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村劳务输出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要:农村劳务输出状况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制约了我国农村劳务输出的发展。所以,为增加农村劳务输出的数量、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化解“三农”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教育,改善农民受教育状况。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农民教育;劳务输出
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进行农村劳务输出。农村劳务输出的状况又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
一、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务输出的影响
加快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农民的受教育状况对劳务输出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的速度。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通常情况下,这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而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并且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需要专门性的技术工人,不断地淘汰文化素质低下的粗工。一般来说,劳务输出的数量和速度与农民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例关系。舒尔茨在《经济增长与农业》一书中谈到,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使6%~7%的农民迁出农业。所以,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就必须通过国民教育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加快劳务输出的速度,尽快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农村中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
2.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有利于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农村劳务输出过程中,就业范围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竞争力越强,就业范围越广。有学者测算,如果将目前农民的素质由初中提高到高中(或相当于高中的职中)水平,那么他们的择业范围将增加85%,就业机会将增加63%;如果提高到大专水平,择业范围将增加2倍以上,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加。
3.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根据教育投资理论,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是正向相关关系,即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成果《2002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调查显示的数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并且每个转移劳动力的平均寄、带回现金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呈高度线性正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农民受教育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当前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劳务输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我国农村教育现状与不足
1.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与质量低下并存。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其结论是现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52亿人。如果再考虑技术进步和信息化速度加快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有1.8亿人左右。但是,从总体上讲,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从文化素质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8%,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7%,大专以上文
化程度的只占0.52%,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的人口多;目前外出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高中毕业者一般也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者占30%,小学毕业者占30%,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文盲。
2.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全国农村平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2003年仅为79.57%;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目前的农村教育在低水平中维持,在严重“贫血”的状况中运行。根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仍有10%的县的农村教育经费严重偏低。基础教育投入大多被锦上添花地投给了富足的城市教育,基础本来就差的农村学校可谓雪上加霜,没有得到“雪中送炭”。2002年,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承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师队伍不稳,流失现象严重。
3.农村教育办学形式单一,为劳务输出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当前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增强竞争力,提高外出务工的就业率。而担负对农民技术培训的职业学校则发展力很弱。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从1995年的64%,到2003年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30%),2004年有所回升,也仅有32%。首当其冲的是农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地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早已“消亡”,或被人兼并,或转为普通高中,剩下的许多学校处于难以为继的窘迫状态。许多已经建成的农科教结合基地名存实亡;许多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网络已基本停止运作,这种情况致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外出农民工80%没有受到正规的技能培训。因此,农民工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渠道窄,从事的大多是简单的、粗放的工作。很多外出农民工无法及时就业,主要是缺乏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等,缺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不能满足许多就业岗位的需求。
4.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比较分散,缺乏组织,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犯。首先,农民反映最强烈的是用工单位拖欠工资;其次,劳动合同不对等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不能适应劳务输出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为加快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地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三、加强农村教育,加快劳务输出,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发展
1.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确实是加快劳务输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二战后的美国正是用大力发展教育这一战略,在10年后大大超过了当初与其水平相当的另一超级大国前苏联;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教育。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要继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进一步下降农村青壮年文盲率。(1)着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培养、培训和引进等措施,尽快补充紧缺学科的专业教师,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短缺的矛盾;(2)改革家庭困难学生救助制度,使所有能力相同的公民都有机会接受相同水平的教育;(3)要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是城市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财政税收的提供者,他们的子女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力,要一视同仁,尽快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2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村劳务输出创造条件。由于培训后的农民,一是要离开本业和家乡,二是要到外地去经受市场的选择,因此,对农民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培训。要搞好农民工培训,就需要各级政府不断探索新的办法,形成新的机制。(1)应该建立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劳动者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调动其接
受培训的积极性。资格证书应成为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标志,担任重要工种和关键岗位的职业证明。由政府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社会专业机构确认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资格,用人单位依据职业技能资格使用劳动力并确定待遇。(2)在组织方式上,实行开放的、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除了培训机构(独立承办)对农民的直接培训外,还可与其他学校和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办班、委托培训等方式,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3)在培训方法上,一定要根据农民不同的年龄及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择业要求等,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培训的效率。针对就业需求开展资格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就对农民进行针对性培训。
3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农村教育的经济支撑体系。农民受教育程度与教育投入有着直接和密切的相关性,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应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1)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2)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作为补充,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志愿者支教行动等,甚至可以发行教育彩票,以补充经费来源的不足;(3)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的经费投入。在税费改革中,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
4制定有关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法律援助体系,提高农民的法律法规意识。(1)制定有关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在中国,虽然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农民教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民教育培训在其规范程度和执行力度上,还主要取决于执行者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制订一部《农民教育培训法》之类的保障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法规,规定和鼓励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规范有关部门、涉农单位和农民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切实做好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2)加强法律培训和宣传。要通过对农民的普法教育,让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基本权益保护知识、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职业道德等务工常识培训,有效提高劳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3)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政府应及时制定和出台有关农民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部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7
[2]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4-11.
