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

时间:2019-05-12 18:0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

第一篇: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

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家》] 2007-07-06 00:00:00

经过一年规范运作,兰州供水集团股权合资经营项目结出硕果:

该项目所转让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为3.5亿元、增资额1.4亿元,威立雅水务公司共出资17.1亿元,项目溢价水平受到业内高度关注;

该项目从咨询顾问入场工作到成功招商并签约仅用了203天,在国内规范运作的公用行业国企改制重组及特许经营项目中工作进度是较快的;

一、政府成功达到目标

该项目也吹响了兰州市公用行业改革的号角,为规范公用事业行业监管实施特许经营树立了一面旗帜,为后续公交、燃气、污水等公用事业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将进一步提高公用行业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此外,该项目为兰州市开创了政府各部门间围绕项目进行组织、协调和决策的成功模式,树立了招商引资规范运作的典范,锻炼了一批懂得国际惯例、专业而实干的队伍,优化了兰州市的投资环境,同时通过项目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将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投资者将获得多重收益

对中标人威立雅水务公司将在以下几方面获得多重收益:

首先,兰州供水集团是兰州市唯一一家大型供水企业,在经历了近五年的售水量下降调整后已基本见底,随着兰州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预计在未来30年的特许经营期内售水量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同时国家于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水价调整的政策,这两方面的利好将使兰州供水集团的水费收入逐年增加;

其次,由于近期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看涨,可以预见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

间内仍将保持升值趋势,威立雅水务公司作为外国投资者,其投资回报也将随之提高;

此外,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地理上的“几何”中心,转让兰州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合资经营项目将对整个西北、西南、华北地区甚至中亚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这对促进威立雅水务公司在以上地区的业务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企业发展且职工受益

在国内同类水务行业国企改制项目中,有些项目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同时使职工在职工股转让溢价中受益、水司在改制后获得发展所需的充足资金,则是少见的。

四、供水用户获益

供水用户将不仅可以享受到更高水质、水压和安全标准的供水,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而且供水价格的调整政策和此次股权转让前保持一致,仍然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全市统一的价格调整政策,用户并不会因此而承受额外的费用负担。

(本文作者为兰州项目的招商代理和咨询顾问,节选自“规范运作结硕果:兰州供水项目实现多赢”一文,题目为编者所改)

第二篇: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模式

消除“心肺之患”的兰州模式

——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兰州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享有“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美誉。受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先天痼疾”影响,过去十多年间兰州一直都在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之列。

为消除大气污染“心肺之患”,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打赢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突破性地摘掉了长期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

一、主要困难和工作进程

(一)“先天”受特殊地理地貌、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制约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河谷地带,地形呈明显的半封闭巨大哑铃型,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市区位于黄河河谷盆地之中,北有白塔山,南面是皋兰山,两山对峙;市区东西狭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仅2千米左右,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明显的盆地地形导致污染物不易向外流动。

兰州市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逆温、干燥、无风、光照强。市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雨量少而集中,年变化率大,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但蒸发量却高达1800至2200毫米,超过降水量6倍,干旱威胁严重,加之兰州市及周边生态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形成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兰州市为盆地地形,常年多偏东风但风速小,平均风速仅0.94m/s,年静风天数达50%以上,导致逆温层天数多,年最高逆温层天数达280天,且逆温层厚度大,混合层厚度小,冬季尤为严重,12月逆温层厚度可达700m以上,逆温层强度可达l.2℃/100m,且一日持续时间长达18h以上。

(二)“后天”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及机动车快速增长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

兰州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是兰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7∶60。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兰州市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与同为西北首府的乌鲁木齐(第二产业占比29%)和呼和浩特(第二产业占比28%)相比,第二产业占比仍较大。

兰州工业结构以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原料上游工业为主。2015年,兰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重工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达67.2%。工业企业中,兰州市“三高一低”型企业约占一半以上,企业工艺装备总体水平不高,“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相关污染防控压力较大。

