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着力建设六大体系 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广州:
着力建设六大体系 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广州市行政面积7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0万。共有35个建制镇,1142个行政村,农民230多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6.75万人;常用耕地面积150.97万亩、鱼塘面积38.8万亩、海域面积236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市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重点建设农业基础体系、产业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科技体系和质量体系“六大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产品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三大功能”,着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一定的成效。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49亿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8元、同比增长16.9%;农业土地生产率达到7900元/亩、劳均农业增加值2.5万元/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
一、加强基础体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一是建设标准化农田(鱼塘)。完成146万亩连片农田和15万亩连片鱼塘的标准化改造,占基本农田和连片鱼塘面积的70%。二是发展农业设施装备。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7万千瓦,温室大棚、喷滴溉等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5万亩,畜禽养殖已基本实现设施化。三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园区。初步建立了从化“万花园”、南沙都市农业产业园、花都“花之都”、增城“小楼人家”等多个面积1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农业企业、农业科
技、农业设施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四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84万亩,每亩节约化肥成本15~20%。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去年市及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落实基本农田补贴资金约5亿元。
二、优化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功能
一是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建成了15个蔬菜基地、10个水果基地、10个渔业基地、31个万头猪场和96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场。全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保持53万亩(复种面积248万亩)、年产量340万吨,水产品产量45万吨、家禽出栏量1.2亿只,总量自给有余;生猪出栏数240万头、禽蛋产量3万吨、牛奶产量5.5万吨,自给率均达到30%。二是加快发展花卉业。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22万余亩,年产值近30亿元,其中观叶植物生产约占国内市场销售量的70%。三是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评选出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12条、星级农家乐56家。8家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成为国家3A级景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100多个,年接待游客约800万人次,旅游收入6.8亿元。四是积极发展种子种苗产业。我市以种子、种苗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农产品产值达43亿元。其中花卉的“红掌”种苗生产约占国内市场的90%,并拥有我国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掌和凤梨新品种。
三、强化组织体系,壮大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本级财政保持每年投入1亿元左右的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7家,其中省级以上26家、国家级10家。二是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市本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达到1300多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566家,平均每2个行政村就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600多万元,每年培训11000多名高素质的新型农民,99%的参加培训人员获得农民绿色证书。
四、健全科技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市、区(县级市)农业科研机构共有科研人员57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人员107人。有45家农业龙头企业承担了各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有20多家农业企业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了1个国家级及一批省、市级农业生物物种资源库。二是实施农业科技攻关。市级财政每年投入6000多万元,专项用于扶持农业科技研发及相关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实施“星火计划”项目39项,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39项。三是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每年服务农民超过10万人次,有60多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多项主推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五、提升市场体系,改善农产品流通
一是加强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建设了江南果菜、黄沙水产等大型“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中心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的三级批发市场体系,构建了“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二是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扶持生产型农业企业建设冷库、冷藏车,形成了东升菜场、农艺菜场、华隆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农超对接”等品牌化直销方式,大部分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与超市、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有效的配送对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扶持建设了华南农产品交易网、绿色菜篮子网、优鲜生活、东升农产等多家网上选购农产品交易平台。
六、加强质量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90多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2个;获得认证认可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78个、农产品350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20家,产品73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7家、产品164个。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了以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龙头、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企业质检站为补充,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监测体系每年检测样本量约100万份。三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了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农环植保总站为核心、覆盖全市的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成功建设广州亚
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实现了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历史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加强城乡统筹,健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机制,围绕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着力推进农业布局组团化、功能多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组织化、产品品牌化、质量安全化和流通顺畅化。重点建设“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和经营主体,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农田水利、科研、农产品物流、重大动植物防疫、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体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的新兴产业,一批以种养特色明显、生态优美、农业生产条件完善的现代化美丽乡村,一批“异地对接、异地扶持”外省外市定点供穗“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1.5%和1%;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蔬菜、水产、家禽总量保持自给有余,生猪、禽蛋、牛奶自给率保持30%左右;劳均农业增加值达到2.8万元/人,土地产出率达到1万元/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
第二篇:现代农业发展六大体系
陆良县将突出六抓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六大体系
陆良县将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和“十二五”期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切实抓好现代农业装备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
一抓项目,建设现代农业装备体系。依托水利、土地整理、农业机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退耕还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产业基地、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力度,用5年时间新建旱涝保收的高稳产农田30万亩。二是加强农机装备建设,大力提高种植、养殖、加工、储藏、运输等各环节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先进环保的植保机械,推行植保专业机防队统防统治,提高防效,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量,降低防治成本。三是以蔬菜为重点,建设良种引育设施,推广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遮阳网覆盖等生产设施,不断提高蔬菜设施化生产水平。四是加强畜牧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标准化生产三大体系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
技术更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制种、供种能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五是抓住云南省蚕桑大发展的有利机遇,加大新植桑园、中低产桑园改造力度,巩固发展蚕桑优质高产基地建设,加强培训,加大投入,做好小蚕共育室建设,优良簇具推广,以提高单张产茧、亩桑产值,确保陆良蚕桑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二抓带动,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紧扣“龙头、基地、品牌”三个关键环节,使龙头舞起来,基地大起来,品牌响起来,产业兴起来。一是做强龙头。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立足农业谋发展的经营思路,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强强联合,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化的“联合舰队”。到2015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家以上,使龙头企业的经营范围覆盖各产业,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突破1亿元。二是做大基地。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来抓,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基地,更大规模的发展专业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农
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三是做优品牌。按照“以标准创品牌,依产业树品牌,靠品牌拓市场”的品牌发展战略,以蕻芋、新千佛、老食味等省著名商标为依托,以优质米、蔬菜、马铃薯、优质水果、畜产品为重点,有选择的进行注册,搞好包装,积极参与省内外、国内外各种展示、展销、推介、博览平台,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持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等各种质量认证,制定名牌产品奖励政策,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创建省乃至国家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四是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积极发展一批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努力拓展农业综合功能。
三抓监管,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按照安全、优质、环保、高效的要求,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工程,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名牌农产品等品牌培育,加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品种、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检疫等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全面开展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使用安全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优质化。到2015年,特色产业无公害生产规模达到9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0万亩。
四抓创新,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围绕主导优势
