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
(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民函„2007‟79号 2007年3月29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了探索并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民政部决定从全国有条件的县(市、区)中确定一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用1—2年时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为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提供样板。现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好申报工作。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
实施方案
一、建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目的 在实践中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经验,明确思路,制定政策;根据各地实际,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其他县(市、区)提供经验;形成各实验县(市、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为其他县(市、区)提供借鉴;为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提供样板;为编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教材,提供范例。
二、“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承担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科学界定农村社区的区域范围,明确农村社区的定位,理顺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探索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新途径。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抓好村委会办公用房、村民活动场所以及各类服务设施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各类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活力。
(二)制定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际和村民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的联系和区别,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三)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为民服务代理制度,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劳动保障、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进农村社区的机制,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探索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措施。
(四)开展农村社区互助服务。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把社区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探索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组织动员村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机制。
(五)组织农村社区建设宣传和培训。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活动,加大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使村民了解农村社区建设对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抓好农村社区建设业务骨干培训和农村社区工作专业人员培训,开发培训教材,组织示范培训,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向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六)进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研究,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明确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农村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内容;研究提出农村社区建设中配备社会工作人员的有关政策措施,探索培养吸纳适应农村社区服务需要、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途径。
三、申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条件
(一)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认识明确,高度重视,并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
(二)乡(镇、街道)、村委会建设走在省(区、市)或本市(地、州)前列,村委会干部队伍坚强有力。
(三)县(市、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已经有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基础。
(四)县(市、区)经济条件较好,具有保障农村社区建设正常开展的财力。
(五)县(市、区)民政部门坚强有力,具备素质较高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确定“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方法 遵循“标准优先、兼顾区域、宁缺毋滥”的原则,不搞照顾,不分配名额,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省民政部门申报,民政部确定,并颁发匾牌。凡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
实验县(市、区)”的单位,半年内工作无进展、成效不明显的,将取消实验县(市、区)资格。民政部将在适当时候命名表彰一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
五、“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实验工作以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为主。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自主制定工作规划,增加投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成立党政领导同志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社区层面应当建立健全协商共建机制,负责本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和服务。
(三)建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实验县(市、区)组成,不定期召开,讨论交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经验。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负责联席会议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四)成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专家顾问组。聘请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领导组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专家顾问组。其职责是:承担农村社区建设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和各实验县(市、区)提供咨询服务,对实验县(市、区)进行跟踪研究。
第二篇:民政部印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民政部印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颁布日期:20070329实施日期:20070329颁布单位: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了探索并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民政部决定从全国有条件的县(市、区)中确定一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用1—2年时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为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提供样板。现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好申报工作。
附件: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申报表(略)
二00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目的在实践中探索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经验,明确思路,制定政策;根据各地实际,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其他县(市、区)提供经验;形成各实验县(市、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为其他县(市、区)提供借鉴;为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提供样板;为编辑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教材,提供范例。
二、“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承担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科学界定农村社区的区域范围,明确农村社区的定位,理顺乡镇政府、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探索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新途径。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抓好村委会办公用房、村民活动场所以及各类服务设施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各类社区民间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活力。
(二)制定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际和村民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的联系和区别,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三)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为民服务代理制度,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劳动保障、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进农村社区的机制,使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探索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措施。
(四)开展农村社区互助服务。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把社区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探索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组织动员村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机制。