煤炭在兰州市的一次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75%。兰州市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市总量的86%,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个行业为主要行业,所占比重约为42%、16%、9%、8%。从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电力热力生产的煤炭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较其他行业清洁,但兰州市电力热力生产所消费的煤炭比例远低于东部沿海城市(约70%)。兰州市煤炭在其他相对污染控制措施较弱的行业使用量较大,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加之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排放,是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近年来,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幅超过10%,201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70万辆,此外每天过境车辆超过11万辆。兰州市受地形条件限制原有道路建设不足,单位道路里程机动车拥有量高达560余辆/公里,远高于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城市。

兰州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迅速。2015年房屋施工面积4187.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94%,比2013年增长40.9%。“十二五”末兰州市区建成道路全长达到1119.74公里,道路面积1958.16万平方米,道路长度比“十一五”末增加了213.44公里。同时,道路建设仍在不断加速。这些工程的施工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加大了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的负荷,给大气污染防治增加了负担。

(三)兰州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历史进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1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多方努力、成效不彰、攻坚畏难”为特征。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了“蓝天工程”等治理措施,但空气污染治理始终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从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按优良天数排名,兰州市多年都排在全国后三位,特别是2009年,排在全国省会城市最后一位。这使许多人对大气治理产生了 “人力没有天帮忙、污染治不了”的想法,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2013年。这一阶段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成效显著”为特征。从2012年起,兰州市实施燃煤锅炉“双清零”行动,打响兰州市大气污染攻坚战,先后实施“十大”污染治理工程、网格化管理、督查问效、驻场监察等管理机制创新,取得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突破,退出了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

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至今。这一阶段的大气污染治理以“污染治理法制化、治理措施标准化”为特征。2014年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修订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制定了《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扬尘污染管理办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污染防治的法规制度体系。2015年,组织编制了《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及责任追究办法》,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立。

二、主要做法和有益经验

(一)党政同责,高位推动

领导重视、上下结合。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新部署和中央领导新指示,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观念,践行“两山理论”,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难题来破解,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省委书记王三运2011年底来甘肃工作后,高度关注和重视兰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确要求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提出举全省之力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整体战。他先后对大气污染防治批示指示26次,进行12次专题调研。省上还专门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省人大常委会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省四大班子多次组成专题调研组亲临指导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支持下,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高层次的“一把手”工程,坚定了兰州市干部群众齐力治污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11月,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到兰州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就是专门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更三个改变”的判断:治污的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要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落实比纲领更重要,要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问责比激励更有效,要改变只有布臵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自此兰州市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整体战攻坚战。

部门协同、转变观念。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兰州市成立了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实行“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亲自督导、靠前指挥,倒排时间、挂图作业。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下设办公室和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尾气、生态增容等5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工信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生态建设局牵头负责,市直36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抽派骨干力量驻市环保局办公全面参与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模式,改变了环保局居于市政府弱势地位的尴尬局面,环保部门借助这一工作模式,能够充分调度、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投入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战攻坚战。

在党委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各级部门转变观念,逐渐加深了发展和保护相互促进的认识,消除了四大顾虑,强化了兰州市人民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胜信心。一是通过科学认识大气污染的成因,消除了“制约因素多、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的顾虑。二是通过深入学习党中央有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抛开了“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三是通过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新《环保法》,明确企业责任,打消了“大企业难管、不好管”的顾虑。四是积极开展政策风险评估和舆论引导,运用财政补贴,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充分保障群众的利益,解决了“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的顾虑。

统一思想,党群联动。兰州市各级部门和人民群众一起,逐步统一思想,树立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六心”。一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为兰州大气治污注入坚定信念。二是市委市政府的“恒心”,为兰州大气污染工作开展提供了持续保障。三是上级部门的“关心”,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搭建了广阔平台,国务院及环境保护部多年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极大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为兰州市开辟了工作的绿色通道,并先后给予7亿元的资金扶持。四是干部群众的“同心”,为兰州治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使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五是老百姓的“舒心”,给兰州市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治污提供了强大动力。六是各类新闻媒体的凝心,为兰州治污进行了“正能量”的宣传。

(二)创新机制、明职追责

创新管理机制。省级层面专门成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市级层面实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专项工作组”模式,实现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成立了西北首家、全国第二家公安环保分局,形成了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无缝对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兰州市全面公开企业排污状况、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等环境信息,开展了全国环境审计试点、排污权交易、插卡排污、航拍取证、工地扬尘智能监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试点等创新性工作,推进了政府向社会购买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标准化建设工程。

