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审员区别范文
内审,管理评审,质量监督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审员:
1. 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评审标准,通过学习培训了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具有质量检验管理的基本知识。
2. 按文件要求编制审核实施方案,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方法等:
3. 编制检查表,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填写不符合项通知单,编写不符合项报告,4. 内审员不得承担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审核工作。
5.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质量监督员:
1. 负责监督管理体系在本科室的执行和运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或者质量负责人汇报并作记录。
2. 负责本科室范围内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验证,3. 检查本科室检测方法标准,规程和规范有效性和使用正确性,监督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测记录是否完整,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4. 对本科室的检测质量进行连续监督,当发现检测工作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时,有权暂停检测工作,5. 排除干扰,不受任何压力影响。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区别:
1. 实施人员不同,内审是由有资质的人员实施,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管理评审是由最高管理者实施。
2. 参与者不同,内审由内审员和各部门参加,管审由管理层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3. 责任人不同,内审责任人是质量负责人,管审责任人是最高管理者;
4. 形式不同,内审是现场审查,管审以会议形式。
5. 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的输入,如评审报告。
6. 针对性不同,内审针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并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得到持续的改进,管理评审是确保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得以实现,针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做出必要改进。
质量监督与内审的区别:
1. 内审是一个事后的控制,监督是一个事中的控制。
2. 监督是一个检测工作,内审是一个全部门全要素的审核。
3. 监督员没有专门的监督证,内审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 内审会发现不符合项,监督不会。
5. 内审应独立与被审核的部门,本部门不能审核本部门,监督没有要求。
第二篇:国家注册审核员,主任审核员及内审员区别
一.国家注册审核员
“国家注册审核员”也叫外审员,是指在国家认可的中国(非外资机构)的认证公司工作的审核员资格。这些认证公司并非是指国家(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公司,而是独立的企业,可以是民营私营,可以是独资合资,总之是遵守公司法的普通的公司企业而已。而称呼叫做“国家注册审核员”,是因为这些机构是国家最高认监委认可的机构,工作人员是负责到企业认证审核--通过审核后给予注册证书并存档在自己所在的认证公司的一种行为叫做注册。近年CNAT(CCAA)可能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就弄了个小卡片,将注册审核员的“注册”变成了双重意义:注册同样意味着一个认证公司的审核员在CNAT(CCAA)登记(被批准资质并且进行考核监督)。而IRCA注册的审核员,由于注册机构是国外的,这些工作人员可能大多数都是在外资认证公司(驻中国的也很多)工作,这个相对而言的身份,就成了国际注册审核员了。按照IATCA协议,两种审核员具有等同的含义和工作互相认可特点,不存在大小高下之分。
二.国家注册内审员
“国家注册内审员”,也同样是指国家最高认监委CNCA认可的中国(非外资机构)的认证公司、认证咨询公司、认证培训公司所颁发的资格证书,而其证书的真实性,在这些机构以及ISORC(http:///)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注一)上面登记证明了,获得了注册。这是一种逐渐规范化的行为。这个行为的最初,是由于国家认可的某些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颁发的内审员资格证书上注明了一个“注册”或者“注册范围”字样,就让人感觉到这种证书才是注册的。而还有些人士对此很误解地认为:以为内审员资格证书有两种,一种是注册内审员,一种是培训合格证书。--这个误解的造成,导致很多人的学习选择也形成偏移。实际上国家最高认监委认可的机构颁发的“内审员培训合格证书”就是内审员资格证书。这个“内审员培训合格证书”同“国家注册内审员”、“国家内审员”等称呼是等同意思。
