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机制发展农村公路分析思考
**农村公路建国六十年从无到有,改革三十年由少变多,新世纪十年变通为畅,发展迅速,有目共睹。然而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还很不够:还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真正当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还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农村公路急需发展、急需加快发展、急需又好又快发展,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本文拟从建设和养护两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关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路大致经历了八十年代民工建勤筑路基、九十年代通乡公路黑色化、新世纪十五期间的“通达工程”和十一五期间村村通水泥路四个阶段,新增公路里程800公里,提高路面等级1000多公里。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总量不大。至2008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1949.5公里,公路密度83.0公里/百平方公里,而全省2007年底公路密度达106.4公里/百平方公里,仅有全省水平的78%。二是等级不高。全县农村公路中没有一条二级县道,没有一条三级乡路道,村道标准更低,存在不少等外路。三是深度不够。我县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沟通不够,存在不少断头路,没有真正形成网络。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谋划项目。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对县乡道和村道实施了“通达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现在正在试点“组组通”,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规划“组组通工程”项目。另一方面,谋划一些大项目,如:将安九公路建成一级公路,将宿两田公路、太下九公路、许河趾公路建成标准二级公路。
二是争取升格。照理说从县城通往乡镇所在地的公路为县道,可不知何故,我县居然有通乡公路不是县道。可搞一次普查,向上申报,争取升格。根据普查结果,将那些通往乡镇所在地的公路或沟通三个及三个以上乡镇的公路或沟通两个乡镇且超过一定距离的公路升格为县道,将那些沟通三个及三个以上村的公路或沟通两个村且超过一定距离的公路升格为乡道。
三是多方筹资。首先是争取项目资金。其次是吸引社会资金:象安九公路如能立项为一级公路,完全可以采取bot方式;曾有人向笔者咨询过可否用林权抵押贷款修村道,可出台政策鼓励。再次是加大县级财政对农村公路的投入比例,去年全县的财政支出有10个亿,1%是1千万,5%将是5千万。如果每年投入5%,不出5年,**的农村公路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支出的5%投入农村公路,目前看似幻想,但与公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与公路建设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比,5%应该不算多。
二、关于养护
2003年实行公路分级管理以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大多属于自发,管养基本无人问津。分级管理后,我县农村公路建管养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养护仍然是薄弱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有:
(一)路况普遍较差,养护管理难度大
我县农村公路路基绝大多数都是采取民工建勤、投工投劳方式修建的,质量较差。随着交通量日益增大,特别是超载重载车多,路面破损、龟裂等现象十分普遍,恶劣天气时到处塌方、沉陷。桥梁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石拱桥,原来设计荷载偏小,近期出现很多危桥,除已改建的田墨线石船口桥,正在改建的太下线红卫桥、桃园桥,还有许河线的荆桥、墨两线的保障桥、破界线的界岭桥等桥梁都是危桥,急待改建。
县道虽经“通达工程”、“通乡油路工程”实施,仍有杨复线18公里、墨两线12公里(其中10公里为砂石路)未改建。已改建的,由于配套资金不足,计划执行未到位,配套设施未实施,加之超载重载车辆高频度碾压,大大缩短了服务年限,有的急需大修。
(二)经费未落实,养护不到位
公路分级管理后,县道由地方公路局管养,日常养护经
费原来由市地方公路局拨款,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后,省市只负责县道大中修项目资金且要求县政府配套,应由县乡政府负担的日常养护资金、小修资金及管理养护人员工资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现在养护资金无着落,人员工资无着落,养护管理无法实施到位。
乡、村道路由所在乡镇、村管养,大多数乡镇、村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没有专门的管养人员,养护管理形同虚设。
(三)没有建立健全养护机制
国务院、省、市先后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意见,其精神:一是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县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负总责,负责筹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并监督使用。乡镇政府负责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及养护资金的筹措。二是明确养护资金来源和标准。养护资金分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工程资金:日常养护资金由县政府负责筹集,省交通厅要求的标准为县、乡、村道每年每公里分别不低于5000元、2500元和500元;养护工程资金由省统筹安排,分年分项目下达,其标准为县、乡、村道分别不低于每年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每公里7000元、3500元和1000元,不足部分由县政府负责筹集。而我县至今没有出台养护体制改革意见,没有真正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
当前我们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抓工作:
(一)尽快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法
根据国务院、省、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改革方案、意见,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乡镇设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村定专人养护,明确资金来源,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1、县级财政预算应包括三块:一是按县、乡、村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1000元的标准配套养护工程资金,二是按县、乡、村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2500元、500元的标准计算日常养护资金,三是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2、乡级财政预算包括:乡、村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1000元的养护工程配套资金,乡、村道每年每公里2500元、500元的日常养护资金,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3、村级集资: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养护工程配套资金和500元的日常养护资金。
(三)创新养护模式,提高养护水平
申报启动省交通科研课题《农村公路养护模式研究》,创新养护模式,提高养护水平。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浅谈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思考