(五)组织农村社区建设宣传和培训。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活动,加大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使村民了解农村社区建设对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抓好农村社区建设业务骨干培训和农村社区工作专业人员培训,开发培训教材,组织示范培训,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向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六)进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研究,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明确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农村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内容;研究提出农村社区建设中配备社会工作人员的有关政策措施,探索培养吸纳适应农村社区服务需要、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途径。
三、申报“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条件
(一)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认识明确,高度重视,并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
(二)乡(镇、街道)、村委会建设走在省(区、市)或本市(地、州)前列,村委会干部队伍坚强有力。
(三)县(市、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已经有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基础。
(四)县(市、区)经济条件较好,具有保障农村社区建设正常开展的财力。
(五)县(市、区)民政部门坚强有力,具备素质较高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确定“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方法
遵循“标准优先、兼顾区域、宁缺毋滥”的原则,不搞照顾,不分配名额,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省民政部门申报,民政部确定,并颁发匾牌。凡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单位,半年内工作无进展、成效不明显的,将取消实验县(市、区)资格。民政部将在适当时候命名表彰一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
五、“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实验工作以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为主。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自主制定工作规划,增加投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成立党政领导同志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社区层面应当建立健全协商共建机制,负责本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监督,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和服务。
(三)建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实验县(市、区)组成,不定期召开,讨论交流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经验。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负责联席会议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四)成立“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专家顾问组。聘请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领导组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专家顾问组。其职责是:承担农村社区建设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和各实验县(市、区)提供咨询服务,对实验县(市、区)进行跟踪研究。
第三篇:民政部关于加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意见
民政部关于加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意见
民发〔2013〕13号
字体:[ 大 中 小 ] 日期:2013-1-28 17:15:40 浏览次数:5168 来源:温州市民政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自中央作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以来,民政部先后确认了一批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围绕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丰富社区自治形式、完善社区服务制度、优化社区服务手段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夯实基层、做实社区方面积累了初步经验,推动社区建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为提升实验区的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经研究,现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实验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推进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主题,创新体制机制、拓展理论实践、完善制度规范,围绕社区治理多元化、社区自治法制化和社区服务标准化等重点领域攻坚克难,促进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引领、示范带动。准确把握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借鉴国内外社区发展的科学经验,着力破除制约社区服务管理的认识误区和制度障碍,形成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成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问需于民。尊重社区居民的首创精神,从居民群众需求出发确定创新方向,以社区居民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确保全体社区居民从创新实验中共同受益。
(三)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切实做好地区层面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周密制定实验方案和配套政策,力争在社区服务管理的制度设计、体系支撑、政策创制、经费投入等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四)坚持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实际选择和实施实验项目,使社区服务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度超前,避免脱离实际、一哄而上和贪多求全。
三、拓展创新实践
实验区探索创新的重点内容包括:
(一)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通过区直管社区或街道“中心制”等方式,实现人力、财力、物力向社区下沉。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运行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公益创投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其他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进入社区。
(二)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完善发展社区居民自治的具体制度,稳步提高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比例,构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融入社区、参与社区管理机制。发展院落(楼宇、门栋)自治、业主自治、社团自治等民主形式,拓宽社区媒体、互联网络、移动设备等参与渠道。加强议事协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健全民情恳谈、社区听证、社区论坛、社区评议等对话机制,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强化权力监督,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务、居务、财务、服务等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社区信息公开目录。
(三)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大社区服务设施网络覆盖,提高社区服务设施使用效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对社区居民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全覆盖,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和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多样化,建立行政机制、志愿机制和市场机制互联互补的社区服务供给方式。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区(县)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心,街道和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辐射,社区自助终端、个人服务终端为节点的信息网络。实施社区信息化建设运营方式改革,强化政府支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进合格市场主体,建立社区信息化建设多元筹资机制。
(四)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健全和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驻社区单位设施开放、人员交流和资金帮扶力度,整合发挥社区公共资源效能。逐步实行社区党组织领导成员直接选举,健全社区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完善社区“两委”议事协调机制,改进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有效发挥支持社区自治功能。加快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开展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
四、强化组织保障
(一)优化实验布局。考虑到社区建设综合性强的特点,实验区主要以市辖区为申报单位,极个别涉及层次高、实施难度大的实验项目,也可以地级市为申报单位。实验区原则上不设名额和数量限制,申报单位应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积极性。各省级民政部门应统筹群众意愿、重视程度、保障力度、辐射效应等多方因素,对省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在充分尊重地方创新取向、充分考虑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实验区的项目布局和申报进度。
(二)完善申报程序。实验区的申报遵循“自主申请、逐级审批、单独确认”的原则,由所在地党委、政府提出申请,报省级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由省级民政部门报民政部审核批复。报民政部的申请材料(纸质版一式3份,同时附电子版光盘)应包括地方申请文件、实验方案和省级审核意见。地方申请文件应阐述申报理由,实验方案应明确实验背景(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实验主题(主要目标、基本任务等)、实验内容(具体举措、工作安排等)和实验保障(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等)。实验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三)落实实施责任。各实验区应根据批复的实验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和部门分工、制定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备工作人员和工作条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实验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凡涉及内容变更、进度调整和实验中止等事项,均应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在实验期内,各实验区应按时上报实验计划和总结,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和成效,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成果总结、提炼和宣传工作。在实验期末,各实验区应如期提交实验工作终期报告,由民政部组织对实验成果进行验收评审,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实验周期的,须向民政部提交延期申请。