内审员资格证书,权威的确认,应该是企业用人单位自己的人事部门确认的,是企业内部对内审员进行的一种身份确认,证明某人有内审员资格(确认其经过了合乎要求的培训)。而并非是第三方机构颁发的证书为最权威--甚至可以说,对于企业而言,第二方因为审核的需要,确认的对方的内审员资格,可能比第三方机构(含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更加有可信任度。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对ISO标准或者国际上如欧盟相关认证(如QC08000,REACH等)了解和掌握甚少,因此培训出来的内审员完全不如外界有些机构培训出来内审员的素质(质量)高。也就是可以这样认定:任何一个培训机构或者顾问咨询机构,无论国家认监委是否认可(如标准研究机构、高校大学、行业专家队伍、甚至专家个人、教授个人签发),只要培训出来的内审员的质量相对较高,那么这种资格证书就是最权威的了--权威的鉴定者(权力)在于用人单位自己。
目前国内的内审员证书非常多,因为这是企业本身需求的一种人才能力资质,而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尽管所负责的是企业认证、认证咨询以及注册审核员合格证书的培训,但是内审员培训的需求还是很多的。内审员资格证书并非一定要这些机构颁发,企业自己也可以通过高素质的培训后确认自己的内审员。那么这样可以看清一点:全国通用的叫做“国家注册内审员”、“国家内审员”,因为是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机构颁发的证书,因此相对而言是有很高的公信力的。--但是假如颁发的证书泛滥了,比如卖证书、考证书等等,内审员本身的素质(质量)并不高,会严重影响到这种资质证书的含金量--尤其会影响到颁发证书的机构。
请注意:内审员资格证书是学来的,不是考来的!尽管考试是学习中或者学习后的一个过程。一个人拿了任何一种文凭证书,假如自己本身的知识能力同证书文凭不相称,就等同于假证书文凭。
这些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研讨。因为国家认监委等部委机构以后是否会进行某些行业领域的体系改进以及体系推广模式的变革,要有待以后才能知道,欢迎随时到康达ISO培训网查看(http:///)进行发布和修订、研讨这些知识,以便使更多人不至于误解一些相关概念。
注一:第三方服务机构,非指第三方认证机构。第三方的服务,是指独立于某些限制而尽可能站在公平友好的立场上对“圈内”“圈外”的机构进行服务的一种方式。ISORC是由国家认监委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和顾问机构以及IT技术服务机构友好联合发布相关培训信息和知识学习的机构,全国开展以注册审核员培训学习以及企业相关内训为主题的服务。站在第三方的立场进行服务。
外审员也就是认证机构的审核员, 主要的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种.通常产品证是强制性的,而体系认证是自愿的,但是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外审员有9000外审员,14000外审员,18000外审员(分别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正是的外审员可以挂靠到认证机构或就专职在认证机构做审核员,参与企业认证评审工作.三.国家注册审核员注册应具备哪些条件?
申请注册CNAT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的要求
1. 培训经历
(1)申请人应成功地完成经批准的CNAT-IATCA QMS审核员培训课程并且通过经批准的考试。
(2)初次申请注册为审核员级别时,培训应是在申请注册前3年内获得的。
(3)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其在审核员培训至提交申请期间,一直从事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或实施工作,同时完成了满足注册保持要求的相应水平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则对申请人3年内获得培训的期限可延长一年。
2.教育经历
(1)申请人应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或CNAT承认的等效学历;
(2)申请人应接受过足以获得作为审核员所需的知识的教育。申请人还应向CNAT提供其在他们所选择的工作领域中持续改进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教育,培训课程或其他适当的专业发展)的证明。
注1:国家承认的学历是指我国人事部门和教育部门承认的学历,参见有关规定和相关部门网站。等效学历是指与中国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大专以上学历相当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经历,该经历应经公证。
注2:在任何情况下,申请人都应提供所声明的教育经历的书面证明。
