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

时间:2019-05-12 19: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

第一篇: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

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

一、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

(一)我县农民增收主要集中在农民外出打工。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和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增长仍将是拉动全县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主要动力。

(二)各项惠农政策减负增收效果明显。国家先后出台了对农业税减免、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买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部分乡镇大力发展优质食用菌、优质水果、冬早蔬菜的规模种植,以及畜牧业的规模养殖,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促使农民从农、林、牧业获得收入逐渐增多。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滞后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合作化程度低,抵御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能力较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业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务工、农业和畜牧业收入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农民收入的重心依然寄托于此,显露出农民收入的单一性和传统性,农村综合效益低。

(三)农村生产资料价格和生产服务费用总体上涨。由于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生产物资价格上扬和机耕、灌溉、雇工等生产服务费用增大,加大了生产成本。

(四)全球经济疲软,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疲软,经济复苏乏力,我县企业订单或多或少的减少, 造成我县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进而影响我县农民增收。

第二篇: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与政策选择

系:数理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罗明波学号:20090307011040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飞跃发展,国家渐渐繁荣富强,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国民生产总值日益增加,但是我国人均收入还比较低下,特别是最基层群体农民,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作为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度增长,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影响因素 对策

一 农民收入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经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少部分地区也出现很多富农,他们用辛勤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财富,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部分农民生活质量还相当低下,他们的收入增幅缓慢,一年劳务生活下来的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庄稼劳作方面所用费用大概也消耗相当,特别是边疆边远地区,辛苦了一年的汗水最多也就只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农民辛苦劳作的积蓄几乎所剩无几。由于地区间的不平衡,有些地区的农民收入甚至是负增长。

二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市场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效益差,我国农业经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其规模狭小、经营方式也分散,在一些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区,农民不仅要冒自然风险,而且还要冒市场风险。当前一些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增产不增收现象,从根本上讲还是一个市场的需求问题。市场条件制约涉及到两个方面:生产及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明显不利的位置;市场信息,生产结构的调整信息更多地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信息。但人们则更关注为什么农产品供应丰富了,农民收入增长却出现下滑的局面?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生活费开支中用于食品的比重也就不断下降,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缩小。2 政策措施

目前,国家针对农村的“三农”问题出台了很多有力政策,切实设身处地为农民,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带动农民走向致富之路。但是由于地

方领导的自私自利,一些政策措施根本没有具体落实到位,主要表现为:水利设施没有得到改善,兴修水利方面没有具体落实到位,还有道路没有完全通,在农作方面严重影响了农作的效率。还有电网方面也没能得到具体改善,现今,国家对农村施行农网改造,公路、电网实现村村通。但是村里电网还没能得到改善,依旧使用落后的设备,很多电线都大多老化,横挂在空中相当的危险,况且电费还达到0.7元每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村干部没有能积极调动村农民,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的态度,一些相关政策农民基本不懂,有些干部还会利用农民对政策的无知从中取利,更使农村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农民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增收成本越来越大。一是乡(镇)结构庞大,脱产人员多,开销大,又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因此,变着法子向农民伸手;二是为了保住经济增长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多收税费,一些地方高估农民收入现象,从而使农民负担加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摊派、罚款等现象,这样使一些低收入地区的农民不堪重负。

4价格波动

近些年,种植业支撑农民收入的能力减弱,2000年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粮价下跌是主要因素,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而价格波动更是让农民担心,以去年和今年相比,粮食价格去年是两元多每市斤,但今年却跌落到一元多每市斤。这使农民的收入严重缩水,不单是农产品方面,还有蔬菜类方面价格也明显有所下降,鸡鸭鱼肉类价格也是一样,但是油盐柴米价格依然保持不变,这更严重的阻碍了农民的增收。

三 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培育农民市场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培育农民市场意识,提高农民素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要培养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其产品的价值,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使农民致富;二是培育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引导农民准确掌握商品供求变化和市场行情,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把资金、劳动力自觉投向效益好的产品;三是培养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培养农民自觉在机会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和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保证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其次,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通常是品牌化的。品牌农产品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标识性。品牌是一种标识,它能帮助顾客将一种农产品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二是市场渗透性。品牌农产品有较强的市场渗透能力,它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愈加倾向对品