进行驻厂管理。在冬季采暖期,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多、环境影响大的工业企业,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管理,根据空气质量控制要求实时对每个污染源的措施进行动态调整。一方面落实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保证其不违法偷排,在降低采暖期污染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狠抓督查问责。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检验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做法的主战场,和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广阔舞台,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做到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市委市政府成立督查室,分成4个治污督查小组,每天分两班24小时进行督查,对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请市委实行免职、调离等问责处理,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兰州市先后对280多名干部进行了效能问责。通过督查问效、动真碰硬,形成决策、安排、落实、督查、反馈、问责的闭环工作机制。

(三)问题导向、科学治理

找准污染要害处。为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兰州市积极寻求高层次智力和技术支持,与中国环科院合作进行兰州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开展大气污染治理“院士行”活动,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污染治理把脉会诊。

研究表明,颗粒物是兰州大气面临的首要污染物,兰州的颗粒物污染属于“自生型”污染,外来输送贡献非常有限。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业废气约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扬尘约占20%,机动车尾气约占17%,低空生活污染约占13%。

打出治污组合拳。在找准污染“病根”基础上,兰州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研究制定了“1+5”的治理规划:“1”就是一个总体实施意见;“5”就是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和生态增容减污5个专项治理方案,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的综合措施。

一是减排。主要是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对老城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的措施,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以腾出环境容量,改善环境质量。“改”,就是通过工程化措施,强化工业污染排放治理,先后引导投入3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砖瓦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进行深度治理,重点实施了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改造等项目。目前全市火电机组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火电行业排放限值要求,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了60%以上。“停”,就是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和2015年“冬防”期间,分别对194家砖瓦、216家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关”,就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关闭淘汰,其中2014年关闭淘汰7家企业的20条(台、套)落后生产线,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搬”,就是推动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市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腾笼换鸟”腾出环境容量。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后,已启动实施107户企业向兰州新区搬迁改造,不仅有效扩大了城市环境容量,而且使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促进了产业布局和城市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是压煤。重点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治”,就是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的煤改气治理,2012年至2013年,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多元投入27.8亿元(国家和省上补助4.6亿元,市区财政配套4.3亿元,社会自筹18.9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对主城区716家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了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使原煤散烧供热锅炉退出主城区供热历史;2014年,对城乡接合部和高坪地区的574家615台870蒸吨经营性立式燃煤茶浴炉,通过远红外电采暖技术、空气热源泵、醇基燃料、电锅炉等清洁能源技术进行了集中治理改造。“管”,就是在冬季采暖期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控”,就是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整合规范两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还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确保居民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炭产品。

三是除尘。坚持分类施策,对市区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围挡、工地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路面硬化、驶出工地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等6个100%;对全市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施工管理员“四员现场管理”;对主次干道实行地毯式吸尘、人机结合清洗、机械化洗扫、精细化保洁、调度洒水“五位一体”的控尘除尘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87%。尤其是探索实施沙尘天气预警响应措施,提早做好洒水、覆盖等应对准备,2015年兰州市共遭受26次沙尘天气,但通过积极预警应对,降低了沙尘强度,缩短了沙尘时间,与2014年同期相比,因沙尘造成污染的超标天数减少了8天。

四是控车。针对城市道路饱和度高、尾气污染重的现状,重点在“车、油、路”3个方面下功夫。“车”方面,主要是强力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2014年淘汰6.4万辆、2015年淘汰6.1万辆;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作,制定和落实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报废财政补助政策,鼓励非营运、个体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报废;实施了机动车常年尾号限行,省、市单位错时上下班,缓解交通压力,禁止黄标车、重型柴油车进入城区。“油”方面,提升燃油品质,全市全部使用国四油品,2016年将提前一年推行国五油品,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市区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实施“油改气”,双燃料汽车占到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2.9%。“路”方面,实施了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及打通断头路、上跨下穿等“畅交通”工程,开通了黄河水上公交,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减少了机动车怠速行驶。

五是增容。坚持一手治“黑”、一手播“绿”,把生态增容减污作为一项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在主城区,重点推进黄河风情线、主题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建设,以及黄河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2012年、2013年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4450亩;在城区南北两山,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对多年形成的58万亩林地加强管护,改造提高林分质量,扩大固碳吸尘效果;在城市外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逐步增强区域性生态防护功能。