3. 工作经历
(1)具有大学本科(含)以上的申请人应至少有4年全日制(或累计相当于4年全日制的兼职)工作经历;学历为大专的申请人至少应有5年全日制(或累计相当于5年全日制的兼职)工作经历。该工作经历应在负有判定责任、解决问题和与其他管理者或专业人员、同行及顾客进行沟通的技术、专业或管理岗位上获得。
(2)申请人应提交工作经历的书面证明。证明中应提供申请人从事的工作职责、岗位、级别和报告的级别。
注1:可接受的工作经历应当在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后获得。
注2:原则上,组织中各种管理、技术、职能部门的人员(如:行政、质管、检验、计量、工艺、技术、培训、标准化等部门的人员),以及与产品实现活动相关的实施部门的负责人(如:检验、检测机构的负责人、车间负责人、项目经理等),其经历被视为审核员注册时可接受的工作经历。实施部门具体岗位的操作人员(如:销售人员、医疗护理人员、财务出纳、设备操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事具体服务的人员等),其经历不能作为审核员注册时可接受的工作经历。
4. 质量经历
(1)申请人在全部工作经历中应具有至少2年与质量有关领域的经历。
(2)适宜的质量经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QMS)的实施、运作和/或审核。这些经历应提供申请人有效地审核此类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实际知识,而且这些经历必须是在初次申请审核员注册前5年内获得的。
注1:“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经历”是指组织中业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如:计量、标准、检验、技术、计划等部门)和组织中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部门的负责人(如:采购、销售、生产、售后服务等部门)具体实施体系的经历。
注2:“运作质量管理体系的经历”是指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质量主管部门中从事策划、运作质量管理体系的经历。
注3:“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相关经历”可参见CNAT〈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第二版)中“用于注册的合格审核”。注4:质量经历和工作经历可以同时发生。
国家注册审核员,主任审核员及内审员有什么区别?
一、内审员--内部审核员,是在自己所在单位(公司、工厂等所有所有企事业机构)里工作的人员所具有的一种审核员资质,为自己的单位服务。这种资质任何人都可以学习,是否参与公司的专业工作(如专员、内审员、外审员等),要看公司的安排。内审员也可以参加注册审核员的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内部审核员通常是负责第一方审核为特点,当公司组织外派负责审核供应商或者相关方时,就是属于第二方审核,也是外审员了。
二、注册审核员--是指在认证机构工作的,就是认证公司里工作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资质,主要做申请认证的单位的审核工作。这种资质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但是按照中国国家有关机构的要求,目前申请这种工作资质,通常都是教育部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以及相应的工作年限和获得一定的审核经历的工作人员。对于特殊专家资质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认同,才能够给予资质能力确认。
注册审核员如果在企业里工作,从事企业内部审核,证书等同于内审员。
目前在中国,有些认证咨询、认证培训公司,有关机构要求拥有一定数目的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的注册审核员,如国家认监委认可下的认证咨询公司等。这些服务范围通常是指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
注册审核员通常是参与第三方审核为工作特点。
三、外审员--外审员是相对于内部审核来说的,也就是到自己所在单位以外的公司组织去审核的人员。这种审核在规范化的说法,叫做“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人员,可以是内审员,也可以是注册审核员,还可以是某个公司组织或者个人委托的任何一种人员。但是在具体的审核要求中,有有所不同。通常高级的第二方审核员,往往是委托既有专业素质又知识能力广博的顾问公司顾问师来负责。
可是一个企业里的对供应商审核以及相关方的审核工作,在难度不大或者工作量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会任命自己的内部审核员资格的工作人员负责第二方审核。但是有些情况下,企业组织也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需求,邀请顾问公司或者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帮助进行第二方审核。
第三篇:内审员
内审员
如何进行内审?
