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时间:2019-05-12 19: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第一篇: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周忠顺

(荔浦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荔浦 546600)

【摘要】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媒体讨论的主要话题,要想使农民工得到有效的就业,笔者认为,要想很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必须立足于自有资源,做到地方统筹规划、政府扶持、自我消化,才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统筹规划政府扶持自我消化

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媒体讨论的主要话题,要想使农民工得到有效的就业,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工作时遇到和看到的一些情况,结合现在农村发展和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提出自己一点不甚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笔者认为,要想很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必须立足于自有资源,做到统筹规划、政府扶持、自我消化,才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一)从农民的就业方式讲开去。在农民就业的问题上有多种看法和不同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二种观点:从历史上看农民的就业就是农村,就是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体;但从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去看,把广大农民从农村转移出去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前者是传统的看法,后者是目前认为最为实际的理论。要把农民迅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无论从事工业生产还是第三产业,一下要安排众多的农民工显然是不现实的。巨大的农村需求和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农村都不可能消亡。既然农村不会消亡,农业也不可能消亡,而且还将是一个巨头产业。既然农村不可能消亡,农业是一个巨头产业,就需要有人从事农业产业工作,只不过它不能象过去的小农经济和大集体的方式,也不再是现在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发展的角度,今后大量的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后,农业将逐步演变成以工厂化的经营模式出现,这是后话。理论归理论,最现实的还是如何解决好目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从现在农村的经济和发展状况,我个人认为还是以农村为立足点,确立自已的“就业”方向先就业为上策。

(二)立足自有资源,创造自己的品牌产业。确立了自已的“就业”方向,接下来就是如何选准项目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农民首先就是要着眼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要依据自己的资源情况,确立自己的发展项目,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产业。有了这种打算和创业的思想基础,就给自己鼓足了创业的勇气,树立了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作为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做好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工作,根据他们的现有资源情况和能力当好参谋,给他们提出建言,指明发展的方向,让他们树立起自我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引导他们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创业发展路上走。上什么项目,决策的由当事人自已去做,他是老板还是地主,让他自己选择项目,自己做决定,政府不作代替。

立足自有资源,创造自己的产业。主要是根据自己现有的资源情况,找准投资和发展的项目,并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确定项目的大小,制定好项目的远景发展规划、近远期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什么是自有资源?土地、水源、山林和草场就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创造产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最基本条件。有了这些基本的条件,才有选择不同项目的方向,才能真正确立发展的项目。

有了项目,有了规划,并按制定的规划进行了实施。接下来的事就是依据发展目标,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着力打造品牌,宣传品牌,把自己的产品推介出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再扩大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只有企业发展了,做大做强了,自己才能从农民工上升为老板,企业才能集纳更多的农民工。

(三)做到统筹规划,政府重点扶持。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水源、山林和草场已由集体连

片的资源变成了“零星”的资源,无论在一个村还是一个屯,主要是农民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发展,做些小打小闹的项目是可以的,如果要发展一个大的项目,就受制于资源的限制,有碍于农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要解决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一是靠项目投资者的主动协调,其次靠政府的协调。为了实现规模化农业的建立和促进规模化农业的发展,除各级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的,还应根据本地的资源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做好统筹规划,选准重点给予适当扶持,以促进规模化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政策的制定是解决“三农”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想农民不外出务工,就必须有自己的产业,这就关系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三农”发展的投资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和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所以,政策的问题是一个袭击面相当大的问题,一个县甚至一个省都无法解决的大问题。但,我们不能等中央出台了新政策才去做,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县及一个乡,为了发展本地的农业产业,就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于当地发展的一些优惠政策,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四)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农民有了自己的实业,收入超出了其在外打工的收入或与在外打工相平衡时,他们就不会再有外出打工的思想了。其实,在外打工减除住房租金和日常开销后,也所剩无几。在自己的实业里做事,即使略少于在外出打工的收入,他们也不会再外出打工了。因为,在自己家门前的实业做事,不仅不需付房租,而且也减除了不少费用,收入虽比在外打工少些,但支出的减少,反而收入却相对增多了。农民有了自己的产业,就能把自己安排在自己的企业里,企业的逐步扩大和发展就能就近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入企业。如果有条件,可以自然村为单位创建成为股份制实业,农民就完全可以成为该企业的股东,既参与投资,又参与生产和管理,既是股东又是工人。只有建立起这样的联合体股份企业,由农民完成自我安排,自我消化,解决农民工的自我创业和就业,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的就业。这种自我安排,自我消化的有效机制,才是解决和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办法和唯一出路。

