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山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10.18
关山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
情况汇报
中共关山社区党总支
关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今年以来,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石秋书记的精心指导下,关山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段工作情况
1、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社区文明建设。以创建“红旗党组织”为契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有序推进。一是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聚人心。邀请领导和专家来关山社区授课,在领导和专家的教诲下,全体党员深刻领会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建立结对帮扶和组织外出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市农业局机关党总支、长沙学院党委、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党支部与社区党总支结对创建,多次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党员骨干“看、学、比、超”的氛围日渐浓厚。二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军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引入群众监督机制,我社区先后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建设竞标制,分工责任制,问题责任追究制,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1
让制度管人管事,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做到大事集体商议,透明决策过程,有效规范了干部的作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积极开展“讲奉献、树公德”活动,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三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鼓民心。在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的基础上,以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认真开展“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组织居民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号召党员干部、团员、居民代表进行志愿者义务清洁活动,努力提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维护好了社区的安全稳定,计生工作达到零计外,各项指标均排在全镇前列,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居民文明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
2、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切实加强项目建设。
关山社区坚持以“摸索路子、总结经验、示范带动,推动全局”为总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致富关山居民为目标,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做好土地项目文章。通过创新,建立农村土地节约利用、集约经营,城乡一体、优化配置,有序流转、开发增效,收益共享、致富农民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新制度。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增加农业用地,节约建设用地。推进“三项整理”,即:村庄整理、道路整理、土地整理,推动农民住房实现“三个转变”,即“平房向楼房转变、大院向庭院转变、分散向集中转变”,实现宅基地“两个转移”,即“占耕地向占荒地转移、占平地向占山
地转移”,推进“三个开发”,即开发疏林地、开发旧宅基地、开发农居点菜地,全村预计可新增耕地1926亩,节约建设用地391.5亩。目前已经实施的农民集居点首期可搬迁67户,可节约建设用地50余亩。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约开发土地,有偿转让土地。把节约出来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或有偿转让,实现农村土地升值增效;把开发和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有偿转让置换到城镇和园区用于开发建设,集体和农民获得收入或股权,把城镇和园区收益过渡到农村,实现城乡土地合理流动、高效配置,释放农村土地潜力,放大农村土地价值,让农民共享土地收益。我们还通过整合政府、资源、农民等三方面投入,扩大市场投入,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把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变成可供流转、出让、开发和融资的资产,以宅基地换新房,以承包地换股权,实现“不动产向可动产转变、低效益利用向高效益开发转变”。按照“两点一片”的规划布局,计划将385户分散宅基地进行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节地奖励、换地奖励和建房补助;整合集体用地3000亩用于核心区项目建设,农民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把农民变成公司股东。通过政策的手段,引导农民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房屋及庭院整治、进行各种产业经营,计划对241户民宅进行统规整治,目前第一期已完成183户的统规整治。通过市场化运作,积极招商引资,引入几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股份公司,同时成立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合作社,合作社入股这些公司作为股东。公司对节约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开发经营;合作社依据股权获得收益,再由合作社把土地收益直接向农民分红或者用于公益事业建设。为解决项目前期融资问题,由县国土储备中心调剂熟地为项目向银行抵押贷款,待项目开发土地升值后再与县国土储备中心进行置换。目前,正由四川银河投资公司、碧桂园、湖南龙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发建设核心区项目,抑投资30亿元开发高档住宅和休闲度假中心,打造大关山乡村休闲示范区。通过这个项目的运作,将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
二是集居点建设完成,启动乡村度假酒店经营。青年湖集居点68栋房屋已经全部竣工验收,道路麻石、停车坪、绿化工程、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休闲广场、文体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也已完成,县国土局已组织项目验收,目前已有44户农户置换新房,可节约建设用地50余亩,15户已装修入住,20户正按统一仿古风格抓紧装修,由这些农户发起,准备组织成立旅游合作社,组织经营户主外出考察学习,按统一管理标准、服务,打造关山乡村度假旅游新品牌,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其中5户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350余人次,经营利润过万元,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国务院耕地保护检查团等各级指导、考察团队280余批4万余人次,乡村旅游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是民居改造积极推进。在已改造130户农户基础上,按照 “五统一”的标准对40户农户房屋进行了改造,既改善了的居住环境,又提升了关山整体形象。
四是现代农业形成规模。在市农业局支持下,初步建成1000
亩生态葡萄基地。依托湖南金洲茶叶公司扩建1000亩生态休闲茶园,现已流转土地600多亩,完成200亩初期建设。引进湖南海尔斯公司建设1000亩四季水果采摘园,现已建设完成500亩。引进长沙三和公司、铁牛农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500亩特种蔬菜基地,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喜人局面。
五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关山互通项目已报批,与关山连接线已铺筑柏油路面,收费站、管理站、涵洞工程正抓紧施工,预计元旦前全部完工,硬化了1.2公里到组公路,青年湖环线全部铺筑柏油,共铺筑柏油路面9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公路。新修、改造山塘12口,青年湖水库治理整修完工,集居点配套安全饮水工程设施投入使用,新建、修复电排4座,清理渠道2000米,完成渠道护砌5400米,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六是切实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和科教兴村示范基地,培训适用技术型学员300余人次,农民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正组织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既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又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