产业,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培育多元化科技开发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作,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农业科技措施、新品种研发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主要农业新品种开发引进和配套应用技术、优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重大疫情防控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保护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其标准化技术、农产品储运和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实用技术入户率。三是继续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优势农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四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制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和机制,培养懂经济、懂贸易、懂管理、懂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五是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六是大力举办高产创建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总结推广,集成科技措施,促进各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七是鼓励
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认证和产品商标注册,发展品牌农业。
五抓流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建立健全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贮藏能力建设,加快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贮藏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超市、菜市场配送农产品,形成全覆盖、广辐射、布局合理、货畅其流的完备市场体系,积极扶持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二是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村流通主体。三是建立健全农资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资市场整治,确保优良种子(种畜、种苗)和合格肥料、饲料、农药、兽药、农膜、柴油、农机具等农资供应,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六抓协调,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政府服务机制,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物资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建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社会化、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农业信息网”、“畜牧信息网”的作用,及时提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加强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预警、农村经营信
息服务队伍、制度和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完善与特色产业的利益联结,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提高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篇: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2012年08月06日 09:56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 作者:曾艳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摘要:广州城市化的推进对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要求。广州都市农业发展较早,发展程度较高,开始从城郊型农业逐步转变为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高科技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广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有内部优势,也面临着大好机遇,但内部劣势及外部威胁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因素。为实现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品牌及物流体系建设、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共同推进。
关键词: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广州市社科联2010年项目“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10SKLY07)。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在都市高度发展以后,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农业,依托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是对都市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现了都市需要农业、农业依托都市,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理念,是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都市型现代农业保障了广州居民菜篮子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了减缓了物价波动。十一·五期间,广州蔬菜、水产、家禽的总量实现自给,肉、蛋、奶的自给率都达到30%。第二,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撑了广州的绿色生态体系,在广州建设以花城、绿地、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第三,都市休闲农业为广州居民提供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的好去处,调节了居民生活。
随着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广州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导致对农业、农村的破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都市型现代农业契合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广州市委、市政府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使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逐步由城郊型农业向集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新科技现代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较快,菜篮子供给充足
2010年,广州实现都市农业总产值1076.65亿元,较2005年增长43.8%,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产值达754.6亿元;都市农业增加值575.55亿元,比2005年增长96.8%,都市农业总收入1461.77亿元,比2005年增长49.8%;都市农业实现利润62.94亿元,实现税金21.71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7.7倍和89.4%;农产品出口创汇0.77亿美元[1](表1)。
广州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产地、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78个、农产品350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20家,产品73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6家、产品232个,位居广东首位。2010年,广州蔬菜产量340万t、水果产量43万t、禽蛋产量3万t、牛奶产量5万t、水产品产量45万t、家禽出栏量1亿只,年均生猪出栏数260万头,生猪、水产品产量比2005年分别增长8.7%和13.7%,增城市成为全国养猪大县。“菜篮子”产品自给率和安全水平均居全国大城市前列[2]。
随着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迅速发展。2010年,广州农产品加工企业137家,比2005年增长2.5倍,工业总产值169.0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64.26亿元,利润总额9.1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5.2倍、4.7倍和9.0倍。实现农产品商品产值292.28亿元,比2005年增长66%[1]。
广州提出“玩农业”和“周末农业”的理念,着力打造农业的休闲功能。至2010年,广州拥有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园83个,湿地公园2个,第一批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12个;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游客1049.82万人次,观光旅游总收入6.8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倍和3.4倍[1]。
1.2 产业化、规模化程度逐渐提高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广州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2010年广州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组织1574个,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为9家、26家、80家,其中1家龙头企业已培育上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5家,其中部、省、市级示范社分别为1家、9家和12家[3]。通过一体化经营,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业比较利益,并逐步形成了从玉牌菜心、洲心牌马蹄粉、丰恒莲藕等66个省名牌产品,推进了农业的品牌化。
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和各地资源优势,广州以近、中、远郊“三个圈层”发展为基础,以蔬菜、花卉、水果、水产、农林牧渔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优化。近年来广州以30个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逐步规划建设了10个蔬菜生产基地和20个蔬菜专业村、10个水果基地和20个水果专业村、5个花卉示范区和10个区域性产业基地、10个渔业基地、31个万头猪场、96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从2005年的15.7%提升到2010年的21.4%[1]。
1.3 以高科技支撑都市农业
广州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培育“彩霞”红掌、“广源占5号”水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85个,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等100多项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蔬菜安全生产、环保控释肥施用、果蔬减压保鲜等一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至2010年末,广州共有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和经济组织101家,生产高新技术农产品382个,高新技术农业总产值253.32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14.38亿元、畜牧业产值5.95亿元、渔业产值13.43亿元[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覆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7%、95%、58%[3]。
广州大力实施“青年农民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培训工程”,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资助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讲座,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十一·五”期间培训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万多名,培训农业技术骨干6万多名[3],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1.4 农业机械化呈现良好态势
广州以“菜园子”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喷滴溉、农业加工机械等农业设施,稳步提升广州市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发展水平。到2010年,广州有温室大棚、喷滴溉等设施农业面积1万hm2,其中蔬菜设施大棚约133 hm2,蔬菜自动喷灌设施1133 hm2;水产养殖越冬棚约733 hm2,工厂化厂房养殖面积2.6万m2[2]。农机总动力207.29万千瓦,农业劳动力人均2.84千瓦[3],拥有联合收割机594台,节水灌溉类机械14385台套,机动喷雾机24142台,农产品加工机械6289台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达69.9%。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农机协会1个。
广州还重点加强了市、区、镇三级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集先进农机选型、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培训、维修保养、社会化服务等“八位一体”的农机推广模式,强化番禺区国家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指导扶持各区、县级市建设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示范点,初步形成了以园艺生产机械化、渔业养殖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涵盖高、中、低端的现代农业机械推广体系。
1.5 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形成
在“大市场、大流通”战略指导下,广州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先后建成黄沙水产、江南蔬菜、嘉禾生猪、广州花博园、江村家等5个规模大、档次高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了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2010年,广州拥有61个农产品专业市场,市场经营面积94.12万m2,市场交易额305.91亿元,营业收入4.26亿元,净利润1.33亿元,上缴税金0.71亿元[1]。广州的蔬菜、水产品、观赏植物、生猪的交易价格已成为全国性的指示价格,进一步巩固了华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枢纽中心地位。
为增强“菜篮子”快捷供应能力,广州大力扶持东升菜场、农艺菜场、华隆公司等一批实力强的农业生产企业向产销一体化发展,已建成蔬菜储备冷库约3万m3,可储存蔬菜1.5万t;积极推广农超对接等品牌化直销方式,发展连锁经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扶持建设了华南农产品交易网、绿色菜篮、优鲜生活、东升农产等多家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1.6 都市型现代农业助推农民就业和增收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民增收。2010年广州都市农业从业人员193.62万人,较2005年增长1.4倍,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从业人员76.75万人,增长3.3%;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76.97万人,增长67.2倍;农产品运输从业人员5.68万人,增长4.6倍;农产品批发零售从业人员33.61万人,增长9.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比2005年增长79.0%。农业劳动力日工价从2005年的37.14元提高到2010年的55.57元。广州镇村从事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农户的户均观光休闲旅游收入从2005年的346元增加到2010年的2025元[1]。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中的从化溪头村,几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山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现在已达万元以上。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2.1 优势
