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5-12 17:0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上市公司2010年报中分析出来的几个问题:

合并范围的判断

上市公司与第三方公司合资设立项目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经营时,虽然上市公司和第三方公司从法律形式上均表现为对项目公司出资,但按照合同规定上市公司享有项目公司全部管理及经营决策权,第三方公司每年获得其出资额固定比例的投资回报,并且上市公司保证第三方公司最低收益金额及保证本金的收回。在此情况下,第三方公司对于项目公司的出资从实质上应视为债权性投资,在编制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时,应按照100%的比例确认项目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

会计估计的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应自该估计变更被正式批准后生效,为方便实务操作,新会计估计最早可以自最近一期尚未公布的定期报告开始使用,原则上不能追溯到更早会计期间。实务中,有些公司因需要作出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外部因素可能因并购重组等交易发生后即存在,但董事会作出变更会计估计的日期较晚的,原则上作为会计差错更正调整至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发生时,同时公司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010年年报中反映出来的常见差错更正类型

上市公司主动进行前期差错更正涉及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税金补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时间或金额有误,另外也有公司调整以前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等。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会计差错更正改变公司2009年度盈亏方向。在被动进行前期差错更正的公司中,纳税汇算清缴问题占据主导地位。

债权和股权的划分

从2010年年报分析看,部分公司划分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项目实质上应属于债权性质。如某上市公司和A公司(独立第三方,非上市公司)分别持有B公司49%和51%的股权,而且各方约定,在未来三年中,该上市公司不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协议约定期满后,若上市公司决定退出,可将对B公司的投资按不低于其享有B公司的股东权益为基准价格转让给A公司。协议同时约定,若B公司提前终止清算,保证清算时上市公司将取得不低于其在B公司中所享有的股东权益价值,不足部分由A公司补足,同时由另外一家公司为此提供担保。此外,B公司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按照出资额的15%向上市公司分配固定利益,不足部分由A公司补足,多余部分由A公司享有。从该协议分析,上市公司对B公司投出的资金虽然从形式上表现为股权投资,实质上主要承担的是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并没有承担被投资单位的经营风险,因此应分类为长期应收款等债权类资产。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检查应关注哪些重点问题

“土豪”的个人所得税检查应关注哪些重点问题

面对高收入者可能存在的诸多个税申报缴纳问题,站在稽查这个角度应重点关注哪些呢?

一、股权平价转让少缴个税问题

案例一:某海运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有两名自然人股东A、B,分别持股60%和40%,该企业专门从事水路货物运输。2011年10月,该公司股东B将所持股权平价转让给自然人C,报表显示,转让时点该企业净资产14960000元,未分配利润—40000元。这一平价转让行为引起了税务机关注意,经过调查发现,2011年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率90%,远高于同类企业,通过进一步调查,检查人员发现了该企业虚列燃油成本造成当年巨额亏损的事实,根据调查结果,该企业调整了会计账务和净资产数额,调整后股权转让时点该企业净资产为17100000.00元,股东B据此计算并补缴了相应的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

分析:虚构一个股权平价转让的事实来规避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常见的、不太高明的税务筹划方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明确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以下简称股权转让)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可采取以下核定方法,其中,参照每股净资产或纳税人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股权转让收入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一文件使不正常的平价转让面临很大的税务风险。

经验分享:股权平价转让少缴个税问题的检查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难以获取案源信息,二是股权转让价格的真实性难确定。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规定,个人股权转让完成交易以后,负有纳税义务的转让方或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受让方,应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并取得完税证明,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工商部门并没有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很多个人股权转让完成交易以后,在未申报纳税的情况下,直接到工商局办理了变更手续。所以,稽查部门应主动与工商部门联系获取股权交易信息,并从中选择稽查案源。对股权转让价格确定问题,检查人员应当深入调查,努力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如所获资料仍不足以确定转让价格的,可以考虑引进中介机构对被转让股权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核、评估,以确定其转让价格是否合理。

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转增股本少缴个税问题

案例二:某稽查局2010年在对某企业实施稽查时发现,L有限公司股东为十名自然人,在2007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2009年10月,为了实现快速扩张,在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股东大会决定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并分配到各股东名下,会计处理:

借:资本公积——股票溢价

3000万元

贷:实收资本

3000万元

此过程中,未申报缴纳与转增股本有关的个税,被查单位财务人员的解释是,转增股本的是股票溢价,属于国税函〔1998〕289号文件规定免征个税的范围。但检查人员发现,该公司并非上市公司,其资本公积——股票溢价是在2008年由盈余公积转来,并非股票溢价,不属于免征个税的范围,检查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处理、处罚。

分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和《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规定,只有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才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本案中盈余公积转成资本公积再转增股本,对自然人股东仍旧要征个人所得税。

三、居民纳税人的境内任职或受雇所得由境外支付少缴个税问题

案例三:A公司是以L先生等五名境内居民为股东,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一家投资公司,该公司全资控股在开曼群岛注册的B公司,B公司在香港上市并全资控股境内C公司,L先生等五人同时担任香港B公司和境内C公司高管,B公司无实际业务,C公司为实体企业,从事生物医药生产。税务机关在对境内C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其母公司香港上市的B公司年报显示,近两年,B公司每年都向董事长L先生发放巨额花红(即年终奖),L先生未申报缴纳该所得相应税款,香港亦未扣缴相应税款,税务机关根据《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及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判定,内地对这部分所得有征税权,经过税务机关耐心细致的工作,该所得相应税款终于在境内申报缴纳。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七条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第三十六条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上述案例中,税务机关的处理是有充分依据的。

经验分享:近年来,境内单位和个人通过避税地,利用国家、地区间的税制差异进行避税,呈现出不断增多的态势,居民纳税人的境内任职或受雇所得由境外支付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是其中一种方式。比如,在境外注册壳公司控股境内实体企业,控股股东同时也是担任境外壳公司和境内实体公司高管的自然人,其部分工资薪金由境外壳公司支付等,由于这部分所得信息税务机关难以掌握,其避税就容易了很多。因此,这类问题的检查,信息仍是至关重要的,税务机关应全方位、多渠道搜集有关信息,有了信息,查证类似问题就有了保证

