与或接近国家权力、反映公民对国家能动地位的权利。对公务员报考资格的限制,实质上是对公民担任国家公职权的限制
《公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该条文明确了公务员管理的公开原则、,平等原则、竞争择优原则和法治原则,是公务员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应该遵循的原理和准则,集中概括反映了公务员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规律。
宁夏人事厅公务员处张利民处长: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实用型人才的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届大学毕业生多数只有一些书本知识,在具体的考试中也没有多少优势。比如在笔试中,一般都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主要是考一些记忆的内容,许多应届毕业生通过强化训练,也许能取得较好成绩;而《申论》考试的命题,要求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命题非常灵活,无法通过短期的复习备考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那些有着工作经验的人在这类考试中往往能取得好成绩。
中央与省级机关拒招应届生,有利于引导考生报考基层公务员。由于基层公务员岗位相对艰苦,报考公务员或许不再是升官发财的捷径,公务员职业的吸引力会有所下降,公务员报考热会得到缓解,公务员招考制度也将逐步走向成熟。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编写组的专家提醒考生,这是对招考工作的误解。中央有明确指示精神,要求市地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录用计划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优秀毕业生报考,录用计划应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即市级以下机关、县乡机关,招录对象仍主要为应届毕业生。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共有130多个部门计划招录1800人,比去年增加近2000人,机会很好。最重要的是省级及市级以下的招录计划较多,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计划招录13000多人,明确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占三分之二。许多直属部门,比如海关总署、国税总局、中国银监会等,他们招录的主体都是应届毕业生。201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已经结束。有关专家统计职位表发现,有1168个职位明确要求考生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占总招录职位的58%。市级机关,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明年起省级以上公务员不再招录应届生
www.xiexiebang.com2011-03-25 12:42来源:安青网
安青网讯2月27日,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杨志超习惯性打开电脑,一条《专家:理性看待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不再招录应届生》的新闻引入眼球,看完内容后他大吃一惊,然后又陆续打开其他网站,结果发现国家出台新政策,从2012年开始,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这个消息仿佛晴天霹雳,他懵了足足有五分钟。作为一名工科院校的文科生,他一进大学就做好了报考公务员的准备,一年级时就买了《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两本教材,两年期间,两本厚厚的教材已经被他翻阅得破旧。采访中,杨志超给笔者背诵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里的一段法理学常识。“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条路被堵死了。”他说。
今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士秋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即将开始,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3月原本是大学生刚刚开学的闲暇季节,但安徽农业大学的第八教学楼自习室里却书山书海,许多2011年应届毕业正在积极准备4月的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一位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告诉笔者,今年的省考已经出现了变化,面向应届生的岗位较去年少了很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考公务员的热情,他们寝室六个人有四个人正在积极备考,有两个人甚至花了“血本”报了数千元的辅导班。笔者在省城各大学随机采访发现,很多文史专业的大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准备考公务员,有些就业难度较大专业的学生甚至把考公务员当成主要出路。一位法律专业学生告诉笔者,他们班至少有一半人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安徽大学人文学院2009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说:“只有一门心思考研了。”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公务员改革旨在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
正在积极备战2011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的应届毕业生王莉认为,这并不是坏事,她身边很多同学都是抱着“撞大运”的态度去裸考。如果这次没考上,她就准备安心地找工作,“可以边工作边复习,这样两年后选择的余地会更大,考中的概率也更高”。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2008级辅导员朱光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国家实行这项政策的原因以及这项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他说:“两年的基层锻炼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锻炼自身能力的好机会,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何长伟)
出台应届生不可以报考省部级以上公务员其一重要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没有经历相应的基层锻炼,无论是在实操还是社会理论上都有欠缺,而公务员队伍不仅仅要求的是血液年轻更要求构架稳定,所以将应届毕业生分配到基层既能节约培训成本,还能合理规划公务员队伍建设,其积极意义明显。然而,从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可以看出此行固然意义明显却纰漏甚多,一,严格省部级公务员准入,以一刀切的方式将真正的应届毕业人才拒之门外,与“不拘一格降人才”大相背离,实行科学决策、战略性谋划布局却并不是要求地方政府以“省时、省力”为原则;二,选择一刀切不如细化考录内容。现如今省考内容虽分为省、市级,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但在层次上根本没有拉开距离,人才的辨识工作在一套题卷很难达到预期,所幸的是现在如河北等地已经开始省级4级联考政策,这是公考招录工作非常具有意义的一步,可惜力度还不够,希望未来公考机制越来越健全,人才测评越来越科学。(百度知道)
公务员法实施5周年之际,记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士秋进行了专访。杨士秋表示,按中央要求,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这就代表着中央和省级以上公务员自2012年起不再招应届生。2月22日《广州日报》
我们不否认一些从家门到校门、又直接进入机关门的公务员,由于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很难做到关注民生、贴近实际。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公务员在处理基层和群众的问题时作风拖拉、推诿扯皮,甚至吃拿卡要、贪污腐败;有的制定政策、出台办法“拍脑袋”决策,做工作华而不实,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所有这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务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没有与群众在一起工作的直接感受,从而对基层、对群众没有感情,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原主席蒋以任也提出:“大学生至少应该在企业工作两三年时间,才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他认为:”只有在基层政府或者企业工作过,才能理解企业的困难,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此,他建议招录国家公务员应增加”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的条件,而不应大量招录应届毕业生。蒋以任委员的建议得到了多位政协委员的赞同。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直接去当公务员,他们认为共同的弊端是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不了解基层情况有”脱离国情,脱离基层“的现象,不利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其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基层工作方法,了解基层百姓疾苦,对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用人单位招人几乎都是选择有工作经验的。而应届大学生基本都没有经工作经验,如果党政机关不要,企业不要,他们的经验能从哪里来?现在公务员也不要应届毕业生,大学生更是少了一条就业渠道,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少大学生又将面临失业。
