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巢湖市公证工作要点
2011年巢湖市公证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公证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规范与拓展主题,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证质量和规范办证程序,不断夯实公证事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为巢湖新发展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一、狠抓公证队伍建设,夯实公证事业发展基础
1、切实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继续加强公证行业党组织及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公证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公证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建设,采取先进典型引导与反面案例警示相结合、教育监督与惩戒处罚相结合等措施,教育和引导公证人员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职、诚信办证、廉洁服务意识。同时,加强公证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强化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公证人员自觉提高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执业为民,服务发展”的执业理念。继续组织实施年度考核工作,通过对公证处和公证员履职情况、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年度考核,确保公证机构、公证员依法执业,依法履职。认真评选市级文明公证处、公证员和公证质量先进单位、个人。在全行业积极倡导树立办证业务精、法律专业深、服务作风优、创新 1
意识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公证新形象。
2、大力实施人才兴业计划。以《公证员考核任职工作实施办法》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合格人才加入到公证队伍。按照巢湖市2010-2012年公证员配备方案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引进人才,进一步壮大公证队伍实力,优化公证员队伍结构,切实增强公证工作发展后劲。继续大力推进市、县公证机构双向联系活动,不断丰富载体,提升活动成效。
3、努力打造学习型队伍。坚持不懈地抓好公证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开拓视野,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公证实务理论研讨,评选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引导和鼓励公证员继续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进一步强化公证员助理和内勤的教育,全面提高公证队伍的整体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建立公证处主任例会制度,加强各公证机构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紧扣规范拓展主线,保障公证事业健康有序
4、大力强化公证质量意识。今年确定为我市公证质量提升年。要牢固树立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意识,坚持严格、依法、规范办证,增强公证职业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强化质量管理与控制、维护公证社会公信为目标,通过进一步规范办证规则、办证程序中的核心环节以及健全事前监管、执业风险防范制度
等,努力构建完善的公证质量保障体系。按照《安徽省公证卷宗质量检查评定办法》和《安徽省公证卷宗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的要求,组织定期与不定期、机构自查与行政检查相结合的公证质量检查活动,并将各次检查抽查情况进行适时通报。要以公证质量自查、抽查和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与不足为切入点,切实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以积极的姿态确保公证质量的持续稳定与提高。
5、积极拓展公证业务领域。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公证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示范转移、服务社会和谐稳定进程中进一步发挥公证职能优势,力争在公证业务范围、公证法定效力落实、公证执业保障等方面有所突破。要积极做好承包合同、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书的公证,明确投资建设项目各方的权利义务,促进依法履行合同;要积极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主动为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经营、转让,征地拆迁,村务民主管理、农民民事公证需求等方面提供公证服务;要大力开拓不动产公证,延伸公证服务范围;要充分发挥公证现场监督、证据保全等作用,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三、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促进公证事业良性循环
6、继续推进公证信息化应用。要加大公证信息化应用督促检查指导力度,严格执行《安徽省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考核办
法(试行)》。要建立健全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考核与制度,构建公证信息化应用长效机制。充分运用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公证执业的监管,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保证公证文书质量及办证过程处于可监控状态。要举办信息化应用专题培训、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竞赛等,全面提升公证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强公证机构互联网建设,已建立互联网站的公证机构要做好维护与更新工作。未建立网站的公证机构要加大工作力度,尽早建立起自己的互联网站,努力实现公证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7、加大公证质量监管力度。督促各公证处建立健全公证质量的保障机制,坚持做好公证处自查、司法局抽查的质量检查工作,坚持公证质量检查和通报制度,将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形成公证质量监管联动的格局;充分利用公证信息平台,对公证业务及时分析,统筹管理,对公证文书质量及办证过程实行动态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各公证处要完善办证质量责任制和错证追究制,加大对错证处罚力度。各公证处主任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出证审批程序,严把审批出证关。公证员要严格证据审查程序,对于存疑的证据,加强调查核实;对重大疑难案件坚持集体讨论制度,并适时听取各方意见。要各司其职,共同把好质量监控关,确保公证文书不出差错。
