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

时间:2019-05-12 18:5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

第一篇: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 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驻赣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关问题实施办法的通知》

赣府发[2003]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军分区,各县(市、区)人武部,省政府各部门,省军区各部门:

现将《关于进一步推进驻赣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军区

二〇〇三年六月五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驻赣部队后勤保障

社会化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驻赣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2]20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营房保障

(一)军队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售房区及自有住房的维修、管理逐步与营房保障体制脱钩,从军队后勤保障体系中剥离,要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实行物业化管理;公寓区和军事行政区,除保密单位或部位外,要基本实行物业化管理。

(二)城区内或靠近城区的驻赣部队团(含)以上单位的水电气供应要并入市政管网。各级政府要把城市(镇)规划区内军队单位的水电气供应纳入城市(镇)总体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和地方市政建设有关规定,对需要与市政供水、供电、供气干(管)线连接的,要铺至营区边界;对需要水电增容、增加用水(电、气)挃标、开通双路供电的,要给予优先解决;确需开通双路供水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给予保证。军人和军队职工住房的水电气应分户计量,执行当地居民的统一收费标准,由经营单位向用户收取。

(三)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需要配套改造的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地要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整顿住房建设收费取消部分收费项目的通知》(计价栺

[2001]585号)的有关规定,不得征收城市基础设施“四源”建设费(挃自来水厂、煤气厂、供热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费)、建材发展基金和水电气的入网费、开口费、增容费、贴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取消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重复收取的水电气和道路等专项建设费或配套费。

(四)为适应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要求,军人和军队职工购买住房的,逐步由社会供应。各级政府要把符合条件的军人和军队职工住房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开发计划,满足部队需求。军人和军队职工到地方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符合当地购房条件的,当地政府要给予优先安排,享受国家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军人在地方工作的配偶购买所在单位具有经济适用住房性质的住房,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安排。

二、交通运输保障

(一)各级交通、公安、城建等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要按照《国防交通条例》的有关规定,优先安排军事运输,为军事交通运输提供便利的保障条件,迅速、准确、安全地完成仸务,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按照铁道部、总后勤部《关于印发<铁路军事运输计费付费办法>的通知》([1994]后交字第403号)的有关规定,在运输价栺上继续给予优惠。对交通不便、远离部队油库(站)的部队,石油公司要与受供部队配合,确定油料供应点,确保所需,保质保量,为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在部队遂行紧急仸务时,要优先保障。各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交通管理部门要为驻军开设公交站点,把公交线路延伸至营区边界。

(二)现由军队管理的连接军事设施的公(道)路,以民用为主、当地政府有能力维修的,无偿移交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和养护,确保畅通。军用公路的维修养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

三、医疗保障

军人医疗按照军队现行划区医疗体系予以保障。对远离军队医疗机构100公里以上县(市、区)人武部,军代处(室)、武警(消防)中队、边远执勤分队等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现役军人、武警官兵及享受优惠医疗条件的随军家属,纳入地方医疗服务体系。政府主办的医院要免收挂号费,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就医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予以优惠,对急诊、危重伤病员应先救治后收费;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军人病房,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服务。远离军队(武警)医院的军(警)官和享受优惠医疗条件的随军家属,有条件的要尽量参加当地医疗保险,各级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要积极提供方便,参加保险的费用由军(警)官所在单位解决。

四、军队职工分流安置

(一)原由军队承担的服务保障仸务移交地方单位后,原有军队职工随同移交,其劳动、人事、工资和社会保险关系随同转移。凡接收安置军队职工达到规定比例的新办企业,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1号)的有关规定,享受国家有关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大对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的力度,积极协调,妥善做好工作。

(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军队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纳入地方用工、培训、再就业管理体系。鼓励军队职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在职业介绍、转岗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并积极推荐安排就业。地方各企事业单位录用职工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吸纳部队职工。承揽部队服务项目的地方服务保障单位,要以吸纳部队职工为主。要把与地方通用专业的军队职工培训、专业技术等级考核、评定等纳入地方培训、考核、评定管理体系,军队不再单独组织。对以安置军队职工为主、具有独立法人资栺、与军队彻底脱钩的经济实体和自谋职业的军队职工投资兴办的经济实体,比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有关税收政策具体问题的通如》(国税发