牌农产品的消费;三是较高的市场价位。品牌农产品是优质的农产品,优质高价决定着其在市场中具有同类农产品更高的价格。拓宽收入空间,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很大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在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思路:要为农民进城务工、人口迁徙开绿灯,取消各种违反宪法赋予公民权利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规定,使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工种,自由选择居住与迁徙。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强化对政策制度措施的认知。强化村干部的服务理念,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投资力度,拓宽水利建设和农网改造。以方便农民劳作,提高效率,也是农民增收的一种手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产品成本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持力度,对农业进行适度保护,政府责无旁贷。首先,国家要采取积极财政扶持政策,要逐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比例,同时,积极争取海外集团和金融组织贷款,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融资业,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其次,进一步落实政策,出台新的发展经济政策,以调动农户、企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第三,切实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减免就是增收。第四,改革金融信贷投入和低息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保护水平,实现优质优价

适当提高对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保护水平,真正实现优质优价。目前我国许多大宗农产品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提价的余地很小,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经不低,这并不意味着不能适当提价,更不能成为降低定购和保护水平的依据。我国人均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技术含量又不高,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通过保护价机制保护农民利益。所以,国家应该及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保护水平,这是国家正当的财政支出,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的最终消费,而且也是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切实为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带动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篇: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大局,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江宁区农村的实际,就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谈一点浅见。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农民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下降了6.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连续4年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水平。江宁区也同全国一样,有不同程度下滑。根据目前该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自身因素等。

1.政策因素。一是农民土地承包制度与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合理流动和转让,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田无人种(抛荒)和有人无田种的怪现象。个别政府部门和单位打着“示范”旗号,转租农民承包田,变“示范园区”为部门和单位增收的“小金库”。另外,还有的以发展为名侵占农民土地使用权,如某某专业种(养)植园地等,农民被迫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从全国来看,1991年~1995年国家财政支出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6%、10.01%、9.49%、9.2%、8.4%,1997年降到8.3%,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七五”期间为5.3%,而“八五”期间降到3%。此外加上金融部门受到金融体制的限制,对农村、农业贷款投放相当不足,从而导致了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农业机械陈旧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冲击,局部地区又回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三是农民负担过重。其一是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的费用。有统计资料表明,县乡两级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供养人员的71%,而财政收入只有全国的21%,七站八所,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因官设位,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在这次机构精简中,江宁区乡镇由原来23个减为17个,行政村由343个减为248个,精简各级干部1000人,为此每年可减少农民负担3000万元。其二是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中70%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虽由中央、省、市、县、乡镇几级共同承担,但乡镇承担高达78%之多,而最终农民承担达80%左右。其三是各种乱收费现象屡禁不绝。农民除应缴农业税等外,基层政府和各部门乱开口子,巧立名目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激发了不少社会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市场因素。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面对市场,应对国际农产品出口竞争的挑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从客观上讲,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给农民带来很大的震荡,国内市场空间有限。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占比是3∶7,而农产品是7个人生产,3个人消费,卖方市场自然转向买方市场。“卖难”现象尤为突出,依靠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极其有限。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上注重的是数量上的扩张,而忽视质量上的提档.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数额有限。从主观上讲,在生产和经营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单兵作战,而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抵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冲击。

3.自身因素。江宁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别比较明显,农村发展较为滞后,因而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是农民素质较低。目前江宁区现有农村劳动力33.6万人,其中大中专生占1.8%,高中生占9.3%,初中以下占89.9%,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综合素质上不去,接受新事物慢,运用现代科技能力差,致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弱。就业门路窄、致富机会少,造成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目前江宁区人均拥有耕地0.8亩,林地2.85亩,水田0.48亩。撤县设区后,东山镇将纳入南京市主城区,大面积的开放开发、人口不断增加、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定局,而原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资源下降和农业生产规模上升的矛盾日趋激烈,这都将给

农民增收带来阻力。

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在全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新对策、新措施。

1.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服务、科技意识。具体应做到提高三种意识:一是提高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卖难”现象时有发生,它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道屏障。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品种、规模,既要立足于当前效益又兼顾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依据自身实力;其次是抓好流通,以江宁市场为依托,辐射南京和周边城市,以水、陆、空便利交通为桥梁,以特色农产品为龙头(如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禄口獭兔等),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点,使农产品的外调、外运、外销灵活运转,自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储运——销售——信息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围绕市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最终达到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新理念。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基层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职能与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搭好舞台,让农户上台唱主角,政府做好服务甘当“配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江宁区横溪镇为促进本地区农产品升级,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每年为瓜农举办一次 “西瓜节”,使“横溪西瓜”不仅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闻名遐迩,成为带动横溪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就此一项就使瓜农人均增收350元。三是提高科技意识。首先必须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下乡,使优、特、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信任和应用推广。委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科技骨干、专家、学者深入到农户、田头、场棚,为农户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不搞行政命令或形象工程。其次是农民自身应不断增强科技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投入,提高自身档次和科学文化综合素质,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