七是积极筹建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在市、县、镇多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关山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和关山旅游接待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已拿出初步设计方案,确定建设位置,置换搬迁腾地,土石方清运等已完成。
二、后段工作计划
支社两委通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讨,制定了《关山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三年初步规划》,提出了将关山打造成为高品质
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基地的目标,目前正在制定关山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接下来,我们将着力实施六项工程。
1、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修和硬化组级公路5公里;对李家岭集镇进行提质改造,完善好相关配套;完成王婆塘、二塘水库、瑶塘等山塘清淤、扩容及护坡;推动社区电力增容。
2、实施公共管理服务工程。积极筹建集旅游接待、社区服务、办公、远教、培训、会议等于一体的关山社区居民服务中心,面积1300㎡左右。对中和学校原教学楼和食堂危房进行改造。建好公厕,完成社区主干道及广场太阳能路灯安装。
3、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工程。重点加强新建550亩生态葡萄基地的后期建设与管理,着力培育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关山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抓好集居点的管理和经营,引进物业管理公司,推行社区化、物业化管理,打造青年湖高品质观光旅游度假景点。
4、实施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建好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教兴村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形成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
5、实施制度探索创新工程。进一步探索完善土地流转、集约节约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制度。探索创新社区居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低收入群体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6、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深入省级文明村创建、文明户创建、新农民运动等系列活动,推进民主管理和社务公开,努力健全和完善居民自治各项章程制度。
第二篇: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 扎实推进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山区作为淮北市的主城区,统筹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根据我区当前的实际,要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着手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寻求突破。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要首先解放,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首先从原先狭隘的单纯的抓“三农”工作或抓城市化、工业化的框框中跳出来,用宏观、系统、全局的眼光看待统
筹城乡发展,努力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二是及时引导群众更新观念。长期城乡分割的结构,导致城乡居民观念上的较大差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广大群众树立城乡一体的观念,自觉摒弃那种城乡有别的认识。但观念的形成与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上下共识,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二是在规划编制上寻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全面整合城乡资源,合理安排好城乡的空间、生产力、人口布局。目前相山区将按照淮北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功能配套,重点是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形成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在城市规划中,要用超前的眼光,留足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城乡一体理论,编制中心城区、中心镇(街道)、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
第三是在体制创新上寻求突破。努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形成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为此,要深化五项改革: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被征地农民,在征地时就着手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得到了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政策。对未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根据自愿和分类的原则,在若干年内,全面实行农村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对生活困难的农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予以保障。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从保障体制上消除城
乡差别。二要深化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相山区在全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工作,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公开化,资产管理规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切实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农村基层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深入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凡土地全部被征用的村,及时地将其转为城区的社区,对村级集体资产予以股份化,对村民居住点统一集中安置,将城市基础设施及时配套到位,使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相山区采取“以宅基地换住房”和“空心村”治理的方式,“凤凰新城土楼社区”、“张集小城镇”两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成功。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要改革完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山区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大力推进“和谐拆迁”、“依法拆迁”。通过建立拆迁管理制度,健全评估和安置保障机制,完善拆迁许可、补偿方案、房屋评估及行政裁决等程序。