(1)区位优势。广州地处中国大陆南方,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拥有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被称为中国“南大门”,农产品贸易拥有广阔的国内与国外市场。
(2)自然条件优势。广州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土地类型多样,有中低山地、丘陵地、岗台地、冲积平原、滩涂,适宜性广;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这些自然条件为多种生物栖息繁衍和作物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果树、蔬菜、花卉、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
(3)技术优势。广州是华南文化中心和科研基地,拥有包括农业在内的各方面技术、管理人才,科技力量雄厚,科研手段先进,国内外交流频繁。广州可以就近与广大的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利用其技术优势,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如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提升白云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含量和地位;抓住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迁建南沙契机,支持南沙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分别在罗岗、从化、花都、番禺打造以果树、花卉、蔬菜为产业特色的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
2.2 不利因素
(1)土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广州农用地数量大幅减少。至2009末,广州常用耕地面积10.1hm2,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拥有耕地0.03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化肥农药施用有增无减,环保投资力度不够及管理漏洞等原因,广州土地资源短缺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城市与农业用地矛盾突出,尤其是大面积休闲农业用地困难,对农业发展形成约束。
(2)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着多层次性,农、林、牧、渔构成一级产业结构。一般来说,传统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偏高,随着经济发展,其比重会趋于下降。广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传统种植业比重远远高于林、牧、渔业,应进一步优化,尤其对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来说,需使牧、渔业比重迅速提高,使农业资源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转移。
第四篇:西安市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西安市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15)
前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落实西安市整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西安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和加快灞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共灞桥区委、区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灞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遵循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战略构想,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了《西安市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区位于灞桥区东南部和东北部,包括席王、红旗、灞桥、洪庆、新筑、狄寨、新合7个街道办,128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27.5万人,耕地总面积80000亩。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新的机遇
针对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举措,彰显国家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与支持。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六个关于“三农”
问题的一号文件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一系列农业新政的出台,不仅有助于集中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而且也为各地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统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扩大,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陷入困境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历史机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将加快形成以西安为核心的“一轴一环三走廊”的快速城镇发展轴带。灞桥区地处“一轴”和“一环”交叉地带,城乡交融度高,城市产业特色明晰,农业基础扎实,是陕西省和西安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点建设区域。目前该区域农业发展整体格局与区域发展总体目标还不协调,编制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是抢抓机遇,落实国家及省市战略部署,强化板块经济,实现灞桥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新的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是商品市场开始从生活必需品阶段向耐用型和休闲娱乐型消费品阶段转型,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依赖的不是农村而是城市。这表明城市对传统型农村和农业的功能要求在发生改变,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不能也不会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基于小农户经营的传统农业要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很难改变小农户经营格局的情况下,必须深度思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广辟农村产业门路,加强新农村建设等问题。从全国农业发展趋势判断,各地在传统农业发展基础上,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如都市型农业模式、城郊型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但产业配置都比较单一和缺乏持续性。在世界经济由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再到创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发展农村创意产业,即开创性的、全方位的挖掘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全方位、立体型、超常规培植农村创意产业,建立
全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破解“三农”问题。
目前,陕西省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和产业向以西安为核心的城市群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转折,对耐用型和休闲娱乐型消费品需求逐步扩大,对农业多样化功能的需求也已经显现。受终端市场需求格局变化的影响,西安市及其周边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及环境建设面临重大调整。灞桥区处于西安市东部,城郊特色鲜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谐化、现代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灞桥区通过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将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态、生活和科教等多项功能,使农业和农村成为西安都市圈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新的需要
(一)贯彻落实西安向东发展战略,打造“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时代要求
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未来西安发展的空间布局为“九宫布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并逐步向东拓展。灞桥区位于城市重点发展的东北方向主轴上,将会成为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材料制造、生态人文旅游等产业为主导的西安城市副中心。作为灞桥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着眼长远,以融入城市、服务城市为主线。因此,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是灞桥区贯彻落实西安市整体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通过将奇特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融入到大西安都市圈,使其成为城市“绿肺”和城市组团之间景观带,打造“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
(二)促进灞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根据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西安市将建设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和最有活力的和谐城市。按照西安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西安市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先导区,力争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20年达到150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然而,西安市农村现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基本状况,与全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极不协调。因此,促进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灞桥区作为西安市农业特色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经济区,也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即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此,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依托区域中心城市,按照都市人的需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按照农业工业化的理念、农村城镇化模式、农民产业工人阶级化的思路,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休闲性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是西安市和灞桥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传统农业主体功能向现代农业多功能转变,极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区域农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从我国农业实际出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这表明,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提升农产品生产及供给功能,还要注重挖掘资源,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注重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灞桥区作为西安市近郊区,无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还是城市功能、市场辐射和发展前景,都具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白鹿塬文化风情和山水风景,按照多元化、立体型、超常规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思路,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特色化的农业资源和人文自然资源,规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粗拉
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以“绿色生产、休闲观光、科技示范、加工物流、人文生态”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区域化的农业“块状经济”,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区域农业及农村综合竞争力,进而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第二章
规划区基本条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基本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灞桥区地处东经108°59′-109°16′,北纬34°10′-34°27′间,南北长为30.8公里,东西宽为26.5公里,海拔高度为358.9米—1421.7米。区政府所在地纺织城,距西安市12.5公里,东与临潼区、蓝田县接壤,西与雁塔、新城、未央区相连,南与长安区为邻,北以渭河为界与高陵县隔水相望。全区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包括洪庆、红旗、狄寨、十里铺、席王、新筑、新合、灞桥、纺织城等。
2、气候条件
规划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降雨量635mm,日照时间为2026~2719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13.3℃,极端最高气温为41.7℃,绝对最低气温为-20.6℃。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3650~4325℃,年无霜期202~208天。年初霜日期为11月1日以后,终霜期为4月1日以后。风向频率(静风频率)为30%左右,平均风速为2M/S。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全年适于旅游的天数为290天,其中最佳的旅游时节为3月中旬至6月底、8月初至11月中旬,约210天。
3、地质地貌
灞桥区以渭河冲积平原为主,具有山、坡、川、滩、塬的多样性地貌特征,包括三个类型区,其中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东南部为台塬区。
白鹿塬区域地质构造属于渭河断陷形成的阶梯式下降复式地堑,阶地台塬沟堑内以砂孵石、砾石及土状堆积物为主,并有丰厚的新生代沉积。台塬上区地形平缓,地势北高南低,以农业用地为主,地形由南向北依次递减至沟沿,沟顶海拔600m~750m,沟底海拔160m~600m之间,长度约3公里,坡度约30°左右,地面切割成的沟谷长度约为1000~2000m/km2。土壤类型以黄垩土、白垩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红色土,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气性差。
(二)区位交通条件