第三篇:民营企业应关注的十大问题

民营企业应关注的十大问题

1、民营企业--你的企业文化健康吗? 关于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往往存在四种病症:第一、企业中根本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明确表述,也无所谓什么企业文化。企业从上到下不关心这个话题,从根本上否定企业文化的作用,乃至于否定企业文化的存在。

第二、企业文化是做给外人看的。企业文化是宣传手段,是面子工夫,是时髦,是时尚,企业有很多口号、宣传片和宣传册,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游玩活动。宣传的内容、喊出去的口号与企业的战略决策根本不相关。

第三、企业文化是“说说”听的,主要是“忆苦思甜”的。企业文化往往只注重口头教育,不能通过工作流程规定和制度奖惩引导体现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企业文化主要是向员工严格要求,讲述“老一辈”创业艰辛故事,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活动、文件和标语,缺乏必要的激励,只一味地灌输洗脑。第四、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许多在员工手册上,在宣传材料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提法人云亦云,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不能针对企业业务的本质特点,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

2、民营企业--你有战略管理吗?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民营企业往往存在五种病症:

第一、根本不要战略(管理)。曾有段时间,很有些管理界新锐和新经济的代言人认为,因为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已经不需要什么战略(管理)了,重要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讲,早非什么新观点了。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赚钱就是战略目标,业务就是战略,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战略问题;

第二、见树不见森林,把业务战略当作公司战略。由于民营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以及民营企业往往多是从残酷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再存活发展的。企业高层对业务不仅异常熟悉,而且十分有感情,经常组织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业务战略,因不熟悉而不关心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缺乏全局眼光,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第三、喜欢聪明点子,将战术运用当战略管理。企业家的精明在没有大气的谋划布局时,往往容易失之偏颇。民营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解决商业问题时,以个案分析起来,采取的手段总是十分聪明,如增设一个部门,出台一项制度,新开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一项新业务,关掉一个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急管理,错把战术当战略,经常在一次次喝彩声中使企业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第四、或好高骛远,或急功近利,不能很好驾驭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平衡远虑近忧。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驾驭全局,不仅驾驭企业现实,而且驾驭企业未来。战略管理的观点要求民营企业不能好高

1骛远,在收入支撑不足时盲目大举扩张;也要求民营企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谋划长远,同时绘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曲线”。但不幸的是,这种极具指导意义的观点在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市场,更不用说实践。

第五、战略信息隐性化,战略信息来源单

一、不完整、不及时,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过程管理。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基于诸多假设条件之上,而战略一旦制订出来,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假设条件又会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战略信息。这些信息自然而然应成为战略调整的重要信息。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决策假设信息(排除直觉)多数并没有显性化,其来源多是高层在各种场合听来的片言之语,猛然的灵感触发,对战略实施的过程绩效也没有实时监控。自然也就出现战略多变为战术,不断灵活调整的局面。

3、民营企业--你有管理瓶颈吗? 民营企业往往会遇到三个层次的管理瓶颈:第一、最直接、表象的管理瓶颈--人力资源短缺的瓶颈。民营企业在用人时,往往有股“狠劲”,一般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却经常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次次上台阶,上规模,实现更高数量级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制约了“企业木桶”水平线的提高。这种情况,多半会刺激企业大力招募外部人才,同时也大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的贡献比之其投入,总有相当的滞后性,其需求比之其供给,总有相当的稀缺性,经常流失,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第二、最根本、复杂的管理瓶颈--规范管理体系的瓶颈。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很不规范。决策随意性极强,企业内家族成员遍布。部门设置缺乏科学制衡,却不乏处处制肘之事。岗位编制比例往往超强度配置,1人当作2人用,员工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和上进。管理体系立意不高、气魄不大,不能吸引来人才,不能培养出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也不能任用好人才,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对原有管理体系作全面更新,以符合新的战略发展需要,不仅从根本上渐进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而且要解决发展机制、分支机构、业务战略等问题。但要建设规范管理体系,又会遇到两个最大问题。首先就是企业最高决策人员思想观念的障碍,受不得规范管理体系约束;其次就是规范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眼前业务发展的影响,很多企业保守派往往以妨碍业务开展为借口反对管理体系建设,成为规范管理体系不能建立起来的最大障碍。

第三、最容易忽视、但关键的管理瓶颈--职能管理瓶颈。由于创业的艰辛和多年市场磨练,民营企业往往高度重视业务管理和业务开拓方面的投入,由于职能管理的经济效果很难直接体现,对职能管理--战略、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领域不够重视,致使职能管理成为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进一步开疆拓土、冲锋陷阵,变成“能攻不能守”,“后方空虚”“支撑乏力”“粗放式经营”的局面。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认识到需要加强职能管理,但一不知道方法,只知道套模式;二不尊重科学规律,一味急功近利。一旦模式套用失败,不能达成近期效果,就怀疑职能管理功效,领导减少关注,企业减少投入,使企业的职能管理沦为“打杂”、“装饰”地位,成为民营企业不能实现管理“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

4、民营企业--你有核心竞争力吗?

准确地判断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应该塑造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战略判断,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起于“蓬蒿”,进而登堂入室,“拜相封侯”。对外资竞争者,企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市场、文化和体制特点自然形成的屏障,包括资源供给、劳动力成本、市场空间距离、消费心理等等;对内,成功在很大程度得益于经营者的胆量、关系和智慧,包括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胆大敢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关系网络,90年代后期的知识经营。

从民营企业群体的整体来讲,不论是市场、文化和体制,还是胆量、关系和智慧,都不能促成民营企业成功进行跨国经营,只能限于“内战内行”,也很难进行“跨代复制”,因为“个人英雄色彩”太重,都还远远谈不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力。它可能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吸引力、创新能力等任何一方面的能力。民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问题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论是尝试确定何者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试图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在慎重考虑的前提下,做出战略判断和决策。

5、民营企业--你的发展速度合适吗?

一个企业发展速度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是销售额增长率,还是市场份额增长率?什么样的发展速度才算合适?判断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否合适,主要应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否严重失调、管理体系运转情况是否严重失调。这是一个纯内部的自我诊断,是一个发展速度不合适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一个企业无论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只要不恰当,第一时间就反映在人力资源状况上,要么忙得混乱不堪,要么闲得无所事事。

第二、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市场的发展速度是否保持一致。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面对遍地是黄金的市场,只与自己历史销售额、市场规模比较,自我感觉良好。但殊不知,这种速度是有泡沫的,是搭了便车的,并非企业自身运营之功,而且极有可能还处于运营极度混乱。一旦市场形势逆转,将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第三、企业的发展速度与相类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相比是否有很大差距。企业总希望垄断以获取最高垄断利益,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总欲置竞争对手于死地(虽然很难)。随着全球过剩经济的加剧,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的考量中,不能不考虑其竞争对手,当然,这种考量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相类的。

6、民营企业--你的财务战略合理吗?

