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2 19:2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市围绕“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农村”的主题,坚持以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为主攻方向发展现代农业,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为主要抓手打造现代农村,以提升素质和弘扬新风为关键培育现代农民,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努力走出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市委书记说,新

农村建设就是要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长期得实惠,今年××*市财政投入2.3亿元支农资金,比去年增加1亿元。

围绕农民增收,拓展百姓致富新空间。该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根主线,把“民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农业高效化、创业全民化、农民非农化,多渠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四青作物”等优势产业,壮大花卉苗木等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中高效农田约占该市总耕地面积的50%。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为农综合服务社建设,进一步创新农民、企业、基地、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拉长的产业链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全市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36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2万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发挥建筑产业的优势,发展“走出去”的市外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目前,该市七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建筑业2006年就实现总产值204亿元,经济收入46.8亿元,建筑劳力人均年收入2万元。2006年,××*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4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继续保持苏中第一。

建设基础设施,构筑农村发展新平台。大力实施路网通达工程、农村水利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农民聚居区建设,让农民充分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提高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已有58%的村完成了水利建设,并通过省生态农业市的验收。今年财政计划出资1.1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确保农村居民居住集中点都有一条通镇水泥公路。继续坚持典型引路,分类推进,在新农村创建试点村带动下,村村建设400平方米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推进环境整治,塑造现代农村新形象。该市把营造清新净美的环境作为村美的着力点。市财政每年拿出25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镇村配套250万元资金用于垃圾处理,构建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治理新模式,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袋装、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和日产日清。坚持政府扶持、群众自筹和集体资助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推进改水改厕,其中市财政投入2692万元改善农村环境卫生,70%以上村完成改水任务,全市完成改厕1.2万座,所有建制镇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开展绿化造林,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全面小康序时进度。南通市评出的20个2006年度环境优美乡镇,××*6个乡镇榜上有名。

大力提升素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市围绕培育好风尚、促进风气好的目标,强化技能培训,今年计划财政投入3132万元,比去年增加85%。大力实施万名农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确保全年实用技术培训4.2万人,创业培训25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万人,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和竞赛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培养新型农民。

加快健全保障,建设和谐安康新农村。该市围绕增强造血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慈善事业、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今年政府财政投入3200万元用于农民健康工程,确保今年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2%。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应保尽保,纯农业人口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达70%,财政按缴费的30%予以补贴。通过制定一套优惠政策、落实一笔发展资金、引进一批致富项目、提供一批市场信息、转移一批劳动力相结合的办法,力争使经济薄弱村、农村贫困群体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交流材料

日前,××*省委副书记刚到××*省××*县××*镇××*村调研,对××*村“党组织和党员让老百姓看到发展、尝到甜头、得到实惠”表示赞赏。××*村10年的时间,从后进村变成××*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它的崛起,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村的十年巨变

××*村有7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2650人,承包地面积2042亩,党总支下设纺织、木业、村务管理3个支部,党员42人。2005年,全村拥有民营工业企业62家,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上缴工商税收280万元,人均年收入突破5000元。村党建活动室展牌提供的数据显示:至“十一五”末,新增工业企业100家,完成年工业总产值3亿元,年均增长25%;完成年工商税收850元,年均增长30%;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年均增长20%。走访群众时,村民徐厚坤用“民间数字”算了一笔帐,他说仅木材加工一项,全村有运输车辆230多辆,每年要从邻近的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运进原木10万多方,价值7000万元,这批木材经××*村大大小小企业加工后再运出去,增值1500万元,村里资产超过百万元的家庭有20多户,以前村上是“喝酒的多、赌博的多、玩鹌鹑的多”,现在是“楼房多、车辆多、企业多”。村会计站长徐大林说,××*村电力增容3年换了4次变压器,2005年上缴工业用电电费252万元,常年劳务用工1500人,65%来自附近村,每年发放工人工资近800万元。

另外,××*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整治内外三沟,兴修水利设施,修铺水泥路面,开通有线电视,解决了群众困难。村风民风大变样,喝酒赌博的少了,打工当老板的多了,建成了全县第一个“信用村”。民主治村受到群众拥护,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形成制度化,办事讲程序,公开透明度高。党员成文秘杂烩网为发展生产的标兵,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作为××*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正在为建设绿色××*、工业××*和现代××*而努力。