8、健全完善执业保障体系。公证机构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
理,健全完善各类人员聘用办法和管理规定。探索建立公证质量保证金的缴纳和管理措施,做到赏罚分明。此外,要进一步规范相关公证业务,加大对假冒公证文书、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改善公证执业环境。
9、加大公证投诉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公证投诉处理监管机制,发现错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市局将建立公证投诉、涉诉处理及撤证情况通报制度。各公证处要本着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职业操守负责的态度,正确、及时、有效、规范地办理好公证复查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息诉解纷。
10、继续做好公证工作宣传。按照“让公证服务于社会,让社会更了解公证”的工作思路,加强公证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公证工作宣传力度。各地要开展一次公证集中宣传活动,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公证队伍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工程、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宣传公证行业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展示公证行业良好精神风貌,加强社会各界对公证的认知度,进一步扩大公证影响力。
第二篇:2012年眉山市公证工作要点
眉山市司法局 2012年公证工作要点
2012年,全市公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三项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为主线,全面参与“三项重点”工作,为实现眉山“经济跨越、文化繁荣、环境一流、人民幸福”四大目标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公证服务领域
(一)为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全市各公证机构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公证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主动介入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回迁安置、融资借贷、招商引资等工作,积极拓展公证业务。
(二)创新公证服务“三农”的工作方式、方法。公证机构要积极主动为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经营和转让、土地征用拆迁与补偿安置、农村产业化经营等提供公证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综合改革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高效便
捷的公证法律服务。
(三)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深入持久开展“警民亲”和“创先争优”活动,采取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特别是要做好涉及劳动关系、房屋拆迁安置等方面的公证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倡导公证人员深入乡镇、村社、社区,综合运用宣传、咨询、公证、监督、调解等手段,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公证机构要切实承担起扶贫助弱的社会责任,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
(四)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公证机构要积极主动出击,寻找契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坐堂办公为上门服务,让有关部门、企业和群众知晓公证,认识公证,接受公证法律服务,力争我市公证机构办证件数和业务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
二、加强公证队伍建设,提升公证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公证法律服务队伍
(一)加强人才培养,壮大公证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才加入公证队伍,今年争取发展3名年轻公证员,优化公证队伍的人才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增强公证事业发展后劲。
(二)建设“学习型”公证队伍。今年组织公证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2—3次,注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公证实务理论研讨2次,要求每位公证员2
必须认真撰写一篇公证实务理论调研文章或公证案例,并评选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组织公证员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专题交流会;组织开展业务交流,拓展工作思路,探讨解决问题;鼓励公证员助理参加司法考试,适时组织公证员进行公证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执业纪律教育。继续开展公证行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公正、诚信、质量、责任”信念和正确的执业理念。学习贯彻《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提高公证员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公证员履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为民服务的主动性。
三、加强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公证行业整体形象
(一)建立健全公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质量管理、办证流程、档案管理、案件讨论等制度,推进公证机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主管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大对公证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力度。
(二)加强公证机构形象打造。公证机构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软件建设,保障正常运转,扩大社会认同。
(三)加强公证文化建设。培育公证职业价值观,提升公证行业凝聚力,塑造公证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加大公证对