区政府所在地纺织城,距西安市中心仅12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灞桥区仅40公里。境内航空、铁路、公路交织成网,陇海铁路横贯东西,西康铁路连接南北,六条铁路专线延伸到六个城市干道。310、312、210国道以及101、102、211省道穿境而过,西临、西蓝、西禹、绕城高速和东三环构成“三纵六横”的交通网络。除此之外,西安市区还有多条公交线路通往灞桥。
(三)资源条件
1、矿产资源
区内矿产资源,尤其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8种矿产,构成矿床2处,矿点10处,矿化点6处。其中,金矿化石英脉宽约1.5米,出露长10米,含金量2.2克/吨;石墨矿体1500米长,200—250米宽,平均厚度111.47米,储量9325.9万吨,矿物产量640.1万吨,属大型石墨矿床;铸型沙矿断续出露达1000多米,可采厚度2—4米;建筑材料用粘土矿,分布面积约98.2平方公里,蕴藏
量4亿多立方米;另外,肪石英、花岗岩、泥岩、细沙岩、方解石、云母等矿体也均有一定开发价值。区内地热开发面积60平方公里,已打出热水井10多眼;白鹿塬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有用矿物质含量高,有益元素含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动植物资源
区内鲸鱼沟(亦称荆峪沟)为当地自然名胜,沟首自蓝田县安岱场村,沟尾至灞桥区高桥乡,总长度约15公里。此地沟壑纷歧、溪流曲折、翠竹丛生、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塬上植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药材等经济作物。沟坡上部的坡阶地生长着枣子、石榴、杏子等;沟坡下部为成片生长的竹林和竹树混合林,间生核桃、杏树等杂果林和次生林;支沟内生长有酸枣、刺槐、灌木等次生林及花草。沟坡的林木茂盛,植被覆盖状况良好。
沟坡内的动物资源主要有麋鹿、野兔、野猪、野牛、野鸡、喜鹊、黑头鹤、麻雀等。
3、文化旅游资源
陕西是黄河文明和汉语文化发祥的中心地域,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大省。作为名城故都西安的人文明珠灞桥,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与周秦汉唐文化的兴存区。“周秦故里”、“大汉雄风”、“盛唐气象”三大历史时段中的各种历史人文景观,悠然形成体验中华文明与人文历史的“华夏旅路”,其旅路从“蓝田猿人遗址”到“西安半坡博物馆”,自然涵盖灞桥区。久负盛名的灞河与灞桥地带,既有自然形成的优美的生态景观,又有历史形成的幽雅的人文景观,恰与故都西安相衔接而呼应。区内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龙山文化米家崖遗址和隋汉灞河古渡遗址、汉文帝灞陵、黄巢练兵遗址,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以及白鹿塬、鲸
鱼沟、洪庆山竹翠林青,构成集中而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产业文化资源与经济文化资源。
4、水资源
“八水绕长安,灞桥据其三”,区内灞、浐、渭三河交汇常流,流长60公里,流域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在区内流长约10公里,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灞河在境内流长约34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浐河在区内流长约11公里,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区内浐、灞、渭三水是西安市水源地之一,年过境客水总量达64.02亿立方米,加上1.8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储量,累计65.8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5、其他资源
区内电力资源充足,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四)基础设施条件
灞桥区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公用设施配套齐全。陇海铁路贯通灞桥区全境,铁路支线通过7个乡(镇),车站20个。西(安)-临(潼)、西(安)-阎(良)、西(安)-蓝(田)绕城高速公路均从本区起始,西(安)-韩(城)公路经过本区三个乡、镇,通往陕北、内蒙等地,310、312国道贯穿区内,本区的 11个乡(镇)、街道均有公路通过。村村通工程覆盖全区,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部分示范村基本实现了绿化、亮化。
(五)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灞桥区面积332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229个行政村,8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9万人,其中农户67687户,农业人口27.5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6.2%,2008年全区农村劳动力1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9%,男女劳动力比例为1:0.95。
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8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7.5亿元,同比增长26.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9亿元,同比增长24.9%;实际利用外资2898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12元,同比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8元,同比增长27.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8‰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7%。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六)市场条件
随着都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其消费结构开始从生活必需品阶段向耐用型和休闲娱乐型消费品阶段转型,对农业功能的要求也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灞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开发建设,不仅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多样化需求,而且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仅2008年,全区旅游人数达到200多万人次,白鹿塬核心区域达到50多万人次。随着区内旅游环线的有效衔接和重点旅游景点的深度挖掘与精心打造,客源市场将会进一步拓展,游客规模将会大幅度增长,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灞桥区是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肉、蛋、奶、蔬菜等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近年来,区内生产的肉、蛋、奶、菜、果等鲜活特色农产品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仍然难以满足都市人的消费需求,以樱桃、葡萄等特色果品生产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灞桥区樱桃挂果面积1.45万亩,年产樱桃6500多吨,樱桃鲜果产值达到10400万元。全区樱桃旅游总收入达3012.5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2%。其中接待游客人数逾5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农家乐销售总收入1062.5万元,同比增长23.5%。
(七)政策条件
根据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灞桥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总面积达到139平方公里,主城区已拓展至产灞河两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平川地区农业用地日益减少,灞桥区农业发展布局东移已成定局。区内东部的新合、新筑东部、狄寨塬、洪庆山和灞陵坡等坡塬地区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此,灞桥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按照“优化种植业、规范养殖业、提升加工业、活跃流通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财政支农、农村小额信贷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举措。
二、发展现状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灞桥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和农业部关于“主导产业强村、工商企业富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结合该区植被茂盛、特产丰富、自然风景秀丽、又靠近城市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目前,全区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2008年全区耕地面积18.7万亩,年均粮食总产7.3万吨,蔬菜总产28万吨,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其中以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4万亩,年产粮食7.3万吨;以樱桃、葡萄、猕猴桃及小杂果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5.4万亩,年产各类
水果6.8万吨;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基地3万亩,年产蔬菜28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3.2%,形成21.5万亩林地;奶牛存栏量达1.3万头左右,年产奶类6万吨;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面积24840亩,认证无公害产品15个,认证绿色食品产量20950吨,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南果、北菜、沿河生态”的基本格局。
(三)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发展现代农业意识不断增强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8元,同比增长27.9%,农民收入增长中有很大比重来源于涉农收入。目前,全区已形成8个农民专业协会,分别是浦桥果业协会、新合余家蔬菜协会、席王樱桃协会、洪庆草林协会、新合奶牛合作社等。协会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农产品品牌建设及农产品销售活动,使广大农民在不断掌握农业实用技术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加入协会和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区重点发展了西安灞苑葡萄科技园、广茂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兆龙有限公司、西安东方乳业有限公司、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洪塬鑫养鸡场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初具产业园区化、生产规范化、组织合作化、环境生态化的加工龙头企业和公司龙头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小区。目前,全区注册的农产品品牌有灞苑牌葡萄、白鹿塬、东李牌樱桃、新合牌蔬菜、东方牌乳品、兆龙牌牛肉、洪塬鑫牌鸡蛋等10余种,有力地促进了示范村果蔬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五)农业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灞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在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给(排)水工程、电力电讯和热力工程等方面,区政府
先后投入数十亿资金,对其进行了整修和修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三、存在问题
灞桥区区委、区政府通过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灞桥区所处地位、西安市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消费需求相比,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区域分工与协作不紧密,特色与优势未能凸显
灞桥区与西安市中心区的空间协调主要体现在通过区域产业错位发展实现地域协调发展。灞桥在产业选择方面,应该坚持有特色的“质”的追求要胜于对低层次的“量”的追求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西安及周边地区相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然而,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与周边地区相比,目前灞桥区农村产业定位还不够明晰,特色与优势还不明显,基本还处于单打独斗、相互过度竞争的局面,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的过程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地区专业化、顾客专业化的基本特征尚未显现。
2、乡村型产业向都市型产业转型滞后,不能满足都市人多样化需求
目前,尽管灞桥区现代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长期以来仍然没有摆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产品经济形态,以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薄弱,特别是为都市人服务,并吸引其消费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都市人对灞桥独特的农耕文明、地方文化、山水风景的体验性与观赏性需求。农产品生产基本上是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管理粗放,标准化技术应用率低,农产品品质不高,而以园区化、立体化、标准化的企业化生产格局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都市型农业亮点不多、水平不高
灞桥区虽然资源丰富,但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其具体表现在:(1)在产品结构上,资源型、传统型的初级产品多,高科技、加工型、外向型、特色型产品少;(2)在产品内涵及品牌上,大众化、低档品、低质品多,有品牌高档品、高质品等名、优产品少,尤其是符合出口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更少。(3)在产品的开发方面,龙头企业普遍缺乏研发新产品和市场开拓的人力资源,依托科研单位研发少,产品更新慢,附加值不高,难于适应市场发展变化。(4)在经营规模上,千家万户小生产分散经营,难于应对市场变化等多重风险,制约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现出家庭经营体制在新形势下的局限性。(5)在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上,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不够,园区的观赏性、体验性和生态环保性等方面的特色未能充分展示。
4、农村产业发展的科技装备与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灞桥区科技局、农林局坚持以葡萄、樱桃、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已有的各类科技示范园、专业协会、星火培训学校为依托,聘请省内专家定期为农村星火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及广大农户举办科技讲座,传授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灞桥区农村产业发展的科技装备,但从总体上看,还远远达不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的科技要求。此外,灞桥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很难有效地抗御灾害和支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现有的水利工程布局不合理,加上多数工程年久失修,维护量大,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区内虽然主要干道已经贯通,但是有些村之间的公路等级低、质量差、垮塌严重,晴通雨阻;农业产业化建设标准起点低,离标准化、规范化有一定的差距。
5、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目前,灞桥区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健全。