[2002]32号)的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办法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各级政府要在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和照顾,对各种收费给予优惠。银行在资金信贷方面要给予支持。

(三)对军队单位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执行属地政策,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挃导军队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分流安置到地方的职工,其连续工龄视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享受当地投保职工同等待遇,军队原单位和职工本人不再补缴社会保险费。

五、组织领导

(一)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解决军队办社会问题、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责仸。各级政府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推进驻赣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作为促进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我省“双拥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为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按照“政府部门主导、军队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市场机制运作”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顺利进行。

(二)各级工商、物价、建设、质检等部门要把承担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仸务的地方单位纳入监管范围,对其资质资信、技术能力严栺把关,对其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驻赣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搞好服务。承担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地方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政策法规,严栺执行国家、军队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认真履行合同,自觉接受军队和地方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军队单位与承担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单位发生纠纷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会同军队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调解工作。

各级政府和各军分区、人武部要按照以上实施办法,认真研究制定支持驻军搞好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具体落实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推进驻赣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篇: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加强我省军粮供应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1402

【发布文号】赣府发[1994]54号 【发布日期】1994-11-14 【生效日期】1994-11-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

关于加强我省军粮供应管理工作的通知

(赣府发〔1994〕54号1994年11月14日)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改革军粮供应体制的通知》(国发〔1994〕12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军粮供应和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粮食价格和经营放开后,各级粮食部门仍是军粮供应工作的职能部门,粮食部门在各地开设的军粮供应点仍是军粮供应的主渠道。军粮供应管理工作继续由各粮食部门负责。为确保部队粮油供应,各地在方便部队、便于管理、确保供应、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可对现有军粮供应网点进行适当调整。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执行军粮供应政策,按照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的原则,做好军粮筹措、调运和加工工作,保证按时、按质、按量、按品种供应,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

二、二、供应部队的粮油,由粮食部门筹措粮(油、豆)源,凭新的军用粮票(证)按统销价供应部队。统销价与国营挂牌销价的差价由中央和省财政补贴,粮食部门不得随意加价和乱收费。各地在组织军粮(油、豆)源时,要尽量减少环节,降低成本,节省费用,保证质量。军粮供应要严格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粮食(食物)定量标准和国家等级、质量标准,不得断供、欠供或以次充好。

三、三、军粮财务上收到省级财政,实行专项、专户、专帐管理,并实行预、决策制度。对省级财政承担的军粮差价补贴资金,省财政厅按季提前1个半月预拨给省粮食局,省粮食局提前1个月将中央和省财政预拨的军粮差价补贴资金拨给地、市粮食局,地、市粮食局提前半个月拨给粮食供应单位,以保证及时筹措粮源。省级财政和各级粮食部门都要建立军粮财务专户,与原粮食财务脱钩,实行专项、专户、专人管理。要加强对军粮差价补贴资金拨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严禁拖延、截留、挪用,确保军粮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拨补到位。

四、四、有关银行对筹措军粮所需贷款要予以保证,按现行规定继续执行优惠利率,并及时汇划军粮差价补贴款。铁路、交通部门对调运军粮所需运力要重点安排,优先保证。质量监督部门对军粮质量检测工作要给予协助和支持。

五、五、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赣各部队要加强对军粮的管理,严格军粮计划审报制度和管理手续,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不准虚报冒领,不准倒卖军粮,不准用人员口粮作饲料,不准用军粮调换其他物品。违者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六、六、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军粮供应工作,在军粮供应体制改革过程中,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计划、财政、粮食、银行、铁路、交通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军粮供应出现断供、欠供等问题,要追究当地及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七、七、军粮供应与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军区后勤部负责商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科技扶贫

【发布单位】81402

【发布文号】赣府发[2000]28号 【发布日期】2000-08-03 【生效日期】2000-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组织

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的通知

(赣府发〔2000〕28号2000年8月3日)

各行政公署,各省辖市人民政府,各军分区,江西预备役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人武部,各预备役团,省政府各部门,省军区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作贡献,经省政府、省军区研究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组织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广泛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一、科技扶贫活动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围绕大局为民兵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总体规划,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广泛开展以“扶一批科技能手、促一方特色产业、富一片老区群众”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扶贫活动,为振兴江西经济、改善群众生活、促进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作贡献。