(四)抓主抓重、系统治理

兰州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以沙尘浮尘等输入性污染为主,夏秋季以泥尘污染为主,冬季则以煤烟等低空面源污染为主,中、重度污染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供暖期。针对不同时段污染来源的不同特征,兰州市对症下药、因时施策。特别是针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冬季,兰州市从影响市民生产生活最直接、最严重的空气环境问题入手,制定详细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9月20日至来年3月31日定为冬季大气污染重点防治时段,将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具体化到冬防期间的每个月、每一周和每一天,并制定严格细致的考核细则,强化各级各部门联动治污效果。

在污染最严重的冬季采暖期,从“关”、“管”、“控”、“罚”等方面强化治理手段,对主要污染源和重点污染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关”是指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4年和2015年“冬防”期间,分别对194家砖瓦、216家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管”是指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不间断、全流程检查企业煤质量和煤量情况、污染物排放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等,第一时间制止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采取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量的“五限”措施,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控”是指整合规范两家煤炭专营市场和171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符合环保要求的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还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罚”是指严管重罚违法违规行为,冬防工作期间共对58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高限处罚。

市环保局作为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单位,根据冬防考核方案的要求强化督查问效,实施 “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考核、一周一通报”的工作制度。通过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冬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直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分析、限时办结,明确责任人和成效,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每周考核结果进行累加,作为冬防结束后最终考核几个部门的重要依据。对不能按期完成或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领导班子分别给予诫勉谈话和环保一票否决;对转办事项未在限期内办结或考核中连续三次因同一问题被通报的责任人,按照“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原则进行问效处理,2014年冬防期间因治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督查问效领导干部80余人。同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尤其是网格监管、环卫保洁等基层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助。2014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4000万元,对冬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两万名左右县区以下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这是当前兰州市单项工作中最大规模的表彰行为。

(五)多元联动,精细治理

兰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天天过问、亲自研判并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全面协调、靠前指挥并一线落实,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指挥,相关部门分工牵头负责,县区政府属地落实,环保部门考核评价,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问效追责的闭环工作机制。

通过颁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评价及奖惩暂行办法》等文件,分解治污责任义务、明确任务分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保障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的有效落实,极大提高了环境管理和执法效率。

兰州市把大气污染治理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逐级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落细任务,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工作体系。日常监管队伍对网格内的工业生产、施工工地、煤炭配型网店、餐饮单位、道路等地点的污染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污染防控效果明显。

兰州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充分利用了“12345”民情热线和“12369”环保热线,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问题;新闻媒体开设污染“曝光台”,号召广大市民拿起手机、相机和电话,将所见污染情况拍照发布到媒体上曝光。近年来,基于网络、媒体和公众互动所产生的效果,兰州市委宣传部借用“随手拍”等当下时兴的信息发布方式,主动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到全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六)常态转化、依法治理

兰州市在治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打持久战,通过“四化建设”(法治化、系统化、目标化以及项目化)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长效治理,真正做到了将各项政策与法规“落实、落细、落小”,将各项工作与任务“抓常、抓细、抓长”,使得空气质量管理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

一是立法定规。2013年以来,兰州市先后修订和制定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兰州市煤炭经营监管管理条例》《兰州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管理暂行办法》《兰州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兰州市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办法》《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管理规定》《兰州市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规定》等10多部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定规,确定了治污工作的正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

二是按章推进。兰州市按照“一年全面攻坚、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明显改善”的目标,从2012年开始,确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年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确保治污工作按章有序推进。特别是连续4年开展为期6个半月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特别行动,把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具体化到每个月、每一周和每一天,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开展严格细致的“冬防”行动,形成全年常态抓、冬季重点抓、年年持续抓的工作机制。

三是全天管控。为进一步落实治污措施,兰州市开展了多个“24小时”工作机制:环保部门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公安交管部门对尾气超标车辆实行24小时卡口管制;工信部门对劣质煤炭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指挥调度;网格员对辖区街道进行“24小时网格化管理”巡查;各县区派专人对削山造地工程实行24小时驻场监察;执法局在冬防期间对扬尘污染实行24小时全天候应对等。