突出表现为农业生产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产业化经营发育不充分,现有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不够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标准低,特别是市场信息化水平较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
6、农村生态环境条件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灞桥区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由于工业污染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承受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农村环境质量,特别是耕地质量,出现了下降的势头。区内广大农村居民点,由于缺乏有效地规划引导,大多处于分散化的自然村落状态,点多面广,难以形成设施配套的规模化居住新区。村庄内部道路不规整,生活垃圾随处乱倒,生活用水无组织自由排放,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灞桥都市型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章
规划依据、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陕西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
7、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
8、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9、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10、《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12、《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13、《西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14、《西安市灞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15、《西安市灞桥区城市分区规划》;
16、《灞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7、灞桥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18、灞桥区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的报告;
19、灞桥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性文件;
20、《灞桥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21、西安市和灞桥区历年统计年鉴及外业调查资料。
二、规划建设规模与范围
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位于灞桥区东南部和东北部,包括席王、红旗、灞桥、洪庆、新筑、狄寨、新合7个街道办,128个行政村,涉及农业总人口27.5万,规划土地总面积约80000亩,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园地、林地及村镇建设用地为主。
三、规划期限
(一)建设期限
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建设期限为七年(2009年-2015年),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为2009年-2011年.该阶段按照规划超前引导、区域功能清晰、产业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完善的原则,遵循“论证、可研、设计、招商”四位并举的工作思路,完成规划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点产业园建设性详
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完成规划区内部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任务。
第二阶段为2012年-2014年。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资源及产业进行整合为基础,以提升都市型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吸引强势企业入驻规划区,带动规划区内平原现代农业区、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洪庆山旅游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升规划区现代农业产业的生产、示范、创效、旅游观光等功能。同时,着力改善园区周边的软硬环境,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将规划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典范和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最佳区域。
(二)建设内容
(1)2009为规划论证及设计阶段。完成总体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及其他产业项目建设设计,全面启动招商引资计划,完成白鹿塬核心区总体设计。
(2)2010为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完成规划区重点路网内外衔接、园区化土地整理、功能化绿化、景观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白鹿塬核心区建设工程。
(3)2011为核心区重点项目建设阶段。完成水安路观光带、葡萄主题公园、农事体验园建设,重点进行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加快产业提档升级。
(4)2012为园区内部项目及产业建设阶段。完成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特色动物养殖园总体建设任务。
(5)2013为全面完成三带建设阶段。完成旅游大环线带、产业带和观光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协会和农户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区域品牌和影响力,扩大园区的辐射带动效应,规划区域呈现出总体规划效果。
(6)2014为完成新农村重点建设项目阶段。完成9个新农村示范点村容村貌、公共设施等建设任务,凸现灞桥农村新风貌。
(7)2015为规划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发展阶段。增补完善、扩穷发展,规划区域全面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彰显。
第四章 规划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依托西安城市经济圈及关中—天水经济带,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战略构想,优化资源配置,深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生态和生活多功能型转变,实现城乡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同步发展。
立足灞桥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白鹿文化和汉文化内涵,适度开发洪庆山自然资源,培育引领旅游消费客户群。通过资源整合,拉伸、延展果林、菜粮、奶畜、农产品加工与物流、观光旅游五大产业链条,拓展及强化环境保障及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旅游引领、文化搭台、产业唱戏,推动都市型农业多元化、立体型、超常规发展;通过优势发挥与资源聚集,使城市居民休闲有去处,农民增收落实处,最终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城镇扩展、城乡一体、和谐发展。
二、规划原则
(1)统筹发展原则。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即
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互动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农业传统功能与服务都市发展功能、统筹农业内部产、加、销互促发展,统筹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有效结合,实现灞桥区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环境友好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积大、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实现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以及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3)生态循环原则。以保护和发挥灞桥区的优势环境资源为基础,按照灞发展循环经济理念,选择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一是根据土壤环境和水资源供给状况,规划林果等产业发展;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环境,规划畜牧养殖产业规模,全面配套沼气池、蚯蚓分解、有机肥发酵等设施。三是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属性,规划农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畜牧业发展、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开发与市场协调发展。
(4)科技支撑原则。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技术手段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强化生物技术、设施技术、信息技术、加工技术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档次,转变都市农业发展方式。
(5)机制创新原则。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具创新性和示范性,涉及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广度与深度调整。因此,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及社会事业管理制度,增强发展活力,为全国其他城乡结合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6)多元投入原则。灞桥区和西安市政府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突出公益性和基础性,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和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因此,必须按照
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思路,创新投资机制,规划和包装都市农业发展支持项目及资金筹措方案,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园区建设。
三、功能定位
1.灞桥区发展定位
根据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灞桥区总体发展定位是:西安东部新区、宜居新地、商贸新都、物流之都、人文生态新灞桥。融居住、生态旅游、商贸、文化娱乐、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为一体。
(1)商贸定位。以物流、商贸、市场为核心,通过三环商业网、组团商业圈建设,形成区域商业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和物流中心,辐射周边国家商务物流节点城市。
(2)文化旅游定位。以汉文化和白鹿原文化为核心,加强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结合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洪庆山旅游风景区,以广运潭、白鹿原、鲸鱼沟为重点,打造西安市一级文化娱乐中心、西部泾渭浐灞第一水城和旅游景点环线带。
(3)综合交通定位。以现有道路为基础,新增互通式立交5座,分离式立交10座;规划公共停车场58个;规划三处公交保养厂;规划有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交通网络和进入西安的快速通道。
(4)工业定位。以轻纺、食品、电子、加工、军工等现代化工业为主导,形成西部轻工业发展基地,带动西部工业升级。
(5)农业定位。以精品果业、设施蔬菜业、奶畜饲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种植业为核心,打造西安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并形成“接二连三”、产业循环、与文化旅游业相互交融的运作模式。
2.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区功能定位
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西安市确定的灞桥区发展定位为指导,以灞桥区的地理、生态、人文、科技等资源环境条件为基础,按照公园式、集成化实点布局模式,突出环境竞争力,产业推动力,科技支撑力和文化影响力思维坐标,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1)产业功能。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定位为:高产、高效的标准化种植业,以奶业为主体的现代畜牧业,以现代设施为支撑的设施园艺业,品牌化的现代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城郊旅游业。其中优化结构,革新生产方式,开展产业循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实现品牌化营销,开拓高端消费市场及海外市场是关键。在明确灞桥区都市型现代产业功能定位基础上,白鹿塬都市农业区将突出发展葡萄、樱桃、核桃等果业和旅游产业。
(2)文化科教功能。农耕文化是白鹿文化的起源,儒家文化是白鹿文化的核心,生态文化是白鹿文化的重要内容。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开发与文化传承间的融合,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可为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亮点。同时,注重文化和科教功能相结合,与大学城和西安科教基地衔接,打造白鹿书院、白鹿讲坛、白鹿文化节等文化教育品牌,并通过展厅、展板、画廊、雕塑、影视、电教等手段,展示农业科技、自然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色,直接面向市民及青少年进行农技、农知、农情、农俗、农事教育。
(3)生态生活功能。依托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建设自然、城市与区域人口融合的互惠互生结构,创建社会和谐的人居环境、经济高效的区域经济环境、生态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机会,增强人们对现代农业的感知,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体现人、自然、产业间的和谐发展。
(4)社会服务功能。灞桥区都市型农业的基本功能仍然是生产和供应名、特、优、鲜农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并保障生产者和经营者有较高的稳定收入。但发展趋势表明,都市型农业单纯的产品生产功能相对弱化,逐步转化为多功能型的社会事业部门,其区域性、整体性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因此,必须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人文景观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以及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物流及供应链、市场体系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和整合农业的生产与供应、观赏与休闲、示范教育与辐射带动功能,增强灞桥区都市型农业面向区域社会的整体服务功能。
(5)辐射示范功能
西安市具有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市场发达等显著优势。因此,灞桥区必须针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系列化开发、链条化经营、区域化聚集、营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管理等复杂问题,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依托西安大都市的经济实力,借助科技、资金、人才等优势,在农业装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现代农业产业管理等方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推动陕西农业现代化提供经验,发挥辐射与示范作用。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总体的目标,以农业功能多元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化为主线,充分发挥灞桥区位优势和农业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三区两带”规划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到2015年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活水平和素质有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城乡产业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种养加,产学研,商消游”一体化的具有灞桥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