[3]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28-31.
[4]王广利.试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64-68.
[5]陈发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3)10-16.
第二篇: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县关工委联合县教育、县公安、豫宁街办等有关部门,对进城务工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农民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座谈,我们基本掌握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入学、收费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基本上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大多数农民工家庭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注重家庭教育。但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城农民工为子女择校,造成县城学校生源失衡。
目前,城市学校布局较为合理,基本能满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由于农民工择校的原因,造成学校生源严重失衡。有的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就难以满足其要求,像新宁二小、四小这两所小学在校学生2040人,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有906人,占总数的44.4%。学校“人满为患”。据了解,一个50平米左右的教室却要容下70多名学生上课,学生的活动空间过少,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学校的班级管理加难,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择校造成学生走读困难,家长接送不便虽然学校采用扩大班额(己大大超出国家的规定)的办法,尽最大努力来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但也难满足农民工的要求。有的学校不得不采用招考的方式抬高“门槛”,来控制“人满为患”的局面。有的学校虽然敞开招生,但因地偏路远,生源仍然不足,造成教室闲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多,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的农民工子女将涌入县城学校就读,由于农民工为子女择校,将进一步影响县城学校生源的失衡。
二、农民工子女一时难以适应城市教育环境,思想表现、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由于农民工子女原先在农村学校就读,受师资、教学条件、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一定的较为落后的教与学的方法,大部分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城市较为先进的教育方式,在思想表现、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某校一个年级为例,全年级共有学生160人,其中农民工子女71人,占44.4%;思想、习惯、学习三方面差生21人,其中农民工子女14人,农民工子女和非农民工子女差生分别所占的比例为19.7%和6.7%。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一时难以适应城市教育,差生相对较多。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凸现歧视、心理等危机。
进城务工农民大多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有的临时租房居住,没有固定场所;有的居住地离校较远,孩子上学不方便,导致学校与家长联系不便,加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孩子有一种漂泊无助的感觉,产生被歧视的心理。“有的教师、同学看不起我们,他们有钱,我没钱。他们是城里人,我们是乡下人。”这是在调查中,我们听到的一个农民工子女那敏感而脆弱的心声。因城乡差别,农民工子女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远远不如城里孩子那么优越,感觉低人一等,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城市学生也确实存在欺负乡下学生的现象。据调查,有的城里学生明目张胆地要求“乡巴佬”为他服务,甚至要钱。另外,由于农民工子女介入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这间,他们无法短时间内适应城里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孩子因为父母的流动而频繁转学,使一些农民工子女错过了最佳受教育的时期。所以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即人格核心,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孩子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
一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交流。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但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平等意识差。他们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只能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愿。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加上自身素质较差,很难与孩子谈心、交流。调查显示:有63%的家长认为老子的话你想听得听,不想听也得听,17%的家长忽视了与孩子交流。只有20%的家长要经常问问孩子学校里的事,平等地与孩子交谈,听听孩子的意见。
二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有相当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和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听得最多的是,“我的孩子交给了老师,全靠老师教了。”大部分教师也把学生学习、表现差的原因归咎于家长,总是说某某家长根本不管孩子的教育,不知孩子在家都干了些什么。其实这是教师与家长缺乏联系和沟通造成的结果。据调查,有63.7%的父母是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有55.8%的父母是通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单进行了解;主动与教师联系交流教育问题的仅占14.2%;有7.9%是通过老师家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长校访的仅占3.6%,教师家访的也不到20%。家长和教师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协调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形成教育空档,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和谐发展。
五、家庭教育存在四大误区。
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
第三篇: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农村农民增收状况调查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收入也从以前的单一途径收入实现了多种途径的收入,农民的增收也在这变化中成倍的增加。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在春节期间我特意向村内长者以及村内干部了解了一下近几十年内村民收入的变化和状况,以下是我此次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为了初步了解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我决定先在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时间跨度初定为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于是初步的调查对象确定为了村内的一些较年长的老人,他们大多经历了新中国的诞生、大跃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和土地包产到户,他们无论是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还是从对收入状况的了解程度上来说都很符合本次实践报告题目的要求。在清晨暖融融的太阳下,村里的几个老人正在村口晒着太阳聊着陈年老事和当今实时。我坐在一个姓刘的老爷爷旁边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在土地还没包产到户之前您家里主要的收入是什么啊?刘爷爷吸了一口烟说:没包产到户之前就是在集体公社里干活种地么,基本上没什么收入。这时坐在旁边的另一个老爷爷也插话说:公社里干活挣工分,主要的收入就是集体每年劳动所得的粮食。之后我又问:土地包产到户后呢?这时刘爷爷的情绪高涨,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有了自己的地以后,感觉干啥都有劲了,每天天不亮我们一家子就到地上开始忙活,希望可以打更多的粮食,那时候我们在地里特别能吃苦,那像现在的孩子一到地上干活就叫苦。有了自己的粮食后,心里也很高兴,之后我们家还养了牛、羊、鸡等,过年也有自己的肉了,也不用粮票和肉票了。我又问道:听说后来你们家还种过蘑菇?刘爷爷说:种过,是前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虽然家里吃喝不愁了但是为了增加收入,你叔叔他们一辈又开始干起了别的事,当时你叔叔听说种蘑菇能赚钱就建了一个蘑菇棚开始种蘑菇,种了蘑菇之后手里面就有些闲钱了。后来这里有开始建蔬菜棚,你叔叔又建了一个蔬菜棚,之后日子就好了,家里还建了新房子。