1、编制内审计划。
2、编制审核实施表(具体安排)。
3、进行内审首次会议。
4、填写内审检查表(将检查情况记录)。
5、填写不符合报告(对不符合情况开 不符合报告)。
6、进行内审末会议(情况总结)。
7、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总结的文件化)。
第四篇:内审员
不断的学习理解体系管理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协助部门领导规范管理、促进改进。
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改进体系的宣贯、维护、监督和改进。协助公司完成体系审核、外部审核等任务,并组织做好本部门后续改进工作。协助完成公司需要的其它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协助或承担公司或部门级的质量改进项目的实施推动。
积极参与公司流程优化、职能梳理等日常基础管理工作。
负责日常重要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跟踪、处置、归档等工作。
权限
对本部门的质量体系运行有指导、监督和改进权。
根据公司审核安排,有权对受审部门进行审核、提出问题点改进要求,并对问题点的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有权对违反公司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
有权参与公司基础管理和部门间的协调改进工作。
有权对重要质量信息进行收集、上报和跟踪。
内审员主要工作内容:
1、体系审核:做好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职能部门的体系审核工作,编制审核检查表和审核报告,并验证问题点整改效果。
2、管理评审:协助部门经理完成管理评审工作,识别重要的管理改进点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不断完善基础管理体系。
3、流程优化评价:担任公司流程优化评审员,根据计划负责公司相关部门的产品实现流程优化评价工作,提供增值服务,推动管理完善。
4、迎接外审:组织落实部门内部的审核准备工作并接受审核。
5、改进项目的策划、实施或参与:公司级或部门内部质量改进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识别改进需求,成立项目小组,策划组织实施,固化改进成果,是公司基础管理改进的重要推动力量。
6、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包括生产和质量信息传递、改进点识别、改进推动、部门间协调等。
7、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维护:部门内部体系运行监督、改进、文件优化。体系自查、文件管理、迎接审核、问题点组织整改,部门制度健全等。
| 评论
对整个审核过程负全责,协助选择审核组其它成员,负责文件审查,制定审核计划,向审核组成员分配任务,确定检查表的编制及审查表,主持首次末次会议,主持审核组会议,负责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作出审核结论,负责编制审核报告,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领导沟通,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工作。
第五篇:内审员、注册审核员、外审员的区别
内审员、注册审核员、外审员的关系与区别
本文字是针对不了解审核员行业的学员进行答疑,因此尽可能采用“通俗”语言进行表达,请专业工作人员发现术语以及阐述不规范之处,多多理解。
一、内审员--内部审核员,是在自己所在单位(公司、工厂等所有所有企事业机构)里工作的人员所具有的一种审核员资质,为自己的单位服务。这种资质任何人都可以学习,是否参与公司的专业工作(如专员、内审员、外审员等),要看公司的安排。内审员也可以参加注册审核员的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内部审核员通常是负责第一方审核为特点,当公司组织外派负责审核供应商或者相关方时,就是属于第二方审核,也是外审员了。
内审员资格证书,不是职业资格证书,也不是岗位资格证书。内审员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个岗位(但是企业根据需要,也可以确定这个岗位),内审员资质是一种专业资质,或者叫专家资质。
内审员资格,是经过培训学习得来的资格,不是考试考来的。尽管考试必定是培训学习中的一个过程。
二、注册审核员--是指在认证机构工作的,就是认证公司里工作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资质,主要做申请认证的单位的审核工作。这种资质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但是按照中国国家有关机构的要求,目前申请这种工作资质,通常都是教育部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以及相应的工作年限和获得一定的审核经历的工作人员。对于特殊专家资质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认同,才能够给予资质能力确认。
注册审核员如果在企业里工作,从事企业内部审核,证书等同于内审员。
目前在中国,有些认证咨询、认证培训公司,有关机构要求拥有一定数目的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的注册审核员,如国家认监委认可下的认证咨询公司等。这些服务范围通常是指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
注册审核员通常是参与第三方审核为工作特点。
注册审核员证书是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三、外审员--外审员是相对于内部审核来说的,也就是到自己所在单位以外的公司组织去审核的人员。这种审核在规范化的说法,叫做“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人员,可以是内审员,也可以是注册审核员,还可以是某个公司组织或者个人委托的任何一种人员。但是在具体的审核要求中,有有所不同。通常高级的第二方审核员,往往是委托既有专业素质又知识能力广博的顾问公司顾问师来负责。
可是一个企业里的对供应商审核以及相关方的审核工作,在难度不大或者工作量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会任命自己的内部审核员资格的工作人员负责第二方审核。但是有些情况下,企业组织也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需求,邀请顾问公司或者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帮助进行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员资质证书,是岗位资质证书。
四、外审员-第二方审核员资质能力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