外宣传活动,展示公证行业良好精神风貌,扩大公证对外影响力。
四、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公证质量监管,提升公证公证力
(一)加强日常监管和考核。要以公证考核为抓手,细化公证机构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开展、内部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使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处的监管指导更加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开展公证质量大检查。公证机构要切实把好公证事项从受理到出证的各个环节,把公证质量落实到每项程序和细节上。公证机构每季度一自查,区县司法局每半年一检查,市局每年一交叉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创新实行错证、假证、瑕疵证通报制度。
(三)妥善处理公证投诉。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处理当事人投诉,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及时澄清事实、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凡重大问题,各公证处必须第一时间上报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掌握处理。若因隐情不报,处理不当,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公证人员责任。
第三篇:巢湖市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巢湖市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巢湖市委 巢湖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2日)
尊敬的吴书记,各位领导:
现将巢湖市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行政区划调整以来的主要工作
自去年8月23日县级巢湖市正式挂牌运行,至今已有半年时间。半年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行政区划调整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完成职能交接、人员分流安臵、事业单位划入和资产交接等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特别是在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和2月3日召开的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围绕合肥市委市政府对巢湖发展的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抢抓机遇,强化举措,扎实工作,巢湖经济社会正呈现平稳有序、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在融入合肥中实现了三个对接。按照等高对接、全面融合,积极并轨、同频共振要求,及时与合肥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各经济开发区实行无缝对接,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年初,我们开展“跳出巢湖看巢湖活动”,到肥东、肥西、长丰、瑶海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实行导则对接,在城市建设、绿化美化、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全面按照合肥市有关《导则》的标准施工,提升质量品位。实行机制对接,对合肥的好方法好经验实行“拿来主义”。按合肥建设管理体制,实行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城市建设资金按照借、用、还“一体化”和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分开”机制。充分总结近年来征地拆迁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借鉴合肥模式,对“十大工程”涉及的拆迁范围,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净地出让、便捷施工、快速推进。坚持群众利益优先,通过“三榜公示”、“模拟拆迁”等办法,确保公平公开公正,确保群众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二是在加快发展上取得三个成效。即在理清工业投资上取得实质性成效。在合肥市支持巢湖发展的“十大政策”帮扶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个“十大工程”全面启动。我们的经济总量、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方面,都实现了新提升;特别是进一步理清工业投资,坚持环保优先、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控环湖区域和乡镇工业集聚区,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举全市之力建设居巢经开区,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只收税、“零收费”等效能建设办法,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打造工业发展主动力、主引擎。经开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完成税收1亿元、增长61%,招商协议总投资80.5亿元。在城市建设上取得实质性成效。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首批项目全面启动。今年1—2月份,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4亿多元,投资重点是交通畅通、城市拆迁、安臵房建设、活水靓城、城市景观绿化美化工程等方面。其中,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重要节点拆迁滞后,影响城市建设的共有9处917户26.32万平方米,近期已完成拆迁890户25.42万平方米,剩余27户0.9万平方米确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在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上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年筹集各类资金3.92亿元,33项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从去年8月23日以来,通过深入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我市信访批次、总量都有较大幅度下降。区划调整以来,我市赴省、赴合肥、到巢湖上访,同比分别下降18%、27.2 %、11 %。其中,重点解决了城区168万平方米拆迁户办理房产证事宜,成功处臵了出租车上访突发事件等。总之,我们在工作方向上努力与合肥等高对接,在建设效果上努力与合肥等高对接。
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城市服务型向城市建设管理型转变,由单纯抓农业农村型向抓城乡一体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
