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8:2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

第一篇: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

最关键、最需要、最能达到效果。(空头支票)

养老的内容:满足老人的物质精神需求。

当今中国养老以家庭模式为主,但由于社会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原因导致近年来养老问题越发严峻突出。讨论养老责任那方更主要的标准应当是家庭和社会何者在解决养老问题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更能满足老人需要、更能达到养老的效果。结合现状之下理性的分析才能真正探讨何者是更值得我们去倡导。我方认为,当今中国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理由有三。

首先,老人这个群体的特殊需求决定了他们对精神上的要求高于物质。百善孝为先,自古就是这个理,今天要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老人的需求出发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很多人觉得只要保证老人的物质生活就足够了,可是事实是,中国1.67亿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有49.7%过着空巢的独居生活,而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据统计,当今中国选择养宠物的老人占到老人总数的57%,北大医学心理教研室教授吴任钢指出现在子女长期远离身边的空巢老人已经成为饲养宠物的多数群体,宠物成为他们排遣孤独、找寻存在感和陪伴感的重要来源。一个老人可能愿意过着最简单最基础的生活,可是家庭给他的陪伴温暖却是任何物质所替代不了的。

其次,当今中国的现状决定了养老责任难以在社会落到实处。社会完全解决养老物质方面的后顾之忧固然是让人激动的美好图景,可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到底这个愿景社会是否有能力来达成。每月六十的低保科能收到了很多人的指责,可并不是社会、政府不想去改变,只是六十乘以以亿为单位的计算,对财政的压力并不在小。更何况养老保险在全国目前的覆盖比例还不到30%。另外一方面,企业做为社会的一部分力量,其本身的追逐盈利的目的性限制了其真正对养老责任的分摊。不是我们不想,可是一揽而过的养老责任社会如何真正到位的落实我们不禁怀疑。

最后,其实当我们双方在纠结养老责任如何归属分配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也在深深地矛盾着。天命之年,他们想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又害怕自己拖累子女的发展,他们希望自己在家庭中有存在价值又不想成为家庭的负担。父母之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以离别为目的的爱,这么多年从依赖到不依赖,亲手把孩子从温暖的怀抱一步步推向大千世界,那是因为他们很清楚,怎样对孩子是好的,也正是因为几十年他们习惯了为子女思考,习惯了从子女的角度出发,才对独自守着空巢的寂寞无能为力。可是作为子女我们真的忍心吗?几千年的孝道传承,子养父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工作忙、压力大,可以成为你推脱责任的借口吗?老人们矛盾过后为自己考虑做出的决定,真的该成为你逐渐忽略、甚至心安理得的理由吗?他们并不是要你那每个月一千的赡养费,要的也许仅仅是你在饭桌上为他夹上一筷子菜,向哄小孩一样地叮嘱他、爸,这个对身体好、多吃点。(物质上的支持社会的确能够分担,但精神上的安慰却是无可替代的,就像每个老人都应当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子女无法割离心甘情愿的挂念。)

第二篇: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家庭一辩稿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家庭。

首先让我们对辩题庖丁解牛,逐词细致地剖析。根据2009年版中华书局《当代汉语词典》解释:养老,指奉养老人,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而责任的意思指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梁启超,卓如先生曾经说过,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于他便有了责任。作为比较性命题,我方将从责任的产生,即其源头,和责任的实现,即其终端,两个层次确立标准,阐述这个问题。

从责任实现这个层次出发:我方判断标准是哪一方能更好的满足老人的需要,哪一方就应该承担养老的主要责任。这个层次又分为三方面。

经济供养方面:根据国务院文件,基本养老保险旨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种保障,一张防坠网。但是这张防坠网也引发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21%,养老亏空将呈尾大不掉之势。西方倡导社会养老的国家为此头疼不已,曾经为自己高福利而骄傲的国家现在也在欧债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养老责任主要由社会承担产生的危机已经初现端倪,相比之下,家庭养老的灵活性和对刺激经济潜力的能力是绝对值得期待的。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两个方面:家庭养老比之社会养老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家人与老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更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能根据“现有条件”,以“老人熟悉适应”的方式,给老人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但社会养老的模式,大都是规模化、一体化、现代化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无法实现的。何况家庭是人类情感最密集的场所,父母对家庭的付出是极大的,是他们的心血浇灌了一个家的成长。他们年老后,从开放的工作范围中出来,会感觉到空虚迷茫,会更加渴望与家人保持异常浓厚的关系。