二、二、科技扶贫活动的目标、任务

民兵预备役部队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部署和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五个作用”,努力达到“四个明显”,即:在扶本治根、提高群众科技素质上发挥带头作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老区生态环境中发挥突出作用,在挂钩结对中发挥帮带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使老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明显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贫困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有明显进步,民兵预备役部队自身建设有明显加强。主要任务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把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科技扶贫的首要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00年在去年基础上再解决8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要求,今年省军区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力争帮助解决6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分解到团级单位原则上都要帮助解决1000人温饱问题,明后两年的扶贫工作仍然要抓住这个问题不放。各级要密切配合全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科技扶贫工作,大力帮助贫困地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解决穿衣吃饭问题。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实现增产与增效同步、丰产与增收并进,防止返贫现象。要组织民兵群众搞好资源开发,利用劳务输出,加快脱贫步伐。

(二)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要大力开展科普宣传,通过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宣传月”、“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技下乡”和创办民兵科技示范基地等活动,营造一个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群众需要,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发挥民兵训练基地、青年民兵之家和民兵育才学校的阵地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交流,帮助民兵群众掌握一至两门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对民兵专业户、乡土能人要加强引导,重点培训,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扶持,使他们成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要大力传播致富信息,开阔群众自我发展的视野,引导群众走向市场,为贫困群众科技致富铺路搭桥。要把支持贫困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科技扶贫的重要内容,团以上单位要有重点地帮扶一所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一帮一”捐资助学活动,确保扶贫点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指导贫困乡村发展集体经济,要适应市场需求,发挥当地优势,确立新思路,探索新路子,选择那些有市场、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加工项目,切不可贪大求全,给群众增加新的负担。在农副产品盛产区,通过组建营销公司,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在紧靠城镇、厂矿企业和交通干线的地方,积极帮助乡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兴办配套加工、商贸、运输等经济实体;在山林资源丰富的山区,要大力兴办木材加工、石料加工等小型企业。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各级人武部门要在搞好市场调查论证、立项、引进资金、办理各种手续、协调各种关系、选拔推荐人才、制订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多出主意,多提建议,多做工作,但切不可包办代替,直接从事经营活动。

(四)帮助贫困地区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能够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各军事单位要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加强挂钩点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退伍军人和民兵干部推荐到党支部和基层组织班子中,并注重通过学习培训、实际锻炼,帮助他们提高把关定向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要帮助基层组织建章立制,指导和督促他们抓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落实。

(五)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挥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突击力强的优势,成建制参加贫困地区“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为群众科技致富创造条件。沿江滨湖地区军分区、人武部,要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沿江干堤、重点圩堤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做好“治水富民”文章;山区各人武部,要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实施“跨世纪绿色工程”的号召,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搞好植树造林,绿色荒山荒坡,增加植被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要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当地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推广良种良法。要把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结合起来,努力扩大旱涝保收面积。积极支援贫困地区修建乡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

(六)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开展“四进”家门、争创“十星”级文明户和创建文明村镇等活动。要围绕转变社会风气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两个重点,教育引导民兵群众改变愚昧落后的不良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移风易俗,不搞封建迷信,抵制歪理邪说;转变传统观念,净化村风民风,树立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已脱贫地区,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要积极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配合地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三、科技扶贫活动的措施、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新时期民兵工作指导思想和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使大家充分认清开展扶贫活动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政治任务;认清科技扶贫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的现实需要,是“科技兴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认清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实践我军根本宗旨的实际行动,是省军区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长期任务,从而增强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投身科技扶贫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工作当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总体规划,做到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实施。要重视发挥人武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帮助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部队对科技扶贫工作的建议,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支持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科技扶贫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级老建办在制定扶贫攻坚计划时,要将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扶贫纳入其中,统筹规划,并在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上给予支持;农业部门要积极帮助民兵预备役人员掌握实用技术,帮助他们带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科技部门要及时提供科技服务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扶贫的科技含量。各军分区、预备役师、县(市、区)人武部和预备役团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开展科技扶贫活动的计划,主动争取支持。要建立有主要领导参加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扶贫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要根据上级的指示要求和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科技扶贫的目标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把挂村包户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做得好、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的及时提出批评。各军分区、预备役师每季度要安排一名领导到扶贫点帮助指导。各县(市、区)人武部和预备投团领导每月要到扶贫点现场办公。师团单位机关要经常安排干部到扶贫点蹲点;人武部、预备役团每季度,军分区、预备役师每半年要专门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工作;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驻地部队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纳入拥政爱民工作规划。