浅谈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对农村公路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路,意义,问题,发展公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推动农村快速发展、脱贫的必要因素之一,农村公路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恩格尔系数的减小,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刺激商业活动、同时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全省农村公路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 农村公路沥青和水泥路建设让我们实为震撼。以前下雨下雪,土路上都是烂泥,根本没法上街。现在‘村村通’修到了家门口,小孩上学很方便。要想上街,骑个摩托车,一会就到了。”居巢区烔炀镇曙光村委会村民刘祖春高兴地说。由此可见,农村公路的修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村村通”也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便于城乡之间的联系,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不可否认,我县农村的公路建设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农村公路密度低。虽然“村村通”的计划实践的比较完美,但我们很明显看到柏油路并不是在每个村子都有的,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村子,仍是由泥路为主。这是由于公路修建是由政府主导的,考虑到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修建公路所获的效益并不大。
2、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公路建设需要一事一议,群众投工投劳受到严格限制,而县乡财力又十分困难,自筹资金落实难度大,部分县市区存在等、靠、要资金的现象,工作上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我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广大群众和不少地方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表现出极大期望,建设规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要求增加建设项目和规模的愿望十分迫切,这就使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3、公路技术等级偏低,少数农村公路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这直接影响客货运输安全、时效、经济效益。这是主要由于在垄断竞争中,商家通过尽可能的压缩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再加上农村公路资金少、项目小、标准低、项目分散,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致使部分农村公路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按操作规范施工。有的施工队只注重抢进度、省材料、省工时,仅以“通达”为目标,没考虑地质、坡度、天气等因素,导致雨天坍塌不断,坑槽连片;二是缺乏技术指导和管理监督管理。部分地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和严格的监督机制,致使施工中出现有偷工减料,掺杂使假,虚列成本的现象,从而使工程质量埋下隐患。由于部分公路质量存在问题,从而出现了刚修好不到半年路面就严重损坏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前面在修后边就坏。这虽是极少数情况,但群众对此反响强烈,怨声载道,说“村村通”变成了“村村坑”。
4、农村公路缺养、失养现象严重。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公路较为普遍的存在着被动养护和无人养护现象。不少路段修好后就万事大吉,再也无人管护,任其自生自灭。有的陷入“修—坏—再修—再坏”的怪圈,有的路面一修通,出现坑槽无人填补,水沟堵塞无人疏通,小病拖成大病,小坑拖成大坑。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公路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加强我县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提高农村公路的运行效率,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促进农村公路持续、稳定发展,努力发挥农村公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交通部门应该着重思考的课题。为此我觉得要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构建我县大交通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终端和毛细血管,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甚至是一些地方唯一的出行通道,是关系到
全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还可有效地促进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市已开始着手编制“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其规划要体现时代性,具有科学性,把握规律性,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村公路实际,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地方入手,确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3、采取有效措施,破解资金难题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目前已成为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瓶颈”,大力筹措建设经费,为农村公路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等原因,公路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失衡,投资回报率过低,资本回收期过长,水泥采取限制价格。学会利用最大的机会成本。主要做法是:发动群众捐资、部门合力筹资、项目整合并资、农业开发融资、资源利用省资。
4、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为此政府要采用确保民心工程为放心工程。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问题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达到公路修建中的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要以最小的成本修的最好的道路。最终达到规模报酬递增。一要建立农村公路质量终身负责制。这样一旦工程质量出了问题就要追查到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追究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二是纪检、审计等部门要全程介入,严格执法。必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加大违纪违法事件查处力度,不能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出现死角,不能当事后诸葛亮,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及时追究责任,及时公开曝光,严防“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三是要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切实把质量管理贯穿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始终。四要做到经常巡查,及时整改补救。要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相关职能部门还要通过对施工全过程的日常巡检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予以返工或改进,不能将隐患隐藏,促进施工单位建好工程。、5、加强多农村公路的保护。如加大对超限运输车辆的监控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超限车辆为躲避收费而绕道农村公路通行的现象,避免公路过早损坏。对重点的“村村通”路段要建立防护工程,防止汛期山洪对公路造成水毁。