提到感情也就自然提到第二个层次,即养老责任的产生。对于本次辩题,我们都不是看客,终将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一个老人,但是在成为老人的过程中,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都是一生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为亲人、为爱人、为儿女付出着一切,而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般一心为社会奋斗。社会养老是社会给予老人的一种回报,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是苍白且冰冷的。

从我们牙牙学语、到天高任鸟飞,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的一切,这无私无悔的付出,这热腾真切的爱,这倾注于我们身上的财力、精力和心力,难道在儿女身上产生的养老责任还不够多么? 难道养老责任不是“主要”在家庭么?相信各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永远不否认社会应该养老,但绝对不是主要,因此,作为正方,作为四位儿女,我方坚定认为,家庭应该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

第三篇:家庭养老

专 业 课 程 设 计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李玉昌

学号:162407141

谈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养老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特别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正逐步被打破,而新的养老保障体系仍未完全形成,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普遍问题,抓住机遇,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家庭养老目前是,而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但同时在新农村建设大环境下也充满了发展机遇。

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养老模式。在过去,由于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生产知识、技能、日常礼法规则几乎都是代代相传,后代人的生活几乎是前代人的翻版,因此老年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对后代发挥着十分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将原来家庭承担的职能更多地转向了社会,弱化了老人原来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过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已经与现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其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首先,随着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打破了传统家庭保障的经济基础,新的保障制度的经济支撑体系正在酝酿形成;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养老保障制度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受到冲击,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巨大的社会动力;再次,政府新的执政理念、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文化伦理的变化,使不同利益群体对养老保障的诉求发生变化,为变革提供了政治动力。

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之后,特别是从2009年起,我国全面开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保障,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激发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且“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有一定的弹性,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家庭养老带来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好好把握机遇,采取措施使我国的农村家庭养老在新时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二、当前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直接说出了家庭养老的本质,但当前家庭养老出现了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敬老观念弱化,家庭养老缺乏制度约束,家庭养老纠纷增多。我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是建立在孝道、代际互惠和尊重老年人等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反哺”式养老,子女对老人的孝敬意识直接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子女经常在外打工,父母身边子女的数量和子女在父母身边的时间都大大减少,这不但使得父母的照料资源明显匮乏,同时逐渐造成代际隔阂,进而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传统孝文化日渐淡化。社会舆论对人的约束力减弱,传统尊老、养老、爱老的美德遭到破坏,家庭养老靠自觉精神难以维持下去,没有制度的约束,家庭养老很难得以完善。

老年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家庭养老应是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集中表现,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内容。一些群众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小轻老”现象,这对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当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希望能时常看到子女,希望子女能经常和他们聊聊天,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据资料显示,农村老年人多数缺乏精神慰藉,“空巢”家庭增多,同时,由于老年丧偶者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人独居现象流行,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

家庭关系不融洽,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农村家庭关系较之城市更为复杂,一旦由于家庭关系不融洽而引发家庭纠纷,老年人往往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目前65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一般都有三四个子女,由于各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尽孝程度也不一样,子女之间相互推诿,不愿赡养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老年人心理造成沉重打击,产生了不少令人痛心的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由于男性经常外出务工,儿媳是日常照顾老人的主要承担者,儿媳对待老人的态度和婆媳关系的融洽程度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家庭养老的对策

能否解决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克服其不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完善家庭养老制度。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奠定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养老首先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基础。在家庭养老仍将继续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为家庭养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2.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家庭养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文化,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传统美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沦丧。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文化氛围。第一,重视传统道德、孝文化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形成一种浓厚的宣传氛围;第二,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和尊老、养老、爱老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第三,利用大众传媒,加大对孝文化的关注力度,通过定期评选“孝子”等活动,使传统的“孝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促使群众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立健全制度,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我国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可靠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但是,我国迄今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有关养老问题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中,这种分散的规定容易造成彼此不协调,不仅影响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真正实现定型发展,而且损害制度应有的稳定性。因此,应重视养老法律法规建设,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3.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在农村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应结合老年人的特性,在让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力,引导、鼓励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工作。如,可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社会威望高等特点,指导和帮助农村老年人组建“老年人协会”,让老年人以集体形式参加农村公共事务,解决棘手问题,同时让老年人感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