之后我又来到了村里的王叔叔家里,王叔叔在乡政府工作有十几年了,我想他对我的这个调查应该很有帮助。到王叔叔家里后王叔叔很热情的叫我坐下,我边做边说:王叔叔,有个事麻烦你一下,我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农村农民增收状况的调查,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王叔叔点点头说:嗯,可以,没问题!于是我问道:王叔叔,近年来我们这里农村农民主要的增收有哪些啊?王叔叔说:现在大家收入途径很多,不像以前就知道个种地的,再加上这几年国家政策也好,大家挣钱的路子很多。现在基本上就是家里男的出去务工,女的照顾家,家里有老人的,两口子就出去了。不愿意出去的,有的人就搞大棚蔬菜,还有的搞养殖业,还有些人在城里做生意。你看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工厂也越来越多,许多人还到附近的厂子里去工作,这样既能工作还能照顾家里,基本上就这些了。大家就业、赚钱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你看,大家收入多了把新房子也盖了,有的人把车也买了,生活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之后我又和王叔叔聊了一会关于家乡这几年的经济变化。临走的时候王叔叔还特意叮嘱我在学校里要好好读书。
通过我的调查和我在家乡所看到的这十几年的真真切切的变化,我总结出了农村农民的增收状况由以前的单一途径转变成了现如今的职业多样化、多途径的方式。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赚钱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现在政府还专门给没钱创业的农民贷无息贷款,对于养殖业、种植业还有专门的贷款和补贴。加上乡镇附近的工厂越来越多,农村农民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民也逐步迈入了更加幸福的小康社会。
第四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城乡分区也趋于模糊化,城乡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城乡区域都有很大发展,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城乡发展的程度在拉大,对国家来说,国家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对于这方面,为了探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研究。
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收入,但是它们的相关性我们还不甚清楚,对于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性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所以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选取的地域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亳城乡,笔者为当地人,对此地比较了解,也方便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口头问卷、二是网上查资料。本次口头调查选取的对象为本人认识的同学家庭及老师家庭,地域遍及整个县区,对于所研究的来说,个体收入趋于分散,受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受访者整体受教育情况多元化。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教育是影响城乡生活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个人收入的多少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教育的普及可以使收入的分配趋于平均化,总体上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相对来说居民收入就越高。
二、人们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结构有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居民收入就越多元化,收入结构就越平均,生活水平就越高。
三、居民收入影响下一代的受教育程度.通过调查可知有部分家庭因经济状况不好而不得不使孩子放弃学业,从而不能使孩子接受更加高端的教育。
四、国家的教育补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文化水平。
对于网上调查,我们有以下结论
一、我县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并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二、近些年来我县教育有集中化的趋势3,即教育资源及接受教育者的集中,可以说,这是城乡发展的结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三、我县教育水平随着居民生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高。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有以下建议:
1、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只有是居民接受更高的教育,才能使自身在以后的生活中提高收入,使国家在未来更加健康的发展。
2、国家要加强规划,竭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同时要注意教育资源的分配,不能厚此薄彼。
3、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教育,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当地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
由于本次调查具有地域性的特点,需要扩大调查的面积才能获得更加可靠的结论,我们还要认真的分析研究得出更加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第五篇:劳务输出工作自查报告与劳务输出状况调查报告
劳务输出工作自查报告
一、我县20**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基本情况
(一)20**年全县建档贫困人口4689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751人。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完成农民技术和技能培训600人次。
(二)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为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掘社会办学力量,指导各类民办培训机构举办服装裁剪、烹调、民族特色面食制作、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培训班,全年完成培训11期600人;
(三)各涉农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组织各乡镇全面开展各项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使我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了蔬菜栽培、果树管理、畜牧养殖等技术,今年各乡镇共培训农民5000人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四)大力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我县与内地成都、广东等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通过与县职业中学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定向式培训。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在我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凡是涉及培训方面的经费,县财政都给与足额的保障。20**--20**年各类培训,省、州、县财政投入经费169.12万元,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要求区当年增幅要到达3%以上,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建档贫困劳动力完成8325人次,在20**年外出务工人员8053人的基础上实现了增速3.3%的目标,累计创收4162万元。按自查评分表分值自查得分为1分。