五要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根据凤凰山开发区的用工需求和农民自身要求,进行定向培训,农民一经专业培训,就能直接在园区的企业中就业。同时,要统筹安排城镇下岗职工与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定期组织再就业洽谈会,使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同时建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9个,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第六是在工作载体上寻求突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一定要以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着力点。一是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相山区是淮北市的主城区,区位独特,基础雄厚,同时又正处于城市的快速扩张时期,推进城市化,就能有效地带动城乡发展。按照淮北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未来5—10年,相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将变为城区,因此,相山区将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为联接的纽带,尽快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增强城区在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市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建设先进食品基地的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
目前,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继续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进一步完善细化规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扶持激励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相山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三篇: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刘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路径的选择要立足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措施和任务;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就是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建立起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阶段,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才能使农民获得更多平等发展的机会,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要立足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措施和任务;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防止重复建设、分散投入。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编制规划时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一是完善好城市建设规划。二是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各中心小城镇的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规划城镇布局,以特色产业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培育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体系。
第二,抓住重点,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龙头建设。从发展生态农业和精品农业的角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方面以巩固提高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为抓手,做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通过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大力培育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将企业及品牌做上档次,做大做强,推进龙头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二是加强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公路的建设,以大市场的视角,利用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的销售服务网络,配套建设物流仓储设施,建立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同时,大力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合作组织和人才。在加强管理规范的同时,积极落实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区和观光农业区,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
第三,筑牢基础,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城市相比是比较落后的。针对这一现状,应把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盘棋”来考虑,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一要与时俱进,加强城乡道路网络建设,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全面接轨。二要加强城乡水利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三要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满足城乡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四要加强城乡教育、医疗、卫生、通讯、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强化保障,统筹推进机制创新。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系。一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二要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要逐步把对城镇失业人员在就业和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身上,促其到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同时,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工作列入相关部门和相关社区的管理范围。三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核心。完善城乡一体化督查考核体系,使发展目标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第五,加大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农业的出路在科技。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突破制约粮食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加快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特别是尽快培育一批增产潜力大的高产优质品种。要整合种业资源,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快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良种更新换代。
第四篇:关山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关山2011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2年工作思路
(宁乡县金洲镇关山村)
关山作为新一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点,在联点领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程水泉的关怀和指导下,按照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精神的具体要求,依据陈书记提出的‚探索一条路子,做好一篇文章,实现一大转变,致富一方百姓‛的总体构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工作汇报:
(一)科学谋划关山建设,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试点以来,关山积极协调争取市县规划部门投资100余万元,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组织制定了《关山三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了《关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及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农田水利等九个子规划,全面科学指导关山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规划做到了‚三统‛:即统一各类布局、统揽各类用地、统筹各类规划。规划定位为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布局是:‚两片区‛(北区观光农业片区、南区生态休闲片区)、‚三产业‛(种植业、旅游业、休闲业)、‚五基地‛(生态葡萄基地、优质水果基地、生态茶叶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二)营造文明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1.基础设施建设。关山互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竣工通车。村内硬化了30余公里到组公路,其中李家岭集镇道路整修完毕,青年湖环线全部铺筑柏油,共铺柏油路12余公里。青年湖水库治理整修完工,新扩容1.5万立方米,集居点配套安全饮水工程设施投入使用,清理渠道2000米,完成渠道护砌5400米,新建、修复电排4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电气化示范村)项目即将完工,新增两个变压器站,更换线杆320根,电线8000余米,变压器增容300KVA。