辩论赛: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冠军队伍:江南大学队)

谢谢主席大家好!青少年犯罪指的是14-25岁的人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和刑事违法的行为。从产生青少年犯罪率高和预防青少年高犯罪率两个指标来显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但比较而言,我们发现主要责任在家庭。

首先从导致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来看,一方面家庭的物质保障和情感保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需要,随着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变化,现代人离婚率越来越高,身处单亲、重组等结构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越多越多,而犯罪的青少年中竟有42%的来自这些不健全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经济困难,缺少父母情感上的抚慰,他们容易引发自卑、孤僻等性格,加之思想行为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许我们的社会可以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可是能给他们无私的父爱、母爱吗?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数据显示,72%的犯罪青少年来自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比如现在独身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娇纵溺爱的父母以孩子为中心,容易使子女养成的娇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当然,这还只是一部分,还有粗暴教育的家庭,放任孩子的家庭,这三类青少年分别占青少年犯罪的27%,22%和23%,这些家庭的孩子养成的不良习性和极端性格为犯罪埋下了祸根。

其次从预防青少年的高犯罪率来看,家庭负有更为主要的责任。因为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犯罪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与道德法律相抵触,这种犯罪我们叫他习惯性犯罪,他是日常习惯的一种惯性,而我们知道青少年的基本是非判断标准和行为习惯在12岁已经基本养成,在这个时期来自于家庭成员的模仿是一个很核心的因素了,所以家长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作对孩子的价值观起这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时期,是我们孩子最渴望探索世界的时期,我们的孩子的在走出家庭的大门会看到广大的花花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惑,需要我们的父母理性、正确的引导了。对方辩友等会儿肯定会告诉我们说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如此之多,网络信息如此之大,可是我们想想看,这些连真假都无法考证的东西会让我们的孩子迷惑,可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更具有针对性,才能转化为孩子性格里、价值观里真正的东西啊。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谢谢。

(本文稿来自国辩冠军江南大学队)

第五篇: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承担的责任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文章简要对比了国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侧重比较了中美保险制度的差异。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养老保险 中美制度对比 制度改革成就 现存问题 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养老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和国外各种保险制度比较,更能发现我国保险制度的缺陷,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不同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五花八门,但几乎都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所构成,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具有成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一比较,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会提供一些借鉴。

从制度特点来看,国外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和储蓄积累型等。目前,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属于投保资助型,英国、瑞典等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前苏联、东欧诸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实行国家保险模式,智利和新加坡等国则实施储蓄积累模式。这些模式在具体设计上各有特点,以下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

(一)资金来源基金的负担方这一问题来说,一般以雇主、雇员及政府三方出资为主或至少是其中两方出资。就各国实际而言,投保资助型国家主要以三方负担为主,政府的责任主要是间接的;而储蓄型模式中,政府基本不承担责任。具体来看,福利国家的基金来源于一般税收,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纳保险费或缴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例如,瑞典退休者在工作期间不必缴纳任

何保险金或保险税。在投保互助型的美、德、日等国中,美国的养老金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负担,主要由雇员和雇主缴纳,国库原则上不负担,典型的依靠目的税负担费用,根据所得最高税率可达27%;欧洲大陆国家养老金来源比较多样,主要来自保险费,但以国库的部分负担为补充,其中德国除主要由保险费(占所得比例的17.7%)负担外,国库也分别负担12-15%;东亚的日本也是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型,日本对其基础部分除有定额保险费负担外,国库负担高达33%。

(二)给付水平从计算基数的对比看,即按照不同期间的平均所得作为养老金计算的基数,一般采用的期间越短,给付水平越高。有的国家以加入养老金计划的整个期间为基数,例如德国就以加入全期间平均所得为基数,还有些国家以退休前几年的平均所得为基数,例如意大利仅以退休前5年间平均所得为基数。从替代率标准的对比看,替代率是养老金额相对于过去所得的比例,是有效的衡量给付水平的工具,替代率越高,给付水平越高。并且计算替代率的标准也各不相同。由于依据不同的计算基准,不仅会使替代率大相径庭,而且使养老金的实质水准相差悬殊,无论各国采取什么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尽量不让替代率过高,以防止福利刚性。