6、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就是农村公路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预算线内,使得消费者均衡。一要做到不伤农民群众捐资修路的积极性,不修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二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强行摊派、集资;三要依法征地拆迁,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四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路线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尽可能利用已有土源和料场,不乱采乱挖。各地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的缺口,努力解 决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造成的乡村债务、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总之,加快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政府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使得各个投入要素合理,达到规模报酬递增,充分发挥公路经济的效益。在发展目标、技术标准、前期工作、施工管理等方面,不盲目攀比,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做到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从当地公路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最终修出一条条群众放心路。
参考文献:(1)刘卫锋,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深析,科技资讯2008
第三篇: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发言材料
张建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虎城乡就“三农”工作实现了一点机制创新,成立了“促发展帮扶基金”,形成了新农村建设“3+1”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就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做一简要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促发展帮扶基金
1、成立原因。在“三农”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困难: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无资金投入;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因病因灾造成生产生活困难无资金帮扶渡过难关;贫困户无资金助其脱贫,劳动力无资金实施就业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大户无激励机制*****有鉴于此,虎城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部分社会成功人士有热心出钱解决这些困难,鼓励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专项基金”
2、筹资渠道。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职工为所驻村捐钱,各村号召全村群众、外出乡友,特别是在外从政、经商或务工的成功人士献爱心捐献资金(多少不论),成立“***村促发展帮扶基金”。
3、基金用途。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业主引进发展项目、拓展产品市场;帮助各村实施劳动力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各村实施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对成功脱贫实行大额奖励等。
4、管理审批。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基金”领导小组,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办法,具有本村户籍的村民申请使用该资金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审查后予以发放。具体为:设单独专项账号管理;接收捐赠时,开出专用收据给捐赠人;收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使用程序为:本村村民提出书面申请;评审小组初审并加具意见,公示7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村两委监督复核,发放给申请人。产业发展申请人在产业成功后及时偿还。
5、帮扶效果。促发展帮扶基金成立使用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虎城乡虎城村为例:该村受到社会各界捐赠3万余元,为全村2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生活燃眉之急,引进了2位业主成片种植蔬菜、西瓜达500余亩,为村民实施技能培训600余人次,为30户群众解决生产暂时困难1万元。通过基金帮扶,增强了外出乡友对家乡的促发展支持关怀力度,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二、新农村建设“3+1”发展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虎城乡大力探索,成功创建出银行、企业、农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形成了良好机制。
在“3+1”发展模式中,”“3”是指银行(信用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资金暂时困难;企业大力捐赠,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农户主动出资改造农房风貌、支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增收致富项目。“1”是指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建设需要,积极组织协调银行、企业、农户,统筹实施各个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我乡紫龙村为例,已完成120户原农房风貌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集中居住点,完成1000余亩龙安柚示范园建设,新建公路4公里,便民路3公里,修建蓄水池20口,在区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共有10多家企业投身紫龙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到位资金达100多万元。整个紫龙村“3+1”模式的成功,为市区提供现场会10余次,前来参观考察的外市、外县不胜枚举。
2011年5月17日
第四篇:创新军队人才发展机制
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建设信息化军队,需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军队人才发展机制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市场是军队人才配置的重要渠道。按照市场规律实现军队人才最佳配置,就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发展对接机制。聚集一批与建设信息化军队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军队科技发展的引领和支柱。当前,在吸引、保留高端人才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应优先在一些重点部队、重点专业、重点岗位建设具有独特优势的“人才高地”,尤其要增强在通信、指挥控制、计算机网络、电子对抗、预警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竞争力。军队人才配置的优化,不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与岗位需要相适应的普通人才,整体的优化才能实现最大效益。可以随着人才流动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完善人才引进的政策制度。从部队担负任务、专业特点、岗位需求出发,根据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坚持“梯次融才”,引进不同类型人才,逐步建成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能力互补、整体作用发挥突出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资源运用机制,发掘社会人才资源的潜力,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应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运用丰富的社会人才资源,采取咨询服务、项目合作、人才培训、技术服务、人员租赁等方式,吸纳人才为部队服务。对一些知名专家,可聘为顾问,进行咨询服务;对重大科研课题,通过市场运作,吸引地方人才合作攻关;利用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优势,采取联合办学、送学深造等形式,培养军队人才;利用地方科研单位等社会技术力量,帮助解决装备使用保障中的疑难问题;通过签约,聘用地方技术人员到部队进行项目服务。