四是定期发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汇报,亲自研判并安排部署;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冬防期间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分析、提出措施和完成时限;指挥部办公室每天分析空气质量动态变化情况,以短信指挥平台形式进行即时指挥调度;每天、每周、每月对四区空气质量排名并在媒体公示,每月通报各县区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排名情况;环保部门每两周在媒体公开曝光环境违法企业名单和查处结果。

兰州治污是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而决心源于民意,行动胜于纲领,力量来自群众。兰州市率先实践了“五化”管理,推动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战略转型,形成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模式”:

——目标是蓝天,重点在落实。

——关键特征是:真、细、实、严、联。

——基本内涵为:党政同责,科学施策,铁腕治理,全民行动。

——主要做法是:制定“一个”总体规划,明确省市“两级”党委领导,确立“三个”改变(改变大气污染不可治的悲观情绪,改变只有方案没有落实的消极作风,改变只有布臵无人问效的工作格局),消除“四个”顾虑(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的顾虑,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大企业难管不好管的顾虑,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的顾虑),落实“五项”措施(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树立“六颗”红心(省委省政府“决心”,市委市政府“恒心”,上级部门的“关心”,干部群众的“同心”,老百姓的“舒心”,新闻媒体的凝心)。

“兰州模式”是兰州三年来探索实践的浓缩与升华,是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对其他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启示一:坚持绿色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以环境质量改善带动区域增长,是“兰州模式”的重要启示之一。近年来,兰州没有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负担,而是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为兰州带来了人气和商机,同期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兰州市年均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排在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接近翻一番。“兰州模式”表明,环境保护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两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加强环境保护,政府、企业和居民都能从中获益,实现综合效益提升。

启示二:转变难治观念,坚定加快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

当前,全国许多地方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产业结构等各种原因,产生了“没有天帮忙、污染治不了”的惯性认识和思维,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和顾虑。兰州市在面对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大气污染治理路子。“兰州模式”表明,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同时部署、真抓实干,加强政府主导,强势推进,积极作为,任何环境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启示三:实施科学治污,明确污染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以人为本、科学治污”是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总基调,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邀请国内知名环保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为兰州把脉,制定了符合兰州实际的“1+5”综合治理规划,明确了兰州市污染治理的导向和重点任务。按照“先急后缓、由易到难”的原则,注重工作中的时间、时序、时限安排,以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为治理重点,把燃煤锅炉改造作为污染治理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十分重视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门制定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兰州模式”表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大气污染治理必须坚持的标准和依据,因时而异、科学施策是大气污染治理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启示四:敢于动真碰硬,确保环境治理责任得到落实。

兰州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坚持依法治污、严格执法,措施上力求硬中加硬,要求上力求严中有严,对环境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整改、处罚或关停,形成明确的工作导向。除了采取严控生产源头污染、实行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铁腕措施外,还将治污和整治干部“慵懒散漫”的“效能风暴”行动相结合,动真碰硬,切实抓干部作风转变,从严监管、从严执法和严肃效能问责,为兰州市治污工作顺利完成起到了纪律保证和组织保障作用。“兰州模式”证明,要真正见成效,关键在于动真碰硬、铁腕治污,大力倡导“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干部作风,把过去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行动,落到实处。

启示五:建立标准规范,推进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常态化。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虽然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但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任重道远。为此,兰州市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从零开始”的理念,尤其是把标准化的精神、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工作中,正在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的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促进工作的标准化,使得空气质量管理从运动式到常态化转变。