(三)支付条件 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条件通常有四个:一是退休年龄,西欧、北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均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而亚洲、非洲等国家规定的年龄为55或60岁。二是工龄,即必须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通常为男25年左右,女20年左右。三是缴费年限,即缴够规定期限的保险费,如10年、20年等,各国规定不同。四是居住期限,即参保人须达到规定年龄,并符合居住国所规定的居住期限,方可领取养老金。这四个条件不一定要同时具备,有些国家只要符合其中一至几项即可。

西方一些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制度相对成熟,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而美国的保险制度也是比较完善的,通过中美制度的比较,对我国保险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也便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我国制度的不足。

(一)养老保险模式与制度方面的比较在养老保险模式方面,美国的养老保险是综合传统型、福利国家型等多模式的特点,经过近70 年的实践逐步发展形成的,而且带有非常发达、独特的市场经济特色。目前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待遇按月支付并随生活价格指数的变动而每年调

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则是一种部分积累制,包括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作为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国家每年根据平均工资的增长及物价指数调整养老保险待遇。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比较美国 2004 年,雇员缴纳养老、遗属、残疾保险的费率为本人工薪收入的 6.2%,其雇主也按相同数额为其缴纳费用。自雇者则同时为自己缴纳雇主和雇员两部分。一般地,缴费工资基数每年随平均工资的增长而自动提高。领取养老待遇的资格基于获得社会保障分的多少。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依据“以支定收”的原理设计,是一种转型期的过渡模式。现在的养老保险参保人除了为自己今后养老缴纳费用外,还要负担已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因此企业与个人缴费比例甚至比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还要高。但可以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基金并不多,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偏低,矛盾尖锐。

(三)养老保险领取等方面的比较在退休年龄方面,2004 年,美国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为 65 岁 4 个月,以后每过1年,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相应提高 2 个月,直到 2014 年,出生于 1959 年及以后者,获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提高到 67 岁为止。被保险者也可以选择在 62 岁提前退休但获得相应减少的待遇。而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 60 岁、女干部 55 岁、女工人 50 岁。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为男 55 岁、女 45 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为男 50 岁、女 45 岁。

通过比较发现,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对成熟。与美国相比,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以下不足:①养老保险覆盖面较小;②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较高;③养老保险积累基金较少;④退休年龄较低;⑤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较高;⑥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即抚养比下降过快等。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基于“有限福利”的基本理念,逐步改革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企业年金,促进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人寿保险)的发展,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等三层养老保险体系为目标,辅以提高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改善制度的内部状况。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和财政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制度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人群不断增多。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6597万人,离退休人员5293万人。在农村地区,主要是民政部1992年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从今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召开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制度2009年覆盖10%左右的县,2020年之前覆盖所有农村适龄居民。根据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年满60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民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如果新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岁,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这是以社会保险与老年福利津贴相结合的制度设计,必将促进老年保障制度的快速发展

(二)、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1953年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78年以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改革实践阶段(1978-1990)80初期,进行养老费用生活统筹,恢复养老保险的调剂职能,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克服企业退休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按规定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这个规定表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国家将放弃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转而实行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化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并由劳动合同制工人推广到全国所有国有企

业职工。合同制工人缴纳本人标准工资的3%,第一次建立了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探索与实践阶段(1991-现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开始在制度的运行机制、制度模式方面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索(1)、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老企业的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发放退休金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新建立的企业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不仅使企业之间不能在相同的起点上竞争,而且缺乏竞争力的老企业已无力支付众多退休工人的养老保险金,导致企业劳保个人开不出工资,上访告状频频。1991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养老保险金由市县起步、向省级过渡、最后实现全国统筹的资原则筹。到1992年底,全国有2300个县市实行了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改革,占全国县市总数的95%。(2)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单一的,责任完全有国家和企业负担,为改变其弊端,1991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原则。(3)改革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的办法已不适应,1993年10月,劳工部颁布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试点的通知》,在待遇确定与支付比例上作了进一步的改革,改革后的养老金分两部分:社会性养老金和缴费性养老金。社会性养老金,企业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费满15年的,社会性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上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25%计发,缴费不足15年的按20%计发,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按15%计发。(4)、养老保险逐步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表示在由于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管理基金由非官方机构负责投资运营,养老金不再有退休人单位发放,而是由银行发放,到2001年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本上全部由银行发放。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就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吸取国际经验教训,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是我国社会发展中最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但我国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7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篇二: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