2.具体目标
(1)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带动农业,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面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共同繁荣。到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27.6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年均增长15.6%。
(2)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紧紧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等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5年全区创建15个优势农产品品牌,其中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2个,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区农产品销售额的40%以上;培育形成1家年销售额达亿元以上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0家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认定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5个,面积达到2万亩。
(3)都市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创建生态经济区的总体战略,加强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得到遏制,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加快推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大绿二期工程等林业绿化项目,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农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引进新的粪便污水处理技术,建设沼气能源项目,到2015年 全区建成生态公益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建设沼气池1000口,畜禽粪便污水处理率达到85%。
(4)休闲观光产业发展。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灞桥区位、交通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努力打造休闲观光品牌,着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重点开发“三线三节”,以“三节”带动“三线”,通过“三线”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特产销售、农家乐服务等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区建成农业休闲观光园区15个,休闲旅游年
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建成农家乐500家,从事休闲观光农家乐服务人员5000人。
(5)人文自然景观建设。重点包括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至2015年,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将建成以西安市为依托,以森林生态和环境保护为主旨,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重点,以“城市森林公园暨国际乡村俱乐部”为主体定位,以“华夏源脉,灞桥脊梁”为形象定位,以“东部崛起‘组团’”为功能定位,集森林生态旅游、休闲疗养、生态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健身娱乐、野营探险、自助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森林公园。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一心、三带、六园、九点”的整体布局基本完成(详见第六章)。
(6)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设。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增强发展活力,实现园区自我良性发展,为全国其他城乡结合部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一、总体布局
依据因地制宜、空间连续、突出特色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将西安市灞桥区都市型
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格局规划为“三区、两带”。三区: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原现代农业生产区、洪庆山旅游风景区。其中,白鹿塬都市农业区是主规划区,平原现代农业生产区、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区是次规划区。两带:连接三区的交通物流带、连接各景点的旅游大环线带。由两带联通三区,实现资源、物资、信息、旅游、人流循环、通达。
1.三区区位
(1)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区。位于狄寨街道办辖区,主要分布在水安路两侧。西起起薄太后南陵,东至灞桥蓝田界。长约7.5公里,宽约3.5公里,占地约3.5万亩。内含两带四园和鲸鱼沟。
(2)洪庆山旅游风景区:位于灞桥区东部,包括黄巢堡景区、墨玉河景区、月亮湾景区和九龙顶景区四个景区,规划总面积约3000公顷。
(3)平原现代农业生产区:位于红旗、洪庆和狄寨的西部,地域较零散,约4.5万亩。
2.两带区位
(1)连接三区的交通物流带。物流带联通三区,结合连接各景点的旅游路线,实现物资和农产品的高效流动网络。同时与灞桥物流商务港联通。
(2)连接各景点的旅游大环线带。包括连接薄太后南陵和鲸鱼沟、由鲸鱼沟返回白鹿塬都市农业区的两条纵线,由白鹿塬都市农业区到汉文帝灞陵的塬沿观光线和由汉文帝灞陵到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三条旅游线链接而成。
二、功能分区
1.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区
集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于一身,“一心、三带、六园、九点”(简称为1369)以发展农业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白鹿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将其打造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改造),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进一步融合的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高的都市现代农业区。
2.洪庆山旅游风景区
以生态功能为主,生产、文化和社会功能为辅,以“走进自然、感受人文、享受生活”为主题,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实施旅游开发,将其建设成森林型生态保护基地、优势果品生产基地、西安市的氧气加工厂、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民族荣誉感教育基地,形成规模宏大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为西安市城镇居民及外来客人营造一处“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回归自然、怡情山水”的新天地。将其打造成以狩猎、野果采摘、野外生存训练与拓展培训、休闲度假、农家风情为特色的原始生存体验旅游风景区。
3.平原现代农业生产区
以生产功能为主,结合社会功能和服务功能。在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区示范带动下,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城郊现代农业生产,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合理配置,科学管理,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的同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将其打造成以标准化种植、养殖及现代农业企业孵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的主战场。
第六章
白鹿塬核心区设计思路与空间布局
一、设计思路
以循环经济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基础,以项目为支撑,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以“古塬白鹿·绿色田园”为品牌,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与儒家文化孕育的白鹿塬文化,有效整合灞桥区的人文、历史及自然资源,全力打造灞桥区的农业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形成“可览、可游、可品、可居”的产业、生态、环境景观,构筑出“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实现白鹿塬文化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最终把核心区建成集生产创收、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功能分区
核心区依托白鹿塬区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自然、文化、地势、地貌状况和产业现状,通过园林化设计,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生产、观光、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使白鹿塬整体形成“一心、三带、六园、九点”的空间格局。
“一心”:即管理服务中心,为整个园区的提供管理服务,负责整体规划的组织实施,产品推销,参观接待,园区品牌打造,旅游产品的开发,宣传推介等工作,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等服务。
“三带”:即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白鹿塬农业产业带及旅游大环线带。白鹿塬产业观光带以东西贯穿整个园区的水安路为轴线,沿路成片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樱桃、葡萄、杏、桃、柿子等水果,形成局部壮美的植物景观。使整个观光产业带春天百花竞放;夏天翡翠串串,绿荫遮天;秋天叶黄果熟,满园飘香。不同品种的水果可以延长整个园区的游览季节,满足不同爱好游客的需要,使得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果可采;白鹿塬农业产业带贯穿5个核心园区和9个新农村示范点,主要体现白鹿塬现代农业具有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高效化、生态化、示范化特色,展示“公司+基地”或“公司+基地+农户”等新的农业生产
组织方式,展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融合;旅游大环线带将白鹿塬区各个产业园、景观园和文化园勾稽相连,形成一套旅游景观导向线和功能连接的大动脉。
“六园”:即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塬农事体验园、白鹿风情园及白鹿塬特色动物养殖园。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白鹿塬葡萄产业示范园,以涉农企业与农户为主体,展示现代标准化高效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提高涉农企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向世人展示独特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的同时,弘扬汉文帝为薄太后“亲尝汤药”的中国至孝文化,以古文明的动人故事点亮西园,在此厚重的背景之上重点展示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把园区与周围的示范园、观光点连接起来,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灞桥区水安路林果产业观光带内容更加丰富。白鹿塬农事体验园以传统的休闲度假为主,着重开发集民俗风情、农耕体验、生态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园区;白鹿塬特色动物养殖园-“白鹿园”是集科研、养殖、加工、旅游购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体验观光园;白鹿风情园以白鹿塬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农业产业发展为依托,将文化、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集生产、示范、观赏、储藏销售及加工、文化品味为一体“意境·白鹿塬”;
“九点”:以狄寨街道办所在地为核心,在对现有街办、村落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九个特色鲜明的新农村示范点”。
三、规划内容
(一)“一心”--园区服务管理中心
(1)面积:作为灞桥区政府的直属机构,不单独占地。
(2)功能:负责园区整体规划的实施,企业引进,产品推介,参观接待,旅游
产品开发,园区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等工作,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对园区所产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认证等工作,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等服务。
(3)内容:中心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以园林化的建设手段把生产管理、餐饮服务、农资农技服务等有效组织,合理的布局,形成集农业生产管理与休闲观光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服务区。从园区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考虑,组建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引进现代物业管理理念,对园区的生产、流通、食宿、各类产品开发等相关业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牌。
(二)“三带”
1、白鹿塬产业观光带
(1)面积:白鹿塬产业观光带全长17公里,位于水安路狄寨段两侧,包括狄寨街办金星、杜陵、南大康、北大康、姚家沟、鲍旗寨、狄寨街、南寨、小康、夏寨、东车、西车、张洪寨、五坊村、塘村、狄村、南白、南魏、杨家沟、迷村、寨子等21个村。
(2)功能:以水安路为为轴线,将整个水安路两侧的果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提供观赏、浏览、体验、品尝、选购等形式,使白鹿塬果业资源延伸为旅游资源,让游客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果业观光带建成后,将成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陶冶精神情操、调节市民心态、增长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上佳场所。
(3)内容:一是按照“月月有景色,月月景不同“的思路,以葡萄、樱桃及杂果等三个主要观光带为主,在各带之间种植各种苗木花卉和时令瓜果;每间隔2公里树立白鹿雕塑,创立白鹿品牌,并在白鹿雕塑上设置路标,为游客提供向导;二是搭建8条景观廊道,供游客休憩观光;每条廊道修建2座茶亭,让游客饮茶
赏景;修建马棚3间,饲养马匹,组成马队,让游客骑马游园。
2、白鹿塬农业产业带
(1)面积:以白鹿塬产业观光带为中心线,贯穿整个白鹿塬区的标准化农业种植基地。
(2)功能:贯穿5个核心园区和8个新农村示范点,主要体现白鹿塬现代农业具有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高效化、生态化、示范化特色,展示“公司+基地”或“公司+基地+农户”等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展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融合。