四是在工作目标上实行了三个调整。即经济指标上,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由过去的区转变到县级市的发展要求上来,力争今年进入中部百强县。工作布局上,工作重心由主要在农村向主要在城市、由主要发展农业农村向主要发展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和改善民生上。远景规划上,及时调整“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力争“十二五”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朝着全国百强县目标迈进。
二、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2012年目标任务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增长9.9%;财政收入10.5亿元,增长42.1%,其中散兵镇第一个突破2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亿元,增长17.4%;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34.3%;农民人均纯收入7009元,增长20.1%。
2012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城乡统筹、项目带动四大战略,深入开展工业建设年、城市建设年、效能建设年活动,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全力推动巢湖发展迈上新台阶。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力争今年进入中部百强县。
三、2012年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当前,巢湖的发展已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要求我们要有新姿态、新思维、新举措。我们将认清差距,把握机遇,强化措施,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确保实现“两年大变样”。
(一)实施工业强市,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当前,工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产业不优、支撑不强是我们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工业建设年”活动,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亿元。
一是抓好经开区。今年,将投资8.23亿元,加快经开区主要路网建设;启动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首期2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继续推进经开区南扩北移,完成20平方公里银屏拓展区和巢北拓展区5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评审报批工作。2012年,我们要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60亿元,报批土地3000亩。目前,已初排续建和新建项目11个、总投资36亿元,仍有24亿元项目任务没有着落。
二是推进大项目。重点培育富煌钢构、新型建材、渔网渔具、锚链及机械加工、轻工等5个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中粮油脂、中建材石膏、云海镁业、建华管桩等已签约和在建重大工业项目推进速度,提升骨干企业竞争力。突出科技创新,加快环巢光电产业园、远景能源风力发电和广得利胶囊等项目建设,着力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科技、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做合肥新型工业化发展主战场。
三是开展大招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巢湖发展的生命线,作为当前的“第一要事”,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增加10个招商分局,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抽调百名干部大招商,把招商任务层层分解,力争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20亿元,引进外资1亿美元。借助省会城市“金字招牌”和推介平台,发扬“四皮”精神(跑破脚皮、磨破嘴皮、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发挥驻外巢湖商会平台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在招大引强上实现重点突破。学习合肥经验,强力推进“效能革命”,建好“客商之家”,为投资者打造一个起点公正、机会公平、易于进入、法治高效的制度环境。着力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制约,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供地上在“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和“亩均税收贡献”等方面进行严格约束;加强“政银企”合作,挖掘信贷潜力。
(二)推进城市大建设,提升新兴中心城市新形象。按照“活水、靓城、扩容、增绿”思路,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十大工程”。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围绕打造全国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这一目标,立足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按照“生态优先、城湖共生、区域协同、产城融合、特色彰显”的思路,加快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湖光新区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前瞻性的规划引领巢城建设与发展。规划过程中要突出一个“美”字,对巢城内所有建筑进行色彩规划,制定统一标准。公共建筑以浅灰色为主,居住建筑以黄色调为主;对城区所有道路进行“建筑设计”,并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对已收储的1.4万亩土地,全部完成拆迁并进行绿化,扩大绿量,美化城市。我们认为,打造全国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应打响“五张牌”,即,一湖(环巢湖生态建设)、一泉(将半汤温泉建设成为集休闲、疗养、度假、会议中心、康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一山(拆除原地委行署办公楼及望湖宾馆,沿卧牛山、龟山、凤凰山、岠嶂山、龙山、汤山、鼓山、旗山一线打造山体公园)、一水(理顺环城河、天河、浴溪河、巢湖水系,活水靓城)、一网场(改造河南网场,打造临窗读雨,一见倾城的优美胜境)。
二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对原地级巢湖市确定的扫尾工程,原则上按原来的办法,但对工程质量、建设方案等方面,能优化的尽量优化。在此基础上,加快速度推进,确保按时间节点尽快完成任务;对今年新开工建设的项目,等高对接“合肥模式”、“合肥速度”,完全按照合肥市大建设思路、办法、体制、机制和速度,快速推进。