10年前的××*村是什么状况呢?“正二月,赌博喝酒;三四月,春耕春种;五六月,××*收在望;七八月,一片汪洋;十腊月,伸手要粮。”群众中间流传的这么一段顺口溜,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997年,全村党员26人,1990年到1997年8年才发展了3名党员,党支部多年不开展活动。据村民反映,当时××*村仅有五六户农民从事原木经营,大多数农户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农民人均年收入1350元,社会治安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农田水利、计划生育、农业税征收等多项中心工作在全镇都处于后进村之列。

42名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生动实践

对××*村的十年之变,经过充分调研,笔者总结了三个突出变化。

一是带头人发挥作用突出,“后进村”变成了“新农村示范村”

村党总支书记徐思礼任职于1997年。当时××*村有几户木材加工经营户到村委会找他商量,说因为受资金的限制,无法扩大再生产,看到的钱没法赚,想请他出面和镇信用社商量放一些贷款。到了镇信用社,信贷员说××*村有陈欠款七八万元,信用社有钱也不敢贷给。他就开始了思考:一方有钱不敢贷,一方用钱贷不来,问题的症结是××*村民以往缺失“信用”。于是他和信用社的领导商量,决定采取“五户联保”、支部把关的形式,联合信用社给群众发放贷款。群众发展生产需要资金,先联络5户群众担保,再向村支部提出申请,由村干部调查走访,看项目可行性,看资金需求量,看以往有无不诚信记录,然后信用社办理手续。运转几个月之后,贷款户尝到了“甜头”,徐思礼也看到了××*村的“富裕之光”。但很多群众不理解,担心赔了本还要付利息,仍然徘徊观望。他大喇叭喊,小喇叭说,请镇领导、信贷员讲课,开群众座谈会、党员座谈会、木材经营户座谈会。50户村民通过党支部贷了信用款,发展木材加工业,效益可观,当年还款率达100%。2000年,××*村建成××*县第一个“信用村”。到2005年,全村从镇信用社贷款已达560万元,累计贷款达4500万元,镇信用社对群众的授信额度也由当初的5000元提高到5万元。信用贷款成为××*村群众发家致富的引擎。

群众有了致富门路之后,从2002开始,徐思礼又把眼光盯住了棉纺织行业,他亲自带人到苏南、河北省参观考察。项目决定上马时,自己没有宽裕的资金,就东借西凑,求亲戚拜朋友,勇担风险。2003年3月,他带头入股,6户农民联合投资300万元,兴办昊翔纺织厂,当年实现工商税收50万元。2005年再次以股份制形式投

资500万元,创办恒发纺织有限公司。今年春节过后,他个人出资3000多元,带领村组干部去外地学习考察,准备投资1500万元新上环流纺厂和多层板加工厂。

村委会主任徐玉光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没有吴仁宝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村,没有徐思礼也没有现在的××*村。

二是党员带头致富蔚然成风,“三怕”变成了“三想”

“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越需要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徐思礼说。

今年69岁的徐玉光在××*村任村干部28年,他说××*村的干部过去有“三怕”:怕镇政府安排工作打电话,怕邻居缺吃少喝上门找,怕群众闹纠纷要求处理。现在有“三想”:想外出考察学先进,想带头致富做榜样,想服务群众出把力。村“两委”8名成员的家庭主导产业如下:

党总支书记徐思礼,纺纱;村委会主任徐玉光,板皮加工;会计站长徐大林,板皮加工;党总支副书记徐厚民,农业种植;党支部副书记李秀军,汽车运输;支委徐思龙,农业种植;支委徐大森,板皮加工;村委会委员徐桂荣,板皮加工。

2005年,××*村发展4名党员,平均年龄36.2岁,其中3人是纺纱厂、多层板厂、杨木板皮厂的股东或老板,1人创办了民办幼儿园。2006年确定的5名入党积极分子中,3人是企业股东或老板,另外两人分别是运输大户和热心群众公益事业的村民小组干部,平均年龄32.6岁,比目前全村党员平均年龄低14.8岁。

××*村虽有木材加工的传统,但多是粗加工,村支部1997年决定筹建木材加工工业小区时,很多干部群众不理解,认为能鼓捣两个钱就不错了,投入多,风险大,没必要逞强。徐思礼在党员会上说:“群众不理解情有可原,但干部不能往后退半步。干部退半步,群众就可能退十步八步,党员干部要勇担风险,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党总支又组织全体党员到邳州、邢台、苏南等地参观学习,洗脑换脑,党员徐厚民、宋允先、徐兰光等人率先投入资金50万元,一次性上马10台热压机、10台旋切机,一家办一个板皮加工厂,吸引40多户入股,当年经济效益相当于粗加工的十几倍。群众看到板皮加工的良好前景,纷纷开办新厂或投资入股。目前入驻工业小区的5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75%的由党员干部领办。