(四)加强工作指导。各省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实验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支持保障。民政部将建立实验区工作的规范管理制度,通过新闻宣传、会议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交流各地推进创新实验的具体举措、实践成效和群众反响,并适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对成熟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和宣传推广。同时建立实验区工作的动态管理制度,按照实验方案对创新实验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和检查验收,切实加强对实验区的跟踪指导和日常管理,形成上下联动、进出平衡的良好局面。
2013年1月15日
第四篇: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
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已经各有关部门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2001年7月27日
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精神,在全国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特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开展示范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一)在全国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全国大中城市为重点,以提高城市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精神,创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摸索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和方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和促进全国社区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把领导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物质文明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同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是全面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推进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展好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示范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三)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目标是:从2001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大中城市和市辖区作为示范单位,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今明两年重点是抓好大中城市尤其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示范活动,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力争创建一批社区建设示范城、示范街道和一大批示范社区,并能发挥其示范作用。到2005年,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社区建设都能达到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的要求。
(四)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精神,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社区责权,理顺社区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扩充社区管理职能,规范社区管理,完善各项制度,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社区居民自治活动,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完善社区功能,不断丰富、提高社区建设的内容和水平;全面增强和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群众的自治意识和能力,发动和依靠群众,努力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三、示范活动的工作原则和要求
(五)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社区建设示范活动重点在城市,工作基础是社区,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放在城市基层。要结合本地实际,从大中城市的基础工作抓起,从创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的基层单位抓起,把示范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发挥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使示范活动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成为提高创建工作水平、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过程。
(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各示范单位在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和实践。要注重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通过开展示范活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关系,健全社区组织,明确各方责权,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改进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推动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七)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各地要注意总结示范单位的经验,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推广示范单位的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将社区建设向面上普及和推进,做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工作中要区别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新城区与老城区的不同情况,根据城市和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分步推进。
(八)严格标准,保证质量。要严格按照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方案和规划,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并抓好督促检查和验收工作。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真正把那些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树立起来。工作中既要严格程序,又要删繁就简,防止搞繁琐的层层评比和劳民伤财的突击行动。
四、示范单位的范围、验收和确认程序
(九)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范围是: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市、区。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分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的范围为:县级以上城市和市辖区。省一级社区建设示范城的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示范活动采取“分层选点、分级负责”的办法,即民政部负责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基本标准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民政部制定的标准,制定本地区的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和省级示范城的具体标准,并组织实施。
(十)民政部负责验收确认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区;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验收确认省一级社区建设示范城;地市级负责验收确认示范街道;市辖区(县)负责验收确认示范社区。验收的程序是:在自查的基础上,凡验收合格者可逐级申报,经审核确认。
(十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申报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必须是本省范围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单位,经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评审委员会(由民政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验收审定,报民政部确认。申报时,应附有各级验收情况和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的典型材料。
五、加强示范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二)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坚持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协作,形成整体合力。要充分认识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本地区社区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切实抓紧抓好。
(十三)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恪尽职守,主动当好参谋和助手,发挥牵头组织、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与各部门密切协作,认真负责地抓好示范工作的开展,确保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附件: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建立以党政领导挂帅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机构,民政部门切实发挥参谋助手、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作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二、社区体制改革创新。认真按照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精神,明确定位,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全面贯彻执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府转变职能,工作重心下移,强化社区功能;政府和社区的职责明确,社区各种关系理顺。