第一、财务管理体系--规范/集约?随意/粗放?民营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由家族成员掌管财务,对企业财务状况少有系统、及时的科学分析;老板一支笔审批,缺乏多层次冷静、多角度的审查监督。加

之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一般采取高负债的扩张战略,但又经常有一个高应收款的包袱。这使企业常常面临很大的风险。

第二、资产结构策略--高负债/低负债?高成本/低成本?为应对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选择是,股本融资还是债务融资?高成本融资还是低成本融资?对于这两个问题,一般民营企业经常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或“豪赌”的心态,缺乏理性分析,结果往往带来很大风险,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与高收益高风险的常识相反,当一笔融资具有明确的商业投向和比较肯信的收益,选择债务融资,最大程度地利用财务杠杆,获取高收益,支付低成本将是最佳选择;如果情况相反,则以公司股东或项目股东的方式进行融资,虽则成本较高,涉及诸多管理麻烦,却不失为可取之道。就具体融资而言,根本上取决于融资用途的商业盈利判断,负债率高低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民营企业财务资源的调度能力、资金流的规律性以及高层的风险倾向。

第三、投资理财战略--头寸利用/投资盈利/产业投资?民营企业容易出现无所不在的“投资热情”,支撑这种热情的是老板认为无所不能的经营能力和没有战略方向制约的自由决策;民营企业也比较容易出现“见钱眼开”的痴迷,“赶海弄潮”的时髦;当然,也有企业很谨慎地让资金躺在银行睡觉,偶尔到利用头寸活动活动心眼。三种投资理财战略,对耶?错耶?全在于公司的财务结构和发展战略。公司财务结构符合稳健原则是进行投资理财的前提,头寸利用是投资理财的主要目标。除非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投资型公司,否则不应以投资盈利为目的;除非公司有明确的多元化探索的战略任务,否则不应以产业投资为导向。

7、民营企业--你搞多元化吗?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度成为企业多元化的哲理基础,而生意场的还有一句俗语“做熟不做生”。判断一个企业应不应该搞多元化,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

第一、所处行业分析。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十分明朗,机会大于威胁,利益足以弥补风险,长远看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行业产业链较长,涉及多个产业环节,则从客观上不应从事无关多元化业务,最多可进行相关有限多元化。但这只是必要的判断条件,并不是不能多元化的充分条件,还要看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第二、竞争实力分析。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如果相对稳定或靠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同行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则宜坚持核心业务不动摇,不宜盲目多元化。如果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处于维持状态,则多元化战略成为转型战略。

第三、资源潜力分析。从资源潜力上分析,民营企业并不是说不能多元化。关键是看企业平台聚集了什么样的资源。根据资源导向的战略规划思想,民营企业最经常和相对合理的多元化往往是有限相关多元化,主要目的在于原有资源的利用和挖潜。

第四、风险规避分析。从风险规避上分析,民营企业往往容易多元化。但是否多元化,关键看企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行业,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企业自身地位如何,是否有风险规避的必要和可能?有远见的企业总是提前谋划,逐步将资产从快沉没的船上转移出去,但多元化成功的标准不在于转移出多少资产,而在于转移地是否安全,是否能继续发展。

第五、机会捕捉分析。追逐不断出现的盈利机会往往是民营企业进行多元化拓展的出发点。捕捉新机会,进行无关多元化的决策键取决于三点:

1、原有业务上升、拓展空间是否已经不大?

2、新机会的捕捉是否要占用老业务大量资源,特别是高层决策资源?

3、新机会的捕捉是否有合适的领军人物负全责,是否能与原有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明确区分?

8、民营企业--你打算上市吗?

上市总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梦想,但民营企业应上市吗?一定要走上市这条路?这要从上市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来考量,再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作分析,才能回答。

第一、通过上市打造企业“高知名度”光环,建立资本运作的平台。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实现量变到质变,实现“管事--管人--管钱”三级飞跃,进行更高层次--资本层面的运作,应追求公开上市,以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设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造这个光环的初衷必须是为企业更高水平的发展服务,不是为企业家个人的虚荣服务。

第二、通过上市摆脱家族的干预,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是一元化结构,使民营企业不敢把财产交予与其没有财产关系的人经营,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不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通过公众上市的操作,将使企业不得不实行规范化管理。但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够成功,成功的前提是企业的创始人和家族高层真心希望实现管理规范化,而且企业的业务开拓不以个人关系为主要导向,即或出现部分人事波动,亦不碍大局。

第三、通过上市进行融资,聚集社会资本,实现快速扩张或资本套现。这也是很多民营企业追求上市的根本驱动力。但这种价值却蕴藏最大风险,在上市之前,过程极其复杂,成本极其高昂,在上市之后,每年还必须支付巨额的相关管理成本和股利。而单纯从套现的角度,上市也不一定是最佳套现方式,企业间并购同样可以实现。

9、民营企业--你还是家族化经营吗?

“家族企业”是历史的产物,不仅在中国普遍存在,在国外还久盛不衰。在国外,家族企业不是落后、不规范的代名词,而是聪明智慧、精明能干的象征。在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问题是因为对企业采取了“家族化经营”的方式,而不是家族企业本身。

“家族化经营”的方式存在的温床和最直接表现,就是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企业中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和制衡机制,致使企业中怀疑的氛围充斥,决策随意多变、用人唯亲多疑,缺乏激励高压、实行人治管理,缺乏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不断流失优秀人人才,总是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危机。

变革“家族化经营”模式与任用“家族成员”并不矛盾,古人也曾“内举不避亲”。家族企业并不一定是“家族化经营”,关键是确立公开、合理的游戏规则,建立科学的用人程序、决策程序、考核机制、财务

制度。在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组织和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完整、正确的看法和做法,并通过组战略调整、组织变革和制度修订加以贯彻执行,以“科学、系统的”经营管理替代“家族化”经营。

10、民营企业--你有营销依赖症吗?