最早创办的昊翔纺纱厂,投资主体基本上是党员干部。创办恒发纺织有限公司时,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群众中的经营大户逐步参与进来。

在××*村,先富的是党员干部,最富的是党员干部,领着大家富的还是党员干部。“诚信村”建设中,拿到第一批信用贷款的大多是党员干部,被评为首批“信用户”的也多是党员干部户。目前全村80%的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企业,年龄偏大的也都动员子女创办企业。普通党员徐广文今年65岁,当初3个儿子和媳妇都在邻居的板皮厂打工,他考虑自己是老党员,儿子给别人打工似乎自己就混同了普通群众,就多次做孩子的工作,又向村党总支申请信用贷款,现在孩子们都创办了自己的木材加工厂。

“党组织如果把党员当成一块铁,往门角一丢,会越丢越锈;如果把党员当成一块钢,一定会越用越光。”村总支书记徐思礼这样形容党员和党组织的关系。

三是党员和党组织服务群众意识强,“三要”变成了“三送”

“要粮要钱要人(计划生育)”的“三要”型干部,在前些年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并非个案,××*村也一度存在这种现象,但现在得到了彻底的改观。恒发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健说,××*村的党员干部是“三送”型的:送观念、送信息、送资金,说到底是“送服务”。

在村民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初始阶段,资金成为限制发展的“瓶颈”。为争取镇信用社资金扶持,村党总支一边帮助协调资金,一边指导群众发展生产,党员和群众联手创建信用村。村民徐思德贷款5000元从事木材贩运,因意外事故干活的工人被砸伤,没有还贷能力,村干部出门协调其余四户联保人为保持信誉,暂时替他还上。村民徐运光贷款5000元搞生产,后来患病去世,儿子不知道父亲贷款的事,不想认这笔帐,后来经村支部和其它四户担保人共同做工作,他的儿子愉快地还清了贷款,后来又继续贷款搞生产,现在成了村上的富裕户,他经常逢人就说:“感谢当初党组织给我做工作,及时还清了贷款,否则不讲信用我就吃了大亏。”也有部分群众有时因为存货或积压原料,不能及时归还贷款,徐思礼了解情况后,总是尽量帮助协调资金,确保按时还贷。

残疾军人丁庆华患病多年,子女多,生活比较困难,为了不让一家一户掉队,村党总支在实行经济帮扶、常年坚持送温暖的同时,注重提高其致富能力,帮助他协调5000元贷款,入股参与旋板皮加工,年终分红加上他爱人、孩子的打工收入,每年不低于两万元,去年建起了两层小楼。

群众发展生产,交通不便,村“两委”协调资金30万元,修建了长2000米、宽18米的××*中心大道;经营场地困难,协调部分农户,在青年路、中心路两侧规划出专门用地;用电紧张,村里投入5万多元,新增两台80千瓦变压器;资金不足,村支部多次协调镇信用社提高授信额度,基本满足生产经营所需;产品销售不畅,村支部组织人员三下浙江,五下苏州,疏通销售渠道。

几点启示

农村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农村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如何建立保持先进性的成效机制,××*村的党员用实践做出了回答。××*村的十年巨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村党组织书记,是基层领导班子的主心骨,直接关系到基层组织强不强;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好不好;是发展经济的领头雁,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富不富;是村务管理的当家人,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不稳。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关键取决于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使之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时代特征。乡镇党委要拓宽选人视野,提升选人标准,革新选人办法。一是大胆选用群众威信高、发展有办法、致富能力强的人。把那些在市场经济中领先一步、带头实践党的富民政策的经济能人,看成是搞好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二是大胆选用知识创新型人才。注重选拔致富能手、复退军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当“村官”。三是鼓励乡镇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选派发展意识强、比较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下派到村任职,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培养后备人才,建设村“两委”班子。四是跨村任职。让那些工作能力强、致富本事大的村干部跨村任职,实行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

第二、党员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发展是第一要务。一名党员只有先富起来,他在群众中才有威信。一名党员只有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他保持先进性才会有根基。因此,广大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首先应当做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典范。即能带头学科技用科技,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辛勤劳动,成为小康道路上的排头兵;能立足本地实际,努力开拓市场,在农产品营销、农业产业化服务、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积极带头致富;以“有经营头脑、有经济实力、有致富技能、有发展眼光”的新形象,成为农民群众心中一面致富的旗帜。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要十分重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有了用武之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活力就会大大增强。