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

第一,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在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都必须遵循有限性的要求,做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明晰政府角色,增强政府能力,把政府应该做的做好。

第二,在清晰界定政府责任并确实承担起这种责任的同时,正确厘清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积极调动非政府组织和市场分担相应的养老保障责任。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创造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政府还应大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强化政策设计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一)转变政府职能,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保障中的补充作用(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养老保障的现状(三)健全法律体系,落实依法行政,优化养老保障的法制环境

(四)完善监管体系,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养老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

对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养老保障领域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变革政府行为方式,把政府应该做的做的更好,更有效,把政府不该介入的放给社会和市场,这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养老保障制度中规范政府行为,对于体现我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社会主义保障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需要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本身应起的作用,更需要政府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完善和长远构想,亦需要冷静地面对现实,认真解决具体问题。只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坚忍不拔的努力,就一定能使养老保障制度的功能顺利实现并不断完善,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篇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是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养老保险计划。由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构成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层次或第一支柱,政府倡导但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原来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或第二支柱,团体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人寿保险则构成第三层次或第三支柱。

我国的养老改革大体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国过实行计划经济,我国在城镇地区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前身为国家劳动保险。建国伊始,政务院就于195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基金的征集与保管、待遇水平都作了详细规定。

1953年,政务院又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该决定统一了劳动保险待遇的开支渠道,规定企业要按工资总额的3%提留劳动保险基金,劳动保险基金由企业的工会管理,其中70%留给基层工会用于支付各种劳动保险待遇,30%上缴全国总工会,由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机关事业 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该规定放宽了退休条件,男性和女性退休养老的工龄要求分别从25年和20年降低为20年和15年,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

至此,几乎所有的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从筹资方式看,这种制度属于现收现付制①。由于当时人口年龄结构轻,国家承诺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比较高。这为以后我国改革现收现付制增加了难度。

这种退休费用全国统筹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之前。

在1966—1977年“文革”期间,工会组织被撤销,社会保险工作陷入一片混乱无序之中,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财政部于1969年2月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并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

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

从此,我国不再统一筹集养老保险基金,每个企业按照各自的养老金负担筹集费用,于是,养老保险制度也丧失了其应有的在不同地区和企业之间再分配的功能。在当时,退休费用的多少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企业只是代国家发放退休金,社会保险实际上变成企业保险。另外,从退休金的筹集形式看,当前一代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从当期的企业利润中提取的,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完全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的养老保险制度

自1978年我国开始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原有的由企业发放养老金的做法弊端逐步显现,这主要体现在不同企业之间养老保险负担不均所引发的矛盾上。在这段时期,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正是从解决这一矛盾开始的。

国家于1983年和1984年进行了两步“利改税②”,在这种背景下,以前作为营业外列支的劳动保险费用不再是无关紧要,而是与企业能够留存的利润多少有直接关系。所以,老职工多的企业便开始“发现”自己身上的退休包袱过重,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新老职工的矛盾也开始凸显。相反,一些新办的企业职工年龄结构轻,历史负担小,因而发展较快。面对新老企业负担不均的问题,各级政府开始意识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看成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机制③开始在国有企业试点推广。

在这段时期,政府和社会逐步改变了以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看法,意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大力发展集体、个体、外资等非国有经济成分,建立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所有制结构。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适应多种所有制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建立在国有经济基础之上,尽快拓宽养老保险覆盖面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针对这种情况,1980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和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实施办法》都要求中外合资企业按照国营企业标准支付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城镇集体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力量,在缴纳所得税之前提取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金,逐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为了均衡不同企业之间的养老保险负担,我国改变了由企业提供养老保险的局面,推进了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同时,拓宽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除了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职工外,几乎所有类型企业的职工的社会保险都有法可依。’然而,从筹资方式来看,此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属于现收现付制。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险责任完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实行的是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在人口年龄结构年轻的时候,通过当期在职人员的缴费来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会存在问题,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内的赡养率迅速上升,同时也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人们开始担心现收现付制能否维持下去。我国养老保险开始在筹资模式上进行改革探索与尝试。

199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对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进行改革。该决定明确提出要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并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三个原则:第一,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第三,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水平,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运营的良性循环机制。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经营要分开。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代表参加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在保证基金正常支付和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可依法把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购买国家债券,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该决定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肯定了个人账户的作用,提出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1994年,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试点工作开始全面推开。1995年3月,国务院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并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附件中提出了两种“统账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案,供地方自由选择,各地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方案一是“小统筹大账户”,强调个人账户的激励作用。方案二是“大统筹小账户”,强调社会统筹的作用。