2.农民新居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已完成58户农居房屋的改造,总共146户完成‚五统一‛的统规改造;新建青年湖集居点68户已完成统规统建,现已全部臵换入住,节约建设用地约50亩;小区内配套建设了停车坪、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休闲广场等,实行物业化管理,打造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的,兼具田园风情和社区功能的现代化高品质生态宜居小区。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1.创新社区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关山村支两委按照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建设服务型村委。第一、转变意识,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投入400余万元新建成关山村民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设立了群众工作站,分片区设立四个群众工作分站,分管负责人每周下村一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变过去 ‚群众上门要求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做事‛,充分
发挥村委服务功能。第二、狠抓落实,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开展‚三联三为‛活动,实行村干部‚联点联户‛,每位村干部联系2-3个居民小组,支部书记联系支部党员、组长联系各组农户,村干部携带《民情大走访记录册》,利用工作之余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活动至今,全村626户村民已走访完,收集大小问题和建议458条,分现场解决、提交村委解决和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解决三种途径,已解决问题452条,解决结果均由被访者签字证实,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完善监督,健全村委考核机制。建立‚四定五评‛制度,即村干部定岗、定责、定点,定量,同时把干部自评、干部互评、民主测评、支部考评、年终总评结合起来,考评结果与干部工资待遇紧密挂钩,激励村干部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第四、凝聚力量,共促社区文明和谐。积极发挥‚五老优势‛,变‚五老‛为‚五员‛(社会宣传员、校外辅导员、文明巡访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目前,优秀‚五老‛宣讲员向霞光、黄正文、陈希贵等已举办宣讲活动40余场次,在全村兴起了‚学‘五老’,创先进、争优秀‛良好风气,带动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全民参与关山城乡一体化建设、共建和谐村庄的强大合力。
2.落实保障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的关山敬老院已移交镇政府,正式投入使用,接纳了全镇50多名孤寡老人。关山积极组织广大村民参加新农保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推进了社会养老
保障体系建设。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关山学校新建的教学综合楼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投入30余万元新建了学校食堂,明星幼儿园整修一新成为农村幼教示范基地。同时,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和科教兴村示范基地,省农业厅确定关山为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20人次,解决了农民就业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4.维护全村稳定,建设和谐社区。健全了社区治保、调解组织、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居民安居乐业。成功通过省级文明村验收。
(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1.规模打造产业基地,农民变市民,增加工资性收入。关山以建设四个一千亩高品质产业基地为目标,规模化打造休闲旅游基地。葡萄基地新开发500亩标准葡萄园已初步成型;金洲茶叶公司现已完成600亩生态茶园建设,并又开始新一轮良种种植;海尔斯公司1000亩四季水果采摘园已建设完成500亩,又新开发100亩特种野菜基地。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村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产业员工,从公司获得就业收入。通过农业基地务工,现共解决剩余劳动力306人,人均增收2600元。
2.特色发展休闲旅游,农户变商户,增加经营性收入。关山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现已形成两大乡村旅游点。一是以青年湖集居点民居为基地,依托湘女佳家旅游服务有限公
司,建设以民居观光、民俗博览和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为内容的乡村文化旅游区,现已有90户农家乐及农宿旅馆正式营业;二是以方圆山庄为龙头发展起来的‚主题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绿色餐饮‛为基本模式的农家乐示范带,引导农民实现农家乐特色经营,这都成为关山乡村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去年以来关山累计接待国内外各级指导、考察团队4000余批20余万人次,成功举办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现场观摩会及长沙市第五届生态文化旅游节之浪漫关山〃牛郎织女相亲会等活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招商引资发展项目,资产变资本,增加财产性收入 关山通过创新土地模式,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开发商业项目,现已引进项目30多个,完成投入3亿多元。一是城乡一体化项目,引进碧桂园、银河集团建设的一期农民安臵房项目即将完工,乡村度假区项目初具规模。二是农业开发方面,引进北京恒坤、海尔斯、楚香源茶叶等农业开发公司对五大基地进行开发,各基地项目已全面铺开,进展顺利。三是休闲旅游方面,引进达翰关山古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基三中心(即户外运动拓展训练基地、陶源居古镇生态旅游饮食文化中心、福乐天伦老年健康管理中心、少儿科教中心),经营特色餐饮、拓展训练、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项目,第一期陶源居古镇生态旅游饮食文化中心项目即将竣工。四是引进第一个轻工业企业。今年9月成功引进湖南关山美印印务有限公司,项
目选址在关山红砖厂位臵,计划投资1亿元,年产值达1.5亿元,年税收可达400万元以上,可解决就业300人左右,今年底将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6月正式投产。
去年以来,关山已启动或完工项目20余个,涉及核心区建设、集居点建设、民居房改造、农业开发、休闲旅游等几大领域,完成投入3亿多元。四川银河、碧桂园项目已投入过2亿元,湖南达翰集团、湖南恒坤投资等项目都已启动建设。通过这些项目的运作,将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建设秀美生态关山,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 关山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要求,建设环境秀美的生态关山。
1.打造绿色关山。投入600多万元完成集居点环境绿化。绿化村庄道路6公里,打造别具匠心乡村林荫路,形成了连通城乡、路网林带配套的便捷交通网络。对农户庭前院后进行整治、美化、绿化,农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2.打造清洁关山。投资15万元对21户农户实施了包括污水处理、庭院整治和生活垃圾回收的乡村清洁工程。同时,设臵专门机构以及专业保洁人员,努力将关山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新农村。今年,关山共完成改厕68户,青年湖集居点配套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3个,新建垃圾池50个,95%以上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被评为长沙市十佳清洁乡村,荣获全国生态村称号。