第三、为群众生产生活排忧解难,是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方面

农村党员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后,要注意充分发挥党员的服务作用,通过传授致富好经验、好做法,热心帮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学会经营,积极主动地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在传技术、送资金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先进性。群众对农村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较为实际,对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有一定要求,但更要求党员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比如在牵头建设公益事业、带头履行计划生育政策、以身作则遵守村规民约、关心孤寡老人生活等方面起到模范作用;在农村改革中主动积极协助做好党组织与村民之间的沟通说服工作方面起到带头作用。总之,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己所能,党员的先进性就体现了。

第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让党的旗帜在广大农村高高飘扬。一要选出威信高的村委班子,尤其要选出威信高的支部书记。把那些愿意为群众服务、有领导能力、有致富本领、有威信的“双带”型党员推选到村“两委”班子当中来。二要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健全“三会一课”、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完善党员学习教育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健全议事制度,科学、民主、规范议事;健全办实事制度,组织党员带领群众兴办公益事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健全评价制度,增强支部和党员的责任感。三要加强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内生活。整合各种资源,加强配套建设,解决村级组织“居无定所”的问题。要经常性组织党员开展文体活动,召开党建座谈会、致富经验交流会等,增强农村党员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农村党员的团结,让农村党员时刻注意身份与普通群众不同,避免在市场经济中迷失方向变成落后群众的危险。

第三篇:康县新农村 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建生态村 做文明人 走富裕路 ——康县以乡村清洁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努力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这次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向兄弟县区学习的难得机会,更对我们的工作是一次鞭策和促进。尤其上午观摩了两当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刚才又听取了兄弟县的经验介绍,使我们受益非浅,深受启发。下面,我就康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做以汇报:

近年来,按照省、市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我们坚持从康县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康县特色资源优势,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具体化,提出了“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具有康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奋斗目标,把深入扎实开展乡村清洁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坚持以点带面推进,积极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条 1

件有了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风民俗有了新的气象,文明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康县实际,明确创建目标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康县建设新农村重点要做好“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的文章,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村,通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改变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和文明意识,把群众之间、邻里之间相互理解配合、和睦相处的氛围营造的更浓;通过重点村的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全面促进农村发展、社会和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培育思想进步新农民、创造健康向上新生活、探索城乡一体化新路子、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新水平为目标,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综合整治、保护优先、长效管理”的思路,以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创建为重点,坚持分三步走战略,第一年抓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年启动产业配套工程,第三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集中用三年时间,把遍布全县21乡镇占近三分之一的118个重点村建成影响带动全县的示范点,把江武路、康阳路、白望路、小康路、寺长路、康云路、河两路沿线建成文明长廊。

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全县打造一半以上生态特色鲜明、村容村貌整洁、增收渠道顺畅、乡村文化繁荣的生态文明村,以后逐年扩大,覆盖全县。

二、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康县特色

我们始终秉承规划先行、统筹建设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了全县乡村清洁活动的总体规划。结合学习借鉴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聘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根据我县各村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在充分挖掘各村文化民俗内涵、充分体现康县生态特色的基础上,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按照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标准,编制了阳坝宋沟、庄科、长坝段庄等19个精品村和48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编制了51个达标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不同的建筑风貌、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县上对各重点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逐一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发文批复,允许开工建设,共下发规划审批文件118份,做到了没有规划不设计,没有设计不审批,没有审批不建设。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我们坚持多渠道筹资,积极推行“五个一点”、“八个渠

道”的资金筹措办法,即县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从上级财政专项、环保、以奖代补、借贷、本级财政、社会捐助、单位帮建、灾后重建八个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项目资金整合,通过规划整合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凡是用于农村建设的农业、林业、扶贫、环保、交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原则上全部整合到乡村清洁活动中来,向重点村倾斜。为了规范资金筹集、使用、报批、拨付和管理,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康县乡村清洁活动资金筹集及管理办法》和《康县机关单位125帮扶计划》等规范性文件,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有效破解了乡村清洁活动资金筹集难题。