总之,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想很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就应该立足本地资源,做到地方统筹规划、政府扶持、自我消化,就完全能实现农民工的普遍就业。

【作者简介】周忠顺(1951.3—),男,瑶族,农艺师,广西荔浦人,荔浦县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荔浦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1978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现从事项目实施管理,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及信息网络管理,主特完成过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联系地址】荔浦县荔城镇荔柳路384号 电话:07737228211e-mail:ztus@163.com

第二篇:企业转型是发展的根本出路

7月15日,昝局长的报告围绕企业转型展开,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领导讲话 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学习和落实。

一. 对农村支局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

转变农村支局发展方式,探索农村邮政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市局把万亩示范田创建作为转变农村邮政经营模式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以邮政万亩示范田为基地,以合作社社员为纽带,以自主开发邮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产品作保证,以服务为手段,以活动做抓手”的农村邮政综合经营新模式。对内改变了员工传统的业务宣传和营销方式,有效凝聚了农村客户资源,让员工集中精力做好服务,进一步融合了邮政与农民的关系;对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邮政在政府和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实现了明显提升。万亩示范田的创建,为全国邮政探索农村邮政新路子提供了借鉴,引起了集团公司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万亩实验田创建初见成效。

二. 城区网点发展模式的转变

城区网点形象和竞争力提升,并且对县局主要营业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在新建网点中设置大客户室和理财室,增加自助设备布放。

三. 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全市营销骨干规模不断扩大,营销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 社会代理渠道建设稳步推进

全市三农服务站保持1700处以上,建设酒水代理渠道2000处以上,建设便民服务站2300处以上。全面启动了与交通局的战略合作,并就代理汽车票、报刊零售进车站等内容达成协议。积极开展与供电公司、公交公司、广电局的合作谈判,逐步叠加公交IC卡充值、代收有线电视费等便民服务功能。

转型必须有实质性进展,才能开创邮政事业新局面;不能仅限于表面文章,而要突破性进展,这需要一代邮政人共同努力。否则,创员工幸福、企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大家心系一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机要通信分局

2012-7-19

第三篇: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农业现代化

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农业现代化

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关心农民收入增长。经过多方努力,农民平均收入的确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两年的收入增长速度还超过城市居民。今后如何保持目前收入增长的势头,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办法,其中包括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办法。提出这个意见的有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也有像袁隆平先生这样的农业科学家。笔者以为这种意见值得商榷。农产品价格当然对农民收入有影响,但农民收入增长需要在价格相对稳定(大体和通货膨胀率接近的价格增长率)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提来实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要靠农业现代化。

现在统计农民收入主要考虑四个部分,分别是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略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就可知道,不会发生后两项收入成为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的情形。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在一半左右,这种情形与我国经济结构有关,也与统计方法的某种不足有关。如果一户农村人家的主要劳动力用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只用零星时间种了几亩粮食,他们还能算农民?从长期的专业化发展趋势看,农民收入将只计算以农业为主业的真正农户的收入,脱离农业的劳动者所得到的收入将不会再算成农民收入。按以上分析,考虑农民收入增长这样一个长期问题,应主要分析农户的家庭经营收入,而且是与农业有关的家庭经营收入。

如果做一个一般性调查,就会发现农民的单个工作日报酬其实并不低,但因为大部分农户每年的实际工作日很少,他们每年的总收入也就很少。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如果一户农民种8亩大田作物,实际工作日大约是60个,按这几年的各种条件,大约会得到纯收入6000元,折算成日工资是100元。如果家里有4口人,每年人均收入1500元,自然是很穷的。如果两个劳动力在城里总共工作700个标准工作日(考虑加班等因素),每个工作日80元,总收入就可观了。不难理解,如果农户不是种8亩大田,而是100亩(现有技术条件下毫无问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天方夜谭。通过城市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专业农户手里,而专业农户通过采用现代化手段,形成规模经营,这个目标就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就要靠这个办法。

如果不靠上面讲的办法,靠农产品涨价来提高农民收入行不行?我看很有局限性。第一,农产品价格受国际竞争影响很大,我们的价格涨起来了,国际上别人的成本低、价格低,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不采购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价格也涨不了。第二,财政受不了。现在的支农资金如果算大口径,已经占到农业增加值约25%以上了。第三,从国民福利水平提高来说,一个国家国民的吃饭综合成本应该不断地有所降低才好;价格下不来,吃饭成本就高,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就是空话。创新通常发生在吃饭成本低的国家。第四,如果换个思路,由政府高价购粮,低价补贴消费者者行不行?当然更不行。这样做意味着国家要大规模介入农产品流通,甚至要恢复计划经济体制,后果将不仅导致效率降低,还会带来不公平,因为穷人和富人一起补,穷人相对吃亏。第五,如果一味涨价,农民在其有效工作日低于城里人有效工作日的情况下就富裕起来,其实也是另一种不公平。