2.夯实基础,采取多投、少取、调整的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强民富民关键在于夯实农业基础,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多投,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继续抓好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的电、路、沟、渠、坝、库、闸和农业机械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在努力增加对农业补贴数额的同时,切实改进补贴方法,逐步建立农民收入直接补贴制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逐步完善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的放贷尤其是放宽对农户的中短期小额贷款的政策,简便手续,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大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切实为农户服务。

二是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近几年对电力农网进行的全面改造,重新调整线路,更新设备,减少自然损耗,严厉打击偷电行为,统一电脑计费,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为农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达50%以上。坚持按中央“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脱产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等,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真正使农民通过减负促增收。

三是调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加入WTO后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油粮经济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蔬菜业、林果业等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创品牌、创名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切实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目前江宁区农村

劳动力33.6万人,占全区人口总量的42%,农村劳动力过剩这个客观事实严重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把握好江宁撤县设区的机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向二、三产业要收入,拓宽增收空间。解决土地使用权的矛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采取经营权有偿转让、切块置换、股田制等形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农民真正享有国民待遇,取缔一些带有歧视性的限制,如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就医、子女入学、户籍门槛过高等障碍。

第四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姓名:周文锋

学号:2011211098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为基础,采取因子分析法,运用SAS软件,来研究2012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发现南北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作出综合评价,进而为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南北差距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家在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增进农村消费便利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2014年公布的“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而历届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多个关于三农问题的议案,可见国家一直特别关注农村问题。而消费结构的变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富裕程度,尤其对农村更能说明其进步的情况。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依据,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综合探讨,这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作了很多分析,总结来说,大致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这两方面或文字性分析或统计方法研究或计量建模探讨,比如孙艳玲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所做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国斌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因素所做的回归分析等等。本文先进行我国各地区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因子提取及因子得分排序,以反映这31个地区农村消费质量的特征,将结果与实际结合,来综合评价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二、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

考虑到各指标间并不是独立的,此外中国地域辽阔省份较多,因此统计数据繁多且关系复杂,要利用此数据对消费结构进行有效分析,基于消除相关性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而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以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也就是从一些有错综复杂关系的经济现象中找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每一个主要因子就代表反映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综上考虑,用因子分析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它可以有效地处理31个省市的大量数据,更加清晰深入的说明我国当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状况。

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关于我国31个地区2012年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

8个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数据。各支出方面分别如下:X1(食品)、X2(衣着)、X3(居住)、X4(家庭设备及用品)、X5(交通通讯)、X6(文教娱乐)、X7(医疗保健)、X8(其他)。

表一:我国31个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表(单位:元)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x1 x2

x3

x4

x5 1398.8 604.33 625.99 912.25 668.71 699.03 611.34

x6

x7 760.41 543.75 490.25 588.87 548.77 840.52 727.02

x8 228.4 156.77 149.75 157.42 176.23 204.15 167.67 232.74 251.11 144 193.13 105.59 120.21 146.21 169.68 136.56 232.66 108.84 155.2 85.98 101.9 84.3 66.22 90.52 136.37 100.42 121.62 172.21 110.21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944.76 947.97 3019.86 780.72 1817 396.58 1859.98 501.77 2379.76 481.75 2299.99 517.86 2268.76 478.74 2164.94 544.64 4847.59 704.43 3049.11 610.7 3947.31 751.58 2180.8 331.94 3403.46 471.44 2232.83 264.96 2321.46 454.75 1701.75 424.12 2154.01 316.41 2574.81 317.99 3658.66 319.46 2085.63 156.47 2410.07 178.86 2216.15 380.18 2514.16 338.52 1740.58 226.81 2080.61 241.07 1592 1520.1 1648.6 372.62 332.72 303.14

2199.75 773.55 1263.51 451.3 1137.31 349.9 1142.14 298.29 1078.97 268.98 979.77 836.77 754.72

250.52 251.93 229.66

1152.67 1125.25 336.17 358.49 498.02 513.97 556.56 606.26 518.04

1066.27 766.08

1834.07 646.13 1493.21 532.95 1950.08 604.41 1139.78 346.9 1165.78 426.7 1030.18 278.31 1399.9 1060.7

405.75 361.63

1704.83 952.1 1499.95 902.23 516.6 794.98 494.46 937.55 525.11 496.1 481.58 760.07 453.01 435.58 489.31 463.94 371.35 470.19 363.95 503.34 436.03 683.73 620.79 646.42