大部分民营企业尝过“短缺经济”的甜头,得益于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往往一个产品做出来,只要广告攻势一开始,营销炒作一上马,短期内就赚的十分可观。这样的经历使部分民营企业家容易“刻舟求剑”,在“过剩经济”时代仍就幻想“埋头搞产品、抬头打广告、弯腰拣钞票”的美好画面。仍旧执着于对产品和服务的自我欣赏,不作市场调查。仍旧执着于对短期利益的看重,不注重质量投入。仍旧执着于“甩手掌柜”模式,不关心售后服务。仍旧执着于销售至上观念,不注意品牌形象的价值的维护。

民营企业在“过剩经济”时代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不关心市场调查,不注重产品质量,不关心售后服务,不注重品牌价值的企业,单纯依赖广告宣传,其美好画面将成泡影。民营企业确实应该有“营销依赖症”才是正理,但这个营销更多强调的是“系统的营销”,而不是错将广告、推销当营销。它应涉及对如下四个要素的“依赖”。

第一、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包括对市场、销售以及内部工作界面的明确合理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决策程序,以方便调动内部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打造一支精干的销售、市场和服务队伍。

第二、广泛的营销网络覆盖。包括自主终端销售网点、渠道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络,以广泛的网络覆盖支持“空军(广告宣传)”运来的“伞兵”。否则,空军(广告投入)在没有强大的产品铺陈情况下,将损失惨重。

第三、强大的企业品牌价值。运用公司形象广告、产品广告、企业公关、社会公益事业等多种手段,提高企业品牌的价值含金量。

第四、科学的营销信息分析。营销工作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封闭环”,起于市场营销信息分析,终于市场营销信息分析,并以后者开启下一个螺旋。民营企业的产品决策、营销决策多是源于直觉和片面信息,这样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应该建立外部的或内部的专门信息部门,对拟开发产品进行营销调查,对销售中产品进行跟踪分析,“严重”地依赖营销信息及其分析结果进行决策。

第四篇:企业所得税审计应关注的问题

企业所得税审计应关注的问题

一、货币资金

1、现金

现金盘点表,出纳签字,单位盖章

重点关注库存现金的余额是否过大,如账面反映的库存现金很大,可能存在税收风险为:

(1)已经购入的商品或已发生的费用未取得发票,在现金上反映;

(2)股东抽逃资金,工商年检时会受到处罚;

(3)股东借款,税务机关检查时会关注是否为经营借款,是否有借款合同,是否收利息,存在调增利息收入的风险。

2、银行存款

索取银行对账单、银行余额调节表 关注银行未达账项具体内容

(1)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是否应计入当年的收入。如下一年结转收入,看一下与销售合同是否一致。

(2)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是否记录正确,查看审计日是否已收到。(3)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是否为成本费用,是否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4)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未达账项时间,是否时间过长?

3、其他货币资金

检查内容,是否有对账单,有无未达账项

4、抽凭

抽凭时首先关注大额的收支项目,其次按摘要内容来抽查,如往来款、收入、成本、费用等分别抽查,重点审计记账凭证与后附的原始凭证金额是否一致,原始发票、单据是否合法、合规,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二、应收票据

对期末余额较大的应收票据应进行盘点,或查看审计日是否已贴现,抽凭时看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如票据复印件、发票记账联等。

三、应收账款

1、是否有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可否索取相关证据确认坏账损失。

2、是否有应收账款贷方余额的明细项目,金额大小,关注销售合同以及货物是否已发出,是否应确认当期收入。

3、是否有预收账款同时挂账的情况,余额是否为贷方?

4、是否有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对冲的情况,如存在借:应收账款贷:应付账款同时也有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的情况,应查明原因,是否存在以物易物的情况。

5、抽凭注意原始凭证记录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明细科目记录是否正确。付款方与发票购货方是否一致。

四、其他应收款

1、是否有1年以上其他应收款,业务内容,是否有股东及关联方借款,如有,存在所得税风险为调增应收取的利息。

2、挂账的其他应收款是否有未取得发票的支出的情况。

3、有无贷方余额的项目,业务内容

4、抽凭注意原始凭证记录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明细科目记录是否正确,原始凭证是否齐全。

五、存货

1、存货盘点表要求盘点人签字,单位盖章。

2、做存货发出计价测试,检查成本结转是 否正确。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票开具来核对数量是否准确。

3、购入存货是否均已取得发票,发票是否合规,期末存货暂估发票是否已到,如未到,对已结转的成本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4、对存货期末余额较大的,应关注是否真实,有无已发出的存货未计收入的情况。

5、存货减少累计是否与成本结转一致?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及对应的科目,是否有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以及存货用于集体福利等非应税项目的情况?是否已做进项转出?

6、工业企业成本的审计包括:原材料发出计价测试,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内容,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审核生产成本结转计算单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成本各月是否均匀,有无单位成本异常的情况,查找原因是什么,是否人为操作,产成品发出计价测试,与销售数量是否一致。

7、抽凭时注意检查发票是否合规,数量与入库单是否一致,收款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是否一致。

六、待摊费用

1、发票是否合规,摊销期限、摊销金额是否正确。

七、长期投资

1、索取被投资单位验资报告。

2、投资收益是否及时入账。

3、投资合同、文件与验资报告是否一致。

4、投资收回账务处理是否准确。

5、有无长期无收益的投资。

八、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

1、索取固定资产盘点表,并对固定资产进行抽盘,索取被审单位的房产证、土地证,车辆行驶证复印件。

2、固定资产购入取得的发票是否合规合法。

3、固定资产计价是否准确,如车辆购置附加费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利息应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原值。

4、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是否准确,是否预留残值率,折旧计提是否正确,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否与上年一致。

5、固定资产减少原因,固定资产损失是否符合税前扣除的条件,原始凭证的合理、合 法性。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是否缴纳了增值税。

6、对房屋、建筑物新增加的项目需索取工程决算单,未完工的项目,索取建筑施工合同。

7、有无福利设施计提的折旧未计入福利费项目的情况。

九、无形资产

1、本年新增加的无形资产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摊销年限是否准确,摊销金额是否正确,如账面无余额,需追朔到以前查找原始金额。