人才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激活人才的长效基础条件。要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必须创新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应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人才,制定好选拔规则,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细化、操作性强,具有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扩大运用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领导干部的范围,采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和手段,用好述职、民主评议等有效方法,保证选人的公平公正性和准确可靠性。要创新以能力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人才发展导向。坚持以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把能力素质作为用人的核心要素,明确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量能使用,使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有位能为。创新暖心留人机制,营造适宜人才发展的成长环境,也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责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建设发展理念,端正对人才的根本态度,尽可能为人才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舞台,为各类人才展现各自所需的良好发展预期,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声望;营造有利于人才工作、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实现军队人才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于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机制,其根本点是满足现实需要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统一,使人才发展成为一个连续发展的有序动态过程。为此,就要创新军队人才来源机制,奠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继续完善和拓宽现有的人才来源渠道,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开辟短期聘用等新渠道,增加军队人才的新来源。根据人才市场的供需变化,调整和完善军队人才来源政策;创建和完善人才继续教育体系与超前教育体系,满足人才持续发展需要。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应建立军队人才安全机制。对军队人才要加强宗旨使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人才流动进行跟踪检测,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与控制警戒线,确保骨干力量的稳定。从长远看,应根据军队编成和担负任务需要,构建人才发展规划模型,对人才需求总量、能力素质、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职级变化进行动态量化分析模拟,为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和阶段性指标任务提供决策参考,保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关于创新党内帮扶机制的思考
关于创新党内帮扶机制的思考
当前,党内帮扶工作存在着“组织措施不配套、帮扶机制不健全、保障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从本地实际出发,区分党员类别,针对不同情况,建立健全党内帮扶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制定和落实党内帮扶措施。
一、设立“贫困党员救助基金”,建立贫困党员经常性救助机制
一是整合资源设基金,拓宽救助渠道。各级党组织每年要以从留存的党费中划拨一点、动员有能力的党员捐一点、社会福利机构助一点、机关单位党组织帮一点的方式,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多方筹集资金,以党支部或基层党委为单位设立“贫困党员救助基金”,为随时解决贫困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经费保障。
二是建立三项机制,规范基金运作。一是建立贫困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以支部为单位建立贫困党员档案,落实贫困党员专人联系、定期走访制度,对本支部长期贫困的党员基本情况、困难现状做到随时掌握,对因灾、因病导致临时性特殊困难的党员进行专门调查,为研究帮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建立评审机制。贫困党员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以本人申请、支部证明、基金评审小组评审认定的方式确定。三是建立基金管理机制。基层党委成立贫困党员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基金管理委员会内设评审小组,负责对贫困党员的救助申请进行评审。贫困党员救助基金实行专人专帐管理、评审小组认定、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制度。
二、设立“能人党员创业基金”,实施“党员创业示范工程”
由组织部门牵头,采取财政拨一点、社会集一点、各级党组织筹一点、党费划一点、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捐一点的多渠道集资方式,设立“党员创业基金”,用于帮助有致富能力、无启动资金的能人党员创业发展和对贫困党员的救助,探索出一条帮助能人党员致富创业和贫困党员脱贫的新路子。在建立“党员创业基金”的基础上,区别不同类型,选择确定一批能人党员,通过“党员创业基金”进行重点扶持,逐步建立一批“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发挥能人党员的带动作用和基地的示范效应,体现党内帮扶工作的示范性和实效性。“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可与相关部门的扶贫发展项目结合实施,组织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农办、扶贫办、农业局、畜牧局等项目实施部门的协调,争取上述部门在安排各类发展项目时,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项目指标,向“党员创业示范基地” 1
对口倾斜,使“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在相关项目和党员创业基金的共同支持下,真正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三、开展“四加一”支部联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党建帮扶机制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际、实用、实效”和“力戒形式主义”的原则,以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动力,开展城乡、村社、村校、村企“四加一”支部联建活动,拓宽党建帮扶渠道,完善党内帮扶机制。着重帮助农村支部规范组织生活、理清工作思路、加强党员培训、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以支部联建的方式,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和“责任示范岗位”,形成“建项目、办基地、促发展”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体现各级党组织在加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建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中的实效性。
逐步建立党内关怀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大安乡为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缩短党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完善党内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从思想、生活、能力、发展等多角度开展党内帮扶,积极帮助党内特困群体“解困”,在党内着力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全乡所有贫困党员感受到了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也由此形成了贫困党员“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的良好氛围。
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