四、创新工作载体,夯实发展基础

我们把开展以“建生态村、做文明人、走富裕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活动作为康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围绕“建生态村”,加快基础建设。我们抢抓灾后重建、对口援建、扩大内需三大机遇,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村灾后重建、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年灾后重建,全县农村34966户住房重建和10136户维修加固的全面完成,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我们以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等“六难”问题为突破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六配套”工程,“四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四改”:即改厕、改圈、改灶、改庭院;“四结合”: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六有”:即村有场(垃圾场)、社有池(垃圾池)、户有箱(垃圾箱)、人有厕、畜有圈、机有棚(农机和柴草棚);“六配套”: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村级组织活动及农民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便民小超市、医疗卫生服务、惠农政策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相配套,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硬化进村主干道路93660米,入户道路89603米,完成空地绿化34747平方米,完成乡村道路绿化24670米,栽植绿化树木71744棵,拆除危房8859间,亮化房屋10468间,屋顶改造368户,庭院改造2820户,改灶、改厕、改圈4808户,清理垃圾6858方,新修护坡2744米,新建桥梁31座,新建排水渠5294米,整修村级组织活动室92座,修建人饮工程62

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变,一个个设施齐全的生态文明村基本建成,有力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是围绕“做文明人”,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为破除农村不良陋习,改变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树立科学、文明的新风尚,我们结合农村灾后重建成果的宣传,采取巡回演讲、爱国主义电影展映、感恩征文,唱红歌等方式,在全县扎实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营造人人知恩、人人感恩的良好氛围。在乡村清洁活动中,我们还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家庭》活动、“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注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整合宣传、文化、体育等项目,新建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125个,配送图书17.57万余册,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0个,安装健身器材108套,修建文化墙375面5600平方米,篮板13副,球台40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求知增智的生活环境。

三是围绕“走富裕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配套工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劳务输出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调整传统单一的增收模式,有效增加农民收

入。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和“扩大规模、强化科技、壮大龙头、健全市场、打造品牌、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统筹发展花椒、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蔬菜等区域重点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其它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扩基地、状规模,兴企业、深加工,创品牌、建市场等措施,加快了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建成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基地91.69万亩,其中核桃52.12万亩、茶叶4.83万亩、桑园3.92万亩、中药材4.21万亩、蔬菜2.61万亩、花椒24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10万架,年出栏畜禽83.8万头(只);中华大鲵存塘数量6万尾。建成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1个,建成农产品专业市场3个,特色农产品总量26038吨,特色农业总产值29517.38万元,农民人均农业特色产业纯收入达到10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5%。在劳务输出上,加大政府引导,强化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短期向长期转变,由分散流动向固定企业和用人单位转

变,不断增加劳务输转收入。同时,还组建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输出、建筑、购销运输等群众增收产业互助组,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计划,人人有增收项目的致富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增长。

五、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促进工作落实

一是靠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为了切实加强对乡村清洁活动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县直相关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乡村清洁活动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建设有效的良好局面。制定出台了《康县城乡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及文明长廊建设实施方案》和《康县乡村环境清洁活动及文明长廊建设考核办法》、《康县乡村环境清洁活动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验收及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工作目标、方法措施上形成了乡村清洁活动的一整套建设体系。同时,为了调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县上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县四大班子34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帮扶2-3个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不定期深入督促指导工作,对在乡村清洁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促进了乡村清洁活动的顺利开展。县直机关单位在帮扶工作中,全面落实“125”帮扶工作计划,即一个部门帮助解决1个项目建设资金,帮列2个建设项目,帮扶5户示范户,县派出了500多名干部组成80多个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工作队吃住在村上,为乡村清洁活动献计献策,帮助村上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宣传发动,解决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县上采取成立了专门督查组,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半年经济分析会观摩、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各乡镇、各单位乡村清洁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序、一月一通报”,通过定期督查,以文件、简报和会议等形式进行逐月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通知,限期要求整改,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的,进行通报批评。共编发建设简报50期,通报30期,各类宣传稿件100多篇。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将乡村清洁活动纳入乡(镇)和县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

二是发挥群众作用,增强建设动力。群众是开展乡村清洁活动的主体,也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在房屋风貌

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美化、文化娱乐场所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的作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科学的、符合农村发展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政策,制定了《康县财政一事一议奖励资金补助标准》,明确了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房屋亮化、休闲广场、绿化美化、文化墙建设等各类工程的补助标准和具体要求,通过奖补激励机制,有力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清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提高乡镇、村社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清洁活动的认识,我们以乡(镇)、村社为单位,分别组织乡镇干部、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分期、分批赴四川、陕西等周边县区及县内先进村社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清洁活动带来的新变化,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乡村清洁活动中来。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县上从县委讲师组、党校、农广校等单位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开展了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和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科技知识和农村适应技术的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在康县电视台、康县新闻网、《康县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以图像、文字、图片等形式,对乡村清洁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利用宣传车、悬挂标语横幅、村