2、本年减少的原因及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原始凭证的合理合规性。

十、长期待摊费用

1、本年增加的长期待摊费用原始凭证的合理合法性,摊销期限及金额是否准确。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物装修费用支出,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该项后续支出装饰费用后续支出,是属于与企业取得应税收入相关的成 本费用,可以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但如何在税前扣除,是计入资产折旧扣除,还是单独摊销,或是一次性作为费用扣除,需要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首先,应按会计制度规定处理。建筑物装修支出实际就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第六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或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可靠的计量,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上述规定的后续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从上述规定可知,不动产的装修费用,如果符合资本化处理,则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或租入固定资产的长期待摊费 用中,通过折旧或摊销形式税前扣除。如果符合费用化支出条件,则计入当期损益,一次性税前扣除。如营业场所的装修费用,由于装修后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明显流入,应资本化处理。原来装修拆除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而办公室改善办公条件的装修费用,一般属于修理费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税前扣除。

其次,对照税法长期待摊费用处理。上述会计处理,一定程度上存在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问题。而在税收处理上,显然不能完全按照会计规定处理,一方面要考虑会计制度的规定,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尽量使主观判断降到最低,以免产生纳税方面的争议。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上,对于房产装修费用后续支出,分为不动产的改建支出、大修理支出和一般修理支出。所谓改建支出是指改变不动产的结构和延长使用年限;所谓大修理支出是指不符合改建支出的达到一定标准的修理支出;除上述两项支出外,则属于一般修理支出,可以在发生当期作为费用一次性扣除。

先看看不动产改建支出的税前扣除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对于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该条同时规定,对于已经足额提取折旧的不动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摊销;对于租入不动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摊销;对于其他的不动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指不动产不属于足额提取折旧的和租入的,其发生的改建支出,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并相应调整计算折旧。不延长使用年限 的,按照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其支出要计入资产的计税基础,按调整后的计税基础计算折旧税前扣除。

因此,如果企业发生的装修费用,即使按照会计上应作为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但如果符合税收上的“改建支出”条件,还是应分期摊销税前扣除,不按会计规定处理。

再看看不动产大修理支出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固定资产大修理所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摊销期限。根据上述规定,企业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的装修支出,如果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同样要资本化处理。

除上述不动产后续支出需要资本化处理之外,其他装修费用支出作为一般性修理支出,则可以在发生当期作税前扣 除。

十一、短期借款

1、索取借款合同

2、测算应支付的利息与实际支付的利息是否一致。

3、借款用途的审核,借款性质是流动资金借款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支付利息计入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4、结合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审核利息支出的准确性。

十二、应付票据

1、与银行存款-保证金户进行核对,是否真实、准确。

2、抽凭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准确性。

十三、应付账款

1、审核有无三年以上应付账款,原因,对不需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有无存货暂估入价的情况,审计日是否已收到发票,如未收到,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抽凭时对借方发生额应关注收款方与发 11 票开具方是否一致,贷方发生额对应的科目为存货时,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

十四、预收账款

1、当预收账款年末余额较大时,应索取销售合同,核实是否已经销售,商品是否应经发出,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预收账款金额较大时,审计风险也较大。

2、尤其对超过一年以上的预收账款应重点关注销售合同。

3、对大型机械设备、建筑安装行业的预收账款应关注其工程完工进度,是否按完工进度确认了收入。

4、对房地产行业的预收账款,审核是否工程已经完工,是否应结转收入;对未完工项目的预收账款,是否缴纳了营业税及附加。索取企业完工项目的明细表,核对收入结转的准确性、完整性。

5、抽凭审核重点为结转收入的依据是否充分,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如发票,出库单;收款时审核付款单位与明细账记录的单位是否一致,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金额是否一致。

6、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是否有同时挂账的情况,合并后期末余额的方向。

十五、应付工资

1、贷方发生额与对应的科目进行核对是否一致。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2、期末未支付的工资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工资列支的人员是否均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4、索取企业劳动合同及工资管理制度,以核实企业工资的真实性、合法性。

5、计算企业工资总额,为测算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提供准确的依据。

十六、应付福利费

1、审核福利费是否单独在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借方发生额核算支付的福利费,抽凭时关注原始凭证的合理合规性,发票内容是否在所得税可扣除的范围以内。

2、贷方发生额对应的对方科目内容、金额,核对是否相符。

十七、应交税费

1、索取企业纳税申报表,审核收入、应交税金与账簿记录是否相符。

2、税金测算,审核税金计提是否正确。应交税金贷方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对应关系是否相符。

3、抽凭审核应关注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4、企业所得税上年审计报告,是否有上年纳税评估补税的情况。

十八、其他应付款

1、有无3年以上应付账款,原因,对不需支付的其他应付款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有无将预收货款挂账计入其他应付款的情况,如有此类情况,应索取销售合同,核实是否应确认收入。

3、借入的款项有无借款合同,结合财务费用,审核是否有支付的非金融机构利息,原始凭据是否合规。

4、其他应付款明细下有无借方余额,款项性质,是否为股东及关联方借款。

5、对收取的专项应付款是否已支付,支付凭证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在文件规定的支出范围内,如未支付,账龄是否超过5年。

6、有无预提费用在此科目核算的情况,是否已取得发票。

十九、预提费用

1、审核预提费用在审计日是否已支付以及是否已取得合法发票,计提的费用是否为当年费用,如运费需与销售数量、购销合同的数量进行核对。

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合法性。

二十、实收资本

1、索取验资报告、营业执照,审核账面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是否一致,如注册资本未全部到位,审核是否超过2年,审核有无银行借款,注册资本未到位的金额而发生的利息支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十一、资本公积

审核本年新增加的资本公积的内容,是否应纳所得税。二

十二、利润分配

1、本年利润分配变动与本年净利润的关系,有无以前收入直接计入利润分配贷方的情况,上年所得税是否已经调增。

二十三、主营业务收入、成本

1、按月计算收入成本率,如品种较多,可按品种分别计算收入成本率,对于收入成本率较高的月份应重点审核成本结转是否准确,抽查主营业务收入凭证,核实销售数量,与结转成本的凭证进行核对,检查成本结转的数量与销售数量是否一致,同时结合存货发出的计价方的审核,确认成本结转的准确性。

2、结合存货的审计,看有无存货暂估价入库尚未取得发票的情况,核实存货暂估价是否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方余额的审计,审核有无当年应确认的收入未及时结转收入的情况。