(三)不断改进扶贫方法。要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关于扶贫到村到户的要求,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基本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要继续坚持军分区、预备役师联系乡,县级人武部和预备役团联系村,乡、镇人武部联系组,村民兵连长联系户的建点联系制度,做到“五到村五到户”,即:计划分解到村,领导联系到村,帮扶措施到村,资金安排到村,工作深入到村;扶贫对象到户,帮扶人员到户,措施落实到户,项目覆盖到户,资金安排到户,确保扶贫任务的落实。要继续落实定目标、定对象、定责任、定成效、包脱贫的“四定一包”责任制。各单位原先确定的扶贫点,尚未脱贫的不得脱钩,已经脱贫的,要继续巩固,防止返贫。要把扶持到村到户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走产业化扶贫的路子。要根据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良种,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的生产技术。各地对一些高产、优质、高效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要予以重点扶持。

(四)实施科学指导。省军区政治部主要是搞好调查研究和宏观指导。军分区、预备役师主要是帮助县(市、区)人武部、预备役团理清工作思路,制定目标任务,协调各方关系,抓好典型引路。县(市、区)人武部、预备役团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搞好组织发动,并加强对基层科技扶贫工作的具体指导。基层人武部和民兵组织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帮群众脱贫,带群众致富,为群众解难,充分发挥“五个作用”。要实施分类指导,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切实选准科技扶贫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挂钩村、帮扶户的情况逐一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坚持抓点带面,运用典型推动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要大力宣扬一批科技扶贫的先进典型,不断把科技扶贫活动引向深入。

(五)坚持把扶贫工作与民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人武系统开展科技扶贫,必须坚持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生产力和战斗力同步提高。在扶贫过程中,要结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要通过科技扶贫,强化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科技意识,促进“科技练兵”活动的深入发展;要进一步组织民兵开展以劳养武活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民兵组织巩固;要通过成建制参加扶贫攻坚战,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政素质和专武干部、民兵干部、预任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通过开展科技扶贫,达到在用兵中练兵、强兵的目的,实现扶贫工作与民兵预备役建设相促进、同发展、双丰收,努力开创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印发《江西省县(市、区)

人民武装部职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996年10月8日 赣府发〔1996〕51号)

省劳动厅、省人事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军区后勤部关于《江西省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职工管理暂行规定》业经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县(市、区)人民武装部职工管理暂行规定

(省劳动厅、省人事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军区后勤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以下简称人武部)职工的管理,适应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通知》(中发〔1995〕12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认真做好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工作的通知》(赣发〔1995〕5号)精神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军队职工管理办法,结合人武部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人武部职工是指人武部在职的固定工(包括编内全民合同制工)。第三条 省军区后勤部负责全省人武部职工的统一管理工作。军分区后勤部负责本区域内所辖人武部职工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包括行政公署,下同)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军队后勤部门做好人武部职工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人武部职工管理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熟练的业务技能、严格的组织纪律的人武部职工队伍,保证战备、训练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 职工编制与招收录用

第五条 人武部职工编制员额由省编委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的通知》(中发〔1995〕12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关于认真做好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工作的通知》(赣发〔1996〕5号)核定。

第六条 人武部确因工作需要招收劳动合同制职工,必须控制在本单位编制员额以内,由省军区后勤部审批,并报省劳动厅备案。

招收录用职工,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复退军人中录用。第七条 招收录用职工,应严格坚持条件,保证质量。

招收录用职工的基本条件: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实表现好,经过一定的专业技术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者。

第八条 招收录用职工,由人武部根据上级下达的招收录用职工指标、招收录用条件和程序确定招收录用对象,报军分区后勤部审批,并由当地劳动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九条 招收录用职工,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用工单位与被招收的职工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