三是加快拆迁安臵工作。当前巢湖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拆迁。我们将牢牢把握拆迁是“各种矛盾的总暴露、各种力量的总较量、各种资源的总调度”这一特点,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让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学会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调配好各种力量、调度好所有资源,按“三榜三公示”、“模拟拆迁”等基本办法,加快拆迁进度。其中重点是要加快安臵房建设。将安臵房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今年,在原地级巢湖市确定的安臵房建设79.0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按照3月份完成扩初、4月份完成征地拆迁、5月份全面动工的时间要求,新安排建设安臵房500万平方米。
四是规范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建设总的要求是按“十大工程”思路,只做雪中送炭工程,不搞锦上添花工程。各类建设(含拆迁)、各类工程,包括经开区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全部纳入城市大建设范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确保“十大工程”快速推进,也尽量做到不扰民,不搞摊大饼、铺摊子,处处是工地,对老旧城区尽量成片改造,启动湖光新区龟山东的成片开发。每年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加强常态管理,重点做好城市环卫保洁和美化靓化工作;大力实施生态截污工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强化规划管理,打击违法建设。加大文明创建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五是进一步捋顺工作关系。目前,已初步捋顺了和供水、供电、电信等部门关系,雨水、污水规划以及供水规划正在编制。但城市建设内公交、燃气、安广网络等城市配套设施私有化,这些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捋顺。
(三)改革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投融资新平台 等高对接合肥市投融资管理体制,成立巢湖市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同时下设办公室,对政府投融资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一是加快平台建设。建立“借、用、还”一体化,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建立财政偿债基金,不再使用新的银行贷款、土地出让金还本付息。我们将整合好现有的3个融资平台,原地级巢湖市城投公司退出融资平台;县级巢湖市城投公司保留融资平台,争取农发行、国开行的政策性融资;巢信公司重点参股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巢湖城市建设“十大工程”153个项目,总投资129亿元,随着“十大工程”的快速推进,总投资会逐步增加。因此,我们今年融资必须不少于60亿元,明年不少于120亿元。下一步,我们必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拿出部分财政资金(尽管今年巢湖市预计财政收入20亿元左右,财政支出需要24亿元左右),设立偿债基金,争取农发行、国开行等银行的授信额度。二是利用土地收储中心融资,在节约集约用地、土地增减挂、矿山修复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土地瓶颈制约,围绕文化产业、大型商场、城市商业综合体、旅游、汽车城、新型建材、家俱服装市场等产业出让一批土地。
(四)实施倍增规划,培育城乡统筹发展新典范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今年,将围绕滨湖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启动15万亩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打造城郊蔬菜、环湖莲藕等6个万亩生产基地,提升畜牧、水产和都市型农业比重;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就业非农化进程,推动农民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二是建设中心集镇。进一步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重点加强环湖小城镇及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突出中庙-黄麓新城建设,打造滨湖旅游新城。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城镇和经济强镇,力争将槐林镇建设成为山水名镇,烔炀镇成为滨湖新镇,黄麓镇成为文化强镇,柘皋镇成为千年古镇。
三是改善农村环境。今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农村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市财政继续配套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坚持生态环保,建设旅游休闲度假新胜地 一是加强生态环保。继续推进矿山关闭和生态修复工作,关闭拆除剩余18家矿山、7家轮窑厂、38座石灰窑,开展生态植被恢复,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按照建设“森林巢湖”要求,投资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成片造林4万亩,建设绿色长廊60公里。
二是发展休闲旅游。要加快姥山岛综合整治、龟山广场旅游码头、紫竹园生态农庄、中国热气球基地等旅游项目建设;抓好“三将军”故居、巢父生态园等景区提档升级。着力创建半汤温泉度假区、中庙姥山岛两个4A级景区。举办牡丹、温泉、美食等地方特色节会,提升巢湖旅游知名度。
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区大型、高品位商业综合体,完成望城、向阳、圩墩等3座农贸市场改造。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新网工程”,提升农家店经营范围和服务功能;规划建设裕溪河两岸港口物流园区,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专业物流基地。