级大喇叭广播等多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清洁活动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通过有力的宣传,努力营造了乡村清洁活开展的良好氛围,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乡村清洁活动成果巩固的长效体制机制,把建设、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激励机制建立上,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精品村、示范村和达标村,由县委、政府进行授牌,实行挂牌管理,并给予资金奖励,对精品村一次性奖补资金20-30万元,示范村10-20万元,达标村2-5万元,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上,坚持建管并重,采取边建设、边管理的办法,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建立垃圾填埋点,配臵了保洁工具,组建了保洁队伍,使保洁工作能够长期坚持延续。如:太石乡水口村、望关乡徐罗村等村建立了卫生管理、环保清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对村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设立“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定期公布每个家庭卫生状况的检查结果。徐罗村还成立了理事会,定期对农户房前屋后“三乱”进行检查评比,按照清洁、较清洁、不清洁

分红绿蓝三种颜色张贴在农户墙上,作为星级文明户评选依据;王坝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户”,发出倡议书,让学生督促帮助家长整理家庭环境卫生,逐步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不断用群众的监督巩固乡村清洁活动成果。目前全县已有100多个行政村已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村庄卫生实现了全天保洁,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促使农村环境保洁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轨道。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乡村清洁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了阳坝镇宋沟村、龙潭村,岸门口镇青岗坝村,王坝乡鸡山坝村,碾坝乡玄麻湾村、望关乡徐罗村等一批乡村清洁活动的亮点,为今后深入持久地开展乡村清洁活动积累了经验。通过工作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清洁活动是符合康县发展实际,符合农民发展需求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巩固和提升灾后重建成果,加快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虽然我们在乡村清洁活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乡村清洁活动中,我们将以这次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在领导力量上再加强,在建设标准上再提高,在工作责任上再靠实,不断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六村建设”描绘新农村

(2006年11月23日)

中共XX镇委员会

2006年以来,XX镇党委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结合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和深化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六村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建领村强基础。

一是优化村党支部班子结构。“用好一个人,带好一个村”。XX镇以深化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理顺村“两委”关系,配齐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今年以来,调整村总支书记1人,补充总支委员5人,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撤并党支部2个。

二是增强党员队伍能力。为增强农村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我们重点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即在“四培双带”上下功夫,把12名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68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在素质培训上下功夫,对14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重点培训,对其余党员进行了全面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在实践锻炼上下功夫,通过党员带头办“田园学校”、上“科技党课”、建“示范基地”等形式,有效增强了800余名党员在农村第一线的发展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村组干部激励机制。为切实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村组干部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监督管理、权益保障等制度和抓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四是把开展“六村建设”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依据。坚持用“六村建设”的实际效果检验村班子,考察村干部,并作为评选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主要依据,形成了农村党员干部自觉在“六村建设”中接受教育、转变作风、展示先进的良好氛围。

产业富村建支柱。

紧紧依托XX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发展绿特产业,走“以蚕桑为主导,香兰菜、苎麻、经济林果、甜苦竹等产业共同发展”的1+X结构调整模式,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

在蚕桑产业发展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威信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在回龙村唐家湾和新田两个村民小组试点种植蚕桑,按照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嫁接、当年见效的目标发展建成“一步成园”桑园208亩,夏秋两季已养蚕18盒,产茧622.8公斤,单产34.6公斤,蚕茧收入1.25万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先后4次组织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306人到四川珙县孝儿、底洞等乡镇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反复召开群众会,交流学习体会,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秋播已落实宜桑地块3200亩,并已全部育苗完备。10月底,全县蚕桑生产工作会议在XX召开后,落实2007年春播桑园面积2900亩,到2007年新建桑园可达6000亩以上,为XX在3年之内桑园突破10000亩,产茧上万担,收入达到2000万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苎麻产业上,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在文兴村建成苎麻基地100亩。通过示范带动,今年全镇种植苎麻面积达300亩,加上原有苎麻面积,全镇共有苎麻1000亩。今年已收购苎麻16.5万斤,实现产值62万余元。

在香兰菜产业上,充分利用秋冬季农闲地和该产业“短、平、快”的优点,引进四川香兰菜公司到XX投资建厂,建香兰菜加工点4个(其中今年新建2个)。今年,全镇春秋两季香兰菜种植面积突破4500亩,可实现产值200万元以上。其中,马鞍村团山村民小组村民李文玉今年种植香兰菜15亩,收入10000元以上。

在甜苦竹和经济林果产业上,巩固现有5000亩甜苦竹和5000亩经济林果,强化科技培训,加大管护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今年,甜苦竹产业实现笋产量20万斤,产值20万元,经济林果实现产量40万斤,产值40万元。