4、收入与纳税申报表是否一致。二

十四、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与应缴税金贷方核对,是否一致。二

十五、营业费用

1、广告费、宣传费的测算,发票是否合规,有无调增情况。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

②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③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列支金额在收入总额的15%以内,超过部分可以结转以后的5年内扣除。

2、运费,审核其发票的合法合规性及发生运输费用的数量与本年销售、购入的商品数量、购销合同是否有出入,发票是否跨期,发生的费用是否为当期的费用。

3、抽凭应关注的重点为发票是否合理合规,是否跨期。二

十六、管理费用

1、工资 :索取工资管理制度,劳动合同,抽查凭证注意有无工资表,手续是否齐全。计算全年准确工资总额数。临时用工支出属于劳务费,须附劳务费发票。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⑴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⑵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⑶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⑷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 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⑸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准予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福利费:福利费测算,有无超支,原始凭证是否合规,是否符合福利费列支范围,对直接发放的现金直接调整到工资科目,审核是否代扣了个人所得税。职工福利费的列支范围: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3、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测算,按实际发生额的60%与业务总收入的0.5%进行比较,取两者较小者为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出纳税调增金额。税收筹划点为收入的0.833% 问:对于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否税前列支,政策有何规定?

答:根据《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文件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 20 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企业筹建期间的开办费中如包括业务招待费应按照税法规定执行,即此项费用税前扣除的前提必须有销售(营业)收入。

4、职工教育经费:测算是否超过税法规定的金额(工资总额2.5%以内),抽凭检查原始凭证是否合规合法,是否有不属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范围的支出。(学历教育费用,旅游费用等)

职工教育经费超支部分可以结转以后扣除

5、工会经费:工资总额2%以内,结合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审核有无余额,审计日是否已全部支付。

6、养老保险费:工资总额的20%以内

7、医疗保险费:工资总额的6.5%以内

8、失业保险费:抽查原始凭证工资总额的2%以内

9、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的12%以内

10、办公费:审核发票是否跨期,有无明细项目,是否有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计入办公费的情况,发票户名、内容、时间等是否齐全。全年办公费支出金额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有无与业务收入严重不配比的情况。

会议费:发票的合规合法性,会议费支出应附: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

11、折旧费:与累计折旧的贷方核对,有无应计入福利费的折旧(职工食堂、幼儿园,医务室,宿舍等资产所计提的折旧)

12、税金:是否有缴款书,特别关注车船税,房产税的缴款书的户名是否为单位名称。

13、劳保费:发票的合理合规性,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一般是指确因特殊工作环境需要为雇员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

合理的部分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不合理的部分不允许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劳动保护支出应属于非现金支出,坚持凭据报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第十五条指出,“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因此,对于发放的现金性质的劳保支出,应界定为工资薪金支出。

(2)、劳动保护支出不是生活福利待遇。《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第三条指出,“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因此,发放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非因工作需要和国家规定以外的带有普遍福利性质的劳动保 护支出,应界定为福利费支出,按照相关的标准申报扣除。

14、取暖费:发票的合理合规性审核,是否分摊。

15、汽油费:与固定资产明细账核对,有无车辆,索取车辆行驶证复印件,审核全年本项支出金额合理范围的分析,与业务收入是否配比。有无直接支付给职工的汽油费补贴。是否有直接支付交通补贴的情况。如果有30%列入工资总额。

16、电话费:

通讯费补贴的税前扣除: 答: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9税收自查有关政策间题的函》(企便函[2009」33号)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向职工发放的通信补贴,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公务费用扣除标准由当地政府制定,如当地政府未制定公 务费用扣除标准,按通信补贴全额的20%作为个人收人扣缴个人所得税。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目前未有明确的规定,建议企业可参照交通补贴的处理方式,计人职工福利费。

17、修理费:发票合理合规性,固定资产是否有车辆,如没车,租车合同及发票,全年支出合理性分析。

18、车辆保险费:发票户名是否为本单位,支付的费用是否为本单位账面记载车辆的费用。租车的保险费不能税前扣除。

19、水电费:抽查发票的合理合规性。20、差旅费: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包括出差时间、地点、人数、事由、天数、费用标准等。

21、补充养老、补充医疗:分别为工资总额的5%以内,但必须是为全体职工缴纳的,给部分职工缴纳的,不能税前扣除。

22、房租:索取租赁合同,核对列支的房租与合同是否相符,发票是否合规。

23、审计费:上年审计费金额及审计报告 25 复印件,出具报告的事务所名称。作为本年审计收费的参考。

24、其他:发票的合理合规性审核,支出的费用是否与经营活动有关。

25、服装费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以下简称“34号公告”),对企业员工服饰费用支出扣除问题予以明确,即企业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给予税前扣除。

对于企业员工的服饰费用,如果属于劳保用品的,准予直接在税前扣除。不属于劳保用品范围的服饰费用,如一些服务性行业的职业装,在34号公告下发之前,通常认同为福利费用支出,在限额比例内扣除。34号公告下发后,服饰与工作装备、用具一样,可以直接作为经营管理费用在税前扣除,但要符合如下条件:

一、要符合合理性原则,必须是符合企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工作中不需要的服装相关费用不能扣除,如某金融企业发放给员工工作时穿的西服、领带、羽绒背心等费用可以扣除,如果发放登山服,不能直接在税前扣除。另外,合理性原则还有金额上的要求。

二、要符合统一制作的要求。这里的统一制作并不要求企业购买材料自己制作,统一订制也符合要求。统一的标准应该是同类型人员标准统一,服装形式统一,而个性化明显的服饰就不符合上述要求。对于不是统一制作,而是发放现金给员工自己购买,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三、员工在工作时应统一着装。对员工工作时没有必要统一着装,仅是为提高福利待遇而发放的服饰,不能直接在税前扣除。

26、企业为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能否税前扣除?