第十条 新招收录用职工实行试用制,试用期为6个月。第十一条 民兵武器装备仓库原则上不使用处于试用期的职工。

第三章 职工调配

第十二条 职工调配应根据人武部工作需要,在编制和劳动工资计划内,贯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内部调剂为主的原则,科学调整人武部职工队伍结构,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第十三条 职工调动审批权限:

(一)本地(市)范围内人武部之间的职工调动,由军分区后勤部审批,报省军区后勤部备案;跨地区的职工调动,由省军区后勤部审批,并执行地方劳动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从严控制人武部从地方调入职工,个别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确需调入的,必须在本单位编制员额以内,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后,逐级报省军区后勤部批准。

(三)人武部调出职工,原则按本条第(一)项规定的相应权限办理。对从事重要岗位工作或专业技术骨干的要严格把关。凡调出的职工必须搞好工作移交。

第十四条 集体所有制职工不得调入人武部工作。第十五条 人武部职工不得“停薪留职”。

第四章 职工培训与考核

第十六条 人武部职工应贯彻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及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的原则。培训应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方针,按需培训、学用结合,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第十七条 职工培训的内容为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职工培训应以技能培训为主,主要采取岗位培训、业余培训、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形式。第十八条 职工脱产学习或参加学历教育须经所在单位批准。

第十九条 人武部职工实行考核鉴定制度。考核鉴定分为:录用考核,转正定级考核,上岗、转岗考核,本等级考核,升级考核,技师考评等。

考核鉴定应遵循坚持标准、科学规范、公平合理、严肃认真的原则。

第二十条 职工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考核执行国家和军队制定的统一标准。

第二十一条 职工考核由军队后勤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第二十二条 职工考核结果应存入职工档案,作为使用职工和确定职工有关待遇的依据。

第五章 职工工资待遇与安全卫生

第二十三条 人武部职工执行军队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享受本人标准工资15%的军队服务津贴。

第二十四条 人武部职工一律实行工资基金管理,建立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其工资基金使用计划根据省军区后勤部下达的职工工资总额计划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五条 人武部职工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参加当地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第二十六条 人武部职工患病或受伤,按国家和军队的规定享受医疗待遇;因工负伤致残的,须经伤残鉴定机构鉴定等级,逐级报省军区后勤部审批。伤残职工凭《伤残抚恤证》享受伤残抚恤待遇。

伤残职工移交地方后,其伤残抚恤待遇仍由原评残单位发给。

职工死亡,按国家和军队规定的标准发给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第二十七条 人武部职工按规定享受公休假、伤病假、婚丧假、探亲假、女职工生育假等休假待遇。

第二十八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军队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须持证上岗。

第二十九条 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调离岗位,进行治疗或休养。

第三十条 严格执行伤亡事故、职业危害等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工伤事故档案、职业病档案和设备事故档案。

发生伤亡事故应及时向当地劳动部门报告,并抓紧对事故调查、处理,按规定报劳动部门批复结案,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和处理结果。

第三十一条 人武部职工参照专武干部发放制式服装,佩带专武干部符号。

第六章 职工退休退职

第三十二条 人武部职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应当退休。

第三十三条 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应退休:

(一)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经同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从事国家规定的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三)因工致残,经同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三十四条 不具备退休条件的职工,经同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应该退职。

第三十五条 人武部职工退休、退职,报省军区后勤部审批后实施。第三十六条 人武部固定职工退休、退职后,按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民安发〔1992〕23号)规定移交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安置管理。

人武部职工退休、退职后的待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职工档案管理

第三十七条 职工档案应按照人事档案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整理建档。内容主要包括:履历、自传、鉴定,学历材料,政治历史材料,参加党团组织材料,奖惩材料,招收录用、任免、考核、工资、退职材料,调查证明材料等。

第三十八条 凡归入职工档案的材料必须经过审查、整理和登记。本人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其档案进行修正和补充。

第三十九条 人武部职工档案由人武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职工档案进行核对、整理,严格查阅登记手续。职工档案应通过机要通信传递。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人武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执行。第四十一条 人武部职工奖励、处分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审批权限按《军队职工惩奖实施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具体运用中的问题,由省军区后勤部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6年10月08日 实施日期:1996年10月08日(地方法规

第五篇: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发布单位】81402

【发布文号】赣发[2000]20号 【发布日期】2000-08-16 【生效日期】2000-08-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通知