(3)内容:以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标准化樱桃种植园、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及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的标准化葡萄种植区为核心,连点成线、连线成带,形成沿路高效农业产业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标准化葡萄种植带。建设总面积5000亩,主要在修剪、管理、施肥、灌溉、病害防治等方面展示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产品达到有机产品质量。
标准化樱桃种植带。建设总面积5000亩,主要在树型修剪管理、施肥、灌溉、病害防治等方面展示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产品达到有机产品质量。
标准化蔬菜种植带。建设面积500亩,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计划建造日光温室300亩,大拱棚200亩,主要进行草莓、番茄、甜椒、黄瓜、甜瓜、西瓜、食用菌等蔬菜生产;露地蔬菜主要包括洋葱、大蒜标准化生产为主,实现标准化定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采收等。
标准化杂果种植带。建设总面积500亩,包括猕猴桃、石榴、桃、李等4类果树标准化生产示范,建立示范园区。其中猕猴桃面积100亩,石榴100亩,樱桃面
积100亩,桃子面积100亩,李子面积100亩。主要在树型修剪管理、施肥、灌溉、病害防治等方面展示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产品达到有机产品质量。
3、旅游大环线带
(1)面积:覆盖整个白鹿塬区。
(2)功能:将旅游景点的道路与干线公路连接,对整个白鹿塬的各个景区进行整合,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汉文化,白鹿塬文化及观光农业的完美结合,形成景点搭配合理,集吃、住、行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旅游大环线,从而节约旅游的时间和费用,消除旅游壁垒,实现整个园区的无障碍旅游。
(3)内容:除“五园”的旅游项目以外,将重点建设霸陵坡生态景观长廊带及荆峪(鲸鱼)沟生态旅游风景线。
霸陵坡生态景观长廊带:利用霸陵坡独特的地势和地貌,结合当地的风俗和人文景观,以弘扬汉文化为重点,以乡土文化和特色美食为卖点,在旅游服务的供给中,注入文化主题,形成文化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把霸陵坡打造为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健身、保健为一体的高品位旅游圣地,展示悠远灿烂的大汉文化,提炼浓浓的爱国情怀。主要包括:特色景观长廊:在霸陵坡高地搭建一条特色景观长廊,游客可站在景观长廊上远眺,灞河全景尽收眼底,并且在景观长廊上雕刻各种跟汉文化有关的诗词,让整个霸陵坡景区更具文化内涵;农业示范带:依据霸陵坡特有的地况和地形,选择水土肥沃的区域进行小麦、樱桃、核桃和葡萄等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种植,既符合整个白鹿风情园的设计思路,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特色农家乐带:在西张坡、王家坡、陈家坡、东家坡、塘家坪、马渡王、马仕字、东蒋村和西蒋村发展农家乐,利用农家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休闲娱乐带:修建康体运动中心:以时尚生活为题材,设置健康、时尚的活动项目,如网球、羽毛球等,建设养生保健的服务设施,如养生保健馆、健康随诊(亚健康诊疗、企业健康保健)、美容养颜等;
名特水产带:在灞河一带建设标准化名特水产养殖基地,养殖陕西省各种名特水产,一方面保持了生态环境,又能给霸陵坡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
荆峪(鲸鱼)沟生态旅游风景线:该区面积为2000亩,包括漂流区500亩、瀑布观赏区500亩、趣味垂钓区500亩和竹排区500亩。在传统水域景区观光游览的基础上,开发和设置各种“亲水、嬉水、滨水、乐水、享水”等游憩娱乐项目,通过“清风竹韵”、“渔樵耕读”、“白鹿古原”等文化概念包装,赋予荆峪(鲸鱼)沟旅游景区一些文化内涵,打造1~2个荆峪(鲸鱼)沟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文化景观、标识景观系统,充分彰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文化内涵,将荆峪(鲸鱼)沟打造成为“关中第一沟”,成为西安市内最具快乐氛围的清凉谷、快乐谷。主要包括白鹿塬生态旅游苑、鲸鱼湖休闲山庄、卧龙山庄水上游乐场、游艇康体俱乐部、湖岸栈道、观景平台等建设内容。
(4)精品旅游线路设想
白鹿塬半日游:白鹿塬产业观光带;霸陵生态景观长廊带;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塬农事体验园;特色动物养殖园
白鹿塬一日游: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霸陵生态景观长廊带;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农事体验园;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白鹿塬农事体验园;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特色动物养殖园;白鹿塬农事体验园-霸陵生态景观长廊带;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白鹿塬二日游: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特色动物养殖园;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塬产业观光带-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霸陵生态景观长廊带-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特色动物养殖园;
(三)六园
1、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1)面积:18000亩。
(2)功能:一是展示现代标准化高效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提高涉农企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二是实现产业典型示范、休闲娱乐度假和弘扬白鹿文化的完美结合。
(3)内容
标准化樱桃种植园:占地面积1800亩,该区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示范。主要在树型修剪管理、施肥、节水灌溉、病害防治等方面展示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产品达到有机产品质量。
设施樱桃园:建设总面积100亩,本着品种调优,档次调高,效益调好的原则,建设大棚樱桃6500m2。
种苗产业园:占地总面积1000亩,该园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优势,吸纳国内外农业及相关学科的科技成果,以花卉、果树、园林绿化植物等的新品种繁育与产业化经营为内容,以种子与种苗销售为经济增长点,实现园区高效生产运营。按照苗木用途,将该园区分为4个生产小区:一是果树苗木生产区:占地面积500亩,主要生产各类果树的实生苗和新品种嫁接苗,如苹果、李子、梨、欧洲大樱桃、桃、核桃、杏、核桃、柿子、葡萄等的实生或嫁接苗;二是商品花卉生产区:占地面积200亩,主要生产菊花、牡丹等盆栽花卉,地被石竹、葱兰、三色堇、一串红等露地花卉,百合、切花月季、香石竹等温室花卉;三是荒山造林苗木生产区:占地面积200亩,主要生产油松、侧柏、文冠果、花椒、榆树、沙棘、刺槐、中槐、杨树、元宝枫等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荒坡绿化造林苗木;
四是城市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区:占地面积300亩,主要进行各类城市绿化苗木生产,比如雪松、法桐、女贞、栾树、七叶树、紫薇、木香、海桐、结香、连翘、合欢、龙爪槐、樱花等苗木生产。
现代农业科技园:占地500亩,该园区以展示国内外农业及其相关学科高新科技和创意农业的新成果、新技术为内容,以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观光为经济增长点,以农业专家与企业技术部门为主体,展现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主要包括:①植物克隆园:以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核心,展示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在植物繁育方面的应用;②梦幻植物创意园: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以各种特殊的形式和形态展示各种新的作物生长潜力与人类的利用能力,展示梦幻般的创意农业科技成果。③现代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展示园:该区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农业工程技术展示,主要包括设施农业工程发展历程与技术革新、智能化温室生产原理模拟、节水灌溉设备、水肥一体自动化控制设备、农业机械化,电子灭虫仪等;二是农业科技电子体验区;三是展示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等3方面内容。
白鹿休闲山庄:以著名作家陈忠实《白鹿原》为原型,以当地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建设白鹿原休闲中心,包括餐饮服务区、住宿区、停车区、会议中心、健身娱乐中心、白鹿文化纪念馆等。白鹿休闲山庄依托鲸鱼沟的地理地势巨差,按照独特的陕西坡地类型,在盘坡公路上修建窑洞宾馆,以这种独具魅力的黄土高坡居住方式,缓解现代都市人对城市高楼大厦的厌倦、压抑之情,以勾起他们都乡村生活的向往。
樱桃主题公园:以农户为单元,以农家传统的待客方式为主要形式,培育具有樱桃园特色的农家乐。通过景观打造生态化,形成一户一景、户户不同的集群式发展的农家乐模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观农家景、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干农家活,充分体验农家乐趣,亲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意境。主要包括樱桃人家、古村人家及山野人家等建设内容,通过樱(桃)花摄影大赛、阳光老人观樱(桃)花一日游、浪漫樱(桃)花情约派对及樱桃宴、美容宴等系列农家主题宴
活动,提升灞桥樱桃主题公园的知名度。
特色古街:以白鹿原传统民居为主要建筑设计形式,青石铺路,霓虹灯璀璨,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可向游人出售传统剪纸、花灯、泥塑、石刻、编织、传统服饰等,突出白鹿原原汁原味的生活风情,提升商业街的人文意境。
竹林文化区:该区面积3000亩。建造20间竹屋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竹屋墙壁上雕刻各种与竹相关的诗词,竹工艺品展示区5000平方米,在竹林上方人工搭建各类鸟巢,引进各种鸟类。景区建成后,达到“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的意境。
2、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
(1)面积:以薄太后陵为中心2000亩。
(2)功能:以观光农业为基础,实现现代生态文化与古代汉文化的有机结合。
(3)内容
按照区域特色和功能差异的原则把园区规划为:
薄太后陵的古迹文化区:对薄太后陵核心保护区进行有效监测,严禁一切破坏活动。现存的石刻、碑文进行保护,运用不同颜色的植物、砾石或可逆性材料,表示出陵园的神门、门阙、乳台、献殿等位置,增强历史的可读性和文化的场景感。
汉文化馆:布置在在水安路西园段,本馆主要包括两个片区:一生平事迹馆。该馆以实物展示为主、结合图片文字说明,全面系统地介绍汉薄太后、汉文帝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弘扬汉代文化;二是全面反映“孝”和“俭”文化的主题馆,“百善孝为先、勤俭是美德“,“孝”和“俭”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宝贵精神财富,“孝”和“俭”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文帝作为中国第一孝子,他的“孝”和“俭”,是封建帝王中最为老百姓所乐道的。文帝事母,孝行天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本馆以雕塑的形式展现“文帝事母 亲赏汤药”的典故及文帝及后宫简朴的生活、衣饰,弘扬“孝”和“俭”孝文化,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形成和睦社会风尚。
白鹿书院:以白鹿文化为核心,以文学为其鲜明特色,发展藏书、编书、教书,研讨、交流、设奖等一系列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守住中国文化的根,促进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的发展。白鹿书院建成后将成为广泛团结、联系国内外的作家、评论家和学者,开展文学和文化交流活动,设坛讲学的平台。
花卉林木区:以时令花卉和葡萄、樱桃等观赏且大众喜食的果树生态园为主要的建设对象,该区营造相对封闭、安静的空间,以自然景色为主,为游人提供休憩、观赏、游览、食果空间。在各种花果生态园区间建设一个湖亭假山,以水面为中心,大小空间相互结合,宏观与微观观赏相结合。分为:缀花草地景区、山水密林景区、绿色廊道。
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薄太后陵西部和北部大片区域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示范基地500亩,主要以樱桃和核桃为种植品种,在产业带的连接处设置观光走廊,种植时令观赏花卉。
娱乐休闲餐饮区:修建生态餐厅和茶社2800m2,修建林间休闲小道1.5公里,农家乐相关休闲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
3、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
(1)面积:占地1000亩
(2)功能: 以白鹿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葡萄产业发展为依托,以葡萄与葡萄酒历史文化、价值景观及葡萄酒实物展示为一体,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将葡萄、葡萄酒文化与观光、休闲、采摘酿酒体验、娱乐健身、美食及购物等功能相融合,通过展示由土地到餐桌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链的整个过程,宣传、普及、感受、体验葡萄酒文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树立葡萄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3)内容:主要包括葡萄酒庄、标准化葡萄种植园及白鹿原民俗文化体验园等三个片区。
第一片区:葡萄酒庄
占地100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葡萄酒堡:酒堡分为四层,地下一层为酒窖,地上一层为葡萄酒生产车间,二层为展览区,三层为酒吧。
休闲葡萄园:占地面积20亩,利用生态型基质栽培技术在连栋大棚内种植葡萄,其中又分为两部分内容:情侣葡萄园和观赏葡萄园。情侣葡萄园占地10亩,通过包装营造一种人间仙境的氛围,使情侣葡萄园也达到神话般的境界。观赏葡萄园占地20亩左右,采用常规栽培或者无土栽培,树下铺草坪(耐踩踏草种),一家人可以坐享其中,体验休闲。
体验葡萄园:规划建设面积40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常规采摘园,占地20亩;其二是占地20亩的水上葡萄园。在一座人造河的两边种上葡萄(运用生态型基质栽培技术),葡萄架伸向水面。葡萄节期间,游人可以泛舟水上,划船自采葡萄。
探险葡萄园:建设一个占地面积10亩的葡萄迷宫,将葡萄园的美观、幽静与探秘 的惊险、刺激氛围结合起来。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广场:建设一个介绍葡萄与葡萄酒知识和传播葡萄酒文化的综合性场馆。葡萄科普园面积2000 m2,种植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陈列并演示从葡萄生长发育一直到葡萄酒生产的各个环节,供青少年参观、学习、实践。
葡萄长廊:长2000米,沿道路种植各种葡萄。
特色餐厅:特色餐厅一方面以辽阳的民俗,以地方风味小吃为主;另一方面围绕绿色葡萄资源,开发出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葡萄食品”。如,“葡萄龙须菜”,“情人心尖”。“葡萄龙须菜”即葡萄的卷须,可以凉拌,可以爆炒,也可做汤等;“情人心尖”其实就是葡萄新梢的嫩尖等等。
特色保健中心:葡萄酒浴,葡萄酒桑拿,葡萄皮渣超微粉面膜,葡萄粉碎物全身保健等特色项目。
第二片区:标准化标准种植园
建设面积800亩,包括50亩设施葡萄栽培区,其余为露地葡萄栽培区。
第三片区:白鹿原民俗文化体验园
以著名作家陈忠实《白鹿原》为原型,以当地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建设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包括白家大院、鹿家大院、中医堂及白鹿原小吃城)及白鹿塬影视、婚纱摄影及写生创作基地。
4、白鹿园农事体验园
(1)面积:720亩,布局在白鹿园的东郊。
(2)功能:以传统的休闲度假为主,着重开发集民俗风情、农耕体验、生态观光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园区,园区建成后,将使游客来则有景致可观,劳则有蔬果可摘、憩则有清茶可品。
(3)内容:
自耕园:现规划四个蔬果认养小区,每个认养小区面积为20亩,共计80亩。自耕园满足城市居民“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的需求,让认养者和其家人利用闲暇时光参与耕作、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劳作及乡土情趣。
珍果采摘园:占地100亩,该区以自然式布局,结合浏览路线种植不同花期与果实成熟期的果树,其中,以樱桃、核桃等适生果树为主栽品种,同时栽种一定面积的石榴、李子、桃及杏等杂果等,力求两季有果可摘、三季有花可赏。