第三篇:育人模式改革(模版)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爱心的支撑下,教师才能潜心学术、锐意教学创新;只有在浓浓爱意的滋润下,学生才能发奋学习、持之以恒。再次,整个校园必须凝聚和凸显大学的创新精神,营造教学创新文化,维护和彰显教师的学术权力,让教师的创新意识得以蓄养、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个性得以张扬、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研究为基础,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从事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好学生来。除了教师要研究外,学生的学习也应基于研究。要在探索真理、寻求未知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这样一来,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要求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变成育人的能力,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的根本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具有育人性的;教学也是具有研究性的。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把对“问题”的思考、剖析、解决过程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能力。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学生坐在教室里光靠“眼睛看、耳朵听、背多分”的死记硬背方式不再奏效,而应广泛配合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用研究的眼光,在课前有大胆的假设,有大量的学术文献阅读,有批判的思维,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形成互动。所以,研究性教学只有充分依托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研究性的“第二课堂”等平台和载体,才能保障在研究的基础中获得高峰体验,进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高校既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培养人才的殿堂。高等学校尽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其核心的任务、其灵魂还在于“育人”上。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在2007年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专著中,对哈佛大学进行了严厉而真诚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教育,轻视教学工作。确实,现在不少高校在追求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高度看重科研带来的显性成果的同时,却对人才培养这样的“慢功夫”、“真功夫”淡忘了,不愿意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太多的投入,因为在教育教学方面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十分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厘清认识,高校如果光做科研,不顾教学,那与我国专设的那些研究院、研究所有什么区别?高校之所以为高校,就在于它有着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的优势,科研最后的指向应该是为培养人,即为育人服务的。那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而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不能如“水和油”的关系相分离,而应该有机地、和谐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夯实基础。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现在强调的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做好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准确知晓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需求,重视行业对人才供需情况的反馈、预测和调整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等等;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文理融通、本研贯通,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层楼”的格局;应进一步促进课程集群化,以整体知识观为基础,打破课程壁垒和障碍,改变各门课程单兵作战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贯通,实现课程组织方式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变。

第四,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制度。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推行学分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它可创造条件,使学得好的学生飞得更高,学得不够好的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它还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范围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尽管招生时我们规定了主修方向,但仍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允许他们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并且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多选取辅修的课程,而少选其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师、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在某一方面自幼钻研而成,他们兴趣集中、精力集中,从而其研究能够进入很高的境界。学分制的弹性选课制有利于学生实现这个目标,这也符合人才天资不同、素质不同而因材施教的规律。当然,实行学分制,不管多么灵活,学生怎么选课,都必须坚决保证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是不可动摇的。例如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诚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目前制定的教学计划、班级制度、学生管理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等,都会因学分制的实行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改革。

第五,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彰显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我国也有不少高校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但大多数采取的是导师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并存的管理模式,并且在职能划分上不明确,导致导师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相互冲突。一旦出现问题,各类管理人员互相推诿,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导师作用难以充分显现。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各高校一方面应对导师在一定教学期限内的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应对学生成长进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求从侧面反映导师制实施的质量与效率。至于在形式上,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可以视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来定,其关键点在于做好分工合作,通过较为规范的制度建设来保证责、权、利的明确与统一。

在我国,传统教育比较重视书本教育,不太重视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创新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尊重、对学生爱好的尊重得不到重视。传统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把着力点、考核的关键点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成为应有之义。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今天“,科研成绩”似乎成了对教师评价的主宰甚至是唯一的指标。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甚至薪津晋升时,无不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取得的学术成就数量和质量作为砝码,教学水平和业绩却沦为“软指标”。晋级的重要凭据是“出版记录”,而不是教育的有效性和育人的重要性。所以,要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就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和方式,用政策的导向性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改革的步伐。

首先,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必须用明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来体现,要由过去的常规性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指标一般由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性指标构成。而今后,要体现在育人过程中的研究性、创新性、启发性、开放性、前沿性等特点。相应地,除了常规指标外,还要有展示学科发展前沿、评价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等反映现代大学教学特点以及教师教学个性风格、教学改革创新成份的指标,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与科学性。

其次,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也要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学术问题研讨、随堂随机测试、社会调查、小论文、小项目或方案设计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讲座、答辩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评,真正把考试模式由单

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强调考试的灵活性、自主性、有效性、综合性,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考核不是对学生表现的终结评价,而是要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必要的考核、规范和激励措施,如设置研究性学分等。

第四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青云初中自研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先进教育观念的逐步提出,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更加投以审视的目光,企图摆脱传统的羁绊,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积极贯彻新课改理念,切实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此,为继续优化提升我校“三步走”思路(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落实“2012课堂改革深化年”,青云初中在原有的“30+15”课堂模式基础上继续尝试了新的改革,并首先在初一年级进行了试点,以期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俗话说博彩才能众长,为能有效开展改革,学校在正式推行课堂教学模式改