(六)着力改善民生,开创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继续加大投入,深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较大幅度提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平安巢湖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七)提升执行效能,实现加速崛起挺进百强新成效 一是在深化“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活动中见成效。2月16日,我市召开巢湖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全面传达贯彻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精神,突出“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主题,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着力找差距、改作风、提效率、树形象,同时在建设口开展查、摆、找、补、创试点工作,不断锤炼干部作风本领,营造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实现巢湖“两年大变样”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中见成效。我市一些干部在思维方式、工作作风、执行能力等方面,与合肥相比有较大差距。我们将着力在投融资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招投标管理、财政管理、土地管理、行政审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合肥等高对接,实行“拿来主义”。坚持为发展配班子,注重选拔熟悉现代经济、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树立科学用人导向。今年,将推动市直单位中层干部交流轮岗,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三是在强化责任、改进作风中见成效。当前,对巢湖来讲,就是要强化“责任重于泰山”意识,重点强化三种责任:即强化发展责任,实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城市面貌有新变化、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强化岗位责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强化维稳责任,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大建设大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第四篇:中国公证协会2007年工作要点
中国公证协会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中国公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公证法,努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优化公证执业环境,不断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努力开创公证工作新局面。
2007年协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司法部的总体部署,以贯彻落实公证法、提高公证公信力为重点,完善行业规范体系,改善公证执业环境,加强公证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公证行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根据这一总体要求,2007年协会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拓展公证服务领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公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公证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预防、监督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07年协会将推动全行业深入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如何发挥公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职能作用的大讨论;组织开展公证工作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题实践活动。
积极引导公证机构为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服务。要积极为国有企业改革、新企业制度建立、民营经济发展、金融和房地产业运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服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服务,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积极引导公证机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认真办好涉及 “三农”的公证,为农业生产和承包责任制的运行提供服务,为农村新经济组织建立发展提供服务,为村镇改造提供服务,为保护农民工权益提供服务。
积极引导公证机构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要充分发挥公证的预防功能,积极参与拆迁、移民、安置、扶养、财产移转等活动。利用公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还要积极引导公证机构为奥运会的筹备和顺利召开提供法律服务。
二、夯实公证法制基础,推动公证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贯彻落实公证法是协会2007年的重要工作任务,协会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配合司法部进行公证执法执纪大检查活动,规范执业行为,促进公证机构建设;配合司法部制定、修订公证机构财务管理办法、公证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继承公证细则、拍卖公证细则等部门规章。
(二)逐步建立公证行业规范体系。围绕《公证法》贯彻和公证实践遇到问题,制定公证行业规范建设三年规划;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制定公证告知规则、公证业务投诉处理办法、公证机构惩戒规则等行业规范,修订《保全证据公证指导意见》、《公证员惩戒规则》等行业规范。
(三)从行业角度出发,配合司法部对于立法机关正在草拟、审议、修订的物权法等与公证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如既往的予以关注,充分研究行业发展实际,提出符合行业特点以及实际发展情况的立法建议。
三、努力提高公证队伍素质,促进公证公信力建设
公证公信力关乎公证的生命力。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公证队伍的素质
是基础、是关键。为此,协会在提高公证队伍素质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根据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在全行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配合司法部组织好公证岗位培训活动的知识竞赛和总结表彰工作。加大对公证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根据《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公证行业自律公约》的要求,协会将在公证员任职前培训、涉外培训、涉台培训等各类业务培训中,通过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有关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方面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公证人员的法律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做好常规业务培训的同时,协会将在加强公证员的执业能力、综合素质和执业风险防范等方面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为提高公证机构负责人的管理能力、业务开拓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公证处主任的培训。此外,继续探索新的培训方式,以求协会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二)逐步完善行业奖惩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奖惩规范;完成全国优秀公证员、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的评选活动;开展十佳公证员的评选,推出公证行业的典型模范人物。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采取学习教育、业务培训、提出行业整改意见、行业惩戒、提出行政处罚建议等措施;探索行业惩戒作为行政处罚前置程序的经验。要加强对行业的业务指导,逐步完善对执业活动的指导、监督机制。