解决所谓“三农”问题,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并借助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让农民变为专业农户,在庄稼地上、在牲畜圈里忙起来。这个话丑,但道理正确。

第四篇:干好工作是实现价值的根本

干好工作是实现价值的根本

“ 忠于职守是岗位成才的关键,干好工作是实现价值的根本。”这是沈阳客运段客运十车队2106/5 次京阜一组列车长李树明日记中的一句话。今年3 月份他担任正班车长以来,一直以“ 创建和谐列车,树立自身品牌” 为工作理念,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把创建自控型班组机制落实到岗位中,带领班组全面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实作技能化,使班组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一车之长,李树明深知光靠自己一枝独秀是无法完成班组工作任务的。为此,他把提高班组职工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利用每趟班学习时间,请业务尖子传授经验,对班组每名职工进行过筛式考核,使职工熟知规章制度和列车到开时刻,真正做到“一口清”。

他按照“ 四三二”管理体系,规定每名乘务员在车厢里做到“ 四多”“ 三盯”“ 二看”。“ 四多”:多看一眼、多说几句、多走几步、多帮一把。开展“ 烛光”服务,夜间用手电筒为卧铺车旅客做好引导,为硬座车到卧铺车探视的旅客发放探视牌。“ 三盯”:盯住重点人、盯住重点区段、盯住重点部位。“ 二看”:看住车梯车门、看住车窗车锁,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开展人性化心贴心服务,促进班组服务质量的提升,使旅客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亲情化的服务,深受广大旅客好评。

李树明针对班组复退军人较多的实际,重点打造列车军旅文化。他从立岗标准、卧具整理、物品摆放等方面入手,把军人作风融入到乘务工作中,将军事化管理投入到班组细节管理上。李树明还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一些老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他在交班总结会上对他们采取优点加分措施,从而让他们觉得工作不白干,赢得了其他职工的尊重。对班组中的重点人,他安排生产骨干做好互控,同时车长和添乘干部进行监控,并做好正确思想引导,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班组里有一名职工不愿参加学习,影响整个班组工作,李树明耐心引导,并在其母亲生病时,组织全班职工去医院看望,使这名职工深受感动,握着李树明的手说:“ 车长你放心,以后我决不给你添麻烦,支持你的工作。”就这样他用实际行动感动着班组的每名职工。

在班组日常作业中,李树明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认真按照《绩效联挂考核办法》,做到公平公正。对车门和车内验票认真的乘务员给予奖励。同时,将考核成绩与收入联挂,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班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在历次上级检查验收中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和肯定,连续被车队、段评为“自控型班组”。

第五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本出路是加快城镇化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最新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而中国收入差距有将近一半来自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为什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如何缩小?

一、为什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

至少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现在农村真正收入比较高的,能力比较强的农民,大部分都已经在城市买房、定居或者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现在留在农村的是能力比较差的,在城市很难谋得出路的,要么是老人或者小孩,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体现的十分明显。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房地产的问题,农村尽管土地比较多,但是不可交易,是集体产权。住房是我们国家国民最大的财产性收入,城市居民获得了大量的财产性收入,至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要缩小这个差距,根本的出路还是要把大部分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现在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我们现在的城市化速度尽管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刚刚过了50%。从国际比较来看,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或者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我们要加快推进城市化。

另外一个出路就是农业的生产方式要逐渐的从当前的传统小农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或者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并且要多样化的生产形式,增加农村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才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根本出路。

地区差距的确是影响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但是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现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外贸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很明显,这种地区差距逐渐缩小的趋势应该还会持续下去,但是也要注意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东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避免走弯路,走“枉”路。

另外,行业差距的确是影响市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或者是最主要原因,现在差距目前来看确实还没有缩小的迹象,但是现在我们马上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其中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改革肯定是改革非常重要的内容,重视发挥如社会保障等制度在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将来只要收入分配改革一步步推进,由于垄断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可能会比较明显。

通过这些手段,相信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能够逐渐缩小,城乡之间能够均衡发展!

下载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我消化,是实现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