对此,笔者以为,公务员不了解基层情况,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对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考公务员应该限制,而不是拒绝。比如,法律职位或者实践性很强的职位,就不适合录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但是,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比如计算机职位,则应该欢迎应届毕业生的加入,因为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或者信息。
同时,增加公务员的实践经验只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在岗位上一样可以增强基层经验。可以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一个让公务员到基层锻炼长效机制.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的建议,要把年轻有为的人,分期分批下派到基层去,也可采取挂职锻炼的方式。通过这一举措,让他们了解基层、了解群众。另外,加强公务员的作风建设,通过岗位考核要求,促使公务员在工作中,能够“眼睛向下”,主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吸取营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也是增强公务基层经验的有效措施。
拒绝或禁止没有基层经验的应届大学生考录公务员,是对公务员须具备“基层经验”的矫枉过正,有违就业公平,同时也是一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第四篇:应不应该大力发展核电
今年三月,在日本福岛,九级强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关于核电的争论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边是巨大的能源缺口与不断恶化的环境,一边是民众对于“核电”安全的恐慌。站在天平的中央,中国 应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让我们从明晰概念展开思考,核电,即核能发电,是指利用核裂变所产生的热量发电。核能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它原料来源广,包括铀、钚、铯等元素;同时能释放巨大的能量,经计算,1千克原料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的煤。
大力发展是指在现有基础上,从低级到高级,从研究,改进到不断完善 核电技术及其配套体系,达到使结构平衡的目的。
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我方认为,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核电,理由如下:
1首先,大力发展核电能够满足我国的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每年的用电量高达4万亿千瓦时,每年的电力缺口也不断攀升,2010年更是突破了1250亿度。另一方面,在能源结构中 占有78%的火力发电,其主要原料----煤,在2024年即会开采殆尽。面对巨大的用电缺口,与单一的能源结构,核能发电的转化率高、可再生的优势得以凸显,成为了中国发展的理性选择。
2再者,大力发展核电,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的发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烟灰等有害气体不同,一个同等规模的核电站,在上述三个指标中能够做到零排放。即使是为人诟病的 周围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也仅为同等规模火力发电厂的1/4,远低于“天然本底水平”。凸显了核电第二个特性,清洁性。
面对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2020年前碳排放减少45%”的庄严承诺时,核电成为了未来中国遏制气候变暖、推动能源发展的最佳选项。
3回顾日本的核事故,它留给人们阴影尚在威胁尚在,可是它带来的启示与挑战仍与发展同在。不同于日本核泄漏事故中的第二代初级技术,中国已在完善二代的基础上加强了四道保护措施,并且在研发第四代技术上取得了成功。中国的核事业已筹备了近30年,时至今日我们已有能力发展核电,并且是在更加保障安全,完善监督体系的基础上发展核电。
诚然,安全问题是民众心中最大的质疑与忧虑,但这种质疑要以科学为依据,这种忧虑不应该让人停止追求的脚步。昨天的错误造成了今天的问题,如果我们再不加以行动,等待我们的将是明天能源枯竭的灾难。面对明天,是要带来一场危险的生态灾难,还是选择一个有核电的未来呢?
第五篇: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
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
主席好,对方辩友好,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大学生应该提倡综合化还是专业化。首先,请允许我解析一下这个辩题。
所谓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所谓提倡,是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我们要提倡的应该是对多数大学生都适用的体制,这也是我方判断综合化和专业化哪个更应该被提倡的标准。
所谓专业化,原义为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在这里是指建立在中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它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并不矛盾。
所谓综合化,即通才教育,它要求我们在各方面都有特殊才能。
我方支持观点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理由如下:
第一,提倡大学生专业化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首先,我们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到大学,是为了完成从综合化的中学教育到专业化的职业生涯的过渡,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其次,只有术业有专攻才能让我们以专一的态度学习知识,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和知识的提升。再者,放眼未来,专业化更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有利于减小竞争压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第二,(分工决定论)提倡大学生专业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社会是一个组成复杂却各有分工的团体。社会就像一块拼图,由各个不同内容的小块组成,每个小块都是特质的,是专业化的。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因此,专业也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大学生专业化更有利于社会分工,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第三,综合化对多数大学生不适用。综合化旨在培养通才,即在各方面都有突出才能的人,这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是不可能的。首先,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实现通识并有相应的综合素质而不太可能门门挖深。其次,每个人都是特质的,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综合化是每个人都走同一种成才模式,而忽略了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再者,如果每个人都是综合化的通才,那么就业市场将出现更为严重的一头热现象,人人都找安逸、工资又高的工作,势必造成就业市场不平衡,不利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以专业为主,并不断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方坚持认为当今中国大学生应提倡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