观赏林:占地200亩,主要以种植适合塬上水土条件的经济绿化树种为主。该区为区内的园中园,主要以静赏为主,在种植上按其不同的空间变化,以雪松林、竹林、槐树林及银杏林为主,同时设有赏景的竹廊、木屋、竹楼及小作坊等小景进行点缀。
休闲区:位于园区的中部,是集餐饮、游园、水上及湖边休闲为一体观光休闲区。该区将园区内面积为12000m2的水库改造成人工湖,以湖为中心,以湖周边优美多变的地形、观赏林等自然景观为主体,同时修建一些风情木屋、林中茶社、观景平台、钓鱼台、凉棚等设施,供游客回归自然、休闲度假及观光旅游。
服务区:该区设有行政办公楼,职工宿舍、综合楼及服务区站20余座,为游客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设施。
5、特色动物养殖园-“鹿苑”
(1)面积:规划区域500亩,布局在荆峪(鲸鱼)沟。
(2)功能:“鹿苑”集科研、养殖、加工、旅游购物、科普教育于一体,依托荆峪(鲸鱼)沟的自然风景和品种繁多的鹿科动物,向游客展示风景如画的青山绿水,生机勃勃的动物群体,幽静清新的竹海,让游客体验与城市动物园迥然不同的感觉,是吸引广大游客特别是小朋友最乐于前往的一处人文景观。
(3)内容:
割茸观光台:设计游客观鹿台、观看割鹿茸、喂鹿活动。同时,为丰富观光产品,可以适当引入其他观赏性强的动物,如孔雀等观赏鸟类,使金鹿园更具观赏价值。
鹿文化园:增加稀有鹿品种;建立小型鹿文化展览馆,将鹿作为吉祥物雕刻或绘于门楼、屋檐、墀头、窗棂、石鼓、迎壁、庙宇、陵寝、古桥、亭阁等建筑上。在园区还可以开展鹿类动物知识竞赛活动,如鹿科动物100问有奖竞赛等。
小鹿斑比主题乐园:乐园背景设置模仿动画片的场景,设立各种儿童游乐项目;在“六一”节可以举办专题活动“小鹿当家”来提升人气。
鹿科动物园:品种包括麝、麂、水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长颈鹿、麋鹿、驼鹿、獐、狍等。其中,黑麂、麋鹿、白唇鹿是我国特产鹿类动物;驼鹿是鹿科最大动物;长颈鹿是陆上最高的动物;霍加狓是非洲特产珍贵动物;麝、毛冠鹿、白唇鹿、麋鹿、獐是我国保护动物。
购物中心:强化鹿产品的购物力度,使之规模化、规范化,重点宣传鹿产品的健生功能。
鹿肉餐厅:以鹿系列产品及陕西地方特色小吃为主。
6、白鹿风情园(作为一个概念、品牌)
(1)面积:贯穿整个白鹿塬区,特色化的人文自然景观的集中体现区域。
(2)功能:以白鹿文化为龙头,以“白鹿”为品牌,以汉文化为重点,以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为游客展现各色乡土风情,让游客在追溯历史的同时中,体验难得的那份闲适野趣,尽情的嬉戏、玩耍,寻找远去的那份纯真和乐趣,构成一幅“古塬白鹿献祥瑞,天下游人醉风情”的悠然画卷。
(3)内容:主要包括:霸陵坡生态景观长廊带--特色农家乐带;白鹿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白鹿休闲山庄、樱桃主题公园、特色古街;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书院、生态餐厅和茶社;白鹿塬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原民俗文化体验园;特色动物养殖园--鹿肉餐厅。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农家乐。
(四)九点
包括九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1)面积:5000亩。
(2)功能:展示新农村建设模式
(3)规划内容:以狄寨街道办所在地为核心,形成“环状+放射状”的组团式村镇体系,该体系是在对现有街办、村落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九个特色鲜明的新农村示范点”。中心镇(狄寨街道办所在地)按照国家建设示范性小城镇的规划要点进行建设,紧密结合白鹿原产业特色和人文自然资源,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业为核心的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居民新区。外围按照自然村逐渐向中心村归并集中的原则,形成八个特色鲜明的居民新村。每个新村周围有绿色环形廊道,每个廊道通过放射状的绿色轴带与园区和中心镇相连
接。每一个居民新村由住宅区、文化教育与休闲娱乐区、医疗卫生与生活服务区3部分组成,完全满足适居性与产业发展要求。各居民新区依据其文化背景及产业特色不同,形成不同文化、饮食风格与建筑特色。新区农民既可以发展农家乐等庭院经济,也可以参与周围各园区生产活动。
第七章
主导产业安排与重点项目运作
一、主导产业安排
(一)现有产业
(1)高产、高效的标准化种植业;
(2)以奶业为主体的现代奶畜饲养业;
(3)以现代设施为支撑的温室蔬菜业;
(4)以高品质、名品牌的现代林果业;
(5)各种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
(6)以及与西安市相关林的城郊旅游业。
(二)核心区产业
(1)葡萄产业;密植高产示范园300亩,规模化产业园500亩。
(2)樱桃产业:设施樱桃100亩;标准化示范园1000亩;产业化种植1万亩。
(3)核桃产业:核桃观赏种植园500亩;核桃加工、储藏2000吨。
(4)畜牧饲养业:规模化养奶牛500头、养猪2000头、养奶山羊1000只、特种动物1000头、果园养鸡2万只、建设万吨有机肥厂1座。
(5)沼气产业:围绕畜牧饲养业和农户生活需求发展沼气1000口。
(6)旅游产业:围绕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白鹿原文化、汉文化建设20个景点和500户农家乐。
(三)核心区基地
(1)2000亩精品葡萄生产基地;
(2)1万亩樱桃生产示范基地;
(3)500亩核桃观赏种植基地;
(4)2000亩设施有机蔬菜基地;
(5)1200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6)500户民俗村农家乐基地;
(7)5000头畜牧高效养殖基地。
(四)产业循环运作
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产业优化结构,革新生产方式,开展产业循环,提升产品品质,实现品牌化营销,开拓高端消费市场及海外市场是关键。实现如下产业循环
(1)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科学循环;
(2)畜牧饲养——沼气、有机肥——果菜业之间的科学循环;
(3)旅游产业——农业产业之间的融合。
二、重点项目运作
1.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建设规模:投资1个亿。
(2)建设目标:为园区产业提供支撑平台和基础服务。
(3)建设内容:交通道路、旅游环线、停车场、燃气工程、供热工程、加油、加气站、公共绿地、给排水工程、电力、电讯工程、环保环卫工程、防灾工程等。
(4)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投入。
(5)运作管理:加强管理,科学运作,保证质量,明细开支。
2.旅游景点及设施项目建设
(1)建设规模:投资1.5个亿。
(2)建设目标:为园区旅游提供支撑平台和基础服务。
(3)建设内容:鲸鱼沟、白鹿塬风情园、洪庆山森林公园、西原汉薄太后陵、农事体验园、灞陵坡生态休闲长廊、水安路产业观光大道等旅游景点,以及餐饮、住宿、文化设施建设。
(4)资金来源:政府和企业联合投入。
(5)运作管理:突出生态,保证质量,综合管理,科学运营。
3.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与循环发展项目建设
(1)建设规模:投资5000万元,产值10个亿。
(2)建设目标:提升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经济水平,实现产业之间循环互动。
(3)建设内容:葡萄主题公园、樱桃产业示范园、核桃产业及加工园、畜牧(牛、猪、羊、鸡)饲养产业园和沼气、有机肥产业的建设;各产业的种植结构、品种结构、运作机制、经营模式的优化和高科技化;各产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科学循环,互动发展
(4)资金来源:企业和农户联合投入。
(5)运作管理:突出生态循环和资源充分利用,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依据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统筹安排,科学管理,实现灞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4.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市场开发与品牌项目建设
(1)建设规模:投资1000万元。
(2)建设目标:以白鹿品牌为依托、以渠道建设为重点,以农资和农产品物流为突破口,实现市场引领产业发展。
(3)建设内容:国内外市场信息平台、西安市、陕西省、出口贸易市场生态体系、农资及农产品物流据点、白鹿系列品牌开发等的培育和建设。其中农产品市场供需研究和白鹿系列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是核心。
(4)资金来源:政府和企业联合投入。
(5)运作管理:突出品牌、物流和目标市场,保证产品质量,搭建市场平台,开辟营销渠道,创意营销方式和策略,实现园区农资和产品的顺畅流通。
5.灞桥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建设规模:投资500万元。
(2)建设目标:为园区发展提供决策和运作支持。
(3)建设性质:具有研究性质。
(4)研究内容:灞桥区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城乡一体化模式创新;都
市农业、现代农业、城郊农业的区别和联系;灞桥区文化创意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产业的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作机制、园区的组织管理制度安排等。
(5)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投入。
(6)运作管理:发现亮点,注重成果,加强管理,专家领军。
第八章
基础工程建设要求
一、交通道路系统规划
(一)对外交通道路规划
1.指导思想
按照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适应灞桥区作为西安市东部交通枢纽的需要,在合理分配园区各功能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组织完整的对外交通系统;根据园区用地布局,合理确定道路网密度,使交通网在园区内尽可能均匀分布;在人流、物流、车流的集散地,做到相互协调,形成有机联系。
2.原则
在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和满足交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以扩大绿地面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3.道路规划
园区外运输以汽车为主,主要依托汽车运输解决农产品的转运问题。园区对外交通通道主要由一条景观大道(水安路)和不同功能区之间的道路网组成,结合狄寨外环线成椭圆放射状布局。完成与灞桥区一纵四横及三纵一横的连接。
(二)对内交通道路规划
1.指导思想
园区对内的交通线路,应根据生产作业线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和组织流线、流量、车行系统和人行系统;应注意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衔接以及不同的交通车辆、不同的交通线路和不同的交通流量的衔接;生产区道路采用能满足错车要求的单车道。
2.原则
整个园区通过内部道路系统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按照人流、货流的不同特征、交通工具的不同性能、交通速度差异等进行分流,将道路区分成不同的功能。道路设计与当地的主导风向呈一定的偏斜角度,以避免大风的直接侵袭。
3.道路规划
A、白鹿塬都市型现代农业区:
(1)道路结合城市规划道路,与城市道路协调统一,区域采用椭圆放射状道路布置形式。园区内部道路规划到三个级别,即主干道、次干道和三级道路。主干道(水安景观大道):设计21米双向四车道景观带左右各50米建设;次干道(塬沿
第五篇:2014年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工程出炉
2014年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十大工程出炉
天健网消息(见习记者 姜洁)19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昨日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为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新成就,今年本市将继续启动设施农业建设、精品农业工程、农产品市场开拓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其中包括建设大连农产品在线交易中心,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50个等。
设施农业建设工程
继续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发展设施农业10万亩,新建标准设施农业小区1200个,其中500亩以上设施农业大区30个。
精品农业建设工程
创建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15个,辐射带动粮田标准化生产面积75万亩。新建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20个,新植果树10万亩,创建精品果园15个,新建蔬菜标准园20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个、绿色食品认证30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三品一标”产品生产面积达到65%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5个。
农业科技支撑工程
加强农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农业骨干技术和重点品种推广水平,完成培训农民50万人次,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50项,继续推进苹果矮化密植种苗基地项目和肉牛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推进与中国农科院的战略合作,加快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建设。
农产品市场开拓工程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示范区建设,新建农产品出口基地50个,搭建展会平台,支持和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和国际性展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力争实现农产品出口平稳增长。继续加大名优农产品媒体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提高我市名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完成种植业产品1300个样品定量检测和2.5万个样品定性检测,完成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及农业投入品定量检测样品5480个。推进监管示范乡镇和20个追溯试点建设,推进农业投入品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全面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维修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实现全市农业机械化的新发展、新突破。新增农业机械7000台,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7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5%。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
下达的指标之内。
农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建设大连农产品在线交易中心,扩大并全面升级“在线批发市场功能”,开发完成“交收服务系统”;建设农业“大网络”平台,构建大连农业体系整体网络架构。
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
择优给予市级龙头企业贴息贷款,做大做强我市龙头企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新建大型农产品储藏库10座。加快7个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建设,实现早投产、早见效。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0家。推进10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农村改革推进工程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加快建立土地流转公开市场,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加强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确保土地流转规范运行,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继续开展大田作物、设施农业、苹果树、能繁母猪、奶牛和育肥猪保险,新增农机保险,为农户提供5亿元的农业保险保额。
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
编制完成《大连市农村连片整治规划》。在150个村中实施“六化”工程,硬化道路4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000盏,建设户用沼气1000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处,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20个低收入村实施整村扶贫开发,抓好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不断提高低收入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