(六)探索创新组织建设,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
1.开展创先争优,创新管理措施。一方面,关山党总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红旗党组织”为契机,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完成社区支社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培养组成了由外出经商的大学生邓太平回乡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和社区主任,致富带头人为委员的坚强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开展“三心”活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聚人心,加强作风建设严军心,开展文明创建鼓民心的主题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有序推进。积极开展“三联三为”活动,成立群众工作室,并分片设立四个群众工作站,冒雪慰问困难党员、群众、老村干部,联系群众,召开党员、组长、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民所想,为民所思。另一方面,关山制定村干部 “四定五评”制度,让考评结果与干部工资待遇紧密挂钩,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2.做好一篇文章,创设一项制度。即做好土地文章,创新建立农村土地节约利用、集约经营,城乡一体、优化配臵,有序流转、开发增效,收益共享、致富农民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新制度。关山建立农民集居点并完善集居点房屋臵换办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建设用地50亩,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平台,把开发和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有偿转让臵换到城镇和园区用于开发建设,通过两个‚臵换‛实现城乡土地合理流动、高效配臵,让农民共享土地收益。
3.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关山先后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土地专业合作社、楚香源茶叶合作社、建峰养殖合作社、关山湘女佳家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关山红十字协会、劳动服务公司等组织,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其中,今年葡萄基地亩平产量达1000公斤,亩平创收15000元,2011年共实现农民增收1500余万元。
2011年,关山社区两委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关山通过做好以地融资、以地兴业、以地增收、以地富民的土地流转经营和集约节约利用文章,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农村社区管理,使农民增加了经营性收入、提高了工资性收入、扩大了财产性收入,探索建立了以人为本、生态环保、资源节约、致富农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社会经济总产值3.12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400元,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蓬勃向上,获得了全国生态村、‚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省文明村、湖南农业旅游示范点、市特色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省市乡镇企业局一致推荐关山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今后,我们将带领社区群众,团结一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相信未来的关山一定会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康庄大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提质难度较大。由于资金的短缺和整体的协调不够,关山四大休闲农业基地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还没有完全融合,未能很好地起到互相带动发展的效
果。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以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关山农业产业基地的增产增收,最终带动村民致富。
2.关山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够协调。自2007年以来,关山的经济突飞猛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4800多元增加到2011年的15400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村民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文明程度等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3.关山城乡一体化进入即将进入提升阶段,配套资源不足。关山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分为起步、突破、提升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现正处于突破阶段。引进的项目越来越多,这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否则会严重制约关山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后段工作计划: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精神为指导,按照《关山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年规划》要求,以把关山打造成为高品质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基地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支社两委班子建设,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关山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文明村创建、新农民运动等系列活动,推进民主管理和社务公开,努力健全和完善居民自治制度。
2.大力发展提质关山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抓好葡萄园区建设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高品质观光旅游度假景区。主要是完善关山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山水文章。同时,将农业产业基 9
地与乡村休闲旅游业完美融合,提高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
3.关山现正在对李家岭集镇进行提质改造,未来将完善好相关配套。同时,明年将完成王婆塘、二塘水库、瑶塘等山塘清淤、扩容及护坡;新修和硬化组级公路5公里。
4、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居民生活。关山将启动对中和学校原教学楼危房进行改造;建好集居点公厕和垃圾站。全面改善社区的配套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5、建好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教兴村示范基地、村级文化宣传队伍。进一步加强科技、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
6、进一步探索完善土地流转等制度,探索创新社区居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低收入群体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社区老人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011年12月5日
第五篇: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于对余庆、三圣两地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县委、县政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农办牵头,建设局等部门8位同志组成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考察组,于2010年9月2日至5日分别对遵义市余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及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9月2日出发,下午对余庆县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工作在余庆县农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分别对县城郊的龙溪镇、红军村新农村社区示范点、千秋榜新农村示范点和白泥镇的满溪村“黔北民居”示范点、赵家沟新村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9月3日由余庆至成都,4日对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进行考察,9月5日由成都返回独山。