答:企业为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人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715号)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个人支付的个人所得税款,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有的企业把为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计人工资,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作为调增事项处理。

27、由旅行社开具的发票是否可以税前列支

【问题】企业员工出国考察,由旅行社代为安排相关住宿等,由旅行社开具相关发票,可以凭该发票税前列支吗?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纳税人发生出国考察支出,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证明材料应包括:考察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

28、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住房补贴或提租补贴,以及租赁住房给职工住宿所发生的支出,能否直接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 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属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因此,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住房补贴或提租补贴,以及租赁住房给职工住宿所发生的支出均属于职工福利费支出,应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范畴,并按税收规定扣除。

29、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第十条 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30、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31(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所得税按上述支出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二

十七、财务费用

1、索取借款合同,结合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做利息测算。

2、抽凭时审核利息支出的原始凭证是否合理,有无支付给个人及单位的借款利息,支付凭证是否合规,有无调增的情况。

3、审核借款用途,有无需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4、利息收入是否全部入账,银行存款有无利息收入的未达账项。调增

5、企业有外币的,年末应按12月31日的汇率计算汇兑损益。二

十八、营业外支出

1、有无行政性罚款:调增

2、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是否有处置收入,手续是否齐全。

3、捐赠是否为捐赠专用票据及金额小于会计利润12%以内。

十九、所得税

1、索取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2、结合应缴税金-所得税贷方发生额,与所得税发生额是否一致。与申报表进行核对。

十、原始发票审核要点

1、是否有税务局监制的税务监制章

2、发票开具时间是否跨期

3、发票开具的户名是否为企业全称

4、发票开具内容是否齐全: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发票代码和号码、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个人)名称(章)等。

5、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单位和个人在开具发票时,必须做到按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复写、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发票专用章。

6、发票开具内容是否合法,如销售发票开具广告费,服务业发票开具商品名称等不符合发票使用范围的,均为不合规发票。判断发票是否超范围开具。

7、需提供明细表的必须附有明细表,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须附明细表。

8、普通收款收据、解放军通用票据及市场交易服务费发票不允许税前列支。

第五篇:企业税收筹划应关注的问题

东莞九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你身边的高端财税顾问

企业税收筹划应关注的问题

-----东莞高端财税培训网-九家企管网编发

电话:0769-23326446小俊编

税收筹划,是指通过对纳税业务进行事先策划,制定一整套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企业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在企业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等环节中尽可能地减轻税负或延缓纳税,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建立在熟悉并遵守国家税法的基础上,主要有两个筹划途径:一是选择低税负方案;二是滞延纳税时间。纳税期的滞延,相当于企业在滞延期内得到一笔与滞延税款相等的政府无息贷款。下面就两大主要税种谈一些税收筹划的看法。

一、营业税

营业税征收面广,无论纳税人经营状况如何、成本高低、是否盈利,只要取得应税营业收入,都要按规定纳税。企业应缴纳营业税额=营业额×税率。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营业税额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营业额,一个是适用的税率。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考虑,我们应从这两个影响因素入手,寻求营业税的筹划方略。营业税税率从3%~20%各不相同。企业在兼营不同税目应税行为时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税务部门将从高适用税率。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重点,许多筹划工作都是通过减少本期利润来达到减少所得税目的的。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终了后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因此企业要想节省成本,在一年的大部分经营期间里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而又不违反税收法规,只有在所得税预缴期间内尽可能合法地少预缴,特别是不要在年终形成预缴需退税的结果。

(2)当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往往会设立一些分支机构,这时企业将面临是设立分公司还是子公司的决策问题。从实质上看,子公司、分公司都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的,母公司对它们都具有财务、人事上的控制权。但从纳税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独立计算盈亏,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可以独立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盈利同母公司合并计算纳税,所以分公司若出现亏损,可在母公司盈利中弥补,从而减少母公司的总体税负。因此,目前存在亏损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可考虑通过工商变更,将子公司变更为分公司,汇总缴纳所得税。

(3)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

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和摊销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会计上加速折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税方法。税法上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固定资产,经企业提出申请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企业应当对照这些条件,若有符合则应积极向税务机关争取。若固定资产价值不大,凡可以计入当期损益的项目应尽量计入期间费用。税法允许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尽量选择较低的净残值率。此外,税法虽然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作了最低规定,但企业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对决定折旧年限的长短有一定的自主性。企业应当尽量选择较短的年限折旧计提或摊销完毕。

(4)工资薪金支出及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

新所得税法取消了计税工资制度,纳税人发生的真实、合法、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纳税人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除有特殊规定外,纳税人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这些新税法的规定,对内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政策,企业要充分运用这些政策,但企业一定要注意参考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如果工资支出大幅超过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则税务机关可能认定为“非合理的支出”,而予以纳税调整。

(5)借款费用

新所得税法上根据借款费用的不同性质,对其处理方式也做了不同规定,有些予以资本化,有些予以费用化,有些虽可列入费用但需纳税调整。企业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法节税:①当企业处于亏损或有前五年亏损可抵扣时,利息支出应尽可能资本化;②当企业处于盈利时,利息支出尽量予以费用化,以期达到费用极大化目的;③应尽量向金融机构贷款,以免税务机关对超额利息的剔除。

(6)公益性捐赠的扣除

新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允许在税前扣除。这项规定与原所得税法有很大的差异:①扣除比例变化,原税法规定内资企业用于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外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可以扣除;②扣除的税基不同,原税法为应纳税所得额,新所得税法为利润总额。如果存在纳税调整项目,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不同的数额,可能差距很大,企业在考虑对外公益性捐赠能否扣除时,一定要注意正确计算扣除基础,准确把握可扣除的量。

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应做到事前计划,事先筹划,同时需服务于财务决策的过程。企业在纳税筹划时要贯彻成本效益原则,要全盘考虑,综合权衡。只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方案,才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

1、财务从业人员现状透析:基层会计严重过剩,市场价格上不去,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绝对匮乏,高薪难求;

2、财务从业人员的三大分类:唯上圆滑偷拿卡要捞一分是一分、麻木不仁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机械被动做事、爱管闲事效忠企业看着不管心不顺;

3、财务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三个阶梯层次:1~3年算死账蹩脚青涩的小会计、3~8年到成熟强健融入企业管理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5~10年再到融入企业核心决策层老道游刃有余的财务总监;

4、优质财务主管、经理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思维敏捷、目光犀利、为人精明、品德清廉、心胸宽厚、高瞻远瞩、明察秋毫、行事果断、刚直不阿、直言上谏、忠于企业、忠于老板、忠于股东、不出卖企业利益、抓大案放小案、关爱下属、唯真唯实不唯上不唯下不唯亲、务实不务虚、懂财税营销生产仓储人力行政采购报关外汇复合型人才、懂电脑懂软件懂网络懂技术、能写会说、表达能力强、逻辑性强,数字观念强烈、对企业自身财务数据和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5、财务主管、经理的诞生:内部提拔(审时度势、做有心人、驱庸夺冠,黄袍加身、多自我展示、毛遂自荐、维系过去同级同事)、空投(多看多问多想、适时出击、一招制胜);