三、考核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政困难,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县的各项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正在有序开展,但是,为了不增加农牧民的负担,各类技术培训经
费主要依靠省、州财政拨付,而我县财政十分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因为经费不足,有些培训还是低层次的。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限制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我县农村人口少数民族居多,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因此能够掌握的技术和劳动技能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劳动力自身的素质限制了他们掌握高技术工种,不能掌握国家认证资格的职业技能,外出务工就业竞争能力差,这就导致务工机会少,得到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则更少,阻碍了劳均创收的提高。
(三)是部分农民受陈旧劳动观念的束缚,未能充分认识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商品价值,大多数农民随遇而安的思想较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技术缺乏,难以适应人力市场需求。
(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信息闭塞,对市场各类用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公布,影响了富余劳动力的及时转移。
(五)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经济人工作相对滞后,未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劳务输出网络。
劳务输出状况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作为偏远落后地区来说,外出打工无疑是改善三农发展实际,建设美好家园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笔者目前就镇的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该镇劳务输出的基本情况及特征
镇地处县城西南110公里,全镇总面积220.5平方公里,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1885人,农业人口1129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394人,该镇已初步建成板栗、茶叶、蚕桑和劳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是我县西部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
镇农民素有外出劳务习惯,也是我县劳务大镇,全镇有超过半数的人外出打工,20**年全镇外出打工3665人,劳务收入达到3440万元。劳务输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占输出农村劳动力的87.2%,在家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20**年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34元,其中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1.9%,经营性收入占26.6%、财产性收入占9.7%、转移性收入占11.8%,农村劳务输出已成为镇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其特征是。
(一)有组织劳务输出数字逐年增长。截止20**年3月,该镇输出劳动力3571人,就地转移1189人。外出劳务中由政府、劳力资源局(就业局)、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有组织输出农村劳动力2287人,占到劳务输出比例的半数以上,相对集中分配在山西、长三角、珠三角、省中部和北部等地区,随着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部分已走向管理阶层、技术岗位。
(二)外出劳务收入普遍不高。外出劳务呈现两栖状态,以季节性为主,农闲时外出劳务,农忙时回乡务农。常年在外打工的每年能够拿回两三万元的收入,但绝大部分只是赚点小钱,而且只是以初级劳务为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比例较低。
(三)务工者回乡创业热情高涨。镇党委政府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镇为1209户3655名贫困户建档,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定了镇整体发展规划、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茶叶、蚕桑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精准扶持规划。吸引了很多矿老板返乡,建成了油湾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三观庙电站、象园茶厂、金龙家生态养殖基地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个,使得丽光、象园、山庄等集中搬迁户就近工作,提供农民工再就业岗位400多个,推进了该镇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提高了该镇城镇化水平。
二、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一)打工者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7%,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3.5%。因而70%以上仅限于采矿、建筑、纺织、机械、电子、家政服务等行业,从事脏、重、累、险的工作。
(二)遭受职业病危害情况突出。一些中小企业对职业卫生重视不够,车间缺乏通风、除尘、排毒等基本职业病防护设施,生产环境差,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其中尘肺病患者最多。
(三)个人权益缺乏保障。不能保证农民工劳有所得,企业欠薪行为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未能给农民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食堂、住宿、洗浴室等生活服务设施不齐全,看病就医、孩子上学是问题;遭受歧视,不能与城市人享受同等待遇。
(四)人身安全缺乏保障。一些地区地下矿山、石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缺乏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监管存在差距,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给社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三、关于劳务输出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组织体系,提高组织程度。依托劳保所摸清农村适龄劳动力的现状,建立健全就业需求的信息网络和镇村级服务网络,建立输出劳动力档案,搞好跟踪服务。结合县劳动部门提供的劳动力转移渠道,将该 镇劳动力分层次、按供需、有组织地输出。
(二)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实力。以农业局、科技局、农工部等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学习务工人员工作注意事项、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依托县人社局、就业局、扶贫局、职中等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团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茶艺、科管、蚕桑、家政服务等职业就业培训、“订单式”技能培训;向县政府争取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指导专项经费,促进该镇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
(三)鼓励返乡创业,构建和谐新农村。通过“西洽会”等平台招商引资,鼓励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争取县政府、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发展特色产业。让劳务输出反哺农村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同时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促进该镇镇农村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