三、社区组织机构健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发挥作用。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居民委员会能有效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四、社区服务功能完备。社区服务设施完备,社区志愿者和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发育良好,积极开展活动,服务形成体系和网络。城区、街道均建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建有社区服务站。社区内老年人服务形成网络,达到小型、就近、便利;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得到落实;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面向社区居民的婚丧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及时方便;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成效显著。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程序规范,质量优良,居民普遍满意。
五、社区卫生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健全,形成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就医。从业人员具有法定执业资格。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护理和伤残康复,执业行为规范,服务质量优良。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规范。
六、社区文化活跃繁荣。社区各类文化活动设施齐全,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在职和下岗职工培训,老年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
七、社区治安状况良好。按照“一区(社区)一警”模式建立民警责任区,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形成群防群治。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坚持经常,社区内民事纠纷调解、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
第五篇:关于印发通州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文件
通政发„2010‟13号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通州区创建全国农村 中医工作先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委、办、局:
现将《通州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 1 - 通州区创建全国农村 中医工作先进区实施方案
2009年12月,我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建设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的各项工作,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关于批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建设单位的函》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市中医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方向,以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立足区情、调整结构、转变观念,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深入推进中医药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运用水平,突出中医药专病专科特色,完善农村中医药三级医疗防保网络建设,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为全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促进我区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为辖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 2 -
二、工作目标
从2010年开始,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标准,利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以区中医医院、区骨伤医院为龙头,区内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乡、村三级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建成中医机构设置合理,设施配套,专科特色突出,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康复促进、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中医服务体系,以简便、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使我区农村中医药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中医药服务队伍,基本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推动全区中医药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到2012年10月,达到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部建设目标。
三、建设标准
(一)按照《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对中医工作采取倾斜政策:一是根据市财政专项经费数额,区财政以不少于1:1比例匹配中医工作先进区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中医医、教、研工作;二是区财政每年按人均不少于1.5元拨付中医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辖区中医建设;三是区财政对中医事业费的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二)区卫生局设立中医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
- 3 - 我区中医工作;区卫生局要高度重视中医工作,每年专项研究中医工作不少于2次,检查、考核,每年不少于1次。要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区中医医院建设,突出其龙头作用,努力改善医院硬件条件,使其逐步建设成为全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科研基地和指导中心。加快中医药人才引进及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加强科研教学工作,打造成全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
(四)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加强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进农村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开展面向全区群众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积极参与并落实与中医药有关的医疗保险、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有关的政策和改革。
(五)有计划地加强对全区中医药人员及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加快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技术骨干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高中医医疗保健的技术质量及服务水平。通过多种形式为乡村医疗机构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中医药人才。
(六)到2010年10月,全区一、二级医院普遍开展中医药业务,区级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不仅设有中药房,中医门诊和中医专科(专病)科室达到2个以上,并能采取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和收治病人。乡镇所有村卫生室均备有中药,至少有 - 4 - 一名能应用中医药防治常见病的乡村医生,80%以上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水平,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
(七)按时保质完成创建工作各阶段的各种统计信息资料。
四、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
1.成立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区卫生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等部门主管领导组成的北京市通州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每年召开专项会议,具体研究部署我区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将中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完成我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员及中医工作情况的现状调查。
3.制定通州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实施方案。4.召开全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2年9月)。
1.制定实施计划和争创工作阶段目标,并严格按工作目标实施检查考核及工作总结。
2.制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岗位责任制和奖励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在创建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应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 5 -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卫生改革,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搞好中医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健全完善区、乡镇、村三级中医医疗保健网。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
4.制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及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做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
5.在加强区中医医院各项建设的同时,搞好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和业务指导,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开展中医临床科研,努力提高中医医疗保健技术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
6.完成各项统计信息资料和文字材料。
7.在创建工作期间,积极向区人大常务会汇报我区争创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加以落实。
(三)自查自评阶段(2012年10月—11月)。
1.组织市、区有关人员,按照《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对我区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评,总结成绩,查找不足,逐项进行整改。
2.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全面总结创建工作,在自评达标基础上,做好评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评审验收阶段(2012年12月)。1.领导小组确定检查评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 6 - 2.向市中医管理局提出申请,约定正式评审验收时间。3.迎接市中医管理局评审验收。(五)全面总结阶段(2013年1月)。
1.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我区三年创建工作进行总结,评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2.召开全区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主题词:中医 创建 先进区△ 方案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4月14日印发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