385.92 565.83 342.7 500.98 343.83 394.63 400.22 466.63 270.24 253.97 394.23 329.29 226.44 289.22 40.86 445.47 327.3 283.28 373.36 261.74

1028.96 253.39 746.05 510.06 380.6 380.45 635.34 468.81 591.87 497.24 446.46 383.95 306.54 482.24 498.29 282.51 362.63 82.67 619.94 398.01 520.06 492.14 444.18

1311.05 1184.18 724.23

1206.16 397.86 1088.23 373.5 1196.1 1200.8 828.62 557.02 787.41 758.37 804.39 251.62 682.3

378.53 274.63 207.47 413.54 333.2 211.36 247 173.31 250.43

1258.06 298.69 1209.74 257.4 1033.17 304.95 1298.54 219.11 1858.62 404.47 1891.37 463.35 1891.1 429.95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对上述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前两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7.13%,能够充分反应原变量信息,因此选取这两个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因子载

荷都在0.85以上,第二主因子载荷普遍偏小且有较多负值,这样对公共因子解释意义不明显,所以对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最大方差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图所示:

表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

指标 食物(x1)衣着(x2)居住(x3)家庭设备(x4)交通通讯(x5)文教娱乐(x6)医疗保健(x7)其他商品及服务(x8)

第一主因子(Factor1)

0.31002 0.86817 0.51620 0.51853 0.64179 0.75125 0.85310 0.67733 第二主因子(Factor2)

0.90191 0.37088 0.71229 0.77636 0.70290 0.58723 0.38472 0.61184

从表二可以看出,factor1在衣着,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上有大于0.7的正载荷,结合实际该因子可以解释为发展富裕因子;factor2在食物,家庭设备,居住和交通通讯上有大于0.7的正载荷,可以理解为生存基本因子。

2个主因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整体来看,发展富裕因子成为第一主因子,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逐渐走向富裕的发展方向。由此看出,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支出的比重正在向衣着、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倾斜,说明农民生活早已满足最基本的吃与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向着多元的消费文化迈进。

进一步,由分析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令公共因子f3.5480183factor13.4223480factor2

6.9703663然后我们计算各地区因子得分并对其排序,结果如下:

表三:因子得分及排序

Ob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group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苏 天津 福建 广东 山东 吉林 内蒙古 辽宁 黑龙江 湖北 山西

n 1 9 11 10 2 13 19 15 7 5 6 8 17 4 Factor1 2.53276 0.75513 0.70289 1.22681 1.64547-0.90643-1.35324 0.16319 1.50205 0.47255 0.66407 1.35466-0.24621 0.50691 Factor2 1.53741 2.60414 2.06215 0.86579-0.0766 1.41688 1.80451 0.16193-1.28681-0.39177-0.73043-1.50894 0.05798-0.75526 f

2.04406 1.66296 1.37027 1.04955 0.79996 0.23428 0.19717 0.16257 0.13276 0.04818-0.02061-0.05132-0.09686-0.112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宁夏 河北 湖南 安徽 陕西 河南 青海 新疆 四川 重庆 江西 广西 海南 甘肃 云南 贵州 西藏 30 3 18 12 27 16 29 31 23 22 14 20 21 28 25 24 26 0.32133 0.14116-0.78756-0.41678 0.38776 0.06968 0.01797-0.15271-0.68941-0.40314-1.04057-1.40832-1.4559-0.36473-1.10994-1.10807-1.02139-0.66918-0.48389 0.41883-0.00541-0.88042-0.59122-0.58884-0.53876-0.05876-0.37134 0.12549 0.35831 0.28714-0.91951-0.22387-0.51887-1.10067-0.165-0.16573-0.19524-0.2148-0.2349-0.25481-0.27997-0.34225-0.37977-0.38752-0.46805-0.54093-0.6001-0.63712-0.67489-0.81878-1.06031

表三的排序方式是根据综合因子的得分情况来排序的(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程序语句,便可得出按照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的排序情况)。下表是各因子排名的前几名省份。

表四:因子排名的前几名省份 第一主因子

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辽宁、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山东、河北、河南、青海等

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湖南、广西、海南、山东、江西、湖北、安徽、四川、天津、云南、重庆等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广东、山东、吉林、内蒙古、辽宁等 第二主因子

综合因子

下面是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图:

三、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

表三因子得分结果和表五影响因素相关分析表明:

(1)从综合因子排名来看,前十与第一第二因子排名省份大部分相同,而这些省份多处于东部沿海地区,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是由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所决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区的农村居民在8个方面的消费普遍较高,其优良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条件为农村居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但区别来看,第一主因子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北方省份,比如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青海以及东三省等地,说明北方一些省份的农村居民在衣着、医疗保险、文教娱乐等方面支出比重大一些,生活向着发展富裕方向迈进,消费结构向着多元化均衡发展。而第二主因子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南方省份,说明南方一些省份相比北方来说在基本的生存支出方面还有很大的比重,在衣着、文教娱乐、医疗保险等方面支出稍低,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2)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消费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短期内消费也增加。因此,就收入的角度分析,为提高南方省份的消费水平,政府可结合当地多山多水的自然因素,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果园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可加大乡镇企业的投资与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来增加农民收入。

(3)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民迁移城市的情况,乡村人口逐渐减少。但因为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仍对农村的消费存在制约作用。因此,在农村应当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农民少生优生,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

(4)除了上述可量化因素以外,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交通因素也影响着南北方农村消费水平,南方山区丘陵多,这成了制约南方农村经济的条件,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道路建设,进而加快物品流通,刺激农村消费,促进农民消费

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孙艳玲.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3(12):39-41.【4】宁自军.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23):11-14.【5】吴栋,李乐夫,李阳子近年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的研究综述—关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9(26):776-781.

第五篇:当前影响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及建议

文章标题:当前影响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及建议

一、1.收入不稳定,增收缓慢。农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目前,农民受市场信息、农业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增收缓慢。

2.缺乏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目前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

险等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农民消费有后顾之忧,形成有钱不敢消费现象。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1元,比上年增加61元。目前的医疗费比较,不但对农民就是对城镇工薪阶层也是不小的负担。

3.消费观念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农村婚丧嫁娶花费呈扩大趋势,据调查目前农村办婚事的花费大约在2--3万元,包括彩礼、置办家当、婚礼。农民买商品,只看价格,不注重品牌、质量,对农业技术、科技、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例相对较低。据对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916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9.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而家庭耐用品和日用品消费仅101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39,据调查有35的农户仍在使用着黑白电视;文化消费7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19;交通和通讯消费24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1。

4.教育收费大幅增加抑制了消费结构升级。近几年,高中、大学的扩招,使教育费用的大幅增加,使得许多家庭不断积蓄财力,以备子女读书之用,同时抑制了家用电器的更新、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消费。目前一个在校高中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6000元左右,三年近2万元;一个大学生(二批本科)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1万元左右,四年近4万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是一项很大的开支。

5.房价持续上涨,占用了农村居民的大量资金,农村购买力难以转移。近几年,由于建材价格的上涨,房价也持续上涨。住房消费占用了农民的大量资金,农民往往倾其毕生的积蓄,甚至举债建房,住房消费限制了农村购买力向其它消费领域转移。

6.缺乏消费信贷的有力支持。目前在县域市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特别是商业在县域网点的撤并后,贷款权限上收,再加上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农村地区出现了贷款难。

二、扩大农民消费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特色经济;.大力扶植龙头加工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农户和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的投入,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搞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2.扩大财政与金融资金的支农投入。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运用运用贴息、减免税等手段,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发展农业信贷业务,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政策性贷款项目,安排一定规模的政策性专项贷款。

3.尽快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建立农业保险体系,补偿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4.建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按照股份制原则建立只贷款不吸收存款的小额信贷机构,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组建民营的信用担保机构,解决农村农民、农村个体私营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5.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进行消费结构升级。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农民学科技、学技术、学文化,加大对科学文化方面的消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当前影响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及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当前影响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及建议。

下载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季度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因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年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方案5则范文

    20xx 年农村居民增收工作方案 20xx 年,县气象局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对“三农”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一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我局自身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居民增收......

    当前影响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因素及建议(推荐五篇)

    一、1.收入不稳定,增收缓慢。农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目前,农民受市场信息、农业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不适应市场需......

    基层反映影响八大因素制约农民增收[大全五篇]

    基层反映八大因素制约农民增收 1、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质量差。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出现了政府越......

    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管理研究方法论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讨论报告书 学 院: 题 目: 研究对象: 组 别: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指导教师:二O一二 年 十 月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讨论......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及其影响因素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明确的价值观。是在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涵盖企业各个方面的管理准则和思想体系。企业文化主要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_以湖南省为例.(共五则范文)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的小康建设, 而农村小康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农民收入,使广大的农民群众富裕起来。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相......

    当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分析林瑜胜[摘要]农民收入问题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党和国家高度重......

    影响农民增收原因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德州市农业局 (2009年10月24日)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受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