科技兴村出成效。一是强化科技普及培训。镇党委从强化科技意识和科学理念入手,依托党校、农广校等培训渠道,同时开辟田园学校、农民课堂、科技党课等新途径,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分类培训,对农科队伍强化科技更新,对村组干部强化科技武装,对农民群众强化科技普及。目前,全镇农科人员为农服务的意识、措施普遍增强,80%以上的村组干部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1000余农民成为“土专家”、“田秀才”。

强化科技推广应用。为了使科技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我镇紧紧围绕巩固传统粮畜产业和打造绿色特色产业基地两大产业发展目标建成了13个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应用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新机具,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镇2个“六村建设”示范村初步实现有企业带动、有基地覆盖,成为科技推广应用的典范。

强化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围绕做大做强绿色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扶持政策好、科技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优势,直接带动3000余户农户发展绿特经济。二是积极筹建“支部+协会”的营销模式,带领农民闯市场,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推动部门帮扶。今年以来,政府部门捆绑使用和争取公司投入项目资金56万余元,带动农户自主投入37万余元,激活了城乡市场。

民主管村聚民心。用制度规范村务。坚持党管农村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议事、表决和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村“两委”协调运转;坚持民主管村与依法治村相结合,建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听证等制度,推进村务规范运行;坚持整体建设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推行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用体制保障民权。一是坚持农民当家作主,实行村集体资产由村民理财小组管理,建设项目由村民派代表全程监督管理;二是坚持“一事一议”,研究村务请村民听证,村级重大事项交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执行结果由村民评判议决。

用法治规范综合治理。结合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送法到村组活动,推动村干部和农民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巩固深化平安创建成果,扎实

开展禁毒防艾工作,严厉打击以“六H彩”为主的赌博活动。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巩固和创建活动,发动群众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网络。

依法治村保平安。依法治村重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对护林防火、人口与计划生育、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使法制宣传教育进村入户。今年以来,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100余次,出板报32期,书写宣传标语56条,印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

依法治村靠服务。一是法庭到农村设立临时法庭巡回审理民事案件。今年以来,XX法庭到农村设立临时法庭巡回审理民事案件15起,现场旁听人数超过2000余人次。二是派出所在各村建立警务站,把派出所的办公场所搬到第一线,不仅方便群众办事,还为群众节省了开支。

依法治村靠制度。建立健全依法治村制度,制度明确规定:亮出一块牌子,让村民明白村委会谁值班;制定一套规划,公示发展目标;展示一张图表,介绍村委会职责和服务功能;开辟一个专栏,告示村务开展情况和财务收支状况;设置一个意见箱,听取群众反映;建立一套档案,有完备的议事记录和工作报告资料;固定一个村民议事地点,方便村民议事和听政。

依法治村保平安。把民兵应急分队组建成护村队,村与村签订书面协议,相互联保,轮流值班,一星期一循环,做到白天有人看,晚上有人转,小事有人问,大事有人管,户户都平安。建立了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调解成功率达99%,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民事、刑事案件的发生。

文化活村促和谐。强化活动阵地建设。在继续巩固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1万余元,对XX村文化活动室进行改造,为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开展文艺进村活动。一是组织文化站等部门工作人员对富有XX特色的花灯歌舞等地方戏种进行搜集整理,创新编排了《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等节目为群众演出。二是组建农村业余文娱演出队,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巡回到村组进行演出,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已组织各类文艺演出26场次。

开展“三清五改”活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全镇认真开展“三清五改”活动,有效改善了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XX村沙坝滩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试点通过开展该项活动,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通过 “六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找到了XX镇党建工作与服务三农的契合点,找到了以党的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农民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前有引力,后有推力”的促进机制。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第五篇: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齐心合力谋发展共同致富建强村