6、新官三把火:制度、架构、重抓历史问题中大案要案、要粮草要军马要装备、出战果、稳固自己的脚跟、为树立权威打基础;

7、挑战权威:找事实找根据找对象,一挑而威;

8、财务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采购、生产、车间、销售、报关、仓库、人事、行政、饭堂、车队、保安等等。

9、财务部架构的设置:简约、高效、专业,防庸人防裙带防小人防臃肿;

10、财务部硬件配置:办公设备完善,电脑设备具备,财务软件配置到位,办公室软硬环境人性化;

11、财务部内部人员技能训练:轮岗,手把手,积人脉聚人气;

12、财务部人员管理:留人、赶人、备人、为下属争取正当合法利益、培养下属成才、帮助下属、下属友情维护、应对个别叫板者、应对造反派;

13、财务制度的制定: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制度草案试行,贯彻,推进,执行,完善;

14、财务人员岗位说明书:各岗位权利、职责、任务,告诉对方,他该做什么,他的工作半径和辐射范围;

15、财务档案的管理:整理成册、按年归档、单人管理、单线联系、企业隐私保护;

16、财务分析报告:月度、季度、半、报告的图表和文字组合、专项财务报告;

17、海关账:仓库、帐簿、财务及《加工贸易产品流向情况表》、《加工贸易原材料来源和使用情况表》、《加工贸易生产设备使用情况表》三个报表;

18、盘点:日常盘点、突击盘点、半年盘点、年底盘点、盘点发文、盘点报告、盘点处理;

19、财务预算:以往经验数据压缩预算法(经验法)、新营销计划倒推法(倒算法);

20、证件年检:工商、国税、地税、技监、外经、外贸、海关、外汇、财政、新闻出版、银行、劳动、卫生、食品、车辆;

21、所得税清算、审计:外资、内资有限公司、内资个人独资、三来一补、个体户;

22、出口退税策划统筹:外汇平衡、税收测算、费用估算、销售模式采购模式评估、征退税框算、综合平衡点;

23、财务软件的运用和电算化:南金蝶北用友、ERP、电子申报、网上申报、免抵退等等;

24、税务账和非税务账:此处略;

25、日常财务管理:企业是管出来的,问题是看出来的,蛛丝马迹是聊出来的,多交朋友,多放卧底,商业调查,情报体系,全方位融入企业管理;

26、融入管理层渗透决策层:树立权威、扩大影响、震撼高层、融入管理、渗透决策,努力建造个人品牌。

《准财务主管、经理实战进修班》

[设课缘由]

目前,东莞地区会计从业人员有10万之巨,基层会计人员严重过剩,中高层财务管理人员严重匮乏,即使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本身素质偏低和综合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需要和财务人本身供应量严重倒挂险情,九家企管特推出本课程。本课程是财税专家、铂金讲师胡歌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一线从业实战经验总结归纳出来的精髓,也是他用十二分的心思为广大财会同行烹饪的营养滋补大餐。此课程专为准备做财务主管,即将做财务经理的会计同行必听之课,也是现任财务主管、财务经理提升自己的绝好进修机会。

报名者请登陆九家企培网www.xiexiebang.com,在‘培训课程’或‘在线报名’页面报名。也可以用附件中的《报名表》填写报名资料,然后传真到0769-23326447。为保证质量,本次进修班只接受前50名报名者。

[课程收益]

让想做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的会计做上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让已做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的同行做得更象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为向财务总监宝座而发力。

[授课对象]

想做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的会计人员、准财务主管、准财务经理、在职财务主管、在职财务经理。

[开课时间]

2010年6月19日9:00~17:00(中间午餐、休息一个半小时)

[课程地点]

东莞市莞城区东城中路麒麟商业的大厦商务会议室。

[收费]

推广优惠价:¥800元/人,含资料费,场地费,午餐费,茶水费,咨询费等等。课程现场有惊喜礼品抽奖。

[讲师简介]

胡歌:资深财税专家、铂金级培训师、资深企管顾问。

财务会计科班出身,二十年的财税、企业管理一线实战经验。先后在国有大型企业,乡办集体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上市公司、连锁零售商业企业、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公司做过仓储、生产管理、财务、税务、后勤行政总务管理、营销等相关工作,曾任职过出纳、财务会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行政总监、营运总监、总经理等职务。长期的一线管理经历,丰富的财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营运的第一手实战宝贵经验,奠定了胡歌老师高超的财税企管水平。早期在会计界享有会计帮帮主的美称。对企业合理避税、规范财务流程、出口退税综合平衡操盘娴熟。胡歌老师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劲的穿透力,在诊断企业疑难杂症过程中,常是一语中的直指命门,手到病除,让人钦佩。胡歌老师尤其擅长以财务管理为主脉,洞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滋生的各类形形色色的管理黑洞和财税灰色地带,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出具有实质性的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并辅以培训,强势推动执行,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来运营企业,从而让企业利润最大化。胡歌老师的财税企管相关内训课和公开课尤受界内热捧,听其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下载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会计考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两会心得体会:两会应多关注“蜗居”问题(大全)

    温总理周末在线聊天,网友的大多数问题都很好很强大。其中,房地产问题远比一些提案议案要更贴近民生。当然,总理的回答也令性情中人动容,不仅表示他也深知“所谓‘蜗居’的滋味”......

    会计交接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会计交接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是会计交接工作?哪些情况下需要办理会计工作交接? 会计人员工作交接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

    教学改革中应关注的四大问题(大全5篇)

    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陆新全 研究背景: 1、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课程体系......

    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中提到,企业应进行清算所得税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两......

    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中提到,企业应进行清算所得税处理主要包括以下......

    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纳税与筹划】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规定,企业应进行清算所得税处理的主要包......

    农信社改革中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精选合集)

    农信社改革中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使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上实现了大幅度、大纵深的变革,这场变革,在增强信用社经营活......

    基金会审计实务中应关注的问题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提示第3号--基金会审计实务中应关注的问题2012年7月,民政部印发了《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民发[2012]124号);2012年11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