(一)在余庆考察过程中,考察组一面听取该县新农办领导的情况介绍,一面深入创建点实地观摩与两个乡镇领导进行交流了解创建点的作法、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并亲身感受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建设给农村经济、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还与余庆县农办的领导进行了专题座谈,深入了解余庆县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建设示范及村庄整治推动
扎实有效。从干部的话语听出了县委、县政府的信心,从群众安居乐业的景像感受到群众通过创建活动真正得到了实惠,从新村的建设看到了余庆县的农村景象在突变,农民的居住环境在突变,农村经济发展在加快,农民在向小康方向阔步前进。同时,深感我县的差距。
(二)在三圣乡考察过程中,通过参观创建成果展示厅、观看情况简介光碟、查阅创建资料、实地观摩感受、听工作人员介绍等方式仔细了解三圣乡依托成都市以文化润色农业,以景观改造农村,以经营保障农民,以市场托举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五朵金花”,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三圣花乡”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街道办事处,总面积达15000亩,涉及五个村(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村),全乡人口总数达3.2万人,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配套的试验区。目前,三圣乡已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在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圣乡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把握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三改”促“五化”。即:明晰
一是县财政支持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四在农家”专项资金400万元,以物化形式投入扶持农民。二是每年拿100万元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凡创建点上建房农民均享受政府贴息优惠,属新建住房户享受政府贴息两年2万元贷款,属原地改造住房户享受政府贴息一年1万元贷款;三是建房补助政策。2007年县委、县政府规定,凡按统一提供的黔北民居图纸集中15户、10户、5户以上建住房的农户,经验收合格,每户可享受5000元、4000元、3000元补助。四是房屋设计优惠政策。县建设部门针对农村实际,结合沼气改造、畜牧饲养等因素,设计6套房屋设计图交由乡镇无偿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五是房屋宅基地审批优惠政策。在创建点上的建房农户,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减化手续或免除相关审批费用,尽可能给农户提供方便。同时,提供“社会赞助”和“群众自助”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群众在创建中作为投入主体,直接投入资金和投工投劳。形成“领导、部门、乡镇、村和群众“四位一体”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三圣模式:
一是以“三改”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明晰农村产权,改革过去农村产权不清晰的状况。实施区域范围集体土地按照自然村界进行现状实测,将其所有权登记到11个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将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到农户;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到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记载到组(注明各组台账面积)。通过确权、登记、颁证
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把分散经营转为规模经营,把土地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和利用,从而实现经济组织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在此基础上,2004年,政府因势利导,根据区域传统农民种花习俗,明确打造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目标,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把全乡五个村分别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区,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花香农居、荷塘月色等五个分景区。“五朵金花”特色各异,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不同,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有区别,但拥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产、供、销一体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美食、消费一条龙。三圣乡鼓励多元投入,广泛引资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标准和经营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锦江区可整理臵换出集体建设用地指标3264亩,可集中使用、规模经营的农用地近1.7万亩。农用地租金每亩由1000元提升至3000元。
2、健全完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化改造,成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进行土地的整理、土地流转经营、新型社区建设建设等。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将规划区域内各经济主体产生税收的区级
进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制定乡村及城郊建设发展规划,并与整个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有序发展。
启示二,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加强对各部门资金、项目的统筹。注重资金项目的集中捆绑使用政策体系,形成联动管理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资金、技术、业务培训等方面,特别是税费优惠上给予统筹扶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管,防止无序发展。
启示三:坚持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借鉴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成功经验,积极吸引多元投资,鼓励集体、企业、社会资本、农户、个人一起上,国有、民营资本和外资多元投资乡村建设和发展旅游。提高乡村旅游经营市场化程度,提升经营品质,推进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政府应减少审批程序,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乡村发展旅游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助,蓄水养鱼,扶持健康发展。
启示四:依托新农村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和打造旅游亮点。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农家饭菜各地都有,我县农居、农家饭菜特色不明。如何营造特色,打造亮点,是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借鉴三圣经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以具有观光价值的果园、茶园、花园、菜园、荷塘及畜禽渔养殖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具有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
察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型农家乐,依托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以自主参与作为主要特色,培育集种养、观赏、住宿、餐饮等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重点扶持利用农家庭院、民俗风情和农家生活,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农家乐主题活动。
启示五:政府需要有强有力推进手段。如土地审批、建房审批等需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确保工作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