(三)组织会员员就公证改革、行业发展、公证理论、业务实践等行业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建立公证业务学习和研究的长效机制,营造学习理论、钻研业务的行业学习氛围。同时,要加强公证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力争实现固定的业务培训班都有专门的培训教材。
四、加大行业宣传力度,树立公证工作的良好形象
公证宣传是公证行业的窗口,是贯彻落实公证法的重要手段,也是树立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公证法》实施和颁布纪念日为契机,动员全行业的力量,以协会网络、杂志为依托,出版有关专刊或增刊,配合司法部做好《公证法》颁布两周年的纪念活动;与其他媒体合作,开辟普及公证法的专栏,加大对公证制度、公证业务以及相关法学理论的研究、探讨工作;就公证行业内的热点、难点以及重大事件进行及时的跟踪报道。
(二)在树立行业典型、加大行业公信力建设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行业评优规则,发现、培养、推出两至三个先进典型人物,加强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配合司法部开展公证公信力建设研究。
(三)建立行业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关注行业基层发展,组织记者参与“公证西部行”活动,对公证机构建设和为社会提供公证服务的情况进行全面报道,让社会了解公证,信任公证,选择公证。此外,协会与司法部共同准备《公证史》的编纂工作。
五、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行业管理手段
以贯彻落实《2006年—2008年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为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配合司法部开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力争实现年内各省会城市全部建成信息化平台目标;同时要指导和推动省二级信息中心的建设,做好公证机构三级节点的建设试点工作。
继续完善公证管理软件的功能,尝试与其他社会公共资源网站合作,为行
业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制定《公证行业数据库标准》,实现行业业务软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加大行业管理软件推广力度,扩大行业业务软件的兼容性;对协会已经推荐的专用软件进行筛选,规范业务专用软件。
进一步完善中国公证网和各地方协会网站的功能,争取做到信息发布和页面更新及时、快速,完善网上业务咨询;加大对广大公证人员和公证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水平方面的培训力度。
六、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协调发展
随着协会行业管理职能的逐步完善,组织机构的稳步壮大,依法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丰富行业管理手段,充分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日渐成为协会建设的重点。
(一)努力完善协会组织体系建设,提高行业监管能力;促进地方公证协会的组织建设,指导、推动地方公证协会的换届工作;加强对地方公证协会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协会的职能作用。
(二)积极推动行业的协调、持续发展。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和策略,并积极探索促进中西部地区公证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协会将在“西部工程”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公证行业支援西部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公证行业发展基金,积极推动东西部部地区互助、交流与合作;组织西部地区的公证员到东部地区进行学习和实习,扩大西部讲师团的规模,拓展西部地区公证员的视野和工作思路;配合司法部就西部地区公证机构缺员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人力支持的方案和建议。
(三)以第五次代表大会为契机,根据司法部关于加强机关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协会机关建设,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明确和加强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和完善协会专业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作用;完成会员的登记工作。
(四)努力营造良好地执业环境,继续做好会员的维权工作,保证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对因履行职务而受到不适当追究的公证员,组织维权委员会参与,提出行业意见以维护公证员的合法权益。
七、充分发挥协会在国家、地区间交往的作用
继续坚持“积极主动、交流合作、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的对外工作思路,做好协会赴墨西哥、古巴、加拿大魁北克等国家和地区的出访工作;做好出席国际公证联盟会议的准备工作;做好组织公证员出国培训工作;做好外国公证代表团的来访接待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公证联盟和其它公证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亚洲公证人委员会的建立;继续加强与台港澳地区公证界的联系和交往。
继续根据《两岸协议》的要求以及两岸间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好涉台公证工作,维护两岸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好查证、副本寄送、旧案清查工作;做好查证费、副本寄送费的结算工作。进一步完善公证书查证的协作机制、管理机制和通报制度,确保涉台公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配合司法部,做好在大陆地区使用的台湾地区公证书正副本比对机制的申报、调研、审查和总结工作。
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司法部党组和协会党组的领导下,经过广大会员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完成2007年的各项任务!