革之前进行了多方的学习调研,例如先后两次安排各科教师尤其是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教师前往安吉昆铜中学进行听课学习,积极吸取经验,之后又组织教师到天目外国语学校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和学习他人课堂模式改革的特色,并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本校的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深知,任何模式均不可生搬硬套,因此青云初中在不断学习别人的过程

中也认真研究了本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查二评一中心”的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的三查即“组内查、组间查、教师查”,二评指“学生评,教师评”,一中心则是以小组为中心。整个教学的基本流程分四个阶段,主要是制定导学案——课堂交流——布置作业——课堂评价。其中导学案的制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考纲,做到能够把一些经典的、重点的、有引导性的题目编到学案中,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其中课堂交流的环节则重点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相互协作精神,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较好地带动小组内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尤其有利于发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为能更有力度地推行此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青云初中也从多方面入手实行

了前期的铺垫工作。首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对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课堂模式改革的专项培训,明确课堂模式改革的目的和基本操作方案,让全体初一师生均有了较明晰的前进方向。此外,在课堂模式改革的实行过程中,陈华峰校长还身先士卒,为大家开设了一堂示范展示课,不断鼓励大家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号召大家在改革过程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超越时代的需要,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往往与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息息相关。今天,青云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还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普遍性、全员参与的普遍性、理念与实践的深刻性等方面,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全体教师下大力气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但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每个基础,学校一定会在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目标。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本类选题主要侧重于:第一,推进本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结构,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第二,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我校优势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品牌和特色;第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高水平、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2-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2.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及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 2-3.学科基础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4.公共系列(如:大学英语系列、两课系列、公体课系列、公选课系列等)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5.精品开放课程、双语示范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2-6.教材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7.课程与教材一体化研究

2-8.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与应用研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以一门或数门课程为对象,以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作业以及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方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3-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小组学习等教育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2.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3.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 3-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3-6.基于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3-7.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3-8.大学生素质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3-9.高等学校图书文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四、专业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力,为促进我校专业发展,本类选题可以重点关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某学科新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及专业建设保障机制的构建等相关问题。此外,本类选题不仅要关注某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还要服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4-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4-2.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4-3.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4.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研究与实践 4-5.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导向的新设专业建设与研究 4-6.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活动以及知识竞赛等环节)是当前本科人才培养中需不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类选题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通过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等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5-1.实验教学内容(软件)、方法及手段、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和管理模式、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

※5-2.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5-4.大学生课外竞赛专题改革与创新研究

※5-5.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6.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5-7.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5-8.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的学分化管理问题研究

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落实具有系统的引导作用。本类选题应以管理科学和质量评估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和大学生成才规律,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为核心,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开展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助于我校建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和符合本校实际实际的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6-1.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研究 6-2.高校资源建设与优化模式的研究 6-3.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

6-4.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模式、措施、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6-5.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6-6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6-7.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6-8.学生评教体系改进研究

6-9.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七、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类选题侧重于在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师资数量增加的因素,明确提升师资水平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7-1.师德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7-2.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7-3.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7-4.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与学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6.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奖励制度的设计与实践

八、其他

项目指南中尚未涉及,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其它选题也可以申请立项。

8-1.其他选题

下载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务改革的兰州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大全)

    公立医院改革模式 围绕着制定试点实施意见,宝鸡市做了大量的试点准备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文件,吃透医改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政策精神,吃透精神,把握要领,确保......

    公立医院改革模式

    公立医院改革模式 在谈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旧结构有其惯性,而新结构不是现存的,需要有人发明、试验,才能被众人接受,进而完成社会变......

    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初探 电气技术学院 张红梅 2015年12月13日,我们参加了学院举办的“胡格”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培训授课的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高吕和教授及其团队......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两个积极性,打破以“教师为中心“、......

    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已有许多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时代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彻底改变英语教育观念,......

    中心城市水务改革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中心城市水务改革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为加快中心城市水务改革步伐,抓好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根据3月2日市政府 “城建、城投、供水”专题会议精神,3月16日,王健康......

    实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工作汇报(大全5篇)

    实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工作汇报省水利厅:××县水务局自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以来,为了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局党政根据《水法》......

    关于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思路的探讨

    文章标题:关于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思路的探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教兴国的第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