**县**乡**村位于余店乡东北部,距县城西南25公里,交通便利。该村下辖**个自然村,**个村民组,**户,总人口**人,耕地**亩,人均耕地**亩。**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结合村里的实际,自己动手、真抓实干,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个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优雅、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形成。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切实达到强班子、树形象的目的,省劳动模范**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决定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为了改变党员活动没有固定场所现状,村班子多方筹措资金,兴建了两层二十四间的村委办公楼,添置了先进的办公设施和无塔供水设施,村委大院内全部进行了绿化、硬化。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图书室,购买了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和5000余册图书。依托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团结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同时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从此,村干部围着群众“转”,事事有人管、有人问,且村中的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了,群众心气顺了,上访的没有了。“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使**村的各项工作连年先进,多次被市、县评为“五好党支部”。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村**亩耕地上以前种植的多是小麦、芝麻、大豆,产值低、收入少。村干部与群众共同分析地理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并把怎么调、调什么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自己掌握,村干部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村支部带领群众赴山东寿光、河南扶沟等地参观、学技术、启思路。为了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在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后,村干部号召村民种植脱毒红薯、金寿杏、中药材,走特色种植业之路。村干部把从外地学习来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并与群众一起总结栽培、管理经验,提高了种植业的质量和产量。每亩年收入近两千元,经济效益可观。为了拓宽致富门路,村干部号召群众发展养殖业,开始群众怕有风险,不敢养,持观望态度。于是,村干部带头办起了养殖[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有文章需求,请到xiexiebang.com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场,在村干部的带动下,群众纷纷养殖猪、鸡、羊来增加收入。如村支部书记**带头从南非引进波尔山羊的种羊,在自己发展顺利赚钱的同时,不忘群众,免费向群众提供小羊羔和养殖技术,养羊业在全村百姓中逐渐兴起。在富民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广泛招商引资,吸引了阳光养鸡场、新型墙体砖厂等数家东西合作企业落户于此,年总产值可达**万,并为村里安置**余人就业,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抓活动,增设施,精神生活上档次

以前由于没有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部分群众在农闲时节常常聚在一起玩麻将。为改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村委结合县里开展的“读书兴农、争星夺杯”活动,在村委兴建了图书室和农民党员电教室,免费供广大群众阅览图书,图书室的藏书量达2500多册,范围涉及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人文科学、农业技术等方面。每周一和周五定期在村委党员电教室免费播放农业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方面的电教片。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开展“法律进村,服务连心”活动,认真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服务队深入到千家万户进行宣传,破除封建迷信,深化殡葬改革,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村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彻底消除了以前那种农闲时打牌赌博、喝酒闹事的陋习,全村群众一心相想发展,谋发展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四、抓综治,保平安,保驾护航谋稳定

为了给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村里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民兵维护社会治安活动,村委成立了20人专职的治安联防队,自然村实行十户联防,**个自然村建立打更房,在乡村、村村连接的主要路口都设置了治安卡点,统一配备了警用装备和巡逻打更

设施。每天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坚持日夜巡逻打更,风雨无阻。同时村委还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个自然村均配备了信访调解员,及时了解各村组的治安情况,还坚持每十天对不安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并对各村组汇总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及时派人负责调解处理,确保了全村社会大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五、抓创建,重规划,合力打造新农村

为彻底改变全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那种落后的生活环境,全村两委班子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邀请县有关单位根据全村的实际情况,在对全村进行认真的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全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全村共规划村村路55公里,目前已通过争取上级扶持资金、邀请在外地工作且有成就的老板为老家的发展捐款等形式,已修通了**路**段、**-**等数条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5公里,还有**-**-**、**-**-**路段等项目已列入上级的发展规划,上述公路如能修通,将对全村形成大循环,彻底解决全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同时还组织村民修建村内坑洼不平的道路,群众自己动手建家园,有人出人,有车出车,拉土铺路,当修路资金不足时,不等不靠,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捐款,群众慷慨解囊,为改变自身的生活面貌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兴建的两层二十四间的村委办公楼,已成为**村标志性建筑,全乡的亮点工程。”

目前一个布局合理、规划有序、和谐安定的新农村已初具雏形,但我们并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正积极谋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为全力打造一个环境幽雅、民风淳朴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村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下载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信贷战略转变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行XX支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跳出农村支持农业”,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支撑点,以小企业贷款为切......

    桂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桂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中共桂东县委 桂东县人民政府 (2011年3月28日) 2010年,我县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小编推荐)

    XX镇地处XX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有国土面积248平方公里,居住有6.2万汉、壮、苗、彝等10余种民族,全镇共辖4个社区10个村民委201个村小组,距离国境线的直线距离仅10余公......

    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5篇范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文乡位于和风区东北部,离城60公里,幅员面积220.9平方公里,海拔1380—3580米,地势西高东低,海拔落差大,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篇模版)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新农村建设推进年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全面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工作机制,严格督查考核,使“新农村......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因地制宜创特色构建和谐新农村**镇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乡镇之一。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因地制宜创特色 构建和谐新农村**镇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乡镇之一。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结合镇情,确定了“农业强基、城建搭......

    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经验交流材料

    发村民积极性,推动新农村建设:××镇××村姚家山下自然村,是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全体村民得知后,欢欣鼓舞,踌躇满志,决心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把姚家山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