第五篇:巢湖市居巢区重点项目工作会议纪要
巢湖市居巢区重点项目调度 会 议 纪 要
第 1 期
中共巢湖市居巢区委办公室2010年10月18日
时间:2010年10月13日上午
地点:区委三楼常委会议室
出席:余忠勇、罗兆好、王兴涛、黄克忠、郑连胜 列席:赵明坤、陈俊根、张晓江、梁善斌、黄丛平、李 翀、尹明、王成满、夏中锋等
2010年10月13日上午,区委书记余忠勇主持召开中庙区域部分重点项目工作调度会。会议分别听取了中庙街道关于姥山岛环岛路建设、姥山岛住户搬迁工作、奥特莱斯项目规划选址与居民安置点建设、中庙道路建设框架等情况的汇报。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一、关于姥山岛环岛路建设。为进一步提升中庙姥山岛旅游环境,会议要求,环岛路整体规划要结合岛内地形地貌实际,尽可能保持原生态风格,路线选择要坚持亲水与进山相结合、近景与远景相结合、电动汽车路段与步行阶梯路段相结合,进行专家规划论证,可联系我省黄山、采石矶等景区道路设计单位进行专业规划设计,做到施工图设计完毕后,待区财政允许时再行实施,区城投公司要积极做好融资准备工作。
二、关于姥山岛住户搬迁工作。姥山岛住户搬迁工作应突出旅游规划前提,注重民生及和谐原则。一是在姥山岛旅游业态上,应以休闲度假、农(渔)家生活体验、少量土菜餐饮为主要风格,坚持规模适当原则。二是本着自愿原则,尽可能动员岛上住户离岛,岛上现有建筑能体现渔岛特色的,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可以保留,新建建筑应统一格调,体现渔村风格。三是着手制订姥山岛住户拆迁方案,针对留岛住户及人员制订管理办法,由中庙街道负责牵头实施。四是委托合适人员编制岛上规划,尤其是编制订岛上旅游建设项目规划、渔村规划,由中庙旅游规划领导组负责实施。上述工作推进情况于10月底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提请会议研究。
三、关于奥特莱斯项目规划选址与居民安置点建设。
1、关于规划选址:会议要求,该项目规划选址范围要结合其它项目用地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划定项目红线位置。所涉及的“徽窖”酒文化项目暂且不做,用地指标位移奥特莱斯项目;奥特莱斯项目与中庙国际旅游生态园项目规划用地叠加部分,由郑连胜同志牵头协调初步处理意见;1500亩供地指标尽可能不突破。
2、关于居民安置点建设:要对中庙街道现有整体安置点方案要作适当变更,以后应实行多层或高层安置,容积率大于或等于1.2,规划集中安置区域选择350—500亩地块,也可以选
择过渡安置点70余亩地块,规划选址工作由区建设局牵头,会同中庙街道共同落实;安置点建设资金4亿元通过申报项目方式融资,项目资金申报工作由区城投公司牵头负责。
3、抓紧做好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由区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
4、拆迁安置资金拟由奥特莱斯项目预付2亿元,由王兴涛同志负责洽谈落实;资金到位后,项目区拆迁安置方案即报区政府会议研究,由中庙街道负责;该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制订,应根据项目区地形及中庙总体规划要求,由王成满同志负责与奥特莱斯项目方做好联系衔接工作。
5、继续抓好项目区拆违控违,落实好摸底、测量、登记、建档等工作。
6、成立奥特莱斯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由王兴涛同志任组长,黄克忠、徐成谋同志任副组长。
四、关于中庙道路建设框架。会议指出,中庙道路框架建设需要编制专项规划,同时,对配套管网、污水处理等要进行综合规划。优先建设新庙忠路和碧11路,可采用BT方式建柏油路,由中庙街道先做项目;对庙忠路改道和碧11路项目,要规划与建设同步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分别由相关单位落实,道路断面设计由王区长负责确定最终方案。会议要求,区村镇处要加强对沿湖乡镇、街道的规划指导工作,道路对接口处要提前预留土地,对于运输车辆对镇区道路、绿化带倾轧破坏现象,中庙街道要及时采取措施严加管控。
发: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
抄: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直相关单位、中庙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