由于我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本来就是以县、市为主,允许地方选择具体实施方案的做法造成了全国各地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水平相差很大,进一步导致职工跨地区、跨部门流动异常困难,国家难以调控和规范。

为了扭转这种混乱的局面,国务院于1997年7月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明确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社会

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社会统筹采用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采用基金积累制④。根据国发[1997]26号文,我们通常将所有的参保人员划分为三类——“老人”、“中人”和“新人”。“老人”,即在国发(1997]26号文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新人”,即在国发 [1997]26号文实施后参加养老金计划的职工;“中人”,即在国发[1997]26号文实施前参加养老金计划、实施后退休的人员。国发[1997]26号文还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并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逐步由县级统筹向省或省授权的地区统筹过渡。

国发[1997]26号文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⑤转轨。尽管在转轨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使学界对我国是否应该实行“统账结合”模式还存有争议,但直到现在,我国依然坚持的是“统账结合”模式。

国发[1997]26号文虽然明确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但是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解决制度的转轨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中央财政从1998年起连续每年大幅增加养老保险支出,用于补贴部分省市的养老金支付缺口。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转轨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5年12月3日颁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 [2005]38号文)。该决定指出,“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从国发(2005]38号文的具体内容来看,我国依然坚持“统账结合”的改革方向,但对具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设计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具体表现在:①做小做实个人账户。此次改革调整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相对比重,缩小个人账户规模以方便做实,同时,扩大社会统筹账户规模以增强统筹账户的基金实力。②建立起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缴费工资水平挂钩,强调多缴费多受益,能够有效地避免“搭便车”行为。③改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更加灵活,综合考虑了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

总结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近70年的改革和发展,从国家、企业全包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结合”模式转轨。目前,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以“统账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转轨过程尚未完成,“统账结合”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个人账户空账 2.统筹层次低带来一系列问题3.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低。因此,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善。

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保险法》中涉及养老保险的内容)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和改革(一)立法 ? ? ? ? 建国至今50多年来,经历初创、调整、瘫痪、初步改革、深化改革等5个阶段。1997.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出台了新举措。2011《社会保险法》第2章“基本养老保险”第10-21条.(二)改革 ?

1、改革动因:一是适用范围窄;二是两个立法模式;三是费用来源不合理;四是计发标准脱离实际;五是未建立正常的调整机制。?

2、改革目标和内容

? 一是保障范围广覆盖:形成3大制度。?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二是保障方式多层次:基本(社会化)企业补充(企业化)、职工储蓄(个人化)。? 三是费用来源多元化:“三方”负担原则。

? 四是账户两结合: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 五是管理服务社会化。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监督和发放的社会化。

下载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计生家庭养老工作报告

    尊敬的xx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及全镇7.5万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就xx镇的计生家庭养老工作向......

    计生家庭养老实施方案40

    乡人口发„2012‟40号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的实施方案各乡镇计生办、城管委计生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

    盘锦市计划生育家庭智能居家养老

    盘锦市计划生育家庭智能居家养老 服务项目入网协议书甲方(服务提供商):盘锦市家庭服务网络中心 乙方(设备采购方):盘锦市计划生育协会 丙方(终端使用方):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计划生育特......

    乡镇计生家庭养老情况报告小结

    乡镇计生家庭养老情况报告小结 乡镇计生家庭养老情况报告小结 尊敬的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及全镇万人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指导工作,表示热烈......

    家庭养老比社会养老更可靠

    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岁月无情,时空变换,人终有老去的一天。如何安置老人、供养老人使老有所终、老有所乐便成为了家庭与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我们今天要......

    养老责任在于社会4辩稿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好!在前面的辩论中,我方辩友已经讲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中国养老的主要责任落在了社会的头上,这已经成为了不可否认的事实。 自人类社会开始以来,就一直存......

    养老责任重在国家一辩稿

    谢谢主席,谢谢评委,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养老责任重在国家。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养老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辞海》中对责任有明确的定义,是指分内应做的事。 让我们看一下当......

    在家庭孝敬父母

    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主题实践活动。 我社区协同米东区108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 "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主题系列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