(2000年8月16日赣发〔2000〕20号)

各地、市、县委,各行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以下简称《决定》),是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对于推动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特就我省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提出以下要求:

一、一、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

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过20多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出生率逐年下降,妇女总和生育率已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实现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的低生育水平还很不稳定,有的地方生育率还比较高,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实行计划生育仍有相当的难度,任何政策的偏差、工作的失误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导致生育率的回升。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克服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情绪,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科学态度,一年接一年,一届接一届,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二、二、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的,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措施和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使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逐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今后10年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末,全省人口总数控制在4740万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

三、三、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

要积极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按《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坚决控制计划外生育。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不得利用职权超生。干部超生的,一律给予政纪处分,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党员超生的,给予党纪处分。

四、四、切实加强村级基层基础建设

要以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建立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优质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要结合贯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和计划生育队伍、阵地、制度建设,把推行计划生育与推进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文明家庭、培育“四有”新型农民、整顿社会风气结合起来,制定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过努力。使我省绝大多数农村都能达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要求。要通过典型带动,重点帮促,使一些后进村尽快改变面貌,能够跟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步伐。逐步形成“县指导、乡负责、村自治、户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

五、五、强化城镇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要积极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科学、协调有力”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加快属地化管理步伐。要把计划生育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落实好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责。要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再婚人员和口袋户口、空挂户口、人户分离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对流动人口要坚持在流入地和流出地共同负责的基础上,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要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落实好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部门的责任,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努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六、六、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逐步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体系。加强计划生育法制教育,增强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计生委关于印发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坚持“七个不准”的通知》(国计生政字〔1995〕138号)精神。各有关部门要从严查处做假手术、开假证明、作假鉴定和非法做胎儿性别鉴定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的人和事。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七、七、搞好宣传教育

各级党委要把人口理论作为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内容,坚持每年至少学习一次。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要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的公益性宣传。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各级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团校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中等以上学校普遍开设人口及青春期、性保健课程。

八、八、大力开展优质服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本着完善功能、提高素质、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精神,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强化县、乡、村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室建设,形成以县站为龙头、乡所为主体、村室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并以此为载体,把避孕、节育服务与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服务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要努力提高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及时率,提高育龄群众的健康水平。

九、九、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要认真落实《条例》规定的有关晚婚晚育和领证独生子女的各项奖励政策。在农村土地承包、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就业安置、学生分配等方面,对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计划生育困难户给予倾斜照顾。要不断完善“三结合”的扶持政策,把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增进家庭幸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计生富民工程”,动员有关部门在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生产、经营等方面对计划生育户给予优先扶持。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积极为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让群众真正感到实行计划生育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家庭生活上幸福。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从根本上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鼓励更多的夫妻终生只要一个孩子。

十、十、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分线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并每年考核地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情况。各地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报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组织、纪检等部门要把领导干部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奖惩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计,对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

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和计划、教育、科技、公安、民政、司法、财税、人事、劳动保障、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统计、工商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落实《决定》的具体措施和政策规定。要建立系统垂直负责的工作机制,做到与本部门的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党委和政府组织、协调、督促、推动各部门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要在组织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各级各部门在研究制定政策时,都要考虑到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今后,凡是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都要积极出台,不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都不得出台,已经出台的要修改完善,相抵触的要坚决废止。

省委、省政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县、计划生育红旗县、计划生育重点管理县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对“三为主”先进县、计划生育红旗县,经过考核合格的,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三为主”先进县、计划生育红旗县资格。计划生育重点管理县,在重点管理期间,不能评为综合先进,党政一把手不能提拔。十一、十一、努力增加投入

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增加幅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省在2001年要力争达到人均增加1元,其中省本级增加220万元;到2005年,计划生育事业费力争达到人均10元。要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力度,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上缴同级财政。社会抚养费、乡统筹费纳入同级财政后,财政相应增加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十二、十二、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

要继续贯彻赣编发〔1996〕67号文件精神,切实稳定和加强各级计划生育机构。要妥善解决计划生育聘干的遗留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特别是乡(街道)、村(居委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员、任务、报酬。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计划生育干部。

以上通知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并按照《决定》和本通知要求制定具体贯彻落实的措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